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入科教育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科室的评估标准

奖惩制度
有制度、有落实(课时费、带教费、绩效奖金挂钩),提供资料;
缺一项扣1分
3
专业研究方向
具有一定的临床科研基础提供资料
有大于等于1个相对稳定、特色明显的研究方向,无不得分
2
三、过程管理(15分)
组织结构
提供专业基地管理人员及岗位职责(专业基地负责人、教学主任、教学秘书、指导老师)
缺一项扣1分
5
5
四、培训质量(40分)
教学查房★
各专业基地培训对象管理床位数能够达到《住院医师规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各专业细则的要求,能够针对住院医师开展规的教学查房,并指导培训对象。随机抽查1名指导医师教学查房
教学查房评分。≤80分不得分,81-85分扣5分,86-89分扣3分,≥90不扣分
10
病例书写★
10
委托培养
积极将本基地培训对象选送到级培训基地或示基地进行培训
协同基地委托级规陪基地培养者每人次加0.5分;级规陪基地委托示基地培养者每人次加1分
10
合计
40
总计
140
专家签字:年月日
备注:1.加“★”项为核心指标总计。
2.第五大项“加分项目”为2016年督导评估指标容,不算入本次全省督导评估总分。
核实填写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缺一项扣2分,出现造假现象不得分
5
合计
100
五、加分项目(40分)
临床重点学科
提供资料
此项为加分项目,一项加10分
10
省市重点建设学科
此项为加分项目,一项加5分
5
学位培养点
此项为加分项目,一项加5分
5
师资培训
提供会议通知、培训和证书
承担级骨干师资培训班,加5分举办省级骨干师资培训班,加5分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工作指南(初稿)》(2018年修订稿)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工作指南(初稿)》(2018年修订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工作指南(初稿)目录第一章组织管理 (3)一、住培工作领导小组 (3)二、住培职能管理部门 (4)三、专业基地管理团队 (6)四、专家指导委员会 (7)五、协同单位管理 (8)第二章过程管理 (10)一、培训招收 (10)二、入院教育 (12)三、入科(专业基地)教育 (12)四、轮转培训 (14)五、教学活动 (15)六、培训考核 (16)第三章师资建设 (19)一、师资遴选 (19)二、师资培训 (20)三、师资考核 (21)四、师资奖惩 (22)第四章质量控制 (24)一、院级督导 (24)二、专业基地督导 (25)第五章支撑保障 (27)一、党团建保障 (29)二、人事保障 (29)三、后勤保障 (30)四、财务保障 (31)五、医务保障 (32)六、平台建设保障 (33)第六章培训对象管理 (34)一、日常管理 (34)二、人事管理 (35)三、奖惩管理 (36)四、沟通反馈管理 (37)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工作指南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务院7 部门《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务院6 部门《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与发展的意见》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实施办法(试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实施办法(试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等文件精神,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基地建设,明确基地职责和要求,规范培训全过程管理,不断提高培训质量,特编制本基地工作章程。
第一章组织管理住培基地应成立住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住培职能管理部门,加强本基地的各专业基地管理团队建设,建立三级组织管理体系和专家支撑团队,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形成合力,构建有序的培训管理组织体系和良性工作运行机制,推动培训工作有效开展。
基于微助教的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升教学满意度的应用探究

DOI:10.16659/ki.1672-5654.2023.16.189基于微助教的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升教学满意度的应用探究张慧,张琳,姚波,王亚亚陕西省人民医院麻醉科,陕西西安 716000[摘要] 目的分析微助教的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升教学满意度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2年3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麻醉科住院医生67名为研究对象,按入科序号分组,单号为对照组,共34名麻醉科住院医生,实施常规传统教学法;双号为研究组,共33名麻醉科住院医生,实施微助教的教学模式。
