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四大发明)课件人教必修3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四大发明)课件人教必修3

北宋毕升发明胶泥印刷 术
毕 昇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火药研究始于古代炼丹,古人为 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炼丹术的目的 和动机荒谬可笑,但实验方法有可取之 处,最后导致火药发明。恩格斯高度评 价了中国在火药发明中的首创作用: “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 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 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 欧洲。”

材料再现
•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晦阴观指南 针。 • ──《萍洲可谈》
• 是夜洋中不可住,维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 南浮针,以揆南北。 •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 有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 及烬屋舍者。 • ──《真元妙道要略》
实战演练
• ◆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 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这句话 反映出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造纸流程: 纤维备料--
制浆-洗选 漂白--
配浆-上网成纸-烘干压光-切割包装。
• 公元105年,蔡伦 改进造纸术。制成了植 物纤维纸,取代了竹
木简和帛,为纪念蔡伦 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
叫作“蔡侯纸”。
• 原料:树皮、麻头等
学习探究:“李约瑟的困惑”

英国科学家、中国科技史大师李约瑟博士在《中国

科学技术史》中彻底推翻长期称霸国际史学界的
• “西方中心论”,为中国科技讨回公道。李约瑟困惑:中国古代科学技 术遥遥领先,为何到16世纪却衰落了?

①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极大的限制和束缚了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

人教版必修3 历史: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课件(共22张PPT)

人教版必修3 历史: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课件(共22张PPT)

“李约瑟难题”:“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
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 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 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 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 转变呢?”因素 Fra bibliotek治经济
外交
思想 文化 教育
中国
西方
因素
中国
西方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失去科技发展的
政治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
民主范围
封建自然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物质
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科技发展缺乏 基础和动力,工业革命使科技得到
物质基础和动力
迅速发展
闭关锁国政策隔绝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外交 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成为科技发展的 殖民扩张
《金刚经》
东汉
唐朝 东汉 十进位制
西汉
司南 《本草纲目》 李时珍
元朝 郭守敬
《石氏星表》
《齐民要术》
作业反馈: 1.在下图中绘制四大发明外传的路线图(标注外传时间) 2.四大发明对西方世界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13世纪 8世纪
13世纪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10世纪
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的 解放和社会进步,促进欧洲文化传播; 为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发现美洲和麦哲伦的环 球航行),提供技术保证; 成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武器。
6、个人因素:中国古代科学家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 的重要因素。
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 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一旦 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 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 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共24张PPT)
上下退
推进新课
王祯《农书》的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其
中《农器图普》占全书篇幅的4/5,附有306幅插图。这
自 主
部农书特别重视用机械代替简单工具,用水力代替人力
学 和畜力,对提高生产力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书中还
习 详细记载了冶金“水排”、水转大纺车、木活字和“转
轮排字盘”等在世界范围产生了深远影响的重大发明。
上下退
推进新课
4.指南针
指南针在四大发明中历史最为久远。早在战国时人 们就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 自 此后又出现了指南车、指南鱼等。北宋时进而发明了使 主 学 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 习 作用:指南针发明后,人们用它来辨别方向,后来被应 用于航海,13世纪,指南针传人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 起了重要作用。。
上下退
推进新课
由明代徐光启(1562--1633)编写,它系统总结了
自 主
历代农业、工业积累的经验,并参照吸收西方自然科学
学 知识,在博采古今农学大成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达到了
习 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
上下退
推进新课
编写于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 农书,作者是北朝的贾思勰。《齐民要术》共10卷, 自 主 92篇,内容十分丰富,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 学 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 习 产方法,还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 许多宝贵思想。
习 文化的保存和传播,为世界文化的交流发展做出了重大
制而成,排版和刷后可拆散保存,反复使用。此后又出
贡。
现木活字,至13世纪出见金属活字。
上下退
推进新课
3.火药
唐代,人们在炼丹制药时偶然发明了火药。最早关 于火药的记载见于唐初孙思邈著的《丹经》,称做硫磺 自 伏火法。 主 学 作用:唐朝末年火药已用于战争。五代和宋朝时,火药 习 还广泛应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14世纪初,火 药由阿拉伯人传人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它 在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战胜旧贵族的斗争中起了重大作用。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件 (共31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件 (共31张PPT)

