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温度循环试验报告

合集下载

循环彩灯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循环彩灯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循环彩灯控制系统实验报告一、设计要求1、程序中由3个按钮控制每按下一个按钮都会出现不同的彩灯循环现象二、硬件电路设计1、单片机最小系统(2)发光二极管的电路三、软件设计(一)1、在Keil uVision4.LNK上写好程序后通过STC_ISP_V480.exe.lnk和USB口输入到reg52.h单片机中按下开关蓝色指示灯亮,然后按下P3^7按钮发光二极管从左往右依次点亮;2、①在不复位的情况下按下P3^6时发光二极管可以做往返运动依次点亮②在复位时按下P3^6发光二极管是从右往左依次点亮的;3、①在不复位的情况下按下P3^5时发光二极管可以在从左往右或者从右往左点亮后1,3,5,7与2,4,6,8交替闪烁(在看先点亮P3^6还是P3^5 来实现从左还是从右开始循环)②在复位时按下P3^5发光二极管是作1,3,5,7与2,4,6,8交替闪烁。

(二)说明(“0”“1”“2”“3”“4”“5”“6”“7”按键P3^7 0X7F 0XBF 0XDF 0XEF 0XF7 0XFB 0XFD 0XFE 复位P3^6 0XFE 0XFD 0XFB 0XF7 0XEF 0XDF 0XBF 0X7F 复位P3^5 0X7F/0XFF 0XFF/0XBF0XDF/0XFF0XFF/0XEF0XF7/0XFF0XFF/0XFB0XFD/0XFF0XFF/0XFE复位8421码10=A 11=B 12=C 13=D 14=E 15=F四、系统测试步骤1:新建工程→New Project→选择单片机型号→Atmel→AT89C52取名→保存2:新建文档→New file→取名→保存(—3个按键控制两种LED现象.C)3:点右键→Add file to group→选择(—3个按键控制两种LED现象.C)4:点工程右键→options “output”(√)create hex file5产出hex档→编译按钮(↓)(↓↓)(↓↓↓)STC下载软件1:选择单片机型号“STC89C52RC”2:打开文件→(流水灯.hex)3:选择COM口(裝置管理員)4:点下载按鈕→开启电源按钮→“OK 已加密”附录源程序清单#include <reg52.h>#define uint unsigned int#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sbit key1 =P3^7; //第一个按键sbit key2 =P3^6; //第二歌按键sbit key3 =P3^5; //第三个按键uchar A1=0,A2=0,A3=0;void delay(uint z){uint i,j;for(i=0;i<z;i++)for(j=0;j<110;j++);}void O_to_E() //1,3,5,7与2,4,6,8交替闪烁{P0=0Xaa;delay(200);P0=~0Xaa;delay(200);}{if(!key1){delay(10); //延时if(!key1)A1=1;}if(!key2){delay(10); //延时if(!key2)A2=1;}if(!key3){delay(10); //延时if(!key3)A3=1;}}void main(){uchar i;while(1){if(A1){for(i=0;i<8;i++) //从左往右亮,每盏灯亮一次{P0=~(0x7f>>i);delay(100);}}if(A2){for(i=0;i<8;i++) //从右往左亮,每盏灯亮一次{P0=~(0xfe<<i);delay(100);}}if(A3){O_to_E(); //1,3,5,7与2,4,6,8交替闪烁}}}附加图片(因为手机问题从左往右跟从右往左还有左右往返的看不出来所以就拍了2张图片)1、从左往右、从右往左、往返2、//1,3,5,7与2,4,6,8交替闪烁超。

灯具温度测试报告模板

灯具温度测试报告模板

灯具温度测试报告模板
测试目的
本次测试旨在对灯具进行温度测试,以了解其在长时间使用时的温度情况,为灯具的设计和生产提供参考。

测试范围
本次测试范围为三款LED灯具,分别是A型号、B型号和C型号。

测试方法
1.将每款灯具在室温下长时间(超过3小时)使用,达到稳定状态。

2.用红外测温仪对各部位进行温度测试,包括灯具表面和内部关键部件
(如LED芯片、散热器等)的温度。

3.将测试数据记录下来并分析。

测试结果
下面是各款灯具的温度测试结果:
A型号
•灯具表面温度:45℃
•LED芯片温度:55℃
•散热器温度:48℃
B型号
•灯具表面温度:48℃
•LED芯片温度:60℃
•散热器温度:52℃
C型号
•灯具表面温度:50℃
•LED芯片温度:62℃
•散热器温度:55℃
分析与结论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三款灯具在稳定状态下的温度相对较低,符合相关设计要求。

其中,A型号的温度最低,可能是因为其散热器设计较好。

B型号和C型号的温度较高,可能需要在设计中进行相应调整。

建议
建议在灯具设计和生产中,更加注重散热器设计和材料选择,确保灯具在长时间使用中温度不会过高,同时加强对各部位温度的测试和分析,为灯具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结束语
本次测试结果仅供参考,相信能为灯具的设计和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

谢谢!。

(整理)LED灯具冲击振动温湿度测试.

