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考研]生理学:胰液那点事
胰腺的医学知识点

胰腺的医学知识点胰腺是人体内一个位于上腹部的重要器官,扮演着多重角色。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关于胰腺的医学知识点,深入了解这一器官的功能和常见问题。
胰腺主要分为两部分:外分泌部分和内分泌部分。
外分泌部分主要负责产生胰液,帮助消化食物。
而内分泌部分则负责产生和分泌多种激素,如胰岛素。
在外分泌功能中,胰腺产生的胰液含有多种酶,其中最重要的是胰蛋白酶、胰岛素和胰肽酶。
这些酶在肠道中起到关键作用,帮助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便身体更好地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
同时,胰液的pH值调节也非常重要,它使得胰蛋白酶等酶活性最优,为消化过程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然而,胰腺也是容易受到一些疾病影响的器官之一。
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由饮食不当、酗酒、胆道结石或感染等因素引起。
炎症会导致胰腺组织肿胀,阻塞胰液排泄,导致消化酶在胰腺内活化,进而溶解胰腺组织,甚至有可能引起胰腺坏死。
另一个常见的胰腺疾病是胰腺癌。
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但早期胰腺癌很难被发现,往往到了晚期病情已经很严重。
胰腺癌主要由于长期的肿瘤形成和不适当的治疗导致,吸烟和胰腺炎也是一些胰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胰腺也可能被胆囊结石或结石碎片阻塞,导致胰管阻塞,这可能会引发急性胰腺炎的发作。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因胰腺内的酶活化而导致胰腺自身消化的炎症反应。
这种疾病是一种急性的、严重的疼痛,且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对于胰腺疾病的治疗,医生会给出不同的方法,取决于疾病的类型和发展程度。
对于急性胰腺炎,治疗的首要目标是缓解疼痛并控制炎症,通常需要住院治疗。
而对于慢性胰腺炎,以及胰腺癌等更严重的疾病,则更多需要手术治疗,如胰腺切除术。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微创手术技术也逐渐被引入,以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创伤。
除了治疗,预防对于胰腺疾病同样也非常重要。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合理饮食,可以降低胰腺炎和胰腺癌的风险。
此外,定期体检也有助于早期发现胰腺疾病并及时进行治疗。
考研内部资料生理知识点总结(后半部)(1)

生理学知识点六、消化和吸收1.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经消化后的营养成分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
2.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1)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2)具有自律性3)具有紧张性4)富有伸展性5)对不同刺激的敏感性不同。
对电刺激较不敏感,而对机械牵拉、温度和化学性刺激特别敏感。
3.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1)静息电位。
主要因K+平衡电位而产生2)慢波电位: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自发地产生周期性的轻度去极化和复极化,由于其频率较慢,故称为慢波。
3)与骨骼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不同4.消化道平滑肌慢波、动作电位和收缩之间的关系可归纳为:收缩主要继动作电位之后产生,而动作电位则在慢波去极化的基础上发生。
因此,慢波被认为是平滑肌收缩的起步电位,是平滑肌收缩节律的控制波,它决定消化道运动的方向、节律和速度。
5.消化道的副交感神经的大部分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ACH,通过激活M受体,促进消化道的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但对消化道括约肌则起抑制作用。
6.消化道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为NE,一般情况下,交感神经兴奋可抑制胃肠运动和分泌。
