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周瑜相遇阅读答案
辽宁省2022—2023(下)六校协作体高一4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2022—2023(下)六校协作体高一4月联考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而朝气蓬勃也是盛唐时代的性格。
盛唐气象是思想感情,也是艺术形象,在这里思想性与艺术性获得了高度统一。
有人认为只有揭露黑暗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这是不全面的,应该说属于人民的作品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
如屈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离骚》,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强烈追求理想、追求光明,很少具体描述黑暗面。
作者究竟是带着更多黑暗的重压,还是带着便多光明的展望来歌唱,这在形象上是不同的,这事实上正是一个时代精神面貌的反映。
盛唐气象正是歌唱了人民喜爱的正面的东西,反映了时代中人民力量的高涨,这是盛唐气象所具有的时代性格特征。
它是属于人民的,是与黑暗力量、保守势力相敌对的,这就是它的思想性。
盛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是一个生活和平繁荣发展的时代,它不同于战国时代,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惊险变化,因此在性情上也就更为平易开朗。
《楚辞》比《国风》复杂得多、曲折得多,而唐诗与《国风》更为接近。
这一深入浅出而气象蓬勃的风格,正是盛唐诗歌所独有的。
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如果单从字面上看,已经是“万古愁”了,感情还不沉重吗?然而正是这“万古愁”才够得上盛唐气象,才能说明它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气象可以匹敌,有着联系;才能说明盛唐的诗歌高潮比陈子昂的时代更为气象万千。
我们如果以为“白发三千丈”“同销万古愁”仅仅是说愁之多、愁之长,也还是停留在字面之上,更深入理解,会发现这个形象的充沛饱满,这才是盛唐气象真正的造诣。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初中语文】2022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与周瑜相遇》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上了初中,如果要问语文试卷最难的是什么,就是阅读理解如何拿到高分。
阅读理解分数比值大,并且难以踩中拿分点。
那么有没有一些实用答题技巧呢?今天就为大家分享几个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通读全篇,大致了解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大意即可,做到心中有数。
那么我们要大致了解文章的哪些东西呢?1、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哪些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什么话题?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你是怎么看的?2、了解文章的大致结构,主要思路。
了解文章叙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记叙的人物、事情、时间、地点是什么)?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材料有哪些?是怎样安排的?文章是怎样过渡的?弄清文章的线索、顺序、层次等。
3、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
理解某句子的含义或分析句子的作用(1)理解句子的含义,首先抓住句子的中心词语,明白句子的表层含义,再结合上下文或主旨,并联系句子的修辞、表现手法等,用通顺、明白的语言把深层含义诠释出来。
理解某句子的含义或分析句子的作用(1)理解句子的含义,首先抓住句子的中心词语,明白句子的表层含义,再结合上下文或主旨,并联系句子的修辞、表现手法等,用通顺、明白的语言把深层含义诠释出来。
(2)分析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可以从它在文中的位置入手,结合表达方式等来进行。
信息提炼要准确,表达的语言要精练信息的提炼是否准确,直接影响作答质量的高低。
这就要善于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
这涉及到三个方面的能力,首先要有分清思路的能力,其次是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再次是概括表达的能力。
能否精练地表达出来,反映出考生是否准确地筛选整合出了信息。
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原文中的相关语句答题,或摘取词语连缀,或压缩主干调整,或抽取要点组合,因为很多时候现代文阅读的答案就在原文中,不要凭空去想。
中考网整理了关于2022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与周瑜相遇》,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中考热点作家最新作品读赏练参考答案

中考热点作家最新作品读赏练参考答案■中考热点作家最新作品读赏练之迟子建参考答案《与周瑜相遇》:1.景物特点幽静、缥缈、和谐。
作者这样写一来是表明我”并未真的和周瑜相遇,二是营造一个和谐、安静的氛围,引起下文周瑜与我”的交谈。
2.周瑜英俊潇洒,身上散发着不可抗拒的英气,所以是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
3•艾草”是文章的一条线,正是循着艾草味儿”作者与周瑜相见,然后有了他们之间的交谈;后正因为有了烧艾草”便有了周瑜的思考,随着艾草味儿”由浓变淡的变化,周瑜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
烧艾草”一个简单的细节,却透露出人物的思想变化。
4.从内容上讲使文章如行云流水,连贯自然;从写法上讲前后照应,使主题升华。
《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1•小虫子不屈不挠地向佛龛爬,又循环往复地被摔下来,可是它不惧疼痛,依然为它的目标而奋斗着。
它的这种精神让作者感到震撼。
2.作者内心里很看不起这只小虫子,它朝着呈直角的佛龛爬,整个身子被悬在空中,而且佛龛油着光亮的暗红的油漆,不利于攀登,作者认为它这样做根本是不自量力所以暗笑”。
3•我便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地帮它翻过身来,并且把它推到离佛龛远些的地方。
4•那只小虫子身上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励了人们,让人们脆弱的心灵看到了光明。
对于自己认定的目标,就要努力实现。
《会唱歌的火炉》:1.围绕比喻、拟人或语言生动形象”回答皆可。
示例:像冬夜的守护神”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火炉的重要,它驱走了冬日的严寒,带来了温暖。
2•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火炉吞吃柴火承接上文,寒假跟大人上山拉柴引起下文。
3.冬季漫长、天气寒冷、工具破旧、路途遥远、找风倒木困难、扛风倒木累等一系列艰辛的劳动。
4.我”有着喜爱大自然、有童心童趣、天真活泼的性格特点。
■中考热点作家最新作品读赏练之雪小禅参考答案《自己缝一针》:1.(1)飞扬跋扈:指骄横放肆,不受约束,目中无人。
⑵大器:指能担负重任的人。
2.他为了追寻自己的演员梦,冒着生命的危险坚持拍戏,到医院时要求自己缝最后一针,最终他凭着这种敢打敢拼的精神取得了成功。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与周瑜相遇》.doc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与周瑜相遇》为您整理“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与周瑜相遇》”,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相关栏目发布的信息。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与周瑜相遇》与周瑜相遇迟子建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
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因为月亮很好,又是在旷野上,空气的透明度很高,所以即使是夜晚,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
