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翠与傩送的再次相遇

合集下载

续写边城翠翠的结局作文

续写边城翠翠的结局作文

续写边城翠翠的结局作文自爷爷去世后,翠翠便独自守着那渡船。

茶峒的山水依旧,可翠翠心里却总是空落落的。

那傩送啊,自那夜走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起初,翠翠还总是每天盼望着,只要听到河面有船桨划动的声音,她的心就忍不住扑通扑通地跳起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河面,总觉得傩送会突然出现在船头。

可日子一天天过去,那希望就像河里的水,慢慢地流走,却没有带回她想要的人。

寨子里的人看翠翠孤苦伶仃的,都很心疼她。

有的大妈就来劝她:“翠翠呀,莫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嘞。

咱茶峒的好儿郎多着呢,你长得这么俊,不愁找不到好人家。

”翠翠听了,只是红着脸摇摇头,她心里只装得下傩送一个人。

这一天,翠翠像往常一样在渡船上发呆。

突然,一只小手扯了扯她的衣角。

她低头一看,原来是老船夫以前常带的一个小娃娃。

小娃娃眨着大眼睛对翠翠说:“翠翠姐姐,河对岸来了个奇怪的叔叔,他一直在看这边呢。

”翠翠心里一动,难道是……她赶忙站起身来,手搭在额头上向对岸望去。

只见对岸站着一个身影,模模糊糊的看不太真切。

翠翠的心跳陡然加快,她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稳稳地把渡船划了过去。

船离对岸越来越近,翠翠的手都忍不住有些微微颤抖。

当船靠岸的时候,那身影也渐渐清晰起来,不是傩送。

翠翠的心一下子又落了下去,像掉进了无底的深渊。

那是一个外乡来的商人,看着翠翠失魂落魄的样子,他好奇地问:“姑娘,你这是怎么了?可是身体不舒服?”翠翠轻轻摇了摇头,说:“没,没事。

”商人又说:“姑娘,我看你这渡船的地方风景甚好,我想在这附近做点小生意,不知道方不方便?”翠翠心想这和自己也没多大关系,就说:“您看着办就好。

”那商人在茶峒住了下来,慢慢地和寨子里的人熟悉起来。

他也常常看到翠翠在渡船上发呆,心里觉得这姑娘肯定有什么心事。

有一天,他就对翠翠说:“翠翠姑娘,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看过很多人的故事。

我看你每天都不开心,你要是愿意的话,可以和我说说,说不定我能给你出出主意呢。

”翠翠看他一脸真诚,犹豫了一下,就把自己和傩送的事情说了出来。

《边城》的全文赏析

《边城》的全文赏析

《边城》的全文赏析《》的主要的冲突矛盾在于傩送和天宝之间的争取翠翠的事情上。

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下面小编供大家带来《边城》的全文赏析。

一、作者简介: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

写于1934年的中篇小说《边城》,便是一部充溢着浓浓湘西乡土味、乡土情的佳作。

作者以清丽的笔触,描写了撑渡船的老人与他的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纯朴生活,以及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的爱情悲剧。

小说以牧歌式的情调描绘出田园诗般的边城世界。

这里的人民保持着淳朴自然、真挚善良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他们诚实勇敢、乐善好施、热情豪爽、轻利重义、守信自约,“凡事只求个心安理得”,俨然是一个安静的平和的桃源仙境。

这里的人民,诗意地生活,诗意地栖居。

这是抒,也是风俗画。

作品没有惊心动魄的社会巨变和激烈复杂的矛盾冲突,但风格深远自然、清灵纯朴、和谐隽永,如一幅美丽的乡村图画,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说中的顶峰之作”。

他的也独具魅力,为现代散文增添了艺术光彩。

一些后来的作家曾深受他创作风格的影响。

二、内容辑要:内容辑要(梗概)提示川湘交界的茶峒边城依山傍水,远离尘嚣,和平安详,如世外之境。

城边“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

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

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

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边城》-续写作文300字相关作文

《边城》-续写作文300字相关作文

《边城》-续写作文300字相关作文
翠翠等啊等,等过了第一个候鸟南飞,等过了第二个候鸟南飞……直到有一天,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一艘小船上,缓缓飘来,是傩送!翠翠呆呆地站在河边,像一座雕像一样。

那水晶般的眼睛里闪着晶莹的泪花,这是唯一可以证明她是一个大活人的东西了。

小船越来越近,终于靠岸了。

翠翠恨不得一下子扑进他的怀里,可不知怎的,双脚却迈不开步子。

傩送慢慢走来,只是眼睛里不再有曾经的温柔,他冷冷地告诉翠翠这些年来自己的遭遇:因为背负着沉重的心里负担,当年他坐上了去上海的船,因为遇上海风,船只被打翻,多亏及时抓住一块木板,在大海中漂流数日被人救起,才得以生还。

