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统编教材解读与教学思考

合集下载

【部编版】统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5《g k h》说课稿

【部编版】统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5《g k h》说课稿

《gkh》说课稿我今天说的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汉语拼音第五课《 g k h》。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课作具体的理解与阐述。

一、说教材《汉语拼音5 g k h》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中的第5课。

本课包括五部分的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由图画引出三个声母g、k、h;第二部分,g、k、h与单韵母的拼音练习以及以音节guā为例,借助图画教学三拼音的方法和练习;第三部分是认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示儿歌,并认读生字词“画画”“打鼓”;第四部分是书写练习。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对小学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教材特点及单元训练要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共安排两课时的教学。

本次说课将围绕该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及内容展开,也就是前三部分内容的教学展开阐述。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g、k、h 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

2、认识2个生字,会读儿歌。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够正确书写g、k、h,读准g、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2、初步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收获到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激发学生学拼音、读儿歌的兴趣,体验儿歌的韵律美。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g、k、h的发音、三拼音的拼音方法及认字。

难点:三拼音的拼音方法。

四、说学情一年级的小学生天真活泼,直观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容易被新颖的刺激物所吸引,但注意力保持时间有限。

对于拼音教学来说,就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设计,变枯燥的拼音符号学习为愉快的学习体验之旅,激发学生的学习拼音的兴趣,并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说话和听讲习惯。

我班共有40名学生,25名男生,15名女生。

经过前期调查,40名学生都在幼儿园学过拼音,大部分学生能够认读声母,有个别拼音能力较强的学生基本能够独立拼读音节。

但学生普遍对于声母的发音方法掌握的不太好,音节四声发不到位,还有的字母书写不规范,因此针对学生的学情,我将在教学设计中给出相应的对策来帮助学生进行矫正。

汉语拼音教学反思

汉语拼音教学反思

汉语拼音教学反思引言概述:汉语拼音教学在中国的语文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发展和改进,我们需要对汉语拼音教学进行反思。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探讨汉语拼音教学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性1.1 清晰的教学目标: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例如学生能够正确拼读和书写汉字拼音,以及正确运用拼音进行阅读和写作。

1.2 个性化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3 多元化评估: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不仅仅注重学生的拼音发音准确性,还要关注学生对拼音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材料的选择和设计2.1 选用适合的教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水平,选择适合的教材,确保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相符。

2.2 引入实际语境: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实际语境,例如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和场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拼音。

2.3 制作多媒体教具:利用多媒体教具,如音频和视频,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3.1 组织互动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口语练习、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2 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如拼音拼图、拼音接龙等,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习效果。

3.3 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应积极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任务型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教学环境的创设4.1 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应创设积极向上、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4.2 合作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相互合作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3 创设多元化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软件等,创设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5.1 持续专业发展: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更新教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汉语拼音教学反思

汉语拼音教学反思

汉语拼音教学反思标题:汉语拼音教学反思引言概述:汉语拼音是汉语言文字的一种音标符号系统,是学习汉语的重要基础。

然而,在汉语拼音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对教学方法和效果进行反思,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教学目标设定1.1 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设定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需要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以便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1.2 设定具体可衡量的目标教学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可以通过考试、作业等方式来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

1.3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定目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设定教学目标,避免过高或者过低的设定,以确保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设计2.1 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教师需要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练习,匡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2.2 结合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设计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注重实用性和生活化,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2.3 多样化教学内容形式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设计教学内容,如游戏、歌曲、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方法选择3.1 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练习等,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3.2 注重互动和合作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游戏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3.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四、教学评估和反馈4.1 设立有效的评估方式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教师需要设立有效的评估方式,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4.2 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教师应该及时赋予学生反馈,匡助他们及时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4.3 培养学生自我评估能力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估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思量、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自我管理能力。

语文统编版(24新版本)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第13课 an en in un ün(1)教学教案含答案

语文统编版(24新版本)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第13课 an en in un ün(1)教学教案含答案

《an en in un ün》一、教材分析《an en in un ün》是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旨学习汉语拼音中的鼻韵母“an、en、in、un、ün”,以及与之相关的拼读规则。

本课有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五个前鼻韵母 an、en、in、un、ün 和三个整体认读音节 yuan、yin、yun,配有一幅大海边的情境图。

