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教学教学设计说课

合集下载

离子反应说课

离子反应说课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初步理解了复分解反应, 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较 薄弱,能接受并认识到事物的辩证关系, 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但是思维分 析过程中仍然障碍重重。
二、教学目标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 书写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应用对比的方法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2、利用图片分析微观过程,学会由微观视角 探究化学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深化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材分析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 章第二节的内容。离子反应是重要的化学用 语,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 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好本节内容,能揭 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实质,既巩固了前面已 学习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 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灯泡能不能亮,老师带领学生分析 原因,得出电解质、非电解质、电离、 离子反应的概念以及从电离的角度认识 酸、碱、盐 实验二:溶液有醋酸、盐酸、氢氧化钠、 氨水、氯化钠 根据灯泡的亮暗程度,老师带领学生分 析原因,得出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环节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书写步骤:
Ⅰ.写——正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gNO3 + CuCl2 == 2AgCl↓+ Cu(NO3)2 Ⅱ.拆——把易溶于水且完全电离的物质 写成离子形式,难溶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 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 可以拆成离子形式的物质: a、强酸:HCl、H2SO4、HNO3等; b、强碱:KOH、NaOH、Ba(OH)2 c、可溶性盐:请同学们复习溶解性表。 仍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 a、难溶的物质:Cu(OH)2、BaSO4、AgCl 等 b、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 c、气体:H2S、CO2、SO2等 d、单质:H2、I2、Na等 e、氧化物:Na2O、Fe2O3等 Ca(OH)2是微溶物,一般在反应物中 可拆成离子形式,而作为生成物时一般是沉 淀,写化学式。

离子反应说课稿6篇

离子反应说课稿6篇

Those who look glamorous, only they know how much training they have gone through behind their backs.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离子反应说课稿6篇离子反应说课稿篇1各位评委好,我是__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题目是《离子反应》,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根据新课标理论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设计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说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

一、说教材《离子反应》这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单元课题二第二课时的内容。

本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

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体系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在及至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重点。

过渡:这是对教材的认识,下面说一下本班学生的情况。

二、说学情学生情况:学生正处在16、17岁的年龄阶段,好奇心较强,兴趣不太稳定,逻辑思维正在日趋发展中;学生能够归纳收集自己积累的知识,结合新课标的学习和教学评价,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提出疑问,进行交流、讨论、辩论,初步具备化学知识积累研究的能力;在知识学习上学生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等诸多特点。

过渡: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离子反应的含义及其产生的条件,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离子共存问题,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常见离子反应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的科学方法获取信息,并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激发探索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到事物变化过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人教版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通用8篇)

人教版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通用8篇)

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人教版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离子反应”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内容,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核心概念,是学生微粒观、变化观形成的重要载体。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中,“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应用”对电离与离子反应的要求为:“认识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

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

”具体内容包括电离、电解质、离子反应等关键概念和电离方程式书写、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离子反应的本质等核心知识,也包括离子反应相关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本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更加深入,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而本节的内容更加深入系统地将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真正使学生从微粒的视角认识溶液和溶液中的反应,可让学生初步建立基于微粒及微粒间相互作用认识物质结构与变化的观念和能力,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学科素养。

同时,本节内容也将为后续化学反应原理部分研究微粒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

《标准(20xx版)》还指出,学生应通过实验探究和联系实际的方式学习上述知识。

因此,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背景,设计联系实际、以综合问题解决为核心任务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将上述不同素养进行整合培养,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高效落实。

二、学情分析离子反应的概念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质,发展微粒观,使其从微粒的视角认识溶液和溶液中的反应;作为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离子反应又能够发展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分类视角和认识水平。

2023年《离子反应》教学设计13篇

2023年《离子反应》教学设计13篇

2023年《离子反应》教学设计13篇《离子反应》教学设计1一、设计思路: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了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知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对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本质——离子反应及其条件的探讨,在进行--时,充分利用探究实验的功效,采用实验、观察、思考与交流等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好本课时的内容。

这样做,一方面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验使学生的认识经历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意识。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离子反应概念及其发生的条件四、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六、教学准备1、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量筒、胶头滴管。

