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 教育现象B. 教育问题C. 教育规律D. 教育技术答案:B2. 教育的本质是指()A. 教育的社会功能B. 教育的目的和任务C. 教育的内在规律D. 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A. 终身化B. 多元化C. 平衡化D. 个性化答案:C4. 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A. 智力因素B. 情感因素C. 环境因素D. 遗传因素答案:D5.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至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教育的构成要素包括()A. 教育者B. 学习者C. 教育内容D. 教育方法E. 教育环境答案:ABCDE7. 以下哪些属于教育评价的功能?()A. 诊断B. 反馈C. 激励D. 选拔E. 导向答案:ABCDE8. 教育的目的是()A. 传授知识B. 发展智力C. 培养能力D. 塑造个性E. 促进社会进步答案:ABCDE9. 教育研究方法主要包括()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文献法E. 案例研究法答案:ABCDE10.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A. 教师的知识水平B. 教师的教学技能C. 教师的人格魅力D. 学生的接受能力E. 教学环境答案:ABCDE三、简答题11. 简述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负责设计和实施教育计划;学习者是教育活动的接受者,通过教育活动获得知识和能力;教育影响是连接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工具和媒介,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
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教育活动的进行。
12. 描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答案: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和思考,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验证假设,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
2024年水域救援安全及基础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2024年水域救援安全及基础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一、单选题1.在进行水域救援时,救援装备的选择应基于什么?A.价格B.品牌C.救援需求D.外观试题答案:C2.在冲锋舟载重时,应如何使舟底与水面保持何种状态以获得良好的航行效果?A、垂直B、30°C、平行D、60°试题答案:C3.接触救援主要分为哪两种救援方式?A、徒手救援和递物救援B、活饵救援和直接救援C、直接救援和间接救援D、间接救援和徒手救援试题答案:A4.在紧急情况下,救援船只应如何操作?A.快速转向B.保持直线行驶C.随意行驶D.立即停车试题答案:B5.水域救援的入水法主要分为哪两种?A、静跳式入水和纵跳式入水B、平跳式入水和向下入水C、平跳式入水和静跳式入水D、侧跳式入水和静跳式入水试题答案:C6.在启动船外机时,挂挡挡位应该处于哪个位置?A、前进挡位B、后退挡位C、随便哪个挡都可以D、空挡试题答案:D7.在涉水横渡时,横渡人员应如何面对水流以减小水流冲击面积?A、正身B、背身C、横向D、侧身试题答案:D8.在水域救援中,当流速加倍时,其冲击力会变为多少倍?A、二倍B、三倍C、四倍D、五倍试题答案:C9.水域救援通讯中,灯光信号中的弧形代表什么?A、拉紧B、紧急C、释放D、停止试题答案:B10.水域救援必须强化O指挥,以作战力量编成为编组,集体作业,不得擅自行动。
A.独立B.逐级C.统筹D.统一试题答案:D11.在自然灾害救援中,救援力量应如何到达救援现场?A、选择安全路线B、选择干道路线C、选择向导引导D、选择GPS导航试题答案:Λ12.在灾害事故救援现场,哪种情况下现场指挥员应当果断下达紧急撤退命令?A、短时强降雨B、长时间强降雪C、转移作业区域D、上游出现突发洪水试题答案:D13.水域救援头盔是采用abs工程塑料外壳制成,具有一定浮力、有透气、漏水设计;主要用了保护头部、耳部安全,在激流中起到O作用。
A.缓冲撞击B.保温C.缓冲水流D.防水试题答案:A14.机体在水下受寒冷刺激后,可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对抗热量的散失。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教育理论基础是指的是什么?A.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B.教育实践的基础知识C.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D.教育管理的基本方法答案:A2.教育的本质是什么?A.知识传授B.个体发展C.社会变革D.道德培养答案:B3.教育的目标是什么?A.培养社会人才B.提高国民素质C.实现个体自我价值D.促进社会和谐答案:C4.教育的价值是什么?A.经济价值B.社会价值C.文化价值D.个人价值答案:D5.教育的类型包括哪些?A.基础教育B.职业教育C.继续教育D.全面教育答案:A、B、C6.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是什么?A.师生关系B.教学内容C.教学方法D.教学评价答案:A、B、C、D7.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什么?A.检测学生学习情况B.促进教育改革C.提高教学质量D.选拔人才答案:A、B、C8.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什么?A.社会化功能B.人力资源培养功能C.人格塑造功能D.知识传递功能答案:A、B、C、D二、问答题1.简述教育理论基础的研究内容。
答:教育理论基础的研究内容包括教育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主要包括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标、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和教育的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2.列举三种教育的类型并简要说明。
答:三种教育类型分别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
- 基础教育指的是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的义务教育,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基本知识技能。
- 职业教育指的是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培养的教育,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旨在培养人力资源和满足社会对各类专业技能的需求。