当时我穿着一件白色的睡袍,乌发披垂,赤着并不秀气的双足,正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
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角声而去,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的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
就在这种时刻,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我没有小乔的美貌,周瑜能注意到我,完全是因为在这旷野上,只有两个人睁着眼睛,而其他人都在沉睡。
那用眼睛在月光下互相打量的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周瑜了。
因为见到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所以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往往都是那个表情。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
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
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一定非同一般。
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
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
多少人的血淤积在刀上,又有多少把这样的刀被遗弃在黄土里,生起厚厚的锈来。
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
可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
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
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学类文本阅读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文学类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与周瑜相遇迟子建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
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因为月亮很好,又是在旷野上,空气的透明度很高,所以即使是夜晚,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
当时我穿着一件白色的睡袍,乌发披垂,赤着并不秀气的双足,正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
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角声而去,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的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
就在这种时刻,我见到了单独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我没有小乔的美貌,周瑜能注意到我,完全是因为在这旷野上,只有两个人睁着眼睛,而其它人都在沉睡。
那用眼睛在月光下互相打量的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周瑜了。
因为见到了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所以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时往往都是那个表情。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
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
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一定非同一般。
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
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
多少人的血淤积在刀上,又有多少把这样的刀被遗弃在黄土里,生起厚厚的锈来。
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
可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那么挂在帐篷上。
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
他陶醉着,为这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
我说:“这鼓角声令我心烦。
〞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像雪山前的回音。
广东省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2

广东省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35分)现代文阅读Ⅰ材料一:似乎在一夜之间,周围不少朋友都在讨论一款名为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
有人用它即兴创作诗歌,有人试图用它设计小说大纲,还有程序员用它解决工作问题……根据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89%的美国大学生在用ChatGPT写作业——这个数据恐怕是言过其实了,但至少说明该程序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
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
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带给人的感受实在一言难尽,机械重复的话术、“礼貌”而毫无信息增量的反馈等,都让人“想摔手机”。
ChatGPT诞生及其给人留下的“惊艳”印象,未必是因为它使用了许多具有突破性的技术,而是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够更加“聪明”地回答用户的提问。
对此,一些行业的从业者不乏“本领焦虑”。
有人让ChatGPT写一篇时评,它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用户评价称“虽然不算特别出彩,但也中规中矩”。
有自媒体运营者试图让ChatGPT分析某国产车品牌能否打败国外竞品,结果程序输出了一篇有观点和简要论述的分析短文。
对于一些大学课程的作业,ChatGPT也能“应对自如”。
它的出现让人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回答“客观题”,还可以有模有样地回答一些“主观题”了。
但是,大可不必就此认定ChatGPT是某些行业的“终结者”。
目前,机器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
例如,有人用杜撰的学术概念“镜像等离子规范场”提问,结果发现人工智能不懂装懂地卖弄“学识”。
而在回答一些社会问题时,尽管人工智能输出了看似结构完整的文章,但不少答案依然“驴唇不对马嘴”,或者充满了“正确而无用的废话”。
对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之所以大学生很快“爱上”这款程序,是因为大学里不少作业并不真正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重复教科书中的现成理论,再加上一点网络上能搜到的案例即可。
2024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迟子建 现代文阅读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24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迟子建现代文阅读练习题汇编一、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晨①迟子建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
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
如今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逐年稀薄了。
它们就像我身下的已被磨得脱了毛的狍皮褥子,那些浓密的绒毛都随风而逝了,留下的是岁月的累累瘢痕。
坐在这样的褥子上,我就像守着一片碱场的猎手,可我等来的不是那些竖着美丽特角的鹿,而是裹挟着沙尘的狂风。
西班他们刚走,雨就来了。
在这之前,连续半个多月,太阳每天早晨都是红着脸出来,晚上黄着脸落山,一整天身上一片云彩都不披。
