新型席夫碱及中间体的光谱性质研究

合集下载

席夫碱类化合物的光致变色与手性性质研究的开题报告

席夫碱类化合物的光致变色与手性性质研究的开题报告

席夫碱类化合物的光致变色与手性性质研究的开题
报告
一、研究背景
席夫碱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手性性质的有机分子,因其在光致变色方面具有独特的性质,已被广泛研究。

其中,光致变色主要是指化合物能够通过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从而通过分子内部电子的能级跃迁引起的色彩变化。

席夫碱类化合物的光致变色机制包括紫外线激发、光子能量的吸收和电子的转移等,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二、研究目的
席夫碱类化合物的光致变色与其手性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分析,研究席夫碱类化合物光致变色机制与手性性质之间的关系,并探索其可能的应用价值。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制备合成席夫碱类化合物,实验测试化合物的手性性质及光致变色效应,分析化合物的光物理化学性质与结构,探讨其可能的应用领域。

三、研究方法
1. 合成方法:采用经典的合成方法,如吡咯碱德格氏反应、海格氏反应、脱水缩合等方法,制备目标化合物。

2. 实验设计:采用旋光仪测试化合物的手性性质;采用分光光度计测试化合物的吸收谱、发射谱、量子产率等物理化学性质;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测试其光致变色效应及机制等。

3. 分析方法: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探究席夫碱类化合物的光致变色与手性性质之间的规律,并尝试提出将其应用于某些领域的可能性的探讨。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席夫碱类化合物的光致变色和手性性质
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索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可能性。

同时,本研究
还可进一步深入探究席夫碱类化合物的性质及其相关机理,为其在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和支持。

席夫碱的合成、晶体结构与荧光探测性质研究

席夫碱的合成、晶体结构与荧光探测性质研究

席夫碱的合成、晶体结构与荧光探测性质研究席夫碱的合成、晶体结构与荧光探测性质研究引言:席夫碱是一种含有哌嗪结构的新型有机分子,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和广泛的应用潜力。

研究席夫碱的合成方法、晶体结构以及荧光探测性质对于了解其性质与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席夫碱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探测性质进行详细研究和探讨。

一、席夫碱的合成方法目前,对于席夫碱的合成方法研究较少,主要是通过多步合成法进行制备。

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苯胺与醛反应生成席夫碱的中间体,再经过尿素酶催化生成席夫碱。

该反应路线具有较高的产率以及操作方便的优势。

二、席夫碱的晶体结构对席夫碱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其晶体结构。

席夫碱的晶体结构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a=1.124(3) nm,b=0.355(1) nm,c=1.485(4) nm,β=92.75(3)°。

分子内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通过对晶体结构的分析,可以进一步研究席夫碱的分子堆积方式,为其在应用中的性质提供理论基础。

三、席夫碱的荧光探测性质席夫碱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对某些金属离子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因此可以作为一种荧光探针用于检测金属离子。

通过对不同金属离子加入席夫碱,观察其荧光强度变化,可以明确席夫碱对不同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和探测水平。

实验结果表明,席夫碱对铜离子有较高的选择性和探测灵敏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四、席夫碱的应用前景席夫碱作为一种新型有机分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席夫碱可以作为一种高选择性的荧光探针,用于检测水体和生物样品中的金属离子。

其次,席夫碱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可以应用于药物研发领域,用于治疗某些疾病。

此外,席夫碱还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染料,应用于生物荧光成像和光电器件等领域。

结论:随着对席夫碱合成、晶体结构与荧光探测性质的研究不断深入,我们对该有机分子的性质与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席夫碱作为一种新型的有机分子,在荧光探测、药物研发和光电器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新型席夫碱的合成及光学性质研究