材料二:火药是古代炼丹士在炼丹时无意 中配制出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但 中国人一直不知道火药的化学分子式;中 国菜博大精神,菜系众多,但只讲究色香 味俱全,并没有诞生近代意义上的营养学。
阅读材料,中国古代科技有哪些 特点?
第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第二,具有较强大的经验性。
第三,主要采取整理古籍和总结个人 认识经验的方法。 第四,轻视科学实验。 第五,不重视理论总结。
脂、蜡、纸灰的混合物。先将泥活字依据需要
排在一块板上,用火烤板底,混合物遇热熔
化,再取另一铁板将字压平,待混合剂凝固,
就可以印刷了。
印刷术的外传
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很快传入日本、朝鲜。向
西传至西亚、北非一带,随后又传入了欧洲。
1450年,德意志 人古腾堡改良了 中国的活字印刷 术,形成金属活 字印刷术 。
四大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中国古代炼丹家最早发明了发 火药, 到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明:事。
古 代
宋元时期各民族政权之间战炼争不 断 广发 泛生。,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丹家更为
★宋代火药武器
霹 雳 炮 毒 火 球
明代 “风火震天雷”
明代 “三眼铳”
火药传入西方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四大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雕版印刷术: 隋唐之际出现 宋代彩色套印技术
◆活字印刷术:
11世纪中叶,北宋毕升发明
《 金 刚 经 》
它印刷于公元868年,于1900年被英国人 斯坦因从敦煌骗购。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 的最早的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排版时用两块带框的铁板,板上铺一层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共23张PPT)
不遥远 !!
继承先人遗志
第三篇 传承创新篇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
对今天的暂时落后不自卑,因为中国人的聪明才 智在历史上曾独放异彩! 对过去祖先的创造不沾沾自喜,因为那只是过去, 它并不能代表现在和未来! 未来中国,科技兴国!中华少年,任重道远!
知识反馈
(1)“神州六号”宇宙飞船载人飞行成功,是我国宇航事业的重 大成就。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药发明,中国的这 项发明产生于:
省时、省力、省钱
雕版
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
汲取千年精华
第二篇 思维拓展篇
拓展一:不同角度看四大发明的影响
(1)角度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播
“光明来自东方!我们一切最初的科学知识 来自东方。”
—美国科学史家 乔治·萨顿
传播:通过路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向欧洲传播。
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带来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2)推动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回首千年辉煌
1900年在敦煌发现的《金刚经》 卷子,证明我国在唐朝时已掌握 了雕版印刷技术 (世界最早、明
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
跨 ▲雕版印刷术:唐代出

越 现,宋代“黄金时代”
文时
化 空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传播 播信
宋代:毕升发明 泥活字
波 斯 传 到
史息 中 的
学家(如毕升),假如现在政府准备为毕升这位科学家 建立一座纪念碑,你将会撰写怎样的碑文?(要求:碑 文字数100—150) 2.献计献策:
中国现今科技水平虽然有很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 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假如你作为一名关心中国科 技发展的社会人士,你认为我国应如何提高自身的科技 水平?
感悟先人智慧

高中历史 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共30张ppt)

高中历史 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共30张ppt)
(2)地位: ①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_应__用__数__学_著作; ②标志着中国古代以_计__算____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
完整的体系(笔记)
2、计算工具
(1)发展情况:最早采用的是_算__筹____,后演为 算盘;___明__清___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
(2)传播:明朝时外传至朝鲜、日本、东南亚以
“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 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 国人。”
——[美] 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的国度》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一)造纸术: △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
龟甲
青铜器
竹、木简
丝帛
缺点:书写比较麻烦、不易携带、价格昂贵
技 成
农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就 医 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药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
学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1、发明历程:
①雕版印刷术(隋唐《金刚经》)—活字印刷术 (北宋毕昇);(笔记)
②原料:胶泥活字—木活字—金属活字
2、影响:
马推丁动·了路文德艺曾复称兴印运刷动术和为宗“教上改帝革至,高促无进上了 的思恩想赐解,放使和得社福会音进更步能。传扬”。
(三)火药:
唐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偶然 发明。
最早的记载见于孙思邈著的《丹 经》,称作硫磺火法。
著作
人物
《汜胜之书》汜胜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齐民要术》 贾思勰
朝代
地位
我国历史上最早 西汉 的农业科学著作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件 (共42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件 (共42张ppt)

