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伟大的历史转折ppt课件.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转折课件(共17张PPT)

结合材料,思考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意义?
这次会议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 线和组织路线。作为随后而来的30 年的起点,它的历史
意来意义被义,党:在史会专议家进胡行绳的与时“候遵义,就会已议经”昭并然列若,揭意。指这它次们会通议过后改 变短共短产的十5党天的一,命却届运在,三随进后中而的全改30变会年了是中中无国新数的中次命被国运提。成及会立。议只以进来行党了 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汪大伟《转中折国,是个开谜启》
——邓小平
课堂小结
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应该是 是从1978年开始的”。
(1982—年)—法学家李步云
回顾历史: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 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复兴之路历 经艰辛与坎坷,三位世纪伟人先后为了实现 “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 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这是一次对广大受迫害群体的大解放,是深得民心的重大举措
三、拨乱反正 2、典型事件:为刘少奇平反
1980年5月17日,在北京人民
邓小平在刘少奇同志
大会堂举行刘少奇同志追悼会
追悼会上致悼词
实际上否定了文革,体现了我党有能力来改正自身的错误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其起草工作从1979 年11月开始 ,在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
纠正博古、王明等人的 左的错误
毛泽东
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的错误
邓小平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
折点
远意义的转折
拨乱反正
李阳日记三
1981年7月25日
晴
今天是我们家双喜临门的日子,爸爸冤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 (共24张PPT)

结 果
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资 产阶级共和国。(醒过来)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历史。(站起来)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新时期。(富起来)
产生的历史巨人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两个凡是” 导致 思想解放运动 奠 定 基 础 十一届三 作出 中全会
两年的徘徊时期 促使
掀起 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1978年,邓小平被美国《时代周刊》 杂志选为“年度人物”。 这期周刊的标题是“邓小平,一个 新的中国的梦想家”!
为什么是伟大转折?
从内容角度看: 1、从党的指导思想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 想路线,改变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思想路线。 2、从党的工作重心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代替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3、从经济体制上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4、从发展动力上看,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为目的的改革开放取代闭门式的发 展模式。 从影响角度看: 1、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大会开始的。 2、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拉开序幕的。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 4、邓小平理论,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发展起来和逐步形成的。
“像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内乱,在欧美国家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他们的 制度能够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而我们没有办法来阻止它,确实说明我们的 制度是不完善、不成熟的。” ——邓小平
1980年,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琳 埃娜· 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 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 剧?” 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建立社 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 解决问题。”
B
D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对 社会主义中国的认识比中共“八大”更加深刻。这种深刻性集 中表现在( ) A.认识到中国的生产力是落后的 B.认识到中国必须走工业立国之路 C.认识到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D.认识到中国社会主义体制还存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8.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为开展拨乱反正工作提供前提 的是( ) A.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工作重心转移和实行改革开放 D.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领导
人教版高一历史下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ppt)

——温家宝总理《全面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制定和实施的各项方针政策, 其基本精神就是发展生产,改善民生。· · · · · · 关注民生,这是 今年两会的一个热点和焦点。 ——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 2007.3.13.
第一节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转折”的背景:在徘徊中前进
“转折”的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 “转折”的体现:拨乱反正
一、“转折”的背景:在徘徊中前进
1977年,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
(1)科教事业出现新面貌;
1. 号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2. 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3. 1977年底,高考制度恢复。
(2)经济领域:国民经济得到较快恢复; (3)思想理论界展开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3、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思想上 1. 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 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 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 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 2.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决定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 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 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 · · · · · 毫无疑问,“和谐社会”思想理 论 就是我们建设新世纪思想价值体系的核心和旗帜。 ——国家主席胡锦涛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1978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473亿美元,2005年达到了22300 亿美元,居美国、日本、德国之后,列世界第四位。
科教兴国战略
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技 进步的决定》,确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制定和实施的各项方针政策, 其基本精神就是发展生产,改善民生。· · · · · · 关注民生,这是 今年两会的一个热点和焦点。 ——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 2007.3.13.
第一节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转折”的背景:在徘徊中前进
“转折”的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 “转折”的体现:拨乱反正
一、“转折”的背景:在徘徊中前进
1977年,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
(1)科教事业出现新面貌;
1. 号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2. 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3. 1977年底,高考制度恢复。
(2)经济领域:国民经济得到较快恢复; (3)思想理论界展开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3、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思想上 1. 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 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 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 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 2.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决定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 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 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 · · · · · 毫无疑问,“和谐社会”思想理 论 就是我们建设新世纪思想价值体系的核心和旗帜。 ——国家主席胡锦涛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1978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473亿美元,2005年达到了22300 亿美元,居美国、日本、德国之后,列世界第四位。
科教兴国战略
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技 进步的决定》,确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共25张PPT)

