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后的公益余震
危机公关的伟大创举——四川汶川大地震大营救启示

区,在不断发生的余震 中组织大 营救 ,
稳定 了人心 ,稳定 了大局。
险, 打通生命线。
( 2) 动 用 全 国 民航 空 运 争 分夺
秒 ;利用空军力量紧急空投空降 ,努力 营救偏远山区乡村 的灾 民。 ( 3) 利用水路运送抢 险人员 ,转
( 2) 国家最高领导人 胡锦涛立 即
面积山体滑坡 ,交通全面阻塞瘫痪 ,因
指示尽快救 民救灾 ,迅 速成立 由温家宝 总理任总指挥的抗震救 灾总指挥部 。地 震 发生 几小 时 内温 总理就 飞抵 四川 震
此 打通 出路是攻坚战的关键 。在救灾指 挥部统一 的指挥下 ,利用大型现代机械
一
(1 1 )接受 国际款物援助 ,接受 国
心 ,众 志成城 ,抗震救灾 。这是世界
际救灾医疗救援 队 ,交流救灾经验 ,加 快救灾进 度 ,提高救灾效能。 大 营救需 要大 的战 略 、战术 ,也 需要具体的谋划与举措 。这场与天斗 、 与地斗 、与艰 难险阻的大 自然搏斗的伟 大 “ 人民战争 ”中 ,不仅显示了中国人 民的意志 、信 心和勇气 ,而且也 显示 了 中国人民的谋 略智慧和创新能力 ,显示 了中国共产党坚强的执政能力 和政府工 作的高效能和高度负责任精神。
仅对 中国 、 而且对全世界将会产生超常
的影响和持久 的作用 。在这场 中国式的
震救灾机制 ,强调对灾 民的大营救 ,
得了时间
,
赢得了民心 ,赢得 了舆论j
,
效 、最大规模的抗震救灾 ,在
水 中 、勇敢坚韧中、全民大营
危机公关前期大营救工作中 ,究竟有哪
些成功 的思维理念 、经验措施 、决策谋
汶川地震的英雄故事精选5篇600字

汶川地震的英雄故事精选5篇600字5.12 中国·爱——中国娇子爱心行动”大型公益节目已经在四川卫视播出了12期,近期节目中,四川卫视将爱的焦点锁定那些为灾区默默付出的志愿者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希望你喜欢。
汶川地震的英雄故事1宋志永、杨国明、杨东、王加祥、王得良、宋志先、王宝国、王宝中、曹秀军、尹福、宋久富、杨国平、王金龙。
均为男,河北唐山人年龄最大62岁、最小19岁农民2008年初,特大雪灾袭击了华南地区,湖南郴州成了一座冰雪中的孤城。
没有上级号召,也没有组织要求,河北唐山13个农民除夕那天租了辆中巴车出发,顶风冒雪来到那里参与救灾。
这13个来自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二组的农民,自己准备了工具,初二上午赶到郴州电力抢险指挥部,成了湖南电力安装工程公司一支编外“搬运队”,每天起早贪黑、踏雪履冰为抢修工地扛器材、搬材料、抬电杆。
2月23日,在工作了16天之后,这13位农民兄弟离郴返乡,许多郴州市民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自发赶来为他们送行。
他们还被郴州市授予“荣誉市民”的称号。
在得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宋志永,和其他12位兄弟商量后,几经辗转来到灾情最重的北川县城,成为最早进入北川的志愿者之一。
他们用最原始的方法——铁锤砸、钢杆撬、徒手刨,不断寻找幸存者。
只要哪里需要,他们就到哪里。
他们与解放军、武警战士一起,抢救出25名幸存者,刨出近60名遇难者遗体。
