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与人类的关系

合集下载

写水母研究报告

写水母研究报告

写水母研究报告1. 引言水母是一类主要生活在海洋中的无脊椎动物,具有独特的外观和生物特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水母的分类、解剖结构、生态习性以及对人类的影响。

2. 分类学根据国际分类学组织的标准,水母属于腔肠动物门腔肠动物亚门的一个类群。

水母的分类很复杂,目前已知的水母种类超过2000种,其中一些种类已经灭绝。

水母的分类主要依据其形态、解剖结构、生殖方式和生活习性等进行划分。

常见的水母科包括刺盘水母科、海蜇科和菱水母科等。

3. 解剖结构水母的身体主要由胶状物质组成,呈伞状或钟状。

它们通常有一个顶盖,下面悬挂着许多触手。

水母的背部是一个腔肠囊,内部充满消化系统和生殖器官。

水母的消化系统主要由口、胃和肠组成,通过口进食,将猎物吞食到胃中进行消化。

水母的触手是其最重要的特征,触手上有众多的刺细胞,刺细胞中含有毒液。

水母通过触手捕捉猎物,并释放毒液使猎物麻痹。

毒液中的毒素对人类和其他动物可能造成中毒。

4. 生态习性水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栖息于海水的不同深度。

它们对水温和水质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几乎可以在任何海域中找到水母的踪迹。

水母的生活方式多样,有的是漂浮性的,被洋流带着在海洋中漂泊;有的是底栖性的,附着于海底或岩石上。

它们在水体中移动的能力相对较弱,主要依靠海水的运动进行漂移。

水母的繁殖方式也很多样,有些水母通过生殖细胞繁殖,有些水母则通过分裂或出芽的方式进行繁殖。

5. 对人类的影响水母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海洋食物链的重要环节。

水母是一些大型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的主要食物之一,对于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水母也对人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些水母种类的毒液可以引起中毒反应,对游泳者和渔民构成威胁。

此外,水母的大量繁殖也会引发水母灾害,威胁到渔业资源。

为了减轻水母对人类的影响,需要加强水母的生态监测和科学研究,探索有效的防治方法。

同时,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以提高人们对水母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水母会让人类起死回生吗?

水母会让人类起死回生吗?

水母会让人类起死回生吗?【摘要】水母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海洋生物之一,其原因在于它本身具有很强繁殖能力及再生能力,如它的触角断掉以后可以通过自己的水母雪莲再生系统进行修补和恢复,所以很多专家及学者都以此为基础研究了水母的再生能力,甚至将水母与人类起死回生相互联系起来。

因此,作为实验中学高中生的我们,更要相应这一研究趋向,积极去探索水母会让人类起死回生吗?的问题。

【关键词】水母;人类;起死回生众所周知“人类起死回生”长期以来都是各国生物领域及医学领域最为关注的科学研究问题,如今更是引入到高中生生物、化学等学科学习体系中,即丰富了这些学科的知识内容,又进一步提升了高中生的知识文化水平及综合能力。

这此,作为一名辽宁省?实验中学辽东湾分校的高中生,不仅要学习好基础知识,还需要积极参与到“水母会让人类起死回生吗?”的话题讨论中。

所以下文先简单概述了水母,然后分析了水母的再生系统,最后通过举例的形式来探讨水母是否会让人起死回生的问题。

一、水母的简单概述水母(英文名称:Jelly Fish):是水生环境中重要的浮游生物,属于刺丝胞动物钵水母纲。

水母是一种非常漂亮的水生动物。

它的身体外形就像一把透明伞,伞状体的直径有大有小,大水母的伞状体直径可达2米。

伞状体边缘长有一些须状的触手,有的触手可长达20-30米。

水母身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并由内外两胚层所组成,两层间有一个很厚的中胶层,不但透明,而且有漂浮作用。

