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020年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020年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中的名句。

(10分)①__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②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③___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④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⑤杜甫《望岳》中,杜甫表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陆游《游山西村》中,陆游表达在困难之中依然对前途抱有希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自比,表达自己辞官以后仍将有所作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12 分)我于是明白了A船长的企图。

把这颗珍珠塞在那只B的衣膜里面,无形中这珠就可以渐渐大起来了。

每年,那软体动物的分泌物都在环绕珍珠周围的薄膜上累积起来。

只有A船长才认得这个天然的有果实在其中“成熟”的腔洞;又可以说,只是他自己把这颗珍珠培养起来,有一天他可以拿来摆在他那琳琅满目的陈列室中。

甚至于,他可以照中国人和印度人的办法来决定一颗珍珠的生产。

那就是把一块玻璃片和金属物塞入这软体动物的内部皱折里面,螺钢质渐渐把它包裹起来变成珍珠。

不管怎样,把这珠跟我所认得的珠比较,跟船长所收藏的珠比较,都是更为珍贵的。

我估计这珠的价值至少是一千万法郎,它是天然的奇珍异宝,不是奢侈的装饰品。

(1)以上文段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 。

(2 分)(2)“琳琅满目”在句子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题及答案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七下《苏州园林》《桥梁远景图》二. 重点、难点分析:《苏州园林》1. 任何抓住特征说明事物是说明文也是本文的难点方法如下:(1)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2)用比较的方式突出事物的特征(3)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样。

《桥梁远景图》1. 本文是科普文章,它不是对现有桥梁作具体介绍,是以科学的态度对未来桥梁建筑的发展远景做了一番描述。

可以说:本文是一篇以科学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对未来的桥梁做出形象描述的说明文。

2. 本文结构可分两大部分。

三. 课文讲解:《苏州园林》1. 字词:(1)音:轩榭、对称、池沼、丘壑、嶙峋、镂空、斟酌、阑干(2)义:标本、布局、映衬、败笔、嶙峋、斟酌、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别具匠心、胸中有丘壑。

2. 文章结构:总说(图画美)→分说(3—9段)→大部讲究(3—6)→布局、配合、映衬、层次→细部讲究(7—9)→每个角落、门窗镂空、色彩淡雅3. 课文分析(1)这篇课文中被说明的对象——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什么呢?“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

(2)作者是怎样抓住中心安排结构的?第一段:结合“标本”(文中指为人们愿意观摩取样法的样本)“鉴赏”(指对艺术品感受、理解、欣赏、评判)理解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为苏州园林的艺术美、图画美埋下伏笔,这是全文总起,确立本文说明的对象——苏州园林。

(3)第二段从哪几个角度说明苏州园林总体特征。

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具体体现在四个“讲究”上(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既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的设计原则,又从大处体现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4)课文第3、4、5、6段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

第2段是总说,第3、4、5、6段是分说。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及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及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及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说明:本材料已整理,可以下载后直接打印,也可以重新编辑。

本资料包括单元知识点整理、单元测试卷、答案解析本资料仅供师生教育教学使用。

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第21课伟大的悲剧人物传记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拽zhuài战栗lì毛骨悚sǒng然履lǚ行怏yàng快不乐吞噬shì羸léi弱告罄qìng2.解释下列词语。

(1)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

(2)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3)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4)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2)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伟大的悲剧》选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作者是奥地利(国名)作家茨威格(人名)。

词语积累:P155 注释1;P156 注释1;P157注释1;P158注释1-2;P159 注释1;P161注释1、21.以时间为线索展开记叙:9个时间点(人、地、事)2.重点语句理解:P163 练习二(答案详见《三点一测》P240 十)、《三点一测》P239 八3.中心句(主旨句):P163 第16段,起点题作用第22课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砭biān骨崎qí岖qū窒zhì息2.解释下列词语。

(1)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

(2)养精蓄锐:养足精神,积蓄力量。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七下《苏州园林》《桥梁远景图》二. 重点、难点分析:《苏州园林》1. 任何抓住特征说明事物是说明文也是本文的难点方法如下:(1)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2)用比较的方式突出事物的特征(3)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样。

《桥梁远景图》1. 本文是科普文章;它不是对现有桥梁作具体介绍;是以科学的态度对未来桥梁建筑的发展远景做了一番描述。

可以说:本文是一篇以科学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对未来的桥梁做出形象描述的说明文。

