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第21章读后感1
红岩每章心得体会(优秀4篇)

红岩每章心得体会(优秀4篇)红岩每章心得体会篇1红岩每章心得体会:第一章:红色之旅这一章主要讲述了红岩村的历史和革命家们在此地生活和战斗的故事。
我从中感受到了作者对这段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同时也引发了我对革命历史的兴趣。
在阅读过程中,我了解到了许多革命家的生平和他们为民族独立事业所做的贡献,让我对他们充满了敬意。
第二章:革命烽火这一章主要描写了革命斗争的烽火岁月,展现了革命家们的英勇无畏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我从中感受到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和信仰,也让我对那段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革命家们的艰难困苦和无助,但他们依然坚定地走在革命道路上,为人民谋幸福。
第三章:革命者的家园这一章描写了革命者们在胜利后建立家园的情景。
我从中看到了革命者们的喜悦和忧虑,他们为建设新家园而努力奋斗。
在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了革命者们的团结协作和无私奉献精神,让我对他们充满了敬意。
第四章:革命的胜利这一章讲述了革命的胜利和人民的欢庆。
我从中感受到了作者对革命胜利的喜悦和庆祝,也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阅读过程中,我了解到了革命胜利背后的艰辛和付出,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总体来说,红岩这本书让我对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让我对革命家们的英勇无畏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充满了敬意。
我相信这本书对于喜欢历史和追求真理的人来说,将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红岩每章心得体会篇2《红岩》是一部经典的现代文学作品,它讲述了中国革命时期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故事。
如果你想要一份红岩每章心得体会,可以按照章节分别进行分析。
第一章:新来的伙伴在这一章中,江姐作为一名资本家子女,成为了共产党员,并参与了重庆地下党的活动。
江姐勇敢、坚定,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她在第一章中展现出了很强的领导才能。
同时,江姐也展现出了对同志的关心和爱护,她对其他同志的关心和照顾,让人感受到了她作为一个领导者的责任和担当。
红岩第21章读后感怎么写500字以上

红岩第21章读后感【序号】在阅读《红岩》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被其中的第21章所感动。
这一章节以其深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让我深入体会到了作者对于革命时期的真实刻画和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
通过本章的阅读,我不仅对于书中所揭示的历史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于人物的内心世界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个人的读后感,希望能与大家共享。
【标题】《红岩》第21章读后感:爱与坚守【正文】第21章中,作者以细腻且真挚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艰难岁月中的坚守与执着。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看到了主人公在革命浪潮中所经历的不易,以及为了理想和信念所做出的牺牲和奉献。
在这一过程中,作者通过对于主人公内心的描写,深刻展现了他对于革命事业的热爱以及对于爱情的坚守。
在第21章中,主人公所表现出的爱与坚守令我深受触动。
他不仅在政治斗争中坚定不移地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更在爱情面前展现出了坚贞不渝的品质。
他与女主角之间的深情和执念,让读者在情感上得到了一次强烈的震撼。
作者通过对情感的真实描绘,深刻呈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坚守,让我在阅读中一次次为之动容。
第21章也展现了革命时期的残酷与压抑。
主人公和其他革命者们所经历的磨难和迫害,更让人深切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艰辛和不易。
在这一章节中,作者对于历史背景的真实还原,令人感叹不已。
通过对于环境的描写和人物的表现,作者将那个时代的残酷和压抑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对于历史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
【总结】《红岩》第21章是一章充满爱与坚守的篇章。
作者通过对于情感和历史的真实刻画,令读者在阅读中得到了对于革命时期的深刻认识,并在情感上得到了一次次的震撼。
通过对主人公命运的展现,读者对于人性的思考得到了启发。
希望在未来的阅读中,能够继续发现更多像《红岩》这样的经典之作,让自己在阅读中得到更多的感悟和启迪。
【个人观点】在阅读《红岩》第21章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作者对于历史和人性的关怀。
通过对于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描写,读者得以深入理解了革命时期人性的伟大与渺小。
红岩第21章读后感怎么写500字以上