(整理)LED灯具冲击振动温湿度测试.

LED灯具冲击、振动、温度循环测试关于LED冲击测试,振动测试,温度循环测试,寿命测试1,高温高压及其冲击测试:针对对象:LED灯具(含LED Driver的成品灯具)参照标准:行业经验测试方法:1,将5款LED灯具放置在一个室温为60℃的房间;2,通过调压器将LED灯具的输入电压调为最大额定输入电压的1.1倍;3,接通电源,点灯24H,并观察灯具是否有损坏、材料受热变形等异常现象;4,点灯测试后,通过继电器控制灯具在此环境下进行冲击测试,测试设置为:点灯20s、熄灯20s,循环100次。

测试要求:A,灯具在经过高温高压测试后,不能发生表面脱漆、变色、开裂、材料变形等异常现象;B,灯具在经过冲击测试后,不能发生漏电、点灯不亮等电气异常现象。

2,低温低压及其冲击测试:针对对象:LED灯具(含LED Driver的成品灯具)参照标准:行业经验测试方法:1,将5款LED灯具放置在一个-15℃的环境下;2,通过调压器将LED灯具的输入电压调为最小额定输入电压的0.9倍;3,接通电源,点灯24H,并观察灯具是否有损坏、材料受热变形等异常现象;4,点灯测试后,通过继电器控制灯具在此环境下进行冲击测试,测试设置为:点灯20s、熄灯20s,循环100次。

测试要求:A,灯具在经过低温低压测试后,不能发生表面脱漆、变色、开裂、材料变形等异常现象;B,灯具在经过冲击测试后,不能发生漏电、点灯不亮等电气异常现象。

3,常温常压冲击测试:针对对象:LED灯具(含LED Driver的成品灯具)参照标准:行业经验测试方法:1,将5款LED灯具放置在一个室温为25℃的环境下;2,按LED具的额定输入电压接通电源点灯;3,通过继电器控制灯具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冲击测试,测试设置为:点灯30s、熄灯30s,循环10000次。

测试要求:灯具在经过常温常压冲击测试后,不能发生漏电、点灯不亮等电气异常现象。

4,温度循环测试:针对对象:LED灯具(含LED Driver的成品灯具)参照标准:行业经验测试方法:1,将5款LED灯具放置在一个测试箱,测试箱的温度可以调节温度变化速率;2,按LED灯具的额定输入电压接通电源点灯;3,测试箱的温度变化范围设置为从-10℃到50℃,温变速率为:大于1℃/min,但小于5℃/min;4,测试箱在高温和低温各保持0.5H,循环8次。

灯具实验报告范文

灯具实验报告范文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不同类型灯具的发光原理和特点。

2. 掌握灯具性能测试的基本方法。

3. 分析灯具节能效果,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灯具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设备,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电能激发光源,使光源发光。

本实验主要针对LED灯具、荧光灯和节能灯三种常见类型进行测试。

三、实验器材1. LED灯具2. 荧光灯3. 节能灯4. 灯具测试仪5. 电源6. 电表7. 温湿度计四、实验步骤1. LED灯具测试(1)将LED灯具接入电源,打开灯具。

(2)使用灯具测试仪测量LED灯具的发光效率、色温、显色指数等参数。

(3)记录测试数据。

2. 荧光灯测试(1)将荧光灯接入电源,打开灯具。

(2)使用灯具测试仪测量荧光灯的发光效率、色温、显色指数等参数。

(3)记录测试数据。

3. 节能灯测试(1)将节能灯接入电源,打开灯具。

(2)使用灯具测试仪测量节能灯的发光效率、色温、显色指数等参数。

(3)记录测试数据。

4. 节能效果分析(1)计算不同类型灯具的能耗。

(2)比较不同类型灯具的节能效果。

(3)分析节能效果差异的原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LED灯具测试结果显示,LED灯具的发光效率较高,色温可调,显色指数较好。

在相同亮度下,LED灯具的能耗仅为荧光灯和节能灯的1/3左右。

2. 荧光灯测试结果显示,荧光灯的发光效率较高,但色温较低,显色指数较差。

在相同亮度下,荧光灯的能耗比LED灯具高,但比节能灯低。

3. 节能灯测试结果显示,节能灯的发光效率较高,色温适中,显色指数较好。

在相同亮度下,节能灯的能耗比LED灯具和荧光灯低。

4. 节能效果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LED灯具的节能效果最好,其次是节能灯,荧光灯的节能效果相对较差。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LED灯具的发光效率较高,能耗较低。

