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景点解说词
南通余东古镇设计调研报告

南通余东古镇设计调研报告南通余东古镇设计调研报告一、引言余东古镇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古镇,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余东古镇的文化遗产,我们进行了一次设计调研,以期为余东古镇的发展和规划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实地考察和相关资料搜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首先,我们深入古镇内部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古建筑的现状、周边环境的布局以及游客的行为习惯等。
其次,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包括历史文献、旅游报告以及相关论文等,以了解余东古镇的历史沿革、文化背景和旅游经济发展情况。
三、调研结果1. 建筑风格多样化:余东古镇的建筑风格多样化,包括明清风格、江南水乡风格等,体现了古镇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2. 文化资源丰富:古镇内有许多历史古迹,如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古街道等,这些文化资源为古镇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 旅游设施完善:古镇内有许多特色商店、民宿等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便利和舒适的旅游环境。
4. 游客纷至沓来:余东古镇是南通地区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古镇文化。
四、问题与建议1. 古建筑保护不力:古镇内部的一些古建筑存在着破损、老化等问题,需要加强保护力度,同时加强对游客的引导,防止损坏。
2. 游客服务体验亟待改善:虽然古镇内的旅游设施较为完善,但是游客在购物、用餐等方面的体验还有待提升,可以考虑引入更多的特色商店和餐饮品牌。
3. 文化挖掘和传承不足:古镇虽然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对于这些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传承还不够充分,可以加强对相关文化传统的研究和宣传。
4. 交通不便利:古镇的交通设施还比较简陋,游客到达古镇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步行路程,可以考虑建设更多的停车场和公共交通设施,方便游客的出行。
五、总结通过对余东古镇的设计调研,我们发现古镇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建筑风格,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我们建议加强古建筑的保护力度、改善游客服务体验、加大文化传承力度以及改善交通设施等。
关于湖北武汉东湖导游词

关于湖北武汉东湖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湖北武汉的著名景点——东湖。
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东湖的历史、风景和文化。
东湖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东面,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湖泊之一,也是武汉市的地标性景点。
据历史记载,东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3年前后,即汉朝西汉王朝刘邦在此地建都武汉的时候,东湖就已经存在了。
东湖始建于秦朝,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东湖的景点。
东湖有三岛一湖的景区布局,分别是鹦鹉洲、麻屿和蛇山,以及东湖主体湖泊。
鹦鹉洲有中国最早的动物园之一——东湖鹦鹉洲野生动物园。
在这里您可以看到各种珍稀的动物,如大熊猫、东北虎、金丝猴等。
而麻屿则是一个休闲度假胜地,这里有400多年的渔村风貌,还有各种娱乐设施和美食。
蛇山是东湖的最高峰,这里有一个蛇山植物园,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是一个赏花赏景的好去处。
东湖主体湖泊是东湖的精华所在,湖中岛屿众多,景色迷人。
湖中的鼋头渚是最具代表性的岛屿之一,这里的景色优美,有着丰富的植被和动物资源。
