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练习题
人因工程学习题集

人因工程学习题集一、选择题1 、( )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但本学科的奠基性工作实际上是在英国完成的。
①美国②德国③法国④英国2、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第5%、第( ) %、第95%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
①50 ②60 ③70 ④553、必须适应或者允许身体某些部份通过的空间尺寸(象通道、出入口、防触及危(wei)险部位的安全距离等),应以第( )百分位的值作为合用的人体尺寸;①50 ②80 ③90 ④554、有限度的或者受身体延伸所限制的空间尺寸(象抓握物体的可及距离、控制器的位移、显示器与测试点位置、安全防护罩上的空隙等),应以第 ( ) 百分位的值作为合用的人体尺寸;①50 ②20 ③10 ④55、人的感觉印象最多的来自( )。
①耳朵②眼睛③嗅觉④其他感官6、人们往往根据自己过去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和感知现实的对象,这是人知觉的( ) 性。
①选择性②整体性③理解性④恒常性7、阳光下煤快的反射率要比黄昏时粉笔的反射率高,然而人们仍然把粉笔看成白的,把煤快看成黑的,不会依反光率的高低而颠倒黑白,这是知觉特性的( )性。
①选择性②整体性③理解性④恒常性8 、( )是由瞳孔中心到被观察物体两端所张开的角度。
①视力②视角③视野④视平面9、视野是指人眼能观察到的范围,其中在头部固定,而转动眼球凝视某一中心点时所见的范围成为( )。
①静视野②动视野③凝视野④视平面10、在人的三种视野中, ( )范围最大。
①静视野②动视野③凝视野④视平面11、人机工程中,普通以( )为以据设计视觉显示器等有关部件,以减少人眼的疲劳。
①静视野②动视野③凝视野④视平面12、如图1- 1 的视觉现象为( )。
①视错觉②眩光③暗适应④明适应图1-113、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即先看到水平方向的东西,后看到垂直方向的东西。
所以,普通机器的外形常设计成( )。
①三角形②正方形③竖向长方形④横向长方形14、人眼视觉的暂停时间平均需要( ) s。
人因工程学试题库

人因工程學試題庫一、單選題1. 在知覺時,把有許多部分或多種屬性組成的物件看作具有一定結構的統一整體,這一特性稱為知覺的( A)A. 整體性B. 選擇性C. 理解性D. 恒常性2. 在知覺時,把某些物件從某背景中有限地區分出來,並予以清晰反映的特徵,稱為知覺( B)A. 整體性B. 選擇性C. 理解性D. 恒常性3. 在知覺時, 用已獲得的知識經驗來理解當前的知覺物件的特徵,稱為知覺的( C)A. 整體性B. 選擇性C. 理解性D. 恒常性4. 知覺的條件在一定範圍內發生變化,而知覺的印象卻保持相對不變的特性,稱之為知覺的( D)A. 整體性B. 選擇性C. 理解性D. 恒常性5. 人-機介面中最實質性的因素是( A)A. 動作姿態B. 人體機能C. 感覺D. 知覺6. 用兩手持重物上舉時,上半身自然地會向後傾,這是因為重物使人重心位置( C)移。
A. 上B. 下C. 前D. 后7. 肌力的大小因人而異,男性的力量比女性平均大( D)。
A. 5%~10%B. 10%~15%C. 20%~25%D. 30%~35%8. 男性的力量在20歲左右達到頂峰﹐這種最佳狀態大約可以保持( B)年﹐隨後開始下降。
A. 5~10B. 10~15C. 10~20D. 10~259. 男性的力量在40歲時下降( A)。
A. 5%~10%B. 10%~15%C. 20%~25%D. 30%~35%10. 60歲的人的胳膊和腿的力量下降高達( C)。
A. 30%B. 40%C. 50%D. 60%11. 仰臥式所需氧耗量為( C)。
A. 0B. 50%C.100%D. 200%12. 彎腰姿勢氧耗量達到( C)。
A. 50%~100%B. 100%~120%C. 150%~160%D. 150%~200%13. 人體的不同姿態中﹐( D)的相對耗氧量最大。
