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必修)双向细目表
高一政治上半学期期中考试双向细目表

高(一)年级(政治)学科
命题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
考点
学习目标(请打√)
题型
分值
备注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与综合
时政
7-10月
1、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及其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
√
2、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
√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
4、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
5、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征
√
6、GDP指标的含义和意义
√
7、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目的的最终实现
√
8、现代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
9、社会三大产业的含义
√
10、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
√
11、社会三大产业的重要作用
√
12、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
13、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
14、劳动合同制度是我国法定的用工制度
√
15、解决劳动争议的主要方式
方案பைடு நூலகம்计
16、正确对待择业问题
评价
注:考点内容、学习目标由相应备课组长负责填写;题型、分值由命题老师负责填写。
高中思想政治2020年近五年高考双向细目表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真理、价值观的作用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拟写跟实现人生价值观有关的演讲提纲
20、21 选择题
22 选择题 39(3) 主观题
分值 4
2017(全国Ⅲ卷) 考查知识点 货币的职能
4
需求和供给的关系
4
劳动者就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题号 题型 13 选择题
12 选择题
1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23 选择题
4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
39(1) 主观题
10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0 选择题
8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22
21
4
价值的判单与选择
6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承载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关的名言名句
选择题 选择题
分值
2016(全国Ⅲ卷) 考查知识点
4
影响消费的心理
题号 题型 15 选择题
14 选择题 12 选择题
5.2意识的作用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23
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2
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0.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21
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4
国际组织的类型及区别
主观题 选择题
18 选择题
4
在全球(环境)问题中我国责任担当
20 选择题
19 选择题
4
中华文化
10
中化民族精神
40(2) 主观题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一、试卷编制的具体步骤1、进行总体构思,确定试卷的目标要求明确考试的目的(为什么考)和性质:是期前预备性(摸底、预测、分组)的,或者是期中形成性(评定)的;根据考试目的确定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合格标准)。
2、拟订命题计划,设计多项细目表命题计划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编制试题的原则和要求,说明试题类型、编制试题和组配试卷的要求体考试内容中各部分试题的数量分布和所占比例。
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考试目的、性质与要求,设计好试卷多项细目表,这是3、选择题型,实施编制4、编选和审查试题,组编试卷5、检查、修改、试做、复核、调整、编制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二、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一)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
它使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二)什么是双向细目表所谓“双向细目表”,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学的内容,另一维水平”这一维,普遍采用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价”六种水平。
教材内容这一维则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加以确定。
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和制卷。
案例1:高考文综Ⅱ卷政治试题双向细目表案例2:高三月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马鞍山市二十二中学2010届高中教学质量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双向细目表(理科)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目的:检查前一阶段复习效果考试范围:第一次月考前已复习完成的内容,必修3和选修2-3中的概率和统计、排列组合、二程。
命题计划:按照2009年安徽省高考理科试卷的试题类型、试卷结构组配试卷;试卷中试题为第一建议:为了把握好试题方向,所命试题要以近两年的高考原题为参考依据,但是,为了考试公平,过四分之一,可以适当改编,或从各地模拟题中选择,还可以从教材中选择或改编题目。
2019最新全国新课标1、2、3卷高考政治双向细目表

全国新课标I卷高考政治双向细目表
模块
考查知 识 点
(考点)
题号
题型
分值
能力要求
选择题
主观题
获取解读信息
调动运用知识
描述阐述事物
论证探究问题
经济生活
商品的基本属性
12
√
4
√
√
价格与供求
13
√
4
√
√
投资与融资
14
√
4
√
√
企业经营战略
15
√
4
√
√
√
生产与消费、经济转型、对外开放
唯物史观:群众路线;
39(1)
√
12
√
√
√
√
开放性试题
39(3)
√
4
√
√
√
√
20
√
4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
40(2)
√
10
√
√
√
√
民族精神新内容
40(3)
√
4
生活与哲学
矛盾的特殊性、系统优化
21
√
4
√
√
联系的客观性
22
√
4
√
√
√
实践与认识
23
√
4
√
√
社会历史主体
40(1)
√
12
√
√
√
√
全国新课标Ⅲ卷高考政治双向细目表
模块
考查知 识 点
(考点)
题号
题型
分值
2020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政治双向细目表