救命者正是碾房老板老板的女儿。

通过几年的朝夕相处,傩送发觉自己已经爱上了她,所以此次回来就是来接管碾房的。

翠翠愣愣地杵在那,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止不住地流……。

续写边城翠翠的结局作文500字

续写边城翠翠的结局作文500字

续写边城翠翠的结局作文500字作文一
翠翠一直在渡口等着傩送归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翠翠的心始终没有改变。

每天清晨,翠翠还是会早早起来,打扫渡船,准备迎接过河的人。

她的眼睛总是望着远方,期待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

有一天,村里来了个卖货郎。

他给翠翠带来了一个消息,说是在外面的一个小镇上,看到一个长得很像傩送的人。

翠翠听了,心里一阵激动。

从那以后,翠翠更加坚定了等待的决心。

她相信,傩送一定会回来找她的。

终于,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一艘小船缓缓驶向渡口。

船上站着的,正是傩送。

翠翠的眼泪夺眶而出,她跑向岸边,傩送也跳下船,两人紧紧相拥。

从此,他们一起守着渡口,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作文二
翠翠一直在边城里等着傩送。

春夏秋冬,风雨无阻。

她会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坐在船头,轻轻地哼着歌,那歌里全是她对傩送的思念。

有一次,翠翠生了一场大病。

村里的人们都很担心她,可她心里想的还是傩送。

她说:“我要快点好起来,等傩送回来的时候,看到我健健康康的。


也许是翠翠的真诚感动了上天,病好后的翠翠更加坚强。

一天,翠翠像往常一样在渡船上忙碌。

突然,她听到有人喊:“翠翠!”她猛地抬起头,看到了那个日思夜想的人。

傩送回来了,带着满心的愧疚和对翠翠的爱。

翠翠笑了,笑得那么甜,边城里又充满了欢乐和希望。

高中课文边城三到六章内容概括

高中课文边城三到六章内容概括

高中课文边城三到六章内容概括《〈边城〉三到六章内容概括》
嘿,你知道吗?《边城》这本书可太有意思啦!今天我就来给你讲讲三到六章的精彩内容。

第三章里呀,端午节到了,翠翠去看龙舟比赛。

那场面,真是热闹非凡!人山人海的,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翠翠在人群中挤来挤去,眼睛都不够看啦。

就在这时,她遇到了傩送二老,哎呀,这可真是奇妙的相遇!傩送派人送翠翠回家,翠翠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直跳。

她难道不期待再次见到傩送吗?
第四章中,爷爷和翠翠说起了翠翠父母的爱情故事。

这就好像是在告诉翠翠,爱情有时候是甜蜜的,有时候又带着点儿苦涩。

顺顺家的两个儿子傩送和天保都喜欢上了翠翠,这可咋办呢?这就好比两只美丽的蝴蝶都想停在同一朵花上。

第五章里,天保大老也喜欢上了翠翠,他让杨马兵向爷爷询问翠翠的情况。

爷爷心里打着鼓,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这就像走在一条岔路口,不知道该往哪边走。

第六章可精彩啦!爷爷去顺顺家探口风,顺顺对爷爷很热情。

可爷爷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不知道翠翠的未来会怎样。

这就像在黑夜里走路,看不到前方的光亮。

总之,这三到六章的故事,充满了期待、迷茫和纠结。

翠翠的爱情会走向何方?顺顺一家又会如何抉择?真是让人好奇得不行,恨不得一下子就知道后面的情节!我觉得呀,《边城》里的人物就像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一样,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感同身受,也让我们对爱情和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

你是不是也这么认为呢?。

沈从文《边城》原文内容赏析

沈从文《边城》原文内容赏析

沈从文《边城》原文内容赏析沈从文《边城》原文内容赏析为了翠翠的幸福,老船夫愿意让翠翠自己作主,因此没有直接答应天保的提亲。

待天保明白傩送也爱翠翠,同意傩送提出的公平解决办法:兄弟俩轮流对翠翠唱歌,谁唱动了翠翠的心,翠翠便归谁。

结果,天保自知不敌傩送,赌气乘船下行,不料不小心被竹篙弹入激流淹死了。

顺顺家以为这事与老船夫有关,傩送也以为他做事“弯弯曲曲”,不爽快,面子上对他冷淡了许多。

为了求得人对自己命运的自主,老船夫陷入了不为人理解的孤独。

傩送父子的冷淡,中寨人关于傩送决定要碾坊的谈话,翠翠外柔内刚的脾性,当年女儿悲惨的死,全都综合在一起,“命运”仿佛给了老船夫当胸一拳,他终于无力再抵抗,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伴随白塔的坍塌而死去了。

