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二:1.2《人口合理容量》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2 人口合理容量-湘教版

城市,改变了生活
3、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改变了生活
农村 土地利用方式 农业用地
就业方式 景观特征
第一产业 农业景观
人口和产业活动 分 散
经济开放程度 低
信息交流 不便
文化
传统
城市
建设用地,功能分区
第二、三产业
转 城市景观
变 为
密集
高 方便 现代
我们,让城市生病了
我们的城市“生病”了, 你能举例说说都有哪些 “城市病”吗?
城市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
改善城市环境
工程代号
C
G
交通拥挤
AD
住房紧张
I
绿地少
H
谢谢
生病了!!!
我们,让城市生病了
我们,让城市生病了
我们,让城市生病了
我们,让城市生病了
我们,让城市生病了
我们,让城市生病了
我们,让城市生病了
我们,让城市生病了
我们,让城市生病了
我们,让城市生病了
(一)病症(“城市病”的表现)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水污染
噪声污染
光污染
电磁波污染
我们,让城市生病了
(1)环境的严重污染
噪声污染
污染源: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 建筑施工、社会活动
破坏人类 生活环境。
寝室 生活室 办公室 工厂 20—50 30—60 25—60 70—75
环境噪声标准(分贝)
措施: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 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我们,让城市生病了
无废气排放,噪音小的环保优势, 改善环境,方便灵活,对道路适应 性强,减少交通拥堵
我们,让城市生病了
(1)环境的严重污染
地理湘教版必修2课件: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也小
C.人口过多,消耗的水资源总量大,容易出现水资源危机
D.对水资源的危害程度远远大于发达国家
2.以能源为例,图中所示的发达国家
()
A.能源消耗总量大,产生的污染问题不大
B.由于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对地球产生的危害小
C.使用单位能源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对环境总的影响小
D.人口数量少,但人均消耗的能源数量大
资源 属性
种类
人口的影响
环境资源的限制
土地 可再生
资源
人口急剧增长
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 度下降,农业生产用 地显著缩小
矿产 资源
不可 再生
人类对各种矿 产资源的需求 量不断增长
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还在减少甚至枯竭
资源 种类
水资源
森林 资源
属 性
人口的影响
环境资源的限制
可 再 生
对淡水需求量越来 越大,对淡水资源 不合理利用,水体 污染越来越严重
[易错提醒] 资源匮乏的地域或国家环境人口容量一定小 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大小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 素,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也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 因此,资源虽然匮乏,但在科技发展水平高、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高的情况下,环境人口容量仍可能较大,如日本。
[教材 P10 活动] 地球上的总人口从 10 亿增加到 20 亿,大约经历了 100 年的时 间;从 20 亿增加到 30 亿,大约经历了 30 年的时间;从 30 亿增加 到 40 亿,只经历了 14 年的时间;从 40 亿增加到 50 亿,只经历了 13 年;从 50 亿增加到 60 亿,只经历了 12 年,从 60 亿增加到 70 亿,经历了也是 12 年。1830 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在加快,世 界人口问题不断增加,世界人口呈“J”形曲线增长。
湖南省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 :人口合理容量(共43张PPT)

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 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临界性 人口容量三个 特点
相对性
警戒性
人口的数量 与人口合理 容量
相当 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 资源基本协调
超出
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将受到破坏
相同面积的 土地
自然资源 供应不足
影响人类社 会的持续发 展
Hale Waihona Puke 动阅读:“自然资源概念的演变”表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种 类、数量、规模、范围都在不断变化。该表 是某西方学者对自然资源概念的演变所作的 一个概括性总结。
1. 说说自然资源的概念; 2. 就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而言,将来 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 有人说,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山 水风光也可以当作自然资源。你认为这种说 法对吗?为什么?
我国有3项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珍惜 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好耕地。
活动一:地球的承载力有极限吗?
