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汉诺威博览会瑞士馆共鸣箱_德国
大师解读-彼得卒姆托

南加州建筑学院洛杉矶分校任教 慕尼黑工业大学任教 杜兰大学任教 起任门德里西奥建筑学院教授 哈佛设计研究生院任教
2009 荣获普利兹克建筑奖
培养他对手工家具制作的兴趣与设计天赋
对于细节的追求 精细和技巧 初次接触到建筑设计
受到极简主义雕塑家和导师希比尔• 莫霍利- 纳吉影 响
加深对民间传统建筑结构、材料、施工技术的了 解 位于哈尔登施泰因的阿尔卑斯山村,远离尘世
2021/8/3
LOCATION: 苏木维特格 · 格劳宾登州 · 瑞士
2021/8/3
31
MATERIAL: 木材:落叶松板
2021/8/3
32
平面形式:双纽线、拉丁十字、小船的概念
2021/8/3
33
SPACE: 单一的内部空间
2021/8/3
34
SPACE: 单一的内部空间
2021/8/3
阳光
“阳光,天光,从外层空间抵达地球表面,它显赫、强烈而直接。它是全一的光。”
历史·地域·环境
“我满怀热情,希望能设计这样的建筑:最终,建筑自然地发展成为它们所在位置的形式和历史的一部分。”
文化
“我深信:一座好的建筑一定能吸纳人们生活的痕迹,从而呈现出特定的丰富性。”
“对建筑、空间、色彩、感官等影像进行关联的、大胆的、自由的、规矩的、 系统的思考——我认为这就是对设计最恰当的定义。”
培养他对手工家具制作的兴趣与设计天赋 对于细节的追求 精细和技巧
生平简介
1943 1958 1963
出生于瑞士巴塞尔,父亲是一名橱柜工匠 在木匠作坊当学徒 在巴塞尔工艺美术学校学习艺术初级课程和家具设计
1966 作为交换生在普瑞特艺术学院 学习工业设计和建筑设计
彼得卒姆托资料

Part1设计理念
位于瑞士山区的瓦尔斯温泉浴场是卒姆托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他成功 处理建筑与场地之间复杂关系的代表作。在对场地地理条件详细分析后,如何 呼应有力的地质条件, 如何让建筑融入阿尔卑斯山旖旎的自然风光和地形地貌 之中,成为卒姆托设计的起始点。
“他为他的每一件作品仔 细地思量,寻找到了独特 的建造方式。”
卒姆托的设计理念及表现方法
卒姆托的作品不多,但都经过长时间的精心设计。他的作品都 运用基本的形体,关注对空间的感知、材料特性及材料之间和谐配置。
他认为建筑无论大小,都要让人感到亲切、尊严和自由,让人乐 于使用。
真实 整体 感知
一、真实(Realm)
“就像那些追求完美的手 艺人,无论是用雪松制成 的墙面 板还是磨砂玻璃, 在祖索尔灵巧的双手中, 这些材料都体现出各自的 特质,并一同为建筑的永 恒性服务。”
“剥下了建筑的各种虚幻 外皮,而裸露出 其最本 质的、同时也是最高贵的 要素,卒姆托重申了一个 建筑师在这个脆弱的世界 上不可替代的位置。”
彼得·卒姆托
2009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彼得·卒姆托
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 1943年4月生于瑞士巴塞尔,建筑 设计师,早在80年代就为人熟知了。 到了90年代,他的作品更是层出不 穷,这些作品有着重建永恒价值的 独特视角,令人刮目相看。 凯悦基金会主席托马斯·普茨克解释 卒姆托获奖原因时说,卒姆托“专 注、不妥协且非凡坚定……所有卒姆 托作品都呈现一种强烈永恒感。他 以旷世才华将清晰、精确的观念与 诗意空间融合,作品灵韵涌动。
彼得.卒姆托的介绍