比较两组麻醉科住院医生理论成绩、临床能力测试、对教学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麻醉科住院医生基础理论知识、临床病例分析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麻醉科住院医生的术前方式、麻醉方案制定、术前准备、麻醉操作、术中管理、沟通技能、整体临床胜任能力等临床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麻醉科住院医生对教学满意度为93.94%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采用微助教可提高理论成绩及临床能力、对教学满意度。
[关键词]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微助教;教学满意度[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3)08(b)-0189-04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Standardized Training for Anesthesiology Residents Based on Micro-teaching Assistants to Improve Teaching Satis⁃factionZHANG Hui, ZHANG Lin, YAO Bo, WANG Yaya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Shaanxi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Xi'an, Shaanxi Province, 7160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icro-teaching assistants' standardized training for anesthe⁃siology residents in improving teaching satisfaction. Methods From July 2017 to March 2022, 67 resid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of Shaanxi Provincial People 's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serial number of the department, and the single number was the control group, a total of 34 resid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implemented the conventional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the double number was the research group, a total of 33 anesthesiologists, and the teaching mode of micro-teaching as⁃sistant was implemented. The theoretical scores, clinical ability tests and teach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an⁃esthesiologis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clinical case analysis and total score of anes⁃thesiologis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cores of preoperative methods, anesthesia plan formulation,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anesthe⁃sia operation, intraoperative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overall clinical competence of the anesthesiolo⁃gis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teaching satisfaction of anesthesiologis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3.94%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2.3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micro-teaching assis⁃tants in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anesthesiology residents can improve theoretical performance, clinical ability, and [作者简介]张慧(1989-),女,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麻醉。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入科教育内容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入科教育内容