新型席夫碱的合成及光学性质研究

新型席夫碱的合成及光学性质研究*齐德强,林飘飘,倪芬芬,孔天浩(浙江外国语学院理工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摘 要:以4,4'-二氨基联苯和3-氰基苯甲醛为原料,冰醋酸作催化剂,在乙醇中反应得到一种新型的双席夫碱化合物,经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表征,产物为4,4 -二[(3-氰基苯基)亚甲胺基]联苯,对其紫外吸收和荧光光谱性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4,4'-二氨基联苯;3-氰基苯甲醛;席夫碱;4,4 -二[(3-氰基苯基)亚甲胺基]联苯Synthesis and Spectru m Properties of A N ovel Sch iff -base Co mpound*QI D e -qiang,LI N P iao -p iao ,N I Fen -fen,KONG T ian -hao (Schoo l of Science and Techno l o gy ,Zhe jiang I nternational Stud ies Un iversity ,Zhe ji a ng H angzhou 310012,Ch i n a)A bstract :A nove l b i s -Sch iff-base na m ed 4,4 -bis[(3-cyanopheny l)i m ino m ethy l]b i p eny l deri v ed fro m 4,4 -dia m inob i p heny l and 3-cyanobenza l d ehyde w as synthesized in the presence o f acetic acid in ethano l solution .Thestructure of the Schiff-base co m pound w as characterized by 1H NMR,I R and ele m ent analysis .Its UV absorption spec tr um and fluorescence properties w ere i n vestigated .K ey words :4,4 -dia m i n ob i p heny;l 3-cyanobenza l d ehyde ;Sch iff-base ;4,4 -bis[(3-cyanopheny l)i m i n o m ethyl]bipenyl*基金项目: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2009R418001)。

《基于喹啉母体的新型席夫碱类荧光传感器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范文

《基于喹啉母体的新型席夫碱类荧光传感器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范文

《基于喹啉母体的新型席夫碱类荧光传感器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荧光传感器在生物分析、化学检测以及材料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众多荧光传感器中,基于喹啉母体的席夫碱类荧光传感器因其独特的结构和良好的光学性能,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合成一种基于喹啉母体的新型席夫碱类荧光传感器,并对其性能进行深入研究。

二、新型席夫碱类荧光传感器的合成本部分详细描述了新型席夫碱类荧光传感器的合成过程。

首先,选择合适的喹啉母体和醛类化合物作为原料,通过缩合反应制备出席夫碱类化合物。

然后,对合成的席夫碱类化合物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和优化,最终得到目标荧光传感器。

三、合成产物的表征与性能分析本部分通过多种手段对合成的荧光传感器进行表征和性能分析。

首先,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手段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确认。

其次,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手段对产物的光学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

此外,还对产物的稳定性、灵敏度等性能进行了评估。

四、性能研究结果与讨论本部分详细分析了新型席夫碱类荧光传感器的性能特点。

首先,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使得其在光照射下能够产生强烈的荧光信号。

其次,该传感器对特定分析物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能够实现对目标分析物的快速、准确检测。

此外,该传感器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在多种环境下保持良好的荧光性能。

这些优点使得该传感器在生物分析、化学检测以及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五、应用实例与验证本部分通过实际应用的例子来验证新型席夫碱类荧光传感器的性能。

例如,在生物分析中,该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在化学检测中,可用于检测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在材料科学中,可用于制备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荧光材料。

通过这些应用实例的验证,进一步证明了该传感器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六、结论与展望本文成功合成了一种基于喹啉母体的新型席夫碱类荧光传感器,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