A. 仰臥式B. 坐式C.站立D. 彎腰姿勢14. 人坐姿操作時的能耗為( B)A. 1.6kcalB. 1.6 kcal/minC. 16.2 kcalD. 16.2 kcal/min15. 人搬運重物時的能耗為( D)A. 1.6kcalB. 1.6 kcal/minC. 16.2 kcalD. 16.2 kcal/min16. 活動度增加,人體能耗也相應( A)。
人因工程学试卷及解答-精选

人因工程学试卷一、填空题(10分)=1 、我国的《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是基于作业者的()提出来的。
2、彩色系列可以根据色调、饱和度和()来辨别。
3、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车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采用()浓度表示法。
4、在工作日快结束时,可能出现工作效率提高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5、视觉的明暗适应特征,要求工作场所的照度(),避免频繁的适应。
6、美国的人因工程学命名多采用()。
7 、静态作业的特征是(),却很容易疲劳。
8、一般认为,短时间大强度体力劳动所引起的局部肌肉疲劳是()所致。
9、疲劳不仅是生理反应,而且也包含着大量的()和环境因素等。
10、视觉疲劳可以通过()、反应时间与眨眼次数等方法间接测定。
二、判断题(10分)1、工效学研究应注意测试方法的有效性,有效性是指测试结果能一致的反映所评价的内容。
()2、个体或小组测试法是一种借助器械进行实际测量的方法。
()3、劳动强度不同,单位时间内人体所消耗的能量也不同。
因此作业均可用能量消耗划分劳动强度。
()4、气流速度对人体散热的影响呈线性关系,所以,当气流速度增加时,将会显著增加人体的散热量。
()5、视力不仅受注视物体亮度的影响,还与周围亮度有关,当周围亮度与中心亮度相同时,由于缺少良好的对比度,视力最差。
()6、某一瞬间亮度的主观感觉不如正常值的主观亮度感觉强,所以指示灯光常用短暂的强光刺激达到醒目的目的()。
7、不用视觉的情况下,对垂直布置的控制器的操作准确性优于水平布置的。
()8、意识层次模型将大脑意识水平分为5个层次,第0层次表明无意识或神智丧失,注意力为零;第1层次为意识水平低下,注意迟钝。
因此,层次越高,意识水平越高,注意范围越广泛()。
9、大强度作业时,氧需超过氧上限,这种作业不能持久。
但作业停止后,机体的耗氧量仍可迅速降到安静状态的耗氧水平。
()10、一般照明方式适用于工作地较分散或作业时工作地不固定的场所。
人因工程考试试卷

人因工程考试试卷1 填空题1.人因工程学是研究人与工程系统及其环境的科学。
其主要内容包括:人体测量学;(环境科学)心理学。
2.人的活动有如下特点,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操作活动非固定性,操作可靠性不稳定,()3.人体舒适性是个复杂的概念,总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行为舒适性,二是(精神)舒适性。
4.在商场,展厅,娱乐场等的光环境设计中,利用人的(向光)特征,可以不做顶棚及铞顶。
因为人首先注意光亮度大的物体。
5.身体测量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人体的结构尺寸)和(功能尺寸)6.门铃,把手,电灯开关的高度设计,因选用第(五)百分位做为尺寸依据。
7(眩光)是由于在视野内存在于大于眼睛所能适应的亮度而产生的。
8.人因工程学在系统设计中具有双重任务:开始时是()。
结束时是()。
9.人体测量有人体各方面特征的数据度量,特别是人体的(尺寸),(形状),和(耐力)10.在人因工程学中,对于人的研究,可分为生理层面。
心理层面,(社会)层面,(情感)层面和(文化)层面。
二:单项选择题:1.( C )下列哪项不属于人的行为习性:A:抄近路B:左转弯C:右侧通行D:左侧通行2.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既:( C )。
A:以人类为中心------》以机械为中心-------》人机系统环境协调-------》以系统为中心。
B:以机械为中心------》以系统为中心-------》以人类为中心--------》人机系统环境协调。
