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教案
4.1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九年级上册的教材谈论我国改革开放、创新、民主法治、中华文化、中国梦等话题,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则将视野扩展到全球,去认识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在此基础上第二单元第四课引导学生将中国放到世界这个大舞台当中去思考、分析中国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让学生既具有忧患意识、又能直面挑战、开创新的局面。
学情分析:学生已完成了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学习,对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以及我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和分析应用能力。
同时,本班学生思维较为敏捷、自学能力较强,适宜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来探究本课的"新的发展契机、新风险、新挑战”的新课内容部分。
学习目标:1. 通过资料对比分析,梳理总结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 通过案例分析,全面分析中国顺势而为,赢得主动的举措。
3. 通过剖析案例,梳理总结树立忧患意识,迎接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具体做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难点如何面对各种风险与挑战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2023年7月12日至13日,2023中国新媒体大会在湖南长沙举行。
“化身”古装人物登上画卷与古人畅聊诗歌文化,现场动动键盘几秒钟就可创建多样化的虚拟主播播报新闻……从“相融”到“深融”,新技术的迭代升级、融合传播的深化推进,正在塑造媒体发展的新格局。
老师展示问题:在信息时代,中国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有哪些?(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领,带动学生思考,引入本课课题。
)PPT呈现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1. 通过资料对比分析,梳理总结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 通过案例分析,全面分析中国顺势而为,赢得主动的举措。
3. 通过剖析案例,梳理总结树立忧患意识,迎接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具体做法。
(二)执行评价任务,自主、合作探究新知环节一:新的发展契机(本环节对应目标一的达成,及其相应评价任务的落实)问题:结合图片和文字,请你总结在国内,我国面临哪些新的发展契机?要求:1.自主思考要独立,自主回答(2分钟)2.合作探究要积极参与交流分享。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教案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新的发展契机
教学难点
新风险 新挑战
教学方法
视频归纳、经验分享、探究与分享
教学过程
教师个性化修改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课前3分钟十九大报告学习
四、保护个人信息
《民法典》新规定:第一千零三十五条规定,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
导入新课
【导入】P 40运用你的经验
设问:
1.为什么人们要到海外工作、学习?
2.这反映了我国发展中的哪些现状?
。
生:略
师:到海外工作学习,一方面说明中国在走向世界,与世界深度互动。中国人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交流互鉴。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的工作机会已经相对减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课的第一框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4.1《中国的机遇与挑战》教案
章节名称(课题)
第四课 与世界共发展
第一框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计划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导学案
1.我国发展机遇有哪些?
2.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挑战国际挑战分别有哪些?
3.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情分析
对于我国发展的机遇,通过媒体舆论的正面宣传学生多少都有所感受,但对挑战不是很理解,因此要通过分析和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挑战,从而有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
【设计意图】通过图表分析,让学生感受到国家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具备了良好的内部条件。
【活动二】P42——探究与分享
设问:
1.阅读材料,分析中欧合作的特点。
2.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如何?
初中道德与法治名师教案: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初中道德与法治名师教案:中国的机遇与挑战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理解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激发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我国的发展现状。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的发展成就,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教学新课:介绍我国的基本国情,分析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我国发展机遇与挑战的认识。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加深对我国发展机遇与挑战的理解。
3. 关注国家发展动态,了解我国在应对机遇与挑战方面的最新政策举措。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6. 教学内容:国际环境中的中国机遇与挑战活动设计: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了解中国在国际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
分析国际形势变化对中国发展的影响,探讨中国如何抓住国际机遇应对挑战。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模拟不同国家代表就某一国际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7. 教学内容:科技创新与中国发展活动设计: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展览或观看科技创新纪录片,了解中国科技发展的成就与挑战。
探讨科技创新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科技发展如何带来新的机遇。
开展小组项目研究,让学生选择一个科技创新领域,进行调研和成果展示。
初中道德与法治名师教案: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初中道德与法治名师教案:中国的机遇与挑战第一章:认识机遇与挑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机遇与挑战的含义及关系。
2. 培养学生正确看待我国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机遇与挑战的概念及其关系。
2. 难点:如何正确看待我国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2. 小组讨论3. 案例分析四、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发展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机遇与挑战的含义及关系。
2. 讲解机遇与挑战的概念:讲解机遇与挑战的含义,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
3. 分析我国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让学生举例分析我国在不同领域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 总结正确看待机遇与挑战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机遇与挑战。
五、课后作业1. 思考我国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应对策略。
第二章:我国的机遇与挑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不同领域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
2. 培养学生正确面对我国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我国在不同领域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
2. 难点:如何正确面对我国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2. 小组讨论3. 课堂讲解四、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在不同领域的发展现状,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
2. 分析我国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让学生举例分析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环保等方面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3. 总结正确面对机遇与挑战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机遇与挑战。
五、课后作业1. 思考我国在不同领域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应对策略。
第三章:正确面对机遇与挑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确面对机遇与挑战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积极应对我国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正确面对机遇与挑战的方法。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4.1《中国的机遇与挑战》教学设计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4.1《中国的机遇与挑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4.1《中国的机遇与挑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正确应对。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发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但对于我国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机遇与挑战的具体表现。
2.如何正确应对机遇与挑战。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
2.讨论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3.情境模拟法: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对机遇与挑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设计讨论问题和情境,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我国发展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取得的成就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科技、经济、环境等方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教材中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总结应对机遇与挑战的方法。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从教材以外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机遇与挑战等。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生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我国发展机遇与挑战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探究。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名师教案

学生谈感受,导入新课
从生活角度引导学生认识中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讲授新课
(一)预习教材
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
1.中国的机遇有哪些?