新型噻吩席夫碱中间体的合成及表征_韩相恩

新型噻吩席夫碱中间体的合成及表征_韩相恩
1
H2 NMR.
Key words thiophene, Schiff base, synthesis, character izat ion
噻吩是具有芳香性强、 富 P 电子、 热稳定性 好 [1] 以及 良好 反应活性的五元杂环化合物 , 可 以进行硝 化、 磺 化、 烷 基化、 酰 化及卤代等反应 , 从而转变成噻 吩系列杂环 化合物 , 它们 在药 物、 光电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广 泛的研究应 用。在药物 方面 , 噻 吩222 甲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 , 广泛应用于合 成医药上 , 徐宝财等 [2] 于 2001 年 报道 了其 合成 方法 , 但 产率 不高 , 所 以 它的工艺优化一直受到 人们的 关注。在光 电材 料方面 , 自 20 世纪 70 年代后 , 其合 成与开 发应 用受 到许 多学 者的 青睐 [ 3] , Yamamot o 等 [ 4] 用 金属 催化 剂 Ni( bipy) Cl2 [ nickel( bipyr ing) dichlor ide] 首先制备了导电聚噻吩 , 夏 光明等 [ 5] 通过 Grignard 反应 , Wittig 反应制得了较 好特性 的 T PEF 材料。近 年来 , 噻 吩在液晶材料方面 也得到 了初 步发 展 , 刘 平等 [ 6] 用低 聚噻 吩 衍生物制得了 液晶 , McCulloch 等 [ 7] 通 过 Suzuki 偶 合 反应 制 备了噻吩类近晶 相 ( S) 且 可用 于制 备性 能优 良的 OFLET 器 件 , Mori 等 [8] 利用噻吩与苯直 接偶合 合成了 非线性 结构和 对 称性低的液晶化合物 , 它们在液 晶材料 , 光电材料 方面取 得了 重大突破 , 所以该领域将会成为 研究的热点 , 但该 类化合 物合 成路线复杂 , 成本昂贵 , 尤其是其骨架中 间体的合 成反应 条件 苛刻 , 因此需要不断寻求新的途径。 本方法对噻吩2 2 2 甲醛 生产 工艺 进行了 优化 , 取 得了理 想 的效果 , 然后采用噻吩2 22 甲醛与苯环通过席夫碱键 桥接 , 合成 了苯环端 分 别 带有2 OH ,2 COOH 两种 未 见 文 献报 道 的 中 间 体。其刚性骨架以及噻吩、 席夫 碱独特 的生 物活 性 在液晶、 光电材料、 医药上得到应用。

《基于喹啉母体的新型席夫碱类荧光传感器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范文

《基于喹啉母体的新型席夫碱类荧光传感器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范文

《基于喹啉母体的新型席夫碱类荧光传感器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近年来,荧光传感器因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及高灵敏度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席夫碱类化合物以其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可调的荧光性能成为荧光传感器的重要候选者。

本篇论文旨在合成一种基于喹啉母体的新型席夫碱类荧光传感器,并对其性能进行深入研究。

二、文献综述席夫碱类化合物是一类由醛基与胺基缩合生成的化合物,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及光化学性能。

而喹啉母体则具有稳定的五元环结构,丰富的化学活性点以及良好的光稳定性,使其成为构建新型荧光传感器的理想选择。

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将喹啉母体与席夫碱类化合物结合,以构建出具有特定功能的高效荧光传感器。

然而,这些传感器的性能仍有待提高,特别是针对某些复杂环境的适应性及响应速度。

三、实验部分1. 材料与方法本实验以喹啉母体为基本骨架,通过与特定醛基和胺基进行缩合反应,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席夫碱类荧光传感器。

实验过程中,我们详细记录了原料的配比、反应条件及产物的纯化过程。

2. 合成步骤(1)首先,将喹啉母体与特定醛基进行缩合反应,生成中间体;(2)然后,将中间体与胺基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目标产物——基于喹啉母体的新型席夫碱类荧光传感器;(3)最后,通过重结晶或柱层析等方法对产物进行纯化。

四、性能研究1. 荧光性能分析本实验对合成的荧光传感器进行了详细的荧光性能分析。

通过测定其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我们发现该传感器在特定波长的激发下具有强烈的荧光发射。

此外,我们还研究了其荧光量子产率、光稳定性等光学性能。

2. 响应性能分析为了研究该传感器的响应性能,我们将其应用于不同环境中的检测。

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某些特定物质具有快速响应和高灵敏度的特点。

同时,其响应过程具有较好的可逆性,为实际应用提供了便利。

五、结论本实验成功合成了一种基于喹啉母体的新型席夫碱类荧光传感器。

通过对其荧光性能和响应性能的研究,我们发现该传感器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和快速的响应速度。

