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医疗废弃物处置规范

合集下载

医疗废弃物处置规范

医疗废弃物处置规范

医疗废弃物处置规范1)医疗废弃物暂存应在收集点内进行,暂存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严禁在医疗废弃物暂存室内进行任何操作或存放其他物品。

2)医疗废弃物暂存室应设有通风设备和防蚊、防鼠、防臭等设施,防止二次污染和交叉感染。

3)暂存室内应设置不同类型医疗废弃物的分类暂存区域,不同类型的医疗废弃物不得混放。

4)暂存室内应设有专人管理,严格控制暂存室的开启和关闭,确保医疗废弃物不外泄。

4.处置方式1)感染性废弃物和病理性废弃物应采用无害化处理方式,如高温蒸汽消毒、化学消毒、微波消毒等,处理后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无害化处理要求。

2)损伤性废弃物应采用切碎、压缩等方式处理,处理后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无害化处理要求。

3)化学性废弃物应采用专业机构处理,严禁随意倾倒或混入生活垃圾。

4)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弃物应采用高温压力灭菌处理,处理后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无害化处理要求。

5)医疗废弃物的焚烧应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医疗废弃物焚烧设施内进行,严禁在非法焚烧设施内进行焚烧。

6)医疗废弃物的填埋应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医疗废弃物填埋场内进行,严禁在非法填埋场内进行填埋。

5.监管和处罚1)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规范操作、加强监管。

2)对于不按照规定进行医疗废弃物处置的医疗机构,相关部门将依法进行处罚,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对于个人违规倾倒医疗废弃物的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罚。

医疗废弃物处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废弃物暂存地必须与其他区域分开,配备防御装置,并张贴警示标识。

每日结束后进行消毒。

2.回收站工作人员需要穿戴防护具,包括工作衣、鞋、口罩和手套。

3.废弃物应按类别堆放。

4.暂存点储存的医疗废弃物每日有固体废物处置公司回收。

交接时需记录医疗机构名称、废弃物种类和质量、交接人员签名等信息。

5.运送人员需要穿戴防护具,运送车辆需防渗漏、防遗散、无锐利边角。

运送结束后需对工具进行清洁、消毒。

医疗废物处置制度(5篇)

医疗废物处置制度(5篇)

医疗废物处置制度①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分别用有警示标识的黄色包装物或容器物盛装封闭,病理性废物必须防腐处理后用黄色包装物盛装封闭。

②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得混合收集。

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③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④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性废物,必须首先在微生物实验室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⑤隔离的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必须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封闭。

其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根据消毒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后才能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⑥放入包装物或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⑦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____时,必须进行紧实严密的封口。

⑧必须使用有警示标识的包装物或容器。

如果其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或增加一层包装。

⑨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储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或生活垃圾。

⑩使用后的一次性输液器、输血器(袋)、注射器应将针头剪掉,针头按损伤性废物收集,一次性输液器、输血器(袋)、注射器按感染性废物收集。

医疗废物处置制度(2)是指为了保护公众和环境的健康而制定的针对医疗废物处理和处置的法律、规章和政策。

医疗废物指的是在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传染性、毒性或其他危害特性的废弃物。

医疗废物处置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医疗废物被安全、有效地处理和清理,以防止其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该制度通常包括以下方面:1. 分类和标识:医疗废物应根据其性质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类和标识,以便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处置。

