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必考名著:《三国演义》重要人物及情节
《三国演义》部分人物性格及故事情节归纳整理

《三国演义》部分人物性格及故事情节归纳整理三国演义部分人物性格及故事情节归纳整理1. 人物性格1.1. 孔明孔明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位重要人物,被尊称为"卧龙先生"。
他聪明智慧,机智过人,深谋远虑,被誉为千古奇才。
他为刘备出谋划策,对刘备的事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2. 曹操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另一位主要人物,是魏国的奠基人。
他机智狡诈,精明强干,善于运筹帷幄,是出类拔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曹操的权谋手段和军事智慧为他在乱世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1.3. 关羽关羽是蜀国的一员猛将,被誉为"武圣"。
他威武勇猛,义薄云天,忠诚勇敢。
关羽与刘备和张飞结义,为了保护刘备的安全,他舍身忘我,展现了忠义的精神。
2. 故事情节2.1. 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三国演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由曹操和刘备联合对抗袁绍展开。
在这场战役中,曹操通过了解天气预报,运筹帷幄,最终取得了胜利。
2.2.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中的又一场著名战役,由刘备和孙权联合对抗曹操展开。
在这场战役中,周瑜借风助火,成功击败了曹操的大军,为刘备和孙权保住了一方安宁。
2.3. 南征北战南征北战是三国演义中的常见情节,各位英雄豪杰不断征战,争夺天下霸业。
刘备、曹操、孙权等人在不同的战役中斗智斗勇,展现出了各自的领导才能和战略智慧。
3. 结论《三国演义》通过塑造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和精彩的故事情节,展现了战乱年代的英雄豪杰和智谋勇猛的形象。
这部作品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影响了后来的文化创作和思想发展。
三国演义重要人物情节归纳

《三国演义》之人物与情节篇
曹操 刘备 诸葛亮 关羽
张飞 赵云 周瑜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
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 诗人。
名言——“宁教天下人负 我,休教我负天下人”。
许劭: “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
曹操献刀
杀吕伯奢家
煮酒论英雄 割须弃袍
割发代首
官渡之战
败走华容道 许田打围
割须弃袍
曹操被马超击败溃逃,听见有人叫: “穿红袍的是曹操!”便脱下红袍。又 听见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便惊 慌割了胡子。又听见:“短胡子的是 曹操!”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 马超追上,曹操吓得绕树而走,马超 一枪刺在树上,曹操乘机逃走。马超 追去,被曹洪拦住,曹操逃脱。
横槊赋诗
曹操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准备渡江消灭孙 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中国。到了晚上, 天空的月亮非常明亮,众将好不威风。曹 操告诉众将官:我自起兵以来,为国除害, 扫平四海,使天下太平。现在只有南方我 还没得到,今天请你们来,为我统一中国 同心协力,日后天下太平,我们共享荣华 富贵。文武们都站起来道谢,曹操非常高 兴,先以酒奠长江,随后满饮三大杯。并 横槊唱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卒都下马,仔细地扶麦而过。可是, 曹操的马却因受惊而践踏了麦田。他 很严肃地让执法的官员为自己定罪, 执法官对照《春秋》上的道理,认为 不能处罚担任尊贵职务的人。最后, 曹操拿起剑割发代首,传示三军。
煮酒论英雄
刘备担心曹操谋害,每日借种菜来 掩饰自己。一日,曹操青梅煮酒, 请刘备在小亭对饮,论天下英雄。 操一一否定了刘备所提及的英雄, 以手指玄德,然后自指曰:“天下 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 吃惊,手中所执匙(chí)箸不觉落地。 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借 此巧妙掩饰过去。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及事件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及事件《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
小说以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三国鼎立的战乱局面,塑造了一批充满英雄气概的主要人物。
下面将介绍《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及相关事件。
1. 刘备:刘备是曹操和孙权的主要对手,也是《三国演义》的主角之一。