7.促胃液素、缩胆囊素和促胰液素的生理作用和引起释放的刺激物。
(课本P191,表6-2)8.脑-肠肽:在消化道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双重分布的肽类物质的统称。
9.唾液的分泌完全属于神经调节,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10.胃液的主要成分有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和内因子,其余为水、HCO3—、Na+、K+等无机物。
11.盐酸是由壁细胞分泌的。
壁细胞分泌H+是一个主动过程。
H+的分泌是依靠壁细胞顶端分泌小管膜中的质子泵实现的。
12.胃酸的生理作用:1)激活胃蛋白酶原2)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蛋白质的水解3)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对维持胃及小肠内的无菌状态具有重要意义4)盐酸随食糜进入小肠后,可促进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的分泌5)盐酸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西医综合考研:胰液的成份、作用及调节

胰液一般是指人体由胰腺外分泌部分泌的一种无色无臭的碱性溶液。
成年人每日分泌量为1~2升。
胰液中的无机物主要是水和碳酸氢盐。
碳酸氢盐是由胰腺小导管管壁细胞所分泌,其主要作用是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活动提供最适宜的碱性环境,并保护肠粘膜免受酸的侵蚀。
胰液中的有机物是多种消化酶,可作用于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食物成分,因而是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
胰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胰麦芽糖酶可将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
胰脂肪酶能将中性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成份胰腺包括内分泌和外分泌两部份。
内分泌部份将在内分泌章叙述。
胰液是胰腺的外分泌物,由胰腺的腺泡细胞及小导管管壁细胞所分泌的无色无臭的碱性液体,pH约为7.8~8.4。
成人每日分泌1~2L胰液。
胰液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
无机成份中最重要的是胰腺小导管的上皮细胞分泌的碳酸氢盐,其浓度随胰液分泌率增加而增加。
碳酸氢盐的主要作用是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使肠粘膜免受胃酸的侵蚀,并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活动提供最适宜的pH环境(pH7~8)。
此外,胰液中还有Cl-、Na+、K+、碳酸氢根,少量的Ca2+和微量的Mg2+、Zn2+等。
其中Cl-、Na+、K+、碳酸氢根都是由小导管上皮细胞分泌的,Na+、K+的浓度接近血浆中的浓度,比较恒定,但是Cl-和碳酸氢根的浓度随分泌速率而改变。
胰液中的有机物主要是消化三种营养物质的消化酶,它们是由腺泡细胞分泌的。
主要有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
前两种酶具有活性,胰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及葡萄糖。
胰脂肪酶可分解甘油三酯为脂肪酸、甘油一酯和甘油。
后两种酶原均不具活性。
当胰液进入十二指肠后,胰蛋白酶原被肠液中的肠致活酶激活成为具有活性的胰蛋白酶。
此外,酸和胰蛋白酶也能使胰蛋白酶原活化。
糜蛋白酶原由胰蛋白酶激活为糜蛋白酶。
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都能分解蛋白质为和胨,二者共同作用时,可使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多肽和氨基酸。
[医学考研]生理学:胰液那点事
![[医学考研]生理学:胰液那点事](https://img.taocdn.com/s3/m/1a0e76812af90242a895e5a8.png)