红岩第21章读后感怎么写500字以上
摘要:
一、简要介绍《红岩》第21 章的内容
二、阐述读后感的主题
三、对《红岩》第21 章中的英雄人物进行评论
四、对《红岩》第21 章中的情节进行分析
五、总结《红岩》第21 章的读后感
正文:
《红岩》是一部描绘解放战争时期地下工作者在重庆进行斗争的英勇事迹的长篇小说。
在第21 章中,讲述了许云峰、江姐、成岗等共产党员在渣滓洞和白公馆里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读后感的主题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在《红岩》第21 章中,有许多英雄人物值得称颂。
首先是许云峰,他在越狱过程中挖出通道,为其他战友提供了生的希望,自己却英勇牺牲。
其次是江姐,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坚贞不屈,没有丝毫动摇。
还有成岗,在监狱里受尽敌人的折磨,却依然坚定信念,朗诵自白书。
这些英雄人物都展现了共产党员无畏、无私、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在《红岩》第21 章中,有许多情节让人印象深刻。
例如,许云峰为了掩护战友,用身体挡住了敌人的子弹;江姐在面对敌人残酷的折磨时,仍然坚定地说出“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些情节展示了共产党员为了革命事业,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品质。
总的来说,《红岩》第21 章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勇敢面对困难,坚定信念,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红岩》第二十一章读后感

《红岩》第二十一章读后感第一篇:《红岩》第二十一章读后感《红岩》第二十一章读后感郑克昌伪装进步记者被关进楼七室,化名高邦晋,骗取余新江信任,探查地下党线索,鼓动单纯青年学生唱啦啦词惹事露出马脚,余新江识破郑克昌的诡计,除掉看守狗熊和郑克昌。
读完第二十一章后,我认为汉朝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说的那句话很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集体而死,必是重于泰山,小高波正是为着这座泰山而永生。
生与死,千百年来有人歌颂有人笑,更有人长叹一声:“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其实生与死只是一线之差,便是有气与无气。
有人死得气壮山河,那种人,以着另外一种方式存活,可得其所:有人死了,遭千古唾骂,万人践踏,那种人,为求一丝生机拼命乞怜,却终为土灰。
不必太看重生死,该来的时候会来,该去的时候会去,无愧于自己的生命,更无愧于自己在世界上存活,又何必执着于一个想法或一个将来的结果。
关天培身上的刀疤,黄继光胸膛的枪洞,都一次次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这种拼搏向上的精神就象一面鲜红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为理想和信念奋斗不息。
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前仆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党的尊严和机密,配合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正是有他们的努力,才有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第二篇:红岩读后感永远的红岩这天,我在家中,偶然看到了我那本已经落满灰尘却对它记忆犹新的红岩,于是我又陷入了我的回忆中······那是一个三年级的寒假,我一直是用敬畏的心态来读这本书,读完后,我感触匪浅,安静的合上书,回想着书中的感人片段,这时,封面上的那片红,再次映入我的眼帘,我忽然感觉它似乎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战士们的冲锋号声,和被囚禁的共产党越狱时的高呼声也再次映入我的耳目,我好像看到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壮烈场景,我也好像置身于解放重庆的激烈战斗中,那首表现共产党不畏敌人的《铁窗小诗》也再次出现在我面前,我握紧了拳头,那些残害共产党的可恶特务和那些出卖共产党的叛徒,我真想亲手把他们杀掉。
红岩21章读后感

红岩21章读后感《红岩21章》是一部以抗战时期重庆红岩学校为背景的小说,作者是中国作家王力雄。
这部小说以描写青年学生在抗战时期的斗争和成长为主线,展现了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们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悲壮和壮丽,让读者对抗战时期的青年学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读完《红岩21章》后,我深受感动。
小说中的主人公们虽然面临着战争的考验和困难,但他们依然保持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念,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他们在学校内外进行着各种斗争,用实际行动为祖国的解放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他们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感染了我,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艰难和伟大。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们的塑造,展现了青年学生的成长和变化。
他们从最初的懵懂无知到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从而成长为对国家和民族有深刻认识的青年。
他们在抗战时期的斗争中,不断地成熟和进步,最终成为了对祖国和人民有着深厚感情的革命者。
这种成长的过程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对自己的成长和责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情节的安排,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悲壮和壮丽。
在抗战时期,祖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而这些青年学生们正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他们在学校内外进行着各种斗争,用实际行动为祖国的解放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他们的斗争和牺牲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艰难和伟大,也让我对那个时代的青年学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通过阅读《红岩21章》,我对抗战时期的青年学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那个时代的悲壮和壮丽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小说中的主人公们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感染了我,让我对自己的成长和责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这部小说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那个时代的青年学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希望我们能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努力成长,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红岩21章读后感

