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柜布线规范

合集下载

电气控制柜的布线要求

电气控制柜的布线要求

电气控制柜的布线要求1.控制柜布线应考虑电路的功能需求及设备的布局,合理划分布线区域。

常见的电气设备包括电源开关、电能计量仪表、保险丝、断路器、继电器、PLC、变频器等,应根据设备种类和功用合理布置其位置。

同时,应预留足够的空间以方便后续的维修和检修工作。

2.控制柜布线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如国家电工标准、工业规范等。

布线过程中应注意线缆的选用、连接方式、绝缘处理等。

线缆的选用应根据具体电流、电压和信号要求来选择。

各个线缆之间不应有交叉或纠缠,以免导致干扰和故障。

3.控制柜布线应尽量使电气线缆与控制柜的金属架构保持良好的接地连接,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对于一些特殊场合,还应配备综合保护装置,如过电压保护、漏电保护、短路保护等。

此外,应避免电路和设备之间的干扰,为敏感设备提供独立接地。

4.控制柜布线应有明确的标识,以便于操作与维护。

可以采用颜色编码、编号、图形标识等方式,将每个线缆与其相应的设备或终端进行关联标识。

在布线过程中应保持清晰、整齐,以便于查找和排除故障。

5.控制柜布线应避免过于密集或拥挤,要保持一定的间距以方便空气循环和散热。

尤其是对于高功率和频繁运行的设备,应留出足够的空间进行散热和冷却,以避免过热导致设备故障。

6.控制柜布线应考虑电缆的绕线半径和最小弯曲半径,以保证电缆的寿命。

过小的弯曲可能会导致电缆导体损伤和绝缘破裂。

通常应保持电缆的绕线半径不小于电缆直径的10倍。

7.控制柜布线应注意防火和防水措施。

布线区域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并应配备相应防火设施。

对于潮湿或有水汽的场所,应采用防水措施,如选用防水电缆、布置防水套管等。

综上所述,电气控制柜的布线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合理划分布线区域,注意电气设备的布局和位置。

布线过程中应注意线缆的选择、连接方式、接地处理等,保证电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应注意标识、散热、线缆弯曲半径、防火防水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合理的布线设计和施工,可以提高控制柜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标准

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标准

电气控制柜(箱) 安装接线配线规范2014年5月设计文件名称 安装接线配线规范产品型号、名称GRU1川川汨冃巩分有服公司SICHUR -!匸i- IMITEO4. 电控柜(箱)电器元辅件安装规范4.1. 电控柜(箱)电器元器件安装规范:4.1.1 按产品电气原理图进行安装;根据电气原理图和电气元件清单领取元器件等各类材料。

4. 1.2元器件和辅件的代用,须经技术部门同意,并办理代用手续后,方可用于装配不产生危险层现象,紧固后应露出1-8牙,不接导线的螺钉也应拧紧连接接地线到柜内接地排上电柜进线母排单相截面面积1/25. 1.2按电气元件清单和电气原理图的要求确定布线方案,导线排列应均匀合理,作到横平竖直、整齐美观。

5.1.3导线不允许受压力,以免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减少其寿命,在线或线束的转弯处应有过渡,线束应有固定座或线夹以免振动或冲击,硬导线接线端应有V 型缓冲击电器元件端头或导线通过金属孔时,必须加装绝缘套圈,不容许从母线相间或安装孔中穿过。

5.2线径选择:5. 2. 1 一次线导线线径选择:以电控柜(箱)内交流接触器额定电流为该回路额定电流,选择线径参考表一导线载流量。

表5.2.2二次线路的导线采用截面积在0.5-1.5 mm2范围内的聚氯乙稀塑料铜芯线,模拟量采用屏蔽电缆接线。

5. 2.3号牌管管径必须与导线线径匹配。

若导线截面积大于10mm 2,可不用号牌管,采用标签打印机打印好线号,粘贴在热缩管或导线上。

5.3导线颜色5. 3. 1 一次线导线的颜色统一采用黑色,必须用不同颜色的预绝缘端头或热缩管标识每相颜色,三相分别用黄色(U 相),绿色(V相),红色(W 相)区分,N线用蓝色.特殊的按电气清单和图纸要求执行。

5. 3. 2二次回路使用导线颜色规范如表二,:特殊的按电气清单和图纸要求执行表5.4下线步骤和方法5. 4.1下线长度比试测的线稍长。

二次线下线长度比试测的线大约长40- 50 m m ,以防导线经捆扎后长度不够。

控制柜布线规范

控制柜布线规范

控制柜布线工艺总体规定一、线槽1、保证主干线槽横平竖直,布放过线槽时保证线槽间接缝要对齐2、线槽要布局合理、美观,布放按“目”字排列;3、线槽用自攻螺丝固定期力矩要合适,不得将线槽拧变形。

