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包围结构的字教案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全包围的字(教案)

全包围的字(教案)
-熟练书写全包围汉字:学生往往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笔画顺序混乱、结构不均等问题,如“圈”字容易出现内部空间过大或过小的情况。
-掌握全包围汉字在词汇中的应用:学生在构造词汇时,容易混淆全包围汉字与其他形似字,如将“国”误用为“围”。
-理解全包围汉字的文化内涵:学生需要了解全包围汉字在汉字演变过程中的意义,如“因”字的会意性质,表示事物相互依赖、因果关系。
1.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多参与课堂讨论和分享;
3.在实践活动设计中,增加趣味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课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上,我尝试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让学生们回顾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全包围字,这样做的效果不错,学生们能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在理论介绍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全包围字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我及时通过举例和对比,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全包围字的特点。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在书写全包围字时,笔画顺序和结构平衡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我加强了课堂示范和个别指导,鼓励学生多加练习,逐步提高书写质量。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们了解到全包围字在实际应用中的美感。
4.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汉字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5.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所学汉字进行创作和表达思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全包围汉字的结构特点:全包围汉字的笔画分布均匀,外形规整,内部空间被完全包围。例如,“国”字四周的笔画将内部空间紧密包围,形成独特的结构美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对汉字结构的敏感性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全包围的字,使学生能够:

小学书法课教案:写好全包围结构的字

小学书法课教案:写好全包围结构的字

小学书法课教案:写好全包围结构的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全包围结构的字的基本书写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全包围结构的字的特点及书写方法。

2. 常用全包围结构的字。

3. 书法作品的创作与欣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全包围结构的字的基本书写方法,能够正确书写常用全包围结构的字。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全包围结构的字的特点,以及如何在书写过程中做到结构合理、字形美观。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毛笔、墨汁、宣纸、练习本等书法用品。

3. 全包围结构的字例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全包围结构的字的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全包围结构的字的特点及书写方法:讲解全包围结构的字的特点,如结构紧凑、笔画丰富等,以及书写方法,如起笔、转折、收笔等。

3. 示例演示:教师选取一个典型的全包围结构的字进行书写演示,讲解书写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讲解和示例,自行书写全包围结构的字,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6. 书法作品的创作与欣赏: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书法作品,进行欣赏和交流。

六、教学策略:1.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展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全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技巧。

2.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3.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展示,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讲解全包围结构的字的概念和特点。

2. 第二步:示范书写全包围结构的字,讲解书写要点。

3. 第三步: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4. 第四步:学生独立书写全包围结构的字,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5. 第五步: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和交流。

五年级书法课教案全包围字

五年级书法课教案全包围字

11.全包围的字一、授课目的1.经过观察解析,认识全包围的字的结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解析的能力。

2.经过临写,掌握全包围的字的结字特点及写法。

3.认同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二、授课重难点1.掌握全包围的字的结构特点。

2.掌握“目”“因”“团”的书写。

三、授课准备1.带有“目”“因”“团”的勾线填墨米字格纸。

2.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毛笔、练字纸等。

四、授课过程(一)练笔感知,认识分类1.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包围的字,还记得在书写三包围的字时有哪些注意点吗?①三包围的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上紧下疏。

②三包围结构的字有四种情况;上包下和左包右一般包得紧,下包上平常包不住。

③上包下和左包右结构的字被包围的内容经常躲在里面。

而下包上的字正好相反,被包围的内容经常露在外面。

2.同学们学得可真仔细!今天,我们来学习全包围结构的字,看看书写全包围的字有哪些要求。

(板书:全包围的字)出示课件:“口”。

要想写好字,观察要仔细。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然今后练练笔,老师想看看今天哪一位同学的读帖能力又提升了。

观察好了,每人写一个“口”,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师:好,请将你们写的字举起来,相互欣赏一下,看看今天谁的字写得最好?生 1:我感觉 xx 的字写得不错,表现了颜体字横细竖粗的特点。

生 2:我感觉 xx 的字写得不错,用笔平均。

生 3:我感觉 xx 的字写得不错,横折有力。

将字贴到黑板上。

师:这两个字的外框都写得不错。

请仔细观察,他们写的框相同吗?生:不一样样,一个框是直的,一个框是向中间斜的。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全包围结构的字,外面都有一个外框。

从外框竖画的形态来看,可分为垂直和内收两种。

那么,哪些全包围的字的外框应该垂直,哪些应该内收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游戏,做过此后,你们必然会从中获取启迪。

(播放动画)(二)游戏启迪,具化理解师:同学们,这些小朋友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们能帮帮他们吗?学生积极参加。

人美版六年级书法下册第六课《全包围》教学设计

人美版六年级书法下册第六课《全包围》教学设计

第六课《全包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掌握全包围结构字的写法。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养成规范的书法课堂常规。

3.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全包围结构字的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全包围结构字中包围与被包围部分的大小比例和位置关系。

