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复习题

合集下载

人因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人因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1.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是 ( B ) 。

A. 人和机器设备 C.人、机器和环境2.不属于能量消耗测定方法的是 ( C )A. 直接法B.间接法B. 人、机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D.人与广义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C.观察法 D.相关估算法 ( A ) 。

A.生理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 4.人机工程学的研究范围之一为 ( C ) 。

A.探讨人机系统的标准 BC.探讨人和机器的合理分工及其适应 D C.安全需要D.归属的需要 .探讨人机系统的负荷 .探讨人和环境的特点5.英国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但本学科的奠基性工作实际上是在 ( B) 完成的。

A.中国 B .美国6.西欧国家的人机工程学命名多采用 (A ) 。

A.人类工程学B.人机学C.法国D.德国 C.人体工程学 D.工效学7.美国的人机工程学命名多采用( A )A.人的因素工程学C.人因工程学 8.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 ( A ) B .工效学 D.人类工效学使人获得良好作业环境从而达到提高工效 B.改善作业环境9. 20 世纪初, ( B ) C .改善人与机器的关系 进行了动作研究和工作疲劳研究。

D .改善人机功能分配关系A.泰勒B.吉尔布雷斯C.马斯洛D.赫兹伯格10.人机工程学的研究目的是 ( D ) 。

A. 使作业者获得良好的作业条件B. 使人和机器及环境达到合理的结合C. 使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D. 使作业者如何达到安全、健康、舒适和工作效率的最优化 11. 下面不属于人机工程学主要研究方法的是 ( B ) 。

A.观测法B.运动分析C.心理测量法 12. 下面方法中,不属于人机工程学主要研究方法的是 (D ) 。

D.图示模型法 D.工作分析13. 人体活动的直接能源直接来源于细胞中 A.三磷酸腺苷(ATP)C.乳酸能系统14. 人的感觉印象最多的来自 ( B )A .耳朵 B.眼睛15. 味觉有 ( D ) 四种类型,称为四原味。

人因工程学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

人因工程学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

《人因工程》复习题库一、单项选择题(共230小题)1、试题编号:203220501000110,答案:RetEncryption(C)。

下列不属于声音的基本概念的是()A 、频率B 、波长 C、声音 D、声速2、试题编号:203220501000210,答案:RetEncryption(C)。

下列不属于噪声及其来源的是()A 、工业噪声 B、交通噪声 C、环境噪声D、建筑噪声3、试题编号:203220501000310,答案:RetEncryption(D)。

下列不属于降低机械噪声的是方法是()A 、选择发声小的材料 B、改变传动方式 C、改进设备机械的结构D、改变生活方式4、试题编号:203220501000410,答案:RetEncryption(D)。

属于噪声控制的方法是()A 、声源控制 B、控制噪声的传播 C、控制作者听力保护D、以上皆是5、试题编号:203220501000510,答案:RetEncryption(A)。

下列属于噪声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的是()A 、心慌 B、心跳加快 C、心律不齐D、高压6、试题编号:203220501000610,答案:RetEncryption(A)。

下列属于噪声对于消化系统的影响有()A 、食欲不振 B、头痛 C、耳鸣D、失眠7、试题编号:203220501000710,答案:RetEncryption(C)。

下列不属于暖色的是()A.橙 B. 红 C.青 D.黄8、试题编号:203220501000810,答案:RetEncryption(C)。

下列不属于冷色的是()A.青B.绿C.橙D.蓝9、试题编号:203220501000910,答案:RetEncryption(C)。

在工业生产中,高大的重型机器下部多采用(),上部多采用亮色,可以给人以稳重安全感。

A.暗色B.浅色C.深色D.亮色10、试题编号:203220501001010,答案:RetEncryption(C)。

人因工程学总复习题

人因工程学总复习题

一、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40 分)二、计算题(每题15 分,共 30 分)三、阐述题(每题15 分,共 30 分)人因工程学 (HUMAN FACTORS)总复习题一、人因工程学概括(1)人因工程学的定义和研究目的人因工程学就是依照人的特征设计和改良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

研究各样工作环境中人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互相作用,研究人的工作、生活中怎样一致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坦等问题的科学。

美国的人因工程学命名多采纳人因工程学。

人因工程学研究目的是: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学科。

特别突出系统设计中以人为主体的设计原则。

人因工程学在实现工业工程的效率、质量、成本、安全和健康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人因工程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人因工程的发展过程基本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萌芽阶段: 19 世纪,主假如泰勒等人创办的科学管理期间,主要以提升生产效率、人员选拔培训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人机关系中,主假如重申人适应机器。