红岩21章读后感在红岩21章中,作者以另一种方式展示了抗战英雄的形象。
这一章的主要故事线是聂颓落下山与赵世炎相遇,两人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对话,让聂颓落认识到了自己已经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在这一章中,作者通过聂颓落和他曾经的战友们的对话,深入剖析了聂颓落的内心世界和抗战精神。
从聂颓落对话中可以看出,他已经迷失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他曾经是一个出类拔萃的抗战英雄,但是在战争结束后,他的精神世界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一切,他对战争的意义和他的行为产生了疑问。
聂颓落的内心矛盾和迷茫,代表了那个时代许多人的心理状态,也代表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的思考。
在聂颓落对话中,他承认自己在战争中犯了许多错误。
他承认自己过于自信和冲动,导致了无数的战友死去。
这一点,让聂颓落与普通的英雄不同。
他不再是一个将抗战的胜利归功于个人能力和勇气的人,而是一个深思熟虑,反思自己过去行为的人。
在战争中,他不仅仅是英雄,而是一个充满人性的复杂角色。
在这一章中,对话常常出现,作者通过对话展示了多种观点,让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抗战时期的历史。
例如,在聂颓落和赵世炎的对话中,他们讨论了战争的价值和军队的存在意义。
聂颓落认为,战争是文明最可怕的产物,是人性的扭曲,是无情和残酷的代名词。
而赵世炎则坚信,战争是为了保卫家园和人民,是为了和平而进行的。
通过对话,作者让读者思考战争的真实含义。
在抗战时期,中国面临着巨大的痛苦和牺牲,无数的人民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安全而奋斗。
但是,聂颓落的问题让读者开始思考,战争真的能解决问题吗?战争的代价是否值得?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但是通过对话,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人对战争的理解和态度。
红岩21章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抗战的小说,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和生命的思考之作。
通过聂颓落的对话和其他角色的交流,作者深入剖析了战争带来的伤害和人性的扭曲。
战争使聂颓落和其他角色陷入了精神困扰和挣扎,使他们思考自己的行为和对战争的态度。
红岩每章的读后感

红岩每章的读后感红岩每章的读后感模板5篇没有了红色,便没有了喜庆的气氛。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色故事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红岩每章的读后感(篇1)这本书是一部描写出重庆解放前夕严酷的地下斗争和狱中斗争的长篇小说。
作品真实的展示了国家民主党统治覆灭,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成功地塑造了许云峰、江姐、成岗和华子良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热情地歌颂了他们坚强不屈、向往光明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但这个故事中最令我感动的人是江姐,当时江姐受上级派遣到华蓥山根据地工作。
就当她对未来的生活满怀憧憬是,却发现自己的丈夫——华蓥山纵队政委彭颂涛被敌人杀害,人头被高挂在城头,但是她强忍悲痛,坚决要到丈夫生前的地方工作。
江姐被捕后,被关在渣宰洞里。
在狱中,她受尽了折磨,凶残的敌人把竹签订在了她的十指,面对毒刑,她傲然的说:“严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的意志是钢铁。
”江姐的这一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是啊!现在我们应该做一个伟大的中国人,要创造国家更美好的明天!红岩每章的读后感(篇2)卢梭曾说过:生活的最有意义的人,并不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那么他所说的感受又是从哪儿来的呢?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我的理解就是两个字:阅读。
因为我生活中的感受就来源于阅读,在生活中任何的点滴,哪怕是一点影子,我都能在书中找到并理解。
啊,书真伟大,能够阅读真是幸福呀!暑假是我阅读的好时节,好多书充实了我的暑假生活,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明白了生活的艰苦和世间人情的冷暖。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红岩》。
它让我深深体会到了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是多么幸福,也让我明白了应该珍惜眼前的一切。
在这本书中我认识了许多为了革命事业宁死不屈的英雄人物,心里充满了对他们的敬佩。
其中小萝卜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红岩》里小萝卜头是个9岁多的孩子,看上去却像个五六岁的孩子。
《红岩》1-20章读后感