它们在运动时,利用体内喷水反射前进,远远望去,就像一顶顶圆伞在水中迅速漂游;有些水母的伞状体还带有各色花纹,在蓝色的海洋里,这些游动着的色彩各异的水母显得十分美丽。

无论是热带的水域﹑温带的水域﹑浅水区﹑约百米深的海洋,甚至是淡水区都有它们的影踪。

水母早在六亿五千万年前就存在了,它们的出现甚至比恐龙还早。

全世界的水域中有超过250余种的水母,它们分布于全球各地的水域里。

全部生活在海洋中。

二、水母的再生系统通过对自然界中的水母调查研究发现[1]:经过长时间以来的生物进化,到目前为止某些水母已经单独发展出复杂的器官、神经元、肌肉,以及比海绵更复杂的行为方式,而且没有神经肌肉系统。

水母作文300字7篇

水母作文300字7篇

水母作文300字水母作文300字7篇水母作文300字篇1大自然中,有很多动物、植物、微生物给予了我们启示,水母就是其中一个。

水母本来是一种对人类生命造成要挟的生物。

它能将触手伸出50英尺。

人类碰到它的触手的话,皮肤就留下很多红色条纹,就像被鞭子鞭打过一样。

受伤者伤口上的剧痛一旦分散到胸部,心跳就会停止。

大自然的启示小学作文——水母瞧!水母是多么可怕的,但它却给了人类很多启示。

水母的触手丛里有一个耳朵,里面有一颗小小的石头,叫做听石。

当海浪和空气磨擦出的次声波传到水母的耳朵里,听石就会将震动传给水母耳壁内的神经感受器里。

水母就可以够提早十五小时做好预防措施:它会将囊中的空气全部放掉,沉入海底。

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一种叫水母耳风暴猜测仪的仪器。

人们把这类仪器安装在舰船上,它可以在唆使屏上指挥人们根据风暴的强度和风暴的走向,提早将舰船驶入港湾躲避风暴。

这一发明对渔业、气象有很大的帮助。

水母作文300字篇2在海洋馆里面,住着一群小生灵,它们是:巨古鱼、护士鲨、绿海龟……其中我最喜欢的水母,如果没有灯,水母就会像隐形高手一样隐身。

如果开彩色的灯,那它就会像彩虹那样绚丽多彩。

告诉你一个小奥秘,水母大部分都是用水组成的哦!而且,在恐龙没有诞生时它已经早就诞生了哦。

还有,水母是分种类的,有:红水母、倒立水母,海月水母……我最害怕红水母,因为它的杀伤力百分之一百,攻击力百分之一百,并且连反抗力百分——之——一百!但是,常见的水母生命力非常短暂,大约只有二周……甚至一周的时间。

但是,不常见的水母却能活一年左右。

但水族馆的工人并不用清扫水母的尸体。

神奇的是,水母死后尸体会溶化掉,变成水。

啊!水母是多么的神奇,多么美妙的小精灵呀!如果你愿意接受我的邀请,就请你和我一起去蚌埠海洋乐园吧!一起去探寻水族馆奥秘吧!水母作文300字篇3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海洋公园玩。

