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复习课)-精选教育文档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内燃机》复习课件

③做功冲程 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9.如图所示,水沸腾后会将软木塞冲开
,其能量转化情况和四冲程内燃机的哪一
个工作冲程相似( C)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10.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示意 图。汽油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 塞向下运动。在活塞向下运动的过程中, 汽缸内气体的( A) A.内能减少 B.温度升高 C.密度增大 D.分子热运动加快
6.摩托车上的热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冲程是( C)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7.关于压缩冲程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将废气排出缸外 B.完成对外做功 C.吸进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D.压缩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
8.下列流程图是用来说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
作循环及涉及到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关于对图中①②
11.如图甲为四缸发动机工作原理:内燃机通过连 杆把四个汽缸的活塞连在一根曲轴上,并使各汽 缸的做功冲程错开,在飞轮转动的每半周里,都 有一个汽缸在做功,其他三个汽缸分别在做吸气 、压缩和排气工作。
(1)发动机在做功冲程里,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 活塞向下运动,对外做功,同时将__内__能转化为 ___机__械_____能。
【例】如图所示是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 压缩冲程的是( )
【解析】A选项中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 ,是压缩冲程;B选项中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 ,活塞向上运动。是排气冲程;C选项中两个气门 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 程;D选项中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 运动,是吸气冲程。 答案:A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13.3 内燃机
判断内燃机工作 在哪个冲程应抓 住两点:一是气 阀的开与关;二 是活塞的运动方 向。如下表:
第13章 内能与热机 复习课件(沪科版九年级全册)

物理·新课标(HK)
第13章 ┃ 典例精析把方向
知识归纳
①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温度决定,也受物 体状态的影响。②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物理·新课标(HK)
第13章 ┃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2:比热容及热量的计算 例3 我国地热资源十分丰富,已经发现的天然温泉就有
2000 处 以 上 , 温 泉 水 的 温 度 大 多 在 60℃ 以 上 , 个 别 地 方 达 100℃~ 140℃。 100 kg 的温泉水从 60℃降到 20℃放出的热量是 1.68×107 ,相当于 0.4 kg 的煤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__________J [ 水的比热容为 4.2×103 J/(kg·℃) ,煤气的热值为 4.2×107 J/kg]
物理·新课标(HK)
第13章 ┃ 典例精析把方向
[解析] 这是一个典型的热量计算题,根据公式 Q=cmΔt 可 知,Q、c、m、Δt 这四个量知道其中的三个就可以求第四个; 100 kg 的温泉水从 60℃降到 20℃放出的热量 Q=cmΔt= 4.2×103 J/(kg· ℃)×100 kg×(60℃-20℃)=1.68 ×107J; 相当于
第13章 ┃ 实战演习成高手
2.下列生活情景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D A.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 B.冬季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 C.食品放在冰箱中,温度降低 D.看节目时,使劲鼓掌手掌发烫
)
物理·新课标(HK)
第13章 ┃ 实战演习成高手
3 .夏天,突然打开汽水瓶时,随着“嘭”的一声响,往往 可以看到瓶口处冒“白气”,这是因为当突然打开盖时,瓶内
物理·新课标(HK)
第13章 ┃ 思维感悟成体系
2023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章末复习教学课件新版沪科版

相同点:
都是燃料在汽缸内燃烧,都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 置,都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构成一个工作 循环,曲轴和飞轮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启动时,都是 靠外力先使飞轮和曲轴转动起来。
不同点:
内燃机 项目
汽油机
燃料
汽油
构造
汽缸顶部是火花塞
工 吸气冲程 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作 循
压缩冲程
5.内燃机
内燃机:燃料是在汽缸内燃烧、对外做功的机器。常见的 内燃机有汽油机和柴油机。
汽油机
柴油机
汽油机
(1)汽油机:用汽油作燃料的内燃机。 (2)汽油机的结构:
(3)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冲程:内燃机工作时,活塞在气缸内做一次单向运动,叫做 一个冲程(或行程),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
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章末复习
知识框图 内 能 与 热 机
1.物体的内能 2.物质的比热容 3.热量的计算 4.燃料的热值 5.内燃机 6.热机效率与环境保护
复习回顾
1.物体的内能
•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_分__子__动__能和分__子__势___能之和。 • 影响因素:__温__度__、__质__量__、__状__态__等_________。 • 内能的改变方法:__做__功____和热__传__递____。(两种方法都能达到同样
其他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汽 车多数采用汽油机作为发动机。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 作时各冲程示意图,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D )。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甲、丙、乙、丁 D.丁、甲、丙、乙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3内能与热机复习__

D.在消耗相同的汽油时,甲做的有用功 比乙多.
13、我们说煤的热值大于木柴的热值,
这是指[]
C
A.烧煤比烧木柴产生的热量多.