湖心岛就在鼋头渚的对面,是东湖最大的岛屿,占地面积近3000亩。
岛上有湖滨公园、花园和游乐场,适合全家人一起度假娱乐。
除了景点,东湖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东湖是中国文化名人的摇篮之一,这里出过很多历史名人,如明代文学家唐伯虎、近代学者康有为等。
东湖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湖春柳、东湖春晓等都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
东湖还有着丰富的传统节日活动,如东湖樱花节、东湖荷花展等,吸引了众多游客。
最后,我要提醒大家,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在游览东湖的时候,请大家注意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不破坏自然景观。
同时,也请大家遵守规则,文明游览,共同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谢谢大家!祝大家在东湖的旅行愉快!。
景区参观点位 讲解词

景区参观点位讲解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景区参观点位,我将为大家带来详细的讲解。
本次参观点位共分为五个部分: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生态保护。
希望在我们的讲解中,您能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独特魅力。
让我们来到自然景观部分。
这个地区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苍翠欲滴的森林、蔚蓝澄澈的湖泊以及奇峰异石。
如果您喜欢户外活动,不妨参加我们的徒步登山或者探险团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接下来,我们将带领大家进入人文历史部分。
这个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古老的建筑和遗迹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变迁和发展。
在这里,您可以参观博物馆,了解这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也可以参加传统手工艺活动,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三部分是文化传统。
这里的文化传统深厚悠久,民俗风情独具特色。
您可以观赏当地民间表演,体验传统节日,品尝地道美食。
在这里,您将感受到浓厚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接着,我们来到风俗习惯部分。
这里的风俗习惯独具特色,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礼仪规范。
我们将为您介绍当地的风俗习惯,让您更加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在参观点位的讲解过程中,我们希望能为您带来一次难忘的体验,让您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独特魅力。
祝大家在这里度过愉快的时光!谢谢大家!第二篇示例:尊敬的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我们的景区!在这里,您将能够领略到自然风光的壮丽和人文历史的深厚底蕴。
为了让您更好地了解这里的景点,我们特意为您准备了一份讲解词,希望能够带给您一次丰富而难忘的参观体验。
我们来到景区的入口处,这里是我们景区的门户和象征。
在这里,您可以看到一座宏伟的牌坊,上面镶嵌着精美的彩绘,展现着景区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这座牌坊是我们景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您开始探索之旅的第一步。
接着,让我们来到景区的第一个景点——景区湖畔。
浙江千岛湖的导游词

浙江千岛湖的导游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在这个美丽的时刻,我作为浙江千岛湖的导游,非常荣幸地为大家带来本次旅游的导游词。
千岛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景色和充满魅力的水乡风情而闻名于世。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千岛湖的美丽风光吧!首先,我们来到千岛湖的北岛。
北岛是千岛湖最大的一个岛屿,也是千岛湖的重要景点之一。