爸爸妈妈知道我很喜欢动物,特别是海洋生物。

到了海洋公园,我看到了好多的鱼和其它的海洋生物。

水母的结构和生活习性

水母的结构和生活习性
被捕食关系
水母在海洋生态系统中也处于被捕食的地位,一些鱼类、海龟和海洋 哺乳动物以水母为食。
共生与寄生现象
共生关系
水母与其他生物之间可以形成共生关 系,如与藻类共生形成藻水母,藻类 通过光合作用为水母提供能量。
寄生现象
有些生物会寄生在水母身上,利用水 母提供的生存环境获取营养,如寄生 蟹会寄生在水母的触手上。
迁徙与栖息地选择
迁徙行为
部分水母具有迁徙行为,会随着季节或环境变化进行长距离移动,如黑海中的 水母会定期迁徙至地中海。
栖息地选择
水母倾向于选择温度适宜、食物丰富、水流平缓的海域作为栖息地,不同种类 的水母对栖息地的要求略有差异。
04 水母与人类关系 探讨
对人类益处
食用价值
部分水母种类可食用,且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 分。
有性繁殖
水母也可以进行有性繁殖,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产生基因重 组的后代。
生命周期
水母的生命周期包括浮浪幼虫、水螅体、碟状体和成体等阶段, 不同种类的水母生命周期略有差异。
捕食与被捕食关系
捕食方式
水母通过触手上的刺细胞释放毒素来麻痹或杀死猎物,然后将其吞 入胃腔进行消化。
猎物种类
水母的猎物包括浮游生物、小鱼虾、贝类等,不同种类的水母有不 同的猎物偏好。
环管
环绕胃腔的管道,与辐管相连,共同构成水母的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01
位于伞部下方的开口,既是食物进入的通道,也是废物排出的
出口。

02
紧接口的部分,具有吞咽功能,将食物引入胃腔。
胃腔和消化腺
03
胃腔内含有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供
水母吸收。

水母生物知识点总结

水母生物知识点总结

水母生物知识点总结1. 水母的生物特征水母的身体构造非常简单,通常呈伞状或圆形。

它们的身体由一层透明的胶质构成,内部包含有气囊和垂直的消化道。

在伞状水母的边缘通常有触须,用来捕食或防御。

水母通常没有心脏、脑部或其他高等动物所具有的器官,它们的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也比较简单。

2. 水母的生活方式水母通常是浮游生物,它们没有固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

水母依靠海洋或淡水的波浪和潮汐来进行漂移,同时也能主动运动和游动。

水母是肉食性动物,主要以浮游生物、小型鱼类和甲壳类等为食。

它们主要依靠触手上的毒液来捕捉猎物,并将被捕获的猎物送入口腔进行消化。

3. 水母的生殖方式水母通常有两种生殖方式,分别是有丝分裂和生殖细胞生殖。

有丝分裂是指水母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的水母个体,这一过程通常在水温和食物充足的条件下进行。

另一种生殖细胞生殖是指水母通过生殖细胞的形成来产生新的水母个体,这一过程通常发生在水温和食物缺乏的条件下。

4. 水母的生态意义水母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它们在食物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水母是浮游生物的主要天敌之一,它们能够控制浮游生物的数量,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同时,水母也是许多海洋生物的食物来源,为海洋生物链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能量来源。

此外,水母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还具有过滤水质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

5. 水母对人类的影响水母在与人类的接触中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些水母毒液对人类具有一定的刺激和伤害性,例如海蜇等水母通常会在海滩上出现,给游泳者和沿海居民带来一定的危害。

同时,一些水母也可以对渔业造成一定的破坏,因为它们会捕食渔业中的优势鱼类和无害浮游生物,从而降低渔业资源的丰富程度。

综上所述,水母是一类重要的水生生物,它们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水母的生物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减少水母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也能促进对这一类生物的科学研究和保护工作。

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深入地了解和研究水母,推动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有关水母科普的议题

有关水母科普的议题

有关水母科普的议题标题:神秘而优雅的海洋舞者——水母科普知识概述一、引言水母,一种在浩渺海洋中自由游弋的无脊椎动物,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生活方式引起了科学家和普通大众的广泛关注。