他是汉末名将关羽和张飞的义兄,有一片忠义之心,希望能够恢复汉朝的统治。
刘备最著名的事件是他在桃园结义,与关羽和张飞结为兄弟,并发誓共同征战天下。
他争夺冀州、益州、荆州,并一度建立了蜀汉。
2. 关羽:关羽是《三国演义》中备受尊敬的英雄人物,也是刘备的忠实战友。
他有令人畏惧的身高和深情厚义的性格,被尊称为“武圣”。
关羽最著名的事件是他在赤壁之战中听从诸葛亮的建议,放走了曹操,并成功擒获敌将。
此外,关羽还因为在白马坡被困而大败曹操的军队,被赞为“单骑救主”。
3. 张飞:张飞是刘备的义弟兼战友,是一个性格粗犷但勇猛无比的将领。
张飞最有名的事件是他以一当十,单枪匹马抵挡了曹操的万军,在长坂坡上迎战曹军。
他的勇猛无畏给敌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溃不成军。
4. 曹操: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反派角色,也是最重要的敌人之一。
他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权臣,有出色的谋略和统御能力,几乎统一了北方。
曹操最著名的事件是他在赤壁之战中被诸葛亮的策略击败,并在桃园之变中逼迫刘备前来投降。
他的治国能力和军事才华为他赢得了“世之英才”的美誉。
5. 孙权:孙权是江东的统治者,也是刘备和曹操的一位重要对手。
他是孙家第二代的家族首领,以机智和果断著称。
孙权最著名的事件是他在赤壁之战中与刘备合作,成功击退了曹操的大军。
此外,他还建立了吴国,并与刘备达成了以江南为基础的联盟。
6. 诸葛亮:诸葛亮是刘备的重要谋士,被誉为“卧龙先生”。
他善于谋略,对政治和军事有着深入的理解。
诸葛亮最著名的事件是他在赤壁之战中以神奇的风向借东风,成功帮助刘备击败曹操。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和事迹简介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有成就的历史小说,始于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展现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间的历史风云画卷。
作者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1、姓名:刘备,字玄德。
性格特点: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信义为上、狡诈、有心计,是“圣君”的代表。
精彩情节:A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
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
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
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
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B三英战吕布,董卓得知华雄被杀,便领大军与盟军大战于虎牢关。
吕布勇不可挡,接连杀败八路诸侯。
一天,吕布又来挑战,北平太守公孙瓒大怒,迎战吕布,没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
张飞截住吕布连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关羽见张飞不能取胜,便上前来助战,刘备见两个弟弟战不下吕布,也挥动双股剑上前助战,终于将吕布打败了。
C煮酒论英雄,刘备为了防备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
曹操为了探听刘备的心志,就在梅青之时邀饮酒,请其指出当世英雄。
刘备列举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障、张绣、张鲁、韩遂等人为英雄,曹操一一加以否定。
最后指着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言吓得手中匙著落于地下,恰好雷声大作,刘备借惧雷掩饰过去。
“煮酒论英雄” 中曹刘的对话充分反映了二人性格:曹操咄咄逼人的谈吐体现了他诡诈阴鸷、骄横霸气的性格,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踌躇满志与高瞻远瞩;刘备立志复兴汉室但此时寄人篱下,所以在故作木讷中处处设防,在谈吐中步步后退,在危急时刻巧度难关,体现了他机智从容、大智若愚、韬光养晦。
D跃马过檀溪,蔡夫人早对刘备怀有戒心,当他听到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为继承人时,就对刘备起了杀心,遂与弟蔡瑁密谋,以刘表的名义在襄阳设下“鸿门宴”,请刘备赴会。
(完整word版)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及情节.docx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及其故事情节一、“ ” ----关公(五虎上将之首)形象:眼,卧蚕眉,髯二尺,面如重,唇若涂脂。
性格:忠勇武忠不二光明磊落恩怨分明情:五关六将良千里主水淹七刀赴会温酒雄走麦城1、温酒雄(第五回曹公破关兵三英布)董卓当,把持朝政。
十八路侯兵声。
交中,先后有四位各侯中的悍将被董卓的部将雄。
此,关羽自告勇,愿与雄交。
袁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
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了出的机会。