一、学员自我介绍;
二、安排有资质的带教老师、本专科或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
训工作指定管理及协调人员——告之学员;
三、介绍本专科或专业的床位及人员情况;
四、向学员宣讲本专科或专业的工作制度、学习制度以及相关
的管理规定;
五、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要求的培训实施办法——由
带教老师介绍;
六、安全教育及质量管理14项核心制度落实的教育——由带
教老师日常宣教。
七、本专科或专业对学员的考核方式与办法,负责定期及出科
考核的人员。
外科专业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科教育技能教学实践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0 年12 月第19 卷第12 期Chin J Med Edu Res,December 2020, Vol. 19. No. 12•1465••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外科专业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科教育技能教学实践黄利军1唐骁1魏波1邓美海2卫洪波1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胃肠外科,广州510630;2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胆外科,广州 510630通信作者:卫洪波,Email:drweihb@【摘要】目的探索外科专业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科教育技能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方法对即将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外科专业基地医师(简称“人培医师”)行以腹腔镜培训为主的入科教育技能教学。
首先进行腹腔镜基本理论教学,然后行外科基本操作培训以及腹腔镜模拟箱操作培训。
外科基本操作培训包括伤口换药;切开、缝合、打结、剪线;洗手、消毒、铺巾、穿脱手术衣;腹腔镜模拟箱操作培训包括剪纸片、缝合打结。
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同时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f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结果56位入培医师均完成培训及考核。
腹腔镜理论考核结果显示人培医师对腹腔镜器械及其使用方式认识不足,正确率仅24.1%;但是对气腹建立及管理、腹腔镜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腹腔镜手术优势认识较好,正确率分别为87.5%、93.3%、100%。
外科基本操作考核结果显示入培医师操作完成度合格率高,为89.3%;无菌观念合格率低,为32.1%。
腹腔镜操作考核结果显示相较于培训前,培训后剪纸片及缝合打结用时显著缩短(PcO.OOl),合格率显著提高(P<0.001)。
96.4%的入培医师对入科教育内容及结果满意。
结论短期以腹腔镜培训为主的入科教育可以提升人培医师的腹腔镜技能,但是仍需注意加强培养无菌观念和腹腔镜技能。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科教育;外科专业基地;腹腔镜【中图分类号】R6基金项目:中山大学医学教育类C A I课题项目(82000-16300009)DOI:10.3760/cm a.j.c n l16021-20191027-00347Skills teaching practice of department-entrance education of standardized residency training insurgery departmentHuang Lijun1, Tang Xiao1, Wei Bo1, Deng Meihai2, Wei Hongbo1'Department o 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 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510630, China; 2Department o f Hepatobiliary Surgery9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 f Sun