胰液那些事大纲要求:胰液和胆汁的性质、成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小肠运动及其调节成分无色无味的碱性液体;渗透压与血浆大致相等;无机物胰液导管细胞中含有较高的碳酸酐酶,故胰液中碳酸氢根的含量很高——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有机物:主要——蛋白质是多种消化酶,由腺泡分泌(1)胰淀粉酶①淀粉α-淀粉酶②早期诊断胰腺炎糊精、麦芽糖;(2)胰脂肪酶①三酰甘油脂肪酸、一酰甘油和甘油;②胰脂肪酶在辅脂酶的存在下才能发生作用【辅酯酶作为锚——锚定胆盐微胶粒】临床联系:慢性胰腺炎——脂肪泻脂溶性维生素缺乏:VitADEK——VitK——凝血因子27910慢性胰腺炎出血倾向(4)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①存在形式:无活性的酶原②肠液中的肠激酶是激活胰蛋白酶原的特异性酶,已被激活的胰蛋白酶又能激活胰蛋白酶原形成正反馈;③生成的胰蛋白酶又可以激活糜蛋白酶原形成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原分泌调节肠激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在非消化期,胰液几乎不分泌,食物是刺激胰液分泌的主要自然因素;【胰腺炎期间禁食禁水的生理学原因】胰液的分泌受神经-体液双重控制,且以体液调节为主;神经调节(1)食物的性状、气味以及食物对口腔、食管、胃和小肠的刺激迷走胰液分泌;(2)迷走神经 释放 Ach 促胃液素 释放 间接引起胰腺分泌; (4)特点【酶样分泌】: 胰腺的腺泡细胞直接作用于胰腺,水和碳酸氢盐含量很少,但酶含量很高 体液调节:(1)促胰液素①机制:酸性食糜 S 细胞 促胰液素 cAMP 小导管上皮细胞 碱性水样分泌 ②盐酸是刺激小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的最强物质;③迷走神经兴奋不引起促胰液素释放;④特点【碱性水样分泌】:大量的水的碳酸氢根,因而胰液的分泌量大为增加,但酶含量却很低(2)缩胆囊素【促胰酶素】①机制:Ca2+ 介导 磷脂酰肌醇途径②促胰酶素:作用于腺泡——酶样分泌③对胰腺还有营养作用④缩胆囊素⑤释放的因素由强至弱依次是:蛋白质分解产物>脂酸钠>盐酸>脂肪;(3)促胰液素与缩胆囊素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生理学-消化液中的大佬-水晶

消化液中的“大佬”
要数消化能力哪家强,还得首推胰液强。
我们的消化系统能够将吃进去的大块食物分解成小分子再被吸收离不开各色消化液的帮助,其中作用最强、地位最重要的当数胰液。
胰液可谓是消化液中的大佬,三大营养物质到它这儿那都不是事儿。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窥探一下这位大佬的隐私吧。
胰液无色无臭,为碱性液体,pH为7.8~8.4,由胰腺的腺泡细胞和小导管壁细胞分泌,具有很强的消化能力。
胰液是最重要的消化液,这要归功于其中关键的三大类酶。
一、胰淀粉酶
胰淀粉酶是一种α-淀粉酶,水解淀粉效率很高,最适pH为6.7~7.0。
二、胰脂肪酶
胰脂肪酶可分解甘油三酯为脂肪酸、一酰甘油和甘油。
它的最适pH为7.5~8.5。
三、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1.这两种酶均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于胰液中。
2.肠液中的肠激酶可以激活胰蛋白酶原,进而胰蛋白酶可激活糜蛋白酶原,两者共同分解蛋白质。
除了上述三大酶类外,胰液中还含有羧基肽酶、核糖核酸酶、脱氧核糖核酸酶等水解酶。
它们以酶原形式分泌,在以活化的胰蛋白酶作用下激活。
所以从上述便可知晓胰液的能力之大,称其为消化液中的大佬毫不为过。
当我们了解了胰液的主要成分及作用后,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就能对我们的消化系统的作用有所了解,甚至可以通过日常饮食来发现一些消化疾病。
胰腺相关知识点总结

胰腺相关知识点总结解剖结构胰腺位于腹腔的后部,呈树叶状,其头部位于十二指肠后方,而体尾部位于脾脏的左侧。
胰腺主要由头部、体部和尾部组成,头部紧贴十二指肠,与十二指肠后壁之间由胰管相连。
胰头通过胰管与胆管相合并成为胆胰管,经过胆胰管开口将胰液通过这个通道进入小肠。
生理功能胰腺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泌胰液和分泌激素。
胰液是一种含有多种酶和碱性成分的液体,在食物通过胃肠道时,胰腺分泌的胰液会将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分解为更小的分子,从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此外,胰腺还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调节血糖水平,维持机体的代谢平衡。
常见疾病1. 胰腺炎:胰腺炎是胰腺的炎症性疾病,常见的原因包括酒精摄入过量、胆道阻塞、胰腺结石等。
胰腺炎症可以导致胰腺组织的破坏和坏死,严重时还会出现腹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状。
治疗胰腺炎需要积极控制症状、调整饮食、避免刺激因素等。