B.烧煤比烧木柴产生的温度高. C.要使它们放出同样多的热量,烧的煤 比烧的木柴的质量少.
D.煤比木柴含有的热量多.
初中物理课件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8、热水和冷水混合时,不计热量损失,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C
A.热水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冷水升高的
温度.
B.热水初温度高,它降低的温度一定多
.
C.热水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冷水吸收的
热量.
D.冷水初温度低,它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9、如图装置,酒精灯对试管 加热,通过_热__传_递__的方式使 水的_内__能___能增加.当水的 温度升高到_沸__点_时__,试管中 的水__沸_腾___产生大量水蒸气
6、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物__体__内__能__改__变__的__多_叫少做热量,
其符号是_Q__,国际单位是__J___。
做功
热传递
等效 7、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是_____增__加和______,它们在 改变物体内能上是__减__小_的。 8,、本对身物的体内做能功会增,_大物__体__的_。内在能热会传__递__过_程;中物,体减物对少体外吸做收功 热量1,k内g 能_____,物完体全放燃出烧热量,内能_____。
三、热点问题探究
1.下列事件中,不是用做功改变物体内 能的是() C
A.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气筒壁会发热 B.用锯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烫 C冬天房内用暖气取暖,屋内温度升高 D.冬天两手摩擦手感到暖和
2、现有质量和初温相同的铝块、铁块和
铜块,其比热容C铝>C铁>C铜,它们吸收相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复习课件

2、柴油机与汽油机的共同点
①、基本构造和主要部件的作用类似。
② 、一个工作循环都要经历吸气、紧缩、做功、排气四个冲 程。所以被称为四冲程内燃机。
③、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转动2周,活塞往复运动2次, 气缸内的燃油燃烧爆发1次,对外做功1次。
3、内燃机的优缺点
优点:运转速度快、重量轻、功率大,应用广泛。
这个物体的内能增大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物体质量 物体体积 物质状态 物质种类
关于内能:
1.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具有 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与物体是否 做机械运动无关。
2.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
3.内能大小决定因素较多,又由于受 科学水平限制,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故内能一般不能比较大小。
什么叫热量
(1).定义: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间内能传递的 多少叫热量,用符号Q表示
国际制单位:焦耳(J) 注意:热量是过程量,只能说:吸取热量、放出热量
、传递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具有热量
比热容的概念
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每升高(或降 低)1℃所吸取(或放出)的热量为该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的单位 :焦/(千克·摄氏度) 比热容的符号: J/(kg·℃) 读作: 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缺点:尾气(带有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环境。
在紧缩冲程未
3
尾,火花塞产
生电火花,使
做
燃料猛烈燃烧,
功
产生高温高压
冲
的燃气。高温
程
高压燃气推动
活塞向下运动,
并通过连杆带
动曲轴转动。
4
进气门关闭,
排
排气门打开,
气
活塞向上运
冲
动,把废气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内能与热机单元总复习 精品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单元总复习教学目标:1、理解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2、理解比热容、热值及其应用 教学重、难点:1、能区分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 2、能利用比热容、热值、效率进行计 算 教学过程: 一、知识构建二、考点突破 训练点 1: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1、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是做功和热传递(1)做功有两种情况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②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2)热传递也有两种情况①物体吸热,其内能增加;②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减少 2、 (1)做功的实质是内能与其它形式能的相互转化; (2)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内能的形式没有发生变化。
关键题、1、 (宜昌)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 收热量 C.温度为 0℃的物体没有内能 D.温度相等的 1kg 水和 100g 水内 能相同 点评:此题考查了物体内能方面的知识,包括内能的概念、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热传递) 等;温度影响物体的内能,运用所学的内能方面知识可解决此题. 2、 (自贡)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热传递,是因为具有相同的( ) A.热量 B.熔点 C.内能 D.温度 点评:解决此题要结合热传递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 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 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温度、内能、热量区别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是中招的热点. 4、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 和 .但其实质不同, 是物体之 间内能的转移,而 是实现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变. 点评: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角度理解改变内能的这两种方式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5、如图所示,利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1A. 钻木取火B. 对烧杯里的冰加热C. 反复弯折铁丝D. 炒菜做饭点评:本题抓住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电流做功、 压缩气体做功等,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6、 (1)如图(a)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 速压下去, 会看到棉花 ; 这个现象说明了空气被压缩时内能 (填“增大”或“减 小”) . (2)如图(b)所示,当塞子从试管口喷出时,水蒸气的 能转化为塞子的 能.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进行分析解答.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 体的内能增大,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就会减小. 7、 (嘉兴)如图所示,在大口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并滴入几滴酒精.塞进塞子后,用气 筒往瓶内打气,当塞子跳出时,看到瓶口有白雾出现,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往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 B.往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变小 C.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温度降低 D.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点评:这是一个典型的对外做功(气体膨胀做功) ,内能减少的例子,要记住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的出现. 8、如图所示,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2A.反复弯折铁丝发热 B.钻木取火 C.在太阳照射下热水器中水温上升 D.迅速压下活塞 棉花着火燃烧 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 9、下列生活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摩托车发动机发动一段时间后,排气管热得发烫 B.把冰块放在鲜榨的果汁里,喝时 感觉很凉快 C. 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D.冬天人们常用双手互相摩擦取暖 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10、图中属于做功改变内能的是图 ,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 (选填字母)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分析解答. 训练点 2: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 温度、内能、热量是热学中三个重要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复习课件