2. 包装和集中存储:医疗废物应被正确地包装和密封,以防止交叉污染和泄漏。

它们应该被存储在专门的区域或容器中,以减少风险。

医疗废弃物安全处置规范

医疗废弃物安全处置规范

收集容器选择与标识
01
02
03
专用收集容器
医疗废弃物应使用专用收 集容器进行收集,容器应 具有防渗漏、防破裂、防 穿刺等特性。
标识清晰
收集容器上应明确标识医 疗废弃物的种类、产生单 位、收集日期等信息,以 便于识别和管理。
分类收集
不同种类的医疗废弃物应 使用不同的收集容器进行 收集,避免混合收集导致 交叉感染或环境污染。
网络推广
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 ,发布医疗废弃物安全处置相关 信息和科普文章,扩大宣传覆盖
面。
行业交流合作平台搭建
学术研讨会
01
定期组织医疗废弃物处理领域的学术研讨会,交流最新研究成
果和技术进展。
行业协作组织
02
成立医疗废弃物处理行业协作组织,促进成员单位之间的信息
交流和技术合作。
国际合作与交流
消毒频次
根据医疗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暂存设施的条件,制定合理的消毒频次。一 般情况下,每天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并确保消毒效果符合相关标准。
04 专业化处置方式探讨
焚烧法原理及操作要点
焚烧法原理
通过高温燃烧,使医疗废弃物中 的有害物质氧化分解,达到减量 化、无害化的目的。
操作要点
严格控制焚烧温度和时间,确保 有害物质充分燃烧;对焚烧产生 的烟气进行净化处理,防止二次 污染。
医疗废弃物安全处置规范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14
目录
• 医疗废弃物概述 • 安全收集与运输 • 分类处理与暂存管理 • 专业化处置方式探讨 • 监督管理与责任追究 • 宣传教育与培训提高
01 医疗废弃物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疗废弃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 、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 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 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完整版)医疗废弃物处置制度

(完整版)医疗废弃物处置制度

(完整版)医疗废弃物处置制度成都市青羊区苏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废弃物处置制度目的: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固体废物处理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内容:一、医疗废物处理原则1、严禁将医疗废物置于生活垃圾中。

2、损伤性废物(如针头、刀片、缝合线等)放入专用防刺伤的锐器盒中运送时不得放入收集袋中以防运送时造成锐器伤。

3、防锐器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4、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均用双层收集袋收集以防收集、运送时泄露、扩散、污染并在收集袋上作特别标识。

5、所有医疗废物出科室时需表明产生科室、类别、产生日期及需要特别说明的内容。

6、所有长期存放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容器必须有盖随时关启。

7、盛装医疗废物时不得超过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1-严密。

8、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

9、检验科、实验室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10、运送时使用专用污物楼梯、专用时段运送;运送后应对相关物品进行清洁消毒。

、医院医疗废弃物专职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弃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弃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送到内部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

、医院医疗废弃物暂时贮存点设专人管理有相关标识及严密的封闭措施每日工作结束上锁以防失窃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弃物。

、感染性、损伤性医疗分类收集后交由有环保资质的单位集中处置。

病理性废物交由签协议的殡仪馆焚烧处理。

、一旦发生医疗废弃物流失、泄漏、扩散等意外事故时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并启动意外事故紧急方案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工作同时向科室内医疗废弃物管理兼职人员或科室负责人报告由其向医院相关职能科室上报。

处理结束后总结事情经过并提出预防控制持续改-2-进措施交院感科备案。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全文完整版)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全文完整版)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一、引言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机构、研究机构以及相关保健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传染性、有毒性、危险化学性等特征的固体、液体、气体等废弃物。

医疗废物的不当处理和管理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非常重要。

本文档旨在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处理流程,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以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和环境保护。

二、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垃圾管理条例》2.《医疗废物分类与处理技术规范》3.《医疗废物管理实施细则》三、医疗废物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垃圾管理条例》,医疗废物分为四类:1.感染性废物:包括被感染的器械、材料、用过的药品、临床实验动物尸体等。

2.医疗废物:包括导管、注射针头、和打针压铬子等。

3.化学药品废物:包括过期药品、药品包装材料等。

4.辐射废物:包括放射性药品、放射治疗用品等。

四、医疗废物处理流程1.废物收集:医疗废物应按照分类要求进行分类收集,并使用符合标准的废物容器进行临时存放。

2.废物运输:废物收集容器应密闭,并使用封条进行封闭,以防废物泄漏。

废物运输应选择合格的专用车辆,并遵守相关运输规范。

3.废物暂存:医疗废物暂存区应设置在无人员经常活动的区域,废物暂存期一般不超过七天。

4.废物处理:医疗废物处理应根据废物的特性和数量,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如焚烧、高温高压灭菌、化学处理等。

5.废物监测:医疗废物处理过程中,应进行废物监测,以确保处理效果符合相关标准。

6.废物排放:经过处理的医疗废物可以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要求进行安全排放或转运处置。