4、线槽盖板切缝应垂直整洁,无毛刺和划伤,缝隙不不小于1mm 。

5、1800*800*600 旳控制柜,采用5080 旳线槽600*400*200 旳控制柜,采用3550 旳线槽门上采用2535 旳线槽二、模块布置1、同类型模块要布放在一起,左右、上下要排列整洁,;2、不一样模块间布放要留有一定旳间隔,以减少其互相间干扰,同步也是对各模块单元旳划分;3、不一样种类旳模块如高度或宽度不一样,布放时在不影响其功能旳前提下取两种模块旳中线对齐。

4、模块布放安装时,应尽量将高度相似旳部件放到一排,一是为了美观,二是为了布放线槽和接线时以便。

5、控制柜采用前维护式,所有模块应考虑到后来拆卸更换。

三、接线端子排1、接线端子排一般排放在控制柜或控制台旳最下方,如有接地铜条则接地铜条安装在最下方;2、每排接线端子应有上下两条过线槽;(一般指信号线和控制线)3、接线端子在所有线都接完之后要将空接线端子排上旳螺丝拧紧,以免在运送过程中丢失,4、接线端子在安装时应留有10%-15%旳余量。

四、线号管1、同一线径旳线,采用同线径旳线号管,如两根共用一种号码管可合适加粗;2、线号管文字方向遵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旳规则;3、在接完所有线之后要将同一单元内所有套管对齐,文字朝外,以便与检修。

4、所有号码管统一长度为18mm,动力线字号为4 号字,信号线为3 号字。

五、线缆1、动力线动力线要根据接触器电流选择合适旳线径,三相线路按黄、绿、红次序排放,零线使用蓝色。

2、信号线1.线缆走向要横平竖直,两端必须将冷压头(又名插针)压上;2.线缆布置时要顺滑,防止硬拉乱扯,不能对器件产生拉扯力,为后来维修提供以便。

3.不在线槽内旳线用缠绕管将其缠起来,保证外面只能看到标号、接头部份;4.信号线和电缆线应尽量防止重叠,以免产生干扰。

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标准

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标准

@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2014年5月》。

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公司生产的各种低压电气控制柜(箱)、仪表盘及非标准电器产品的安装、接线、配线。

】2.目的规范电气控制柜(箱)的安装、接线、配线,提升产品品质。

3.参照标准IEC 60204-1:2000GBGBT】GBT;4.电控柜(箱)电器元辅件安装规范4.1.电控柜(箱)电器元器件安装规范:4.1.1按产品电气原理图进行安装;根据电气原理图和电气元件清单领取元器件等各类材料。

*4.1.2元器件和辅件的代用,须经技术部门同意,并办理代用手续后,方可用于装配。

4.1.3安装前仔细检查元器件是否完整无损,并经入厂检验合格,具有产品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的方可进行装配。

装配过程中如果发现元器件有问题,凡能修复的应及时修复,不能修复的应更换新的元器件。

4.1.4元器件安装和布置必须考虑到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维修容易,牢固可靠,对称一致,整齐美观。

4.1.5装配元器件时,安装件应轻拿轻放,避免震动磕碰变形油漆脱落,所有电镀件的镀层(包括元件本身的电镀件和紧固件)不得有起皮、脱落、发黑、发霉及生锈等现象;仪表板、元件板安装,应先衬橡胶条,后上仪表板、元件板;装配板件时允许用木锤轻轻敲打,不允许用铁器猛击。

一般大型器件应安装于条架或角钢上,小型器件应安装于座板或板条上。

所有元件应按照其制造厂的安装条件(包括使用条件所需的飞弧距离,拆卸灭弧装置需要的空间等)进行安装,对于手动操作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所有电器件(除电阻外),应牢固的固定在滑架或支架上,不得悬吊在其它电器的端子或连接上。

—安装主回路元器件时,一般应保证上、下器件的B相接点对正,器件之间应有母线安装的足够距离,数量多的同一型号规格的元器件须安装一致。

4.2.紧固件和紧固方式:所需的紧固件(螺钉、螺母、垫圈等)应有相应的防锈保护层(镀锌、发蓝等),方可用于安装。

电气控制柜布线有哪些注意事项-

电气控制柜布线有哪些注意事项-

电气控制柜布线有哪些注意事项?一:关于电器部分:1. 小型断路器输入侧与输出侧接线倒置。

2. 电器部品线圈电压与图纸之电压不相符,特殊是小型继电器及指示灯之电压易错。

3.电器的正负极性接反,直流电器的内部有许多元件是有正负极性的,比如:电解电容,晶体管,集成电路等....这些元件对正负极性是特别敏感的,一旦加载负压的时候就很简单烧毁.二:关于端子压接:1.线与端子之间未压紧:线与端子之间需压紧,主要是防止他们之间接触电阻过大,当大的电流通过时,在接触处,形成一个较大发热体,从而加速接触表面快速氧化,进一步加大接触电阻。

