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轨道交通项目工程)全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地铁站项目安全管理制度(5篇)

地铁站项目安全管理制度(5篇)

地铁站项目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项目经理负总责、安全长负专责、各级管理人员负相应责任的原则,全面建立并实行安全责任制和安全逐级负责制。

把安全责任目标层层分解,横向到职能部门,纵向到各级领导和每个职工,并逐级签订安全责任状,形成一级保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障体系。

2、安全技术交底制度针对本工程城市暗挖施工、交通运输和人身安全风险大、技术含量高等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每道工序开工前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生产注意事项,交底至班组,并要求传达到每个作业人员。

3、安全教育制度(1)加强作业人员的的安全教育,使广大工人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克服麻痹思想,组织职工有针对性地学习有关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知识,做到思想上重视,生产上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对特殊工种和对施工安全有特殊影响的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安全操作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3)要经常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提高全体人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做到"三不伤害"(即: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别人,我不被别人伤害)。

(4)对新入场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变换工种时也要进行转岗安全教育。

(5)施工管理人员要进行年度安全培训,专职安全员按规定进行年度培训考核,考核不合格不得继续从事安全员的工作。

4、安全检查制度①坚持经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形式,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堵塞安全漏洞。

②项目部组织月检查,工区进行周检查,工班经常进行检查,职工相互监督检查。

③坚持以自查为主,互查为辅,边查边改的原则,主要查措施落实、制度落实、人员落实、安全隐患和现场施工安全管理。

④检查出事故隐患时,整改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措施。

5、安全员跟班作业制度安全人员要佩带"安全员"标志,只要现场有施工就必须有安全员在场,认真贯彻岗位责任制,查出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范本(2篇)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范本(2篇)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地铁工程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确保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但不限于施工现场管理、作业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等。

第三条施工单位应按照本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连续改进,确保地铁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第四条地铁工程施工单位应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并提供必要的安全管理经费和设备。

第五条地铁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共同维护项目安全。

第二章施工现场管理第一节施工现场安全第六条地铁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制定并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第七条施工现场应当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禁止外人进入,并设立统一的出入口,实行严格的人员出入管理制度。

第八条施工现场应划定安全防护区域,设置安全围挡或安全网,并定期检查维修,确保防护设备的完好。

第九条施工现场应按照施工计划和安全措施要求,进行合理布置,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通道畅通,并设置应急疏散通道和消防设备。

第十条施工现场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隐患,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第二节作业人员管理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招聘具有相应技术资格和职业素质的作业人员,并对其进行岗前培训。

第十二条作业人员应按照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作业,严禁违章操作、违规行为和超负荷工作。

第十三条作业人员应当配戴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要求进行正确使用和维护,切实保障自身安全。

第十四条作业人员应当接受摸排和座谈,熟悉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求和预防措施,并参与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五条作业人员应建立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发现和汇报安全隐患,积极参与安全活动。

地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本

地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地铁运营安全,保障乘客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地铁运营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地铁运营公司及其下属各运营单位、施工、监理、设计等参与地铁建设与运营的单位。

第三条地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成立地铁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地铁安全生产的全面工作。

第五条地铁安全生产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运营单位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三章安全生产责任制第七条地铁运营公司对地铁安全生产负总责。

第八条运营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第九条各岗位工作人员对本岗位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

第四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第十条地铁运营公司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第十一条新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岗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证书。

第十二条运营单位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更新和考核。

第五章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第十三条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

第十四条运营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隐患进行分类、分级、定责、整改。

第十五条对重大安全隐患,应立即停工整改,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第六章应急管理与事故处理第十六条制定地铁运营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第十七条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处置。

第十八条事故调查处理应遵循“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第七章奖励与处罚第十九条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条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

第八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制度由地铁运营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范本旨在规范地铁运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确保地铁运营安全。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4篇)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4篇)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地铁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施工期间的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下面是一个包含____字的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地铁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规范施工行为,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地铁工程的安全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地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所有相关人员都必须遵守本管理制度。

第三条所有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安全责任,加强安全培训,防范施工事故的发生。

第四条施工单位必须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全面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

第五条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施工证件,严禁无证上岗。

第二章施工组织和管理第六条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安全措施等,并向相关部门进行申报备案。