- 继续教育指的是为成年人提供的终身学习机会,包括职业培训、技能提升、学历提升等形式,旨在促进个人的继续发展和适应社会变化。
3.教育的价值和目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教育的价值和目标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教育的价值是指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意义和作用,是教育所追求的目标的内在依据。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一)第一章【典型试题】一、选择题(一)A型题1.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A.水B.天C.地D.风E.气2.气的根本属性是:A.上升B.下降C.外出D.运动E.静止3.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A.互根互用B.对立制约C.交感合和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4.精气神学说中所谓的“精”主要指:A.生殖之精B.后天之精C.自然界之清气D.肾中所藏之精E.水谷精微5.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A.气B.气机C.气化D.彼此感应E.神6.精气神学说中的“神”主要指:A.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B.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C.一切生物生命力的外在表现D.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E.以上均是7.精气神学说中特别重视: A.精的作用B.气的作用C.神的作用D.精气互化的作用 E.精气生养神的作用 8.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A.动静B.水火C.上下D.晦明E.寒热 9.阴阳比较完整而简要的概念是:A.事物的对立B.事物的对立统一C.事物的一分为二D.事物内部的一分为二E.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10.阴阳感是指: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 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E.阴阳二气的对峙11.天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生和变化的:A.结果B.根由C.形式D.物质E.现象12.“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阴阳的:A.交互感应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13.“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A.制约B.交感C.消长D.互根E.互用14.“无阳则阴无以生,阴则阳无以化”说明阴阳的:A.交互感应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15.根据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阳的脏是:A.心B.肺C.肝D.脾E.肾16.根据阴阳属性的可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阴的脏是:A.心B.脾C.肝D.肺E.肾17.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阳中之阳的脏是:A.心B.肺C.肝D.脾E.肾8.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至阴的是:A.心B.肺C.肝D.脾E.肾19.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阴的脏是:A.心B.肺C.肝D.脾E.肾20.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是:A.上午B.下午C.前半夜D.后半夜E.以上均非21.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阳中之阴的是:A.上午B.下午C.前半夜D.后半夜E.以上均非22.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是:A.前半夜B.后半夜C.上午D.下午E.以上均非23.可用阴阳互根互用来解释的是:A.阳胜则阴病B.阳病治阴C.阴损及阳D.重阴必阳E.阴虚则阳亢24.“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A.阳损及B.阳盛伤阴C.阴虚阳亢D.阳气暴脱E.阳虚阴盛25.“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A.阴阳虚B.阳胜阴虚C.阴虚阳亢D.阳虚阴盛E.阴阳两虚26.以补阴药为主,适当配伍补阳药的治疗方法属于:A.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C.阴病治阳D.,阳病治阴E.以上均不是27.把“脾”归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何归类法:A.取象比类法B.推演络绎法C.以表知里法D.试探法E.反证法28.“亢则害,承乃制”说明五行间的:A.相生B.相克C.相乘D.相侮E.制化29.“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A.木疏土B.木克土C.木乘土D.木侮土E.土侮木30.脾病传肾属于:A.相生B.相克C.相乘D.相侮E.母病及子31.属于“子病犯母”的是:A.脾病及肺B.脾病及肾C.肝病及肾D.肝病及心E.肺病及肾32.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是:A.培土生金B.佐金平木C.泻南补北D.抑木扶土E.培土制水33.“泻南补北”法适用于:A.肾阴虚而相火妄动B.心阴虚而心阳亢C.肾阴虚而心火旺D.肾阴虚而肝阳亢E.肾阳虚而心火越34.属中医学一般思维方法的是:A.整体观念B.阴阳学说C.五行学说D.精气学说E.比较、演绎、类比35.五官中的“舌”属火,主要采用的是何种归类方法:A.比较B.演绎C.类比D.以表知里E.反证36.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属于:A.比较B.类比C.演绎D.以表知里E.试探37.考查对象之间的不同与相同之处在方法学上属于:A.比较B.演绎C.类比D.反证E.试探(二)B型题1.属中医学一般思维方法的是:A.精气学说B.比较、演绎、类比C.诊断方法D.治疗方法E.预防方法2.属中医学哲学方法的是: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C.阳病治阴D.阴病治阳E.滋阴扶阳3.“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指的是: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指的是:A.阴阳的运动B.阴阳的交感C.阴阳的制约D.阴阳的互根E.阴阳的平衡5.万物发生和变化的根源是:6.