政治双向细目表
题号
考查知识点
题型
分值
能力要求
选择题
主观题
获取解读信息
调动运用知识
描述阐释事物
论证探究问题
1
原始社会
√
3
√
√
2
奴隶社会
√
3
√
√
3
封建社会
√
3
√
√
4
资本主义社会
√
3
√
√
5
空想社会主义
√
3
√
√
6
马克思主义
√
3
√
√
7
经济危机
√
3
√
√
8
十月革命
√
8
√
√
√
18.⑴
改革开放的理论成果
√
10
√
√
√
18.⑵
改革开放成就的原因
√
10
√
√
√
18.⑶
改革先锋事迹
√
9
√
√
√
3
√
√
9
新民0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
√
3
√
√
11
毛泽东思想
√
3
√
√
12
过渡时期
√
3
√
√
13
改革开放的依据
√
3
√
√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3
√
√
15
对外开放
√
3
√
√
16.⑴
高一政治联考双向细目表.xle

要求
及 格 估计 率
实际
平 要求 均 估计 分 实际
学科组 长审核
签字
科研 室审 核意 见
月5日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析题,每大题10分,
28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29 传统文化的继承 30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31 公民的政治生活 32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3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4 文化传承与创新
2
√√
2
√√
2
√√
8
√ √ √√
8
√ √ √√12 √ √ √来自√12 √ √ √ √
说 第1—30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第31—34题为材料分析题,每大题10分, 明 共40分。
分值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认知目标及分值 识记 理解 应用 综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试年级 高一 学科 政治 填表时间2020年7月5日
序 号
考查知识点
1 人民民主专政 2 政治权利和义务 3 民主管理 4 民主决策 5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6 政府的职能 7 我国政府受人民监督 8 政府的责任 9 人大代表大会 1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 司法机关的相关知识 12 党的相关知识 13 政党制度 1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5 宗教政策 16 民族关系 17 走进国际社会 18 和平与发展 19 我国的外交政策 20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21 文化与经济、政治 22 感受文化的影响 23 文化塑造人生 24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25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6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27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2019全国新课标I、II、Ⅲ卷高考政治双向细目表