2)初始阶段 ( 一战与二战期间 ) :这一期间主要环绕如何提升效率。

研究的内容包含人的疲惫研究,人员培训,选拔研究,心理学的研究等。

对组织影响生产力的因素进行剖析,研究。

3)成长阶段 ( 二战- 60 年月 ) :研究人机界面如何有效般配,对人机系统的研究由人适应机器到机器设备如何适应人。

4)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月-到现在):人因工程研究三大趋势:①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向人机环境系统优化方向发展;②应用范围愈来愈广;③在高技术领域的特别作用。

(3)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色;研究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整体设计;研究人机界面设计;研究工作场所设计和改良;研究工作环境及其改良;研究作业方法及其改良;研究系统的安全和靠谱性;研究组织与管理的效率。

(4)人因工程学有哪些研究方法检查法:包含访谈法、观察法和问卷法。

观察法:研究者经过察看、测定和记录自然情境下发生的现象,来认识研究对象的方法。

人因工程复习资料

人因工程复习资料

人因工程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人因工程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即以机械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以系统为中心—人机系统环境协调。

<注>:萌芽时期——兴起时期——成长时期——发展时期2、人的神经组织主要是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组成。

3、持续时间长、强度小的各种劳动供能主要是由人体的有氧氧化系统提供。

4、劳动之初和极短时间内的极强体力劳动的供能主要是由人体的ATP-CP系统提供。

5、短时间内强度大的体力劳动供能主要是由人体的乳酸能系统提供。

6、人体活动的直接能源是三磷酸腺苷(ATP)。

<注>:(1)人体活动的直接能源:(2)磷酸原系统:(3)乳酸能系统:(4)有氧氧化系统:7、能量代谢可以通过人体吸入的氧量测定出来。

<注>:人体能量消耗测定方法有直接法、间接法和相关估算法。

直接法:利用各种热量计,测定在绝热室内流过人体周围的冷却水升温情况,直接测量人体在一定时间内散发的热量。

间接法:通过测定人体耗氧量(L/min ),再乘以氧热价(KJ/L )来计算能量消耗的方法。

相关估算法:有某些容易测定的生理指数来估计人体的能耗,如心率。

8、计算相对能量代谢率RMR ,222O O O RMR -=作业时的消耗量安静时时的消耗量基础代谢时的消耗量。

9、人对空气干湿程度的感受与 空气中水汽的饱和程度 有关。

10、人体的热平衡方程式:Qs =Qm -W ±Qc ±Qr -Qe ±Qk<注>:人体单位时间向外散发的热量,取决于人体外表面与周围环境的四种热交换方式,即辐射热交换、对流热交换、蒸发热交换和传导热交换。

Qs 为人体的热积蓄或热债变化率; (J/m 2·h )Qm 为人体的新陈代谢产热率;W 为维持人体生理活动及肌肉活动所做的功;Qc 为人体外表面与周围环境的对流换热率;Qr 为人体外表面向周围环境的传导换热率;Qe 为人体汗液蒸发和呼出水蒸气的蒸发热传递率;Qk 为人体外表面向周围环境的辐射热传递率;“+”表示人体得热,“—”表示人体散热。

人因工程复习题

人因工程复习题

人因工程复习题1、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2、性格是指一个人在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现实比较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行为3、能力是指那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4、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5、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6、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和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7、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真实的反映所评价的内容。

8、信度是指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量的结果保持一致性的程度。

9、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10、明适应是指刚开始时人眼不能辨别物体,要经过几十秒的时间才能看清物体这一过程。

11、暗适应是指人从明亮环境进入黑暗环境时,视觉逐步适应黑暗环境的过程。

12、色调又称色泽、色相,是色光光谱上各种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在视觉上的表现,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

13、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即颜色色素的凝聚程度,又称色度、彩度、鲜艳度、饱和度等。

14、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又称光亮度、鲜明度,是全部色彩都具有的属性,与物体表面色彩的反射率有关。

15、响度是人耳对声音强度所产生的主观感觉量,它与人对声音响亮程度的主观感觉成正比。

16、响度级是人们对噪声进行主观评价的一个基本量,用LN表示,单位为方(phon)。

17、声压是表示声音强弱的物理量,用P表示,单位是帕(Pa)18、人耳的声压听觉范围非常宽,用声压的绝对值来衡量声音的强弱很不方便,所以通常用对数值来度量声压,称为声压级。