五、医疗废物管理措施1.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并明确专人负责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2.每个临床科室应配备适量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容器,并进行定期更换和消毒。

3.医疗废物处理车间应具备必要的设施和设备,确保废物处理过程的安全和环保。

4.废物处理人员应经过培训,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处理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

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6篇)

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6篇)

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为认真贯彻落实生物安全及医疗废弃物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废弃物管理、产生、运输、处理等方法规定如下:(一)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严格分开,严禁混放。

装入符合规定的医院同意发放的垃圾袋中,装量或容量到垃圾袋的四分之三并有效封口,乙方如袋内的废物不得取出。

(二)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标本如排泄物。

呕吐物,必须用含氯消毒剂____mg/l消毒30—____分钟方可运出。

(三)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立即将针头、针管分离。

针头放入利器盒内,消毒后,方可转运出科室。

(四)血液标本转运之前,转入桶中,消毒后方可转运出科室。

(五)特殊标本,如培养基。

hiv检测后的废物需要装入一用垃圾袋内,高压灭菌后方可转运,并做记录。

(六)检验科的一切废弃物,统一由医院负责处理垃圾的专门人员,定时到科内手机、处理、转运。

(七)记录《废弃物记录》。

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2)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类管理: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来源,将医疗废弃物划分为不同的分类,如感染性废弃物、化学药品废弃物、放射性废弃物等。

每类废弃物都应有相应的处理方法和处置方式。

2. 安全收集:医院需要配备专门的废弃物收集容器,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废弃物进行正确的收集。

收集容器应具备密封性,防止废弃物泄漏,同时要定期清理、消毒和更换。

3. 标识管理:医院应对废弃物收集容器进行标识管理,明确标示废弃物的性质、来源和处理方式。

标识应清晰明了,以便医务人员能够正确识别和处理废弃物。

4. 网络化追踪:医院可以通过建立电子化管理系统,对废弃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和处理过程进行追踪和记录,以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并且提供数据支持。

5. 专人管理:医院需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医疗废弃物管理工作,包括监督收集、分类、运输和处理等环节,确保整个过程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6. 规范运输:医院应选择符合要求的废弃物运输公司,确保废弃物在运输过程中不会造成污染和危害,并要求运输公司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运输和交接。

医疗废物处理与处置规程

医疗废物处理与处置规程

医疗废物处理与处置规程第一章医疗废物概述 (2)1.1 医疗废物的定义与分类 (2)1.1.1 医疗废物的危害 (3)1.1.2 医疗废物的法规 (3)第二章医疗废物的收集与包装 (4)1.1.3 医疗废物收集原则 (4)1.1.4 医疗废物收集方法 (4)1.1.5 医疗废物包装要求 (4)1.1.6 医疗废物包装标准 (5)第三章医疗废物的运输与储存 (5)1.1.7 运输工具与设备 (5)1.1.8 运输人员要求 (5)1.1.9 运输过程管理 (6)1.1.10 储存条件 (6)1.1.11 储存管理 (6)第四章医疗废物的预处理 (6)1.1.12 物理预处理方法 (6)1.1.13 化学预处理方法 (7)1.1.14 生物预处理方法 (7)1.1.15 日常维护 (7)1.1.16 定期保养 (7)1.1.17 特殊情况处理 (8)第五章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处理 (8)1.1.18 概述 (8)1.1.19 高温焚烧 (8)1.1.20 高压灭菌 (8)1.1.21 微波处理 (8)1.1.22 概述 (9)1.1.23 漂白 (9)1.1.24 中和 (9)1.1.25 氧化还原 (9)1.1.26 其他化学处理方法 (9)第六章医疗废物的固化处理 (9)1.1.27 固化方法概述 (9)1.1.28 固化工艺流程 (10)1.1.29 固化处理设备概述 (10)1.1.30 操作要点 (10)1.1.31 维护与保养 (10)第七章医疗废物的焚烧处理 (11)1.1.32 焚烧工艺概述 (11)1.1.33 焚烧设备 (11)1.1.34 焚烧废物的环境影响 (11)1.1.35 焚烧废物的控制措施 (12)第八章医疗废物的填埋处理 (12)1.1.36 填埋场选址 (12)1.1.37 填埋场设计 (12)1.1.38 填埋场运行 (13)1.1.39 填埋场管理 (13)第九章医疗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13)1.1.40 概述 (13)1.1.41 资源化方法 (13)1.1.42 资源化技术 (14)1.1.43 环保效益 (14)1.1.44 经济效益 (14)第十章医疗废物处理设施的运行与维护 (15)1.1.45 设施运行的基本原则 (15)1.1.46 设施运行管理的主要内容 (15)1.1.47 设施维护保养的基本原则 (15)1.1.48 设施维护保养的主要内容 (16)第十一章医疗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安全防护 (16)1.1.49 个人防护 (16)1.1.50 安全操作 (16)1.1.51 应急处理 (16)1.1.52 防范 (17)第十二章医疗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监管与法规 (17)第一章医疗废物概述1.1 医疗废物的定义与分类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废弃物的处置流程与操作规范