后来便说到了老船夫死前的一切,翠翠因此明白了祖父活时所不提及的许多事。

二老的唱歌,顺顺大儿子的死,顺顺父子对于祖父的冷淡,中寨人用碾坊作陪嫁妆奁,诱惑傩送二老,二老既记忆着哥哥的死亡,且因得不到翠翠的理会,又被逼着接受那座碾坊,因此赌气下行。

祖父的死因,又如何和翠翠有关……凡是翠翠不明白的事情,如今可全明白了。

翠翠把事情弄明白后,哭了一个晚上。

翠翠终于独自守在渡口,等待傩送的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关注文中描写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的文字,富有地方色彩的景物,都自然而又清丽,优美如画让人如入梦境,无不给人美的享受。

三、名段助读1、茶峒风情【情节概要】茶峒凭山依水筑城。

贯穿各个码头的是一条河街,街上的吊脚楼是茶峒富有特色的建筑。

春水上涨时,茶峒人便搭了梯子进城,待水退后再从城门口出城。

若大水特别猛,茶峒人便在城头上呆望,若见水中有被飘起的人或物,茶峒人便急急地敢去救起。

茶峒很美,白河清澈,两岸多山,山中翠竹丛立。

河边住户自然随意,黄泥墙,黑瓦顶,与周围环境极其调和。

边地风俗淳朴,即便是妓(ji)女,也做得很义气,相熟了有钱无钱都无所谓,如果遇见相爱的,便会全身心地投入。

《边城(节选)》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边城(节选)》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边城
沈从文
刘文典眼中的沈从文:
“傲骨狂徒”刘文典从不把朱自清、沈从文这些用白 话文写作的“才子”放在眼里,他曾说“在西南联大, 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应该拿四百块钱,我应该拿 四十块钱,朱自清可拿四块钱。可我不会给沈从文四毛 钱。沈从文要都当教授,那我是什么?那我岂不成立太 上教授了吗?”
奇人&狂人刘文典 安徽大学首任校长、学潮、蒋介石
一: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 赞美人性美; 二:以都市生活为题材,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 人性的丧失。 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 中篇小说:《边城》( “田园诗的杰作”“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 ) 长篇小说:《长河》是其中的代表作。
作品风格
风俗美
(1)有哪些风俗? (2)作者在第三部分第2段说:“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 和过年”在这三个节日中究竟是怎样的热闹?
①端午(第三部分3—4段):家家锁门闭户到河边,观看热闹的 龙舟比赛、参加捉鸭子游戏。 实写端午节的热闹。 ②中秋、过年(第五部分2段):男女对歌、观赏狮子和龙灯、放 烟花。 虚写中秋节的热闹、回忆两年过年的热闹。
• 分析:潜台词就是要爷爷陪着一起去,但同时表明要爷爷去不是因为自己胆小, 聪明可爱,同时也隐隐道出了翠翠内心深处的孤寂和对爷爷的依恋。
情节二: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薄雾。翠翠望到 这个景致,忽然起了一个怕人的想头,她想:“假若爷爷死了?” (19段)
• 分析:这是翠翠的心事与惧怕,反衬着她对爷爷深厚的感情,爷爷是她生活的 依靠,更是她心灵的寄托。
(六)老船夫对翠翠的试探:触景生情,虑及未来 (回到现在,迎婚送亲的花轿来到渡口渡河,引发了翠翠对爱情的美好憧憬。)

续写《边城》500字端午节作文

续写《边城》500字端午节作文

续写《边城》500字端午节作文《续写〈边城〉500 字端午节作文》
自从上次端午节翠翠见到傩送后,她的心就像被春风吹过的湖面,久久不能平静。

今年的端午节又到了,茶峒依旧热闹非凡。

人们在河中赛龙舟,鼓声震天,岸边挤满了欢呼的人群。

翠翠也来到了岸边,她的眼睛不停地在人群中寻找着那个熟悉的身影。

突然,一艘龙舟冲过了终点,船上的人欢呼雀跃。

翠翠定睛一看,那船头站着的不正是傩送吗?傩送也看到了翠翠,他的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比赛结束后,傩送来到翠翠身边。

“翠翠,又见到你了。

”傩送说道。

翠翠红着脸,低下头,轻轻地说:“嗯。

”两人就这样静静地站着,谁也没有再说话,但心里却满是欢喜。

《续写〈边城〉500 字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到了,茶峒这个小地方比往常更加热闹。