《红岩》1朋友!今天咱就聊聊那本让我魂牵梦绕的书《红岩》。
说起《红岩》,我这心里就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
头一次接触它还是在我上学那会儿,咱们的语文老师可是个特别推荐这本书的老书虫。
她总是说这本书里有对革命先烈的赤诚致敬和不屈不挠的信念。
我记得当时看《红岩》是在图书馆的一个角落里,一翻开那书页,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厚重的历史画卷,我整个人就被吸了进去。
书里的描述栩栩如生,把我拽进了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每当看到那些英雄人物,我就觉得,那真叫一个信仰坚定,心比天高。
你知道吗?读《红岩》的时候,脑袋里就一直浮现出江姐的形象,那是一位多么伟大的女性啊!她面对敌人的酷刑,却毫不动摇。
我总是想,如果我能见到江姐,我一定会问:“您当时是怎么做到的呀?那么大的勇气,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想法是不是有点傻?不过呀,有时候幻想也挺美好的。
在我们学校的读书会上,还有个传说。
说是有个同学因为看《红岩》的时候太入迷,结果晚自习铃声响了都没听见,令老师哭笑不得呢。
我有时候在想,这书里的一字一句,简直就像有魔力,能让人如此着迷。
我刚开始读的时候,也常常看得一愣一愣的,尤其是那些革命斗争的情节,就像打游戏过关斩将似的,我一边看一边揣摩,“再下一步他们该怎么行动呢?”起初总想一下子把整本书都看完,就像吃水蜜桃一样贪婪。
后来才慢慢懂得,有时候细细品味才是享受。
现在我们身边虽然没有那样的战火硝烟,但《红岩》中的那一股子精神,却是永不过时的。
听说有的地方还专门设了《红岩》纪念馆呢,让后人可以亲身感受那些历史,我觉得这真是太棒了。
有的人说现在的年轻人呀,可能对这些红色经典兴趣不大,说什么太沉重,不好理解。
我就想,我们还是得看看这些书,了解了解前辈们的付出和坚持。
朋友,你觉得呢?你是喜欢历史类题材的书,还是更偏爱现代小说呢?我觉得《红岩》就像是生活中的指路明灯。
不管人生路上遇到什么坎坷,只要想到书中的那些英雄,心里就有了一股坚定的力量。
嗯…这篇文章我也不知道写得咋样,反正就是抒发我对《红岩》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岩》读后感近期我们学校开展了红色经典读书活动,我早就听妈妈说过江姐,看了《红岩》后更是深受感动。
该书讲述了一群革命工作者艰苦的地下工作,通过描写许云峰带领工人革命、成岗办《挺进报》,还有江姐、双枪老太婆、刘思扬等众多革命英雄,展现了当年共产党革命人民的艰苦斗争生活;讴歌了在叛徒的告密之下,许云峰、江姐、成岗等共产党人被捕后,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胁利诱毫不动摇,坚决保守党的秘密的高尚情操。
书中的很多画面都让我深切感受到,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是靠当年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
书中江姐是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她面对敌人的折磨,手指都被特务用粗长的竹签钉入指甲缝间,但是她非常勇敢,绝不透露一点党的秘密,致使猩猩这些坏蛋毫无办法。
而我呢,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女孩,平时很娇气,手上有一个小刮痕都要妈妈贴一个创可贴,遇到挫折和不如意的事总是动不动就哭,享受幸福的生活觉得是理所当然的。
书中江姐十指滴血的形象震撼了我,令我羞愧。
我从小学习钢琴,本来父母只是希望培养我的一个爱好,让我自己选择学习的,但是我很喜欢学琴却怕练琴,多练一下就嫌太累,手很疼,缺乏坚忍不拔的毅力;学习上也是,遇到点困难就想寻求帮助。
妈妈说我还小,对这本书理解还不深,我们这一代需要学习的品质还太多太多。
我想,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将来再读这本书,一定会懂得更多的道理,学到更多的优良品质。
但我如今明白了,血染红岩,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永远不忘那些伟大的战士,将他们铭记在心!我要以《红岩》中的烈士们为榜样,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本领,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