岛上的湖光山色非常秀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景观。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北山。
北山是千岛湖的象征,它位于北岛的北部,云雾缭绕,犹如一座仙山。
从山上俯瞰千岛湖的美景,让人真正体会到了大自然的宏伟和壮丽。
除此之外,北岛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和活动,如清风湿地公园、温泉、娱乐设施等,给游客们提供了丰富的体验和玩乐的机会。
接下来,我们来到千岛湖的东岛。
东岛是千岛湖的文化宝库,有许多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址。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西泠印社和船山禅寺。
西泠印社是中国现代实业家印伯钧先生创建的中国最早的现代出版机构之一,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当年,千岛湖曾是西泠印社的版画创作基地,因此此地乃至整个千岛湖地区的文化氛围浓厚。
而船山禅寺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内有众多古刹和文化遗迹,给人们带来了宁静和平和的氛围。
接下来,我们来到千岛湖的南岛。
南岛是千岛湖的最南端,也是千岛湖的生态林景区。
这里有浓密的森林和各式各样的动植物,给大家提供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而在南岛的西侧,有一座著名的火山岛,名为晓月岛。
晓月岛是千岛湖最美丽的岛屿之一,它以其山秀、水清、景美而深受游客的喜爱。
岛上的景点有云顶、狮岭和碧水庄园等,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
最后,我们来到千岛湖的西岛。
西岛位于千岛湖的西部,是千岛湖的文化保护区。
岛上保存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迹,如宝石湖遗址、博物馆等,给游客们提供了了解千岛湖历史文化的机会。
此外,西岛还有许多景点和活动,如花海、野生动物园等,给游客们带来了丰富的视觉和娱乐体验。
旅游景点300字导游词范文(精选29篇)

旅游景点300字导游词范文(精选29篇)旅游景点300字范文篇1大家好!我是您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颜。
这些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在新安江各著名的景点尽情游玩。
新安江,又称徽港,是钱塘江水系干流上游段。
新安江沿江有白沙大桥、朱池、落凤山、千岛源、双塔凌云等胜迹。
新安江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向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之称。
今天,我们要去朱池和落凤山。
好了,各位游客请上车,车上再详细解说景区特点。
朱池位于浙江省建德市区向东8公里的洋溪街道。
传说是汉会稽太守朱买臣读书之处。
因朱凿池涤砚得名。
其东有朱太守湖,但因某种原因而毁灭。
其西2。
5公里有幽径山,松柏成荫,曲径通幽。
有朱买巨墓,墓碑为明万年十一年,也就是158年由建德知县俞汝而立。
上面刻着“汉右相朱公讳买臣之墓”。
墓东北有洗涤池,但我们不能去洗衣服啊!还有差不多十五公钟就到了,大家先休息下,等会儿要走的路挺多的,而且比较难走。
接下来,我们要去落凤山。
落凤山呢,又称平山、平顶山,海拔270米。
在浙江省建德市下涯镇,紧邻320国道。
因传说中的第一位女皇帝陈硕真起义,牺牲那天,从天上飞来一只五彩凤凰落在此山,并驮着女皇帝西去而得名。
落凤山虽然不高,但却十分陡峭,所以请大家注意安全,不要把垃圾扔在山上。
好了,今天的游玩就到这里了,请大家先回酒店休息,明早8点再启程去其它景点游玩,最后感谢大家今天的支持与配合。
旅游景点300字导游词范文篇2威海,地处山东半岛东端,三面环海,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北与辽东半岛相对,西与烟台市接壤。
海岸线长达985.9 公里,有众多的港湾和岛屿。
这里有”花园城市”的美誉,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是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文明城市、改善人居环境全球最佳范例,是避暑、修疗、度假和观光旅游的胜地。
威海具有城市景观,海岛风光,沙滩暗礁、民俗风情、地下温泉、文物古迹、名山古刹、奇石怪川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东方盐湖城道天下景区导游词

