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概念
畜禽规模化养殖标准

畜禽规模化养殖标准
畜禽规模化养殖是指在一定的场地范围内,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手段,采用现
代化养殖设施和设备,进行规模化的畜禽养殖活动。
为了保障畜禽养殖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规模化养殖标准,以确保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同时也保护环境和动物福利。
首先,畜禽规模化养殖标准对养殖场地的选址和环境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养
殖场地应远离居民区和水源地,要求周围环境无污染源,空气清新,水质清澈。
同时,养殖场地应具备排水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以保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其次,畜禽规模化养殖标准对养殖设施和设备提出了严格要求。
养殖场应配备
合格的畜禽舍、饲料储存设施、饮水设备等,以保证畜禽的生长环境和条件。
同时,养殖设施和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此外,畜禽规模化养殖标准还对养殖管理和操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养殖场应建
立健全的养殖管理制度,明确养殖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控和药物使用的管理,保障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最后,畜禽规模化养殖标准还对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进行了严格的监测和检测。
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体系,确保畜禽产品的来源可追溯,对产品进行全程监控和检测,保证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总之,畜禽规模化养殖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保障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起到
了重要的作用。
养殖场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养殖,提高养殖技术水平,保障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畜禽产品。
同时,也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促进畜禽规模化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畜禽养殖规模化养殖划分标准文件

畜禽养殖规模化养殖划分标准文件在我看来,畜禽养殖规模化养殖划分标准文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文件,它对我国的畜禽养殖产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它不仅涉及到畜禽养殖的规模大小,还关系到养殖场的环保、资源利用、科学养殖等诸多方面。
在本文中,我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一重要文件,并共享我的观点和理解。
1. 初探规模化养殖让我们对规模化养殖有一个基本了解。
规模化养殖是指在相对较大面积内进行养殖生产,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养殖产能、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品质、推动畜牧业现代化为主要目的的养殖方式。
在这种养殖方式下,养殖场通常会有一定规模的规划设计,包括科学的养殖设施、合理的饲料配给、规范的养殖流程等。
2. 规模化养殖划分标准文件的重要性规模化养殖划分标准文件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畜禽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政府和业界明确规模化养殖的具体范围和标准,为畜禽养殖企业提供明晰的发展方向。
它可以促进畜禽养殖的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推动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规模化养殖划分标准文件的制定还可以为环保治理、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兽医兽药管理等提供基本依据,促使养殖业向着更加科学、规范的方向发展。
3. 我的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规模化养殖划分标准文件的制定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养殖品种的实际情况,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标准。
要充分考虑到环保、动物福利、安全生产等多方面因素,从整体上提高畜禽养殖的品质和效益。
我认为,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对规模化养殖划分标准文件的实施进行有效监管,加强对养殖企业的指导和管理,确保规模化养殖标准得以切实执行。
4. 总结和回顾畜禽养殖规模化养殖划分标准文件的出台,对我国畜禽养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是畜禽养殖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推动畜禽养殖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和改进规模化养殖划分标准文件,使其更加符合实际需求,更加有利于养殖产业的发展。
畜禽准则化规模养殖概念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概念一、畜禽标准化生产:就是在规模养殖场场址布局、栏舍建设、生产设施配备、良种选择、投入品使用、卫生防疫、粪污处理等方面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并按程序组织生产的过程。
主要内容有:1、畜禽良种化。
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高效畜禽良种,品种来源清楚、检疫合格,实现畜禽品种良种化。
2、养殖设施化。
养殖场选址布局科学合理,符合防疫要求,畜禽圈舍、饲养和环境控制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实现养殖设施化。
3、生产规范化。
落实畜禽养殖场和小区备案制度,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畜禽饲养管理规程,配备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配制和使用安全高效饲料,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有关规定,生产过程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
4、防疫制度化。
防疫设施完善,防疫制度健全,加强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科学实施畜禽疫病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防止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对病死畜禽实行无害化处理。
5、粪污无害化。
畜禽粪污处理方法得当,设施齐全且运转正常,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实现粪污处理无害化或资源化利用。
6、监管常态化。
依照《畜牧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畜禽养殖档案建立和畜禽标识使用实施有效监管,从源头上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监管常态化。
二、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基本要求参与创建的规模养殖场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养殖场备案登记手续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养殖档案完整,两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且无非法添加物使用记录;种畜禽场须具备《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1、生猪:能繁母猪存栏300头以上,育肥猪年出栏5000头以上(含5000头,下同)。
2、奶牛:存栏奶牛200头以上。
配套挤奶站有《生鲜乳收购许可证》,运送生鲜乳车辆有《生鲜乳准运证明》。
3、蛋鸡:产蛋鸡养殖规模(笼位)在1万只以上。
4、肉鸡:年出栏量不低于10万只,单栋饲养量不低于5000只。
畜禽养殖场(小区)规模标准

