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不平等条约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包括《南京条约》(1842年)、《天津条约》(1858年)、《北京条约》(1860年)、《辛丑条约》(1895年)等。

这些条约的主要内容如下:1. 领土割让:不平等条约中最严重的内容之一就是领土割让。

其中,《南京条约》将香港割让给英国,《北京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辛丑条约》将旅大、乌兰浩特等地割让给沙俄。

这些领土割让对中国的领土完整性和国家尊严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2. 赔款支付:不平等条约中约定了中国需要向列强支付巨额赔款。

例如,《南京条约》规定中国需赔偿大笔白银赔款,《北京条约》规定中国需支付巨额赔款并开放多个通商口岸,《辛丑条约》更是将中国赔款额度提高到了巨额。

3. 关税开放:不平等条约要求中国开放多个通商口岸,并将关税降低到极低水平,使得中国商品面临了严重的竞争压力。

这导致了大量的廉价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市场,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产业和经济。

4. 领事裁判权:不平等条约将中国的司法主权剥夺,使得外国领事在中国享有特权,可以对中国人实施领事裁判权。

这导致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侵犯和不公正对待,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权益。

二、不平等条约的影响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领土割让:不平等条约的领土割让造成了中国领土的大面积丧失,对中国的领土完整性和国家尊严造成了严重损害。

这对中国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认同感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也为后来的民族主义运动提供了动力。

2. 经济剥削:不平等条约的关税开放和赔款支付使中国遭受了严重的经济剥削。

中国工业和农业因无法与外国产品竞争而受到严重冲击,大量的中国劳工失业,农民生活水平下降。

同时,巨额赔款导致中国财政困难,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3. 不平等对待:不平等条约中的领事裁判权使得外国人对中国人享有特权,对中国人实施不公正对待。

外国领事通过领事裁判权对中国人民进行不公正的惩罚和判决,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权益,加剧了中国人民对外国侵略的仇恨和抵抗。

近代史不平等条约顺序

近代史不平等条约顺序

近代史不平等条约顺序摘要:一、近代史背景及不平等条约的定义二、近代史重要不平等条约列表三、不平等条约的影响和后果四、总结正文:一、近代史背景及不平等条约的定义近代史,通常是指从鸦片战争(1840 年)开始,到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的这一段历史时期。

在这个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尤其是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家。

不平等条约,是指在两国之间签订的,对签订双方权利义务不平等的条约。

这种条约通常是由于强国对弱国的压迫和控制,导致弱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受到严重损害。

二、近代史重要不平等条约列表1.1842 年,《南京条约》: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包括割让香港岛、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五口通商等。

2.1858 年,《天津条约》:中英、中法、中美、中俄签订。

主要内容包括增开天津一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传教士可以在各省任意租买田地、建立教堂等。

3.1860 年,《北京条约》:中英、中法、中俄签订。

主要内容包括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准许外国人在中国买卖人口、将已充公的天主教教堂财产发还,法国传教士可以在各省任意租买田地等。

