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药理学的研究发展方向初探

合集下载

中药药理学的现代研究进展

中药药理学的现代研究进展

中药药理学的现代研究进展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和中医药的广泛应用,中药药理学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

中药药理学是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学科。

在现代研究中,通过采用多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本文将对中药药理学的现代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方法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体外实验、动物模型实验和临床试验。

体外实验主要是通过使用离体器官、细胞、酶等来评估中药的药理活性。

动物模型实验则是使用不同动物模型来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

临床试验则是通过临床观察和统计分析,验证中药的药效和安全性。

第二部分: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中药的化学成分分析、药理活性评价以及机制研究。

化学成分分析是通过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中药中的各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为后续的药理活性评价提供依据。

药理活性评价则是通过对中药在体内外的活性进行评估,探究其具体的药理作用和效果。

机制研究则是深入探究中药的药理作用机制,以及与中药相关的信号通路和靶点。

第三部分:中药药理学的研究进展1. 中药药理学与疾病治疗随着中药药理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中药被证实具有对多种疾病的治疗作用。

例如,中药黄连被发现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和癌症的治疗中。

2. 中药药理学与药物相互作用中药药理学的研究还揭示了中药与现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中药的化学成分与现代药物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因此,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对于指导中药与现代药物的联合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3. 中药药理学与药物开发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于新药的研发和创新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分离、鉴定和评价中药的活性成分,并深入探究其作用机制,可以为新药的开发提供借鉴和指导。

4. 中药药理学与药物安全性评价中药药理学的研究还可以评估中药的安全性和毒性。

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可以了解中药的毒副作用及其机制,从而为合理使用中药提供依据。

药理学研究和应用的新进展

药理学研究和应用的新进展

药理学研究和应用的新进展近年来,药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进展。

药理学是指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制,对于药物治疗的临床应用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药理学的新进展进行探讨。

一、个体化药物治疗传统上,人们在用药时,往往采取的是一种大众化的方式,即相同的药物剂量和使用方式。

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生理和病理状况都是不同的,因此,个体化药物治疗逐渐成为一种热门的研究领域。

现代医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可以通过检测某些基因或者蛋白质表达水平,了解一个人对某些药物的反应,从而为药物的治疗方式和剂量提供精确指导。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个体化的需求,使得治疗效果更好。

二、针对性药物开发药物研发是非常庞大和复杂的过程。

传统上,人们开发药物时,往往是先从大量的合成分子或者天然物质中,筛选出可能具有治疗效果的物质,再进行临床试验。

近年来,人们开发药物的思路逐渐从一般性、宏观性转变为精准化、微观化。

因此,有针对性地研究某些特定疾病相关的蛋白质或者信号通路,并开发能够精准干预这些蛋白质或者通路的药物。

例如,小分子抑制剂等新型化合物,能够靶向特定的酶或者蛋白质,从而抑制某些疾病的进展。

这种精准化的药物开发,可以大大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

三、全面了解药物副作用药物副作用是指药物治疗过程中,因为药物对非治疗部位的影响而产生的负面反应。

在药物的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副作用通常是不可避免的。

需要全面了解药物副作用,以减少不必要的危害。

传统上,药物副作用检测过程良莠不齐,往往只能检测出一部分副作用,而且很多副作用检测时间长,无法预判,容易造成不可逆性的危害。

近年来,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在实验数据采集和分析方面,药物副作用的检测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例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可以从海量的文献、基因组数据中“学习”出药物副作用信息,提高药物副作用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现代药理学的研究发展方向初探

现代药理学的研究发展方向初探

现代药理学的研究发展方向初探什么是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的作用和药效的学科,主要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以及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关系等方面。

现代药理学的研究重点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药理学的研究重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目前,现代药理学主要聚焦以下几个方向:1. 精准医疗精准医疗又称为个体化医疗,是一种基于个体差异性遗传特征、环境和生活方式等的医疗方式。

目的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设计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药物治疗也是精准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药物的精准治疗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针对患者的疾病发展阶段、症状严重程度、生理状态等特点选择最优药物和最佳剂量,提高治疗效果。

2. 生物药物生物药物是指以生物制剂为主要成分的药物,包括蛋白质、多肽、抗体等。

由于生物药物具有天然来源、更好的特异性、更低的不良反应等优点,因此在治疗疾病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生物药物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面临着较多的挑战,如如何增强生物药物的稳定性、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效率等。

这也成为了未来药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3. 药物安全性药物安全性一直是药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研究药物的毒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药物研发过程中,怎样尽可能地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是药理学研究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4. 新型药物研究随着药物研究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药物层出不穷。