实现阴阳交感的基础是: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D.相侮E.相克7.肝火犯肺属于:8.肝气犯脾属于:A.益火补土B.滋水涵木C.培土生金D.抑木扶土E.金水相生9.以泄肝健脾法治疗肝旺脾虚证的治法称:10.以温肾阳的方法而补脾阳的治法是:11.滋养肺肾法称:A.比较法B.类比法C.演绎法D.以表知里E.反证法12.患者四肢震颤、抽搐,诊断为风邪为患,此采用的是:13.患者唇、舌青紫,诊断为血瘀,此采用的是:A.反证法B.试探法C.司外揣内D.比较E.类比14.中医古代医籍中的“消息法”属于:15.诊断性治疗属于:(三)D型题1.精气的两种存在状态是:A.弥散B.变幻莫测C.凝聚D.气化E.以上均是2.阴阳的互根旨在说明:A.阴阳二气是交互感应的B.阴阳具有各自的独立性C.阴阳是对立统一的D.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E.阴和阳都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3.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A.母子关系B.母病及子C.子病犯母D.传其所胜E.传其所不胜 3 4.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A.传其所胜B.母病及子C.子病犯母D.传其所不胜E.所胜所不胜关系5.五行中某一行太过或不及,均可引起:A.相生B.相克C.相乘D.相侮E.制化6.阴阳学说中最根本的原理是:A.对立B.互根C.消长D.平衡E.转化7.下列哪些属于阴阳运动的形式:A.阴阳交感B.阴阳制约C.阴阳消长D.阴阳互用E.阴阳转化8.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是:A.抑强B.扶弱C.虚则补其母D.实则泻其子E.泻其有余,补其不足9.从结果来进行反推的思维方法有:A.类比B.试探C.比较D.司外揣内E.反证10.气一元论(精气学说)作为一种自然观,是下列何学说的基础:A.气血津液学说B.经络学说C.阴阳学说D.五行学说E.病因学说(四)X型题1.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是:A.水地说B.道家思想C.精气学说D.阴阳学说E.五行学说2.广义之“精”,泛指人体中的:A.气B.血C.津液D.先天之精E.水谷之精3.精气神学说中的“气”主要组成是:A.肾精所化之气B.水谷精气C.自然界清气D.肾中所藏精气E.脏腑之气4.阴阳消长是:A.绝对的B.相对的C.稳定的D.无条件的E.有条件的5.属于阳的属性有:A.温煦B.兴奋C.明亮D.潜藏E.滋润6.用阴阳互根互用原理来解释的有:A.阳中求阴B.阴损及阳C.阳病治阴D.阳胜则阴病E.气虚导致血虚7.属阴阳制约原理的治法是:A.阴阳双补B.阳病治阴C.阳中求阴D.阴中求阳E.寒者热之8.阴阳的相对性表现在:A.阳制约阴B.阴根于阳C.阴消则阳长D.阴阳中复有阴阳E.阴阳双方是通过比较而分阴阳的9.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包:A.五行的特性B.事物按五行属性进行归类C.五行的生克制化D.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E.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0.“水曰润下”比象地说明了肾的哪些功能:A.肾主水B.肾开窍于耳C.肾主骨生髓D.肾藏精E.肾在液为唾 11.下列属于土行的是:A.爪、筋、皮、肉、口B.唇、口、黄、化、肉C.皮、鼻、口、胃、长 D.宫、脾、黄、思、E.长夏、湿、中、歌、哕12.下列属于金行的是:A.爪、筋、皮、肉、B.鼻、皮、毛、收、悲C.皮、鼻、口、胃、长D.商、辛、白、哭、悲E.秋、西、咳、燥、收13.下列属于火行的是:A.爪、筋、皮、肉、苦B.舌、脉、喜、夏、长C.喜、鼻、口、胃、长D.苦、赤、、、南E.夏、小肠、舌、笑、忧14.下列属于木行的是:A.爪、筋、皮、肉、口B.目、筋、怒、呼、握C.皮、筋、口、胃、长D.春、东、风、青、生E.角、酸、东、胆、目15.下列属于水行的是:A.爪、筋、皮、肉、B.冬、膀胱、耳、骨、恐C.冬、鼻、口、胃、长D.恐、呻、栗、耳、冬E.北、寒、藏、黑、咸16.根据“虚则补其母”确立的治法是: 4 A.培土制水法B.益火补土法C.滋水涵木法D.佐金平木法E.培土生金法17.“补母泻子”的治疗原则适用于:A.子病犯母B.母病及子C.肺病及肝D.肾病及脾E.单纯一脏有病18.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病情,病情较深重的有:A.肝病及脾B.脾病及肾C.心病及肾D.肝病及肺E.肺病及肝19.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病情,病情较轻浅的有:A.肾病及肝B.脾病及肺C.肺病及脾D.脾病及肝E.肝病及心20.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疾病的转归,下列为“顺”的有:A.肝病色青见浮脉B.心病面赤见沉脉C.肝病色青见沉脉D.肺病色白见洪脉E.肾病色黑见沉脉21.下列哪些属五行理论在情志病治疗中的具体应用:A.思胜恐B.惊胜思C.悲胜怒D.怒胜忧E.恐胜喜22.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是:A.注重整体上的研究B.比较C.擅长哲学思维D.强调功能联系E.从宏观的角度观察事物23.在中医学中运用较多的思维方法有:A.视外揣内B.类比C.比较 D.演绎E.试探与反证24.事物按五行属性归类的方法有:A.以表知里法B.试探法C.取象比类法 D.推演络绎法E.比较法二、填空题1.精气学说滥觞于______,西汉时______所同化。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集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集及答案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它涵盖了中医对人体健康、疾病及其防治的基本认识和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集及答案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的基本原理。
以下是一份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集及答案的示例: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与哪项因素关系最为密切?A. 遗传因素B. 情志因素C. 饮食因素D. 自然环境答案:B2. “治未病”是中医的一个重要原则,其核心思想是什么?A. 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B. 预防疾病的发生C. 治疗疾病的后遗症D. 治疗疾病的症状答案:B3. 在中医五行学说中,肝对应的五行元素是什么?A. 金B. 木C. 水D. 火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4. 下列哪些属于中医的“四诊”方法?A. 望B. 闻C. 问D. 切E. 摸答案:A, B, C, D5. 中医认为,哪些因素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A. 外邪侵袭B. 情志内伤C. 饮食不节D. 劳逸失度E. 遗传因素答案:A, B, C, D三、填空题6. 中医的“八纲辨证”包括:阴阳、表里、寒热、______。