第二部分是声母与 an、en、in、un、ün 的拼读,包括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

第三部分是词语和儿歌,通过看图读词语、读儿歌,巩固前鼻韵母的发音。

第四部分是认识“草、家、是”三个生字。

第五部分是儿歌《家》的书写。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这些鼻韵母的发音方法,并能正确拼读含有这些鼻韵母的音节。

再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结合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理解和记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学会前鼻韵母 an、en、in、un、ün 和整体认读音节 yuan、yin、yun,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够掌握与这些鼻韵母相关的拼读规则。

3.能够熟练拼读含有这些鼻韵母的简单音节和词语。

【过程与方法】:1.学习声母与前鼻韵母组成的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词。

2.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拼音能力。

3.通过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草、家、是”三个生字,正确朗读儿歌《家》。

2.培养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态度,并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拼读声母与 an、en、in、un、ün 组成的音节。

2.拼读含有这些鼻韵母的音节。

3.“ün”与“j、q、x、y”相拼时的发音规则。

【教学难点】:1.学会前鼻韵母 an、en、in、un、ün 和整体认读音节 yuan、yin、yun,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汉语拼音13+ang+eng+ing+ong(教材解读)2023秋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汉语拼音13+ang+eng+ing+ong(教材解读)2023秋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教材重点
后鼻韵母ang、eng、ing、ong的发音方法和发音规则。 后鼻韵母ang、eng、ing、ong与声母的拼读方法和拼读规则。
后鼻韵母ang、eng、ing、ong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材难点
正确区分和掌握后鼻韵母ang、eng、ing、ong的发音特点和方法。
正确拼读后鼻韵母ang、eng、ing、ong与其他声母的组合,掌握拼读 规律。
通过实践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拼音能力和语感,提高拼音教学的效果和 质量。
04
教学过程与方法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教学环节设计
导入环节
讲授新课
通过展示一些包含ang、eng、ing、ong 拼音的图片或音频,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 主题。
首先讲解ang、eng、ing、ong的发音方 法和发音规则,然后通过多次示范和演示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
BIG DATA W
ERA
教材简介
01
本教材包括13个拼音字母,分别 是ang、eng、ing、ong,以及 相关的音节和词语。
02
本教材是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 程标准》编写的,旨在帮助学生 掌握正确的拼音拼写和发音,提 高语文素养。
教材结构
• 本教材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ang、eng、ing、ong的发音和书写;第二部分是ang、eng、ing、ong与其他字母组合 的发音和书写;第三部分是含有ang、eng、ing、ong的词语和句子;第四部分是复习和练习。
通过拼写练习,让学生熟悉每个拼音的拼写规则和字母组合, 提高他们的拼写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拼音在 实际中的应用,增强学习的实用性。

汉语拼音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汉语拼音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4)几种激发兴趣的途径
01
02 “ 抽 奖 ” 游 戏 。 把 写 有 各
种字母或音节的卡片放在 一起,让学生任意抽取一 张读,读对的掌声奖励, 读错的请别的小朋友帮忙。
03 “ 摘 苹 果 ” 游 戏 。 教 师 将
音节写在苹果的后面,挂 在大树上。学生上前摘下 一个苹果,然后把苹果后 面的音节大声的读出来, 如果读得对,其他同学就 跟着他把音节读两遍;反 之则大声说:“请重来。”
1 抓住一个“活”教具
2 玩一个“活”游戏
(3)音节教学重实践
• “急读合一法”。 • 首先发声母音(轻短),再读韵母(快速)。 • 具体步骤是:
⑴分音,构成音节的声母和韵母 ⑵声韵连续 ⑶急读合一,加快速度,一口呼出。 • 口诀: • 两拼音,声母韵母连着读,加快速度一口呼出 • 如:b—ɑ→bɑ • 三拼音: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相连很顺当 • 如:j—i—ɑ→jiɑ
(4)几种激发兴趣的途径
找朋友”游戏。如学了“ɑi ei ui ”后,把4张卡 片发给学生,老师和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找朋 友,找朋友。”老师说:“我想找个朋友ui,老师 的朋友在哪里?快快快,请上来。”“打扑克”游 戏。在学了声母、韵母后,可以指导学生制作含有 声母、韵母的扑克牌,一学生拿写有声母的扑克牌, 另一学生拿写有韵母的扑克牌,两个学生同时出牌, 看谁先拼出由这两张扑克牌组成的音节。
二是音节定调法。用声母和基本声调的韵母相拼,眼里看着声调符号,读出的是带调的 音节。如bǎo(保),拼音时念b—ɑo→bǎo
三是韵母定调法。用声母和带调的韵母相拼,直接拼出带调的音节。如hǔ(虎),拼音时念h—ǔ—hǔ。 这个方法直截了当,儿童拼读比较熟练了便可采用。
(三)学习拼音技巧推荐