罗马俱乐部是一个从全球的角度 讨论人类目前和未来面临的困境的 非正式的国际性协会,成立于1968 年。本图摘自罗马俱乐部发表的轰 动世界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增 长的极限》,该报告针对流行于西 方的高增长理论进行了反思,富有 挑战性地提出了“增长的极限”问 题,指出了决定和限制增长的五个 因素:人口增长、粮食增长、自然 资源、工业生产和污染。
我国各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
临界性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就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而言, 将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资料一:清朝以前,中国人口一直保持在1亿之内,康熙初年,有记载的人口为 1900万,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人口猛增到3亿,清朝时期的人口高峰出现 了。开发边陲,推广种植高产作物番薯、玉米,中国人多吃粮少吃肉的生活习惯等 等,都有助于极大限度地养活人口…… (1)乾隆年间的中国能否养活今天中国的13亿人口?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PPT课件-1.2人口合理容量

【两人合作探究1】 “木桶效应”是指组 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 [木自主桶探究的2] 盛阅读水材料量,回答,下列不问题取。 决于最长的那块木 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 探究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参考教材P11“自然资源概念的演变”),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有关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12年 70亿 13年 60亿 14年 50亿 30年 40亿
(2)分析1830年以 来,世界人口的增 长趋势。
100年 30亿
20亿 10亿
1830 1930 1960 1974 1987 1999 2011
探究一:“人口爆炸”
人口的“J”型曲线增长
人口的指数增长
探究二:环境的限制性
[自主探究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规模 、范围都在不断变化。(参考教材P11“自然资源概念的演变”) ,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就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而言,将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 化?
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小结
“人口爆炸”
人
口 合
环境的限制性
理
三个概念及关系
容
人口合理容量
影响因素
量
人口容量的特点
谢谢
(2)结合材料内容分析我国实际人口数量应该保持在多少才能 保证人口、资源、环境基本协调?如果超过将可能出现什么问题 ?这体现了人口容量的什么特点?
(3)单从区域资源来看,我国东部和西部单位面积人口容量一 样吗?这体现了人口容量的什么特点?
小结
思维提升
通过本课的学习,为了实现人口、资源、环境 的协调发展,人类应该怎么做?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教材P11“自然资源概念的演变”),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有关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12年 70亿 13年 60亿 14年 50亿 30年 40亿
(2)分析1830年以 来,世界人口的增 长趋势。
100年 30亿
20亿 10亿
1830 1930 1960 1974 1987 1999 2011
探究一:“人口爆炸”
人口的“J”型曲线增长
人口的指数增长
探究二:环境的限制性
[自主探究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规模 、范围都在不断变化。(参考教材P11“自然资源概念的演变”) ,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就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而言,将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 化?
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小结
“人口爆炸”
人
口 合
环境的限制性
理
三个概念及关系
容
人口合理容量
影响因素
量
人口容量的特点
谢谢
(2)结合材料内容分析我国实际人口数量应该保持在多少才能 保证人口、资源、环境基本协调?如果超过将可能出现什么问题 ?这体现了人口容量的什么特点?
(3)单从区域资源来看,我国东部和西部单位面积人口容量一 样吗?这体现了人口容量的什么特点?
小结
思维提升
通过本课的学习,为了实现人口、资源、环境 的协调发展,人类应该怎么做?谈谈你的看法。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 第一章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共112张PPT)

阅读马尔萨斯两级人口学说:
人口增长将按等比数列(几何级数)增加1,2,4,8…… 而土地提供生活资料则按等差数列(算术级数)增加1,2,3,4…… 在两个世纪以内,人口数与生活资料的比例将会是256:9 人口繁殖力与土地生产力这两个力,显然是不平衡的, 而大自然法则,却必须使其结构趋于平衡。
活动1:聪明的你如何理解?
特点?
加10亿所用时间说明人口特点?
思考:
(1)回忆世界人口增长历史轨迹及 (2)计算右图世界人口每增
特点?
加10亿所用时间说明人口特点?
思考:
(1)回忆世界人口增长历史轨迹及 (2)计算右图世界人口每增
特点? “J”时间说明人口特点?