答案:虚实7.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体现了中医的哪种治疗原则?答案:扶正祛邪四、简答题8. 简述中医“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答:中医的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一。
它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种基本属性相反相成的物质构成,阴阳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在人体生理上,阴阳平衡是健康的基础;在病理上,阴阳失衡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治疗上,中医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9. 解释“五行相生相克”在中医中的应用。
答: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
五行相生指的是一种元素能够促进另一种元素的生成,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则是指一种元素能够制约另一种元素,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基础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基础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宪法是一国法律的___________?- [ ] 最高法律- [ ] 基本法律- [ ] 特别法律- [ ] 行政法律2. 中国的立法机关是___________?-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 最高人民法院- [ ]3. 《合同法》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的,受害方有权_______。
- [ ] 解除合同- [ ] 要求对方履行合同- [ ] 要求对方支付违约金- [ ] 不进行任何追责4. 刑法规定,犯罪的形式包括_________?- [ ] 故意犯罪- [ ] 主观犯罪- [ ] 非故意犯罪- [ ] 正当防卫犯罪5. 名词解释:知识产权。
- [ ] 指国家赋予作家、发明家、组织者和其他创造者对其作品和发明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二、简答题1. 请简要概述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作用。
* 答:宪法是一国法律的最高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它对国家机构和权力的设置与分立、公民权利与自由的保障、政府职责与限制等方面进行规定,对于确保国家的法制建设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2. 解释“无罪推定原则”。
* 答:无罪推定原则是刑事诉讼中的重要原则,规定被告人在未被法院判决有罪之前,应被视为无罪的状态。
即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时,需要从无罪的角度出发,要求公诉人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被告人的有罪,而不是要求被告人证明自己的无罪。
三、案例分析1. 案例:张某在餐馆吃饭时,向服务员索要饭菜菜单后,意外地发现菜单中注明的价格与实际价格并不一致。
张某随后拒绝点餐并离开了餐馆。
请问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了订立合同?* 答:根据《合同法》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的,受害方有权解除合同。
在这个案例中,张某发现菜单中的价格与实际价格不一致,选择了离开餐馆,因此并未订立合同。
2. 案例:王某因为盗窃被捕,并被控告犯有盗窃罪。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附答案)

中医根底理论试题〔附答案〕【典型试题】一、选择题〔一〕A 型题1.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是:A.医古文B.中医根底理论C.中医临床医学D.中医预防医学E.中国医学史2.中医学是发源于哪个国家的传统医学:A.中国B.日本C.印度D.埃及E.古希腊3.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难经》D.《神农本草经》E.《温疫论》4.以下哪部著作提出以解剖方法直接观看人体:A.《伤寒论》B.《金匮要略》C.《黄帝内经》D.《神农本草经》E.《难经》5.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是:A.《黄帝内经》B.《难经》C.《神农本草经》D.《伤寒杂病论》E.《小儿药证直诀》6.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A.《本草纲目》B.《修本草》C.《黄帝内经》D.《千金要方》E.《神农本草经》7.药物的“四气”、“五味”是在哪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的:A.《神农本草经》B.《本草纲目》C.《修本草》D.《难经》E.《医学纲目》8.最早提出“七情和合”药物配伍的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纲目》C.《修本草》D.《难经》E.《千金要方》9.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A.《黄帝内经》B.《难经》C.《诸病源候论》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E.《温病条辨》10.提出病因“三因学说”的医家是:A.巢元方B.华佗C.张仲景D.陈无择E. 扁鹊11.以下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是:A.叶天士B.张从正C.刘完素D.朱丹溪E. 李杲12.以下著名医家中被称为“攻邪派”的代表是:A.李杲B.李中梓C.吴又可D.张子和清任13.以下著名医家中被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A.叶天士B.李东垣C.李中梓D.张介宾朱丹溪14.以下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代表是:A.朱震亨B.李东垣C.张从正D.刘完素吴鞠通15.提出“百病多因痰作祟”的医家是:A.李中梓B.朱丹溪C.李东垣D.张介宾赵献可16.倡“阳常有余,阴常缺乏”理论的医家是:E. 王E.E.E.A.刘完素B.张子和C.李东垣’D.朱丹溪E. 张介宾17.明确提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的医家是:A.李中梓B.赵献可C.张介宾D.李东垣E. 朱震亨18.《温疫论》的作者是:A.叶天士B.吴鞠通C.薛生白吴又可19.创“卫气营血”辨证的温病大家是:A.吴鞠通B.吴有性C.王孟英薛生白20.创“三焦”辨证的温病大家是:A.叶天士B.吴鞠通C.薛生白余师愚21.提倡中西汇通的医家是:A.吴有性B.王清任C.张锡纯王孟英D. 王孟英E.D.叶天士E.D. 王孟英E.D. 李中梓E.22.