自学提纲
阅读课本P38-40内容,自学并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两个凡是”的内容是什么?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背景、性质、影响?
3.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及意义?
4.1980年得到平反的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1981年,指导 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是哪次会议及其意义?
尽扫残霾见真知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梁欢日记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 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
1977年9月9日 1977年9月9日(时间)
始终不渝地遵循。”(“两个凡是”)
今天是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的日子,我的内心非常悲痛,走在
大街上,看到墙上粉刷的标语:“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
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更加引
会议后的思维导图展示:
思维拓展
展望十九大,共圆中国梦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你作为一 名“记者”,调查十八大以来人们的生活又 有哪些新的变化?从衣食住行、法律等方面 来调查,并做一个小报告。
本课思维导图展示:
巩固提高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完成几道课堂练习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顺利召开,与
大事: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原因:1978年后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一方面对内改革,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一方面对外开放,中 国开始融入世界,这一切都源于1978年的伟大 转折。
(1)1978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什么大事?为什么 说“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
C 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
B
C
D
2、某校九年级(2)班的同学以“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 会议”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他们搜集到这样一则资 料:这次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 (共16张PPT)

思想: 僵化、混乱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政治: 混乱、落后 纠正左倾、拨乱反正 经济: 落后、生产力低下 改革开放、发展经济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
冲破左倾错误,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 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 针;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 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当堂训练
3.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 A、民主集中制 B、实事求是 C、改革开放 D、经济建设 4.决定进行改革开放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当堂训练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 )为 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集体。 A、叶剑英 B、邓小平 C、华国锋 D、胡耀邦 6.1980年,为________平反了党的历史上最大的 冤假错案。 A、彭德怀 B、陶铸 C、刘少奇 D、陈毅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 一 届 三 内 容 中 全 会
1978年
思想路线: 否定: 两个“凡是” 肯定: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政治路线: 停止: 以阶级斗争为纲 工作重心: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重大决策:改革开放 邓小平 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组织路线: _______
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什么?实质是什么?对我国社会 主义发展建设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性质: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分子利用给党、国 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实质:“左”倾错误
影响: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 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严重摧残了教育科学文化 事业,阻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中国与 发达国家这间的差距拉大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政治: 混乱、落后 纠正左倾、拨乱反正 经济: 落后、生产力低下 改革开放、发展经济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
冲破左倾错误,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 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 针;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 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当堂训练
3.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 A、民主集中制 B、实事求是 C、改革开放 D、经济建设 4.决定进行改革开放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当堂训练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 )为 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集体。 A、叶剑英 B、邓小平 C、华国锋 D、胡耀邦 6.1980年,为________平反了党的历史上最大的 冤假错案。 A、彭德怀 B、陶铸 C、刘少奇 D、陈毅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 一 届 三 内 容 中 全 会
1978年
思想路线: 否定: 两个“凡是” 肯定: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政治路线: 停止: 以阶级斗争为纲 工作重心: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重大决策:改革开放 邓小平 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组织路线: _______
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什么?实质是什么?对我国社会 主义发展建设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性质: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分子利用给党、国 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实质:“左”倾错误
影响: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 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严重摧残了教育科学文化 事业,阻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中国与 发达国家这间的差距拉大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共27张PPT)