2. 胰腺癌: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部位深藏腹腔内,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常常被发现时已经达到晚期。
胰腺癌的主要症状包括进行性腹痛、黄疸、体重下降等,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
3. 胰腺囊肿:胰腺囊肿是指胰腺内部形成的一种腺泡状扩张,大小不等,常见的类型有囊性肿瘤、胰腺炎后囊肿等。
胰腺囊肿通常无症状,但也可能引起腹痛、腹部肿块等不适,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腔内穿刺引流等。
诊断和治疗对于胰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通常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腹部超声、CT、MRCP、内窥镜等,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大小和性质,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
对于胰腺炎而言,病情较轻时可以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控制;对于胰腺癌而言,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对于胰腺囊肿而言,需要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需要手术切除或腔内引流。
生理学考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生理学考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催产素分泌( )。
A、以体液调节为主B、以神经调节为主C、以代谢物反馈调节为主D、受靶腺激素与下丘脑调节肽双重调控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B2、分解脂肪为甘油一酯和脂肪酸的是( )。
A、胰蛋白酶B、淀粉酶C、胃蛋白酶D、胰脂肪酶E、辅酯酶正确答案:D3、体液是指( )。
A、血浆B、细胞外液C、组织液D、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E、细胞内液正确答案:D4、肌梭属于( )。
A、效应器B、感受器C、传入神经D、神经中枢E、传出神经正确答案:B5、分泌HCl的是( )。
A、壁细胞B、主细胞C、黏液细胞D、幽门黏膜中G细胞E、胃黏膜表面上皮细胞正确答案:A6、NaCl浓缩的部位( )。
A、近端小管B、髓袢降支细段C、髓袢升支细段D、髓袢升支粗段E、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正确答案:B7、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是( )。
A、淋巴细胞B、单核-巨噬细胞C、中性粒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正确答案:A8、刺激胰腺分泌大量酶的激素是( )。
A、促胰液素B、乙酰胆碱C、胆囊收缩素D、胃泌素E、血管活性肠肽正确答案:C9、增强机体对应激刺激耐受能力的激素是( )。
A、胰高血糖素B、甲状旁腺激素C、糖皮质激素D、甲状腺激素E、胰岛素正确答案:C10、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O期除极化( )。
A、因Cl-内流而产生B、因Ca2+内流而产生C、因Na+ 内流而产生D、因K+ 内流而产生E、因K+ 外流而产生正确答案:B11、胃大部切除病人易发生( )。
A、恶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C、小细胞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β-型地中海性贫血正确答案:B12、糖皮质激素分泌( )。
A、以体液调节为主B、以神经调节为主C、以代谢物反馈调节为主D、受靶腺激素与下丘脑调节肽双重调控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13、肾血流量自身调节接受压力牵张刺激的部位是( )。
A、入球小动脉管壁B、间质细胞C、近球细胞D、出球小动脉管壁E、致密斑正确答案:A14、向心性肥胖的病因是由于( )。
生理学┃小肠内消化(一)胰液的分泌

生理学┃小肠内消化(一)胰液的分泌生理学 · 消化和吸收第四节小肠内消化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最重要的部位,小肠内消化是整个消化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
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后便开始小肠内的消化。