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主宰是:A.心 D.肺 C.脾 D.肝 E.肾23.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有机整体的中心是:A.命门B.脑C.五脏D.六腑E.经络24.重视解剖,进展了瘀血致病理论的医家是:A.叶天士B.王叔和C.张介宾D.王清任E. 李杲25.中医诊治疾病,在辨病辨证和对症治疗中,主要着眼于:A.病B.症C.体征D.证E.病因〔二〕B 型题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论》D.《金匮要略》E.《神农本草经》1.以脏腑病机论杂病的著作是:D.《金匮要略》2.提出六经分经辨证治疗原则的著作是:C.《伤寒论》3.奠定中药理论体系的著作是: E.《神农本草经》A.《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B.《医宗金鉴》C.《证治准绳》D.《医学纲目》E.《千金要方》4.清代国家组织编写的著作是: B.《医宗金鉴》5.明清时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王肯堂所著者为:C.《证治准绳》6.明清时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陈梦雷主编者为:A.《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A.“旦慧、昼安、夕加、夜甚”B.“春善病鼽衄”C.“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D.东南湿热,西北燥寒E.“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7.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反映为:C.“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8.昼夜晨昏对人体一般疾病的影响多为:A.“旦慧、昼安、夕加、夜甚”9.季节气候对发病的影响可反映为: B.“春善病鼽衄”〔三〕D 型题1.秋冬气候寒凉,人体在生理上可反映为:A.江南地区,人体腠理多稀疏B.北方地区,人体腠理多致密C.阴盛则寒D.皮肤致密,少汗多尿E.阳气收敛,气血易趋于里2.人与环境亲热联系的表达是:A.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B.社会的进步C.人和社会关系亲热D.地区不同多发病不同E.个人的社会地位转变3.古人探求生命奇特及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所承受的观看方法主要有:A.宏观观看法B.微观观看法C.直接观看法D.摸索法E.整体观看法〔四〕X 型题1.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特征是:A.治未病B.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C. 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D.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根底E.以精气血津液及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根底2.明代提出命门学说的医家是:A.李中梓B.张景岳C.赵献可D.吴又可E. 王肯堂3.温病学理论源于:A.《温疫论》B.《三因极一病证方沦》C.《内经》D.《伤寒杂病论》E.《难经》4.常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的著作是:A.《难经》B.《内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E.《千金要方》5.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包括:A.社会制度对人体的影响B.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C. 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D.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E.社会的治和乱对人体的影响6.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表达在:A. 形神一体观B.五脏一体观C.病理上相互影响、传变D.“病在上者下取之”E.“从阴引阳,从阳引阴”7.中医的“证”包括:A.病变的过程B.病变的缘由C.病变的部位D.病变的性质E.邪正的关系8.哪些著作的成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A.《诸病源候论》B.《伤寒杂病论》C.《黄帝内经》D.《难经》E.《神农本草经》二、填空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是。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一)第一、二章(典型试题)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一)第一、二章(典型试题)一、选择题(一)A型题1.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A.水B.天C.地D.风E.气2.气的根本属性是:A.上升B.下降C.外出D.运动E.静止3.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A.互根互用B.对立制约C.交感合和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4.精气神学说中所谓的“精”主要指:A.生殖之精B.后天之精C.自然界之清气D.肾中所藏之精E.水谷精微5.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A.气B.气机C.气化D.彼此感应E.神6.精气神学说中的“神”主要指:A.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B.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C.一切生物生命力的外在表现D.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E.以上均是7.精气神学说中特别重视:A.精的作用B.气的作用C.神的作用D.精气互化的作用E.精气生养神的作用8.阴阳属性的征兆是:A.动静B.水火C.上下D.晦明E.寒热9.阴阳比较完整而简要的概念是:A.事物的对立B.事物的对立统一C.事物的一分为二D.事物内部的一分为二E.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10.阴阳交感是指: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E.阴阳二气的对峙11.天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发生和变化的:A.结果B.根由C.形式D.物质E.现象12.“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阴阳的:A.交互感应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13.