它们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存历史可追溯到6.5亿年前,堪称“活化石”。

本文将带领大家走进水母的世界,探索这种神秘生物的科普知识。

二、水母的基本特征1. 形态结构:水母主要由伞部(即我们通常所见的透明“钟状”部分)、触须和口腕组成。

伞部下悬挂着一圈或多圈触须,用于捕捉猎物;口腕则负责将捕获的食物送入口中。

2. 生理特性:水母没有大脑、心脏或骨骼系统,也没有明确的前后之分。

它们依靠水流和体内充满水分的腔室进行推进,运动方式独特且优雅。

3. 颜色多样:尽管许多水母呈现透明或半透明状态,但也有种类拥有各种鲜艳的颜色,如红色、蓝色甚至绿色等,这是由于其体内的荧光蛋白所致。

三、水母的生活习性水母大多数为浮游生物,随海流漂浮生活,有的种类具有昼夜垂直迁移的习性,白天潜入深海,夜晚上升至浅海觅食。

它们以浮游生物、小鱼虾和其他小型海洋生物为主要食物来源。

四、水母与生态环境水母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作为掠食者,它们对控制某些小型浮游生物的数量起到平衡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其他大型海洋生物如海龟、翻车鱼的重要食物来源。

然而,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导致的海洋环境变化,使部分海域出现水母暴发的现象,对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构成一定影响。

五、人与水母的关系水母虽美,但也有一些种类含有毒性,如箱型水母、葡萄牙战舰水母等,其毒刺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海滨游玩时需注意防范。

同时,科研人员也正在研究水母的独特生理机制,期望从中获取新的生物科技启示,如利用水母的荧光蛋白进行生物标记等。

总结:水母以其独特的生物特性和美丽的外观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份珍贵礼物。

了解并保护这些海洋精灵,不仅有助于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也能让我们更好地领悟生命的多样性和奇妙。

水母 哲学

水母 哲学

水母哲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水母,是海洋中神秘而又神秘的生物,拥有无数触角和透明的身体,优雅地漂浮在海水中,成为海洋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但除了外表迷人外,水母也在人类哲学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水母所展现的生存方式、生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性,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学习。

水母的生存方式启发了我们对于生命的思考。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水母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生物,已存在数百万年。

它们没有骨骼,没有心脏和大脑,但却能够在海洋中生存繁衍,展现出惊人的生命力。

这种简单而又坚韧的生存方式,让我们不禁思考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又在哪里。

水母的无所畏惧和随波逐流的特性,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在海水中漂浮,水母无法主动控制自己的方向,只能随着海流飘荡。

尽管如此,水母却能够灵活地利用海流的力量,生存繁衍。

这种无拘无束的生存态度,告诉我们有时候,放弃控制也是一种智慧,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立于不败。

水母对于环境的适应性也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洋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但水母却在这种环境中茁壮成长,展现出惊人的适应性。

通过研究水母的生态习性和生物特性,或许可以为我们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一些启示。

水母的存在也提醒我们,要尊重和珍惜生命。

海洋中的生物链条错综复杂,每一个物种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意义。

水母作为海洋中的一员,虽然常常被忽略,但它们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果我们不尊重和保护水母,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母对于哲学的启示是深刻而又简单的。

在生存方式、生命力和环境适应性上,水母都展现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质,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通过研究水母的生态习性和生物特性,或许可以为我们了解和认识自然界提供一些启示。

最重要的是,在尊重和保护水母的我们也应该以谦虚和包容的态度,接纳并欣赏身边的一切生命形式,共同守护这个美丽而宝贵的地球家园。

【2000字】第二篇示例:水母,属于水生动物中的一类特殊生物,其形态优美、神秘而又独特。

水母给人类带来的启示精选作文

水母给人类带来的启示精选作文

水母给人类带来的启示精选作文导语:水母身体外形像一把透明的大雨伞,伞状体直径有大有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母给人类带来的启示精选作文,欢迎阅读。