畜禽养殖场(小区)规模标准畜禽养殖场(小区)规模标准是衡量畜禽养殖企业规模大小、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重要依据。
根据我国相关政策和规定,畜禽养殖场(小区)规模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一、畜禽养殖场(小区)规模分类1.大型养殖场:指养殖规模达到一定数量的畜禽养殖场,如肉鸡养殖规模在10000只以上,生猪养殖规模在500头以上等。
2.中型养殖场:指养殖规模介于大型养殖场和小型养殖场之间的畜禽养殖场。
3.小型养殖场:指养殖规模相对较小的畜禽养殖场,如肉鸡养殖规模在1000只以上,生猪养殖规模在500头以下等。
4.微型养殖场:指养殖规模较小的畜禽养殖场,如肉鸡养殖规模在1000只以下,生猪养殖规模在50头以下等。
二、规模标准对养殖场设施设备的要求根据规模标准,畜禽养殖场应具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如圈舍、饲料槽、饮水设备、通风设备、光照设备等。
不同规模的养殖场在设施设备上有不同要求,以确保养殖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规模标准对养殖场环境卫生的要求畜禽养殖场(小区)应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包括圈舍卫生、饲料卫生、饮水卫生等。
此外,还要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四、规模标准对养殖场管理技术的要求畜禽养殖场(小区)应具备一定的管理技术,包括养殖技术、疫病防治技术、饲料配比技术等。
养殖场管理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提高养殖管理水平。
五、我国畜禽养殖场规模标准的实施与监管我国政府部门负责畜禽养殖场规模标准的实施与监管,对不符合规模的养殖场要求整改,确保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六、畜禽养殖场规模标准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畜禽养殖场规模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推动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养殖效益,降低疫病风险。
七、提高畜禽养殖场规模标准的建议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养殖场扩大规模;2.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养殖场管理水平;3.完善养殖场配套设施,提高养殖场生产效率。
总之,畜禽养殖场(小区)规模标准是衡量养殖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规模化养殖

规模化养殖场目录什么是“规模化养殖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规模化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对规模化养殖场进行环境控制?编辑本段什么是“规模化养殖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是指经当地农业、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具有法人资格的养猪、奶牛、蛋鸡、肉鸡的养殖场。
具有一定的规模,指标是猪出栏大于或等于500口;奶牛存栏大于或等于100头;肉牛出栏大于或等于200头;胥鸡存栏大于或等于20000羽;肉鸡出栏大于或等于50000羽。
编辑本段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规模化的标准是什么?国家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畜禽养殖用地。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需要恢复为原用途的,由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土地使用权人负责恢复。
在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范围内需要兴建永久性建(构)筑物,涉及农用地转用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办理。
编辑本段如何对规模化养殖场进行环境控制?近20多年来,我国养殖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可喜的业绩,肉、蛋、禽总产量连续保持世界第一,对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调整人们膳食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的“畜产公害”,畜禽粪便、养殖污水任意堆弃、排放现象普遍存在,养殖场集中地区环境恶化,间接地对水源、土壤空气等产生污染。
按粪便排泄量计算,1头猪的排粪量相当于2个人的排粪量,而按BOD5(生化需氧量)的排泄量计,则1头猪相当于13个人。
按我国1999年养猪5.2亿头计,其粪便排泄量和BOD5 排泄量分别相当于10.4亿人和67.6亿人;1只鸡的粪便排泄量和BOD5排泄量分别相当于0.1人和0.68人的排粪量,按我国1999年养鸡30亿只计算,其粪便排泄量和BOD5排泄量分别相当于3亿人和20.4亿人的排粪量。
畜禽规模化养殖标准