学指数增长,人口爆炸。
思考:
阅读马尔萨斯两级人口学说:
人口增长将按等比数列(几何级数)增加1,2,4,8…… 而土地提供生活资料则按等差数列(算术级数)增加1,2,3,4…… 在两个世纪以内,人口数与生活资料的比例将会是256:9 人口繁殖力与土地生产力这两个力,显然是不平衡的, 而大自然法则,却必须使其结构趋于平衡。
活动1:聪明的你如何理解?
100年
(1)回忆世界人口增长历史轨迹及 (2)计算右图世界人口每增
特点? “J”型曲线,增长加快,就像数
加10亿所用时间说明人口特点?
学指数增长,人口爆炸。
思考:
100年 30年
(1)回忆世界人口增长历史轨迹及 (2)计算右图世界人口每增
特点? “J”型曲线,增长加快,就像数
加10亿所用时间说明人口特点?
世界人口呈J曲线指数增长,特别是近100年呈高出生率、低死亡 率、高自然增长率快速增长模式,人口增长速度已超过了生活资 料增长,这种说法在一定时期是存在的。现在已经出现了资源、 环境问题,但随生产力、科技水平提高,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加 深,也能主动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使世界人口增长得到一定 的控制,目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中国也很早通过计划生育 来控制人口,很多国家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关注提高,为实现人 地和谐而努力。
1.2 人口的合理容量——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课件(共13张PPT)

环境人口承载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二、环境的限制性
环境
物质 人类 能量 社会
废 弃 物
人口数量不能超过环境供应资源的能力,也 不能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这就是环境的限 制性(环境的承载力)
住 交房
绿 化
通
水
一个地区或国家 的能够供养的人 口总量取决于数 量最少的自然资 源还是最多的资 源?少来自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容量指在一 定的自然资源和 经济社会条件下, 一个国家或地区 所能容纳的最高 人口数量。
⑵ 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世界人口总量已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C.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 D.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具体 地区 年生物量(万吨) 可载人口量
长江中下游 青海 西藏
88600 10000
22000 1000
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 千米)
临界性 相对性 警戒性
人口合理容量指 在有效和持续地 利用资源、环境 并获得最大经济 效益的情况下, 一个地区所能容 纳最合适人口数。
P14活动
练习:
⑴ 人口合理容量 C
A. 是根据一地自然资源的数量确定的 B. 是一个国家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 C. 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 D. 随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增大
1.2.人口合理容量
世界人口的增长 有关科学家预测,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控 制人口增长,2050年 90亿,2600年630亿, 除南极洲外,地球的陆 地都将挤满人。
100 30 14 13 12
人口数量持续上升,增长速率越来越快。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教学课件 1.2 人口合理容量(共14张PPT)

材料二:一些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
尤其是对我国耕地、草原和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预测我国的 人口容量为8亿-9亿人。如保证人民能获取所需营养,我国人口应 控制在10亿之内;如果按照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 在7亿之内。 材料一是指 环境人口容量;材料二是指人口合理 容量。
再见!
1、一个地区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有何不同?
(1)人口容量: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 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2)人口合理容量: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 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最适宜) (3)环境承载力: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 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环境承载力:主要指从生态学、资源或环境的角度看,一定时期内 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2、思考教材P15的活动题?
根据表格计算我国最多可承载量多少人口? 东部大于西部,南方大于北方。
16.248亿
根据以下两段材料区别环境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容量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
能力及人口容量的研究工作。从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估测,全国耕 地面积保持1.23亿公顷,播种面积1.93亿公顷,粮食总产量8.3亿吨, 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 我国耕地面积可承载人口的极限分别为16.6亿、15.1亿、13.8亿。最 多能养活16亿人。
日本、荷兰、比利时等国家的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 密度都高于每平方千米300人,且国民的生活水平很高。为什么?
