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徐悲鸿励志学画》.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教材分析:《徐悲鸿励志学画》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课文讲述了年轻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受到外国学生的嘲笑,他励志学画,以优异的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赞颂了徐悲鸿为祖国争光勤学苦练的精神。
文章以“励志学画”为主线,围绕关键语句“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来展开叙述,“功夫不负有心人”揭示了本文的主旨。
全文层次清楚,按“受辱励志——勤学苦练——轰动世界”的顺序结构全文,脉络分明。
用“更加奋发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等词语承上启下,转承自然。
本文前后都写了那个外国学生,从嘲笑到道歉,前后照应,突出主题。
学情分析:本篇文章条理清晰,可以抓住“徐悲鸿为什么励志学画?怎样励志学画?励志学画结果怎样?”来细细研读课文。
课文中有两处对那个外国学生的语言作了细致描述,侧面烘托了徐悲鸿为国争光的品质,要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加强揣摩,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学习给课文分段。
4.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后为国争光。
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徐悲鸿为祖国人民争气争光,奋发努力、刻苦学画的精神。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读准生字、新词。
2.练习分段。
3.初步走近徐悲鸿,感知他的拳拳爱国之心。
4.理清条理,并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概括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重点:读准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徐悲鸿为祖国人民争气争光,奋发努力、刻苦学画的精神。
教学准备:教师:1.生词黑板。
2.练习题目。
3.写有名言的书签。
4.《骏马图》。
学生:1.读课文,预习词语:2.课前搜集有关徐悲鸿的资料。
教学流程:读名言警句,感受名人品质→展示名画,导入课文→初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精神→细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布置作业教学过程:一、听说训练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3句名人名言,每句读两遍,看谁第一个记住,第一个完整复述的同学将得到老师做的写有名言的书签。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教学设计

6.针对课堂讨论中提到的困难和挑战,制定一个克服计划,记录在日记本上,定期反思自己的进步。
3.学生练习: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绘画作品,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绘画水平给予个性化指导。
4.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总结。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精神内涵。
2.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精神对你们有什么启示?
3.学生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精神内涵。
4.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设计绘画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绘制自己心中的徐悲鸿骏马图。
2.教师示范:教师现场示范绘画步骤,讲解绘画技巧,引导学生注意骏马的形态、线条、色彩等。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关注和成长。
(3)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4)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精神,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以徐悲鸿的代表作品《骏马图》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观察、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徐悲鸿的绘画风格和艺术成就。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精神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勤奋、坚持、自强不息,就能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4.教师强调:希望同学们将这种精神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语文公开课《徐悲鸿励志学画》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语文公开课《徐悲鸿励志学画》第2课时教学设计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抓关键词句,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文本表情达意的效果以及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用意。
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或工具书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成语并体会其中一些词语的感情色彩,正确、美观地书写“倦”字。
2.抓关键词句,反复品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领悟课文内容,并有感情地朗读。
3.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自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徐悲鸿是怎样励志学画的。
2.难点:感悟徐悲鸿勤学苦练的精神,指导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准备:教学PPT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
文中的这些词语,还记得吗?(出示)激怒潜心清苦不知疲倦功夫不负有心人嫉妒冲着震惊鞠了一躬有眼不识泰山2.同学们放声读读这些词语,看看第一行是写谁的?(徐悲鸿)第二行呢?(外国学生)3.师生共说—:课文主要写的是徐悲鸿被外国学生激怒,励志学画的事。
4.请同学们快速略读课文,迅速找到课文中写“功夫不负有心人”的自然段。
(4到6段)二.直奔重点,品悟语言,体味情感(一)过渡: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讨论,你们准备怎样学习这部分内容?(二)预设:1.我们要从文中找一找徐悲鸿下了怎样的功夫?2.我们要从这几段中找一找从哪里看出徐悲鸿下了这样的功夫?3.我们要通过读表现徐悲鸿下了很多功夫……(三)小结:同学们真会学习,但你们仅仅是说了课文写了什么,我们还要研究课文是怎么写的,接下来首先请同学们好好读读课文的4到6段,同学们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可以轻声读,不过别忘了,手里要拿着一枝笔——不动笔墨不读书。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始学习课文)(四)以下内容顺序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时调整。
1.学生自主汇报:PPT出示第五节☆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慕。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7.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