2、实验药品:0.5mol/lcuso4溶液、0.5mol/lnacl溶液、0.5mol/lna2so4溶液、0.5mol/lbacl2溶液、1mol/lnaoh溶液、1mol/lhcl溶液、0.5mol/lna2co3溶液3、学生准备:2人为一组,用最优化组合配置。

4、本节课设置在化学实验室中上,分组提供实验仪器和药品。

5、学生每人一分学案七、教学过程【引入】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蜀军由于误饮哑泉水、个个不能言语,生命危在旦夕,巧遇老叟,指点迷津——饮用万安溪安乐泉水、终于转危为安,渡过难关,哑泉水为何能致哑,万安溪安乐泉水又是什么灵丹妙药呢?原来哑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硫酸铜,人喝了含铜盐较多的水就会中毒。

化学必修一 离子反应 说课稿

化学必修一 离子反应 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离子反应》,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一、说教材(首先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离子反应》是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这一节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讲电解质及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第二课时讲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把难点分散,重点突出。

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第三册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2.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会写:能够正确书写出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的电离方程式。

②会看:看到离子反应方程式,知道不仅是一个化学反应,还可能代表一种反应,例H++OH-=H2O可以代表中和反应。

③会判断:能根据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判断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从而判断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④会检验:CI-、SO42-、CO32-离子。

2.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探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2.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并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3.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离子反应及发生条件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二、说教法(再说教法与学法)1、实验促学法: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并掌握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2、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3、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实验、归纳,最终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有助于学生掌握离子反应。

三、说学法在学法上,采用学生实验探究与交流活动相结合的方法。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2节《离子反应》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2节《离子反应》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2节《离子反应》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2节《离子反应》。

第一章主要讲述物质及其变化。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目前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1亿种。

对于这么多的物质和更为丰富的化学变化, 人们是怎样认识和研究的呢?分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通过分类, 可以将纷繁复杂的物质分成不同的类别, 还可以从离子、电子等微观视角揭示化学反应的规律。

依据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 可以解释和预测物质的性质, 设计物质间的转化途径。

通过第一章学习, 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个方面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本章共有三节, 本课是第二节, 主要讲述离子反应, 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教学, 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 【内容要求】“2.3 电离与离子反应: 认识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

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由此标准可以看出, 本课学习主题属于“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这一部分。

二、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内容, 本节为概念形成课, 属于化学理论性知识, 是中学化学课程中有关离子最基础的学习内容, 是后续学习必备的基础。

同时, 承接了上节课物质分类思想, 对化合物进行再分类, 并为后边的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 承前启后。

本课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 以问题导入, 共有“电解质的电离”和“离子反应”两部分内容。

具体来说, 先介绍了电解质的概念;继而分析了电解质溶液导电的性质及原因, 然后引出离子、电离概念及电解质电离方程式。

离子反应说课稿四篇

离子反应说课稿四篇

离子反应说课稿四篇离子反应说课稿篇1一。

说教材本节课是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教学内容——离子反应,它是高中阶段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

在学情上学生已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且初中已有复分解反应和酸碱盐导电实验是引入本节课的关键,而后面许多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都会涉及离子反应的内容,故本节内容可以说是贯穿了高中化学的始终,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要求把本节课分为二个课时,确立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二。

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离极其方程式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①电解质的定义;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①电解质的定义四。

说教法,学法在教法上采用实验探究法,力求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学会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的科学学习方法。

把被动接受知识转变成主动学习。

基于这样的想法我把学习过程设计如下。

五。

说教学过程环节一情境引导激发欲望。

实验一,NaCl晶体 , 水 , NaCl 溶液导电问题对比提出问题:1.金属导电的原理2. NaCl晶体 , 水为什么不导电,NaCl 溶液导电的原理分析问题:自由移动是关键环节二组内合作自学讨论通过从NaCl晶体到溶液物质存在形式由化合物转变成离子的过程讨论探究电离的定义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环节三班内交流确定难点【练习】NaCl , NaOH、 HCl, CuSO4, H2 SO4,Ba(OH)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归纳总结酸碱盐的定义酸:在溶液中(或在融熔状态下)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氢离子)的为酸。