在这里,食糜受到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化学性消化以及小肠运动的机械性消化,许多营养物质也都在此处被吸收,因而食物在经过小肠后消化过程基本完成,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从小肠进入大肠。
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随食物的性质而有所不同,混合性食物一般在小肠内停留3~8小时。
“一、胰液的分泌胰腺是兼有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的腺体。
胰腺的内分泌功能主要与糖代谢调节有关,将在内分泌章中讨论。
胰腺的外分泌物为胰液,是由胰腺的腺泡细胞和小导管管壁细胞所分泌的,具有很强的消化能力。
(一)胰液的形质、成分和作用胰液(pancreatic juice)是无色无嗅的碱性液体,pH为7.8~8.4,渗透压与血浆大致相等。
人每日分泌的胰液量为1~2L。
胰液中含有无机物和有机物。
在无机成分中,HCO3-的含量很高,它是由一线内的小导管细胞分泌的。
导管细胞内含有较高浓度的碳酸酐酶,在它的催化下,CO2可水化为H2CO3,而后解离成HCO3-。
人胰液中的HCO3-浓度随分泌速度的增加而增加,最高可达140mmol/L。
HCO3-的主要作用是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使肠黏膜免受强酸的侵蚀;同时也提供小肠内多种消化酶活动的最适pH环境(pH7~8)。
除HCO3-外,占第二位的负离子是Cl-。
胰液中的Cl-浓度随HCO3-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当HCO3-浓度升高时,Cl-浓度下降。
胰液中的正离子有Na+、K+、Ca2+等,它们在胰液中的浓度与血浆中的浓度非常接近,不随分泌速度的改变而改变。
胰液中的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含量从0.1%~10%不等,随分泌速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胰液中的蛋白质主要是多种消化酶,由腺泡细胞分泌。
1.胰淀粉酶:胰淀粉酶(pancreatic amylase)是一种α-淀粉酶,对生的和熟的淀粉水解效率都很高,消化产物为糊精、麦芽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液那些事
大纲要求:胰液和胆汁的性质、成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小肠运动及其调节
成分
无色无味的碱性液体;渗透压与血浆大致相等;
无机物
胰液导管细胞中含有较高的碳酸酐酶,故胰液中碳酸氢根的含量很高——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
有机物:主要——蛋白质是多种消化酶,由腺泡分泌
(1)胰淀粉酶
①淀粉α-淀粉酶
②早期诊断胰腺炎
糊精、麦芽糖;
(2)胰脂肪酶
①三酰甘油脂肪酸、一酰甘油和甘油;
②胰脂肪酶在辅脂酶的存在下才能发生作用【辅酯酶作为锚——锚定胆盐微胶粒】
临床联系:慢性胰腺炎——脂肪泻
脂溶性维生素缺乏:VitADEK——VitK——凝血因子27910慢性胰腺炎出血倾向(4)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①存在形式:无活性的酶原
②肠液中的肠激酶是激活胰蛋白酶原的特异性酶,已被激活的胰蛋白酶又能激活胰蛋白酶原形成正反馈;
③生成的胰蛋白酶又可以激活糜蛋白酶原形成糜蛋白酶;
【+】
胰蛋白酶原分泌调节
肠激酶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原糜蛋白酶
在非消化期,胰液几乎不分泌,食物是刺激胰液分泌的主要自然因素;【胰腺炎期间禁食禁水的生理学原因】
胰液的分泌受神经-体液双重控制,且以体液调节为主;
神经调节
(1)食物的性状、气味以及食物对口腔、食管、胃和小肠的刺激迷走胰液分泌;
(2)迷走神经 释放 Ach 促胃液素 释放 间接引起胰腺分泌; (4)特点【酶样分泌】: 胰腺的腺泡细胞
直接作用于胰腺,
水和碳酸氢盐含量很少,但酶含量很高 体液调节:
(1)促胰液素
①机制:酸性食糜 S 细胞 促胰液素 cAMP 小导管上皮细胞 碱性水样分泌 ②盐酸是刺激小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的最强物质;
③迷走神经兴奋不引起促胰液素释放;
④特点【碱性水样分泌】:大量的水的碳酸氢根,因而胰液的分泌量大为增加,但酶含量却很低
(2)缩胆囊素【促胰酶素】
①机制:Ca2+ 介导 磷脂酰肌醇途径
②促胰酶素:作用于腺泡——酶样分泌
③对胰腺还有营养作用
④缩胆囊素
⑤释放的因素由强至弱依次是:蛋白质分解产物>脂酸钠>盐酸>脂肪;
(3)促胰液素与缩胆囊素之间存在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