汶川地震的英雄故事2消防战士跪地落泪:求求你们让1653我再去救一个5月12日3时10分左右,绵竹市消防大队陈军带领消防中队第一时间赶往武都小学实施救援。
武都小学的教学楼坍塌了大半部分,下面至少埋压了100多个师生。
虽然没有特勤工具,但战士们很快徒手展开救援。
19岁的荆利杰第一个奔向了废墟,开始了长达3天时间的救援。
余震不断发生,钢筋和楼板摇摇欲坠,残存的墙体时不时往下掉,荆利杰全然不顾。
手掌磨破了,手指头出血了,脚底被钢筋刺破了,荆利杰却一刻也没有停下来。
汶川地震解放军救灾的作文作文汶川大地震

汶川地震解放军救灾的作文作文汶川大地震汶川地震解放军救灾的作文作文汶川大地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汶川地震解放军救灾的作文作文汶川大地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汶川地震解放军救灾的作文作文汶川大地震1怎么能忘记这一时刻,两年前的今天,四川汶川的八级强震,瞬间山崩地裂,家园变成废墟,有多少生命逝去,有多少场面让人撕心裂肺,不忍回望。
两年了,时间并没有让我们淡忘灾难带给我们的痛苦,冲淡我们那时激发出来众志成城的激情,相反,经过时间的沉淀,这种痛苦教会我们更多,这种激情更加厚重并带给我们力量。
我们学会珍爱生命。
我们甚至还不完全懂得生的意义,但我们从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美丽和坚强。
“舍身救学生的教师;用自己躯体保护孩子的父母;为丈夫抵挡倒塌房梁的妻子;用双手和双肩顶起重压保护着婴儿的年轻妈妈;失去双亲和孩子后仍坚强战斗的女警察;左手骨折忍着剧痛为战士敬军礼的小女孩;刚从废墟救援出来跪在地上哭求让我再救一个的战士.....”记住:生命只有一次,生命要远远比试卷、作业更重要。
我们学会了要去爱别人。
生活在幸福、平静中的我们,在这样的灾难面前第一次体会到了害怕和无助。
也懂得了灾区的小朋友们和我们的生活不一样,他们没有了学校,没有了家园,他们需要关心需要鼓励需要爱。
出现在电视上拼命的解放军战士,系着红丝带的志愿者,勇敢的白衣天使,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捐出自己攒的钱,发一条捐助的短信,甚至为他们真心地唱一首歌,都是在关心他们。
自己的一份爱,就是他人的一份光。
我们学会勇敢。
两年前,汶川的人们是忍着多大的伤痛,抢救着生命;两年后,他们在一片废墟上重新建设好自己的“新家园,新校园”,这需要勇气,需要坚强。
勇敢是上课大胆站起来回答问题,是手指头破了不哭,是一个人进出黑屋子,但勇敢更是面对困难而不怕!碰到不会的难题,无从下笔的作文,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讽,练琴的枯燥,练功的痛苦......我们该怎么做?要勇敢地坚持下去!品质需要磨练,意志需要锻炼。
汶川8.0级地震及其余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分析

图 1汶川 80级地震和部分 5 . . 以上强余震震源机制解分布 0级 通过计算 ,获取 了汶川主震和 4 4次 5级 以上强余震震源机 制解 ,这组解是对哈佛大学 已公布的 9个地 震最 佳双力偶解的很好补充 。震源机制解及其分布见图 1 。从中可 以看 出,汶 川 8 . 0级特大地震及其 4 4个强余 震以
汶川 80级地震及其余震序列震源机 制解分析 .