新型药物研究主要包括研发新的药物类别、发现新的靶点、提高现有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

未来的药理学研究需要更加注重科技的创新,通过生物信息学、高通量筛选技术等新技术手段,加速新型药物的研发进程。

结语现代药理学的研究发展方向涉及精准治疗、生物药物、药物安全性、新型药物等多个方面。

药理学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学科,应不断创新,拓展领域,为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药物药理学的新进展与前沿研究

药物药理学的新进展与前沿研究

药物药理学的新进展与前沿研究药物药理学一直是医学领域中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它涉及了药物的发现、开发和应用,以及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和生物学效应等方面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药物药理学领域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和突破,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

一、基因组学的应用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为药物药理学研究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通过对人类基因组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并找到相应的治疗方法。

例如,基因组学研究揭示了炎症信号通路在许多疾病中的重要性,进而为炎症性疾病的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向。

此外,基因组学还可以用于预测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帮助医生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二、药物靶点的发现和优化药物的疗效取决于其与特定蛋白质靶点的相互作用。

近年来,通过生物信息学和结构生物学等技术手段,科学家们可以更准确地发现和研究药物的靶点,并对其进行优化。

这种精准药物设计的方法大大缩减了药物研发周期,提高了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以抗癌药物为例,通过对肿瘤的特异性靶点进行深入研究,科学家们成功开发出了许多高效的抗癌药物,让许多患者受益。

三、免疫药物的突破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凭借其独特的机制在肿瘤治疗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

例如,通过抑制免疫检查点,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应答,增强肿瘤的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

此外,CAR-T细胞免疫疗法等新的免疫治疗方法也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这些免疫药物的突破使得原本无法治愈甚至难以治疗的肿瘤变得可控。

四、个体化治疗的实现个体化治疗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近年来,个体化治疗在药物药理学研究中成为热点。

通过对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和药物的基因组学分析,医生可以为患者量身定制最佳的治疗方案,并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副作用。

例如,根据肿瘤患者的肿瘤特征和基因检测结果,医生可以选择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中医药物与现代药理学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物与现代药理学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物与现代药理学的研究进展中医药物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宝贵文化遗产,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医药不仅在中国,还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中医药物如何起效的科学解释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这也导致了中医药物与现代药理学的研究进展。

本文将介绍中医药物与现代药理学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可能的应用前景。

1. 中医药物研究的传统方法在传统中医药研究中,人们通常采用理论诊断和经验性治疗方法。

中医药治疗的理论基础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理论等。

医生通过仔细观察和问诊,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判断病情,然后使用中草药、针灸或其他中医疗法进行治疗。

这种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

2. 现代药理学的发展现代药理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如何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学科。

通过这门学科,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中医药物的作用机制。

例如,科学家可以通过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研究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与人体细胞、器官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同时,现代药理学还提供了许多研究方法,如药理学筛选、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有助于研究更多中医药的药理学机制。

3. 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法既然中医药物和现代药理学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法应运而生。

这种方法综合运用传统中医药的经验性临床和现代药理学的科学研究,分析中医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治疗效果。

通过研究中医药物的活性成分和它们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等方面的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此外,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法还可以为中医药物的现代化转化提供科学依据。

4. 中医药物与现代药理学的应用前景中医药物与现代药理学的研究进展为中医药物的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通过深入研究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科学家可以将其提取、纯化,并进一步研究其药理学特性和作用机制。

这有助于开发新的药物或药物组合,提高中草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另一方面,通过结合中医药的理论和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为某些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切入点,如慢性疼痛、肿瘤等。

药理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药理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药理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药理学是指研究药物作用机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学科。

它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对于治疗临床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药理学在医疗健康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药理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药理学研究现状药理学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及其副作用,从而为药物的研发和治疗提供基础支撑。

现在,药理学研究已经非常发达,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 药物代谢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人体内经过化学反应转化为其它物质的过程。

药物的代谢通常发生在肝脏,其中CYP酶是最为重要的药物代谢酶。

同时,药物的代谢过程也与个体差异有关,如基因型、环境因素等。

药物的代谢研究能够为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2. 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作用机制是指药物与人体内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质、细胞膜和核酸等)发生的作用方式。

现代药物开发主要是通过寻找这些生物分子来设计新型药物。

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能够为药物疗效和副作用的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

3.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在人体内同时应用两种或多种药物时,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的情况。

这种影响可能是增强、削弱、产生新的反应或产生副作用等。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能够为临床药物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依据。