第七条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更改。

第八条施工单位必须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材料、设备等掉落导致事故发生。

第九条施工单位必须每天进行施工安全检查,及时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十条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控制工程进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得因追求进度而牺牲安全。

第三章安全培训和教育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必须定期举办安全教育活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十三条施工单位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技能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应急能力。

第四章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第十四条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通道畅通。

第十五条施工单位必须确保施工现场的照明设施良好,并定期检查维修。

第十六条施工单位必须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和急救设备,并保持其良好状态。

第十七条施工单位必须设立完善的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

第五章施工人员安全管理第十八条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包括入场安全检查、出勤登记等措施。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该制度对于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可能存在一些局限 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调整
制度执行力度不够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执行力度不够的问题,需要加 强监管和考核力度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规 和标准,以确保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更加科学、规 范
02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指为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建 立的一系列管理措施、过程和程序。
特点
系统性、目的性、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构成
安全管理计划
制定安全管理策略、目 标、计划和方案,明确 各级责任和任务。
安全组织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建立原则
实施步骤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人 为本,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策划、实施、检查、改进。
关键要素
实施效果
领导承诺、支持性文件、培训和能力提升、 安全标识和可追溯性、事故调查与报告、审 核和监督、持续改进等。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强化安全管 理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保障人 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建立安全组织机构,明 确职责、权限和沟通渠 道,提高安全意识和技 能。
安全检查与评 估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评 估,发现和整改安全隐 患,预防事故发生。
安全培训与演 练
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 能水平,确保应急响应 能力。
安全文化建设
倡导安全价值观,强化 安全意识和习惯养成, 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 围。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安全生 产管理制度

地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本

地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地铁运营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地铁运营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地铁运营公司、地铁运营分公司、地铁运营项目部及其所属各单位。

第三条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成立地铁运营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负责地铁运营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地铁运营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下设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职责如下:(一)地铁运营公司领导:全面负责地铁运营安全生产工作,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

(二)地铁运营分公司领导:组织实施地铁运营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生产目标实现。

(三)地铁运营项目部领导:负责本项目部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和监督。

(四)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确保本部门安全生产目标实现。

第三章安全生产责任制第七条地铁运营安全生产工作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

第八条地铁运营公司、地铁运营分公司、地铁运营项目部及所属各单位应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

第九条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包括:(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目标。

(二)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

(三)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四)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

(五)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事故损失。

第四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第十条地铁运营公司、地铁运营分公司、地铁运营项目部及所属各单位应制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第十一条新员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岗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取得上岗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地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地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保障乘客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地铁运营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地铁运营公司、地铁运营分公司、地铁运营车间及地铁运营现场的所有工作人员。

三、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生产责任制(1)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安全责任,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2)各级领导要对安全生产负总责,定期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2.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1)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使其了解地铁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定期对在岗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

3.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1)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地铁运营现场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2)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排查出的隐患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整改到位。

4. 应急管理与救援(1)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应急响应程序和应急物资储备。

(2)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1)设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对地铁运营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2)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确保安全生产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6. 安全生产统计分析(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统计分析制度,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统计分析。

(2)定期向上级报告安全生产情况,为安全生产决策提供依据。

四、奖惩措施1. 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造成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地铁运营公司负责解释。

3. 地铁运营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地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地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地铁运营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地铁运营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管理目标1. 实现地铁运营安全生产零事故目标。

2.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职责。

3.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技能,确保安全生产。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地铁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负责地铁安全生产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

2. 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地铁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工作。

3. 各部门、各岗位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负责本部门、本岗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四、安全生产责任制1. 生产经营单位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

3. 各岗位工作人员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

五、安全生产教育培训1.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2. 新员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取得上岗资格证书。

3. 对特殊工种和关键岗位人员进行专项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安全操作技能。

六、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1. 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2.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及时整改。

3. 对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确保整改到位。

七、安全操作规程1. 制定各类设备、设施的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2.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确保其熟练掌握操作规程。

3. 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安全运行。

八、应急预案1. 制定地铁运营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报告、应急响应、救援处置等程序。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应急物资充足。