1、座椅设计原则是什么?①座椅的尺寸应与使用者的人体尺寸相适应。

在设计座椅前,要明确设计的座椅供谁坐用。

要把使用者群体的人体尺寸测量数据作为确定座椅设计参数的重要依据。

②应尽可能使就坐者保持自然的或接近自然的姿势,且要使坐用者可以不时变换自己的坐姿。

人因工程复习资料

人因工程复习资料

人因工程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人因工程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即以机械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以系统为中心—人机系统环境协调。

<注>:萌芽时期——兴起时期——成长时期——发展时期2、人的神经组织主要是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组成。

3、持续时间长、强度小的各种劳动供能主要是由人体的有氧氧化系统提供。

4、劳动之初和极短时间内的极强体力劳动的供能主要是由人体的ATP-CP系统提供。

5、短时间内强度大的体力劳动供能主要是由人体的乳酸能系统提供。

6、人体活动的直接能源是三磷酸腺苷(ATP)。

<注>:(1)人体活动的直接能源:(2)磷酸原系统:(3)乳酸能系统:(4)有氧氧化系统:7、能量代谢可以通过人体吸入的氧量测定出来。

<注>:人体能量消耗测定方法有直接法、间接法和相关估算法。

直接法:利用各种热量计,测定在绝热室内流过人体周围的冷却水升温情况,直接测量人体在一定时间内散发的热量。

间接法:通过测定人体耗氧量(L/min),再乘以氧热价(KJ/L)来计算能量消耗的方法。

相关估算法:有某些容易测定的生理指数来估计人体的能耗,如心率。

8、计算相对能量代谢率RMR ,222O O O RMR -=作业时的消耗量安静时时的消耗量基础代谢时的消耗量。

9、人对空气干湿程度的感受与 空气中水汽的饱和程度 有关。

10、人体的热平衡方程式:Qs =Qm -W ±Qc ±Qr -Qe ±Qk<注>:人体单位时间向外散发的热量,取决于人体外表面与周围环境的四种热交换方式,即辐射热交换、对流热交换、蒸发热交换和传导热交换。

Qs 为人体的热积蓄或热债变化率; (J/m 2·h )Qm 为人体的新陈代谢产热率;W 为维持人体生理活动及肌肉活动所做的功;Qc 为人体外表面与周围环境的对流换热率;Qr 为人体外表面向周围环境的传导换热率;Qe 为人体汗液蒸发和呼出水蒸气的蒸发热传递率;Qk 为人体外表面向周围环境的辐射热传递率;“+”表示人体得热,“—”表示人体散热。

人因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人因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人和机器设备B.人、机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C.人、机器和环境D.人与广义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2.不属于能量消耗测定方法的是( C )。

A.直接法B.间接法C.观察法D.相关估算法3.马斯洛的需要层析理论中最低级的需求是( A )。

A.生理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C.安全需要D.归属的需要4.人机工程学的研究范围之一为( C )。

A.探讨人机系统的标准 B.探讨人机系统的负荷C.探讨人和机器的合理分工及其适应 D.探讨人和环境的特点5.英国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但本学科的奠基性工作实际上是在( B)完成的。

A.中国B.美国C.法国D.德国6.西欧国家的人机工程学命名多采用(A )。

A.人类工程学B.人机学C.人体工程学D.工效学7.美国的人机工程学命名多采用( A )。

A.人的因素工程学B.工效学C.人因工程学D.人类工效学8.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 A )。

A.设计出符合人-机-环境系统方案,使人获得良好作业环境 , 从而达到提高工效B.改善作业环境 C.改善人与机器的关系 D.改善人机功能分配关系9.20世纪初,( B )进行了动作研究和工作疲劳研究。

A.泰勒B.吉尔布雷斯C.马斯洛D.赫兹伯格10.人机工程学的研究目的是( D )。

A.使作业者获得良好的作业条件B.使人和机器及环境达到合理的结合C.使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D.使作业者如何达到安全、健康、舒适和工作效率的最优化11.下面不属于人机工程学主要研究方法的是( B )。