Yat-sen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Wei Hongbo, Email: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noticed in the department-entranceeducation of standardized residency training in surgery department. Methods The residents who wouldenter the standardized residency training in surgery department (referred to as "training residents") weregiven department-entrance education based on laparoscopic training. After teaching of laparoscopic theory,they got basic surgery skills training and laparoscopic surgical box model training. The basic surgery skillstraining included wound dressing change, cutting, stitching, knotting, shearing, hand washing, sterilizingand drape placing, and wearing and taking off surgical gowns. The laparoscopic surgical box model trainingcontained scrip shearing, suturing and knotting. After the training, the residents were evaluated by theoryand skills examination and questionnaire at the same time. SPSS 21.0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t testfor measurement data, and chi-square test for counting data. Results All 56 residents completed the trainingand examinations. The theory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the residents had poor knowledge of laparoscopicinstruments and their use methods, with the correct rate only 24.1%. However, they did well in the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of pneumoperitoneum, indications and contraindications of laparoscopicsurgery, and advantages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and the correct rates were 87.5%, 93.3%, 100% respectively.T h e re su lts o f b a sic su rg e ry s k ills sh o w ed a high co rre ct rate o f the re sid e n ts in the operation com pletion(89.3%), b ut low in the a se p tic co n ce p t (32.1%). C o m p ared w ith the p re v io u s re c o rd s b efo re lap a ro sc o p ic tra in in g, th ey m ad e sig n ifica n t im p ro vem en t o f tim e cost in the sc rip sh e a rin g, su tu rin g an d knotting (P< 0.001), and the q u a lifie d rate w as also sig n ific a n tly im p ro ved(P<0.001). A p e rce n t o f 96.4%o f resid en tsw e re sa tisfie d with co n ten ts an d re su lts o f the d e p artm en t-en tran ce ed u catio n. Conclusion T h e sh ort-tem i tra in in g o f d ep a rtm e n t-e n tra n ce e d u c a tio n b a se d on la p a ro sc o p y co u ld e ffe c tiv e ly im prove the la p aro sco p ics k ills o f the train in g re sid e n ts, an d a se p tic c o n ce p t an d la p a ro sc o p ic s k ills n eed fu rth er en h an cem en t.