含三苯胺基团席夫碱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质研究

含三苯胺基团席夫碱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质研究
Ke y wo r d s : s p e c ra t l p r o p e r t y ; c h ra a c t e i r z a t i o n ; t r i p h e n y l a mi n e ; S c h i f b a s e
三苯胺是 以氮原子为 中心拓扑成星型结构的 化合物 , 其具有稳定的 自由基性质 、 较高的空穴迁
抑 菌 杀菌 和抗 病 毒 的生 物 活性 。同 时 , 它们 还适 用 于催 化 、 药 物 化 学等 领 域 。席 夫碱 是 含有 C = N 基 团 的一 类 化 合 物 】 , C = N键 的 N原子具有孤
电功能材料设计 中, 常作为给电子体 。本文 中
4 . 胺基苯基 二苯胺分别与对苯二 甲醛 、 邻苯二 甲 醛进行醛胺缩合 , 通 过 苯 二 甲醛 上 的两 个 醛 基 与 伯胺 缩合 形 成 C = N键 , 合 成 了含有 大 7 【 共轭喷雾质谱进行 了表征。运 用紫外. 可见吸 收光谱和 荧光发射 光谱研 究 了化合 物的光 挚 } 生质。结
果表明直线型化合物 1的紫外和 荧光光谱 和 v型化合物 2相 比发 生 了较 大程度 的红移。
关键词 : 光学性质 ; 表征 ; 三苯胺 ; 席夫碱
中图分类号 : 06 2 6 . 2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4 . 4 3 2 9 ( 2 0 1 7 ) 0 2 . 0 3 1 - 0 6 DOI : 1 0 . 1 4 0 9 6  ̄ . c n k i . c n 3 4 - 1 0 6 9 / n / 1 0 0 4 — 4 3 2 9 ( 2 0 1 7 ) 0 2 - 0 3 1 - 0 6
S y n t he s i s a n d o p t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t r i p h e n y l a mi n e ’ - 。 c o n t a i ne d

《基于喹啉母体的新型席夫碱类荧光传感器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范文

《基于喹啉母体的新型席夫碱类荧光传感器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范文

《基于喹啉母体的新型席夫碱类荧光传感器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荧光传感器在生物分析、化学检测和环境监测等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席夫碱类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有机配体,因其独特的结构特点和良好的光物理性质,在荧光传感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以喹啉母体为基础,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席夫碱类荧光传感器,对其合成过程及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文献综述喹啉母体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荧光材料、光电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席夫碱类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有机配体,其与喹啉母体的结合,可以产生具有独特光学性质的荧光传感器。

近年来,基于喹啉母体的席夫碱类荧光传感器在分析检测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其对于某些离子的识别、传感和检测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三、实验部分1. 材料与试剂本实验所需的主要材料和试剂包括喹啉、醛类化合物、催化剂及其他辅助试剂。

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使用前未进行进一步处理。

2. 合成方法基于喹啉母体的新型席夫碱类荧光传感器的合成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将喹啉与醛类化合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缩合反应,生成席夫碱中间体;然后,对中间体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修饰,得到最终的目标产物。

3. 仪器与表征本实验所使用的仪器包括核磁共振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光谱仪等。

通过这些仪器对合成得到的荧光传感器进行结构和性能的表征。

四、结果与讨论1. 合成结果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我们成功合成了一种基于喹啉母体的新型席夫碱类荧光传感器。

通过核磁共振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确认了产物的结构。

2. 性能研究(1)光学性质:该荧光传感器在紫外-可见光区域具有较好的吸收性能,且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

其荧光发射峰位置和强度可调,可通过改变取代基等手段进行调控。

(2)识别性能:该荧光传感器对于某些离子具有较高的识别性能,如对于金属离子的识别、传感和检测等。

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该传感器的荧光强度与离子浓度呈线性关系,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席夫碱及中间体的光谱性质研究
【摘要】:第一章:简述了席夫碱的定义和理化性质,席夫碱的应用及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概述了席夫碱的合成方法以及作为席夫碱中间体的酰肼的定义和用途及研究现状。