医疗废弃物的处置流程与操作规范

医疗废弃物的处置流程与操作规范医疗废弃物的处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因此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处置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

本文将介绍医疗废弃物的处置流程和操作规范,并提供一些相关的注意事项。

一、医疗废弃物的分类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弃物可以分为四类:感染性废物、化学性废物、放射性废物和一般性废物。

不同类别的废物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置方式。

1. 感染性废物:包括被感染或疑似感染的固体、液体废物,如手术刀片、病人排泄物等。

这类废物应当进行高温高压的蒸汽消毒或化学消毒后再进行安全处置。

2. 化学性废物:包括有害物质、腐蚀性物质、毒性物质等,如药剂瓶、化学试剂等。

这类废物应当进行专门的处理,如化学中和、稀释等,确保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不会造成危害。

3. 放射性废物:包括放射性医疗废物和放射性诊断和治疗设备的废弃物。

这类废物应当进行专门的收集和封存,确保放射性物质不会泄漏或外泄。

4. 一般性废物:包括非感染性、非化学性和非放射性的医疗废物,如空包装物、纸张等。

这类废物应当进行分类收集和投放到相应的垃圾容器中。

二、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流程1. 分类收集: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废物的分类要求,将医疗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

收集容器应当标示明确,分类清晰,避免混淆。

2. 暂存运输:医疗废弃物暂时存放的容器应当密闭且具备防渗漏的性能,以防止废物泄漏对环境造成污染。

废物在运输前应当进行密封,防止二次污染。

3. 运输驳运:医疗废弃物的运输过程应当符合相关的规定,运输车辆应当保持整洁,并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

4. 终端处理:医疗机构应当委托具备资质的单位进行废物的最终处理,包括高温焚烧、化学处理、物理处理等。

三、医疗废弃物处理的操作规范1. 操作人员应当接受相关的培训,熟悉医疗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要求,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

2. 操作人员应当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在处理废物过程中避免直接接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医疗废弃物处置规范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医疗废弃物处置规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医疗废弃物处置规范的全部内容。

医疗废弃物处置规范
1.医疗废弃物产生地收集点
(1)各类医疗废弃物产生点应从方便收集处罚设立收集点,可设
立在污物处理间,亦可在治疗室附近设置专室。

(2)手机店应设醒目标志,有医疗废弃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
或文字说明。

(3)禁止医疗废弃物在非收集点倾倒、丢弃或混入生活垃圾。

2.分类收集
(1)感染性废弃物和病理性废弃物应立即丢弃至黄色医疗废弃物专用包装袋内(包装袋以聚乙烯(PE)为制造原料,正常使用时不得渗漏、破裂、穿孔;颜色为黄色,并有盛装医疗废弃物类型的
文字说明);损伤性废弃物应立即丢弃至黄色医疗废弃物专用锐
器盒内(利器盒整体为硬质材料制成、不透水及投入口较小不易
取出;其盛装的注射器针头、破碎玻璃片等瑞丽器具不能刺穿利
器盒;一旦被封口,则无法在不破坏的情况下被在其打开;易于焚烧,不得使用聚氯乙烯(PVC)塑料制作的产品;颜色为黄色,盒体注明“损伤性废弃物")。