六、结论1. LED灯具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是未来照明行业的发展趋势。

2. 节能灯和荧光灯在节能方面也有一定优势,但与LED灯具相比,节能效果较差。

高低温循环测试报告

高低温循环测试报告

高低温循环测试报告一、引言高低温循环测试是一种常见的测试方法,用于评估产品在极端温度条件下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报告旨在对进行的高低温循环测试进行详细描述,并总结测试结果,以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二、测试目的本次高低温循环测试的目的是评估待测产品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表现,包括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化学性能等,以验证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测试过程1. 温度设定: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和技术规范,将高温和低温的设定温度确定为XXX°C和XXX°C。

2. 循环模式:将待测产品置于高温箱和低温箱中,按照设定的温度进行循环,每个循环周期为X小时,循环次数为X次。

3. 测试参数记录:在测试过程中,记录产品在不同温度下的各项参数,如电流、电压、功率、温度变化等。

4. 测试时间:进行足够长的测试时间,以确保充分评估产品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

四、测试结果1. 机械性能:在高温和低温循环测试中,产品的机械性能表现稳定,无明显变形或破损现象。

2. 电气性能:在高温和低温循环测试中,产品的电气性能保持良好,无明显的电流波动或电压异常。

3. 化学性能:在高温和低温循环测试中,产品的化学性能无明显变化,无腐蚀、漏液或泄露现象。

五、结论和建议根据本次高低温循环测试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产品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的机械性能表现稳定,无需额外的结构改进。

2. 产品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的电气性能保持良好,符合设计要求。

3. 产品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的化学性能无明显变化,不会对环境和用户造成安全隐患。

基于以上结论,建议在生产过程中继续保持质量控制,确保产品在各种温度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六、总结本次高低温循环测试的目的是评估产品在极端温度条件下的性能和可靠性。

通过测试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产品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化学性能均表现稳定的结论。

在未来的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中,我们将持续关注高低温环境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大型灯具牢固性试验记录

大型灯具牢固性试验记录

大型灯具牢固性试验记录试验目的:本次试验旨在测试大型灯具的牢固性能,以确保其能够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安全稳固地固定在所需位置。

试验设备:1.大型灯具:选取一款典型的大型灯具,其尺寸为XXX,并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要求。

2.试验台架:为了模拟实际使用环境,试验台架采用XXX材质制作,其尺寸为XXX。

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a.检查试验设备:核对试验灯具和试验台架的型号和尺寸是否一致,并检查是否有明显损坏或缺陷。

b.配置试验仪器:检查仪器的工作状态,确保正常使用。

2.安装试验灯具:a.将试验灯具固定在试验台架上,根据灯具的安装说明进行正确的安装,并确保每个连接点牢固可靠。

b.检查灯具在安装后的垂直度和水平度,根据相关标准要求进行调整。

3.试验负载施加:a.根据灯具的设计负载和相关标准,加载适当的负荷到灯具上,保持一定时间(例如10分钟)。

b.在负载施加后,检查灯具的固定部分是否松动、变形或产生其他异常情况。

4.持续振动试验:a.使用振动仪器对试验台架施加垂直和水平的振动力,频率为XXX,加速度为XXX,持续时间为XXX分钟。

b.在振动试验后,检查灯具的固定部分是否松动、变形或产生其他异常情况。

5.温度循环试验:a.将试验台架置于恒温箱中,设置温度范围为XXX,持续时间为XXX 小时。

b.在温度循环试验后,检查灯具的固定部分是否松动、变形或产生其他异常情况。

6.记录和分析:a.记录试验期间的所有观察结果和测量数据,包括灯具的外观、固定部分状态和任何异常情况。

b.分析试验结果,评估灯具的牢固性能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试验结果和结论:经过以上牢固性试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灯具在试验台架上固定可靠,无明显松动或变形现象。

2.在负载施加和振动试验后,灯具固定部分依然稳固可靠。

3.在温度循环试验中,灯具固定部分没有发生松动或变形。

4.试验结果表明,该大型灯具具备较好的牢固性能,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建议和改进措施:根据试验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改进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大型灯具的牢固性能:1.优化灯具的固定结构设计,增强其承载能力和抗振能力。

灯具温湿度检测实验报告

灯具温湿度检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灯具在不同温湿度环境下的性能变化,评估灯具的耐候性和可靠性,为灯具的设计和选型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恒温恒湿试验箱和冷热冲击试验箱,模拟不同温湿度环境对灯具的影响,通过观察灯具的物理性能和电气性能变化,评估灯具的耐候性。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1)恒温恒湿试验箱(2)冷热冲击试验箱(3)灯具样品(4)测试仪器(如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计等)2. 实验材料:(1)温湿度传感器(2)数据采集器(3)温度计(4)湿度计四、实验方法1. 灯具温湿度检测实验步骤:(1)将灯具样品放入恒温恒湿试验箱,设置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90±5)%,持续168小时,观察灯具的物理性能变化。