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资源的互补可以大大提高一个地区的 人口容量。
高中地理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课件:1.2人口合理容量 (22张PPT)

⑵ 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世界人口总量已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C.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
D.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具体 地区
长江中下游 青海 西藏
年生物量 (万吨)
88600
10000
可载人 口量
22000
1000
最大人口密度(人/ 平方千米)
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经济越落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人口受教育 水平
正相关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人口受教育水平越低,环境人 口容量越小
地区开放程度 正相关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地区越封闭,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生活消费水平 负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消费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两种级数学说”只是在一定的时间、选定的地点条件下才有可能存在, 因为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新科技能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另外人类对其自身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能主动协调人口与环 境的关系,世界人口增长已得到有效地控制。
在特定的时期和一定的科技发展水平下,过快的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 都会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对人类发展也是有害的。
2.试分析我国东部、西部地区以及南方、北方地区, 它们的环境人口承载力各有什么特点。
我国人口承载力:
东部比西部大,南方比北方大
2018年下学年
练习
耒阳市正源学校
⑴ 人口合理容量( ) A. 是根据一地自然资源的数量确定的 C. 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
B. 是一个国家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 D. 随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 相关 呈___
正 相关 呈___
口容量越大;地区对外开放的 程度越低,人口容量越小
互动探究区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人口的生活 消费水平
负 相关 呈___
消费水平越高, 人口容量越小; 消费水平越低,人口容量越大
人类的生存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因此资源 是制约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互动探究区
互动探究区
反思归纳 系 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容量 (环境承载力 )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和联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概念
强 调 的 是 一 个 地 区 的 强 调在 保证 合理 健康的 强调 资 源 环 境 所 承 载 的 生 活水 平条 件下 和能促 最大 人 口 数 量 ( 极 限 进 可持 续发 展前 提下的 点 _____ 人口)
相结合的产物。 2.人口容量的特点:
临界性、 _______
相对性 、 _______
警戒性 。 _______
自主学习区
思维活动 1.资源贫乏的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容量一定很小吗?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答案
资源是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但一个国家或地区
的人口容量还与其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和生活消费 水平等因素有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容量也不仅仅取决 于本国的资源,也包括利用国外或其他地区的资源、智力和 技术等。 由此可见,如果一个国家开放程度高,经济、技术力量强, 利用外部的资源多,也可以大大提高其人口容量。
答案 (1)A
(2)C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互动探究区
探究点二 探究活动
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承载力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在烟波浩渺的南太平洋上, 有一个面积 仅 165 平方千米的小岛——智利的复活节岛。 它以神秘的巨石人像、 “会说话的木板”和奇 异的风情吸引着无数游人。 早期拉帕努伊人发 现这是一块物产丰富的土地,他们在岛上迅速繁殖,到 1680 年膨胀到 2 万人,超过了环境承载力,为了养活增多的人口 他们无节制地开发资源,到 1877 年,岛上只剩下 111 人。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互动探究区
解析 第(1)题,可通过计算得出。
第(2)题,随着未来耕地还将减少 8 000 km2,可知人均耕地与本 地区环境承载力最低消费量的人均耕地差距最大;解决耕地不 是一方面要保护现有耕地,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发宜农荒地,另 外还可以提高农业单产或进口农产品。 第(3)题,本地区人均水资源较丰富,远高于最低消费量,但也 要注意节约利用,防止水污染。
第二节
[学习目标定位]
人口合理容量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1.了解人口急剧增长对自然资源产生的压力。 2.理解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三个概念。 3.掌握人口合理容量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自主学习区
一、“人口爆炸”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缩短 ,原因是生产力水 1.世界人口每增加 10 亿所用的时间①_____
④水污染和浪费
D.②③④
自我检测区
2.按联合国规定的人均水资源丰水线(3 000 立方米/人)和警戒 线(1 700 立方米/人)标准计算,2011 年北京市最大人口规模 约是 A.225.9 万 C.894 万 B.268.1 万 D.157.7 万 ( )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解析 第 1 题,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小,降水 的季节变化大,再加上水污染和浪费严重,导致北京市缺水 严重。近年来北京市已控制重化工业发展。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互动探究区
探究点一 探究活动
环境的限制性 结合表 1、表 2 和文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未来某地区环境承载力的最低资源消耗量 耕地 表2 森林 淡水(平均) 2 000m3 森林 7.5 万 km2 年径流量 5 105km3 0.1 公顷 0.1 公顷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第 2 题,2011 年北京市水资源总量为 26.81 亿立方米,按联 合国规定的人均水资源警戒线数据可计算出北京市的最大人 口规模。
答案 1.C
2.D
自我检测区