东方盐湖城道天下景区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小导游,今天我带大家去玩东方盐湖城道天下景区!哇,那里可好玩了,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咚咚咚”,走进景区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美丽的盐湖,水面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一颗颗小星星,真好看!这里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咱们要先去盐雕区。
那里有好多用盐做的雕塑,形状各异,像大象、鱼,还有一座大山,真神奇!小朋友们可以在这里拍照哦,“咔嚓咔嚓”,留住这美好的一刻。
我们去看盐湖里的小船。
“咯吱咯吱”,船在水上轻轻摇晃,感觉就像在梦里一样。
湖边还有许多小鸟在唱歌,叽叽喳喳,像是在欢迎我们!
我们不能忘了去品尝盐湖的美食呀!这里的盐焗鸡和盐冰淇淋可好吃了,吃上一口,咸咸的、香香的,真是让人忍不住再来一口!
今天的游玩就到这里啦,大家都玩得开心吗?记得下次再来哦!“嘻嘻”,再见啦!
—— 1 —1 —。
东湖讲解词——精选推荐

东湖导游词(通用版)东湖广场大家站着的地方是苏轼文化休闲广场,占地大约为3000多平方米,中央为大型雕塑苏轼的“酹江月”。
雕塑取意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长10.1米,高3.2米,它的材质为玻璃钢,青铜喷饰,采用蒙太奇的艺术手法雕塑而成。
雕塑的主体人物苏轼依靠在青山翠緑之中沐浴着日月的光辉,胡须与浪花相融一体,放眼大江东去,一幅胸怀古今、心系苍生、若有所思的神态。
大家跟我来看一下背面,分别雕刻着苏轼在凤翔任职期间修渠引水、秉公执法修建东湖等典故。
东湖大门创修已久,文革期间惨遭破坏,只余牌坊一座,现在的大门是1985年县政府投资修建的。
门上悬挂的匾额为苏轼手写“东湖”二字。
这幅楹联是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陕西巡抚毕沅所题,上联是:百顷汇泉源偕周鼓秦碑共数八观雄右辅,千秋留宦绩比颖川杭郡还应两地配西湖。
这棵柳树我们称它为迎客柳,也称它为姐妹柳,一层意思是这棵柳树枝条比较长,风一吹枝条摇摆哗啦作响,对各位表示热烈欢迎。
第二层意思是,这棵柳树虽然是后人所栽,看它一大一小好像双胞胎,苏轼修东湖是在26岁,而修西湖是在46岁,虽然西湖比东湖面积大,可是却没东湖早所以我们称这棵柳树为姐妹柳。
凤翔地处关中西部渭北平原之上,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辖属21个乡镇,是陕西省的一个农业大县,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县,但也有驰名中外的企业和名牌产品。
比如西凤酒,他不但闻名遐迩而且历史悠久。
在古代为雍州之城,周代(奴隶社会)为王孙公子的居住地,取名为岐州。
周平王东迁之后,秦襄王护送有功,被封为诸侯,赐当时的岐州作为秦族的活动中心。
秦德公元年(677年)秦自平阳(今宝鸡市陈仓区阳平镇)迁都凤翔在此修建了都城,即当时的雍城。
从秦德公元年至秦献公二年,共有先秦19位王公以雍州为他们的都城,长达294年之久,千古一帝秦始皇曾在凤翔祭祖加冕,春秋五霸秦穆公在此建立了赫赫霸业。
在唐代以前凤翔曾以雍州、岐山郡、扶风郡、天兴县为名,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李亨以凤翔为他的最高统帅部,集聚各路兵马,一举平息“安史之乱”,至德二年三月,改当时的天兴县为凤翔县,从此凤翔这一美丽的名字就一直沿用至今。
余西古镇丽达与天鹅解说词

余西古镇丽达与天鹅解说词大家好,欢迎来到余西古镇!今天呢,我带大家走一走,看看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小镇,还能遇到一些让人心动的小惊喜。
今天的重点,可不只是这座古镇的悠久历史,咱们还要聊聊丽达与天鹅的故事。
这俩名字,可不是随便取的,它们背后可是有着一段非常特别的故事。
你们看,这里啊,古镇的每一块石板路、每一栋老房子,都在默默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你在这里走,脚下踩的是过去的痕迹,眼前看的却是现代与传统交织的风景。
而说到丽达与天鹅,说来也挺有意思,丽达呀,是镇上的一位老居民,她常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几乎谁都认识她。
她的家就坐落在这座古镇的边缘,远远的就能看到一座大大的木屋,门口有一排整齐的花圃,花儿都开得美美的,宛如走进了画里。
每到夏天,丽达总喜欢坐在门前的长椅上,晒晒太阳,哼哼小曲,看着那些成群结队的天鹅从小镇的湖面上优雅地滑过。
天鹅,那可是她的最爱,丽达说,她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这些天鹅。