教材解读(拼音教学)

教材解读(拼音教学)

教材解读(一)汉语拼音教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赋予了汉语拼音教学全新的理念。

汉语拼音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各方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汉语拼音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步,所以集中编排在一年级上册,现就其中的“汉语拼音”部分作些简要分析,并提出教法建议,供老师们在备课时参考。

一“汉语拼音”教材的编排和特点1、编排一年级上册的“汉语拼音”教材共15课,分5个单元。

第1单元(1—2课),教学6个单韵母。

第2、3单元(3—9课),教学23个声母及相关的整体认读音节;拼读单韵母音节(包含一些有介音的音节)。

第4单元(10—12课),教学8个复韵母,1个特殊韵母及相关的整体认读音节;拼读复韵母音节(包含一些有介音的音节)。

第5单元(13—15课),教学9个鼻韵母及相关的整体认读音节;拼读鼻韵母音节(包含一些有介音的音节)。

最后安排了1个“复习”,包括“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和6首“汉语拼音儿歌”。

“汉语拼音”每课一般包括5个部分:(1)字母和配合字母教学的情境图、表音表形图;(2)汉语拼音书写教材;(3)音节拼读练习;(4)拼音词和与之相配的插图;(5)有关的拼音词、拼音句练习。

教材采取了拼音、识字“双线并进”的编排方法。

汉语拼音每个单元的后面安排了1组“认一认”(共16个只认不写的字)。

拼音与识字交叉安排,以拼音助识字,通过拼读生字的注音又巩固了拼音,可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之效。

5个单元安排了80个字(主要是部首宇),最后又整合成“认一认字表”——“人口手足/舌牙耳目/金木水火/山石田土/虫贝鱼鸟/羊犬龟鹿/丝麻毛皮/竹禾米谷……”,实际上是一篇四言韵语,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儿童复习记诵。

小学生进入小学,对识字很感兴趣。

如此安排,就满足了小学生(包括家长)渴望学习汉字的心理。

2、“标准本”的“汉语拼音”有三个特点。

一是给了汉语拼音教学一个准确的定位这些年来,有关汉语拼音教学的反映一直比较强烈,主要是汉语拼音难教,教学时间长,学生负担重,学起来枯燥乏味等。

汉语拼音教学反思

汉语拼音教学反思

汉语拼音教学反思一、引言汉语拼音是学习汉语的重要基础,对于非母语学习者来说,掌握拼音是学习汉语发音和拼写的关键。

然而,当前的汉语拼音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汉语拼音教学进行反思,探讨其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二、问题分析1. 教材内容单一:目前的汉语拼音教材大多只注重拼音的教学,缺乏与实际语言运用的结合。

学生只是单纯地记忆拼音,而难以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听说读写中。

2. 缺乏趣味性:传统的拼音教学方法单调乏味,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缺乏综合训练:目前的拼音教学大多停留在拼音的发音和拼写上,缺乏与其他语言技能的综合训练,如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

4.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由于拼音是学习汉语的基础,学生往往对其重视程度不高,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三、改进建议1. 教材设计多样化:在教材内容中,应该将拼音与实际语言运用相结合,例如通过对话、短文等形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运用拼音。

2. 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增加拼音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强化综合训练:除了拼音的发音和拼写,还应该注重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其他语言技能的综合训练。

例如,可以设计听力练习,让学生根据听到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可以通过设置目标、奖励机制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拼音学习的动力。

例如,设立学习竞赛,表彰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

四、结论汉语拼音教学是学习汉语的重要环节,对于非母语学习者来说,掌握拼音是学习汉语的基础。

然而,当前的拼音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材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缺乏综合训练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