4.1895 年,《马关条约》: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

主要内容包括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等。

5.1901 年,《辛丑条约》:中八国联军签订。

主要内容包括赔款白银4.5 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各国驻兵保护等。

三、不平等条约的影响和后果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损害。

政治上,中国主权受到严重侵犯,领土不断被割让,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

经济上,中国被迫开放市场,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导致国内经济长期停滞不前。

文化上,不平等条约导致西方价值观和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的影响

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的影响

《南京条约》:时间:1842年8月内容: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出口关税《五口通商章程》:内容: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允许租地建屋,永久居住影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领土、关税主权遭到破坏;矛盾关系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演变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为主要矛盾,反帝反封建成为两大历史任务,中国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天津条约》:时间:1858年6月内容:增开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经商、自由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个口岸自由航行;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北京条约》:时间:1860年内容:《天》完全有效;增开天津卫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赔款各增至800万两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马关条约》:时间:1895年4月内容: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让辽东半岛(后三国干涉还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战争赔款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受内地税影响:《南》以来最丧权辱国的条约,大大地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加剧,掀起刮风中国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辛丑条约》:时间:1901年9月内容:清政府向各国赔款4.5亿两;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常驻;拆除大沽和北京通海沿线的所有炮台,准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影响:《马》之后又一个极其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的影响: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南》开始,《马》大大加深,《辛》完全陷入政治:破坏主权(关税、行政、领土、海事等)经济:商品倾销、掠夺原料、输出资本、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文化:西学东渐、传统文化遭西方文化冲击,近代中国文化东西杂陈、新旧交替刺激中华民族觉醒,民族救亡图存的探索与斗争逐渐展开: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北伐、废约运动。

《南京条约》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与启示

《南京条约》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与启示

南京条约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与启示引言南京条约是指1842年由中国清朝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

这是中国在不平等的条件下与西方列强签订的第一份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

本文将探讨南京条约对中国近代史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带来的启示。

影响及分析1.领土和主权丧失:南京条约中,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并开放五个沿海口岸,使得中国失去了领土和主权。

这次割让给了其他列强幌子,导致后续不平等条约接连而来。

2.经济剥削:南京条约中,中国不得向其他国家开征高额关税,进口商品价格逐渐下降。

加上外商在华设立工厂进行加工贸易,在经济上大力剥削了中国。

3.军力衰退:作为战胜方之一,清朝被迫支付巨额赔款并减少军备。

这使得清朝军队和武器装备不断衰退,导致国防能力减弱。

4.国内政府改革:南京条约后,明朝垮台,清朝推行洋务运动以增强国力。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起步,但由于措施欠缺和对外依赖性过强,效果有限。

5.触发民族意识觉醒:面对列强压迫,中国开始出现一批知识分子和爱国者自发抵抗。

这些反抗活动促使了近代中国爱国意识的崛起,并逐渐形成了中国民族主义。

6.启示与反思:南京条约使得中国认识到西方列强的军事、经济和科技优势。

这引发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制度的反思。

启示是需要通过自强不息来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发展。

结论南京条约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并留下了痕迹。

它揭示了中国社会在面临外部压力时所面临的挑战,并为未来探索提供了经验教训。

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坚持保卫国家利益、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以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

近代史不平等条约的影响

近代史不平等条约的影响

近代史上中外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中国进入近代,是从西方列强用大炮强迫清政府接受不平等条约开始的。

它以打破传统中外关系格局为起点,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和方向,使中国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所以,了解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了解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四个意义重大的中外不平等条约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致使无能的清政府与英国被迫签下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这个不平等条约不但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而且使它成为英国侵略中国的基地;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不仅是对中国人民的无耻掠夺,而且开创了侵略者对中国勒索赔款的先例;五口的开放,使我国东南沿海的门户被打开了,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世界的侵入;协定关税的规定,使中国开始丧失了海关的主权,为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年,英国和法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擭取的在华利益,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下《北京条约》,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割让九龙司地方给英国;退还以前没收的天主教堂资产,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赔款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恤金英国50万两,法国20万两。

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它们的附庸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它们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

中国的主权遭到进一步破坏,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内容及时间

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内容及时间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
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不平等条约是指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通过武力、威慑或欺诈等手段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剥夺中国主权和利益的条约。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不平等条约及其主要内容:
1. 《南京条约》(1842 年):割让香港岛、赔偿英国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废除公行制度。

2. 《天津条约》(1858 年):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增开天津、大沽、登州、台南、淡水、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以自由驶入长江一带通商口岸、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外国传教士可以到内地自由传教。

3. 《北京条约》(1860 年):割让辽东半岛、赔偿八百万两白银、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在中国买卖人口、扩充公行制度。

4. 《马关条约》(1895 年):割让台湾、澎湖列岛、赔偿日本二亿两白银、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开采矿产、修建铁路、允许日本在中国福建、广东、山东等地驻兵。

二、不平等条约的影响
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丧失主权: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丧失了大量的领土、主权和利益,使得中国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