合作探究:
1.经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全国人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思想认识 上达成什么共识?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请概括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 开的内在联系。
时间: 1978年底
北京 地点: 否定: 两个“凡是” 解放、开动、
思想路线 确立:
实事求是、团结
内容
停止: “阶级斗争为纲”
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966夏 1976 1978底 现在
1.实现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伟大转折的会议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三大”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 )
A.政治建设
B.法制建设 C.经济建设
D.国防建设
)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实行改革开放
政治路线
重心: 经济建设
决策: 改革开放
组织路线 领导核心:邓小平
意义 伟大转折、改革开放、拨乱反正
要求:以上知识点自己背诵3分钟,小组内互考
1. 2. 3.
4.
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什么是伟大转折? 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 反正,是从这次大会开始的。 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 全会拉开序幕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 论,使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发展起来 和逐步形成的。
“第一落”:1933年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 内“左倾”领导人斗争、撤职、下放。 “第一起”:1933年6月,被临时党中央上调到中央军委总 政治部担任秘书长。 “第二落”:1966年“文革”开始后,失去一切职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共18张PPT)

4.意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 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二、拨乱反正 1.开展: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 全面展开。
2.实施 (1)“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 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 也恢复了名誉。 (2)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 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他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 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文革”结束后,全国人民要求纠正“ 左”的错误,根除不良影响,但是一些 领导人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 是”),实质上是仍坚持“左”的错误, 反对彻底纠正“文革”的错误。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为了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 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肯定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 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认识,重 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 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 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这是一次深 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学习要求: 结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知道此次全 会的主要内容,理解它的重大历史转折的意义;了解拨 乱反正的过程。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1)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 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2)1977年2月 7日,《人民日报》等发表社论,提出了“两个凡是 ”的方针。 (3)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它使 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共18张PPT)