C:以机械为中心------》以人类为中心------》以系统为中心-------》人机系统环境协调。
D:以人类为中心------》以系统为中心-----》人机系统环境协调------》以机械为中心。
3.长时间单调,乏味,紧张的作业,持续的精神压力,对工作不赶兴趣,工作中心心情不愉快等因素,会促使作业( B )疲劳的发生或加重。
A:肌肉B:精神C:神经D:关节4.人机系统为同时满足人类安全和功效的需要。
人因工程_习题集(含答案)

《人因工程》课程习题集一、单选题1.经验人因工程学阶段一般是指。
A.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战前B.二战~20世纪5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现在D.人类远古时期2.科学人因工程学阶段一般是指。
A.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战前B.二战~20世纪5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现在D.人类远古时期3.现代人因工程学阶段一般是指。
A.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战前B.二战~20世纪5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现在D.人类远古时期4.美国学者泰勒被尊称为。
A.“科学管理之父”B.“动作研究之父”C.“管理学第一夫人”D.“工业心理学之父”5.吉尔布雷斯被公认为。
A.“科学管理之父”B.“动作研究之父”C.“管理学第一夫人”D.“工业心理学之父”6.由“人体主要尺寸表”中查得,中国成年男子身高的95百分位数是P95=1775mm,这就表示。
A.中国成年男子中有95%的人身高等于和小于1775mm,有5%的人大于此B.中国成年男子中有5%的人身高等于和小于1775mm,有95%的人大于此C.中国成年男子中有95%的人身高等于1775mmD.中国成年男子中有5%的人身高等于1775mm7.过街天桥上防护栏杆的高度的尺寸设计属于。
A.I型产品尺寸设计B.IIA型产品尺寸设计C.IIB型产品尺寸设计D.III型产品尺寸设计8.需要两个人体尺寸百分位数作为尺寸上限值和下限值依据的是哪一类型产品的尺寸设计?A.Ⅰ型产品B.ⅡA型产品C.ⅡB型产品D.Ⅲ型产品9.只需要一个人体尺寸百分位数作为尺寸下限值依据的是哪一类型产品的尺寸设计?()A.Ⅰ型产品B.ⅡA型产品C.ⅡB型产品D.Ⅲ型产品10.以下哪一项人体尺寸是“座椅扶手高度设计”的主要依据?()A.坐深B.坐姿肘高C.坐姿眼高D.小腿加足高11.以下哪一项人体尺寸是“座椅椅面高度设计”主要的依据?()A.坐深B.坐姿肘高C.坐姿眼高D.小腿加足高12.以下哪一项人体尺寸是“座椅座深设计”的主要依据?()A.坐深B.坐姿肘高C.坐姿眼高D.小腿加足高13.以下哪一项人体尺寸是“火车卧铺净空高度设计”的主要依据?()A.坐深B.坐高C.坐姿大腿厚D.小腿加足高14.是指为了消除高度恐惧感、空间压抑感等心理因素而加的尺寸修正量。
人因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人和机器设备B.人、机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C.人、机器和环境D.人与广义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2.不属于能量消耗测定方法的是( C )。
A.直接法B.间接法C.观察法D.相关估算法3.马斯洛的需要层析理论中最低级的需求是( A )。
A.生理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C.安全需要D.归属的需要4.人机工程学的研究范围之一为( C )。
A.探讨人机系统的标准B.探讨人机系统的负荷C.探讨人和机器的合理分工及其适应D.探讨人和环境的特点5.英国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但本学科的奠基性工作实际上是在( B)完成的。
A.中国B.美国C.法国D.德国6.西欧国家的人机工程学命名多采用(A )。