【Key words】S ta n d a rd ize d re sid e n c y train in g; D ep artm en t-en tran ce e d u catio n; S u rg ery d epartm ent; la p a r o s c o p yFund program: C A I P ro jec t o f M e d ica l E d u c a tio n in S u n Y a t-se n U n iv e rsity (82000-16300009)D O I: 10.3760/c m a.j.c n l 16021-20191027-00347自2013年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以来,住院医师培训逐步走上制度化及规范化的道路,为 培养优秀医师奠定了基础对于外科专业基地而言,为顺应微创手术的发展大潮,2018年开始将腹 腔镜培训纳入考核评估指标,对住培培训提出了更 高要求。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科教育记录

医德医风:依法行医,文明行医、科学行医、廉洁行医、诚信行医、规范行医、医护人员发扬“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精神。
科室规章制度:三级查房制度、科室查房制度、教学查房制度、交班制度、病历书写制度、处方书写制度、会诊制度、医疗安全。
劳动纪律、医疗法律法规、突发事件等应
急预案如医疗纠纷、自杀、火灾等。
学科特点及学习要求:呼吸专科设置呼吸门诊、病房,我科学习任务主要在病房内完成,病房设置呼吸抢救室、普通病床共40余张,肺功能室、支气管镜室。
1.重点掌握
呼吸科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咳嗽诊治指南、肺炎、肺结
核、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肺源性心脏病、肺血
管疾病、肺间质疾病等疾病诊治。
2.了解呼吸科常用药物如呼吸科合理使用抗生
素、化痰止咳药物、支气管舒张剂、皮质激素等合理应用。
3.呼吸科氧疗(包括
机械通气、气道管理)。
3.呼吸科常见操作:掌握血气分析操作、解读血气分析
临床意义、胸腔穿刺及胸腔闭式引流术、骨髓穿刺;了解支气管镜检查、气管插
管术(经口、经鼻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气道管理、肺通气功能检查操作
及报告解读。
定期进行教学查房及呼吸专科讲课,能阅读英文文献,对实习生有
一定带教能力。
注意事项:按规范化培训要求完成我科学习任务及要求,在学习专业知识及技能同时,应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与同事协同合作沟通能力,在科主任及带教医
师的指导下,掌握医患沟通技巧,了解医疗法律法规,防止医疗纠纷伤害。
2016.4.1-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估指标解读

一级 二级指标 指标
三级指标 ★为核心指标
评估方式 查看医院等级证明
查看医院专业设置 报表(批复)
1.1.1医院等级
1.1医院 情况 1.1.2医院专业设置
1.基 1.1.3医院床位数 本条 件 1.2图书 1.2.1图书馆藏书数量 现场查看 馆及信息 检索系统 1.2.2信息检索系统
1.3专项 经费 1.3.1专项经费管理账 户★ 查看现场和财务账 单,核实使用情况
1.1专业基地条件 1.1.10专业基地设备 1.2.1协同科室数 1.基本条件 1.2协同医院(科 1.2.2协同床位数 室) 1.2.3在协同科室轮转时 间
2.1.1带教医师与培训对象 比例★
2.1师资情况 2.师资条件
2.1.2带教医师条件
2.1.3带教医师组成 2.1.4专业基地负责人条件 2.2.1师资培训★
5.1师资培训 5.2师资激励 5.3住宿条件
5.1.1国家级师资培训 5.1.2省级师资培训 5.2.1设置奖励专项 5.3.1提供优惠住宿 5.4.1课题研究 5.5.1开展对口支援 5.6.1用人单位评价 5.7.1实行导师管理制度 5.8.1参加住培相关活动
5.加分项目
5.4教学研究 5.5对口支援 5.6单位评价 5.7导师制 5.8其他活动
查看培训资料、培训名单和证 书 查看培训名单、证书,专业覆 盖率 查阅原始资料,现场组织20% 以上的培训对象对带教医师进 行满意度测评 查看结业考核成绩记录、人员 对象 查阅原始资料,现场组织部分 带教医师、护士、患者和管理 人员对培训对象进行学习效果 评价
4.1经 费落实 4.保障 措施
4.1.1教学活动补 助 4.2.1社会招收对 象收入★
要充分熟悉标准,对指标体系和相关政策融会贯通
麻醉科入科教育

麻醉科入科教育麻醉科入科教育麻醉科概况麻醉科现有各类手术间共37间。
配备有国际一流水准的现代化麻醉设备,包括麻醉机、生命体征监护仪、麻醉深度监测仪(BIS监测仪、NT监测仪)、气体监测仪、肌松监测仪、血气电解质分析仪、血栓弹性描记仪、经食道心脏超音监测仪、光导纤维支气管镜、液体加温仪、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机、C臂某光机等。
可进行各类外科手术的麻醉。
1999年麻醉科开展肝移植手术麻醉,2004年无痛内镜中心成立,2005年开展心脏移植麻醉,2006年开展双肺续贯移植麻醉,同年开设疼痛病房。
至今麻醉科已发展为医院五个重点特色专科之一,同时成为徐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