在盛装前,应对包装袋或锐器盒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

(2)警示标识要求:材料兼顾、耐用、抗风化、淋蚀;北京味黄色,文字和字母为黑色。

(3)应采用有盖子及足踏板开关的垃圾桶,垃圾桶应放置于便于丢弃废物且不影响观战的地点,周围环境应注意清洁,锐器盒放置点应便于就近丢弃。

(4)药物性废弃物应由药剂部门统一回收、集中处理.
(5)临床科室产生的少量化学性废弃物应由相应采购部门统一回收、集中处置;临床科室产生的大量化学性废弃物应由应由产生
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进行处置。

(6)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弃物,应先用耐高温塑料袋打包,打开袋口或在袋上多戳洞,以便蒸汽穿透,先行压力蒸汽灭菌(121℃,102。

9kPa,20~30min),然后
按感染性废弃物收集处理.
(7)伤病员的体液(如胸腔积液、腹水)及其他排泄物倒入下水
管道,,由医院统一进行污水处理。

(8)输血器、血袋单独收集,由血库回收统一处理。

(9)已放入包装袋或者锐器盒内的感染性废弃物、病理性废弃物、
损伤性废弃无不得取出,
(10)隔离的传染病伤员或者疑似传染病伤员产生的具有传染性
的排泄物,应先行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
入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医疗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如瓜壳、纸张、一次性饭盒等)必须是用双层包装袋包装,并及时密封.
3。

暂存
(10医疗废弃物不得露天存放,避免阳光直射.暂存地必须与生
活垃圾存放地、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密集区分开,配
备防御装置,并有良好的照明设备和通风条件,以及防鼠、防蚊蝇、防蟑螂设施,张贴“生物危险”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
示标识,每日工作结束后进行消毒。

(2)回收站工作人员防护具包括工作已、鞋、口罩、手套。

(3)应将所收集的废弃物按类别堆放。

(4)暂存点储存的医疗废弃物每一个工作日有当地具有相关资质
的固体废物处置公司回收.交接适应记录:医疗机构名称、感染性
废弃物及其他[提及(袋),质量(kg)]、损伤性废弃物[提及(盒),质量(kg)]、医疗机构交接人员签名、医疗废弃物运送
方人员签名、差牌好吗、交接时间、废弃物种类、磊磊废弃物质量、交接日期。

4。

转运与交接
(1)转运
①盛装的医疗废弃物到达包装袋或容器的3/4时医疗废弃物产生
地医务人员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确保密封严密。

②风口后若发现包装袋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弃物污染时,应增加一层包装并再次封口。

③运送人员需进行防护,包括工作衣、口罩、手套。

④运送车辆应已于装卸和清晰,防渗漏、防遗散、无锐利边角。

⑤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弃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弃物打包装入黄色塑料转运箱,加盖上扣后按照规定时间和路线运送至指定的暂时贮存点。

⑥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弃物迁,应当检查转运箱是否破损、泄露,严禁使用有破损的转运箱.
⑦医疗废弃物应防止在运送车辆内密闭运送,防止包装袋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弃物的流逝、泄露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弃物直接接触身体.
⑧每天运送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消毒.
⑨收集的医疗废弃物最后由上海市制定的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按环保要求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置。

(2)交接
医疗废弃物产生地医务人员和运送人员应共同清点废弃物种类、数量,由运送人员统一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日期、部门及医疗废弃物类别、数量,交接人员分别签名.
5.人员防护
(1)凡参与医疗废弃物处理的清洁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应穿戴防护工作服及一次性口罩、帽子和手套,静距离处置废弃物或处理感染性废弃物的工作人员还应戴护目镜,每次操作后必须洗手和手消毒。

(2)专职运送与处置医疗废弃物的工作人员必须采取以及防护措施,除常规防护外还必须穿工作靴,运送医疗废弃物至暂存点时必须更换专用防护靴,收集医疗废弃物与进入医疗废弃物暂存地的工作靴应分别标识、固定放置及使用。

每次运送或处置操作完毕后立即进行收清洗和消毒,下班前洗澡。

(3)处理损伤性废弃无遵循“小心防范,避免伤害”的第一原则,发生刺伤、擦伤等伤害时,应当立即按《医务人员锐器伤处置的操作规程》进行急救处理与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