2. 本文结构可分两大部分。

三. 课文讲解:《苏州园林》1. 字词:(1)音:轩榭、对称、池沼、丘壑、嶙峋、镂空、斟酌、阑干(2)义:标本、布局、映衬、败笔、嶙峋、斟酌、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别具匠心、胸中有丘壑。

2. 文章结构:总说(图画美)→分说(3—9段)→大部讲究(3—6)→布局、配合、映衬、层次→细部讲究(7—9)→每个角落、门窗镂空、色彩淡雅3. 课文分析(1)这篇课文中被说明的对象——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什么呢?“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

(2)作者是怎样抓住中心安排结构的?第一段:结合“标本”(文中指为人们愿意观摩取样法的样本)“鉴赏”(指对艺术品感受、理解、欣赏、评判)理解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为苏州园林的艺术美、图画美埋下伏笔;这是全文总起;确立本文说明的对象——苏州园林。

(3)第二段从哪几个角度说明苏州园林总体特征。

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具体体现在四个“讲究”上(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既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的设计原则;又从大处体现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4)课文第3、4、5、6段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

第2段是总说;第3、4、5、6段是分说。

每一段与前面的一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

这是重点;故作详细说明。

(5)课文第7、8、9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与中心有何关系?这三段从苏州园林每个角落;门窗、雕镂、色彩淡雅几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归纳及相应练习题和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归纳及相应练习题和答案

⼈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归纳及相应练习题和答案第五章相交线与平⾏线1.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中,有⼀条公共边,它们的另⼀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互为_____________.2.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中,有⼀个公共顶点,并且⼀个⾓的两边分别是另⼀个⾓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互为__________.对顶⾓的性质:______ _________.3.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中,如果有⼀个⾓是直⾓,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互_______.垂线的性质:⑴过⼀点______________⼀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⑵连接直线外⼀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在线段中,_______________.4.直线外⼀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个⾓,在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中,⑴如果两个⾓分别在两条直线的同⼀⽅,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关系的⼀对⾓叫做___________ ;⑵如果两个⾓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具有这种关系的⼀对⾓叫做____________ ;⑶如果两个⾓都在两直线之间,但它们在第三条直线的同⼀旁,具有这种关系的⼀对⾓叫做_______________.6.在同⼀平⾯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__.同⼀平⾯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________与_________两种.7.平⾏公理:经过直线外⼀点,有且只有⼀条直线与这条直线______.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8.平⾏线的判定: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在同⼀平⾯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 .10.平⾏线的性质:⑴两条平⾏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平⾏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平⾏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互补.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判断⼀件事情的语句,叫做_______.命题由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接的部分是_____,“那么”后接的部分是_________.如果题设成⽴,那么结论⼀定成⽴.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如果题设成⽴时,不能保证结论⼀定成⽴,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定理都是真命题.12.把⼀个图形整体沿某⼀⽅向移动,会得到⼀个新图形,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_______.图形平移的⽅向不⼀定是⽔平的.平移的性质:⑴把⼀个图形整体平移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与⼤⼩完全______.⑵新图形中的每⼀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_________________.熟悉以下各题:13.如图,,8,6,10,BC AC CB cm AC cm AB cm⊥===那么点A到BC的距离是_____,点B到AC的距离是_______,点A、B两点的距离是_____,点C到AB的距离是________.14.设a、b、c为平⾯上三条不同直线,a)若//,//a b b c,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b)若,a b b c⊥⊥,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第 1 页共3 页。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020年版)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020年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020年版)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中的名句。

(10分)①__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②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③___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④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⑤杜甫《望岳》中,杜甫表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陆游《游山西村》中,陆游表达在困难之中依然对前途抱有希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自比,表达自己辞官以后仍将有所作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12 分)我于是明白了A船长的企图。