堂7、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学习给课文分段。
3.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重难点:1.理清条理,并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归纳全文。
2.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名言听说师读两遍后,学生复述,练习学生听说能力。
1 .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 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
因为纵使我的祖国生活在耻辱之中, 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裴多菲2.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总是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留下一片悔恨。
——鲁迅二、名画导入师:同学们复述得非常好,说明你们有很好的输入与精彩的输出。
为了表扬你们,老师请你们欣赏一幅名画。
(出示《奔马图》)1.欣赏名画,引出课题2.齐读课题,释疑“励志”讨论:“励志”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查字典理解。
(励,激励;志,志向。
“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指名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3.再读课题,学习质疑堂4.归纳问题,引入新课。
为什么?怎么?结果?(板书出三大问题)三、名篇初读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相比起来,我更相信你们的读书能力。
相信通过你们的认真阅读,会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的。
1.自由读课文,做到读通,读顺。
2.边读边做记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写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怎么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他努力的结果?3.讨论上述思考题,划分段落,师板书。
第一段 为什么? (第1——3自然段)第二段 怎么? ( 第4——6自然段)第三段 结果 (第7——8自然段)四、交流活动1.指名逐段读课文,师生共评。
长句指导: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 真正的/中国人!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1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个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重难点、关键通过朗读,体会徐悲鸿为祖国人民争气争光,发愤努力,刻苦学画的精神。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教具准备徐悲鸿《奔马图》的图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徐悲鸿《奔马图》图片,引导讨论:图上的马给你什么感受?你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吗?你了解徐悲鸿吗?2、板题、解题理解“励志”是什么意思?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
出示,开火车领读。
师生讨论提醒注意:鸿躬(后鼻音)励(边音)怒(鼻音)租(平舌音)指名读、齐读3、多音字看重重新冲着4、指导长句朗读出示、讨论停顿:徐悲鸿 | 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 | 以优异的成绩 | 通过了结业考试。
5、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三、初步感知内容,理清段落1、自读课文,思考:(1)徐悲鸿的志向是什么?(2)为实现这一志向,他是怎么做的?(3)结果怎样?2、练习分段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写徐悲鸿立志?哪几个自然段写他为实现志向而努力?哪几个自然段写他努力的结果?划分段落:第一段(1 —— 3自然段)第二段(4—— 6)自然段第三段(7—— 8自然段)四、质疑,适时师生讨论解答部分疑问五、指导写字1、让学生观察生字,讨论注意点2、教师指导:(1)“倦、绩、鞠”笔画较多,要注意匀称,左窄右宽(2)“倦”右下不要多横(3)“改”左边第三笔是“ ”,不要写成“ ”3、教师范写“疲、倦、改、躬”,学生描红、临写第一课时作业设计一、加偏旁组字,再组词皮且二、在括号里画去不恰当的字再接再(厉励)礼貌(代待)人(奋愤)发努力日夜奔(池驰)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大全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大全《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教材简说《徐悲鸿励志学画》选自苏教版教材第七册第2单元的第三课,这一单元共四篇文章,每篇文章从内容到类型上都不尽相同、各有殊异,如《徐悲鸿励志学画》和《虎门销烟》属于名人故事,《天安门广场》属于说明性文章,而《我给江主席献花》则是一篇以孩子口吻为契入口写成的记叙文。
但殊途同归,这些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同一个主旋律:热爱祖国,以祖国为荣,并积极捍卫国家的尊严。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能力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意境,知道课文大意。
但是,如何从更深层次领会文本的韵外之韵,味外之旨,即:如何将文本中爱国的热情领会点燃,爱国的精神焕发,并内化为他们心灵深处的美好情怀,以至于积极转化为他们今后学习的内在动能,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这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诚如上文所言《徐悲鸿励志学画》是一篇人物故事,故事背景发生在1919年,年轻的徐悲鸿得到了宝贵的留学法国的机会,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饱受列强凌辱,国弱则民遭欺,针对外国学生的嘲笑和不屑,徐悲鸿励志学画,并以优异的成绩为国争光。
故事一方面肯定了徐悲鸿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赞扬了徐悲鸿为国励志学画的可贵精神。
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围绕课题层层渲染,逐渐展开叙述。
1-3为第一个自然段交代徐悲鸿励志学画的起因,大师达仰对徐悲鸿的看重,引起一个外国学生对徐悲鸿的偏见,他励志学画,力求为国争光;4-6为第二个自然段讲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经过,他克服生活的清苦,全身心的投入到辛苦的学画中;7-8为第三自然段讲徐悲鸿学画的结果。
他通过优异的成绩改变了别人的偏见。
下面一起来欣赏各位语文老师亲自编制的《徐悲鸿励志学画》精彩教学设计吧《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文章大全列表《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之二(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施凌)《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之一(佚名)《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之三(作者:语文教研组)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七册《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第七册《徐悲鸿励志学画》说课设计苏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七册《徐悲鸿励志学画》说课稿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徐悲鸿励志学画》说课设计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徐悲鸿励志学画》说课稿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徐悲鸿励志学画》第二课时教案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1教材分析《徐悲鸿励志学画》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三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国画大师徐悲鸿先生在法国留学时受到外国学生嘲笑后励志学画、为国争光的故事,赞扬了他励志学画,为国争光的优秀品质。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理解本课的重点句子,了解徐悲鸿励志学画的过程。