“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A.制约B.交感C.消长D.互根E.互用14.“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阴阳的:A.交互感应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15.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阳的脏是:A.心B.肺C.肝D.脾E.肾16.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阴的脏是:A.心B.脾C.肝D.肺E.肾17.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阳的脏是:A.心B.肺C.肝D.脾E.肾18.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至阴的脏是:A.心B.肺C.肝D.脾E.肾19.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阴的脏是:A.心B.肺C.肝D.脾E.肾20.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是:A.上午B.下午C.前半夜D.后半夜E.以上均非21.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阳中之阴的是:A.上午B.下午C.前半夜D.后半夜E.以上均非22.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是:A.前半夜B.后半夜C.上午D.下午E.以上均非23.可用阴阳互根互用来解释的是:A.阳胜则阴病B.阳病治阴C.阴损及阳D.重阴必阳E.阴虚则阳亢24.“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A.阳损及阴B.阳盛伤阴C.阴虚阳亢D.阳气暴脱E.阳虚阴盛25.“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A.阴胜阳虚B.阳胜阴虚C.阴虚阳亢D.阳虚阴盛E.阴阳两虚26.以补阴药为主,适当配伍补阳药的治疗方法属于:A.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C.阴病治阳D.,阳病治阴E.以上均不是27.把“脾”归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何归类法:A.取象比类法B.推演络绎法C.以表知里法D.试探法E.反证法28.“亢则害,承乃制”说明五行间的:A.相生B.相克C.相乘D.相侮E.制化29.“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A.木疏土B.木克土C.木乘土D.木侮土E.土侮木30.脾病传肾属于:A.相生B.相克C.相乘D.相侮E.母病及子31.属于“子病犯母”的是:A.脾病及肺B.脾病及肾C.肝病及肾D.肝病及心E.肺病及肾32.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是:A.培土生金B.佐金平木C.泻南补北D.抑木扶土E.培土制水33.“泻南补北”法适用于:A.肾阴虚而相火妄动B.心阴虚而心阳亢C.肾阴虚而心火旺D.肾阴虚而肝阳亢E.肾阳虚而心火越34.属中医学一般思维方法的是:A.整体观念B.阴阳学说C.五行学说D.精气学说E.比较、演绎、类比35.五官中的“舌”属火,主要采用的是何种归类方法:A.比较B.演绎C.类比D.以表知里E.反证36.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属于:A.比较B.类比C.演绎D.以表知里E.试探37.考查对象之间的不同与相同之处在方法学上属于:A.比较B.演绎C.类比D.反证E.试探(二)B型题A.精气学说B.比较、演绎、类比C.诊断方法D.治疗方法E.预防方法1.属中医学一般思维方法的是:2.属中医学哲学方法的是: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C.阳病治阴D.阴病治阳E.滋阴扶阳3.“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指的是: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指的是:A.阴阳的运动B.阴阳的交感C.阴阳的制约D.阴阳的互根E.阴阳的平衡5.万物发生和变化的根源是:6.实现阴阳交感的基础是: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D.相侮E.相克7.肝火犯肺属于:8.肝气犯脾属于:A.益火补土B.滋水涵木C.培土生金D.抑木扶土E.金水相生9.以泄肝健脾法治疗肝旺脾虚证的治法称:10.以温肾阳的方法而补脾阳的治法是:11.滋养肺肾法称:A.比较法B.类比法C.演绎法D.以表知里E.反证法12.患者四肢震颤、抽搐,诊断为风邪为患,此采用的是:13.患者唇、舌青紫,诊断为血瘀,此采用的是:A.反证法B.试探法C.司外揣内D.比较E.类比14.中医古代医籍中的“消息法”属于:15.诊断性治疗属于:(三)D型题1.精气的两种存在状态是:A.弥散B.变幻莫测C.凝聚D.气化E.以上均是2.阴阳的互根旨在说明:A.阴阳二气是交互感应的B.阴阳具有各自的独立性C.阴阳是对立统一的D.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E.阴和阳都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3.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A.母子关系B.母病及子C.子病犯母D.传其所胜E.传其所不胜4.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A.传其所胜B.母病及子C.子病犯母D.传其所不胜E.所胜所不胜关系5.五行中某一行太过或不及,均可引起:A.相生B.相克C.相乘D.相侮E.制化6.阴阳学说中最根本的原理是:A.对立B.互根C.消长D.平衡E.转化7.下列哪些属于阴阳运动的形式:A.阴阳交感B.阴阳制约C.阴阳消长D.阴阳互用E.阴阳转化8.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是:A.抑强B.扶弱C.虚则补其母D.实则泻其子E.泻其有余,补其不足9.从结果来进行反推的思维方法有:A.类比B.试探C.比较D.司外揣内E.反证10.气一元论(精气学说)作为一种自然观,是下列何学说的基础:A.气血津液学说B.经络学说C.阴阳学说D.五行学说E.病因学说(四)X型题1.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是:A.水地说B.道家思想C.精气学说D.阴阳学说E.五行学说2.广义之“精”,泛指人体中的:A.气B.血C.津液D.先天之精E.水谷之精3.精气神学说中的“气”主要组成是:A.肾精所化之气B.水谷精气C.自然界清气D.肾中所藏之精气E.脏腑之气4.阴阳消长是:A.绝对的B.相对的C.稳定的D.无条件的E.有条件的5.属于阳的属性有:A.温煦B.兴奋C.明亮D.潜藏E.滋润6.用阴阳互根互用原理来解释的有:A.阳中求阴B.阴损及阳C.阳病治阴D.阳胜则阴病E.气虚导致血虚7.属阴阳制约原理的治法是:A.阴阳双补B.阳病治阴C.阳中求阴D.阴中求阳E.寒者热之8.阴阳的相对性表现在:A.阳制约阴B.阴根于阳C.阴消则阳长D.阴阳中复有阴阳E.阴阳双方是通过比较而分阴阳的9.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A.五行的特性B.