畜禽规模化养殖标准
畜禽规模化养殖标准是指规定了畜禽养殖场所、设施、设备、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以保证畜禽养殖的环境卫生、动物健康和产品质量。
具体的标准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养殖场所:规定了畜禽养殖场所的选址要求,包括离污染源的距离、通风条件、日照等。
2. 养殖设施:规定了饲养舍、厕所、灭鼠灭蝇等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要求,以确保畜禽的健康生长。
3. 养殖设备:规定了畜禽养殖所需的饲料加工设备、饮水设备、温控设备等的选用和操作要求,以提高养殖效率。
4. 动物健康管理:规定了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要求,包括疫苗接种、疫情监测、动物检疫等。
5. 饲养管理:规定了畜禽饲养的合理密度、饲喂和饮水的要求,以确保动物的营养需求和生长发育。
6. 废弃物处理:规定了养殖场对畜禽排泄物、死畜处理的要求,包括收集、清理、消毒等措施,以减少环境污染。
以上只是一些养殖标准的基本内容,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具体的差异。
制定和执行养殖标准可以提高畜禽养殖业的科学管理水平,保护环境和动物健康,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规模化畜禽养殖标准

规模化畜禽养殖标准
规模化畜禽养殖标准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设施和管理条件下,对畜禽养殖的规模、环境、饲养、生物安全等方面进行的统一标准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标准:
1. 畜禽舍房标准:包括建筑面积、通风、光照、温湿度等要求,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 畜禽密度标准:通过规定单位面积或单位体重养殖密度,保证每只畜禽有足够的空间生长,并避免疾病传播的风险。
3. 饲料标准:规定畜禽所需的营养成分和添加剂的使用限量,以保证畜禽健康生长。
4. 病害防控标准:包括疫苗接种、病原监测、隔离措施等,用于预防和控制畜禽疾病的传播。
5. 废物处理标准:规定畜禽粪便、死亡动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以防止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
6. 用药标准:规定畜禽用药的种类、使用方法和戒期,以确保畜禽产品的食品安全性。
7. 员工素质标准: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要求,保证员工对畜禽养殖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范的了解和遵守。
这些标准旨在规范畜禽养殖行业,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性,减少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的风险。
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畜禽规模养殖场如何界定,附选址要求