光承载了历史的痛苦 ,给人们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卒姆托在回答“ 为什么柯伦 巴有非常暗的空间 ”这个问题时 , 他说 到 :“ 我在瓦尔斯温泉浴场就已经开 始了 这样的工作 ,我们需要这样美丽的昏暗光 线的情景 ,建筑也 需要。这样 , 老年人 看起来更漂亮 ,他们的皱纹就不那么明显 了。 ” 遗址大厅中的残垣断壁 ,缄默无言。 游走在这 个博物馆内 ,上帝的言语不单单 显示在宗教艺术品中 ,而且鸽子的呢喃 , 金属的撞 击声 ,墙壁上丝绒般的光泽似乎 都浸润并传达着神的旨意。游走在建筑 内 部 ,我们的视觉、听觉 、觉同时接受着柯 伦巴带给我们的宁静和震撼 。
卒姆托认为从一个过分混乱的环 境进入一个十分简单的环境 ,这样的感 受是令人震惊的。卒姆托本身对于现今 社会上太过于复杂的现象以及对过去旧 有事物的尊重 ,使得他希 望他的建筑作 品以一种较低的姿态呈现 ,去除矫饰的 事物 ,剔除创作 中不客观的自我情感表 现 ,以抽象隐喻的外形表 现出对外在事 物的应对 ,坚持以极其简约 、朴素的形 式来表达丰富的内涵 ,他的作品表达的 是建筑本身 ,体现着对场 所和环境的尊 重。
3、2000汉诺威博览会瑞士馆
人们觉得这个被称为“共鸣 箱”的展馆是将不同领域的感官 体验融入一种“整体艺术效果” 之中的特殊场所,它完全是一个 艺术作品。共鸣箱通过一种创新 的悬挂系统组合在一起,在功能 上,它为随气氛变化的感官体验 提供了一个框架。这个设计的任 务就是:共鸣箱应该总是发出不 同的声响,在不同光线、运动、 声音、气味的条件下,人们会感 到一种持续变化的状态。
THANK YOU
For Your Potential Watching
彼得·卒姆托简介 彼得·卒姆托的建筑 解读 彼得·卒姆托的建筑 思想解读 小结
解读彼得·卒姆托的建筑理念

音乐,感知自然光线变化。任何一个概念都需要有 一个恰当的形式来成为载体。他对整体性的理解不 会被无关紧要的细部所转移、 干扰。 每一次的接触、 连接、结合点都是为了强化建筑作品的概念。 二、对中国建筑的启示 1.中国建筑的一系列问题 城市化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建筑创作呆 滞、复制问题,忽略现实问题等。在建筑设计界内 外,对明星建筑师的推崇和模板,正越来越成为一 任何深入的思考既缺乏兴趣也缺少耐心。丰富、内 涵以及从形式到内容的深层次追求,都成了可望而 不可即的“奢侈品” 。 2.对中国建筑师的要求及引导进一步的思考 今天,在中国设计一个方案,应该要去思考这 个建筑意味着什么,建筑师要开始询问: “我们在 样的建造建筑?” 在“机械化时代”寻找建筑的意义,并且建筑 师应该知道并相信建筑应该怎样,给出一个立场。 另外,建筑师们也都要很愿意去质疑自己的设计方 法和手法。 不是只把建筑塞到环境中,而是如何让那种生 成意义的结构,变得可以被看出来,独立于建筑真 实所要代表的意义。今日要找到中国建筑的真实特 色,而不只是要建造体面的建筑。 结语 卒姆托的建筑理念以及他对建筑的这份肯定与 执著正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复制与拼凑建筑的创作年 代所缺失的和要寻求的。值得高兴的是,中国建筑 曲折上升的发展还是有目共睹的。对建筑创作过程 中理性与严谨的精神的思考,也在不断地加深。相 信中国的建筑将会基于建筑的实在,基于建筑真实 建造的。 本文为2010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 (新 苗人才计划)项目:塑造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 —人性化的设计策略(编号 2010R406005) ;杭州 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 2010 年度重点项目:当代城市 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编号 A10WH02) ;浙江 理工大学 2010 年教改重点项目:室内设计教学改革 研究与改革项目: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背景的设计艺 术学研究生培养途径研究(编号YJG-M09003)
彼得·卒姆托 我不是疯狂的隐士