内 C 、②使汽车获出尾气的冲程是:排气冲程
机 个 ④每完成一个循环,活塞往还2次,曲轴转动2
认 周,向外输出一次功
识 ⑤汽油机有火花塞;柴油机有喷油嘴
5、关于热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有 几个冲程,活塞往复几次,曲 轴转几周,对外做功几次之间 的关系是一个易错点。
• 物体的温度是某一确定的值,是对应了物体处于某一状态。物 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某一确定值,是对应于物体一定的温 度变化。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它反映 了两个不同状态之间的一个变化过程。
• 关于热量与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物体温度降低,吸收的热量减少 C.物体的质量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 D.以上讲法都不正确
内能和热量
• 内能和热量是跟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有关的, 两者之间有一定联系,但是含义不同。它们是 两个不同的概念。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内能是 物体中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的势能的总和。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 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 降低,内能减少。内能的转移可以通过热传递, 内能转移的量是可以测量的,它就是热量。从 这一意义上来说,热量是传递着的内能或内能 的变化,是内能变化多少的一种量度。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复习课件
内能与热机基本知识点
1、内能及其改变方法; 2、物质的比热容; 3、热量的计算; 4、燃料的热值; 5、热机及其工作原理;
6、热机效率与环境保护。
1.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单位:J(焦) ①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1.
②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变大
内 能 3.对内能的认识 及 其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内能和热机复习课(共39张PPT)
错误,热量的单位应是J而 不是J/(Kg0.C)
主语 谓语 宾语
:
(三)、物质特性
4、 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特性,只跟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 ◆比热容表示物质的哪种特性?
量度:吸收热量的多少或放热多少
⇒
5、热量(Q):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内能叫做热 量。单位是焦耳(J)。
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有、含有、具有等,只能说:吸收 或放出
•6、(温1)度物、体内温能度和升热高量,三内者能的_增联_大_系_:_,_可_能__吸收热量. (其它影响因素同时温度高内能大)(做功和热传递改变 物体内能等效的)
四、内燃机 5、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区别
1、汽油机与柴油机都是内燃机,都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热机。
2、喷油嘴和火花塞工作时刻都是 压缩冲程末
相 3、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四__个冲程,
同 活塞往复运动_两__次,曲轴连杆转_两_周,飞轮转__ 点 周两,只有做__功__冲程对外做功_一__次,其它三个冲程靠
比。因C是物质的特性,只与种类和状态有关。
2、 m=Q/C △t 3、△t=Q/Cm 4、 t1= 5、 t2=
求△t和t2时需注意沸点和熔点 求t1 和t2时建议先求△t后再求t1 和
2、不计热损失时:Q吸=Q放 3、存在热效率时:η= Q吸/ Q放×100﹪
变形式: Q吸=η Q放 Q放=Q吸/ η
所有能量的单位与功单位都是相同的
⇒
4、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__做_功___和__热__传_递__.两种途径在改变物体 内能上是等效的。
初中物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沪科版):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2.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 与其他物质相比,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条件下,升高或降 低相同温度时,水吸取或放出的热量多,如冬季取暖用水来循 环、汽车发动机冷却用水做冷却剂等。 与其他物质相比,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条件下,吸取或放 出相等热量时,水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少(即温度变化小)。利用 这一特点能解释水域大的地方气温变化小、寒流来之前向里浇 水可防止麦苗被冻死等现象。
2.联系:
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放热,内能 一定减少,温度不一定降低。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可能吸热,也可能外界对物体 做功。 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可能放热,也可能物体对外界 做功。
【易错警示】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的能量情势。内能是物 体内部微观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机械能是宏观物体动 能和势能的总和,一个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机械能可以为零, 但它的内能不可能为零。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会”是一种可能,并不一 定增加,如提高物体时,对物体做了功,增加的是物体的机械 能,而不是内能。
_J_/_m_3
Q=_V_q_
2.热机效率:
定义:热机运转中,对外做的____有__用_与功燃料完全燃烧所 释放的_____的比值。
能量 提高的主要途径:_____各种能量损失。
减少
汽车发动机上的散热器用水作为冷却 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_____的特性。 发动机的内能主要是通过______而减 小的;在发动机的做功冲程中,燃料燃烧 产生的内能转化为______,高温燃气的内 能减少,这是通过______改变内能的。 完全燃烧0.1 kg的高能汽油,放出的热量为______J;如果这 些热量被质量为100 kg、初温为20 ℃的水完全吸取,可以使 水的温度升高______℃。[q油=4.62×107 J/kg,c水=4.2× 103 J/(kg·℃)]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复习课件沪科版物理九年级
四、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
1、主要测量器材:天平,温度计,秒表 2、实验方法: (1)控制变量法 (2)转换法—通过加热时间比较吸热多少
四、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
实验思路(1):
控制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通过比较加 热时间。加热时间长的,吸取热量多,比 热容大。
实验思路(2):
控制质量和加热的时间相同,通过比较升 高的温度。温度升高的小的,比热容大。
2、 如图甲所示,是李辉”探究物质融化规律“的实
验
(3)该物质在BC段处于 (“固态”、“液态”
或“固液共存”)状态,此过程中吸取热量,温度不
变,内能
.