曹操端了杯酒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雄,回来再喝酒。
果然在温酒未凉之提来了雄首,令众侯惊不已。
2、三英布(第五回曹公破关兵三英布)3、关云千里走:关羽与刘失散,居曹。
曹操一心想收服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美女、金、官等物品,关羽独留下赤兔,以便来日刘方便。
听到刘下落后,关羽将官印吊于屋中,上嫂嫂,奔向刘。
途中因没曹操批准,在五个关口受到阻,关羽皆之关。
《三国演》第二十七回“千里走”是著名情,合具体内容述人物性格。
关羽“ 降”曹操后,得知兄刘的消息,立即送着嫂嫂,不辞而离开曹操;一路上五关六将,最后跟刘会合。
充分展了关羽的忠肝胆,表了他与刘“誓同生死”的忠之情。
五关六将:刘、关、失散后,关羽等待机找刘以及保兄嫂不被侵犯曾同意降曹操,关羽后来得到了刘的消息,挂印封金,决离开曹,一路之上遭到了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力,了五个关隘,立曹操六大将。
段情表了关羽刘及其集的利益无限忠。
4、刀赴会(第六十六回关云刀赴会伏皇后国捐生)吴屡次要州未果。
遂采用之,下宴,埋伏好刀斧手邀关羽来吴国赴宴。
关羽小舟、刀赴会,只十几个随从人。
席关羽借与子敬多年未叙旧由,拉着不放手,互相敬酒。
以人。
埋伏刀斧手被困,不敢易下手。
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三国演》第六十六回中,关云:“昔国人相如,无之力,于池会上,君臣如无物;况吾曾学万人者乎!”小作者在一回里也引“后人有关公曰:‘⋯⋯当年一段英雄气,尤相如在池。
’” 一回中所的“尤相如在池”指的是什么事情?关云又如何示他的“英雄气”的?要叙述。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特点及主要情节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特点及主要情节1、赵云性格;智勇双全,英勇善战,忠心耿耿。
2、关羽性格;正气凛然。
赤胆忠心,武功高强,骄傲自大。
3、张飞性格;粗犷,暴躁,不善用计,胆识过人,气吞山河。
4、刘备性格;体恤民情,仁爱待人,礼贤下士,虚心纳谏,但无成大事之风。
5、诸葛亮性格;谦虚谨慎,有治国治军之才,济世爱民,但多谋少断。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性格特点诸葛亮的人物特征:1、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胸怀坦荡的大智慧。
2、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代表。
3、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
刘备的人物特征:1、刘备有着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在当时十分难能可贵。
2、刘备性格的核心是“忠义”。
3、刘备还是一个善于招揽人才,有着胆识、胸襟和谋略的人杰。
关羽的人物特征:1、关羽性格的核心特征是忠义,称为“义绝”。
2、关羽更是一个武艺超群、有着崇高道德修养的济世之才。
3、关羽身上也有着生性骄傲、听不进劝谏的弱点。
张飞的人物特征:1、张飞性格的突出特征是生性耿地、精犷;也有粗鲁、莽撞的一面。
2、张面敢爱敢恨、爱憎分明。
3、勇猛更是长飞性格最为突出的一面。
4、张飞虽是一员武将,却粗中带细,有时也有一定的计谋。
赵云的人物特征:1、赵云首先是一员武艺超群、骁勇善战的大将。
2、他还有着极高的操守和天下百姓为重的德行。
3、他还是一个有着独立思考和见解,有才智、胆识的将领。
《三国演义》主要故事情节1、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天下大乱。
汉皇室后代刘备见太守刘焉张榜招募义兵,决定匡扶社稷。
刘备看榜时遇见张飞,饮酒间又与关羽相会,三人共论天下大事,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桃园焚香祭拜天地,义结金兰,立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刘备为兄,关羽第二,张飞为弟。
2、曹操献刀:董卓自任相国,专权朝野,捏造罪名杀死少帝,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
曹操挺身而出,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不料被董卓发觉。
曹操急中生智,先以献刀为名骗过董卓,继而以试马为由,侥幸逃脱。
《三国演义》人物重点情节梳理

名著阅读·《三国演义》人物重点情节梳理(一)“仁”的代表——刘备形象:面如冠玉,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性格: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至诚待士、信义为上、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狡诈、有心计的人,是“圣君”的代表。
情节: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占领荆州夺取汉中建立西蜀夷陵之战白帝托孤1、桃园豪杰三结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
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
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
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