(二)四大农书 阅读课本P39页,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 作者
西汉 南北 朝 元的农业科学著作
我国现存的最早最 完整的一部农书
氾胜之 《氾胜之书》
贾思勰 《齐民要术》
明朝
详细包含了农业各方 王祯 《农书》 面的知识 达到了传统农业科学 徐光启 《农政全书》 的顶峰
五、医学
41 甲辰 51 甲寅
42 乙巳 52 乙卯
43 丙午 53 丙辰
44 丁未 54 丁巳
45 戊申 55 戊午
46 己酉 56 己未
47 庚戌 57 庚申
48 辛亥 58 辛酉
49 壬子 59 壬戌
50 癸丑 60 癸亥
从节气歌中可以看出历法是为什么服务的?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第 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1.识记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及在数学、天 文历法、农学和医学等方面的成就。 2.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等重要科技成就 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3.认识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欧的不同命运 及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缓慢的原因。
造纸、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 1.“四大发明”指哪些?分别什么时候出现的? 2.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有哪些? 3.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有哪些显著特点? 4.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前期世界领先,后期逐步 走向停滞落后?
1 甲子 11 甲戌 21 甲申 31 甲午 2 乙丑 12 乙亥 22 乙酉 32 乙未 3 丙寅 13 丙子 23 丙戌 33 丙申 4 丁卯 14 丁丑 24 丁亥 34 丁酉 5 戊辰 15 戊寅 25 戊子 35 戊戌 6 己巳 16 己卯 26 己丑 36 己亥 7 庚午 17 庚辰 27 庚寅 37 庚子 8 辛未 18 辛巳 28 辛卯 38 辛丑 9 壬申 19 壬午 29 壬辰 39 壬寅 10 癸酉 20 癸未 30 癸巳 40 癸卯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3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件(完美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3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件(完美版)
火 枪
火 箭
炼丹引爆图
火药是古代炼丹家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
孙思邈
“药王”孙思邈(581-682) 他不仅是伟大的医药学家,而且是著名的 炼丹家,自号“孙真人”。 在总结以前炼丹家经验基础上,他收集河 洛地区和关中地区炼丹家的配方,在著作 《丹经》提出了硫磺伏火法这种较为管用 的配方。总之,火药的发明与传播,和孙 思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答曰: 甲县二百二十九人。 乙县二百八十六人。 丙县二百二十八人。 丁县一百七十一人。 戊县二百八十六人。
《九章算术·勾股》摘录
〔一〕今有句三尺,股四尺,问为弦几何? 答曰:五尺。〔四〕今有圆材径二尺五寸,欲为方版,令厚七寸。 问广几何? 答曰:二尺四寸。 术曰:令径二尺五寸自乘,以七寸自乘减之,其余开方除之,即 广。
泥活字实物
中 国 印 刷 博 物 馆 泥 活 字 仿 制 品 图
北宋毕升(970-1051)
1450年,德意志人古腾堡(右一)改良了中国的活字印刷术。
印刷术对世界的影响
1. 对印刷业:经济、便捷,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2. 对中国文化:推动了古代中国文化的传播; 3、对欧洲社会: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
4、近代欧洲经济: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北宋北毕宋升毕升((99770-01-01510)51)
毕升活字版(模型)
印刷术
你知道“鲁鱼亥豕”、 “鲁鱼帝虎”的意思吗?
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
手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既阻碍了文 化的发展,又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印刷术的两阶段
1、雕版印刷术(隋唐之际出现,宋代为黄
金时期)
2、活字印刷术
《金刚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 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 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 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
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 C )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课堂检测
1.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
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
中国却没有这样的作用,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在于当时
的中国 ( )
A
A. 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 受到西方国家的侵略
C. 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 经济停滞倒退
2.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其根本原因
(二)印刷术
你知道“鲁鱼亥豕”、 “鲁鱼帝虎”的意思吗