第二章:席夫碱是醛酮与伯胺(RNH2)通过脱水缩合而生成,本文采用直接合成法,以3-氨基-9-乙基咔唑为原料分别与茴香醛和乙二醛,在室温下反应1-2小时,得到产物N,N’-9-乙基-咔唑-3-对甲氧基-苯甲胺及N,N’-9,9’-乙基-咔唑-3,3’-乙二胺,研究了N,N’-9-乙基-咔唑-3-对甲氧基-苯甲胺和N,N’-9,9’-乙基-咔唑-3,3’-乙二胺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测定了N,N’-9-乙基-咔唑-3-对甲氧基-苯甲胺及N,N’-9,9’-乙基-咔唑-3,3’-乙二胺的熔程,分别为262~263℃和168-169℃。

研究了N,N’-9-乙基-咔唑-3-对甲氧基-苯甲胺和N,N’-9,9’-乙基-咔唑-3,3’-乙二胺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N,N’-9-乙基-咔唑-3-对甲氧基-苯甲胺的两个主要紫外吸收峰在338nm和432nm处,荧光发射峰位置为452nm。

N,N’-9,9’-乙基-咔唑-3,3’-乙二胺的两个主要紫外吸收峰在294nm 和419nm处,荧光发射峰位置在448nm。

比较了原料3-氨基-9-乙基咔唑与产物N,N’-9-乙基-咔唑-3-对甲氧基-苯甲胺的紫外和荧光光谱,研究了以水为介质、放置时间及pH对N,N’-9-乙基-咔唑-3-对甲氧基-苯甲胺及N,N’-9,9’-乙基-咔唑-3,3’-乙二胺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影响。

第三章:研究了N,N’-9-乙基-咔唑-3-对甲氧基-苯甲胺及N,N’-9,9’-乙基-咔唑-3,3’-乙二胺与金属离子作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和荧光光谱情况,以及N,N’-9-乙基-咔唑-3-对甲氧基-苯甲胺与金属离子显色和褪色情况。

表明N,N’-9-乙基-咔唑-3-对甲氧基-苯甲胺对A13+有选择性吸附作用,在中性条件和酸性条件下,金属离子几乎都不与N,N’-9,9’-乙基-咔唑-3,3’-乙二胺发生作用。

在碱性条件下,只有Cr3+与N,N’-9,9’-乙基-咔唑-3,3’-乙二胺发生较为明显的作用,碱性条件下,N,N’-9,9’-乙基-咔唑-3,3’-乙二胺发对Cr3+选择性吸附。

N,N’-9-乙基-咔唑-3-对甲氧基-苯甲胺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褪去,NN’-9-乙基-咔唑-3-对甲氧基-苯甲胺-A13+配合物呈黄色且遇水快速褪色,N,N’-9-乙基-咔唑-3-对甲氧基-苯甲胺-Ag+配合物和N,N’-9-乙基-咔唑-3-对甲氧基-苯甲胺-Cu2+配合物分别呈军绿色和绿色,在酸性条件下逐渐褪色。

N,N’-9-乙基-咔唑-3-对甲氧基-苯甲胺与A13+、Ag+、Cu2+形成的有色配合物有可能应用于可褪色环保油墨。

第四章:制备了萘二甲酰肼,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探究了萘二甲酰肼(ND)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作用的光谱特性。

结果表明BSA对ND的荧光产生了猝灭,并且主要是静态猝灭,研究的结果显示了ND与BSA之间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氢键及范德华力;同步荧光的光谱表明加入ND改变了BSA的构象。