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2、三英战吕布(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董卓得知华雄被杀,便领大军与盟军大战于虎牢关。
吕布勇不可挡,接连杀败八路诸侯。
一天,吕布又来挑战,北平太守公孙瓒大怒,迎战吕布,没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
张飞截住吕布连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关羽见张飞不能取胜,便上前来助战,刘备见两个弟弟战不下吕布,也挥动双股剑上前助战,终于将吕布打败了。
3、青梅煮酒论英雄(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赚城斩车胄)刘备为了防备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
曹操为了探听刘备的心志,就在梅青之时邀饮酒,请其指出当世英雄。
刘备列举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障、张绣、张鲁、韩遂等人为英雄,曹操一一加以否定。
最后指着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言吓得手中匙著落于地下,恰好雷声大作,刘备借惧雷掩饰过去。
4、马跃檀溪(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听密语刘皇叔跃马过檀溪)蔡夫人早对刘备怀有戒心,当他听到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为继承人时,就对刘备起了杀心,遂与弟蔡瑁密谋,以刘表的名义在襄阳设下“鸿门宴”,请刘备赴会。
在宴会上,伊籍将蔡之害计密报刘备,并引其从西门单骑速逃,蔡瑁随后追至檀溪,刘备纵马下溪,马前蹄忽陷,刘备挥鞭急呼,马忽似龙驹,纵身而起,跃过檀溪,刘备脱险。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

《三国演义》人物概括第一部分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简述1. 刘备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招兵榜文。
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
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三英战吕布张飞吕布连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关羽见张飞不能取胜,便上前来助战,刘备见两个弟弟战不下吕布,也挥动双股剑上前助战,终于将吕布打败了。
三让徐州一让曹操为报父仇发兵攻徐州,刘备与孔融前往救援陶谦。
陶谦感刘备之德欲将徐州牧之位让与刘备。
刘备辞谢不受。
二让刘备劝退曹军后,陶谦又欲让徐州,刘备亦不受,只答应屯军小沛。
三让后陶谦病危,临终再次将徐州托与刘备,刘备方才接受。
煮酒论英雄,曹操为了探听刘备的心志,就邀饮酒,请其指出当世英雄。
刘备列举英雄,曹操一一加以否定。
最后指着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言吓得手中匙著落于地下,恰好雷声大作,刘备借惧雷掩饰过去。
跃马过檀溪在宴会上,伊籍将蔡之害计密报刘备,并引其从西门单骑速逃,蔡瑁随后追至檀溪,刘备纵马下溪,马前蹄忽陷,刘备挥鞭急呼,马忽似龙驹,纵身而起,跃过檀溪,刘备脱险。
三顾茅庐由于徐庶的推荐,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小僮说诸葛刚外出远游。
第二次刘备只见到诸葛均,冒雪回去。
第三次恰好诸葛亮在午睡,刘备一直等到他睡醒更衣后才得以相见。
借荆州赤壁战后,周瑜任南郡太守,坐镇荆州,而刘备驻守地小物薄的公安,不利发展。
于是刘备向孙权两次提出借荆州。
孙权不借。
周瑜病故后,鲁肃继任。
鲁肃从抗曹战略出发劝孙权暂借荆州。
刘备借得后,以之为立足点,北抗曹操,西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
彝陵之战刘备为替关羽复仇,率大军攻吴。
从巫峡至猇亭,布列军马四十余营,连绵七百余里。
吴大都督陆逊坚守不出。
直至炎夏六月,蜀军疲惫懈怠,刘备下令将诸寨移于林木阴密之处,陆逊方才发起火攻。
时值东南风起,烧尽蜀军40多座军营。
蜀军全线崩溃。
永安托孤刘备讨伐吴国,兵败退守白帝,诏诸葛亮等大臣到白帝,将遗诏递给诸葛亮,一手掩泪一手把着诸葛亮的手说:“刘禅软弱,先生以为可辅佐则辅佐,若不可辅佐,则请先生自为成都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必考名著:《三国演义》重要人物及情节
具体调整:“附录”在保持原有“古诗文背诵篇目”不变的同时,增加“经典阅读篇目例举”,包括古今中外12部文学和文化经典,分别是:《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边城》、《四世同堂》、《红岩》、《平凡的世界》、《雷雨》、《欧也妮·葛朗台》、《巴黎圣母院》、《老人与海》。
一、作者简介
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
作为与“倡优”、“妓艺”为伍的戏曲平话作家,当时被视为勾栏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为他写经作传。
但从罗贯中的传世之作《三国演义》中,体现出罗贯中的博大精深之才,经天纬地之气。
他精通军事学、心理学、智谋学、公关学、人才学……
二、人物鉴赏
1.曹操