把这颗珍珠塞在那只B的衣膜里面,无形中这珠就可以渐渐大起来了。

每年,那软体动物的分泌物都在环绕珍珠周围的薄膜上累积起来。

只有A船长才认得这个天然的有果实在其中“成熟”的腔洞;又可以说,只是他自己把这颗珍珠培养起来,有一天他可以拿来摆在他那琳琅满目的陈列室中。

甚至于,他可以照中国人和印度人的办法来决定一颗珍珠的生产。

那就是把一块玻璃片和金属物塞入这软体动物的内部皱折里面,螺钢质渐渐把它包裹起来变成珍珠。

不管怎样,把这珠跟我所认得的珠比较,跟船长所收藏的珠比较,都是更为珍贵的。

我估计这珠的价值至少是一千万法郎,它是天然的奇珍异宝,不是奢侈的装饰品。

(1)以上文段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 。

(2 分)(2)“琳琅满目”在句子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部编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迸.溅(bìng)怆然盘虬.卧龙(zhā)垂垂暮老B.依傍.(pàng)单薄祸.不单行(huò)荒草妻妻C.挑.逗(tiǎo)猥琐蜂围蝶阵.(zhèn)淅淅沥沥D.酒酿.(niàng)颤抖血.气方刚(xuě)仙露琼桨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忍俊不禁....地笑了。

B.中国的园林讲究生机勃勃....,追求形神兼备、气韵流畅,要有活泼的韵致。

C.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他从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走进美丽的百里杜鹃长廊,我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B.捐赠仪式上,爱心人士向留守儿童捐赠了校服、文具、图书三百余本。

C.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长,还有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D.这次全市开展的环保征文活动,五个小学的学生获得了二等奖。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个道理,我们可以拿一件浅近的事来说明。

②但是再过些时候,自己又猛然觉得进步了。

③它好比伏兵,在未开火前,只是鸦雀无声地准备着;号令一发,它就趁其不备地发动总攻,一鼓作气而克敌。

④进步之后又停顿,停顿之后又进步,如此辗转几次,字才写得好。

⑤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它会猛然涌现于意识。

⑥我们在初习写字时,天天觉得自己在进步,几个月之后,进步就猛然停下来,觉得字越写越差。

A.⑤③①⑥②④B.①②⑥③⑤④C.①⑥②⑤③④D.⑤①③⑥②④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这些绝壁上的松树就像的战士、的渔夫、的隐者,拥有自己的风骨。

七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总复习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总复习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总复习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宛.(wǎn)转分歧.(qí) 黄晕.(yùn)吝啬.(sè)B.应和.(hè) 静谧.(mì) 姊.(zí)妹荫.蔽(yīn)C.憔悴.(cuì) 攲.斜(qī) 澄.清(chéng) 脸颊.(xiá)D.莅.(lì)临菡萏.(dàn) 徘徊.(huí) 棱.(léng)镜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A.朗润凛洌人迹罕至拙拙逼人B.分歧默契翻来复去骇人听闻C.惭愧慰藉美不胜收喜出望外D.颓唐决别随声附合畏罪潜逃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神农架是一片人迹罕至....的神秘原始森林。

B.为了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小刚不求甚解....,又把这个题目研究了一番。

C.这下我才恍然..,原来好朋友小红一直在暗地里帮助我。

..大悟D.请别把这两件不相关的事情混为一谈....。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队列比赛,使同学们体会到个人服务集体的重要性,也就更加珍惜集体荣誉。

B.美术小组的每一个同学运用自己最喜欢的色彩,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美术作品,来赞美美丽的校园。

C.深受人们喜爱的游泳运动员宁泽涛,被公认是新时代青年的杰出代表。

D.为了发展阳光体育运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学校加快了校园运动器械和操场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B.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C.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D.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

6、给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入一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任何时候,有整段的时间静静地坐在书斋里,读书,写作,都是不很坏的生活吧,然而,伏案手不释卷地坐久了,写久了,又特别地想出门去散步或旅行,或短足,或远游,脚蹬一双旅游鞋,身穿一套亮丽、鲜明的轻便服装,满目睛空,________,全身会感到特别的轻松与舒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下《苏州园林》《桥梁远景图》二. 重点、难点分析:《苏州园林》1. 任何抓住特征说明事物是说明文也是本文的难点方法如下:(1)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2)用比较的方式突出事物的特征(3)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样。

《桥梁远景图》1. 本文是科普文章,它不是对现有桥梁作具体介绍,是以科学的态度对未来桥梁建筑的发展远景做了一番描述。

可以说:本文是一篇以科学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对未来的桥梁做出形象描述的说明文。

2. 本文结构可分两大部分。

三. 课文讲解:《苏州园林》1. 字词:(1)音:轩榭、对称、池沼、丘壑、嶙峋、镂空、斟酌、阑干(2)义:标本、布局、映衬、败笔、嶙峋、斟酌、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别具匠心、胸中有丘壑。