教学过程:1. 组织教学:(1)学生读课堂小知识。

(2)师检查学生书写材料准备情况,表扬准备充分的小组。

(3)学习《书法歌》,巡视学生坐姿。

2. 探究新知:(1)请学生例举几个全包围结构的汉字。

讲解全包围结构的字四面都被包围,要通过字框内部结构的变化,使整个字避免呆板。

(2)学习全包围结构字的写法。

观察例字原碑“固”和在米字格“固”字:上、下、左、右、四面包围与被包围部分分别是哪些笔画。

包围与被包围部分的比例关系,位置关系。

讲解例字写法:国字框有什么特点?(平稳、封闭严密)“古”部有什么特点?(略靠上,偏左)“固”字的整体有什么特点?(笔画分布较为均匀,右侧留白较多,整体斜中求正)教师示范“固”字写法:提醒包围与被包围的位置关系和大小比例。

学生观察临摹18页例字(固、国)。

3. 课间写字操4. 书写实践活动:第一.观察分析第19页例字(四、图、日)。

第二.学生在书上临摹第19页例字。

第三.课堂作业:进行临摹书写练习。

第四.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5. 展示与评价活动:(1)比一比。

(自评与互评)(2)展示较好的作品,拍照。

6. 书法欣赏活动:7. 趣味笔墨游戏活动:8. 总结整理活动:(1)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2)收拾整理书写材料。

教学反思:。

小学书法课教案:写好全包围结构的字

小学书法课教案:写好全包围结构的字

小学书法课教案:写好全包围结构的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全包围结构的字的基本书写方法。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耐心和细致程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全包围结构的字的基本书写方法。

难点:如何做到字迹整齐、结构合理、运笔流畅。

三、教学准备:1. 毛笔、墨水、宣纸、练习本等书法用品。

2. 全包围结构的字例字。

3. 教学PPT或黑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全包围结构的字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对全包围结构的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讲解与示范:教师用PPT或黑板展示全包围结构的字例字,讲解每个字的笔画顺序、结构特点和书写要领,进行示范书写。

3. 学生练习:学生在练习本上按照教师讲解的方法和要领,尝试书写全包围结构的字。

4. 指导与纠正: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书写进行点评和纠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书写全包围结构的字,提高书写水平。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对学生书法学习的监督和支持。

3. 教师在下一节课开始时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书写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

六、教学拓展:1. 邀请书法大师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书法艺术,尤其是全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技巧。

2. 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展览,欣赏各种风格的全包围结构的字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开展书法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和竞争意识。

七、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书写态度、专注程度和进步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书写质量、字迹工整程度和结构合理性,进行评价。

3. 比赛成绩:根据学生在书法比赛中的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奖励。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家长沟通:1.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书法练习情况,给予家长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三年级书法上册《全包围结构》教学设计

三年级书法上册《全包围结构》教学设计

三年级书法上册《全包围结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全包围结构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全包围结构的基本笔画和书写方法;3.通过练习,提高书写全包围结构的能力;4.培养学生良好的书法习惯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全包围结构的概念和特点全包围结构是指字形四周围绕一圈,形成“半包围结构”,并在“半包围结构”内再分为数个“全包围结构”的一种书写结构。

全包围结构有以下特点:1.由若干个组成部分构成,每一部分都是包围一个或多个笔画;2.每个组成部分都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调整大小、位置和形状以适应整体布局;3.整个字形的线条流畅、自然,富有变化。

2. 全包围结构的基本笔画和书写方法全包围结构包括“横包围结构”、“竖包围结构”、“点包围结构”、“撇包围结构”、“捺包围结构”等多种形式。

以下以“横包围结构”为例介绍书写方法:1.先写出全形字的横线;2.再在横线上方、下方和两端分别画出一个包围结构;3.包围结构内填上相应的笔画;4.最后调整好整个字形的大小和比例。

3. 练习全包围结构练习全包围结构时,可以从形式简单的横、竖、点、撇、捺包围结构开始练习,逐渐增加难度。

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书写线条要流畅自然、稳健有力;2.笔画之间不要重叠和交叉,形状要清晰规范;3.要严格按照书写方法来练习,不要乱写乱画。

三、教学方法本教学设计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相结合。

具体如下:1. 任务型教学法本教学设计将书写全包围结构看作一个任务,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1.学习掌握全包围结构的概念和特点;2.练习基本的全包围结构笔画和书写方法;3.自主创作全包围结构;4.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互评、交流。

2. 讨论式教学法本教学设计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种全包围结构进行讨论。

讨论中包括以下内容:1.全包围结构的特点和书写方法;2.常见错误和纠正方法;3.创作全包围结构的灵感来源和技巧。

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全包围结构》教材封面和一些书法作品,向学生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并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书法的看法和感受。

全包围结构的字-教学设计

全包围结构的字-教学设计

全包围结构的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掌握全包围结构的字的写法,能把字写得端正、匀称、美观,注意被包围部分和外框的协调搭配。