A.观测法B.运动分析C.心理测量法D.图示模型法12.下面方法中,不属于人机工程学主要研究方法的是(D )。

A.观测法B.实验法C.心理测验法D.工作分析13.人体活动的直接能源直接来源于细胞中( A )。

A.三磷酸腺苷(ATP) B.磷酸原(ATP-CP)系统C.乳酸能系统D.有氧氧化系统14. 人的感觉印象最多的来自( B )。

人因工程复习题

人因工程复习题

《人因工程》复习题一、填空题1.人因工程学有两个重要目旳:第一是为了提高活动和工作效率;第二是为了满足生活水平和生命价值。

2.人因工程学旳研究措施有测量法、个体测试法、询问法、实验法三类。

3.人旳神经组织重要是由和构成。

4.人对20 Hz~0 Hz频率范畴内旳声音较为敏感。

频率越高,音调越低。

5.人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

6.皮肤有三种感觉系统:一是触觉感受器;二是温度感受器;三是痛觉感受器。

7.平衡感觉器位于内耳旳前庭器官——和中。

8.人体旳运动系统是由、和三部分构成。

9.坐眼高是指到旳距离。

10.高温对人旳生理影响重要有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和循环系统。

11.人旳身体与环境间热互换旳方式有、、和4种。

12.能量代谢分为基本代谢量、安静代谢量和能量代谢量三种。

13.常规有效温度(ET)表达人在不同旳、和旳作用下产生旳主观冷暖感受指标。

14.控制器按操纵旳身体部位不同,可分为手控制器、脚控制器和膝控制器三类。

15.人机系统中,人旳基本界线涉及、、和。

16.视觉显示屏旳设计必须保证3项基本规定:①、②、③。

17.作业空间根据其大小及特点旳不同,可分为、和三类。

18.控制器和显示屏旳布置应遵循旳原则有、、和。

19.人体测量旳基本姿势可分为:_立姿__、_坐姿__。

20.通过铅垂轴和纵轴旳平面及与其平行旳所有平面都称为__矢状面_。

21.在矢状面中,把通过人体正中线旳矢状面称为正中__正中矢状面_。

22.通过铅垂轴和横轴旳平面及与其平行旳所有平面都称为___冠状面_。

23.与矢状面及冠状面同步垂直旳所有平面都称为_水平面__。

24.通过左、右耳屏点及右眼眶下点旳水平面称为_眼耳平面_或_法兰克福。

25. 空气旳_冷热限度__叫做气温。

26. 空气旳_干湿限度__叫做湿度。

27. 国内法定温标采用摄氏温标__。

28. 生产环境旳湿度常用__________表达。

29.高气湿是指_相对湿度高于70%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因工程》复习题一、填空题1.人因工程学有两个主要目标:第一是为了提高活动和工作效率;第二是为了满足生活水平和生命价值。

2.人因工程学的研究方法有测量法、个体测试法、询问法、实验法三类。

3.人的神经组织主要是由和组成。

4.人对20 Hz~20000 Hz频率范围内的声音较为敏感。

频率越高,音调越低。

5.人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

6.皮肤有三种感觉系统:一是触觉感受器;二是温度感受器;三是痛觉感受器。

7.平衡感觉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和中。

8.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和三部分组成。

9.坐眼高是指到的距离。

10.高温对人的生理影响主要有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和循环系统。

11.人的身体与环境间热交换的方式有、、和4种。

12.能量代谢分为基础代谢量、安静代谢量和能量代谢量三种。

13.常规有效温度(ET)表示人在不同的、和的作用下产生的主观冷暖感受指标。

14.控制器按操纵的身体部位不同,可分为手控制器、脚控制器和膝控制器三类。

15.人机系统中,人的基本界限包括、、和。

16.视觉显示器的设计必须保证3项基本要求:①、②、③。

17.作业空间根据其大小及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和三类。

18.控制器和显示器的布置应遵循的原则有、、和。

19.人体测量的基本姿势可分为:_立姿__、_坐姿__。

20.通过铅垂轴和纵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__矢状面_。

21.在矢状面中,把通过人体正中线的矢状面称为正中__正中矢状面_。

22.通过铅垂轴和横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___冠状面_。

23.与矢状面及冠状面同时垂直的所有平面都称为_水平面__。

24.通过左、右耳屏点及右眼眶下点的水平面称为_眼耳平面_或_法兰克福。

25. 空气的_冷热程度__叫做气温。

26. 空气的_干湿程度__叫做湿度。

27. 我国法定温标采用摄氏温标__。

28. 生产环境的湿度常用__________表示。

29.高气湿是指_相对湿度高于70%___。

30.低气温是指_相对湿度在低于30%__。

31.周围物体表面温度超过人体表面温度形成的热辐射称为__正辐射_。

32. 周围物体表面温度低于人体表面温度形成的热辐射称为_负辐射_。

33.人体的基本热平衡方程式是_S=M-W-H_________。

34.人体单位时间向体外散热的平衡方程式是__H=R+C+E+K________。

35.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除了与气温、气湿、气流速以及热辐射有关以外,还与_服装和作业负荷_等因素相关。