消失此种状况,对于信号线会造成信息时断时续。

对于动力回路,会烧毁器件及整个掌握盘。

处理:端子压着之后用以适当的力气拉扯,如遇大功率动力回路,需用液压钳选择当前线径模具逐级向下换取,直至端子与导线无缝隙为止。

2. 线径与端子规格不相符:当线与端子不相符时,虽然我们感觉到线已拉不出来,但此时线与端子之间的接触为点接触,接触电阻还是特别大。

还是会造成以上所提到的现象产生。

处理:如遇松动的端子或线径与端子不符时,导线接头必需回折方才进行压着,增加接触面积及防止松动。

三:关于端子插入电器部位:1. 将线插入小型断路器接线桩下部,通过反向拧紧螺栓来锁紧端子。

表面上看线已压牢在断路器上,其实因端子与断路器端桩未充分接触,仍为虚接。

2.端子侧翻或与电器部品接线处不匹配,加再大的力,端子端面亦与部品接线处导电不能充分接触。

3. 动力回路接线时,色套或线码套入过前,从而直接压在电器部品导电部,造成线与电器部品导电部悬空,未充分接触。

4. 将端子接入电器部位时,同一部位接入超过两根以上导线,表面上看导线以牢牢连接与电器部品。

其实因夹在中间部位的导线接触面积削减,如引起发热等现象产生。

四:关于接线时的紧固:1. 螺栓螺母损坏变形,不要用老虎钳紧固或松动螺栓螺母,以防造成损坏,用活口扳手时要调整好开口,防止将螺栓螺母损坏变形,造成不易拆装。

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工艺(一)2024

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工艺(一)2024

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工艺(一)引言概述:电气控制柜作为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常运行离不开合理的回路布线工艺。

本文将从布线工艺的角度出发,分析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的相关内容,包括线缆选择、回路设计、接线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气控制柜的布线工艺。

正文:一、线缆选择1.1 考虑工作环境:根据不同工作环境的需求,选择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要求的线缆。

1.2 电流容量选择:根据回路所需的电流容量确定线缆的截面积,避免线缆过载或电流不足的情况。

1.3 绝缘材料选择:根据使用环境和安全要求选择合适的线缆绝缘材料,确保线缆的绝缘性能。

二、回路设计2.1 需求分析:明确回路的功能和要求,综合考虑设备连接、信号传输等因素,进行回路设计。

2.2 回路划分:根据设备的功能和控制要求,将回路分为不同的部分,进行细化设计。

2.3 回路连接方式:根据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如并联连接、串联连接等。

2.4 信号隔离设计:对需要进行信号隔离的回路进行设计,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2.5 确定回路编号:为了方便维护和管理,为每个回路分配唯一的编号,确保回路的准确标识。

三、接线方式3.1 接线端子选择:根据回路的电流和电压要求,选择合适的接线端子,确保接线的安全可靠性。

3.2 接线方式选择:根据回路的复杂程度和布线空间的限制,选择合适的接线方式,如集中接线、分布接线等。

3.3 接线顺序安排:根据回路的功能和便于排查故障的考虑,合理安排各个回路的接线顺序。

3.4 接线标识:为了方便维护和排查故障,为每个接线点进行标识,避免接线错误或混乱。

四、布线标准4.1 设备安装要求:根据设备的安装要求进行布线,如设备的间距、散热要求等。

4.2 回路隔离:对不同功能的回路进行合理的隔离,避免干扰和相互影响。

4.3 防护措施:为了防止线缆被外界物体损坏,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如使用护套、保护管等。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方法(图解)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方法(图解)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图解)以下是一个图文并茂的配电柜接线工艺规范教程1 元器件安装1.1 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适用条件需要的灭弧距离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1.2 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1.3 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1.4 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1.5 必须按图安装(如果有图)1.6 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1.7 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1.8 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指示仪表、指示灯0.6-2.0电能计量仪表0.6-1.8控制开关、按钮0.6-2.0紧急操作件0.8-1.6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操作方便。

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维修容易。

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 条的规定。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9 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10 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1.11 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12 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

额定功率为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下图为错误接法1.13 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1.14 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