那时候啊,她总觉得天鹅是最纯洁的生物,不管世界怎么变化,它们总是那么从容优雅,仿佛能教人如何在风雨中依旧坚持自己的信念。
有一天,丽达发现一只天鹅在湖边受伤了,翅膀被树枝卡住了,根本飞不起来。
看到这一幕,丽达心里顿时涌起一股不忍心的情感,她赶紧跑过去,把天鹅从困境中解救出来。
你想啊,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居然能做出这种事,这份关爱与细心,真是让人感动。
丽达把天鹅带回家,细心地照顾它,直到它的翅膀恢复健康。
那只天鹅在她的家里住了好几个月,简直成了她的“家宠”,丽达给它取名叫“月亮”,因为那天晚上,她刚好看到了满月,觉得月亮象征着一种安宁和美好。
你看,那个时候的月亮,真是安静得让人心神宁静。
丽达与月亮的故事,成了小镇上的一段佳话。
大家都说,丽达和天鹅有着一种特别的缘分,每次她带着月亮去湖边散步时,其他的天鹅都会跟在后面,仿佛它们也知道这只月亮天鹅是丽达救回来的。
从那以后,丽达和月亮,成了古镇的一部分,几乎每个早晨,你都能看到丽达牵着月亮在小镇的街道上走来走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东景点解说词
南街口
余东,古称余庆,又名凤城,是一座有13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古镇。
始于唐代,兴于北宋,盛于明清,基于煮海为盐而逐步发展形成。
唐朝开元年间设盐亭,唐朝乾符年间设余庆寨,是当时南通五个兵防要塞之一,北宋时设余庆盐场,元代设立余东盐场,明朝建立余东城,清以后设置余东镇。
现存的余东古镇区,面积0.89平方公里,为明代余东城所在地。
原有的四城门、十庙、五山、五牌坊虽已不存在,但仍能保持明清时期余东城“中轴对称,城河相拥”的基本格局。
余东是中国古代因盐成邑的一个代表,是明清时期两淮地区的一座盐业重镇,是明清两淮盐业商贸链起始端的代表。
曾位于出江入海口的余东镇,是南通地区唯一保存城河环绕格局的古镇,对研究南通地区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明初为兵防而建余东城,有助于了解明初兵防要塞小镇的城镇格局及其发展过程。
余东镇的大量民间建筑遗存反映了古代江苏沿海地区人民抵御海潮、台风等侵蚀的技术成就。
余东古镇,体现了中国古代位于社会底层的盐民生活,挖掘他们的奋斗历史,能够为当代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条老街,始建于明代,是南通地区内唯一保存得最好的一条完整街道,至今有近650年的历史。
整条街还完整的保存着2146块石板街道,长846米,石板底部为下水道,古时还兼藏兵洞功能,水道穿城至护城河。
原先街内店铺相接,两旁还有盐店、堂子、十八弯等20几条巷弄,如百脚蜈蚣一样四处延伸,两侧前街后作坊,商业店铺遍布。
老街周围,至今还保留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其中东岳庙、保安桥、姐妹井、武进士故居、张氏私塾、范氏宅院等都为海门市文物保护单位。
下面让我们一起沿着老街走下去,去实地感受余东古镇古朴典雅的历史韵味。
程氏大门堂
大门堂是我们通东古老的最为显赫的古代建筑,它是通东民房外表的一种传统标志。
余东
原有大门堂108座,这是余东古镇仅存的大门堂中最大的一座。
大门堂门檐砌有砖雕,两边还有凹凸不等的大小方棱形的装饰,以显美观,大门高低宽窄都按自家的门第高低而定。
张氏私塾
张氏私塾是清末秀才张兰轩的府第。
张氏私塾最初为张氏四世祖张成(明探花崔桐之师)所建的张家祠堂,后经张兰轩改建为私塾,为余东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清末状元、著名爱国实业家张謇曾多次应邀来此讲学。
(展示《张氏家谱》、张独贤书法展示)
南城门遗址
此地为南城门遗址,南城门在文革后期拆除。
古有“余东有四城,南通无北门”的美誉,余东原有四个城门,是一桩地地道道、实实在在的古镇资本。
我们将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有计划的修复四城门。
郭利茂银楼
该银楼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由徽商郭利茂兴建。
银楼为典型的徽派建筑,共有上下两层,集商用、加工为一体,是余东古镇辉煌一时的标志性建筑,主营银器首饰加工业务,生意十分兴旺,遍及通东地区,远近闻名。
此为郭家金银制作手艺的三代传人。
(郭家制银技艺展示、赵广昌缸爿饼(凤城特色小吃、杜锦章茶馆店)
江村故居
此处为我国四十年代著名的戏剧表演家江村的故居。
江村,原名江蕴端,曾参加了《雷雨》、《棠棣之花》、《虎符》、《北京人》等剧的演出,得到周恩来同志长达数十年的推崇。
该故居为江村幼年生活之处。
(江村事迹、图片展示)
老剧场
50年代建,是通东地区最早的剧场,解放后对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余东是京剧之乡,清代后期,不少昆剧、徽剧戏班进入南通一带,余东作为盐业重镇,自然而然成为戏剧班子演出的重要地点。
京剧厉家班客居凤城,京剧大师厉慧良就降生在这里。