36. 高温作业环境,是指热源散热量大于_23W/M3_________的环境。

37. 高温作业环境的改善措施主要哪四个方面考虑:合理设计工艺流程、隔热、通风降温、降低温度。

38. 低温作业环境的改善措施包括:做好防寒和保暖工作、采用热辐射取暖、提高作业负荷、注意个人防护、增强耐寒体质。

39.一般把视野分成三个主要视力范围区:_静视野_、注视野_、_动视野___。

40.影响坐姿作业空间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影响立姿作业空间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人体测量数据常以百分位数表示人体尺寸等级,第95%百分位数是指B 。

A.有95%的人群身体尺寸大于此值,5%的人群身体尺寸小于此值;B.有95%的人群身体尺寸小于此值,5%的人群身体尺寸大于此值;C.有95%左右的人群身体尺寸等于此值。

2.人的短时记忆保持时间一般在 B 以内。

A.4s B.1min C.5min3.实验表明,在人的各种感觉通道的简单反应时中, C 的反应时间最长。

A.听觉B.视觉C.痛觉4.关于人手的运动速度,下列B 说法是正确的。

A.右手由右向左比由左向右运动速度快;B.手朝向身体的运动速度比离开身体的运动速度快;C.垂直面内的运动比水平面内的运动速度快。

5.当人体 A 、躯干与大腿成适度弯曲时,脊椎形状最接近自然状态。

A.侧卧B.仰卧C.放松坐6.在作业空间设计中,当容膝空间较小时,应优先考虑采取 B 作业。

A.坐姿B.立姿C.坐--立姿7.人的两眼综合视野是 A 。

A.水平方向约为180°,垂直方向约为120°;B.水平方向约为120°,垂直方向约为180°;C.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各为120°。

8.持续时间长、强度小的各种劳动供能主要是由人体的 C 系统提供。

A.ATP-CP B.乳酸能C.有氧氧化9.劳动之初和极短时间内的极强体力劳动的供能主要是由人体的 A 系统提供。

A.ATP-CP B.乳酸能C.有氧氧化10.短时间内强度大的体力劳动供能主要是由人体的 B 系统提供。

A.ATP-CP B.乳酸能C.有氧氧化11.人体测量基准面中, A 将人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A.正中矢状面B.冠状面C.水平面12.当两种颜色相配在一起时,则最易辨认的是 A 。

A.黄底黑字B.蓝底白字C.白底黑字13.人因工程学的研究范围之一是( C )。

①探讨人机系统的标准②探讨人机系统的负荷③探讨人和机器的合理分工及其适应④探讨人和环境的特点14.下面不属于人因工程学主要研究方法的是(D )。

①观测法②实验法③心理测验法④工作分析15.人体活动的直接能源是( A )。

①三磷酸腺苷(ATP)②磷酸原(ATP-CP)系统③乳酸能系统④有氧氧化系统16.不属于能量消耗测定方法的是(③)。

①直接法②间接法③观察法④相关估算法17.人对空气干湿程度的感受与以下因素相关(D )。

①空气中水汽的含量②空气中水汽的绝对数量③每m3空气内所含的水汽克数④空气中水汽距饱和状态的程度18. 人体单位时间内的热辐射量仅取决于下列因素(D )。

①热辐射常数和反射率②皮肤表面积和服装热阻值③平均环境温度和皮温④上述全部因素19. 人体单位时间内的对流传热量仅取决于下列因素( D )。

①空气流动速度和皮肤表面积②对流传热系数和皮温③气温和服装热阻值④上述全部因素20. 人体单位时间内的蒸发散热量仅决定于下列因素( D )。

①皮肤表面积和蒸发散热系数②服装的热阻值③环境的相对湿度④上述全部因素21. 人体单位时间内的传导散热量,仅取决于下列因素( D )。

①皮肤与接触物体的温差②皮肤与物体的接触面积③物体的传导热系数④上述全部因素22. 人体对傲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仅取决于下列因素( D )。