理解能力目标:1、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内容,理解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原因及做法。
2、理解“有志者事竟成”、“有眼不识泰山”的含义,体会徐悲鸿励志成才的做法。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树立立志爱国,矢志报国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有志者事竟成”、“有眼不识泰山”的含义,体会徐悲鸿励志成才的做法。
教学难点:理解徐悲鸿励志学画的过程,体会徐悲鸿是怎样为民族争气争光的。
教学方法:引读法、读中悟,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上节知识回顾1、课文介绍了徐悲鸿的什么事?2、找出课文中能说明徐悲鸿励志学画的语句。
二、深入学习课文(一)学习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1、出示课文片段,学生默读课文,思考:(1)徐悲鸿初到巴黎时遇到了什么事?当时他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2)“激怒”、“偏见”是什么意思?2、读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思考:“真正的中国人”在这里指的是什么样的人?说说你的理解。
3、指导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
徐悲鸿说他要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他又是如何来做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
1、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读一读,想一想:中心句是什么?2、交流。
3、比较句子。
(1)徐悲鸿每天坚持画马。
(2)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想一想:两个句子哪一个写的好些?为什么?4、播放徐悲鸿学习作画的图片。
5、交流:说一说你对“功夫不有心人”的理解。
6、指导朗读课文。
徐悲鸿以自己自强不息、刻苦钻研的精神学习作画,作品轰动了巴黎画界,是欧洲人为之震惊,实现了他要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的愿望,连那位嘲笑他的那位外国人为之折服,让我们听一听外国人对他的评价吧!(三)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1、齐读课文想一想:“有眼不识泰山”是什么意思?那位外国人为什么会向徐悲鸿鞠躬?2、“震惊”是什么意思?3、指导朗读课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三篇

【导语】《徐悲鸿励志学画》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单元的三篇课⽂,讲述的是我国国画⼤师徐悲鸿先⽣在法国留学时受到外国学⽣嘲笑后励志学画、为国争光的故事,赞扬了他励志学画,为国争光的优秀品质。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1、学会17个⽣字,其中⽥字格上⾯的6个只识不写,⽣字组成的词语要理解。
2、学习给课⽂分段,说出段落⼤意。
3、教育学⽣以徐悲鸿为榜样,学习他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点: 教育学⽣以徐悲鸿为榜样,学习他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
教法学法: 启发引导,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揭⽰课题 1、由图导⼊,出⽰徐悲鸿《奔马图》通过提问,简介徐悲鸿。
2、板书课题,理解。
齐读,“励志”是什么意思?指名连起来说说题⽬的意思。
读题⽬质疑。
⼆、初读课⽂ 1、⾃读课⽂。
认读⽣字表中的字,读准每个⽣字的⾳。
在课⽂中画出带有⽣字的词,读顺句⼦。
2、试读课⽂ 指名逐段试读,师⽣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最后再⾃由读。
正⾳:提醒学⽣读准“励”边⾳;“怒”⿐⾳;“租”平⾆⾳。
词语释义:互相交流,已通过什么⽅法了解了那些词义,还有那些词语不理解? 3、学写⽣字 出⽰⽣字词,齐读再次正因。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写字。
学⽣描红。
三、在读课⽂,理清段落 1、⾃由读、思考 徐悲鸿的志向是什么?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讨论归纳分为三部分。
2、练习分段 3、指名安分好段落朗读课⽂。
四、作业 第⼆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检查 1、指读⽣字词。
2、辨析多⾳字。
⼆、细读课⽂ 1、读题引⼊,齐读课题。
徐悲鸿⽴下了什么志向?⼩声读1-3⾃然段。
出⽰“必须⽤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下真正的中国⼈。
”体会徐悲鸿说这句话时的想法及⼼情,讨论为什么这么激动? 2、指读外国学⽣的话。
外国学⽣的话有⼏层意思? 那⼀句话最使我们⽓愤? 讨论:抓住“很不礼貌、冲着、别以为、天堂、也成不了才”等,读除外国学⽣的傲慢,欺⼈的语⽓,体会此时徐悲鸿的⼼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题:徐悲鸿励志学画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七册
主备教师: 授课时间: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结合课文体会词义;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3、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
大为国争光。
教学重点:
品读感悟,激发学生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观察图上的骏马,说说有何感受,引出“徐悲鸿”。
2、简介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为近代乡
村画家,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家。10多岁到上海,后勤工俭学赴法国学
画,师从达仰。经过勤奋刻苦的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成归
国后从事美术教育。
3、导入:你想知道徐悲鸿年轻时学画的故事吗?想知道他为什么
会画得这么好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述徐悲鸿奋发努力学习绘画的
刘课文。
板书课题:徐悲鸿励志学画
4、指导读准“励”字,了解“励志”的意思:奋发志气,把精力
集中在某方面。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教学调整☆
检查:
①出示课后生字,读准字音。
②区分下列字音:
前鼻音:不知疲倦犯错误
后鼻音:徐悲鸿鞠躬
③读谁下列多音字:
冲着向前冲看重重新
2、再读课文,用“读书要做记号”中学到的方法,在课本上做记
号。
检查
①朗读下列词语:
成绩 改变 错误 不知疲倦
优异 激怒 清苦 勇往直前
②哪些词语读懂了,是怎样读懂的?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同学可
帮助解决,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弄懂的)?