为了改进拼音教学,我们应该设计多样化的教材内容,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强化综合训练,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通过这些改进举措,我们可以提高学生的拼音水平,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汉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⑧zh ch sh r zhi chi shi ri
⑨ ɑi ei ui
⑾ie ü e er ye yue
⑿ɑn en in un ü n yuɑn yin yun ⒀ɑnɡ enɡ inɡ onɡ yinɡ
(2)设计有趣的故事情境
字母(声母、单韵母)——相应的事物示音或示形
复韵母的情境图——主要为示音
的拼音测试形式以口语测试为主,以等级制评价为主,同时可辅以激励
性的评语,对学生从正面加以引导。教师应在接下来的阅读教学、识字 写字教学中不断再现、巩固汉语拼音,根据学生拼读方面的问题和障碍 有针对性的练习、纠正、评价。并在以后的书面检测中有效融入拼音内 容的评价。
敬请指教!
汉语拼音——
统编教材解读与教学思考
汉语拼音:独立而互联的子课程系统
从课程标 准分解到 单元目标、 课堂目标 目标
研修推 广中心 内容
基于目标 的教材资 源选择与 组合
课程 理念 基于目标 的作业设 计与学习 效果反馈 评价 实施 目标导向 的教与学 的活动过 程
目 标
1.确定依据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 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 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 音字母表》。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 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语文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
不脱离生活,链接儿童经验。
不孤立存在,多领域相融合。
内 容
拼音:认读(字母、 声母、韵母、整体认 读音节)拼读(音节) 书写、情境图 识字:生字(37个) 词语(45个)
内容结构
体现了综合性、 实践性的特点
阅读:儿歌(10首) 童话(1篇)
1.汉语拼音 (1)整合需要认读的字母、音节
①a o e ②i u üy w yi wu yu ③b p m f ⑥ jqx ⑦ z c s zi ci si ④d tn l ⑤ ɡ k h ⑩ɑo ou iu
2.聚焦重难点,加强音节拼读能力等训练。 3.做好拼音、识字与阅读的教学融合。 4.具体细致地指导拼音书写(坐姿、写姿…)。 5.整合学习资源(情境、任务、活动)。
评价
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 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讲普通话、纠 正地方音的情况。
——《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
评价内容:不要求学生听写、默写、用拼音写句子 或进行大量的抄默练习,不要求给汉字注音,更不 要进行直呼音节、音节构成分析训练。
评价方式
摒弃“短时集中学习,组织考试,统一达标”的方式,采用分阶段、
多样化的科学评价方式。创设生活化、游戏化的真实或拟真情境,采用 拼音闯关、拼读竞赛、拼音游园会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多样化形式,考查 学生当场拼读音节、识读汉字、朗读儿歌等拼音运用能力,让学生体会 学习汉语拼音的意义,进一步激发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一年级上学期
2.识字
(1)选择学生可自主拼读的常用词语
几个词语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
(2) 选择常用的生字 如:爸、妈、字、词、语、句、子、桌、纸
在拼音中学习个别汉字,进一步体现拼音的 价值,自主用拼音认字,只要求会认、会读,不 要求分析字形、不写。
3.阅读
复现音节,巩固拼音,认识汉字,有趣味,有成就感。 体现弹性,有所侧重。有主有次,有详有略。
2.定位理解
识字
目标 定位
学习普 通话
查字典
体现了拼音学 习的功能性和实 用性特点。
附加功能与价值
激发 兴趣
增强 信心
汉语 拼音
形成 期待
培养 习惯
提升 能力
分阶段目标
3.“四不”原则
小学生学习抽象的符号系统有困难,同时又处在上学的适应阶段。
不拔高要求,找准目标定位。
不机械训练,在运用中巩固。
4.练习系统(语文园地)
拼音、识字和阅读的综合体,侧重在运用中巩固。 (1)突破拼音难点。
(2)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
实施
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
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
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
实施
1.挖掘情境图的学习资源,增强趣味性。
图画中藏着许多读音的秘密: 灯、风、鹰、鈡、婴、哼……

(3)精选高频常用的拼读音节
拼读是重点、难点。 强调带调拼读,紧密联系学生的口语实际。
(4)规范书写拼音
由易到难——由书写字母到书写音节。
精简数量——精心选择音节。
降低要求——只要求抄写,不要求默写; 书写要 求正确、规范,不必讲究工整美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