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一必修课统一格式教学计划进程表(必修课)

合集下载

部编版高中物理必修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部编版高中物理必修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部编版高中物理必修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教学计划本教学计划旨在全面覆盖部编版高中物理必修上册的教学内容,并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一章:力学1. 引言和导入(1课时)2. 运动的描述(3课时)3. 物体力学性质(4课时)4. 牛顿运动定律(5课时)5. 力的合成和分解(3课时)6. 力的做功和机械能(4课时)7. 动能定理和功率(4课时)8. 动量守恒定律(3课时)9. 冲量和动量守恒(4课时)10. 动力学模型(3课时)第二章:物理世界的单位1. 保卡尔通话初探(2课时)2. 单位和国际单位制(2课时)3. 物理量的测量和误差(3课时)4. 物理量的运算和数量关系(3课时)第三章:质量和密度1. 质量的概念和得知(2课时)2. 一般物体质量的测量(2课时)3. 密度的概念和得知(2课时)4. 物质的分层和密度的应用(3课时)第四章:力学之建立1. 高度和距离的概念和得知(2课时)2. 抛体运动及其应用(3课时)3. 空气作用和离心力(3课时)第五章:静电学1. 静电现象和电荷的概念(3课时)2. 导体和绝缘体(2课时)3. 电场和电势(3课时)4. 静电场中的带电粒子(2课时)5. 电容和带电导体(3课时)教学进度表注意:上述教学进度表仅为参考,具体的授课时间和复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研究进度和能力,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上述教学进度表仅为参考,具体的授课时间和复习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以上是《部编版高中物理必修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的内容,希望能为教师们提供一份简明清晰的教学指导。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教学框架(新教材和教学进度表)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教学框架(新教材和教学进度表)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教学框架(新教材和教学进度表)教学框架概述本教学框架旨在为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提供一个简单且无法确认的教学进度表。

以下是本框架的主要特点和策略:2. 简单策略:我们将采用简单的教学策略,避免引入法律复杂性。

这样可以确保教学过程简明易懂。

简单策略:我们将采用简单的教学策略,避免引入法律复杂性。

这样可以确保教学过程简明易懂。

3. 无法确认的引用:在教学框架中,我们不会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以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无法确认的引用:在教学框架中,我们不会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以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教学进度表下面是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的教学进度表:第一单元:阅读与写作- 1.1 单元导入- 1.2 文言文阅读与写作- 1.3 现代文阅读与写作- 1.4 单元小结与复第二单元:古代文学- 2.1 古代文学概述- 2.2 古代诗歌与韵律- 2.3 古代散文与小说- 2.4 单元小结与复第三单元:现代文学- 3.1 现代文学概述- 3.2 现代诗歌与韵律- 3.3 现代散文与小说- 3.4 单元小结与复第四单元:修辞与鉴赏- 4.1 修辞手法- 4.2 修辞手法在文学鉴赏中的运用- 4.3 鉴赏文学作品- 4.4 单元小结与复第五单元:文化与思维- 5.1 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5.2 文化与人的成长- 5.3 思维方式与创新能力- 5.4 单元小结与复第六单元:文学与人生- 6.1 文学与人生态度- 6.2 文学与人的价值追求- 6.3 文学与社会关怀- 6.4 单元小结与复总结以上是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的教学框架。

希望通过这个简明的框架,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个参考,帮助他们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实际教学需求。

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专业完整格式模板)

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专业完整格式模板)
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教学计划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1 2 3 4 5 必修课 6 7 8 9
1 2 必选课 3 4 5 选修课 6 7 公共选修课 8
毕业标准
专业管理教师:
国民经济核算 高级财务会计 会计制度设计 高级财务管理 管理学基础 大学英语Ⅱ(1、2) 财务报表分析 宏微观经济学 货币银行学 合计
入学教育 审计案例研究 计算机应用基础 财务案例研究 企业信息管理
投资分析 创造力开发 现代科学技术 合计 规定必修课学分 规定选修课学分 毕业论文 毕业总学分
学分
一期
制表时间: 年 日
授课学期及周学时数 二期
实习安排:
授课学期及周学时数 三期
四期
实习安排:

2023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A版必修一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2023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A版必修一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2023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A版必修一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1. 简介本文档是2023年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A版必修一教学计划,包含教学进度表。

该教学计划旨在提供给教师和学生参考,帮助他们组织教学活动和合理安排研究时间。

2. 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研究地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国家观、地球观和环境意识。

3. 教学内容本教学计划按照目标要求,将必修一的地理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内容安排如下:单元一:地球与地图- 了解地球的形状、结构和运动- 掌握基本地图阅读和制作方法- 认识地球上的各大洲、各大洋及其主要地理特征单元二:宇宙中的地球- 了解宇宙中的地球- 探索地球的宇宙地位、运动及其相关现象- 分析宇宙中的其他星球和星系的基本特征单元三:地球环境与人类活动- 了解地球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及其保护问题单元四:地球人口与城市发展- 了解地球人口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研究城市化进程的成因和影响- 探索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问题单元五:地理研究与地理技术- 了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探索地理技术在地理研究和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发展地理思维和地理技能4. 教学进度表本教学计划的教学进度表如下:注意:该教学进度表仅供参考,具体的教学进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该教学进度表仅供参考,具体的教学进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高中地理教师和学生组织教学活动和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通过按照目标要求划分教学内容,并提供教学进度表,有助于教师高效教学和学生系统学习地理知识和技能。