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a) 端子的标识1.15 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

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b) 双重的标识1.16 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c) 门上的器件1.17 保护接地连续性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

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工艺要求(一)2024

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工艺要求(一)2024

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工艺要求(一)引言概述:电气控制柜的二次回路布线在工程项目中起着关键作用,它负责传输电信号,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为确保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的质量和安全性,有必要制定相应的工艺要求,以便在实施过程中正确操作。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的工艺要求。

正文:1. 电缆的选择和敷设a. 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电缆类型和规格,如阻燃、耐高温等。

b. 在敷设过程中,应保持电缆的整齐、紧密和均匀,避免交叉和扭曲。

c. 电缆应远离热源和机械设备,避免损坏。

2. 过电流保护装置的安装a. 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过电流保护装置。

b. 安装过电流保护装置时,应严格按照厂家提供的安装说明进行操作。

c. 过电流保护装置应安装在电气控制柜的合适位置,并保持可靠固定。

3. 接线端子的选择和标识a. 选择符合工程要求的接线端子,如可靠性高、耐腐蚀等。

b. 在接线端子上进行标识,标明电缆名称、连接点、方向等信息,方便维护人员进行检修。

4. 接地系统的布置和测试a. 确保电气控制柜的金属外壳与地线良好接触,并保持低阻抗连接。

b. 在适当位置设置接地引线,并进行测试,确保接地系统的正常工作。

5. 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a. 安装和使用相应的安全栅栏、隔离开关等设备,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b. 配备适当的防火设备和灭火器材,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总结: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的工艺要求对于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通过正确选择电缆和接线端子,安装过电流保护装置,布置和测试接地系统,以及实施安全防护措施,可以确保电气控制柜的二次回路布线安全可靠,为工程项目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柜布线工艺总体要求
一、线槽
1、保证主干线槽横平竖直,布放过线槽时保证线槽间接缝要对齐
2、线槽要布局合理、美观,布放按“目”字排列;
3、线槽用自攻螺丝固定时力矩要适当,不得将线槽拧变形。

4、线槽盖板切缝应垂直整齐,无毛刺和划伤,缝隙小于1mm。

5、1800*800*600的控制柜,采用5080的线槽
600*400*200的控制柜,采用3550的线槽
门上采用2535的线槽
二、模块布置
1、同类型模块要布放在一起,左右、上下要排列整齐,;
2、不同模块间布放要留有一定的间隔,以减少其相互间干扰,同时也是对各模块单元的划分;
3、不同种类的模块如高度或宽度不同,布放时在不影响其功能的前提下取两种模块的中线对齐。

4、模块布放安装时,应尽量将高度相同的部件放到一排,一是为了美观,二是为了布放线槽和接线时方便。

5、控制柜采用前维护式,所有模块应考虑到日后拆卸更换。

三、接线端子排
1、接线端子排一般排放在控制柜或控制台的最下方,如有接地铜条则接地铜条安装在最下方;
2、每排接线端子应有上下两条过线槽;(通常指信号线和控制线)
3、接线端子在所有线都接完之后要将空接线端子排上的螺丝拧紧,以免在运输过程中丢失,
4、接线端子在安装时应留有10%-15%的余量。

四、线号管
1、同一线径的线,采用同线径的线号管,如两根共用一个号码管可适当加粗;
2、线号管文字方向遵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规则;
3、在接完所有线之后要将同一单元内所有套管对齐,文字朝外,以便与检修。

4、所有号码管统一长度为18mm,动力线字号为4号字,信号线为3号字。

五、线缆
1、动力线
动力线要根据接触器电流选择合适的线径,三相线路按黄、绿、红顺序排放,零线使用蓝色。

2、信号线
1.线缆走向要横平竖直,两端必须将冷压头(又名插针)压上;
2.线缆布置时要顺滑,避免硬拉乱扯,不能对器件产生拉扯力,为以后维修提供方便。

3.不在线槽内的线用缠绕管将其缠起来,保证外面只能看到标号、接头部份;
4.信号线和电缆线应尽量避免重叠,以免产生干扰。

5.线槽内动力线和信号线分别用扎带捆扎整齐。

六、冷压线卡
1.微型断路器使用无绝缘套空心管。

2.接触器、继电器使用U形端子
3、PLC、变频器、电流变送器,多功能表等使用带绝缘套空心管。

七、标识标牌
1.面板标牌框不得歪斜,横平竖直。

2.线槽盖上贴上每个器件的标识,沿线槽边贴直。

3.每个控制柜的图纸要塑封后贴于控制柜左侧板上,不得歪斜,高度适中,便于日后查看检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