崔效锋 ¨ 宁杰远 胡幸平 ¨ 俞春泉 陶 开
1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北京 10 8 005 2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 物理系,北京 1 0 7 08 1
20 0 8年 5月 1 2日发生 的汶川 80级特大地震位于我国南北地 震带中段 , . 根据 中国大陆现代 构造应力场分 区 的研究结果 ( 谢富仁等 ,2 0 ) 0 4 ,地震发生的地点属于龙门山一松潘应力 区,该地 区区域最 大主压应力方 向为北 西西一南东东。对 于汶 川 8 . 0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国内外 已开展了多方面的研 究,美国哈佛大学 、美 国地质 调查局 ( GS US )以及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快速测报 了汶川地震的地震矩张量反演 结果。研究结果一致表 明,这次地震是一次 以逆冲为主、具有一定右旋走滑分量的断层错动 ( 刘超等 ,2 0 ;王为 民等 ,2 0 ;张培 08 08
依据读取 的 P波初动数据 和四川区域地震 台网的速报 目录 , 采用格点尝试法对每个地震所有可能的震源机
制解进行全空间扫描计算 ,扫描步长为 5× 。5 ,从 中选取矛盾符号比 介于最小值 Tl C i2之间的解作为 。5× 。 T至 m ̄ I i |  ̄%
该地震震源机制解的离散区 ( 即可能解的分布范围), 对离散区内所有可能解进行平均,以此作为震源机制解求解
四川地震感人事迹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精选6篇

四川地震感人事迹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精选6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事迹吧,事迹不是单纯为其单位和个人评功摆好,而是为了鲜明地体现和积极宣扬一种特定时代所需要的精神。
我们该怎么拟定事迹呢?以下这6篇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是来自于作者的四川地震感人事迹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篇一四川地震是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的,而且让世人非常震惊又非常感人。
我的一个念头就是去四川汶川把埋在屋子下面的人救出来,可是我还要上学去不了,所以我先进能做的就是给他们捐钱。
过了几天,学校广播上说:“四川汶川发了一次地震,明天捐钱。
”这天晚上,爸爸给了我100元钱,第二天早上我到学校过了一会儿,老师说:“同学们都知道了吧,我们祖国的四川发生了重大的地震灾害。
让我们为灾区的人民奉献自己的爱心。
”于是同学们纷给捐出自己的零花钱,我把自己的零花钱和爸爸给我的钱一起捐出去。
这也是我为灾区人民献出的一点爱心。
每天晚上我们一家人都会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抗震救灾的节目。
有位谭老师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救出了53位同学,较后还有四位同学没有跑出来,老师就把他们抱在怀里,用自己的身体筑起了一道保护墙,学生得救了,而这位可敬的'老师却献出了自己珍贵的生命。
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和壮举。
还有一位广东到四川旅游的医生,他们一家及其他的九个人全部在地震中遇难,而他却没有哭泣,也来不及包扎自己的伤口,就投入到了抢救伤员的行列中。
当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平静的说:“我没有时间为家人哭泣,这里更需要的是医生。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看着这感人的情节,我的泪水止不住的往下流,恨不得立刻飞到灾区,却抢救那些被埋在废渣下面的人们。
灾区的人民不哭!我们不哭!祖国不哭!只要我们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就一定能够战胜灾难,重建家园。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篇二一块水泥板倒下来,压在汶川县漩口中学初三学生向孝廉的身上。
13岁的小姑娘醒来后,模糊中看到缝隙外边有亮光,接着再次昏迷。
汶川大地震中医生中的英雄事迹作文1100字

汶川大地震中医生中的英雄事迹作文1100字汶川大地震中医生中的英雄事迹1“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资中县武装部迅即于次日(13日)凌晨,组建了有111人参加的民兵应急分队,这支民兵应急队于14日中午1点从资中出发,当日晚10点到达安县。