直至今日,镇上仍有京剧联谊会,各类演唱活动经久不衰,凤城的京剧票友在海门独树一帜。
每到周末,许多票友从海门市区等地赶到凤城,雷打不动地参加这里的京剧联谊会。
(江志忠家京剧展示)
范氏宅院
范氏宅院是盐商范少卿的故居。
范少卿,祖籍安徽,以“手捧水烟管,不岔山海经”的理念在余东经营盐业,生意十分兴隆,收入颇丰,其故居充分体现了余东盐业盛极一时的历史,现为海门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家刚才看到的张氏私塾、江村故居、此处的范氏宅院以及后面将要看到的武进士故居等余东明清古民居具有“过渡性”的特征,即兼受南北民居做法的影响,如山西民居的硬山做法,徽州的月梁的做法,扬州的穿斗、抬梁木结构等,同时又继承了元代以后的多样建筑技术,并逐步发展形成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域特色。
我们准备将其中有代表性的明清民居进行选择、组合申报省文物保护单位。
护城河(运盐河)
运盐河开凿于唐末,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
余东是古代盐场和盐业集散地,运盐河发挥了重要的盐外运作用,它在流经余东时,古镇东、西、北三面被运盐河环绕,因此又是余东古城提防倭寇的护城河。
保安桥
保安桥始建于清乾隆四年,是海门境内现保存最好的古石桥。
桥中宽4米,桥堍宽10米,桥拱8米,全长24米,有12对石狮相对,在麻石堆砌的桥墩上,“乾隆”字样仍清晰可辨,现为海门市文物保护单位。
姐妹井
姐妹井,两口井以老街为中轴线左右对称,为明代两姐妹同嫁余东城后同时开凿而成。
两
井圈面光光,口径虽小,但深不见底,常年水量充沛、水清如镜,饮用时生津甘醇,为海门市文物保护单位。
(喝茶、下棋、凤城脆饼制作展示)
震丰恒布庄
震丰恒布庄又称姚氏布庄,建于清末民初。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曾为北伐军驻地。
抗战时期,做过伪南通县十一区区公所半年、镇公所一年。
海门山歌
(凤城居民自娱自乐学唱海门山歌,百岁老人聊天、娱乐)
盐店弄
此弄两边原为盐店,从石板街起经盐库、二分校、准提庵向西至西城墙,长达205米。
现在在附近还保留有盐仓库、钱粮房、二团弄等遗址。
凤城刻纸
凤城手工刻纸源远流长,在通东一带广泛流传,具有浓郁的盐业文化气息。
刻纸最初用于彩灯、门窗,以及喜庆时作为装饰欣赏之用,后来随着刻纸艺术的提高和使用范围的扩大,发展到用作镜框挂屏和装裱条幅。
余东手工刻纸主要制作器具就是一把刻刀和一个蜡盘,那些民间刻纸艺人凭着这些简单的工具就能制作出各种精美的艺术作品。
(凤城刻纸展示)
竹厂弄
此弄因原来开金利源、庄復茂两家竹厂店而得名,现在仍然保留这门传统的手艺。
(竹艺展示)
凤城青描绘
凤城人民酷爱作画,耕作之余、闲暇之时,往往是放下锄头、镰刀便拿起画笔涂抹,聊以自慰,逐步发展成为“凤城青描绘”,主要内容以生肖、脸谱、门神、紫薇中堂、菩萨为主,倾注着劳动人民的情感,并以其独特的艺术思维、浓厚的生活气息,神奇瑰丽的色彩、纯真质朴的艺术境界,焕发出现代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光彩。
(凤城青描绘展示)
民俗文化展示
京戏、制香等展示(林卫忠宅、姜锦春宅〈北仁寿药店〉)
武进士故居
姜锦球,明嘉靖年间武进士,其故居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至今仍保存着两间明代居室,青砖黛瓦虽苍老班驳,屋梁雕饰还显露着明朝遗风。
解放初期大门仍悬挂有二龙伴珠的圣旨匾额,可惜毁于“文革”之中。
现为海门市文物保护单位。
江志玉宅京戏表演(法光寺西侧)
法光寺
始建于明代后期,原系吴氏祠堂。
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江水逼近余东城南,邑人吴南章差人将江流漂来的一根川木雕刻成高约2.5米的东岳大帝,供奉于正殿,吴氏祠堂遂演变为东岳庙。
正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平面呈正方形。
明间为九架抬梁式,梢间为穿斗式梁架,月梁扁作,雕刻线条简洁流畅。
东岳庙初为道教宗庙,后逐步发展成为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宗庙。
现存天王殿为明代建筑,其建筑形制具有地域特色与明代风格。
后来复建了大殿、侧殿等建筑,供奉了重新塑造的佛道两教神像。
1986年列为海门市文物保护单位。
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曾为法光寺寄赠“大雄宝殿”墨宝并为法光寺山门题写匾额;2005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为法光寺题写寺名,法光寺三字苍劲有力、风骨岸然。
热心人士又发起捐赠,将一诚法师所赐墨宝制成匾额,悬挂于法光寺山门上方,古寺名刹的人文气息更加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