2.中国面临的新风险和挑战有哪些?
文明成果?
(二)新的发展契机
1、相关统计图分享:
2、探究合作:请结合统计图表,分析我国已具备了哪些更好的发展条件?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科《中国的机遇和挑战》教学设计
课题
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时政新闻,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能力目标:通过图片、视频、案例等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分析国内和国际形势的能力
知识目标:中国的机遇有哪些?中国的新挑战有哪些?
4、教学小结:新风险新挑战二:为了降低制造成本,一些传统制造企业将工厂迁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5、图片和视频:《美国钢铁大豆率先受贸易战冲击》
三、教师总结
学生学习思考讨论问题
学生看材料思考:
请结合统计图表,分析我国已具备了哪些更好的发展条件?
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生活
3、老师小结: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播放视频:《商务部中欧经贸合作是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的一股“暖流”》5、探究合作:①中国高铁走出国门,对中国和世界分别意味着什么?②走出国门的“中国名片”还有哪些?
通过视频和材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4.1《中国的机遇与挑战》优质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4.1《中国的机遇与挑战》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国的机遇与挑战》是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感受我国改革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国家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青少年应如何应对。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表和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发展现状,培养学生的国情意识,激发学生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时事有一定的关注。
但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发展现状,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关注时事,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国家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青少年应如何应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国情意识,激发学生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改革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国家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青少年应如何应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感受我国的发展成就;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应对面临的挑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报纸杂志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改革以来的发展成就的图片和数据,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发展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改革以来的重大成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名师教案: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初中道德与法治名师教案:中国的机遇与挑战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内容,激发他们对学习中国机遇与挑战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认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1. 中国社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2. 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教学方法】1. 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讨论,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程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主体讲解:教师讲解中国社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3. 学生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机遇与挑战的理解。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分析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中国的机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发展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1. 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
2. 培养学生的积极态度。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国的发展机遇。
2. 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态度。
【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发展机遇。
2. 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分享自己对机遇的看法。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主体讲解:教师讲解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
3. 学生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机遇的看法。
4.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中国的挑战【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发展面临的挑战。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发展的理性认识。
【教学重点】1. 中国发展面临的挑战。
2. 培养学生的理性认识。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国的发展挑战。
2. 如何培养学生的理性认识。
【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中国面临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以开放的心态迎接世界,同时增强风险意识;
(2)初步培养学生敢于抓住机遇,勇于创新的意识。
2.能力:
(1)能够用国际视野了解中国的发展之路;
(2)积极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的考验;
(3)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提高媒介素养,能够积极适应当今社会。
3.知识:
(1)初步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要积极把握发展契机,再续辉煌;
(2)认识到中国的发展之路,是一个不断迎接挑战、步步向前的过程。
【教学重点】
(1)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要积极把握发展契机,再续辉煌。
(2)认识到中国的发展之路,是一个不断迎接挑战、步步向前的过程。
【教学难点】
能够用国际视野了解中国的发展之路,积极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的考验。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素材/视频,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仍待创造。
中国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但前面的道路依然漫长。
走在发展的道路上,总会遇到新问题、新困难、新挑战。
机遇与挑战并存。
抓住机遇,克服困
难。
中国的发展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中国的发展会进一步促进世界的安宁与美好。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二、新课讲授
(一)新的发展契机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内容。
在阅读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帮助并引导学生理解重要的概念。
1.今天的中国,民富国强,政通人和,社会稳定,综合国力不断提升,面临新的发展契机。
2.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
许多国家为谋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需要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这使中国在国际合作各个领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更加有所作为。
4.“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
”机遇稍纵即逝。
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发展就能再上新台阶;坐等观望,犹豫懈怠,往往错失良机,陷于被动。
探究与分享:你怎么看待人们到海外工作、学习?请简要说说原因,并结合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分析一下我国已具备了哪些更好的发展条件。
(二)新风险新挑战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内容。
在阅读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帮助并引导学生理解重要的概念。
1.中国的发展之路,是一个不断迎接挑战、步步向前的过程。
在过去,我们经历并战胜了许多重大挑战,获得发展;在未来,我们仍然会面临各种风险与挑战的考验。
2.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
3.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使得一些外企外迁。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人们的收入不断增长。
这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使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
为降低制造成本,一些传统制造企业将工厂迁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4.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更多的风险。
国际上局部地区持续动荡,某些国家因政府更迭政策法规发生变化,恐怖主义日益蔓延……这使得中国的海外
投资面临更大的阻力和困难。
5.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
纵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
面对成绩,我们要有忧患意识;面对困难,我们要增强信心,运用自身的智慧,将困难和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和契机,开创新的局面。
探究与分享:
(1)教师课件展示下图“2003-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引导学生读图思考:
阅读上图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请谈谈你的认识。
(2)最近,家住英国伯明翰的乔纳森发现,他妈妈以前给他买的衣服、鞋子以及一些玩具等都是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现在却常常是柬埔寨制造(Made in Cambodia)和越南制造(Made in Vietnam)了。
他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如果乔纳森向你提出这个问题,你会如何回答?你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3)请收集资料,谈谈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挑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贸易争端?
【作业布置】
1.阅读教材中的拓展空间,完成对应习题。
2.把自己今天所学的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编写知识框架进行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