碱:在溶液中(或在融熔状态下)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氢氧根离子)的为碱。

盐:在溶液中(或在融熔状态下)电离出的既有阴离子,又有阳离子,是盐。

【过渡】酸碱盐从物质分类上说均为化合物,统称电解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节离子反应》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节离子反应》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节离子反应》说课稿一、教学背景和教学目标1. 教学背景《第二节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中的一个重要章节,是高中化学学科中的基础知识之一。

通过学习该章节,学生可以了解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离子方程式的写法和离子反应的化学原理。

同时,通过掌握离子反应的相关知识,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酸碱中的离子反应、盐的制备和用途等内容。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能够正确写出离子方程式;理解离子反应的化学原理,掌握离子反应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和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实验引入离子反应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离子方程式的写法。

•离子反应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和意义。

2. 教学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写法和离子的准确配对。

•学生对离子反应的了解和意义的理解。

1. 教学内容(1)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离子方程式的写法。

(2)离子反应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和意义。

2.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课堂时间: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到的相关知识,了解离子的概念和离子方程式的基本写法。

Step 2:实验引入(课堂时间:10分钟)通过展示一组实验装置和实验现象,引入离子反应的相关概念。

让学生亲自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可能的反应过程。

Step 3:概念讲解(课堂时间:20分钟)讲解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离子方程式的写法。

通过示例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离子方程式的写法。

Step 4:实验操作(课堂时间:3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离子反应的实验操作。

根据实验步骤,学生完成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进一步理解离子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Step 5:知识总结(课堂时间:10分钟)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离子方程式的写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 教学教学设计说课
第二节 离子反应 手湿不能接触 电器(插座)
水会导电
导电性实验
NaCl固体溶于水发生了 什么变化?
水分子
NaCl溶于水微观示意图
氯离子
钠离子
NaCl加入水中
水分子与NaCl 晶体作用
NaCl溶液并电离
电离
思考与交流
溶液导电?
物质溶于水 离解成自由 移动的离子
在水溶液(或 熔融状态)没 有电离出自由 移动的离子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电解质 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 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 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物质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混合物 纯净物
化合物 单质
氧化物 电解质

碱 非电解质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物质

是否为电解 质
CO2 非电解质
98% H2SO4
KNO3
(NH4)2SO4
电解质
电解质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判断的前提: 必须是化合物 必须是自身电离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下列物质哪些是电解质, 哪些是非电解质?
①金属铜Cu ②NaCl固体 ③ H2CO3 ④98%H2SO4 ⑤葡萄糖 ⑥ Ca(OH)2 ⑦熔融KNO3 ⑧SO2
溶液中存在 自由移动的
离子
KNO3加热熔融
电离: 电离:
电离的定义
物质加热熔融时离解成能够自由 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物质溶于水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 的离子的过程
电离:
物质溶于水或者加热熔融时离解 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电离方程式 NaCl → Na+ + Cl-
NaCl = Na+ + Cl电离方程式: 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
盐: 电离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离子 阴离子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酸、碱、盐的电离
酸、碱、盐的电离
注意:铵盐是例外
NH4Cl = NH4+ + Cl盐: 电离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离子(NH4+) 阴离子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酸、碱、盐的定义
酸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电离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 盐
(NH4+)阴离子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导电性实验
HCl溶液
NaOH 溶液
NaCl溶液
乙醇溶液
导电性实验
HCl 溶液

NaOH 溶液

NaCl 溶液

乙醇 溶液

为什么有些灯泡亮了? 有些灯泡没有亮?
导电性实验
溶液导电?
溶液不导电?
在水溶液(或 熔融状态)电 离出自由移动 的离子
酸、碱、盐的电离
H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Cl-
H2SO4 =
+ SO42-
酸: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的化 合物
H+ 2H+
酸、碱、盐的电离
NaOH = Na++
OH-
KOH = K+ +
OH-
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 合物
KCl = K+ + ClNa2SO4 = 2Na+ + SO42-
电解质:②③⑥⑦ 非电解质:⑤⑧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①④⑤
请老师批评 指正!!
horizon666666@163.co m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