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手 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既阻碍了文化 的发展,又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唐代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印刷于公元868年的《金刚经》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的 最早的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
〔一〕今有田广十五步,从十六步。问为田几何?
成书于答东曰汉:一亩。 〔采二用〕十又进有位田值广制十记二数步法,从十四步。问为田几何?
答曰:一百六十八步。
——《九章算术·方田》
地位: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意义:标志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 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1、历法发达的原因: 2、成果
夏朝: 《夏小正》
商朝: “殷历”(干支纪日法) 秦汉以后: 越来越精确
郭守敬 (1231-1316)
《太初历》汉武帝时期制定的中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书; 唐朝僧人一行撰《大衍历》,中国古代立法体系走向成熟;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十二气历“,采用太阳历·····
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
?”
——《中国科学技术史》
“李约瑟难题”
中国
西方
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 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
地位;
科技的发展物质基础和动力 ;
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逐步
阻碍;
确立,提供了政治保障
其他 科举制度、重农抑商、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的 闭关锁国等阻碍先进 推动作用 技术发挥作用
小结: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1.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 统治的需要。
2.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 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3.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不具 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
“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很多重要贡
11C中叶,北宋毕昇发明经济便捷的胶泥活字印刷术
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向西传至
西亚、北非一带,随后又传入了欧洲。
1450年,德意志人 古腾堡改良了中国 的活字印刷术 。
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 得福音更能传扬”。
(三)火药
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
及世界其他地区。
三、《石氏星表》和浑仪
1、天文学产生发展的原因: 1)采集、狩猎和农牧业活动的需要; 2)封建王朝设专门的天象观测机构。
成历史就纵横: ◆春首世秋次《的》的界春记中关上秋录记于》最。载哈中早的雷记的公彗录日元星的前的食公6确、元13切前月年记7“食7录0有、—;星前太战孛4国阳7于6魏黑年北人中子斗石的”及申3是哈7著次世雷《日界天彗食上文星;公》认《, ◆用战赤道国坐人标石记申录用了赤八百道多坐颗标恒记星录的8位0置0多;颗西恒汉关星于的太位阳置黑。子的
(四)指南针
司南
指南针指Biblioteka 鱼指南龟战国《韩非子》:“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北宋《萍州可谈》:“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 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南宋《梦粱录》:“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
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材料: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
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
记载被世界上公认为是有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东汉张衡对月
◆食老做的世了星界最表上早。最的唐早科代学僧的解一星释行表;实:测唐《地代石球《氏子石午星氏线星表·表·》··》·(··是地世位界)上现存最古
2、天文观测仪器:浑仪、简仪等
浑仪
简仪
测上量简古天仪时体的称球创璿面制玑坐是玉标当衡的时,观世简测界称仪上玑器的衡。一。它项浑是先仪由进是一技中重术国重。古的欧代同洲用心直于圆到 环三构百成多,年整 之体 后看 才起 由来丹就麦像天一文个学圆家球第。谷发有明资类料似表装明置,。在公 元古前希郭4腊守世约敬纪早的中简60叶仪年,,。中在浑国清仪就康是已熙望经五远使十镜用四发浑年明仪被前观传世测教界天士上象纪最了理先,安进比当的 天作文废观铜测熔仪 化器 。。 现存为复制品。
元朝: 郭守敬《授时历》(”敬授民时“)
四大农书
时间 作者
成就
世界地位
西汉 氾胜之 《氾胜之书》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
南北朝 贾思勰 《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
元朝 王祯 《农书》 详细包含了农业各方面的知识
明朝 徐光启 《农政全书》 达到了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
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 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提出了因地制宜、 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许多宝贵的思想。
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时间
作者
成就
世界地位
战国问世 西汉编定
《黄帝内经》 中医学奠基之作
东汉末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辩证施治”奠定中医 临床医学基础,被医家
誉为“万世宝典”
明代
李时珍 《本草纲目》
“东方药物巨典” 系统总结16世纪以
前的药物学成就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提供了良好环境; ②生产的不断发展促进科技的进步。 ③民族间、中外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 ④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 ⑤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优 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科学家的不断探索;
甲骨文中的13个数字
算筹记数摆法 算筹是中国古代用来记数、 列式和进行各种数与式演算 的一种工具。算筹是在珠算 发明以前中国独创并且是最 有效的计算工具。
算盘 “随手拨珠,便成答案”
珠算
1. 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早期采用的是_算__筹__,后 演变为算盘,元末明初已出现了现代样式的 算盘;
2. _明__清__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 3. _明__朝__时,珠算法传至朝鲜、日本、东南亚以
课堂总结
“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 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 属于中国人。”
——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
“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 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英国学者李约瑟
当地时间2015年10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委 员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 奖得主。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 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分享该奖项。
2018.8.12;23:05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西指,天下皆秋; 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冠子·环流篇》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认识古代科技发明的特点。
一、 四大发明
是( )
A.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
A
B.统治阶级的重视
C.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D.对外交往的密切
3.除四大发明外,从中国传到欧洲的东西还有很多, 如船尾舵、马镫等器物,菊花、柠檬、柑橘等水果 和植物。柑橘至今在荷兰和德国还被称为“中国苹
果”。这些东西传到欧洲主要通过(B)
A.中国商人 B.阿拉伯人 C.马可·波罗等欧洲人 D.奥斯曼土耳其人
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鲁迅《电的利弊》
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1.造纸术、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 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2.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 落,资产阶级日益壮大;
3.指南针的使用,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总之,四大发明在西欧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 变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一)造纸术
缺点:原料难得,价格昂贵,书写、运输不便
纸发明于何时呢?
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
推论: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
至东汉时,宦官蔡伦
改进了造纸术,用树皮、
麻头等原料造出便于书写
的纸,人称“蔡侯纸” 751年,唐朝与大食战争,一批唐朝造纸工匠被 俘,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后又传入欧洲和北非。 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促进世界文明和 文化的发展;
,甲铁皆透。
——《金史》
火药的起源与炼 丹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是古代炼丹士在炼丹 时无意中配制出来, 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 史。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 火箭、火炮等。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至欧洲,得到进一步改进, 冷兵器时代首先在欧洲结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