4. 药物毒理药物毒理是指药物的剂量、用法、时长等因素与毒性之间的关系,在临床应用中,可能产生一定的毒性,如肝脏损伤、肾脏损伤、免疫抑制等。

药物毒理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二、药理学研究的未来趋势未来药理学研究的发展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个性化药物治疗个性化药物治疗是指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的特点,结合患者的基因型、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等信息,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种治疗方式可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和减少其副作用。

这需要将药物疗效、安全性和个体化特点的合理匹配。

2. 多靶点治疗多靶点治疗是指通过调节多种药物靶点来同时治疗多种疾病。

现代制药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现代制药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现代制药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制药技术是应用化学、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研制制药产品的技术体系,其目标在于研制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药品和保健品,改善人类的生命质量与健康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制药技术的研究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通过技术的创新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制药技术的效率和准确性有了极大的提升。

本文旨在探讨现代制药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从多个方面阐述制药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Ⅰ. 现代制药技术的研究现状1、生物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应用生物技术源于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融合,将各种化学和生命科学的学科知识进行融合,从而形成了新的生物技术领域。

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制药技术的研究和生产过程中,如生物医药领域的基因工程药物和生物制剂。

2、电化学分析技术的研究电化学技术的研究应用,在制药技术方面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它的主要应用是在药物中检测成分的浓度和质量,以及在药物生产和质量控制过程中,进行化学反应的调节和控制。

3、智能化制药设备的发展智能化制药设备的研究和应用,使制药过程更加智能化、智能、自动化、实时化。

智能制药设备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智能化、高效、精准、安全等方面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制药效率,增强制药的质量和稳定性。

Ⅱ. 现代制药技术的发展趋势1、智能化制药设备的推广和应用智能化制药设备是制药装备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应用范围较广,未来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制药设备会越来越智能化、自动化、高效化,使得制药过程更加准确,生产效率更高,产品质量更可靠。

2、新型药物研究的深入随着制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药物的研究和发展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空间。

在今后的制药研究中,新型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将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

新型药物研究方面的重点为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加快药物研发过程,提高药物的研究效率和开发质量,同时也会更加注重新型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

中药药理学的现代研究进展及应用

中药药理学的现代研究进展及应用

中药药理学的现代研究进展及应用近年来,中药药理学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并取得了积极的发展。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的医疗体系,在保健和治疗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药药理学的现代研究进展不仅丰富了中药的应用领域,还为中医药学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

本文将介绍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新进展,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

一、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方法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包括体外实验、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

体外实验主要通过细胞培养和体外模型来评估中药的生物活性。

动物实验则利用动物模型,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毒性和代谢途径等。

临床研究则通过人体试验来评估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二、中药药理学的研究进展1. 中药的活性成分研究中药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生物碱类和多糖类等。

对于中药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和评估,有助于揭示中药的药理机制和作用靶点。

2. 中药与靶向治疗中药药理学的研究还关注中药在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通过对中药与特定靶点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中药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的精准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3. 中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是中药药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研究中药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动力学过程,可以指导中药的合理用药。

4. 中药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中药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对于药物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可帮助优化中药方剂的组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并提高治疗效果。

三、中药药理学的应用1. 中药在多种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中药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黄连素作为一种中药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和抗肿瘤作用,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

2. 中药在体外模型中的应用体外模型是中药药理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构建适当的体外模型,可以评估中药的药理活性和毒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3. 中药在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中药在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通过临床研究,可以评估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索中药的适应症和剂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药理学的研究发展方向初探
发表时间:2012-01-06T11:02:16.007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2011年12期供稿作者:王会玲彦彤[导读] 药理学作为生理科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应用基础学科,交叉性和综合性非常强。

王会玲彦彤(吉林省四平妇婴医院 136000)药理学作为生理科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应用基础学科,交叉性和综合性非常强。

是连接药学与医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化学与生命科学的桥梁学科,药理学科的发展是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药学科学的发展及人类防病治病和健康的维护等同时发展的。

药理学的研究由早期的整体药理学,器官药理学,向着细胞药理学,分子药理学,基因组药理学的方向发展,随着其他学科的发展,现代药理学已经完成了由以药物为中心的传统研究模式,越来越多地向以疾病靶点为中心的现代模式转变。

本文从现代药理学的研究发展特点到引入干预分子在新药研究领域中的作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1 传统研究模式:以药物为中心
在早期,药理学对象均为文献记载或者民间经验等被认为有效的天然物质,研究的主要程序是,通过化学、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分离提纯、鉴定,结合生理、生化效应的观察每一组分的作用,最后提纯有效单体化合物,制备成为药品,这一类研究最大的特点是,在研究开始阶段,科学家们已经掌握了研究对象足够多的信息,已经对研究对象可能的作用或者活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它有足够的文献记载或者它有足够的临床应用基础,例如:阿司匹林,公元前400 年,希伯格拉底推荐使用一种黄色的叶子可以镇痛,在18世纪科学家们发现柳树的叶子可以镇痛和退热,并且从中提取得到有效成分水杨酸,但是水杨酸对胃肠道和口腔有非常严生的刺激作用。