九、奖惩措施1. 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十、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项目安全生产全套规章制度2020-2021新标准完整版汇编文件XX咨询有限公司2020年2月目录第1章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管理制度 (5)1.1 附表1:企业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记录台账 (8)1.2 附表2:法律法规的培训记录 (9)第2章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文件管理及修订制度 (11)2.1 附表1: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规章制度评审表 (13)第3章工程文件档案管理制度 (15)3.1 附表1:企业档案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 (21)第4章领导现场带班制度 (34)第5章班组安全达标管理制度 (36)5.1 附表1:班组安全达标考核标准 (39)第6章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42)6.1 附表1: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52)第7章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54)7.1 附表1:消防器材统计台账 (57)7.2 附表2:消防器材检查表 (58)第8章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60)8.1 附表1:安全会议记录 (62)第9章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64)第10章安全交底制度 (65)第11章安全会议制度 (66)第12章教育培训 (67)12.1 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67)12.2 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71)12.2.1 附表1:三级教育 (75)12.2.2 附表2:培训记录 (78)12.2.3 附表3:人员持证台账 (80)第13章生产设备设施 (82)13.1 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管理制度 (82)13.2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85)13.3 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制度 (90)13.4 生产设施设备检修、维修和保养的安全管理制度 (93)13.5 生产设施安全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 (96)13.6 电气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99)13.7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105)13.7.1 附表1:特种设备统计台账 (112)13.8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13)第14章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17)14.1 作业人员基本条件 (117)14.2 安全管理制度和台帐 (117)14.3 施工安全方案管理 (118)14.4 特种设备管理 (119)14.5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 (120)14.6 作业人员行为管理 (121)14.7 应急管理措施 (122)14.8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123)14.8.1 交叉作业管理制度 (123)14.8.2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32)14.8.3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39)14.8.4 大型吊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46)14.8.5 高处作业管理制度 (154)14.8.6 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59)14.8.7 有毒、有害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64)14.8.8 能源介质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167)14.9 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172)14.10 变更管理制度 (175)14.10.1 附表1:变更申请表 (178)14.10.2 附表2:变更验收表 (179)14.11 三违管理制度 (181)14.11.1 附表1:三违人员记录 (186)14.12 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188)第15章隐患排查和治理 (196)15.1 安全检查制度 (196)15.2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201)15.2.1 附表1:日常安全检查记录表 (206)15.2.2 附表2:节假日安全检查记录表 (208)15.2.3 附表3:季节性安全检查记录表(夏季四防) (209)15.2.4 附表4:季节性安全检查记录表(冬季四防) (210)15.2.5 附表5:综合安全检查记录表 (212)15.2.6 附表6:安全隐患报告登记表 (215)15.2.7 附表7: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 (216)15.2.8 附表8:安全隐患整改台帐 (218)15.3 安全生产状况预警指数系统 (220)第16章危险源监控 (224)16.1 危险源管理制度 (224)16.1.1 附表1:危险源统计台账 (226)16.2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监控及管理制度 (227)16.2.1 附表1:重大危险源统计台账 (230)第17章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232)17.1 自身风险发生概率和损失评价准则 (232)17.2 环境设施风险评估准则 (237)17.2.1 环境设施风险评估基本准则 (237)17.2.2 环境设施的重要性评价方法 (240)17.3 各站点施工期风险评估 (242)17.3.1 高土坡站施工期风险评估 (242)17.3.2 高土坡站~黄花园站区间施工期风险评估 (254)17.3.3 黄花园站3号线施工期风险评估 (272)17.3.4 黄花园站1号线施工期风险评估 (282)17.3.5 黄花园站~青年路站配线段区间工点施工期风险评估 (291)17.3.6 黄花园站—沙洲站区间工点施工期风险评估 (307)17.3.7 沙洲站施工期风险评估 (320)17.3.8 沙洲站—小清河站区间施工期风险评估 (325)17.3.9 小清河站施工期风险评估 (332)17.3.10 小清河站~南铺站区间施工期风险评估 (336)17.3.11 南铺站施工期风险评估 (344)17.3.12 南铺站—牛村站区间施工期风险评估 (348)17.4 本线路风险工程风险单元内Ⅱ级以上风险事件统计 (356)17.5 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359)第18章职业健康 (376)18.1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376)18.2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499)第1章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管理制度1.总则为及时识别和获取与本工程安全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它要求并保持持续更新,切实履行工程遵守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的承诺,特制订本制度。