A.人类工程学B.人机学C.人体工程学D.工效学7.美国的人机工程学命名多采用( A )。
A.人的因素工程学B.工效学C.人因工程学D.人类工效学8.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 A )。
A.设计出符合人-机-环境系统方案,使人获得良好作业环境, 从而达到提高工效B.改善作业环境C.改善人与机器的关系D.改善人机功能分配关系9.20世纪初,( B )进行了动作研究和工作疲劳研究。
A.泰勒B.吉尔布雷斯C.马斯洛D.赫兹伯格10.人机工程学的研究目的是( D )。
A.使作业者获得良好的作业条件B.使人和机器及环境达到合理的结合C.使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D.使作业者如何达到安全、健康、舒适和工作效率的最优化11.下面不属于人机工程学主要研究方法的是( B )。
A.观测法B.运动分析C.心理测量法D.图示模型法12.下面方法中,不属于人机工程学主要研究方法的是(D )。
A.观测法B.实验法C.心理测验法D.工作分析13.人体活动的直接能源直接来源于细胞中( A )。
A.三磷酸腺苷(ATP) B.磷酸原(ATP-CP)系统C.乳酸能系统D.有氧氧化系统14. 人的感觉印象最多的来自( B )。
人因工程学练习题带图

工效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一)、1、产能 2、氧需 3、氧上限 4、氧债 5、静态作业 6、动力定型 7、能量代谢 8、基础代谢量 9、基础代谢率 10、安静代谢量 11、安静代谢率 12、能量代谢量 13、能量代谢率14、代谢率 15、相对代谢率 16、物质的卡价 17、氧热价 18、呼吸商 19、劳动强度(二)、1、光的波动特性 2、可见光 3、白光 4、光的色散 5、相对视敏函数 6、光通量 7、发光强度 8、亮度 9、照明10、视力 11、中心视力 12、周边视力 13、一般照明 14、局部照明 15、综合照明 16、眩光 17、眩光效应 18、直接眩光 19、反射眩光 20对比眩光 21、保护角 22、照度均匀度(三)、1、声音 2、声音频率 3、声波波长 4、声压 5、声压级 6、声功率 7、频谱 8、频谱分析 9、频程10、噪声 11、听阈 12、痛阈 13、响度 14、声级 15、听觉适应 16、听力损伤 17、听力损失 18、听觉疲劳 19、听觉适应 20、噪声性耳聋 21、烦恼 22、掩蔽效应=70dB(A) 26、语言23、等效连续声级 24、统计声级 25、L10干扰级 27、音乐调节(四)、1、无彩色系列 2、色彩 3、色调 4、饱和度 5、明度 6、基色 7、互补色 8、色彩调节 9、安全色 10、对比色(五)、1、气溶胶 2、粉尘 3、降尘 4、飘尘 5、生产性粉尘 6、浓度的质量、体积混合表示法 7、浓度的体积表示法8、粉尘的分散度 9、尘肺 10、矽肺 11、硅酸盐肺 12、碳尘肺 13、混合性尘肺 14、通风 15、空气调节 16、自然通风 17、机械通风(六)、1、人机系统 2、视觉适应性 3、视觉惰性 4、视觉烁感觉 5、视野 6、视错觉 7、掩蔽效应 8、调节作用时间周期 9、反应时间 10、简单反应时间 11、运动物体反应时间 12、人体测量 13、人体静态测量(七)、1、功能分配 2、人机界面 3、作业空间 4、坐姿平面最舒适作业范围 5、数字显示装置 6、刻度 7、刻度方向 8、转换控制器(八)、1、连接 2、对应连接 3、逐次连接 4、密集指数5、可通行指数 6、可靠度二、思考题1、工效学的研究目的是什么?2、某男工身高1.7m,体重70kg,基础代谢量平均值约为158.7KJ/m2•h,连续作业70min。
人因工程学练习题带图

工效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一)、1、产能 2、氧需 3、氧上限 4、氧债 5、静态作业 6、动力定型 7、能量代谢 8、基础代谢量 9、基础代谢率 10、安静代谢量 11、安静代谢率 12、能量代谢量 13、能量代谢率14、代谢率 15、相对代谢率 16、物质的卡价 17、氧热价 18、呼吸商 19、劳动强度(二)、1、光的波动特性 2、可见光 3、白光 4、光的色散 5、相对视敏函数 6、光通量 7、发光强度 8、亮度 9、照明10、视力 11、中心视力 12、周边视力 13、一般照明 14、局部照明 15、综合照明 16、眩光 17、眩光效应 