2022年成为佛山市重点医学专科、佛山市青年文明号。
2022年成功获得广东省青年文明号,2022年成功申报广东省重点医学专科。
麻醉科四楼生活区设有单独的食堂,另配有一间男值班房,三间女值班房,一间老总房。
医生办公室与护士办公室均配有多媒体功能一体化的投影仪等先进教学设备供实习同学学习,更衣室使用现代化电子自动发衣机,沐浴间。
麻醉科教学活动情况一、理论教学课程讲课日期讲课内容讲课者二、规范化操作示教安排三、病例讨论包括危重疑难病例,术前病例讨论,病例汇报等。
其中,病历汇报项目有:(一)、病历汇报1.简要病史:性别、年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麻醉手术史2.体格检查: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头颅五官、心肺、腹部、脊柱、四肢3.专科情况:插管相关情况、咽喉、鼻腔、脊柱、四肢、血管4.辅助检查:生化检查(HbPLT血浆蛋白血糖凝血四项)、某线、心电图5.诊断及拟行手术名称(二)、麻醉计划麻醉方式、麻醉用药、监测项目、麻醉中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问题对策(三)、麻醉总结:1、入室情况:神志、合作情况、开放静脉、监测项目、生命体征2、麻醉过程:方式选择、全麻(诱导、维持、复苏)、区域阻滞麻醉(穿刺点、穿刺过程、给药、效果)3、术中处理:出血量、尿量、输血种类及总量、输液种类及总量、特殊处理及给药4、意外情况及处理(包括请示上级医师情况)5、出室情况、术后镇痛方法及给药四、实习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神经阻滞
臂丛神经阻滞
1.肌间沟入路 2.锁骨上入路 3.腋路
34
中心静脉穿刺术
中心静脉压(CVP)是测定位于胸腔内的上、下腔静脉或右 心房内的压力,是衡量右心对排出回心血量能力的指标。正 常值4 ~10cmH2O。
前路
颈内静脉 中路
锁骨下静脉 后路
股静脉
颈内静脉穿刺
锁骨下静脉穿刺
工作制度(二)
麻醉前访视、讨论制度
根据手术安排,学员应于手术前一天访视患者。根据病情评估的情 况,提出麻醉前用药方案和对术前准备作出评价。对于危重或疑难 患者,应该组织科室讨论。
带教制度
采用跟组制,随组进行正常手术及值班;二线老师承担主要带教任 务。
工作制度(三)
术后随访制度
一般应在术后24小时内对麻醉后病人进行首次随访,重点对神经、 呼吸、循环、消化和泌尿系统进行逐项观察和检查;特殊病人特殊 情况应随时加强随访,以了解麻醉后医嘱执行和有关麻醉并发症等 情况。
第 门诊、手术室外麻醉
三 周
1、了解并掌握静脉全麻技术;2.参加麻醉科教学查房、小讲课、疑难病例 讨论等活动;3.值夜班
第 眼科和耳鼻咽喉科麻醉
四 周
1、了解并掌握气管内插管麻醉技术;2.参加麻醉科教学查房、小讲课、疑 难病例讨论等活动;3. 值夜班
第 骨科麻醉
五 周
1.了解椎管内麻醉、颈丛、臂丛神经麻醉技术及流程;2.参加麻醉科教学 查房、小讲课、疑难病例讨论等活动;3. 值夜班
最低例次 5 30
10 10 10 5
第 泌尿外科麻醉 妇科麻醉(根据科室实际情况 1、入科教育(包括轮转安排、要求及考核标准);2、熟悉手术室制度、
一 安排1至2个亚专业)
环境及围麻醉期流程,掌握医患沟通技巧;3、了解常用术后镇痛技术、术
周
中、术后监护技术;4.参加业务学习
第 普外科麻醉
二 周
1.了解并熟悉喉罩全麻技术 2.书写麻醉记录单 3.参加业务学习
理论考试 技能操作 辅助通气* 、喉罩* 、气管插管、有创动静脉穿刺、神经阻滞等 360反馈 医德医风
* 出科必须掌握技能
主要内容
1 2 3 4 5
基地简介 培训计划 工作制度 麻醉操作技术
仪器设备使用
18
工作制度(一)
晨会制度
周一至周五早上7:50晨会准时开始。
工作制度
07:50入科参加晨会。 正常手术班:按照前一天安排的手术,麻醉结束后才能下班; 行政班(冬季):08:00-12:00 14:30-17:30; 行政班(夏季):08:00-12:00 15:00-18:00; 值班(24h制): 08:00(当日)— 08:00(次日)
手术室护士64人 规培师资人员18人
5
基地设备
多功能麻醉机20台,多功能生命监测仪22台,麻醉深度监 测仪7台
呼吸末CO2检测仪、可视喉镜及纤支镜、B超
年完成手术数量11000余台 年科室危重病人的抢救超100人次
主要内容
1 2 3 4 5
基地简介 培训计划 工作制度 麻醉操作技术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麻醉科专科基地
入 科 培训
2016年01月04日
主要内容
1 2 3 4 5
基地简介 培训计划 工作制度 麻醉操作技术
仪器设备使用
1
麻醉学
麻醉学(Anesthesilogy)的工作范围涵盖了整个围术期, 从术前评估、术中麻醉到术后麻醉苏醒室;同时,麻醉 医师参与全院的急救复苏工作以及危重症患者的监护与 治疗;另外麻醉医师担负着疼痛治疗的工作。
谢 谢 各位同学!
• 服务理念中的“点点” • ◆理解多一点 真情浓一点 • ◆学习勤一点 品质高一点 • ◆理由少一点 效率高一点 • ◆处理问题灵活点 工作过程用心点 • ◆对待同事宽容点 互相协作快乐点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参考图例:
感谢您的观看!
第 产科麻醉
六 周
1.熟悉椎管内麻醉及流程;2.参加麻醉科教学查房、小讲课、疑难病例讨 论等活动;3. 值夜班
第 神经外科麻醉 小儿外科麻醉(根据科室实际 1、熟悉并熟练掌握气管内插管技术、气管内全麻技术、椎管内麻醉等技能;