事物按五行属性进行归类C.五行的生克制化D.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E.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0.“水曰润下”比象地说明了肾的哪些功能:A.肾主水B.肾开窍于耳C.肾主骨生髓D.肾藏精E.肾在液为唾11.下列属于土行的是:A.爪、筋、皮、肉、口B.唇、口、黄、化、肉C.皮、鼻、口、胃、长D.宫、脾、黄、思、甘E.长夏、湿、中、歌、哕12.下列属于金行的是:A.爪、筋、皮、肉、口B.鼻、皮、毛、收、悲C.皮、鼻、口、胃、长D.商、辛、白、哭、悲E.秋、西、咳、燥、收13.下列属于火行的是:A.爪、筋、皮、肉、苦B.舌、脉、喜、夏、长C.喜、鼻、口、胃、长D.苦、赤、长、暑、南E.夏、小肠、舌、笑、忧14.下列属于木行的是:A.爪、筋、皮、肉、口B.目、筋、怒、呼、握C.皮、筋、口、胃、长D.春、东、风、青、生E.角、酸、东、胆、目15.下列属于水行的是:A.爪、筋、皮、肉、口B.冬、膀胱、耳、骨、恐C.冬、鼻、口、胃、长D.恐、呻、栗、耳、冬E.北、寒、藏、黑、咸16.根据“虚则补其母”确立的治法是:A.培土制水法B.益火补土法C.滋水涵木法D.佐金平木法E.培土生金法17.“补母泻子”的治疗原则适用于:A.子病犯母B.母病及子C.肺病及肝D.肾病及脾E.单纯一脏有病18.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病情,病情较深重的有:A.肝病及脾B.脾病及肾C.心病及肾D.肝病及肺E.肺病及肝19.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病情,病情较轻浅的有:A.肾病及肝B.脾病及肺C.肺病及脾D.脾病及肝E.肝病及心20.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疾病的转归,下列为“顺”的有:A.肝病色青见浮脉B.心病面赤见沉脉C.肝病色青见沉脉D.肺病色白见洪脉E.肾病色黑见沉脉21.下列哪些属五行理论在情志病治疗中的具体应用:A.思胜恐B.惊胜思C.悲胜怒D.怒胜忧E.恐胜喜22.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是:A.注重整体上的研究B.比较C.擅长哲学思维D.强调功能联系E.从宏观的角度观察事物23.在中医学中运用较多的思维方法有:A.视外揣内B.类比C.比较D.演绎E.试探与反证24.事物按五行属性归类的方法有:A.以表知里法B.试探法C.取象比类法D.推演络绎法E.比较法二、填空题1.精气学说滥觞于______,西汉时被______所同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课试题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____ 活动。
A、生产 B 、劳动C、社会文化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______ 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 B 、大学体育C、学校体育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___ 和训练以及运动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 B 、课间操C、课外体育锻炼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______ 活动。
A、经济B、体育C、商业5、体育的功能包括_____ 、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 B 、健美功能 C 、健康功能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_________ 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
A、合理营养B、身体练习 C 、体育竞赛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三基, _______ 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 B 、提高运动水平 C 、提高身体机能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________ 、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 B 、体育竞赛C、体育课程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_____ 和竞赛。
A、运动训练 B 、理论教学 C 、基础练习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 _________ ”名言。
A、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B、生命在于运动C、活动是生活的基础11、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提高心理素质宣泄情绪_______ 、调节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
A、增强社交能力 B 、解除疲劳和精神紧张 C 、完美人格个性12、心理健康是指人在______ 、认知意志、平衡人际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
A、智力 B 、兴趣 C、情绪13、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_______ 和道德健康。
A、自我实现 B 、意识健康C、社会适应良好14、人的信仰、品德、情操、人格等处于积极向上、高尚和完善的状态就是_________ 。
A、身心健康 B 、心理健康 C 、体质健康15、体育作为一种健身养生、_________ 的手段是最好的,并且可以伴随终身。
A、延年益寿 B 、增长知识 C 、形体锻炼16、现代健康观的内涵包括_______ 、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A、遗传因素B、生物因素 C 、体育因素17、体育运动在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形态结构和机能方面具有提高心肌用氧能力、 _______ 、降低血脂的作用。
A、防止脑动脉硬化B、提高心力储备 C 、促进胃肠蠕动29、从运动生理来说, A 、5min ________ 是全身耐力运动所需的最短时间。
B 、 10min C 、15min30、健身锻炼的运动量一般用运动强度与A 、运动量B 、运动负荷_____ 的乘积来表示。
C 、运动时间A 、120〜130 次/minB 、110〜140 次/minC 、130 〜150 次/min32、对青少年学生来说,以健身为目的的耐力练习心跳、脉搏应该维持在 _______ 为宜。
C 130-160 次 / 分18、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包括神经官能症、 _________ 、精神分裂症。
A 、焦虑症B 、恐惧症C 、心身疾病19、 运动可以增强社会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尤其是 ____________ 运动。