不同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灵活安排。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教学计划进度表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教学计划进度表

高一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一、本学期教学目标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不断地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习惯。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文言文阅读教学,夯实“双基”,强化写作指导,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不断地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努力开发有活力的语文新课程。

二、教学进度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计划及本校实际情况安排:高一语文(上),每周5节(必修),全学期总时数80节(其中阅读课50节,写作、口语课16节,复习及月考、其中、期末考试等机动14节)。

三、本期教材处理1、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形成探求式能力型课模。

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

“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本学期的教学重点为文言文,新教材的文言文虽是按历史顺序编排的,古典文化气息浓郁,但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

高中各年级教学进度

高中各年级教学进度
必修1 必修2 选修1
选修4
/
选修5
生 物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必修3
/
选修1、3
历史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选修《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必修3
选修《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中外历史人物》
/
地理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选修3《旅游地理》
必修3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选修6《环境保护》
数学
必修1 必修3 必修5、 必修2 必修4 选修1-1
必修5、 选修2-1
选修1-2 选修Ⅳ(4-4、4-5)
选修2-2、2-3 选修Ⅳ(4-4、4-5)
英语
必修1 必修3 必修5、 必修2 必修4 选修6
必修5、 选修6
选修7、选修8
选修7、选修8
物 理 必修1 必修2 选修1-1
选修3-1、3-2
/
政 治 必修1
体育

信息技术 √
通用技术 √
美术

音乐

必修2 必修3、4 √ √ √ √ √
必修3、4 √ √ √ √ √
选修系列
/ √ / / / /
高三
总 复 习
√ / / / /
注:“/”表示不开设.
2012年2月
高中各学科教学进度安排表
科目 语文
高一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文科
理科
第二学期
文科
理科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必修4
必修5、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必修5、 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生物必修1教学工作计划表

生物必修1教学工作计划表

生物必修1教学工作计划表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学习并掌握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了解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3)掌握典型的生物学实验方法和技能;(4)熟悉生物学中常见的概念和术语。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设计的能力;(4)培养学生合作和团队精神。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2)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3)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尊重和关爱。

二、教学内容安排1. 生物学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1)生物学的发展历程;(2)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3)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4)生物学的基本分类。

2. 生物学实验方法和技能(1)基本的生物学实验方法;(2)常见的生物学仪器和设备;(3)生物学实验的操作技巧;(4)生物学实验的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写作。

3. 生物学中常见的概念和术语(1)细胞生物学;(2)遗传学;(3)生态学;(4)进化生物学。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采用教师讲解、图文并茂、举例说明等方式进行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讲解。

2. 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演示、实验操作、实验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生物学实验方法和技能。

3. 合作学习法在小组讨论、合作实验、集体研究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合作精神。

4.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实际问题解决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5. 情感教育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生物学的知识传授,形象生动,直观易懂。

2. 实验仪器配备实验仪器和设备,开展实验操作和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

3. 实验材料准备充足的实验材料,确保实验活动的顺利开展。

4. 图书资料提供丰富的生物学图书和资料,供学生参考和借阅。

附表1普通高中课程安排指导表(参考)

附表1普通高中课程安排指导表(参考)

制技术;选
修 2:建筑及
其设计;选
修 3:简易机

器人制作;

技术与设 技术与设 选修 4:现代

计1
计 2 农业技术;

选修 5:家政
与生活技
术;选修 6:
服装及其设
计;选修 7:
汽车驾驶与
保养
音 乐
音乐鉴赏 (必选)
在余下的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 音乐与戏剧表演 5 个模块中至少选修 1 个模 块
上学期 学学 段段 12
下学期 学学 段段 34
第二学年
上学期
学 段 1
学段 2
下学期 学学 段段 34
第三学年
上下 学学 期期
体 体 系列 1:球类项目;系列 2:体操类项目;系列 3:田径
育 育 类项目;系列 4:水上或冰雪类项目;系列 5:民族民间
与 与 体育类项目;系列 6:新兴运动类项目;7:健康教育专

学 2
在选修模
块中必选 一个模块
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 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
学六个选修模块中除已
选修:
分 子 与

物 2:
遗 传 与

物 3:
稳 态 与

选修Ⅰ:选修 1: 生物技术实践;选 修 2:生物科学与 社会;选修 3:现 代生物科技专题
胞 化境
信息技术 基础
在选修 模块中 必选一 个模块
选修Ⅰ:选修 1:算法与程序设计; 选修 2: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 3: 网络技术应用;选修 4:数据管理 技术;选修 5:人工智能初步中除 已选修外的其他四个模块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表一:必修课统一格式教学计划进程表(必修课)
课程类别


课 程 名 称


课内教学时数
课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考试
学期
课内教学周数及周学时数
总学时数
理论
时数
实践时数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5周)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0)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2
形式与政策
2
3
邓论、毛概与“三个代表”
2
4
邓论、毛概与“三个代表”
2
5
计算机应用基础
6
6
高等数学


7
大学英语



7
★大学英语



8
★专业英语

9
体育
2
2
学时小计
专业基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学时小计


技术必修课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学时小计
限选课(模块课)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公共选修课
2
2
2
2
合计
序号
集中技能训练项目
学分
各学期分配周数






1
2
3
4
5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