【关键词】:NN’-9-乙基-咔唑-3-对甲氧基-苯甲胺NN’-99’-乙基-咔唑-33’-乙二胺萘二甲酰肼光谱性质显色褪色【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O621.22
【目录】:中文摘要10-12ABSTRACT12-15第一章绪论15-341.1席夫碱简介15-171.1.1席夫碱的定义151.1.2席夫碱的性质151.1.3席夫碱的应用15-171.2席夫碱的国内外研究动态17-181.3席夫碱的合成方法概述18-231.3.1席夫碱类化合物的一般合成方法181.3.2席夫碱类非大环化合物的合成18-201.3.3席夫碱类大环化合物的合成20-231.4席夫碱中间体酰肼概述23-241.5本论文的立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24-251.5.1立题背景24-251.5.2主要研究内容251.5.3创新之处25参考文献25-34第二章N,N’-9-乙基-咔唑-3-对甲氧基-苯甲胺及N,N’-9,9’-乙基-咔唑-3,3’-乙二胺光谱研究34-452.1引言342.2实验部分34-362.2.1试剂及仪器34-352.2.2N,N’-9-乙基-咔唑-3-对甲氧基-苯甲胺的制备352.2.3N,N’-9,9’-乙基-咔唑-3,3’-乙二胺的制备35-362.2.4实验方法362.3结果与讨论36-432.3.1N,N’-9-乙基-咔唑-3-对甲氧基-苯甲胺和N,N’-9,9’-乙基-咔唑-3,3’-乙二胺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36-382.3.2N,N’-9,9’-乙基-咔唑-3,3’-乙二胺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382.3.3N,N’-9-乙基-咔唑-3-对甲氧基-苯甲胺的荧光光谱38-402.3.4N,N’-9,9’-乙基-咔唑-3,3’-乙二胺的荧光光谱402.3.5N,N’-9-乙基-咔唑-3-对甲氧基-苯甲胺和N,N’-9,9’-乙基-咔唑-3,3’-乙二胺的熔点测定402.3.6N,N’-9-乙基-咔唑-3-对甲氧基-苯甲胺和N,N’-9,9’-乙基-咔唑-3,3’-乙二胺的稳定性40-432.4结论43参考文献
43-45第三章N,N’-9-乙基-咔唑-3-对甲氧基-苯甲胺及N,N’-9,9’-乙基-咔唑-3,3’-乙二胺与金属离子作用的光谱及显色研究45-563.1引言453.2实验部分45-463.2.1试剂及仪器45-463.2.2实验方法463.3结果与讨论46-533.3.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N,N’-9-乙基-咔唑-3-对甲氧基-苯甲胺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46-473.3.2荧光光谱法研究N,N’-9-乙基-咔唑-3-对甲氧基-苯甲胺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47-483.3.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N,N’-9,9’-乙基-咔唑-3,3’-乙二胺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48-503.3.4N,N’9-乙基-咔唑-3-对甲氧基-苯甲胺的浓度对其与AL~(3+)显色的影响503.3.5N,N’-9-乙基-咔唑-3-对甲氧基-苯甲胺与AL~(3+)的摩尔比对显色的影响50-513.3.6N,N’-9-乙基-咔唑-3-对甲氧基-苯甲胺与AL~(3+)显色后褪色原理探究51-523.3.7N,N’-9-乙基-咔唑-3-对甲氧基-苯甲胺与AG~+显色及褪;色条件研究523.3.8N,N’-9-乙基-咔唑-3-对甲氧基-苯甲胺与CU~(2+)显色及褪色条件研究52-533.4结论53-54参考文献54-56第四章萘二甲酰肼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光谱特性研究56-664.1引言564.2实验部分56-574.2.1萘二甲酰肼的合成564.2.2仪器与试剂56-574.2.3实验方法574.3结果与讨论57-634.3.1PH对萘二甲酰肼光谱行为的影响57-584.3.2BSA与ND的相互作用58-604.3.3ND与BSA作用的结合常数KA、结合位点数N60-614.3.4ND与BSA作用方式的热力学研究61-624.3.5ND对BSA构象的影响62-634.4结论63参考文献63-66后续研究工作66-67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67-68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68-69致谢69-71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