七 情况安排1至2个亚专业)
2. 了解深静脉穿刺技术和有创动脉穿刺技术;3.参加麻醉科教学查房、小
有创动脉穿刺并置管术
桡动脉 肱动脉 足背动脉 股动脉
主要内容
1 2 3 4 5
基地简介 培训计划 工作制度 麻醉操作技术
仪器设备使用
39
麻醉机的组成
监护系统
风箱 流量计
呼吸回路
蒸发器 机架
麻醉机
使用前准备
开机前首先应检查麻醉机各管路的链接是否正确、可靠、 包括麻醉机与中央供气口连接的进气管及病人回路等。
基本要求(二)
麻醉学各亚专业麻醉种类及例数要求
名称 普通外科麻醉( 含泌尿、 骨科和烧伤) 神经外科麻醉 心血管麻醉 口腔外科麻醉 门诊和( 或) 手术室外麻醉 麻醉恢复室(P A C U ) 眼耳鼻咽喉科麻醉 普胸麻醉 妇产科麻醉 小儿外科麻醉 院内急救 疼痛门诊和( 或) 病房
要求例次 (≥)
仪器设备使用
7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外科、泌尿外科、 整形外科专业)
轮转时间:2个月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以下麻醉及临床相关操作技术
手术或操作技术名称 深静脉穿刺监测中心静脉压或动脉穿刺 术前访视病人并施行麻醉 正确书写麻醉记录和小结 椎管内麻醉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面罩给氧、机械通气 麻醉科急诊夜班
刘小军 主任医(负
责疼痛科管理、日间麻
责ICU管理、带教、 醉等相关事宜
教学活动等相关事宜)
4
联络员 吴树彪 负责科 室与总培训基地的联络 鲁稳梁 负责科室之间 协调
质控小组 杨现会 副 主任医师 (负责规 培质量等相关事宜)
基地师资
现有医师35名,其中教授(含主任医师)5人, 副教授(含副 主任医师)4人,在读博士10名
更换新的呼吸回路;如无接台手术,则关闭总电源开关和 气源开关。
信息区 波形区
电源开关
心电监护仪
参数区 操作键
心电监护仪
操作步骤
连接监护仪电源,打开主机开关 心电监测:暴露胸部,定位准确 血压监测:指向肱动脉处;设定测量间隔时间。 监测SPO2:合适部位红点照指甲 根据病人情况,设定报警限,打开报警系统 调至主屏,巡视监护并记录
2
麻醉科的工作
重症监护
临床麻醉
疼痛治疗
急救复苏
3
基地组织架构
基地负责人、组长 董铁立主任 (负责整个基地 的培训、考核等一切规培事物
培训副组长 程静林 主任医师(负
责协调规培人员的培 训及监督相关事宜)
考核副组长 李静 主任医师 (负
责协调规培人员的考 核及监督相关事宜)
疼痛副组长
ICU副组长
庄志刚 主任医师(负
主要内容
1 2 3 4 5
基地简介 培训计划 工作制度 麻醉操作技术
仪器设备使用
22
麻醉操作技术
麻醉操作
全身麻醉 椎管内麻醉 周围神经阻滞 中心静脉穿刺及动脉穿刺并置管术
其他
23
上呼吸道解剖图示
24
托下颌
全身麻醉—气道管理
插管器具(一)
26
插管器具(一)
气管插管方法
28
插管器具—喉罩
技术操作名称 呼吸机管理 胸穿 腰穿 快速气管切开造口 腹穿 外科换药
ICU 技能
要求例次 (≥)
50 2 2 2 2 10
基本要求(五)
麻醉学相关课程
1.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3.血流动力学监测及临床意义 5. 非麻醉患者镇静镇痛原则 7. 麻醉与呼吸 9. 麻醉与血液 11. 麻醉与肝脏 13. 麻醉与应激 15. 酸碱平衡及失调 17. 围术期输血指征 19. 吸入全身麻醉药 21. 肌松药及肌松监测和拮抗 23. 拟胆碱和抗胆碱药物 25. 吸入全身麻醉 27.气管插管和肺隔离术 29. 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 31. 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 33. 低温和控制性降压 35. 日间手术的麻醉 37. 术后镇痛的处理原则 39.老年患者的麻醉
周
讲课、疑难病例讨论等活动;4. 值夜班
第 胸心血管外科麻醉
八 周
1.熟练掌握深静脉穿刺技术和有创动脉穿刺技术;2.参加麻醉科教学查房、 小讲课、疑难病例讨论等活动;3. 值夜班;4.进行麻醉科出科考核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麻醉科专业)
表1 麻醉科住院医师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
轮转科室 急诊科 普通外科 超声科 心血管内科(含心电图室) 重症医学科 麻醉学亚专业 普外科麻醉 骨科麻醉 泌尿外科麻醉 眼科和耳鼻咽喉科麻醉 口腔外科麻醉 神经外科麻醉 胸心血管外科麻醉 妇产科麻醉 小儿外科麻醉 门诊和手术室外麻醉 麻醉恢复室 疼痛治疗( 疼痛门诊和疼痛病房) 合计
教学活动
入科教育
入科第1天
病例讨论
1次/周 每周一 7:50am.
教学查房
1次/周 每周二4:00pm.
理论课程
2次/周 每周三、周五 6:00-7:00pm.
小讲课
1次/2周 周四7:50am.
读书报告交流会 1次/月
周四6:00pm.
出科考核
时间 出科前1-2天统一考试 内容
200 60 20 30 100 无
80 40 80 120 10 无
基本要求(三)
技术操作名称 动脉穿刺置管 纤维支气管镜 双腔支气管插管 经鼻明视气管插管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 喉罩 经口或经鼻盲插气 管插管 自体血回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