翠翠还是和爷爷一起守着渡船。

她心里一直盼着能再次见到傩送。

河面上,龙舟比赛激烈地进行着,呐喊声此起彼伏。

翠翠一边看着比赛,一边想着心事。

就在这时,傩送的身影出现在了她的视线里。

傩送也看到了翠翠,他朝着翠翠走了过来。

“翠翠,好久不见。

”傩送笑着说。

翠翠有些害羞,不知道该说什么。

傩送接着说:“上次分别后,我一直想着你。

”翠翠听了,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爷爷看到傩送和翠翠在一起,心里也很开心。

他对傩送说:“孩子,以后常来玩。

”傩送点点头。

这个端午节,因为傩送的出现,翠翠觉得格外美好。

她知道,自己的生活也许会因为傩送而变得不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爷爷走了,二老也走了,只留下翠翠一人和一条黄狗相依为命。

爷爷带着遗憾走了,只留下了一条渡船和一个充满爱的破屋。

在村里老人的帮助下,翠翠小心翼翼的将爷爷入了土。

渐渐的,生活恢复了平静,翠翠成了这条养育了她多年的河的掌渡人。

闲暇时,她就载着黄狗到河中央,坐在船帆上,用脚划着清凉的河水,时而逗逗黄狗,时而想想爷爷,时而想想傩送……在她的心底总有一个梦,梦着傩送回来了,回来把她带走,带到一个真正属于他们的世界,辛福的生活……
所以,她一直待在这里,一天也不想离开。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端午节又来了。

清晨,翠翠又听到那熟悉的鼓声,可她再也没有跑到山顶去看,鼓声也在没能把她带到另一个节日里。

她站在河岸边,注视着对面的绿树青山,沉思着……
“喂!有人过河勒!”一个身穿灰色衣裳,背个喽啰的老头儿打破了这份宁静。

“哎!来勒。

”翠翠应和着,奔跑着跳到船上,黄狗也随着跳了上去。

“今天跳脚楼克热闹了,人都去那了,你怎不去?”老头儿指了指河那边,又望了望翠翠。

翠翠只是拉着她的船没有理会他,见翠翠不搭理,老头儿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青天碧水,水天相接,晚霞映着河水,渐渐的消失了,这时的天空显得格外的平静。

这一天,除了那个老头儿确实没有人再来过。

“端午就这样过去了。

”翠翠呆望着那个山顶,自言自语到。

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个端午。

翠翠还是和黄狗坐在船上,划着水,想着爷爷,想着二老,想着他们的世界。

这一天,许久没人来渡船了,黄狗在船上熟睡了去,翠翠闭上眼,带着美好的愿望进入了梦乡,迷迷糊糊中听见有人竟在对面的山顶唱起了歌儿,她一下蹦了起来,船晃着小狗“汪汪汪”大叫了起来。

“狗,狗,别叫,别叫……”狗被吓坏了,越发叫得厉害。

“狗,狗,停下,快停下……“翠翠还在喊着,她熟练的拉着渡船,靠了岸,跳了下去,用耳朵使劲的去听,可是,一点收获也没有,终于。

她忍不住了。

“二老,傩送,是二老吗?是吗……”她叫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周围除了她的声音什么也没有。

狗似乎看出了主人的无助,也央央的附和着。

“喂!撑渡船呢!”河对面一个背着竹箩,戴着草帽的中年男子叫着,他把草帽压得很低,似乎不愿有人看见他的摸样。

翠翠望着,没有回答,只是慢慢走到船上,有气无力的拉着船。

“这么慢,让我好等啊!”那男子上船后说到。

翠翠还是不作声,只是一味的望着那个山头。

那个男子顺着那个山头望去,“那有什么?”他忍不住了。

“有什么你也不知道。


“那我知道呢?”
翠翠只当他是玩戏,不曾理会他。

到了岸上,便向家门走去。

“那有二老?”那男子叫道。

自从爷爷走后,她再没从别人耳朵听到这个词。

她如梦初醒一般,强转过顿时僵硬的身子,呆望着,好一会儿,那男子才跳下船,摘下草帽,站立在岸边,望着两眼泪水的翠翠轻声的说:“我,我就是二老!”声音有些梗塞,翠翠却听得一清二楚,刹那间,她终于忍不住了,哭了,泪如雨下。

傩送走了上去,紧紧地把她抱在怀里,再也不想放开。

这时的天空很晴朗,纯白的,很平静,两人就这样拥抱在一起,看着对面的青山绿水,黄狗趴在旁边,安静的享受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