在车内和车身下露宿一晚后,15日上午10点从晓坝镇徒步前行,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艰难跋涉近10个小时,晚8点到达安县千佛山金溪村,受到困于大山之中成百上千的受灾群众集体跪谢。
因为他们是第一支进入当地的救援队伍,被困的受灾群众见到了他们便是看到了生的希望,本能地用最原始、最朴实的方式来表达他们无以言表的感激。
资中县中医院外科医生谢鹏便是这支队伍中唯一的一名医务人员,在重灾区救援了20个日夜。
他既是一名刚毅的救援民兵应急队员,更是一名坚强的白衣战士。
是他,让困于千佛山、金溪村、茶坪乡等地的伤员,第一次得到了来自大山之外专业医务人员的救治;是他,让受灾的临产妇女,在简陋的军用吉普车中平安迎来了新生命的诞生;是他,让躺在路边仅数月大嗷嗷待哺的婴儿,找到了母亲温暖的怀抱。
曾经巍峨秀丽,而今因为大地震到处滑坡而千疮百孔、危机四伏的千佛山,还有那些惊慌无助、渴求生命的眼睛,见证了他那劳累过度、疲惫不堪而显得那样瘦小的身影,看到了这个瘦小身影中透出的大爱、果敢、刚毅和坚强。
舍小家顾大家慨然奔赴前线谢鹏同志的妻子对他到重灾区参加救援十分不理解,因为家里上有年迈多病的双亲、下有刚满1岁的幼子,他就是家里的“顶梁柱”。
特别是强地震发生后,资中本来就是次灾区,惊魂未定的人群正在四处躲避强余震的发生。
谢鹏同志一走,家里就失去了“主心骨”,本来已经恐慌的家人就更加惊慌失措了。
谢鹏同志想到,作为一名民兵应急队员和医务人员,此时正是重灾区群众所急需的。
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医务人员神圣的职责。
为灾区伤员疗伤、为受困群众出力,是一个青年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所以,面对家中的实际困难和家人的劝阻,他没有丝毫犹豫。
[汶川大地震作文]汶川地震作文多篇
![[汶川大地震作文]汶川地震作文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1431d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8.png)
[汶川大地震作文]汶川地震作文多篇汶川地震作文篇(一):汶川大地震作文700字感动中国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04.0秒,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1.0度东径103.4度。
在地震发生两小后,我们敬爱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爷爷,在随时面临余震发生的危险情况下,立刻赶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我们在广播中一次次听见他沙哑而铿锵有力的喊话:“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在电视中看见他一直工作到深夜都不肯休息。
他的行为受到了外界的好评:中国领导这次对灾区作出求援的反应非常快,这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看见总理这样辛苦地工作着,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说起救灾,还有奋斗在第一线上的武警官兵、消防战士、解放军叔叔们。
他们日日夜夜都在寻找幸存者。
累了困了就在地上打个盹;饿了吃几块压缩饼干;渴了,忍着,实在渴得不行了才喝一小口水。
这已经足以让我们感动地流下了泪水。
不过还有更能使们催人泪下的故事:一位解放军叔叔,患了癌症,已经接受了几次化疗,他的上级让他好好养病,可是他却偷偷地跟着他的战友爬上了车。
等车走了之后,他的上级才发现他。
到了灾区,他像其他健康的人一样搬石块,救伤员,看不出来他是带病上战场的。
当我看到这则报导时,泪水湿润了我的眼眶。
还有很多可爱的人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上汶川地震作文篇(二):汶川地震的作文600字大地无情,人有情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一场毁灭性的7.8级地震。
这场大地震,使得无数人死伤,几十万人无家可归,无数人失踪,无数房屋倒塌,无数道路被封,无数座大山滑坡,无数人被深埋于地下。
大地无情。
随即,政府就派出了几十万解放军及几十万名消防官兵,去拯救生命。
不久,又有大批救灾物资送往汶川及都江堰等受灾最严重的地区。
很快,这事就传到了全国人民的耳朵里和眼里,他们纷纷购买食品、矿泉水、帐篷、棉被、衣物等捐给灾区人民,还有很多人自愿报名参加成为志愿者,他们不惜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拯救他人;还有很多人踊跃捐款,还有人去献血,为灾区伤员提供一线希望;还有一座小学的学生们,每人折一只千纸鹤,上面写上对灾区人民最诚挚的祝福和对遇难者的哀悼,大街上挂满了祝福灾区人民的标语。
5·12汶川地震后的思考

一