①环境气候条件②服装的热阻值③作业负荷的大小④上述全部因素23.WBGT指标用下列因素来评价微气候条件(D )。

①干球温度②湿球温度③气流速度④干球、湿球和黑球的加权平均温标24. 高温作业环境条件下,人体的耐受度与人体“核心”温度有关,“核心”温度取决于( A )。

①在一定环境温度范围内的劳动强度②作业负荷③热疲劳④人体热平衡机能25. 人体长期处于低温条件下,会产生以下生理反应( D )。

①神经兴奋性提高②人体机能增强③代谢率提高④神经传导能力减弱26.波长在380-780nm范围的电磁波,给人眼的色感是(D )。

①单色光②多色光③彩色光带④白光27. 在视觉功能正常条件下,白光照射物体后,人的色彩感觉决定于下列因素( B )。

①照射光波长②物体表面反射光波长③自然光波长④是否为发光体28.光的辐射功率相同时,亮度最敏感决定于下列因素( D )。

①长波光②短波光③红光④绿或黄绿光29.工作面物体鲜明可见,可借助于下列措施的改变( D )。

①尽可能增加工作面的中心亮度②尽可能增加工作面周围的照度值③尽可能降低工作面周围的照度值④使工作面周围照度与中心照度接近,同时又突出工作面中心照度值30.导致视觉疲劳是因为以下原因( C )。

①工作面周围和中心的照度值相同②工作面周围的亮度稍暗,而工作面中心的亮度比较突出③工作面中心的亮度突出,而周围黑暗④受注视物体的亮度比较亮31. 下列对是互补色光( D )。

①红光与绿光②青光与黄光③青光与紫光④蓝光与黄光32. 将三种基色光同时投射在一个全反射的表面上,会出现以下情况( C )。

①合成不同色调的色光②只产生一种色调的色光③白光④黑光33. 不同的色彩对心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暖色调会产生如下的感觉( D )。

①物体密度大②稳定性好③空间宽敞④距离缩短34. 人从自然现象中得到启迪和联想,因此色彩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C )。

①冷色调有前凸感②暖色调有体积收缩感③饱和度高的物体有轻感④明度高时产生远感35. 选择适当的色彩,利用色彩效果,可以构成良好的色彩环境,一般有以下要求( D )。

①工作房间尽可能色调单一,避免视觉疲劳②提高配色的饱和度加强剌激,以使注意力集中③工作房间配色时使明度悬殊,以期增加层次感④配色尽可能不要单一,增加舒适愉快,减少疲劳36.声音由物体机械振动产生,它可分为( D )①复合音与噪声②纯音和噪声③复合音和元音④纯音和复合音37. 响度级的单位是(C )。

①分贝②分贝(A)③方④宋38. 人耳感觉哪个声音响些,可以比较声音的哪个度是(B )。

①声级②响度③响度级④声压级39.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64年规定,5OOHz、1KH、2KHz平均听力损失25~40dB时的生理表现是哪个(B )。

①听觉适应②轻度耳聋③中度耳聋④显著耳聋40. 听力损伤是指下述哪种类型( D )。

①疲劳②不适应③不舒适感④噪声性耳聋41. 产能一般通过以下途径之一完成( C )。

① ADP-CP 系列②氧债系列③需氧系列④乳化系列42. 氧需能否得到满足主要取决于以下功能之一( C )。

①供氧条件②氧上限③循环系统④呼吸深度43. 静态作业通常表现出以下特征之一( C )。

①能量消耗水平较高②后继性功能减弱③容易疲劳④肌肉为等张收缩44. 测定疲劳必须有一系列能够表征疲劳的指标,你认为是哪个指标(D )。

①结果数量化②方法方便,被试者易接受③方法科学,能表示疲劳的程度④测定疲劳时 , 不能导致被测者不愉快或造成心理负担或病态感觉45. 疲劳可以从以下哪种特征上表露出来( C )。

①身体发生突出的变化②感觉疲倦③进行特定作业的作业能力下降④病态体验46. 频闪融合阂限检查法,一般以下述哪个指标表征疲劳的理论 ( D )①融合度②闪变度③频闪融合变化率④日间或周间变化率47. 单调作业采用下列哪种姿势为佳( C )①平衡姿势②坐姿③立姿④坐立姿势48. 单调感一般具有下列哪个特点( D )。

①作业呆板的保持节奏和细节②虽然能坚持作业 , 但工作质量降低③作业时能耗不大,也不易疲劳④作业能力动态曲线发生特殊变化49. 能量代谢可以通过以下指标之一测定出来(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