2.通过分析全包围结构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模仿能力,提高写字水平。

3.培养学生对书法运笔之美和结构之美的审美能力,激发对书法的喜爱,体会其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掌握全包围字的写法。

教学难点:把字写得端正、匀称、美观,搭配协调。

教学准备:课件、文房四宝教学过程:1.复习基本笔画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横”“竖”“横折”的写法,学生跟老师练习。

2.揭示课题出示例字:田、四、日、国师:它们都是什么结构的字?(全包围)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全包围结构的字的写法。

3.第一次尝试练写(1)学生尝试书写例字(2)出示学生作业,分析你觉得哪些字写得比较好?为什么?(3)交流:看来大家的标准并不统一,那怎样写才能将这些字写好呢?(4)小结:刚才同学们说的很好,我们来看看字帖是怎么写的。

4.学生临帖,第二次练写学生临写“田”“日”经验分享:你觉得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点评:将这些字分成两类。

在结构上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小结:通过研究字帖我们发现,扁方型的字两竖要向内倾斜,长方形的字两竖要竖直。

(课件演示)5.对比学生作业:我们来看这个字,它写的怎么样?小结:方框内的部分要居中,大小合适。

日、国、目等字的横划间隔要均匀。

6.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并范写。

7.教师小结:要把字写得美观,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两竖书写时一般右边比左边长(2)大口框的字,左上一般不封口,中间的横一般写短横。

(3)横划的斜势(抗肩)8.出示同一字的不同写法范字不同书法家风格不同,但他们都遵循了书写规律,所谓万变不离其中。

我们要继承传统,更要学会创新求变,书法艺术才能不断发展。

全包围结构的字教案

全包围结构的字教案
2 字框两竖下端内斜的有小方型和扁方型两种。
(1)讲解小方型:
①出示“回”字,分析它的写法。
②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2)讲解扁方型字的写法。
①出示“皿”字,分析它的写法。
②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3 字框两竖垂直类的有长方型和大方型的两种。
(1)讲解长方型:
①出示“日”和“首”字,分析它的写法。
②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2) 讲解大方型字的写法。
①出示“固”和“国”字,分析它的写法。
②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四)布置作业
1.将今天练习的字各写5个。
板书
设计
全包围结构的字
结构
笔画日、国
教后
反思
教学难点:大口框的写法,被包部分与外框的协调搭配
教学策略
引导观察,示范讲解;反复练习,多元评价;体验成功,审美熏陶。
教具准备课件作业纸、拼贴用具
教学过程:
(一)“困”字演变,引入课题
出示“困”字的四种书体: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讲解演变过程,了解“困”字的造字法。引入课题。
(二)探讨研究,掌握要领
大口框的写法被包部分与外框的协调搭配教学策略引导观察示范讲解
闽侯县实验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全包围结构的字
课时
1课时
教学设计
我的增减
教学目标
1、掌握全包围结构的汉字的书写规则。
2、正确、规范地书写全包围结构的汉字。
3、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和书写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规范的书写全包围结构的字。
1.大口框什么形态?
1)探讨研究,得出要领:竖长横短长方形,两竖直立两边站,右竖要比左竖长,框子打得美又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侯县实验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全包围结构的字
课时
1课时
教学设计
我的增减
教学目标
1、掌握全包围结构的汉字的书写规则。
2、正确、规范地书写全包围结构的汉字。
3、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和书写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规范的书写全包围结构的字。
教学难点:大口框的写法,被包部分与外框的协调搭配
教学策略
引导观察,示范讲解;反复练习,多元评价;体验成功,审美熏陶。
教具准备课件作业纸、拼贴用具
教学过程:
(一)“困”字演变,引入课题
出示“困”字的四种书体: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讲解演变过程,了解“困”字的造字法。引入课题。
(二)探讨研究,掌握要领
1.大口框什么形态?
1)探讨研究,得出要领:竖长横短长方形,两竖直立两边站,右竖要比左竖长,框子打得美又牢。
2)动手拼贴,领悟要领:四人小组拼贴大口框,比比哪组拼得最漂亮?
(2)讲解扁方型字的写法。
①出示“皿”字,分析它的写法。
②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3 字框两竖垂直类的有长方型和大方型的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讲解长方型:
①出示“日”和“首”字,分析它的写法。
②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2) 讲解大方型字的写法。
①出示“固”和“国”字,分析它的写法。
3)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5)作业点评,选取优秀作业和典型缺陷的作业各一。
(三) 学写全包围结构的字。
1 全包围的字可依据字框两竖下端内斜和两竖垂直的不同分为两类。
2 字框两竖下端内斜的有小方型和扁方型两种。
(1)讲解小方型:
①出示“回”字,分析它的写法。
②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②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四)布置作业
1.将今天练习的字各写5个。
板书
设计
全包围结构的字
结构
笔画日、国
教后
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