3、三读课文,读通句子。
检查:
①指导读好下列长句,读出停顿:
年轻的画题师徐悲鸿考取了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后来又向法国著名
的绘画大师达仰学画。
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
②指名分自然段逐段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正音。
三、指导书写生字。
租、绩、误:左窄右宽。
四、作业。
1、见习字册。
2、选择下列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看重重新冲着
第二课时
一、设疑导入:
师:课文题目是------(生:《徐悲鸿励志学画》,)谁来说说你对“励
志”的理解?
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他为什么要立这样的志?他有没有实现自己
的志愿?让我们来学习课文,解开这个迷团。
二、 精读品味:
(一)、学习“受辱立志”:
大家喜欢听音乐吗?音乐总有引子、高潮和尾声,文章与音乐是相
通的,这篇课文的引子是什么?(生答:受辱立志)
2、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的第一部分,边读边想:你在这部分读懂
了什么?
(学生自读、找句)
3、交流:
生:我知道了徐悲鸿年轻时很了不起,法国著名绘画大师达仰很看
重他。
生:我读懂了徐悲鸿立的志是: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
正的中国人。
生:我读懂了徐悲鸿为什么要立志。是因为一个外国学生嘲笑说中
国人成不了才。
4、谁来读外国学生的话?(生读,评价,要读出嘲讽的语气)
理解: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生:到最好的环境中去学画也不能成才。
生:学到死也没有用。……
5、这个外国学生太目中无人了!徐悲鸿受到这样的侮辱,他是怎么
想的?
(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读书要读出人物的内心感受,请你读好这句话。(板书:用“心”读
好这句话。)
指生读,读出坚定的语气。齐读这句话。
谈谈你对“真正的中国人”的理解。
生:就是有骨气的人。就是不怕困难的人。是有志气、有恒心的中
国人。……
(二)、学习“勤学苦练”:
1、 徐悲鸿立志以后,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来学习这首乐曲的“高
潮”部分。
自读第二部分,把文中写徐悲鸿怎么做的这些有力的音符找出来。
2交流:
a、生答: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
驰,勇往直前。
师:以前的他努力吗?为什么要“更加”奋发努力?
(出示《骏马图》)请你想象一下他是如何的日夜奔驰,勇往直前的?
是因为他知道-----(“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生齐读这句话。)
b、生答: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师:什么叫“潜心临摹”?临摹什么?一整天是什么概念?徐悲鸿
为什么要这么勤奋学画?
(“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生齐读这句
话。)
c、生答: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
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师:你们的学习用品是哪里来的?徐悲鸿有没有这样的条件?但为
了学好画,他什么都能省,什么都能将就。生活是如此的------(清苦)。
他这样做,仍然是为了--------(“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
的中国人。” 生用“心”读好这句话。)
3、 大家齐读这一部分。读后想想这一部分三个自然段之间的关
系。(总分)
其实前一个自然段还是承上启下段,承接上文立下宏志。
(三)、学习“轰动世界”:
1、徐悲鸿的努力有没有白费?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了,
他的画展轰动了世界,他真的用事实让外国学生重新认识了真正的中国
人。
2、 理解“功夫不负有心人”。
生:只要下了功夫,努力了,就一定有收获。
生: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生:你下了苦功,黄天不负有心人,你肯定会成功的。……
3、师:是啊,徐悲鸿获得了成功,曾经嘲笑侮辱过他的那个外国学
生呢?
(出示: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
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说说你对“有眼不识泰山”的理解。(学生交流)
指生读,读出愧疚的心理。
(与开始时外国学生说的话进行对比)
师:是什么让这个外国学生有如此大的改变?
(是徐悲鸿励志学画、勤奋刻苦的精神,是徐悲鸿由此而取得的成
绩。)
4、师:这样的“尾声”你满意吗?
三、用“心”对话:
徐悲鸿的成功是因为他有有一个坚定的学画信念,有一颗强烈的爱
国之心,他为我们祖国争了光!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也是如此,只有树立
目标,下定决心,才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才能面对挑战,才会获得成功。
看着徐悲鸿的《骏马图》,我们仿佛看到了徐悲鸿先生意气风发的雄姿,
你此时,有什么想要向他诉说的吗?
(先在本子上试写,再全班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