水母给人类带来的启示精选作文 1 大自然中,有许多动物、植物、微生物给予了我们启示,水母就是其中一个。

水母本来是一种对人类生命造成威胁的生物。

它能将触手伸出50英尺。

人类碰到它的触手的话,皮肤就留下许多红色条纹,就像被鞭子鞭打过一样。

受伤者伤口上的剧痛一旦扩散到胸部,心跳就会停止。

瞧!水母是多么可怕的,但它却给了人类许多启示。

水母的触手丛里有一个“耳朵”,里面有一颗小小的石头,叫做听石。

当海浪和空气摩擦出的次声波传到水母的“耳朵”里,听石就会将震动传给水母耳壁内的神经感受器里。

水母就可以提前十五小时做好预防措施:它会将囊中的空气全部放掉,沉入海底。

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一种叫“水母耳风暴预测仪”的仪器。

人们把这种仪器安装在舰船上,它可以在指示屏上指挥人们根据风暴的强度和风暴的走向,提前将舰船驶入港湾躲避风暴。

这一发明对渔业、气象有很大的帮助。

看,大自然多么的神奇!水母给人类带来的启示精选作文2 大自然是人类的教师,也是一个巧妙的世界。

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种水生动物——水母。

水母,又称海蛰,是一种很古老的腔肠动物,早在5亿年前,它就漂浮在海洋里了。

这种低等动物有预测风暴的本能,每当风暴来临前,它就游向大海避难去了。

仿生学家发现,水母的共振腔里长着一个细柄,柄上有个小球,小球内有块小小的听石。

当风暴来临前的次声波冲击水母的听石时,听石就刺激球壁上的神经感受器,于是水母就听到了正在来临的风暴的“隆隆”声。

模拟海蜇感受次声波的器官,科技人员设计出一种“水母耳”仪器,可提前15小时左右预报风暴。

它由喇叭、接受次声波的共振器和把这种振动转变为电脉冲的转换器以及指示器组成。

将这种仪器安装在船的前甲板上,喇叭做360°旋转。

当它接收到8赫兹-13赫兹的次声波时,旋转自动停止,喇叭所指示的方向,就是风暴将要来临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母与人类的关系
1.水母与人类的关系
水母与人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与海洋渔业的关系。

除了海蜇(包括几种大型钵水母)是海洋渔业直接捕捞生产对象之外,水母类与其他海洋经济动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此外,水母对渔业和人类的海洋活动也有一定危害。

目前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极为少数(尚有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直接利用水母资源,以传统简易(定置网)的捕捞方法和符合科学原理的(用明矾、食盐淹渍沥干)加工方法,捕捞、加工海蜇(含其它几种大型水母)作为食用的主要产销国。

主产区在辽宁、江、浙、闽和粤等省沿海,一般产量都很高,如福建1995~1999年,平均年产量近万吨,加工后于品约1000多吨,产值可达3 000多万元。

产品主要畅销以日本为主的国际市场,供不应求,成为创汇水产品之一。

水母类的水平分布与海流、水团和气象有着密切的关系,某些种类可以作为判断海流或水团性质的生物指标。

例如:福建南部渔民利用太平洋银币水母(Porpitapacwca)(渔民称为“鳁镜”)作为鳀鳁鱼夏汛的台湾暖流指标,能十分准确地预测当该海区出现“鳁镜”时,如果海况没有特殊变化,10日内则鳀鳁渔汛即将到来,这对探索渔场位置,指导渔业生产具有实践意义。