畜禽规模养殖场如何界定,附选址要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是指经当地农业、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具有法人资格的养猪、奶牛、蛋鸡、肉鸡的养殖场,其界定标准为:具有一定的规模,指标是猪出栏大于或等于500头;奶牛存栏大于或等于100头;肉牛出栏大于或等于200头;肉鸡出栏大于或等于50000羽;蛋鸡存栏大于或等于20000羽。
一、畜禽规模养殖场如何界定1、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是指经过当地农业、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具有法人资格的养猪、奶牛、肉牛、肉鸡、蛋鸡等养殖场。
2、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界定:具有一定的规模,指标是猪出栏大于或等于500头;奶牛存栏大于或等于100头;肉牛出栏大于或等于200头;肉鸡出栏大于或等于50000羽;蛋鸡存栏大于或等于20000羽。
3、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具备的条件一般如下:(1)有与其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场所和配套的生产设施。
(2)有为其服务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3)具备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防疫条件。
(4)有对畜禽粪便、废水和其他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的沼气池等设施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设施。
(5)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6)养殖场、养殖小区兴办者应当将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名称、养殖地址、畜禽品种和养殖规模,向养殖场、养殖小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以取得畜禽标识代码。
二、畜禽规模养殖场选址要求1、应符合城乡总体规划、畜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布局的总体要求,遵守禁养区、限养区的规定,符合城乡总体规划、畜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布局的总体要求,遵守禁养区、限养区的规定,建在规定的非禁养区内。
2、符合环境保护和动物防疫要求。
新建、改建和扩建养殖场、养殖小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物治理和综合利用方案。
3、应建在地势平坦、场地干燥、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污方便、交通便利、供电稳定、通风向阳、无污染、无疫源的地方,处于村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概念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概念
一、畜禽标准化生产:就是在规模养殖场场址布局、栏舍建设、生产设施配备、良种选择、投入品使用、卫生防疫、粪污处理等方面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并按程序组织生产的过程。
主要内容有:
1、畜禽良种化。
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高效畜禽良种,品种来源清楚、检疫合格,实现畜禽品种良种化。
2、养殖设施化。
养殖场选址布局科学合理,符合防疫要求,畜禽圈舍、饲养和环境控制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实现养殖设施化。
3、生产规范化。
落实畜禽养殖场和小区备案制度,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畜禽饲养管理规程,配备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配制和使用安全高效饲料,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有关规定,生产过程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
4、防疫制度化。
防疫设施完善,防疫制度健全,加强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科学实施畜禽疫病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防止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对病死畜禽实行无害化处理。
5、粪污无害化。
畜禽粪污处理方法得当,设施齐全且运转正常,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实现粪污处理无害化或资源化利用。
6、监管常态化。
依照《畜牧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畜禽养殖档案建立和畜禽标识使用实施有效监管,从源头上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监管常态化。
二、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基本要求
参与创建的规模养殖场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养殖场备案登记手续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养殖档案完整,两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且无非法添加物使用记录;种畜禽场须具备《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1、生猪:能繁母猪存栏300头以上,育肥猪年出栏5000头以上(含5000头,下同)。
2、奶牛:存栏奶牛200头以上。
配套挤奶站有《生鲜乳收购许可证》,运送生鲜乳车辆有《生鲜乳准运证明》。
3、蛋鸡:产蛋鸡养殖规模(笼位)在1万只以上。
4、肉鸡:年出栏量不低于10万只,单栋饲养量不低于5000只。
5、肉牛:年出栏量在500头以上。
6、肉羊:农区年出栏肉羊500只育肥场或存栏能繁母羊达100只以上的养殖场;牧区年出栏肉羊1000只育肥场或存栏能繁母羊250只以上的养殖场。
三、推动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产业化经营。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才能实现生产与市场的对接。
要发挥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和示范带动能力,鼓励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采取“公司+规模养殖场或养殖专业户”等形式发展标准化生产。
积极扶持畜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技术推广、行业自律、维权保障、市场开拓方面的作用,实现规模养殖场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信息引导和服务,鼓励产区和销区之间建立产销合作机制,签订长期稳定的畜产品购销协议,鼓励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型批发市场、超市与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并推动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上市畜产品的品牌创建,努力实现生产上水平、产品有出路、效益有保障。
四、正确处理好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养殖污染治理要突出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结合实际采取不同处理工艺对养殖场实行干清粪、雨污分流改造,从源头上减少污水产量。
要按照生态农业理念统一规划,以综合利用为主,推广种养结合生态模式,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发展循环农业;对于养殖集中区,可规划建设畜禽粪便处理中心(厂),生产有机肥料,或采取工业化处理达标排放。
总之,推动畜禽标准化养殖是实现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要以农牧结合、适度规模为基础,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以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为载体,以畜产品加工增值销售为纽带,实现畜产品供需基本平衡,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养殖效益稳定增加,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资源开发利用适度,生态环境友好和谐的综合目标,养殖场污染物达标排放或资源化利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显着增强,畜产品质量安全明显提升。
充分发挥
好标准化示范场在标准化生产、动物防疫条件管理、安全高效饲料推广、畜禽粪污处理和产业经营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