2019全国新课标I、II、Ⅲ卷高考政治双向细目表2019年全国新课标I卷高考政治双向细目表模块考查知识点(考点)题号题型分值能力要求选择题主观题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述事物论证探究问题经济生活商品的基本属性12 √ 4 √√价格与供求13 √ 4 √√投资与融资14 √ 4 √√企业经营战略15 √ 4 √√√生产与消费、经济转型、对外开放38 √14 √√√√政治生活民主管理16 √ 4 √√民族团结17 √ 4 √√国家利益与外交政策18 √ 4 √√人民政协的地位和作用39 √12 √√√√文化生活文化传播19 √ 4 √√文化的影响与文化发展20 √ 4 √√文化与经济政治、传统文化40(1)√10 √√√√传统文化的保护40(3)√ 6生活与哲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践的作用21 √ 4 √√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22 √ 4 √√√量变与质变23 √ 4 √√意识的能动作用40(2)√10 √√√√2019年全国新课标II卷高考政治双向细目表模块考查知识点(考点)题号题型分值能力要求选择题主观题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述事物论证探究问题经济生活价格与供求12 √ 4 √√税收政策的作用13 √ 4 √√消费的反作用、消费结构14 √ 4 √√投资与融资15 √ 4 √√√企业经营、走出去38 √14 √√√√政治生活全国人大常委会16 √ 4 √√国家监察委员会的作用17 √ 4 √√时代主题18 √ 4 √√党的领导、政府职能、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党和政府的工作作风等39 √12 √√√√文化生活文化多样性19 √ 4 √√文化的作用20 √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40(2)√10 √√√√民族精神新内容40(3)√ 4生活与哲学矛盾的特殊性、系统优化21 √ 4 √√联系的客观性22 √ 4 √√√实践与认识23 √ 4 √√社会历史主体40(1)√12 √√√√2019年全国新课标Ⅲ卷高考政治双向细目表模块考查知识点(考点)题号题型分值能力要求选择题主观题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述事物论证探究问题经济生活混合所有制改革12 √ 4 √√对外贸易13 √ 4 √√经济转型、国际经济合作等14 √ 4 √√通货膨胀15 √ 4 √√√(2)企业经营战略、投资环境、宏观政策38(2)√14 √√√√政治生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16 √ 4 √√国际组织17 √ 4 √√文化自信、外交政策18 √ 4 √√人大代表的监督19 √ 4 √√√√依法治国(党、人大、社会各方)38(1)√12 √√√文化生活传统文化的特征20 √ 4 √√辩证否定与创新精神21 √ 4 √√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39(2)√10 √√√√生活与哲学辩证否定与创新精神21 √ 4 √√关键部分的作用22 √ 4 √√√实践作用、创新思维23 √ 4 √√唯物史观:群众路线;39(1)√12 √√√√开放性试题39(3)√ 4 √√√√。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段期末六校联考政治试卷双向细目表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段期中六校联考政治试卷双向细目表题型结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学科素养设计难度
题型题
号
分
值
主要考点
获取
解读
信息
调动
运用
知识
描述
阐释
事物
论
证
探
究
问
题
政
治
认
同
科
学
精
神
法
治
意
识
公
共
参
与
容
易
中
等
较
难13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
新中国
√√√
23全面从严治党√√√√33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43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53党员的作用√√√√
6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
√√√√√
73国家职能√√√
8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93政协的作用√√√√√10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11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23多元共治√√√√133宗教政策√√√√
1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体系
√√√√√
15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163政府的职能√√√√√
173完善法律服务体系√√√√√√183法治政府的内涵√√√√√
193法治国家√√√√√√
选择
题
60
分
203公正司法√√√√√218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2(1)7法治中国建设√√√√√√√
非选择题
40分
22
(2)
4法治社会√√√√√√√
239科学立法√√√√√√√2412政治与法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0.7
编写
17
监督权
B
0.7
编写
18
民主监督新形式
B
0.7
编写
19
有序参与
C
0.6
编写
20
政府职能
B
0.7
编写
21
政府职能
B
0.7
编写
22
民主决策意义
B
0.7
编写
23
政府职能
B
0.7
编写
24
政府公共服务
A
0.7
编写
25
政府宗旨
A
0.7
编写
26
公民求助政府途径
B
0.7
编写
27
权力监督关键
B
0.8
编写
7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内容
B
0.8
编写
8
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B
0.8
编写
9
选举方式的优点
A
0.9
编写
10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
0.7
编写
11
民主管理
B
0.7
编写
12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B
0.7
编写
13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B
0.7
编写
14
基层民主意义
A
0.7
编写
15
信访举报制度
B
0.7
编写
16
海安县实验中学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必修)双向细目表
命题人:王荣军
题号
考查内容
考纲要求及分值
了解
A
理解
B
运用C
1
国家性质
A
0.9
编写
2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A
0.9
编写
3
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A
0.9
编写
4
公民的政治权利
A
0.9
编写
5
权利义务的统一
B
0.8
编写
6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
0.7
编写
28
权力监督体系
B
0.7
编写
29
系统外部监督
C
0.6
编写
30
公众监督
C
0.6
编写
31
人民民主专政特点
B
0.7
编写
32
公民权益
C
0.6
编写
33
基层民主
C
0.6
编写
34
政府不能包办
C
0.6
编写
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