2. 经济剥削:不平等条约使得西方列强在中国享有特权,他们
可以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大量的经济利益,而中国则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剥削。

概述近代中外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的影响

概述近代中外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的影响

概述近代中外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的影响近代不平等条约大都是外来资本主义国家强迫清政府或当时的反动政权签订的,多是在侵略战争之后,是发动侵略战争的结果。

对中国来说都是带有屈辱性的,是民族耻辱的象征。

也有少数条约是因为当时的反动统治者出于某种政治需要,对外来侵略者进行妥协或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结果。

如“二十一条”等。

中国在近代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

《南京条约》使中国逐渐失去主权,并开始沦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最后,《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近代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是巨大的,它将列强的侵略要求合法化,成为列强向中国掠夺领土、勒索赔款、攫取特权的合法依据。

不平等条约的掠夺性和奴役性的条款,导致中国国际地位的下降,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标志。

近代中国社会既不同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也不同于一般的资本主义社会,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因此,有其自身的许多特点,表现如下:帝国主义日益成为统治中国、阻碍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帝国主义通过不断发动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他们操纵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军事、文化,使本来已经落后的经济文化更加落后,成为阻碍近代中国独立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

中国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互相勾结,是近代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力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和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

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虽遭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不但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显著的优势,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经济形式。

虽然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些发展,但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经济形式。

由于中国是几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使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近代史不平等条约顺序

近代史不平等条约顺序

近代史不平等条约顺序摘要:一、前言二、近代史不平等条约概述1.什么是近代史不平等条约2.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三、近代史不平等条约的顺序1.鸦片战争后的不平等条约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不平等条约3.甲午战争后的不平等条约4.辛亥革命后的不平等条约四、结论正文:一、前言近代以来,由于清朝统治腐朽,中国饱受列强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这些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民族尊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梳理近代史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情况,以期加深对这段历史的了解。

二、近代史不平等条约概述1.什么是近代史不平等条约近代史不平等条约是指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由于列强侵略和清朝政府腐朽,中国在不平等的条件下被迫签订的一系列条约。

这些条约通常包括割让领土、开放通商口岸、赔款、领事裁判权等内容,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民族尊严。

2.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家,加剧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同时,这些条约也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成为近代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的重要动力。

三、近代史不平等条约的顺序1.鸦片战争后的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1842 年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开放广州、福州、宁波、上海、厦门五个通商口岸,并支付巨额赔款。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不平等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1860 年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增开天津、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并支付更多赔款。

3.甲午战争后的不平等条约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在1895 年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开放沙市、重庆、苏州和杭州为通商口岸,并支付巨额赔款。

4.辛亥革命后的不平等条约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在1915 年被迫签订《对华二十一条要求》,日本借此获得了在中国许多特权,如在南满铁路、内蒙古和山东的权益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史上中外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中国进入近代,是从西方列强用大炮强迫清政府接受不平等条约开始的。

它以打破传统中外关系格局为起点,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和方向,使中国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所以,了解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了解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四个意义重大的中外不平等条约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致使无能的清政府与英国被迫签下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这个不平等条约不但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而且使它成为英国侵略中国的基地;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不仅是对中国人民的无耻掠夺,而且开创了侵略者对中国勒索赔款的先例;五口的开放,使我国东南沿海的门户被打开了,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世界的侵入;协定关税的规定,使中国开始丧失了海关的主权,为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年,英国和法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擭取的在华利益,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下《北京条约》,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割让九龙司地
方给英国;退还以前没收的天主教堂资产,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赔款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恤金英国50万两,法国20万两。

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它们的附庸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它们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

中国的主权遭到进一步破坏,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后,被迫于1895年4月17日在马关签订《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有:中国承认朝鲜完全“独立自主”,实质是要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完全控制;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上述各口;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任意设立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准在内地设栈寄存。

《马关条约》是日本在西方列强的支持下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也是自《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

它使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给中国社会造成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以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
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修订商约。

清政府同意将各条约中通商行船的内容加以修订,以便利帝国主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造成了严重危害: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为支付这笔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使中国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