A 、户外B 、足球C 、健身20、 一般来讲,信仰的形成,世界观的确立,是经过了较长时期的思想活动、_______ 、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而取得。
A 、身体活动B 、生理活动C 、物质基础21、 ______ 因素是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成才、成功的重要的非智力 因素,更是大学生的健康因素。
A 、形象 B 、气质C 、性格22、 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 ________ 环境,它们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A 、社会B 、运动C 、生活23、 健康是人一生关注的永恒主题,树立“ __________ ”的理念,将对人类的发展的社会进步,对我国在新世纪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A 、比赛第一B 、健康第一C 、友谊第一24、 大脑只占人体重的 2%但它需要的氧气却要由心脏总流血量的20%来供应,比肌肉工作时所需血液量多 __________ 。
A 、10%-15% B 、15%-20% C 、20%-25% 25、 _______ 是指人的信仰、品德、情操、人格等处于积极向上、高尚和完善的状态。
A 、心理健康B 、道德健康C 、身体健康26、 运动处方锻炼主要是采用 ________ 运动A 、有氧B 、无氧C 、有氧与无氧相结合的 27、 持续5分钟以上尚有余力的运动称为 _________ 。
A 、有氧运动B 、无氧运动C 、恒常运动28、 根据运动时心率和强度相关关系标准,心率 160次/分钟的锻炼强度大约是 ________A 、 80%B 、70%C 、60%31、国内外科研成果表明,最适宜的锻炼强度在 65%- 75%即心率在 ___________ 之间。
A 、120—140 次/ 分B 、120—170 次 / 分33、 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最为有利,每次锻炼时间安排为早锻炼 ________ 钟,课外活动40— 50分钟,晚饭后轻度活动10—20分钟,睡眠前轻松运动 10 分钟左右。
A、15 B 、20 C 、2534、 据国内外科研成果表明,每次进行min的耐力性运动锻炼是比较适宜的。
A 、10—40B 、15— 50C 、20— 6035、 最适宜的锻炼频度是每周进行 ___________ 次。
A 、1— 2B 、2 — 3C 、 3 — 436、 ________ 对增强呼吸系统摄取氧、心血管系统载荷及输送氧的能力,以及组织的有氧代谢利用氧的能力有显著的训练作用。
A、耐力练习B、力量练习C、速度练习37、制定运动处方具有五个步骤,其中第一步应是 A 、临床检查 B 、一般体检 C 、 38、 运动处方锻炼主要采用中等强度有氧代谢为主的A 、伸展运动B 、耐力性运动3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克服外部阻力的练习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杠铃、哑铃B 、杠铃、跳跃40、 克服本身体重阻力的练习方法有 _________ 。
A 、弓|体向上、俯卧撑B 、实心球、沙袋41、 身体健康是指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以、竞赛C 、健身_____ 时间有节奏的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
A 、减肥B 42、 耐力是指人体A 、长B C 、运动试验_______ 运动,也称有氧运动。
混合运动、引体向上、俯卧撑 C、拉力器、实心球为主要目的的身体活动。
43、 力量性锻炼应注意的问题:练习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循序渐进增加负荷;_______次练习要充分的做放松整理活动。
A 、练习时要持之以恒B 、练习中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C 、练习时要分组多次44、 下列 ____ 项目不属于腰腹肌力量练习。
A 、仰卧举腿 B 、仰卧起坐 45、 下列 ____ 项目不属于柔韧练习。
A 、坐位体前屈 B 、收腹举腿跳4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中和运动后的饮水 ,应用 A 、少量多次B 、多量少次C 运动中韧带扭伤的处理方法应是先 C 俯卧撑47、 C 、伸展运动 _为原则。
、少量少次____ ,再用绷带加压包扎并将受伤部位高抬。
、揉搓或抖动 ;每48、 ______ 是人体生命活动中能量的主要供给者。
A 、蛋白质B 、糖C 、脂肪49、 饭后立即运动,会使参与胃肠消化的血液又重新分配,流向肌肉和骨骼,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且还会因胃肠的震荡及牵扯而出现腹痛、 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一般认为饭后 _________ 小时左右再进行运动较为适宜。
A 、0.5 小时 B 1小时 C 、1.5 小时 50、 参加剧烈体育活动前需要先做 ________ ,以免受伤。
A 、准备活动B 、身体练习C 、全身运动51、 为了自身身体健康, _________ 不宜参加剧烈运动。
A 、中午B 、 饭后C 、晚上52、 对溺水者进行直接救护时,其过程分为观察、入水、游近溺水者、______ 、拖运、上岸、抢救等。
A 、解脱 B 、推拉 C 、人工呼吸 53、 延迟性肌肉酸病的处理方法为 ________ 。
A 、冷敷B 、热敷C 、加压包扎54、 剧烈运动时,出现呼吸困难、肌肉酸痛、动作迟缓、胸闷难忍、下肢沉重和不愿再运动下去等现象,这在运动生理学上称为 ___________ 。
A 、极点B 、第二次呼吸 C、过度疲劳55、 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抢救者一手托起患者下颌,掌根轻压______ ,以避免空气经食管出入胃内,另一手捏住鼻孔,掌根压住患者前额,深吸一口气后对患者口吹入,吹完气后松开捏住鼻孔的手,如此反复进行。
A 、喉结上方B 、喉结C 、喉结下方56、关节囊和韧带扭伤治疗主要为立即冷敷,加压包扎,止痛,24 — 48小时之后可外敷新伤药,痛点药物注射,_________ 天后进行理疗或按摩。
A2天B、3天 C 、4天57、面部擦伤后不宜使用的消毒药水是 _________ 。
A、红药水B、紫药水C、碘酒58、体重计算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简易公式是:本人的身高减去__________ ,所得的差数就是正常体重。
(单位为 kg)A、110B、105 C 、10059、每天的睡眠时间应占一天的_________ 左右。
A、三分之一 B 、四分之一 C 、五分之一60、为保证良好的睡眠,睡前________ 小时不易进行剧烈运动。
A、0.5B、1 C 、261、______ 是一切生命的基础,它是由碳、氢、氧、氮硫及磷等元素组成的。
A、脂类B、糖 C 、蛋白质62、一般学生在一堂课上平均心率达到 _________ 为宜。
A、110— 150 次/min B 、120 —160 次/min C、130 —170 次/min63、人工呼吸每次吹气量应为800—1200毫升,吹气按每分钟__________ 的频率进行。
A、16—18 次 B 、20— 25 次 C 、25 — 28 次64、当溺水者呼吸与心跳都停止时,一人做人工呼吸一人做胸外心脏按压,两者同时进行,每按压_______ 次吹气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