军全 国人 民紧 密 团结 起 来 , 同抗 击 天 灾 。十 多万 企业 和私人捐款达 到数 十亿 的国家 ,一个 因争相 共 解 放 军 指 战 员 、 警 官 兵 、 安 干 警 、 防 部 队奋 献血 、 武 公 消 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 的国家 , 永远
战在抗震救灾 的第一线,各省市 医疗救 护 队伍全 不 会 被 打 垮 。 ” 力救治伤员, 中央各部 门 、 各省市及社会 各界组织 “ 众一 心 , 志成 城 , 万 众 迎难 而上 , 百折 不 挠 ”在 。 大批救灾物资 源源不断运往灾 区, 无数 普通群众 这 场 突如 其来 的“ 考 ” 大 面前 , 国正 以一 种 特 殊 的 中 组 成 的 志愿 者 大军 活跃 在 抗震 救 灾 的现 场 。 华大 方式 呈 现 自己 。我们 这个 民族 , 中 经得 起颠 簸 和考验 ! 地 奔涌 空前 规模 的爱 心热 流 。 都 数百 “ 成 的哥 ” 冒着 以人 为本 的 执 政 理 念 和 科 学 的救 援 机 制 体 现 余震 赶往 都 江 堰抢 救 伤 员 ; 京拾 荒 老 人把 零 钱 换 了 党和 政 府 对 生命 的尊 重 南 成 百元 钞 票 塞 进 募 捐 箱 ; 许 多 多 城 市 , 血 长 龙 许 献 空 前 沉 重 的 自然 灾 难 ,使 我 们 以坚 定 的意 志 将血站“ 挤爆 ”一笔笔 “ ; 特殊党费 ”表达着 70 , 30万 和快速 的救援行 动这种 特殊 方式解读 了 “ 以人为 党员的忠诚 ; 国宣传文化 系统《 的奉献 》 全 爱 募捐现 本 ” “ 政 为 民 ” 深 刻 内 涵 , 民 的 利 益 、 的 和 执 的 人 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汶川大地震后的公益余震
发表时间:2009-03-04T17:00:31.750Z 来源:《环球慈善》2009年第1期作者:王阳
[导读] 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全国下半旗、公共娱乐活动停止、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交通工具鸣笛并拉响防空警报……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全国下半旗、公共娱乐活动停止、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交通工具鸣笛并拉响防空警报……13亿人默哀3分钟,向四川汶川地震死难者志哀,整个空气都在这一刻凝固。
这是1949年以来,我国首次为死难的普通公民降国旗志哀,且志哀仪式非常完备,它不仅是对死者的志哀,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和敬重。
片刻的无声后是直冲霄汉的呐喊:“汶川挺住!”“四川雄起!”“中国加油!”汶川
大地震已不仅是印度板块一次简单的伸展运动,它直接导致整个中国各领域的集体震荡。
公益组织掀起盖头来
汶川大地震后次日一早,四川省直机关公务员张先生与上百名志愿者,来到四川省红十字会提供志愿服务。
面对蜂拥而来的捐赠款物,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志愿者都认为救人是第一位的,其他程序性、规范性要求都不重要。
然而,很快,关于中国红十字会“万元帐篷”和“管理费风波”的声讨就有如在残垣断壁的地震灾区投入一枚重磅炸弹。
面对舆论压力,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江亦曼与中华慈善总会秘书长刘国林均公开承诺,此次救灾款物全部用于救灾工作,今后若遇类似灾难,对于公众捐款同样不提取管理费。
然而,组织管理缺乏理性计算的做法,并没有让这套官方系统逃脱苛刻的公众审视和质疑。
公众质疑的缘由,在于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长期以来对信息披露不足。
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是中国最大的两家慈善组织,其组织架构与中国的政府体系十分类似,被外界视为“官办社团”。
多年的实践中,救灾募捐一直是红十字会和慈善系统的专属领地。
相比香港红十字会和无国界医生香港办事处透明而翔实的报表,公众对于中国两大官方慈善组织的收支状况长期难以知晓。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副所长贾西津说:“目前国内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的规定均较粗略,管理体制不严,缺乏真正的独立审计,社会监督机制也不完善。
” 透明和公信不仅仅是一种理念,它更是整个慈善业的职业道德,是全球慈善组织的大法和公法。
有人把慈善组织比喻为鱼缸,慈善组织必须无条件公开一切信息。
5月30日《南方都市报》发表社论《以信息公开遏制国难贪腐》,文章称,抗震救灾款物的监管,除了政府内部的制衡监督之外,更为重要的乃是信息公开。
全国捐赠信息管理系统呼之欲出。
然而装在套子里的慈善似乎只是招致质疑的冰山一角。
有网友无奈地评论:看到无数的亡灵,我只能捐钱。