有些水母如海蜇尚有药用价值。

在古医药文献中有不少记载,如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有:气味碱温、无毒。

主治妇人劳损,积血带下。

小儿风疾丹毒。

汤火伤。

古医学家陈芷器的《本草抬遗》。

记有:能疗河鱼之疾。

此外,如《雨航杂录》记有:治积等等。

近代我国医卫部门关于海蜇的药用价值也有许多研究报道。

认为对治疗高血压、慢性气管炎、哮喘、热痰咳嗽、胃溃疡、单纯性甲状腺肿和颈淋巴结肿,有一定疗效。

民间偏方如以海蜇皮、海带和海藻等量炖服有抑制癌细胞扩散作用。

以海蜇皮用白糖淹泡服用可治产妇恶露不止,妇女血崩,以及用三矾海蜇皮贴敷患处治病毒、丹毒甚为有效。

水母类对海洋渔业和人类的海洋活动的危害也相当严重。

许多水母类大量捕食经济鱼、虾和贝类的卵子及幼体,对渔业资源及养殖业造成危害。

据一些学者研究报告,海月水母的食料组成中,浮游甲壳类占50%以上。

l个海月水母Id能捕食4~5条仔、稚鱼,根管水母(Rhilophysa.sP)每天能捕食8~9条仔、稚鱼。

1个霞水母能消耗上千条幼鱼。

浙江沿海带鱼产卵场如果出现大量栉水母,常常导致秋汛带鱼产量不佳。

作者曾经在对虾育苗期间观察1个侧腕球栉水母,Id能捕食25~30多条对虾幼体,对对虾的育苗危害很大。

作者(1974年)曾经连续3年调查过福建九龙江口定置网作业海蜇产量与其它渔业的关系,十分明显地看到,海蜇产量多寡与其他鱼虾的产量成反比。

渔民认为,是因为海蜇分泌物使水域发臭,变“辣”,对鱼、虾有毒害,把鱼、虾群驱散。

某些大型钵水母如海蜇,特别是霞水母大发展时,数量之多能绵垣数海里,影响拖网作业,堵塞网目甚至造成爆网而影响生产。

水母的刺胞毒素(含几种多肽及组胺等)对人类有很大危害,人被螫刺后可造成严重创伤。

有些种类如僧帽水母(Physalia physalis)刺胞剧毒,能致人死命。

海南省三亚曾发生几起渔民及潜水员被螫致死的事故。

2.水母类研究动态
1989年7月 10~14日,在英国Southampton大学召开了第5届国际腔肠动物生物学讨论会。

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学者提交了230多篇论文,从18个方面对腔肠动物(大部分是水母)广泛进行了研究,可以看出,当前科学家感到兴趣的研究重点为生理学(有28篇论文,其中13篇为行为生理)和细胞生物学(有20篇论文),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对水母刺胞的研究引人瞩目,论文达24篇之多。

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科学家就开始注意对刺细胞毒素的生物化学、药物学和毒物学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取其活性物质,找出一些对人类有益的成分,作为新的药物来源或其他生物医学化合物。

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海洋生物学家发现管水母类是形成声散射层主要浮游动物,其垂直分布层次和昼夜移动与声散射层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引起学者的高度重视,因为这与潜艇的活动有关,在军事上具有研究价值。

由于某些水母形态上及感觉器的特殊结构和生理上的特殊机能,成为仿生学家的研究对象之一。

成功地模仿水母感觉器的风暴预报仪能提前 15 h作出预报,并显示出风暴的
方向,该装置简单、操作方便。

又如水母类的运动是由脉冲式的喷射而推进,而喷气式飞机是连续不断的气流喷射而推进。

从而引起仿生学家的兴趣,设想把水母的脉冲式推进运动方式用于喷气机的设计,这样既能节省能量,又能最有效地利用所产生的动力。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开发、利用水母资源的国家,并取得很大成就。

早在晋代张华的《博物志》就已记载海蜇俗称“鲊鱼”,并提到人们已经食用;宋代沈与求写的“出没沙嘴如浮罂,复如缁笠绝两缨,混沌七窍具未形,块然背负群虾行”这首海蜇诗,充分体现了对海蜇形态、生活习性以及与鱼、虾共生现象的生态学研究水平;清代以李时珍《本草纲目》为代表的医药界对海蜇的药用价值的研究水平,堪称世界第一。

近代我国学者对水母类的研究主要是形态、分类和区系方面的基础工作,其他方面涉及甚少。

20世纪80年代,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的几位科学家摸清了海蜇的生活史并进
行人工育苗和放流获得成功是一项重大成果。

我们有能力紧跟时代步伐,以科学的态度根据我国的国情,(有所为而有所不为)选择研究方向。

从这一类最低等,而又是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飘浮在寒武纪时代海洋里的古老动物身上有所发现,取得更多有益的启,服务于人类而作出新贡献。

资源来源《生物学通报》200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