2. 文章结构:总说(图画美)→分说(3—9段)→大部讲究(3—6)→布局、配合、映衬、层次→细部讲究(7—9)→每个角落、门窗镂空、色彩淡雅3. 课文分析(1)这篇课文中被说明的对象——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什么呢?“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

(2)作者是怎样抓住中心安排结构的?第一段:结合“标本”(文中指为人们愿意观摩取样法的样本)“鉴赏”(指对艺术品感受、理解、欣赏、评判)理解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为苏州园林的艺术美、图画美埋下伏笔,这是全文总起,确立本文说明的对象——苏州园林。

(3)第二段从哪几个角度说明苏州园林总体特征。

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具体体现在四个“讲究”上(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既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的设计原则,又从大处体现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4)课文第3、4、5、6段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

第2段是总说,第3、4、5、6段是分说。

每一段与前面的一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

这是重点,故作详细说明。

(5)课文第7、8、9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与中心有何关系?这三段从苏州园林每个角落,门窗、雕镂、色彩淡雅几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

这是细部介绍,非重点,但决非可有可无,通过细微处给人的美感,充分说明了苏州园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

(6)末段结尾有何特点?用寥寥数语作结,留有余地,引人回味,从而更好地表现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7)讨论本文说明的顺序:从全文看:整体——局部。

从部分看:主——次,大——小。

本文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层次在各段中也有显示。

(8)为了能说明事物特征,给读者具体形象的感受,作者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试找出课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打比方:如第3段“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形象地突出了苏州园林布局的特点——自然之趣。

2)举例子:如第5段以“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蔓,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浏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为例,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

3)作比较:如第5段“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说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的特点。

归纳: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不仅能突出事物的特征,而且使语言既准确又生动形象,体现了这篇说明文语言多样性的特点。

(9)总结全文:1)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再现了它的美丽画面,显示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2)配乐欣赏课文,从而获得知识与美感。

(10)比较阅读:《红楼梦》中大观园里假山堆叠与本文之假山的说明作比较,谈谈记叙文与说明文的区别。

1)目的不同:本文以假山为例介绍园林的文化;《红》写景记事,显示贾宝玉的文采。

2)表达方式不同:本文概括说明;《红》生动的描述。

《桥梁远景图》1. 字词(1)音梁(liáng)墩(dūn)载(zǎi)混(hún)缆(lǎn)塑(sù)(2)义潜力——没有发挥或表现出来的能力或某种力量拼装——拼接安装生色——增添光彩添娇——增添美丽的景致胜似闲庭信步——胜过在清静的庭院中随意散步,语出毛泽东词《水调歌头·游泳》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

颠簸不稳——上下震荡,不稳定。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

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

今多比喻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2. 文章结构全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1—2)牛朗织女需鹊桥桥墩就像板凳腿桥梁就像板凳板第二部分(3-13)将来还是离不开桥会有更低、更美、更方便的桥将来会有无梁的桥3. 审题:本文题目,告诉了读者本文写作的主要的内容,即桥梁事业发展的远景蓝图:也告诉了读者本文内容的时态特点,即未来时,是想象中的,所以,由本文题,我们又可以知道本文的体裁是科幻说明文。

4. 浏览全文,把握全文内容。

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2段)说明桥的重要性和桥的结构。

第二部分(3-13段)具体设想桥梁远景图。

5. 主体部分的内容:(1)对将来的桥梁和造桥业,作者进行了哪些大胆的想象?请摘录课文有关内容回答。

明确:将来的桥造得又快又好,很便宜,很美,很低,有的没有桥墩或者桥墩浮在水面,桥是可以弯曲的,很小很轻的,或者是无梁的。

(2)启发学生弄清作者如何设想桥的“远景”从而理清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明确:第5—8段,侧重在现有桥的基础上,说明如何改进完善,使将来的桥造得更快、更便宜、更美、更低、更灵活。

文章由将来造桥的时间和材料,写到将来处理材料的技术以及新技术产生的低成本和更“美”更好的结果,这些都有先后的事理逻辑联系。

严谨与大胆想象在茅以升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1)作者是如何严密而审慎地把自己大胆的幻想表达出来的?<1>复习全文结构思想和说明顺序。