3、 如图甲所示一种家用调温式电熨斗,工作过程中电 源电压恒为220V,电熨斗金属地板质量为500g。图乙 是它的工作电路,发热部分由调温电阻R和定值电阻R0 组成。预热时电熨斗以最大功率正常工作100s可使金 属底板的温度有20℃升高到220℃【金属底板的比热容 为0.44×103J/(kg.℃),假设电熨斗发热体放出的热 量全部被金属底板吸取】则
6、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两种液体的吸热能 力,两烧瓶中的电阻丝相同。 (3)下表是某次实验数据,分析可知,
(“甲”或“乙”)液体的吸热能力较强;
7、容量为5.0L的某品牌电热水壶如图甲所示, 其加热功率为2kW,保温功率为121W。简化 电路图如图乙所示,s是保和蔼加热的自动转 换开关,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让该壶正常工 作,将一满壶初温为20℃的水烧开。【水的比 热容为4.2×103J/(kg·℃)】 求:
五、水比热容大的一些应用
暖气用水, 农田晚上灌水保护秧苗, 水冷却发动机, 沿海温差小
六、热机
1、紧缩冲程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做功冲程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分辨做功和紧缩冲程的方法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是____和______.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______,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______;在发生热传递现象时,高温物体温度______,内能______,________热量,低温物体温度______,内能______,________热量.
14.热机转变为有用功的能量与的比值称为热机效率.热机在工作时的各种能量损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教师出示导学提纲,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利用课前或课上5分钟左右的时间预习本节内容并完成导学提纲.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教学目标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知识与技能
三、内燃机
9.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______能转变为_______能的装置称为热机,燃料在_____________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做内燃机,常见的内燃机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在构造上的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是由、、和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连续工作的.其中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冲程将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内能转化为能,使汽车获得动力,其他三个冲程靠________________来完成.
7.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______性,它虽然由物体的质量、温度的变化、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来定义,但跟它们____关,物质的比热容只跟物质的______有关.即同种物质比热容______,不同物质比热容______.
8.吸热公式Q吸=_________,其中△t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放热公式Q放=________,其中△t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
2.学习用类比方法(比较法)建立内能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科学探究建立比热容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通过了解内燃机的发展对人类进步起到的作用的同时认识到它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
重点
能正确使用液体温度计测液体温度,认识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以及对比热容的理解.
难点
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以及认识温度、内能、热量三个物理量的区别与联系.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复习课)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教学任务分析】
11.四冲程内燃机在一个循环中,完成______个冲程,活塞往复______次,曲轴或飞轮转动______周,做功_____次.
四、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
12.人们燃烧燃料可获得__________,该过程是_____能转化为能.
13.把1kg某种燃料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它的单位是________,它的公式Q=________.汽油的燃烧值是4.6×107J/kg,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值是燃料的一种_____性,它只跟燃料的________有关.
5.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_______________称为热量,热量的单位是______.
二、物质的比热容
6.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_______所吸收的_______为该物质的比热容,符号是_____,单位是________.水的比热容为_________,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知道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
2.通过生活实例和简单实验,归纳出改变内能的两个途径(做功和热传递),知道热量是热传递中内能的改变量.
3.理解比热容概念,会利用吸放热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通过内燃机的学习,了解燃料热值和热机效率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建立比热容的概念.
【教学环节安排】
环节
教学问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计
教学活动设计
最佳问题
解决方案
知识再现
一、温度和内能
1.温度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___,日常生活中温度的单位是_______.把____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2.常见温度计是根据原理制成的.在使用温度计前,应该看清它的;认清它的.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1)温度计的玻璃泡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______后再读数;(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