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按照条约规定,清朝官吏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帮凶。

该设外务部的规定,便于清政府能够按照外国侵略者的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国家强加给中国的一个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列强除了穷凶极恶地对中国敲诈勒索外,还重新确立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继续充当它们在华的代理人。

从此,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外不平等条约对近代中国国内社会变迁的影响
近代中外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体现的中外关系的变化,导致或促
使了中国近代社会的重大变动。

它既是列强侵害中国主权,对华行使“准统治权”的特权制度,又蕴含着某些有助于中国摆脱落后、与先进文明接轨的因子。

中外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而又复杂的影响,各种重大事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在内的社会变迁,都与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首先,政治上,一系列中外不平等条约束缚中国的主权,致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由一个独立自主但又与世界隔膜的封建国家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国家,中国的国际地位由此一落千丈;在当时的世界,不仅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地位低下,而且中国人作为一个民族同样地位低下。

同时,它又在客观上促使中国小农经济体制和封建制度的瓦解,列强通过战争强加的条约对中国所进行的“征服”,造成了近代中国的具有封建性质、半殖民地性质和近代性质的混合结构;在亚洲,居于先进文明的西方列强自觉或不自觉地执行着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使命,侵略战争给了中国以致命的打击,旧有的小农经济制度,以及整个陈旧的封建制度也都在瓦解。

其次,在经济上,殖民性质的掠夺使得中国长期处于国弱民穷的落后状态。

通过巨额赔款和各种经济特权,尤其是片面协定关税特权,列强扼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不仅使中国遭受巨大的财税损失,而且严重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贫穷造成并加深了社会动荡。

在不平等条约的作用下,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催生了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商业,并由此产生了新的阶级和社会力量。

随着中外不平等条约
对自然经济破坏的加剧,半封建社会中的资本主义因素也不断地在曲折中艰难地谋求发展。

而在思想文化上,通过条约特权,列强不断扩大在华传教和教育事业,试图改造中国的国民性,试图对中国人民进行“道义和精神的支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奴化思想的滋长。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近代中国沦入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民族的深重灾难,国家的积弱不振,社会的贫弱穷困。

但是,与此同时,不平等条约更促使各种思潮层出不穷,尤其是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情感,以及对新制度的向往,促使他们不断地探索和追求。

民族主义思想也因此不断走向进步,走向成熟,产生了具有近代性质的国家主权观念。

不平等条约造成的深重灾难,又刺激着中国各阶级、阶层为建立新的制度而奋斗,中国革命的性质和面貌也在相当程度上由于反对不平等条约而出现了根本的变化。

国共两党高举废约反帝的大旗,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其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始终如一地坚持这一目标。

废约反帝的诉求集聚了全国的民族意识,一次又一次地促进中华民族具有近代意义的觉醒,推动着国共两党、各届政府以及广大民众,展开了不同形式的斗争。

总之,近代中外不平等条约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中国国内各个领域的社会变迁。

三、中外不平等条约在国际上对中国融入全球化历史进程的影响
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作用。


球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过程。

全球化首先是经济全球化,它以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产生为开端,至今历经100多年。

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资本、劳动力的大规模的国际性流动,各国家各地区之间利益的相互交织成为全球化时代的重要特征。

没有鸦片战争以来强加给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或迟或早也会融入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之中,但大清王朝的基本国策同全球化是背道而驰的。

列强以《南京条约》为依据,不断要求将五口通商落到实处、不断运用种种手段扩大通商口岸的过程同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一致的。

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迫使中国被动地一步步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五口通商实际上迈出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第一步。

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伴随着西方列强侵华战争的炮火,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用国人的血泪记载了这一段历程。

四、近代中外不平等条约对于今日中国的启示
在当代中国,正确而客观地认识近代史上中外不平等条约对于中国的影响,有利于我们重新认识和铭记那段屈辱和落后的历史,深刻意识到民族自立自强、自主发展的重要意义!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时时刻刻做到,勿忘国耻,以史为鉴,自立自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