2.范围本制定适用于本工程各部门。

3.内容3.1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职责范围内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的识别、获取,并报汇总、备案待查。

3.2办公室负责对各部门识别和获取的法律法规进行整理、汇总,并交分管领导审批;并负责督促相关部门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进行宣传、贯彻、培训及落实情况。

3.3办公室负责对识别的法律法规进行公告。

3.4分管安全领导负责与本工程安全管理活动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以及其适用性的审批,并对工程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履行情况进行总体控制。

3.5管理要求(1)获取内容法律:人大颁布的安全卫生法律,如:宪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环境保护法、刑法、劳动法等;法规:国务院和省级人大颁布的有关安全卫生的法规;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局和重庆市人民政府颁布的安全卫生规章制度;标准:国家和地方颁布的安全标准、卫生标准、有关安全卫生的其它标准;国际公约:我国已签署的关于劳动保护和安全的公约;其它要求:重庆市人民政府有关安全卫生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的安全卫生要求的要求,相关行业的要求、非法规性文件和通知等。

(2)获取渠道和方法1)通过上级部门下达的文件、通知进行获取。

2)通过订阅安全管理等专业报刊、杂志、书籍等进行获取。

3)通过浏览中国安全生产协()、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众信息网()等安全相关类网页进行获取。

(3)适用性判定依据1)企业经营活动安全运行要求。

2)所属行业的要求。

3)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要求。

3.6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职责范围内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的识别、获取,并传递到安全环保部进行汇总。

安全环保部对各部门识别和获取的法律法规进行汇总、整理后,并交分管领导审批,经审批合格后由办公室进行公告。

3.7法律法规的传达和应用各部门、办公室将适用于本部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与其它要求进行传达贯彻,确保相关岗位员工或管理人员用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指导工作。

3.8更新为使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保持最新状态,各部门应随时掌握与本部门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最新信息,每半年对现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进行清理,并填写《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更新表》传递给安全环保部汇总,经分管安全领导批准后,提供给办公室公告。

3.9执行和检查评价安全环保部负责对工程各部门执行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的宣传、贯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

安全生产全套规章制度汇编1.1附表1:企业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记录台账企业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记录台账81.2附表2:法律法规的培训记录法律法规培训记录第2章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文件管理及修订制度1.目的为确保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明确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的修订时间及频次,实用性及可操作性,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适用于工程范围内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的评审及修订。

3.内容3.1成员与职责(1)本制度由安全环保部制定。

(2)安全环保部安排专人密切关注国家最新的法律动态,及获取最新的法律、法规、规范。

(3)评审小组由工程领导层组成。

3.2程序(1)评审程序1)由安全环保部牵头,正式评审前通知各部门,各部门根据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内容,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提出修订初步意见。

2)召开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评审会议,由安全环保部及员工代表在会上提出修订意见,集中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形成文件。

3)由安全环保部将评审结果报技术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布实施。

以文件形式发布至各个车间、班组。

(2)评审的频率1)正常情况下,安全环保部每年修订一次,即每年的12月份对工程的安全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的符合性、有效性、可操作性进行一次评审,并出具符合性评价报告。

2)安全环保部对评价报告中评价出的不符合项开展原因和责任分析,并提出整改计划及制定整改措施。

3)当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时,或者发生工艺变更时,安全环保部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制定新的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

2.1附表1: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规章制度评审表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规章制度评审表注:1.正常情况下,每年对工程的安全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的符合性、有效性、可操作性进行一次评审,并出具符合性评价报告。

2.当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时,或者发生工艺变更时,及时进行修订。

第3章工程文件档案管理制度1.目的为提高工程文件处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结合工程实际工作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工程在筹备、成立、经营、管理及产权变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均列入归档范围。

3.内容3.1工程下列主要安全生产资料应进行档案管理:主要安全生产文件、风险评价信息;培训记录;标准化系统评价报告;事故调查报告;检查、整改记录;职业健康检查与监护记录;安全生产会议记录;安全活动记录;法定检测记录;关键设备设施档案;应急演习信息;承包商和供应商信息;维护和校验记录;技术图纸;人员资格证;安全评价报告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