历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明略”,“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
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
生活节俭,不好华服。
与人议论,谈笑风生。
“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
他是中国历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
所以,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多疑的人物典型。
2.刘备
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及其白帝城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
今之盛轨也。
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
”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
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失败”
一面,给人以“仁慈”和“重义”的感觉。
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
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
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英雄”的真实形象。
3.张飞
张飞为人急躁,傲下而不辱上,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万
人难敌,曾率二十骑兵于长坂坡吓退曹军。
但是张飞脾气暴躁,对士
兵非常严厉,常酒后鞭挞士卒,刘备时常劝张飞:“卿刑杀既过差,
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
”早年与刘备关羽桃园三结义,行三。
性如烈火,嫉恶如仇。
罗贯中塑造张飞形象时,对他倾
注了很多感情,但“爱而知其恶”,并不忌讳人物性格中的丑陋面,所以他给我们刻画了一个活张飞。
4.关羽
历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
自矜”,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
当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
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
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
下邳被俘,
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仅仅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
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乃至今后华容道“义”
释曹操。
但是《三国演义》中写关羽下邳投降时相约三事,曹操以三
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礼待他等却是子虚乌有。
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赞美云长的诗句最多,可谓是罗贯中笔下的三国第一将。
5.诸葛亮
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
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
能够说,诸葛亮在历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的政治军事事件。
《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但是,人无完人,诸葛亮也不例外。
6.周瑜
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周瑜这个人可倒了大霉了,被描写成智短才拙,处处不如诸葛亮的人。
但虽然这样,仍能让人看一个光彩照人的形象,从十五回出场,到五十七回病故,是一个风流儒雅,潇洒干练,却有意气用事、头脑简单的周瑜形象。
周瑜的风流儒雅,书中描写不多。
说到才干,训练了一流的水军、用蒋干将计就计、用黄盖苦肉计、最后用火计破曹,这些都不用说了。
但书中为了衬托诸葛亮,对周瑜更多的是一些负面描写。
首先是对抗曹操上,写周瑜动机是狭隘的,是诸葛亮假称曹操有意“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才使周瑜抗曹。
而且在赤壁之战中,也仅是发挥了配角作用,处处落于诸葛亮的下风。
甚至在人品上也显得心胸过于狭小,稍有不顺就急得吐血,对才华高的诸葛亮嫉妒,下了杀心。
同时,他的死亡也正是因为智力落后于人太多且心胸过狭所致,丢了胜利果实,赔了夫人又拆兵,反而连命都丧了。
7.司马懿
司马懿世家豪族出身,早年在郡中作小吏,后被曹操辟为文学掾。
司马懿早年任文学掾,后任主簿,是曹操帐下谋士之一,但并不出名。
后来司马懿协助曹丕代汉,出谋五路伐蜀,开始崭露头角,在曹丕病逝前成为顾命大臣。
曹睿继位后,司马懿主动请命去防御魏国西部,后因蜀国马谡的反间计一度被废,但面对诸葛亮的北伐强攻,魏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