卒 姆 托 在 瑞 士 小 山 村 中 的 家 , 由 他 自 己设 计 建 造 "
位于伦敦肯辛顿公园内的蛇 形画廊 自2 00 0 年起每年夏 天都 会邀请建筑 名 师设计一个为期三个月的临时建筑 , 用作夏 日展馆和聚会场所 " 今年的临
时建筑尤为引人关注 , 因为这是谜一样 的瑞士建筑师彼得 #卒姆托第一次 在英 国有作品建成 "
规模 , 加上他也只有二十多位雇员;他远离大城市, 自19 9年以来就居住在人口不 7
足 千人 的 阿 尔卑 斯 小 山村 "这位普 利 兹 克 奖得 主甚 至 连 个 官 方网 站 都没 有 , 关于 他 的 最 新 消息 只 能 零散 地 从旁 人 那里 获 得 "
廊 (S er pent旧e G a] er ) 的 2011 年夏 日展馆 " I y
大城 市 巴塞 尔 "
感觉 , 但当你越过墙体和一扇扇的门, 走过一段漫长的幽暗走廊 , 最终抵
达庭 院中时, 忽然会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 " 这正是卒姆托的本意 , 制造一 个完全抽离于 日常生活的空间 , 帮助繁忙 的伦敦人暂时摆脱喧嚣拥挤 ! 充 满汽油 味的伦敦生活 , 给他们几分钟 可以凝神思考的冥想时间 "
宣想时 间
圣 本 尼 迪 克 特 教 堂 . 瑞 士 格 劳宾 登 州萨 姆 威 . 19 8 9
S a 一 t B e n e d 一 t C h a P e l, S u m v 一 . G ra u b u n d e n , S w ,tz e rla n d , 1 9 8 9 n e tg
这 种 坚 持 与 卒 姆 托 的早 年 经 历 不 无 关 系 , 他 少 年 时 曾在 父 亲 的亲 自指 导 下
汉诺威26号展馆案例分析

5
汉诺威26号展厅
建筑师:托马斯·赫尔佐格 设计与建造日期:1995-1996 地点:德国汉诺威 主要特征: 1、长200m,宽116m,布置成三跨; 2、为贸易展览会组DMAG设计; 3、世博会“人-自然-技术” 的主题。
汉诺威气候条件
建筑通风设计
建筑采光设计
建筑外观设计
6
汉
01
诺 威 气 候 条 件
18
汉诺威博览会26号展厅
案例分析
风景园林-秦昕璐/张珂凡
1
01
托马斯·赫尔佐格
汉诺威博览会 OMAG26号展厅
01
ontents
02 03 05
汉诺威气候条件
建筑通风设计 建筑采光设计 建筑外观设计
02 03
04
0 5
2
Y O U
C A N
W R I T E
H E R E
KEY WORDS
人·自然·技术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托马斯·赫尔佐格 Thomas Herzog
托马斯·赫尔佐格是德国著名的建筑 师和建筑学教授。他以其关注技术、注 重生态的建筑设计享誉世界。 托马斯·赫尔佐格的大量作品所遵 循的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和策略: 1、缓冲空间的营造 ; 2、采光与遮阳的协调; 3、自然通风的组织; 4、应变界面的构造。 协调解决采光和遮阳是赫尔佐格作 品的重要课题,其主要表现为两种策略: 北向光线的利用,采光与遮阳的转换。 而汉诺威26号展厅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12
建
03
筑 采 光 设 计
13
北向光线属于漫射光,且带有的太阳 热量较少,因此在赫尔佐格的作品中被大 量使用。其常用手法是通过反射作用,把 北向光线均匀引入室内。
用纸做的建筑—日本馆, 德国世博 2000