(2)将灯具样品放入冷热冲击试验箱,设置低温为-20℃,高温为70℃,期间样品暴露时间为1小时,冲击循环次数为15次,观察灯具的物理性能变化。

(3)将灯具样品放入恒温恒湿试验箱,设置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90±5)%,通电30分钟,断电60分钟,持续时间为168小时,观察灯具的电气性能变化。

(4)将灯具样品放入冷热冲击试验箱,设置低温为-20℃,高温为70℃,期间样品暴露时间为2小时,冲击循环次数为15次,观察灯具的电气性能变化。

2. 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1)使用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实验过程中的温湿度变化。

(2)使用数据采集器记录灯具在实验过程中的电压、电流、功率等电气性能数据。

(3)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灯具在不同温湿度环境下的性能变化规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灯具在恒温恒湿环境下的性能变化:(1)灯具在(40±2)℃,(90±5)%的温湿度环境下,物理性能稳定,无明显的损坏现象。

(2)灯具的电气性能在实验过程中无明显变化,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2. 灯具在冷热冲击环境下的性能变化:(1)灯具在低温-20℃、高温70℃的冷热冲击环境下,物理性能稳定,无明显的损坏现象。

2.5W和 3W球泡灯温升及散热报告

2.5W和 3W球泡灯温升及散热报告

义乌市闪亮电子有限公司试验报告图1 3W球泡灯和2.5W球泡灯温度线形比较试验结果分析:一、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2.5W的3个球泡灯温度稳定后幅度范围很大,排除环境因素,有2种可能:①3温度计探头没放在3个球泡灯的同一个位置(可以减小此误差,但不能排除)。

②本身温度计存在着一定的系统误差,在做实验中不能避免这些误差。

2、从表中看出3W的球泡灯的工作温度是58±0.5℃。

二、从表格和线型图中可以看出:⑴ 2.5W球泡灯在开始点亮后20分钟的时间里温度上升最快,20分钟后温度继续上升,但温升速度明显下降,最后达到基本稳定状态。

⑵3W球泡灯在开始点亮后30分钟的时间里温度上升最快,30分钟后温度继续上升,但温升速度明显下降,最后达到基本稳定状态。

三、对单个3W的球泡灯进行测试,验证它的散热能力。

测试图标如下:图2 3W铝基板和铝壳的温升曲线比较结果分析:1、从图表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铝基板和铝壳的温度曲线都是相同的趋向,再每个时间点的温度差基本保持相同,这说明铝壳导热性能良好,能充分把热量迅速与空气对流散热到空气中去。

2、再另2组再达到温升稳定后的铝基板和铝壳的温度及温度差。

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2号灯铝基板的温度和铝壳的温度稳定后相差5.4℃,分析可能有3种原因:⑴因为都是纯手工操作,不可能每次都很准却的放在同一点测试,所以有误差再里面;⑵在对这3个3W的球泡灯观察时发现2号球泡灯的铝基板下面有导热硅胶片,而其他2个是导热硅脂。

故怀疑导热硅胶片在吸收热量后有储存热量;⑶外界环境的影响,2号灯是在下午测试的,所以外界环境的改变导致温差较打。

四、对单个2.5W的球泡灯进行测试,验证它的散热能力。

测试图标如下:图3 2.5W铝基板和铝壳的温升曲线比较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两条线的趋向虽相同那距离有点远,说明铝基板和铝壳的温差有点大,3W的球泡灯的温差最高2.8℃,2.5W达到4.6℃,分析其原因可能⑴2.5W和3W球泡灯的结构不一样,导致散热能力不一样;⑵2.5W用的是导热硅胶片,3W用的是导热硅脂,两者可能存在导热系数不同而导致温差大的结果,而且2.5W的光源是单个螺丝固定,这些有些铝基板会一边翘起,导致导热硅胶片受热不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善担当 预定日期 实际完成 日期
报告人
副总审核/日期
温度循环试验报告
试验设备
高低温机
环境温度
25±3℃ 湿度
30%-80%
产品名称 生产单位 试验数量
TP921 2PCS
ISO16750-4
试验日期
2018.6.20
王海霞
审核
周健
产品放置试验箱内:低温 -40℃/2H,高温85℃/2H,温度转换速率 0.6℃/min4.0℃min,一个循环约8H,共10个循环
判定准则
试验中及其后,工作正常,无灯珠损坏,电路接触不良及其它不良缺陷。
试验结果
试样无灯珠损坏,电路接触不良及其它不良缺陷
判定结果
□不合格
■ 合格
图 片 展 示
□ 发起5D/8D报告给研发
改善行动(副总填 □发起失效模式分析报告给研发/PE 写): □ 发起5D/8D报告给供应商
□ 发起失效模式分析报告给供应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