伟 大 的 历 史 转 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拨乱反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会议内容1: 冲破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 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 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会议内容2: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 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 放的历史性决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华国锋说:我之前强调“两个凡是”,这个问题上,我应该 做自我批评。还有一件事情,向同志们讲一下,党中央是 集体领导,希望以后文件的抬头不要写华主席,只写党中 央就可以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每每发言,掌声如雷鸣般此 起彼伏)
1949年
1978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拨乱反正
1.1980年,中央撤销了 文革中强加给刘少奇的 罪名,使得历史上最大 的冤案得以平反。
2.1981年,中共十一届 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 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 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 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 利完成。
时间 地点
内容
北京
1.冲破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 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2.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 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 决策。3.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 革开放历史新时期。2.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 体。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进 行全面的拨乱反正。
实现 四个 现代 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二:
大家知道“两个凡是”的具体内容吗?这“两个凡是”的方针是正确 的吗?大家分小组讨论,然后陈述理由。
• (2)思想解放运动
活动一:
为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邓小平等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老一 辈革命家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中,产生了 哪些具体的成果呢?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改革开放
保障
全面推进 拨乱反正
学习了这一课,同学们知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历史发生了伟大 的转折。同学们大部分出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而你们的父辈,他们 则大部分出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他们的童年就是在“文革”期间度过 的,你们和你们的父辈是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经历。你们 都是这两个时代的见证人。同学们回去以后,好好地跟家里人聊聊天,做 一下访问调查,从吃、穿、住、行、受教育等各方面了解一下两个时代的 差别,并做一定的思考,好好体会这一“伟大的历史转折”。请大家写一 份简单的调查报告,一个星期后交。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三、拨乱反正的全面推进
活动一:
为了彻底地从“文革”和“两个凡是”的阴影中走出来,团结全国各 族人民一心一意搞建设、谋发展,全面推进拨乱反正工作就成为党和 政府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那么,如何全面推进拨乱反正工作呢?
刘少奇同志追悼会
邓小平在刘少奇同 志追悼会上致悼词
活动二:
我们尝试着评价一位 历史人物――毛泽东。 大家根据自己对毛泽 东生平事迹的了解, 实事求是地对他的功 过是非和历史地位作 个评价。同学们,大 家可以自由讨论一下, 然后举手发言。
本课内容图示
“两个凡是” 导致
两年的徘徊时期
思想解放运动
掀起
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促使
奠 定 基 础
十一届三中 作出 全会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的《实践是检验真 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
1978年,邓小平着重阐述了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 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7年 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恢复邓 小平职务的决定》,恢复了邓小平在1976年被撤销 的全部职务。
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 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 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 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 别的选择,应该老老实实地履行党的责 任,听从党 的安排。
•欢迎光临
伟大的历史转折
历 史 选 择 了 邓 小 平
导入新课
•
让我们先听一首歌:“1979年,那是一个春
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
奇般地崛起座座新城……”大家知道这首歌曲的名
字叫什么?歌中的那位老人又是谁呢?他画了那
个圈圈是现在的哪座城市?
•
用歌曲形式导入,让学生进行轻松愉悦的情
感体验的同时,明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国
——邓小平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
活动一:
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意义分别找出来。
活动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可以归纳成三点,即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现在,大家想一想,议一议在该会前后党和国家在这三条路线上政策有何 不同?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师生共同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 代领导集体。这次会议从上述关乎全局的三大路线上纠正了长期的“左” 的错误,在共和国发展的关键时刻,成功地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重 大问题,结束了过去,开拓出未来,成为共和国现代化起飞的划时代起点。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才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促成了“伟大的历史转折”。
家、民族面临历史抉择的重要关头,为我们国家、
民族所作的巨大贡献。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之情, 立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浪潮。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1)两年的徘徊时期 活动一: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四人帮”被打倒了,但并未立即 将“历史转折”提上议事日程,而是延迟到1978年才起步。这两年, 既是失去的两年,又是积累和酝酿的两年。这种
大家知道“两个凡是”的具体内容吗?这“两个凡是”的方针是正确 的吗?大家分小组讨论,然后陈述理由。
• (2)思想解放运动
活动一:
为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邓小平等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老一 辈革命家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中,产生了 哪些具体的成果呢?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改革开放
保障
全面推进 拨乱反正
学习了这一课,同学们知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历史发生了伟大 的转折。同学们大部分出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而你们的父辈,他们 则大部分出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他们的童年就是在“文革”期间度过 的,你们和你们的父辈是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经历。你们 都是这两个时代的见证人。同学们回去以后,好好地跟家里人聊聊天,做 一下访问调查,从吃、穿、住、行、受教育等各方面了解一下两个时代的 差别,并做一定的思考,好好体会这一“伟大的历史转折”。请大家写一 份简单的调查报告,一个星期后交。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三、拨乱反正的全面推进
活动一:
为了彻底地从“文革”和“两个凡是”的阴影中走出来,团结全国各 族人民一心一意搞建设、谋发展,全面推进拨乱反正工作就成为党和 政府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那么,如何全面推进拨乱反正工作呢?
刘少奇同志追悼会
邓小平在刘少奇同 志追悼会上致悼词
活动二:
我们尝试着评价一位 历史人物――毛泽东。 大家根据自己对毛泽 东生平事迹的了解, 实事求是地对他的功 过是非和历史地位作 个评价。同学们,大 家可以自由讨论一下, 然后举手发言。
本课内容图示
“两个凡是” 导致
两年的徘徊时期
思想解放运动
掀起
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促使
奠 定 基 础
十一届三中 作出 全会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的《实践是检验真 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
1978年,邓小平着重阐述了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 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7年 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恢复邓 小平职务的决定》,恢复了邓小平在1976年被撤销 的全部职务。
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 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 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 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 别的选择,应该老老实实地履行党的责 任,听从党 的安排。
•欢迎光临
伟大的历史转折
历 史 选 择 了 邓 小 平
导入新课
•
让我们先听一首歌:“1979年,那是一个春
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
奇般地崛起座座新城……”大家知道这首歌曲的名
字叫什么?歌中的那位老人又是谁呢?他画了那
个圈圈是现在的哪座城市?
•
用歌曲形式导入,让学生进行轻松愉悦的情
感体验的同时,明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国
——邓小平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
活动一:
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意义分别找出来。
活动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可以归纳成三点,即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现在,大家想一想,议一议在该会前后党和国家在这三条路线上政策有何 不同?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师生共同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 代领导集体。这次会议从上述关乎全局的三大路线上纠正了长期的“左” 的错误,在共和国发展的关键时刻,成功地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重 大问题,结束了过去,开拓出未来,成为共和国现代化起飞的划时代起点。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才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促成了“伟大的历史转折”。
家、民族面临历史抉择的重要关头,为我们国家、
民族所作的巨大贡献。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之情, 立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浪潮。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1)两年的徘徊时期 活动一: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四人帮”被打倒了,但并未立即 将“历史转折”提上议事日程,而是延迟到1978年才起步。这两年, 既是失去的两年,又是积累和酝酿的两年。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