弗雷·奥托(Frei Otto )生平简介(板茂和德国著名轻量构造建筑家佛莱伊·奥托)1925年5月31日Frei Otto在德国Chemnitz附近的Siegmar,Saxony;而身处於祖父和父亲都是雕刻、木刻家的家庭中,因此其从很小的时候便开始接触装饰和结构上的艺术。
1931至1943年间其最初的工作是在德国柏林的Schadow学校当石匠学徒;Frei Otto从年轻时就对飞机极感兴趣而其从这方面兴趣的知识应用到后来的从事张力结构(tensile constructions)的能力,而在其约15岁学会滑翔机的驾驶,透过这兴趣其不仅吸收空气动力原理(aerodynamic principles),亦对於弹性薄膜(membranes stretched)与轻骨架(lightweight frameworks)有相当瞭解,除了飞机飞行,从小其也喜欢创作发明模型飞机,已设计模型的兴趣后来变為他在张力结构及其它专业经歷的主要方面。
1943年战争Frei Otto加入德国空军当飞行员,而在1945年被同盟国所俘虏而被囚禁在法国Chartres俘营二年;在Frei Otto被监禁时是负责有关建筑与修理的成员,而后有机会研究结构的工程理论。
他不断以节省材料的原理、方式来呈现设计,当修理损坏的桥时,他都记下有关到张力的构件设计时所需要的工程材料,故其在建筑上尽可能以最节省材料的方式有一部份是透过战争时的经验。
在战争后的1948年,Frei Otto在柏林的工业大学开始他的建筑研究,并在1952年获得建筑学位,他的结构设计方式成為创新的工程领域;而他亦从事气垫式结构之研究,可惜不太成功,但仍有不少作品,例如:漂浮暖室、水底储藏室、水面下的通车地道、瓦斯及液体容器、卧具以及超大型的都市蓄水池。
1950至1951年Frei Otto到美国游学,他会见Eero Saarinen与土木师州首Fred Severud。
木结构建筑之节点分析

屋顶是有很多100mmX12mm的纵向木板组成的带状屋顶。木板下面每个2m有檩 条作为支撑,檩条网格壳体上。
儿童游乐中心
site:法国切希 by 阿万特 特拉维克斯
这里是附近孩子的娱乐中心,三座建筑
连接在一起,两个建筑靠的很近,第三个稍 微脱离,高高的倾斜的屋顶非常小心的位于 原有的树木之间。入口的设计给人一种在结 构上相互脱离的感觉。
销是用钢或者 木做成圆杆状或者 片状,用以阻止被 连接构件相对移动 的连接物。属于圆 杆状的,有螺栓、 钉、圆钢销、螺钉、 玻璃钢圆销等;属 于板片状的,有玻 璃钢板销,钢板销 等。
圆杆状销
板片状销
四 、 钢结构的连接
大型木建筑设计中,结构跨度及构件尺寸相对较大,传统的结构形 式无法满足大型结构的要求,结构设计往往会更多的引用钢结构的设计 方法,节点处也会积极地使用金属构件或者钢结构节点来满足结构的要 求。
栽销是在两层构件相叠面的对应位置凿眼,然后把木销栽入下层构件的 销子眼内.在古建大木中,销子多用于额枋与平枋之间、老角梁与他角梁 之间以及迭落在一起的梁与随梁之间、角背、隔架雀替与梁架相迭处等,
(二)穿销 穿销与栽销的方法类似,不同这处是,栽销法销子不穿透构件; 穿销常用于溜金斗拱后尾各层构件的锁合.
节点分类:从其连接的功能性来看,分为:面与面的接触连接, 间接连接件的传递连接 木木节点,木铁节点,胶合节点
丘陵网格壳体建筑
site:英国苏塞克斯 by 爱德华 库里南建筑师事务所
内部
结构:丘陵状网格壳体,双层木材网 格,整个建筑呈双层漏斗状,长度为 48米,最宽点的跨度为16米,最窄 处11米,室内高度从7米到10米不等
五、用于水平或倾斜构件叠交或半叠交的榫卯
水平或倾斜构件重叠稳固,需要用销子;而当构件按一定角度 (90度或其它需要的角度)叠交或半叠交时,则需要采用桁碗刻 或压掌等榫卯来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