18、直接眩光 19、反射眩光 20对比眩光 21、保护角 22、照度均匀度(三)、1、声音 2、声音频率 3、声波波长 4、声压 5、声压级 6、声功率 7、频谱 8、频谱分析 9、频程10、噪声 11、听阈 12、痛阈 13、响度 14、声级 15、听觉适应 16、听力损伤 17、听力损失 18、听觉疲劳 19、听觉适应 20、噪声性耳聋 21、烦恼 22、掩蔽效应=70dB(A) 26、语言23、等效连续声级 24、统计声级 25、L10干扰级 27、音乐调节(四)、1、无彩色系列 2、色彩 3、色调 4、饱和度 5、明度 6、基色 7、互补色 8、色彩调节 9、安全色 10、对比色(五)、1、气溶胶 2、粉尘 3、降尘 4、飘尘 5、生产性粉尘 6、浓度的质量、体积混合表示法 7、浓度的体积表示法8、粉尘的分散度 9、尘肺 10、矽肺 11、硅酸盐肺 12、碳尘肺 13、混合性尘肺 14、通风 15、空气调节 16、自然通风 17、机械通风(六)、1、人机系统 2、视觉适应性 3、视觉惰性 4、视觉烁感觉 5、视野 6、视错觉 7、掩蔽效应 8、调节作用时间周期 9、反应时间 10、简单反应时间 11、运动物体反应时间 12、人体测量 13、人体静态测量(七)、1、功能分配 2、人机界面 3、作业空间 4、坐姿平面最舒适作业范围 5、数字显示装置 6、刻度 7、刻度方向 8、转换控制器(八)、1、连接 2、对应连接 3、逐次连接 4、密集指数5、可通行指数 6、可靠度二、思考题1、工效学的研究目的是什么?2、某男工身高1.7m,体重70kg,基础代谢量平均值约为158.7KJ/m2•h,连续作业70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量代谢
19、 (。是表示人耳对声音的强弱的主观感觉量,用N表示,单位为“宋”
(son e)。响度
20、 (。是人对事物的各个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 反映。知觉
二、判断题
1、各感觉器官对其感受信号变化的感觉,不仅取决于信号变化的绝对量,还取 决于信号变化的相对增量(V)。
6视觉疲劳可以通过(),反应时间与眨眼次数等方法间接测定。闪
光融合值
7、不考虑特殊局部需要,为照亮整个假定工作面而设置的照明,称为()0
一般照明
8、 我国的《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是基于作业者的()提出来的。 听力保护
9、彩色系列可以根据色调、饱和度和()来辨别。明度
10、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车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
3)与刺激性质有关;
4)随执行器官不同而不同;
5)与刺激数目的关系;
6)与颜色的配合有关;
7)与年龄有关
7.眩光对作业有何不利影响?针对眩光应该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眩光对作业的不利影响:主要是破坏视觉的暗适应,产生视觉后像,使工作区的 视觉效率降低,产生视觉不舒适感和分散注意力,造成视觉疲劳。
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1)限制光源亮度;2)合理分布光源;3)改变光源或工 作面的位置;4)合理的照度
10.简述提高机器设备可靠性的方法。
1)合理进行人机功能分配,建立高效可靠的人机系统;
2)减少人的失误;
3)对机械产品进行可靠性设计;
4)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
5)改善作业环境。
四、计算题
1.基础代谢率为105KJ/m2h,相对代谢率为5,若作业者身高为1.85m,体重为75kg,连续工作3小时。试问该项作业能量消耗为多少?作业时增加的代谢量是 多少?
即心理修正量。
9.人机功能分配的原则有哪些?
笨重的、快速的、精细的、规律性的、单调的、高阶运算的、支付大功率的、操 作复杂的、环境条件恶劣的作业以及需要检测人不能识别的物理信号的作业,应
分配给机器承担;而指令和程序的安排,图形的辨认或多种信息输入时,机器系 统的监控、维修、设计、创造、故障处理及应付突然事件等工作,则由人承担。
8.为何要进行人体测量尺寸的修正?