板书:结构顺序,层层推进。

<2>学生讨论第6段中的一句话:“架桥时,全用电脑控制的各种机具差不多不需人的劳动力”,这句中的“差不多”能否去掉?为什么?不能去掉,因为这样表达更有余地,不把话说绝对,体现了一种严谨的态度。

(2)文章用了哪些说明方法?<1>引用引用神话故事,引用活用别人的好句佳句。

不仅恰当巧妙地说明了桥的重要性,而且更能引发读者的兴趣,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这样使说明语言既质朴通俗又生动形象。

<2>比方第2段,说明桥梁的构造时,桥就像一条板凳,板凳的腿就是桥墩,下面的“脚”就是基础,板凳的板就是桥梁。

既形象贴切,又准确洗练,深入浅出,充分体现了作者严谨朴实的语言作风。

总之,本文的说明方法多样,说明的词质朴严谨,形象生动与说明的内容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充分体现了一位资深科学家既大胆想象,而又严谨审慎的态度。

第9-13段,作者侧重于突破现有桥梁的造型和结构,作了更大胆的设想,表现了独特的创造力。

这里的说明顺序,先由上到下,即由桥梁的特别写到桥墩的特别(这样也照应了第2段中说明桥梁结构的顺序);最后再写弯曲桥,便携桥和无梁桥。

由此看出,本文说明的顺序是,由一般桥的改进写到特殊桥的创造,想象步步推进,层层深入,很有内在的逻辑力量和鲜明创造精神。

而每一种桥介绍之前,又都用“将来”的句式作段首语总领下文,这样使文章的条理更加清晰,一目了然。

(3)作者是一个著名的桥梁专家,还要对未来的桥梁业进行大胆的设想,这说明了什么?明确:现有的可能不尽如人意,对现有的不满足,所以萌出了对已有的事物进行改进、完善、扩展和延伸或重构和创造的想法。

这还体现了作者勇于探索,敢于开拓,不断创造的科学精神。

6、理解写作特点作为一个科学家,茅以升固然有着大胆想象。

大胆创造的科学精神,为中国的桥梁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科学精神同样也包括着严谨求实的精神。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一.1. 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5分)轩榭()丘壑()嶙峋()蔷薇()颠簸()贻误()震慑()褐色()蚁穴()盘曲()2. 指出下列语句中书写有误的字,并在括号内改正。

(2分)(1)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新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2)我们这一分支在导弹家族中都是首曲一指的。

()(3)人们又想出了“机动发射”的新招,把我装在车辆上转来转去,迷或对方。

()(4)针鼹的胃表皮粗躁,和别的哺乳动物很不同。

()3. 下列加线的词语解释没有结合句意的一项是()(2分)A. 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比喻具有代表性的事物)B. 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作画的布局构想)C. 一座桥的轮廓和组成部分,会安排得为大地生色,为江山添娇。

(增添光彩)D. 任何常规防空武器,对于我也只能作高不可攀、鞭长莫及的望“空”兴叹。

(比喻力量达不到)4. 填入下列各句中的词语适当的一项是()(2分)(1)谁如果要()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

(3)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的,实际上是隔而未隔,界而未界。

(4)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另外一点。

A. 鉴赏技术依傍忽视B. 鉴赏艺术依傍忽略C. 观赏艺术依赖忽略D. 观赏技术依赖忽视5. 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2分)(1)针鼹的外形长300—450毫米,宽不到70毫米。

()(2)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3)我们导弹大家庭中有许多成员。

按射程可分为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等。

()(4)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6. 按原文填空。

(2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讲究假山池沼的(),讲究花草树木的(),讲究近景远景的()。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苏州园林》是一篇艺术性的说明文,文章采用先总后分的说明顺序。

B. 《桥梁远景图》是茅以升写的一篇说明文,文章引用牛郎织女的传说,目的是为了增添文章的情趣,吸引读者。

C. 《洲际导弹自述》采用拟人的手法介绍了洲际导弹的分类,主要结构和性能以及发展过程。

D.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是一篇记录澳大利亚珍稀动物针鼹的记叙文。

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他的成绩是我们年级组最好的一个人。

B. 8月至10月,是针鼹袭击大型蚁穴的季节。

C. 能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是学习好的关键。

是否坚持锻炼身体,是身体健壮的关键。

D. 今年的自然灾害比去年增加了三分之一。

二.(一)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