炽热的阳光把河水给舔瘦了,向阳山坡的草也被晒得弯了腰了。
我不怕天旱,但我怕玛克辛姆的哭声。
柳莎到了月圆的日子会哭泣,而玛克辛姆呢,他一看到大地旱得出现弯曲的裂缝,就会蒙面大哭。
好像那裂缝是毒蛇,会要了他的命。
可我不怕这样的裂缝,在我眼中它们就是大地的闪电。
安草儿在雨中打扫营地。
我问安草儿,布苏是不是个缺雨的地方,西班下山还得带着雨?安草儿直了直腰,伸出舌头舔了舔雨滴,冲我笑了。
他一笑,眼角和脸颊的皱纹也跟着笑了——眼角笑出的是菊花纹,脸颊笑出的是葵花纹。
雨水洒下来,他那如花的皱纹就像是含着露珠。
我们这个乌力楞②只剩下我和安草儿了,其他人都在早晨时乘着卡车,带着家当和驯鹿下山了。
以往我们也下山,早些年去乌启罗夫,近年来到激流乡,用鹿茸和皮张换来酒、盐、肥皂、糖和茶等东西,然后再回到山上。
但这次他们下山却是彻底离开大山了。
他们去的那个地方叫布苏,帕日格告诉我,布苏是个大城镇,靠着山,山下建了很多白墙红顶的房子,那就是他们定居的住所。
山脚下还有一排鹿圈,用铁丝网拦起,驯鹿从此将被圈养起来。
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我这辈子是伴着星星度过黑夜的,如果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的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我的驯鹿没有犯罪,我也不想看到它们蹲进“监狱”,听不到那流水一样的鹿铃声,我一定会耳聋的;我的腿脚习惯了坑坑洼洼的山路,如果让我每天走在城镇平坦的小路上,它们一定会疲软得再也负载不起我的身躯,使我成为一个瘫子;我一直呼吸着山野清新的空气,如果让我去闻布苏的汽车放出的那些“臭屁”,我一定就不会喘气了。
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与周瑜相遇》

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与周瑜相遇》1.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完成填空。
“我”见到周瑜→“我”和周瑜交谈→“我”离开周瑜2.请简要赏析下面的语句。
我见月光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
答案: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月亮微微泛白的光泽,渲染了柔和安详的气氛,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
3.结合文末划线的语句,联系全文,说说“我”心目中的周瑜是一位怎样的英雄?答案:原先是一位沉迷于战争、颇为自负的英雄,后来成为一位放弃战争、甘做平民的英雄。
4.试分析小说开头和结尾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开头: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
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结尾: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
那片芦苇已被我的泪水打湿。
答案:开头和结尾形成反复,突出了夜晚的平常和生活的平凡,表明“我”是在梦中见到周瑜。
首尾呼应。
5.下列各项中,对小说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颤抖不已”“我打着哆嗦”这两处动作描写表明了“我”对周瑜的倾心与不舍。
B.周瑜“笑了起来”“又一次笑了起来”“不再发笑了”,体现了周瑜对“我”的态度由不以为然到深有触动。
C.小说以“与周瑜相遇”为主线,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
如文中写艾草味、鼓角声便是实写。
D.小说通过描述一个村妇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厌恶战争,喜爱安宁而淳朴的生活这一主题。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
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那晚,我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
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声去了,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的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
就在这时,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周瑜也注意到了我,因为在这旷野上,睁着眼睛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周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周瑜相遇阅读答案
与周瑜相遇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叶芦苇见到了周瑜。
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周郎。
我没有貂蝉的美貌,周瑜能注意到我,完全是因为在这旷野上,只有两个人睁着眼睛,而其他人都在沉睡。
因为见到了我最想见的一个男性,所以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时往往都是那种表情。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
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他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
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
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
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
可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
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这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
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
他陶醉着,为这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
我说:我鼓角声令我心烦。
”
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像雪山前的回音。
他放下鼓槌和号角,他朝我走来,他说:什么声音不令你心烦”
我说: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
”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
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
我说:我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
周瑜说: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
我说: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走了很久,不敢回头,我怕再年岁月亮下周瑜的影子。
快走到河岸的时候,却忍不住还是回了头,我突然发现周瑜不再身披
铠甲,他穿着一件白粗布的长袍,他将一把寒光闪烁的刀插在旷野上,刀刃上闪耀着银白的月亮。
战马仍然安闲地吃着夜草,不再有鼓角声,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飘来。
一个存活了无数世纪的最令我倾心的人的影子就这样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
我伸出一双女人的手,想抓住他的手,无奈那距离太遥远了,我抓到的只是旷野上拂动的风。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
那片芦苇已被我的泪水打湿。
题目是1,第二段景色有什么特点
2,周瑜为什么是作者想见的男性
3,赏析烧艾草这一细节描写
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答案:
1.第二段景色体现的空旷田野意指心境,只有自己和周瑜的
完好向往
2.周瑜几乎是所有女性的最爱,性情开朗,气度宽宏,外表俊美, 他可谓人如其名:就象他的名字一般如瑾似瑜,是一块完美无瑕的美玉
3."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 描写的是周瑜的洒脱和梦境的甜
美
最后一段其实本人可能也会有,多愁善感,遥想周公瑾当年真是令人心驰神往,如能见周瑜一面,真是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