但是我从不怀疑垄断性、集中性的资金使用容易出现低效问题。
从地震发生至6月19日,短短38天内,仅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即已接收捐赠款物45.92亿元。
在应对巨额捐赠的忙乱中,官办慈善体系本身运作显出它超负荷运转而产生的疲惫。
改变中国的慈善生态
在中国慈善体系遭遇整体性震荡,官办慈善体系高处不胜寒的时候,各类民间组织以空前的热情投入赈灾募捐,在官办慈善体系的罅隙之间焕发惊人的活力。
5月12日下午,汶川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潘江雪和吴冲恰好走出上海民政局大门。
这对夫妇刚刚提交了一份成立真爱梦想基金的申请。
来自“真爱梦想”的内部统计显示,地震发生28小时内,基金募款超过60万元,购买超过6吨物资发送成都;120小时内,累计募款185万元,运送货物40吨,平均每小时运送货物330公斤,每分钟5.5公斤。
民间组织开始走入公众视线,开始释放自己的能量。
经过30年的曲折发展,中国的民间公益组织数量扩张明显,但因规模小而被遗忘在镁光灯照耀下的政府和“官办社团”之外。
此次救灾,民间组织的反应可谓相当迅捷。
5月12日晚,南京爱德基金会就在成都建立救灾办公室,并拨款100万,紧急采购救灾物资。
5月13日,南都公益基金会等十多家非政府组织发出《抗震救灾十万火急,灾后重建众志成城——中国民间组织抗震救灾行动联合声明》,采取“各自行动,联合公告” 的方式,当天就有57家非政府组织参加。
各民间组织间的通力合作避免了群龙无首之下的盲动与无序,使各路豪杰拧成一股绳,改变了以往在大灾害中非政府组织作为不大的局面。
与民间组织的迅速反应遥相呼应,我国“官办社团”跳出窠臼,开始寻找善款新的使用模式和慈善机构间的合作模式。
大地震发生后,大量捐赠资源蜂拥而入,顷刻间在具有救灾救助宗旨的公募基金会头顶形成堰塞湖。
而具有专业服务能力的民间公益机构,在服务的同时却面临因资源匮乏而限制发挥更大、更持久作用的局面。
在南都基金会徐永光的建议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率先决定给自己头顶的堰塞湖导流。
首批拿出2000万元捐款,面向民间公益组织和专业公益服务机构公开招标灾后重建项目,尝试和探索与其他民间公益组织的共享与合作。
尽管此次地震灾害中,民间组织只发挥了部分功能,但这次群体行动,却在无声中改变着中国的慈善生态。
地震灾区无疑成为中国民间组织大检阅的校场,民间组织的行动力获得极大锻炼和提升。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表示,汶川大地震所激发的慈善热情和慈善行为实际上至少让中国慈善事业前进了十年,中国社会慈善事业大发展的格局已经出现,中国一个新的慈善时代已经来临。
确立政府与NGO新关系
随着抗震救灾进程的演变,重建的目标愈发细化和具体化。
不容置疑,短时间内集中强大能量是中国政府救灾的强项,汶川地震后,国务院已迅速出台历史上第一部针对区域性灾难的行政法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这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生机的重要制度保障。
但政府既不可能长期集中力量于一个地域一个事项上,也不可能在具体的救灾上做到丝丝入扣无微不至。
灾后重建是要在1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域恢复基本的社会面貌和治理秩序,要让500万人口重新回归家庭生活,为他们整理出对故乡、城镇、社区、工作等诸多头绪的方向感,涉及人和社会“再造”的所有方面,持续时间起码长达数年。
巨大的重建需求使得政府需要NGO提供切实的服务。
遗憾的是,目前NGO只是在一些边缘地方起一些次要的作用。
原因在于中国公民社会本身的发育不完善、NGO定位模糊、自身建设差等老问题。
但从地震发生之后中国人民震惊世界的慈善壮举,中国人民对慈善工作的不停追问中,都在证实着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
就在5年前,舆论还在批评中国隐瞒SARS疫情,而此次我国政府不仅反应迅速,而且为中国大大小小的NGO的迅速成长提供了相对自由、宽松、友善的环境土壤。
网络化公共领域的不同形式,使得所有人都能履行监督的权利。
重建已然开始,这是国家强大动员抚平灾害伤痕的艰巨课题,也是培育一个公民社会的试验区。
公民和公民团体是一个社会活跃的毛细血管,借助他们的力量,重建工作能够倾听到最大多数受灾群众的意见诉求,促使重建的决策更民主、更有效,从而提高重建的效率和它的透明度、责任心。
他们不仅是政府力量的重要补充,也应该成长为一个持之以恒的自主、能动力量。
尤其是在震区这样的环境中,一个发育健全的公民社会可以提供具体而微的社区服务,弥补公共部门职能受到削弱后的空间。
灾区重建将是一个政府与NGO重新确立关系的契机。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汶川大地震在让我们肝肠寸断的同时,也正在成为一个观察中国社会巨变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