后来经过德国科学家Felix Hoffmann 的努力,合成了刺激作用较小的乙酰水杨酸,也就是今天的阿司匹林。

2 现代研究模式:以疾病为中心
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等过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很多在某些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调控分子被揭示出来,通过干预或者调解这些关键分子,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治疗手段也应运而生。

这种以疾病为中心的药物研究模式已经成为现代药理学研究的趋势。

其主要特点有以下三方面: 2.1 寻找靶点
人类整个基因组的基因数量在3~8 万之间,但90%以上的基因功能尚不明确。

在这些基因序列中,出现了大约5000 个药物作用靶点,科学家们预言,将来会发现超过几千种与疾病有关的有效靶点,通过识别这些靶基因,有可能会发掘出几万个疗效更高,作用更专一的新药,因此,对于现代的药物开发科学家来说,首要的任务是将这些未知功能的基因功能明确化,并进一步寻找到有治疗前景的药物靶点基因。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数千个靶点类蛋白被克隆纯化。

其中,细胞膜受体类是主要的一类药物靶点,其中主要为GPCRS。

大多数激素、神经多肽,神经递质的受体都是GPCRS,这类受体构成传导细胞生长信号的最主要通路之一,约60%的药物作用于GPCRS。

目前有约200 种已知的GPCRS,占了所有药品的四分之一,全球每年销售达到900 亿美元。

2.2 组和化学的运用
组合化学是一门将化学合成、组合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机械手结合一体,并在短时间内将不同构建模块用巧妙构思,根据组合原理,系统反复连接,从而产生大批的分子多样性群体,形成化合物库,然后,运用组合原理,以巧妙的手段对库成分进行筛选优化,得到可能的有目标性能的化合物结构的科学。

药物的开发是一个耗时间耗经费的过程。

据报道,在美国,一种新药从开始研制到上市,需8~10 年的时间,研究费用高达2~5 亿美元。

药物的研制历程之所以这样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优化速度缓慢。

组合化学能够大大加快化合物库的合成及筛选速度,从而大大加快了新药的研制速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组合化学方法已成为新药研制的必由之路,它的出现被誉为近年来药物合成领域的最显著的进步之一。

所以,组合化学在有机领域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对传统药物合成化学的冲击。

2.3 高通量筛选成为主要手段
近年来,由于自动化技术特别是机器人的应用,在新药研究中出现了高通量筛选技术。

该技术将化学,基因组研究,生物信息,以及自动化仪器等先进技术,有机组合成一个高程序,高自动化的新模式,从而创造了发现新药的新程序,由于该技术具有快速,高效等特点,因而成为发现、研制新药的主要手段。

高通量筛选技术是将多种技术方法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技术体系,它以微板形式作为实验工具载体,以自动化操作系统执行实验过程,以灵敏快速的检测仪器采集实验数据,以计算机对数以千计的样品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出科学准确的实验结果和特色效用,英国学者AlanD研究提示,一个实验室采用传统的方法,借助20 余种药物作用靶位,1 年内仅能筛选75000 个样品。

1997 年高通量筛选技术发展初期,采用100 余种靶位,每年可筛选100 万个样品,1999 年高通量筛选技术进一步完善后,每天的筛选量就高达10 万种化合物。

高通量筛选方法作为新药发现的手段具有选择范围广、筛选成本较低、结果可靠等特点,是新药研究的重要手段。

高通量筛选的实验方法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的实验方法是实现药物高通量筛选的技术基础,由于药物高通量筛选要求同时处理大量样品,实验体系必须微量化,而这些微量化的实验方法应根据新的科研成果来建立。

药物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实验方法,根据其生物学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类:受体结合分析法、酶活性测定法、细胞分子测定法、细胞活性测定法、代谢物质测定法、基因产物测定法等等,这些实验方法,均已广泛用于药物高通量筛选中。

由此可见,药理学的发展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发展的,随着人们对生命活动太疾病的认识逐步深入及新技术在制药方面的应用,药理学的研究也会趋于细致、合理。

参考文献
[1] 吕圭源.药理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 吴镭.药学科学前沿与发展方向[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3] 杜冠华.新药发现与高通量药物筛选[J].医药导报.
(收稿日期:2011—12—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