人口问题是目前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根据有关知识回答 3~4 题。 3.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该地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 8 000 人、10 000 人、6 000 人、4 500 人,则该地的人口容 量为 A.8 000 人 C.4 500~6 000 人 B.10 000 人 D.4 500 人 ( D )
表1
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耕地 8 万 km2
人口 6 200 万
总面积 22 万 km2
互动探究区
材料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 20 午后,人口将达到
9 000 万,同时,现有耕地将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还湖减少 8 000 平方千米,水资源因外调减少 25 亿立方米,新造林面积 1 万平方千米。 (1)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 ________,森林面积 ________。 (2) 未 来 对 该 地 区 环 境 承 载 力 限 制 最 大 的 资 源 因 素 是 _____________,解决问题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未来对该地区环境承载力限制最小的资源是 ________,对这 种资源利用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互动探究区
答案
(1)0.13 公顷/人
0.12 公顷/人
(2)耕地
①在工厂、城市等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②积极开发宜农荒地; ③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和农产品质量; ④适当输入或进口部分农副产品以满足人们的生 产和生活需求 (3)淡水 要调整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 防止水污染
平的显著提高。
人口的指数增长 。 2.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被称为②________________
二、环境的限制性
自然资源 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要保证人类 1.③_________
社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拥有足够的自然资源。
自主学习区
2.各类自然资源重要性及利用现状 (1)土地资源
空间场所 ,是 a.重要性:土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④__________
迁移应用 2 下列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 A.它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 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B.它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 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C.它是指地球空间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D.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就是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 A 项是人口容量的概念;人口合理容量与地球空间无 关;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是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 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互动探究区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自我检测区
2011 年北京市水资源总量为 26.81 亿立方米,按照 2011 年 末常住人口 2 019 万人,加上流动人口约 240 万人,北京市人均
适度 人口(最佳人口) _____
互动探究区
大小关系 某一地区: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由于制约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确 共同点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不确定 性; 定, 因此两者都具有________ 但在
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
相对确定 性 下,都具有____________
互动探究区
枯竭 。 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⑦_____
自主学习区
(3)水资源 a.重要性: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水。
b.利用现状:一方面人类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由于不 本 淡水资源短缺 问题。 水污染 ,从而导致⑨________________ 课 合理利用导致⑧________ (4)森林资源 a.重要性:不仅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同时还是环境资源。 b.利用现状:人类不合理的垦殖活动导致大面积森林破坏,引
自主学习区
2. 《中国人口与环境》一书中指出:“按照中国的国情,中国 最适宜人口数量为 7 亿左右, 最大(极限)人口数量为 16 亿左 右。”如何评价、理解其中的 7 亿与 16 亿的区别?
答案 这里所说的最适宜人口数量指的是适度人口,即人口 合理容量。而最大人口数量指的是人口容量。我国适度人口 为 7 亿左右,而人口容量为 16 亿左右。适度人口是理想的人 口规模,与人口容量含义不同;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 的适度人口要小于该国或地区的人口容量。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互动探究区
(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算前提有何不同? (2)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人口规模有何不同?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答案
(1)环境承载力是“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人口合
理容量是“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 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的情况下”。
(2)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是指环境“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 数量”,而人口合理容量是指环境“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人 口合理容量也称为适度人口。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时 栏 目 开 关
耕地沙化 速度加快, 水土流失 加剧,土壤肥力下降, ⑪_________ 起⑩_________ 大气污染程度 加深等问题。 ⑫_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区
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1.概念 (1)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 一个
最高人口数量 。 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⑬_____________ 环境 并 (2)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 ⑭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