(1)必须考虑到实际中人的可能姿势、动态操作、着装等需要的设计裕度,所 有这些设计裕度总计为功能修正量;
(2)为了消除人们心理上的“空间压抑感”、“高度恐惧感”和“过于接近时的
窘迫感和不舒适感”等心理感受,或者是为了满足人们“求美”、“求奇”等心理 需求,涉及人的产品和环境空间设计,必须再附加一项必要的心理空间尺寸,
1.解答
(1)人体表面积=0.0061X身高+0.0128X体重(kg)-0.1529=0.0061X185+0.0128X75-0.1529
=1.9356m2
(2)能量消耗=(RMR+1.2 BST=(5+1.2)X105X1.9356X3
=3780.23(KJ)
(3)作业时增加的代谢量=RMXBST=5X 105X1.9356X3=3048.57(KJ)
(5)合理选择颜色特性,包括色调、明度和彩度。
5.如何减轻疲劳、防止过劳
1)提高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
2)加强科学管理改进工作制度;
3)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及休息时间;
4)多种休息方式;
5)轮班工作制度;
6)业余活动和休息的安排
6.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有哪些?
1)随感觉通道不同而不同;
2)与运动器官有关;
2、静态作业的能量消耗不会超过氧上限,作业停止后,机体的耗氧量迅速降到
安静状态时的耗氧水平(X)。
3、 色彩之间的区别主要以色调对比为主(V)0
4、RMR和劳动强度指数I主要反应体力劳动强度(V)。
5、气流速度对人体散热的影响呈线性关系,所以,当气流速度增加时,将会显 著增加人体的散热量(X)。
6综合温标WBG能评价环境微气候条件,但有效温度是最简单和最适当的方法
三、简答题
1.如何提高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
(1)合理选择感觉通道;
(2)确定刺激信号特点;
(3)合理设计显示装置和控制装置;
(4)进行职业选择和适应性训练。
2.如何控制噪声传播?
(1)对工厂各区域合理布局
(2)调整声源的指向。
(3)充分利用天然地形。
(4)采用吸声、隔声、消声等措施。
(5)采用隔振与减振措施。
3.显示器及控制器应按什么原则布置?
(1)按重要程度布置;
(2)按使用频率布置;
(3)按使用顺序布置;
(4)按功能布置。
4.如何进行工作房间色彩调节?
(1)考虑工作房间的性质,高温生产环境采用冷色系,低温环境采用暖色系。
(2)要有对比,并能产生适当、协调、渐变的效果。
(3)要考虑光线反射率,
(4)合理配色;
谓“久居兰室而不闻其香”就是这个原因。适应现象
15、当人的视野中有极强的亮度对比时,由光源直射出或由光滑表面的反射出的
刺激或耀眼的强烈光线,称为()o眩光
16、 若男性身高的第5百分位数为158.3CM则有95 %男性身高()158.3CM大于
17、 一般认为,短时间大强度体力劳动所引起的局部肌肉疲劳是()所致。 体内乳酸积累
人因工程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静态作业的特征是(),却很容易疲劳。能量消耗水平不高
2、 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能量称为()。基础代谢量
3、 用能量消耗划分劳动强度,只适用于以()为主的作业。体
力劳动
4、在工作日快结束时,可能出现工作效率提高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 )。
终末激发
5、 疲劳不仅是生理反应,而且也包含着大量的()和环境因素等。心 理
(X)。
7、提高照度值可以提高识别速度和立体感觉,从而提高作业效率,因此,增加 照度值与作业效率的增长相关(V)
8、耳塞和耳罩可以降低人耳对噪声的感觉,而有利于听清楚对方的谈话内容
(X)。
9、一般照明方式适用于工作地较分散或作业时工作地不固定的场所
(V)。
10、 打开收音机开关,选择所需节目这一过程是人机对应连接(X)。
采用()浓度表示法。质量体积浓度
11、 视觉显示置按显示的性质分类,可分为()和指针显示两大类。 数字显示
12、人体形态测量数据主要有两类,即结构尺寸和()的测量数据。
功能尺寸
13、 疲劳不仅是生理反应,而且也包含着大量的()和环境因素等。 心理
14、感觉器官经过连续刺激一段时间后,敏感性会降低,产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