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端午节主题班会课件(精品)
合集下载
《端午节》主题班会ppt课件(图文)

端午节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传承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弘扬爱国精神: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凝聚民心:传统节日,加强民族团结、凝聚民心的重要方式 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旅游、食品等
端午节在世界文化中的影响和贡献
传承传统文化: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承和弘扬,有助于了 解和认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参加庆祝活动,体验传统文化魅力
赛龙舟:团结协 作,感受传统文 化的魅力
包粽子:学习传 统手艺,体验端 午节特色美食
赏花灯:欣赏精 美的花灯,感受 浓厚的节日氛围
传统习俗:了解端 午节的历史和文化 背景,传承中华民 族传统文化
向身边的老人请教,了解更多传统习俗和礼仪
端午节起源和传说 传统习俗:挂艾叶、菖蒲,吃粽子,赛龙舟等 端午节的意义和价值 向身边的老人请教,了解更多传统习俗和礼仪的好处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
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的诗词歌赋
屈原:楚辞 唐代:杜甫、韩愈等 宋代:陆游、辛弃疾等 明代:高启、李东阳等
端午节的传统艺术
龙舟竞渡
悬挂艾叶和菖蒲
编制五彩丝线 喝雄黄酒和吃粽子
端午节的饮食文化
吃粽子:用糯米、芦苇叶等制作而成,寓意“驱邪避害” 吃艾草粽:用艾草汁液浸泡糯米制作而成,具有特殊香气,寓意“驱邪保平安” 吃五色饭:用红、黄、蓝、黑、白五种颜色的米粒制作而成,寓意“吉祥如意” 吃五毒饼:以面粉、糖、油等制作而成,上面印有五毒图案,寓意“驱邪避害”
端午节主题讲座: 邀请专家学者讲 解端午节的起源、 传统习俗和重要 性。
端午文化体验活 动:设置包粽子、 做香囊、画龙舟 等体验环节,让 学生亲身感受端 午节的文化氛围。
2020 端午节课件 端午节主题班会课件

II.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 人屈原。
二 端午节诗词赏析
端午
您的标(题唐写)在文这秀里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您的,标题写在这里
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 端午节诗词赏析
五月五日
您的标题写在这里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您的没标后题写踪在。这里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节习俗之划龙舟
端午节习俗之系五色丝线
I. 五色丝线,又俗称五色丝、五彩丝。古俗名称避兵缯、朱索等。系在蚊帐、摇篮上的又叫宛转 绳、健绳。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 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II. 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 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 水将瘟疫、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 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 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 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 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 以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娱乐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 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二 端午节诗词赏析
端午
您的标(题唐写)在文这秀里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您的,标题写在这里
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 端午节诗词赏析
五月五日
您的标题写在这里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您的没标后题写踪在。这里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节习俗之划龙舟
端午节习俗之系五色丝线
I. 五色丝线,又俗称五色丝、五彩丝。古俗名称避兵缯、朱索等。系在蚊帐、摇篮上的又叫宛转 绳、健绳。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 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II. 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 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 水将瘟疫、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 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 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 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 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 以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娱乐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 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端午节主题班会课件PPT课件

•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 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华传统文化 之 端午节
• 端午申请“非遗”及定为法定节假日的 意义和作用:
• 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有利于保 护民俗文化。中华传统Βιβλιοθήκη 化 之 端午节四、辅导员总结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不仅是同学们,包括老师自己都对端午节加深了了 解。我们就以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 段话来结束今天的主题班会,也希望同学们用这段话来勉励自己,在四年 级阶段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努力学习,坚定信念,热爱班级,争创优秀班集 体,从身边的小事起。祝亲爱的同学们端午安康!注意安全!
pèi
的Te,xt内in装he有re中草药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pèi náng
佩香囊,既是一种民俗,也是一种保健的方法。古人为了
bì xié qū wēn
shuān
避邪驱瘟 ,用中药制成香袋拴在孩子们的身上。
戴 香 包
15
长命缕
端午节,妇女们用 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或 绒线,拴在儿童手臂、 手腕(男左女右)等处; 或悬挂于儿童胸前、蚊 帐、摇篮。据说,五色 丝象征五色龙,可以免 除瘟病,使人健康长寿。
—屈原
纪念屈原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 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 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 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 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二、端午的传统习俗
育传统美德 扬爱国之心
四一中队
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 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 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 龙舟,挂蒿草,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 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 。
中华传统文化 之 端午节
• 端午申请“非遗”及定为法定节假日的 意义和作用:
• 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有利于保 护民俗文化。中华传统Βιβλιοθήκη 化 之 端午节四、辅导员总结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不仅是同学们,包括老师自己都对端午节加深了了 解。我们就以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 段话来结束今天的主题班会,也希望同学们用这段话来勉励自己,在四年 级阶段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努力学习,坚定信念,热爱班级,争创优秀班集 体,从身边的小事起。祝亲爱的同学们端午安康!注意安全!
pèi
的Te,xt内in装he有re中草药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pèi náng
佩香囊,既是一种民俗,也是一种保健的方法。古人为了
bì xié qū wēn
shuān
避邪驱瘟 ,用中药制成香袋拴在孩子们的身上。
戴 香 包
15
长命缕
端午节,妇女们用 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或 绒线,拴在儿童手臂、 手腕(男左女右)等处; 或悬挂于儿童胸前、蚊 帐、摇篮。据说,五色 丝象征五色龙,可以免 除瘟病,使人健康长寿。
—屈原
纪念屈原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 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 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 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 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二、端午的传统习俗
育传统美德 扬爱国之心
四一中队
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 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 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 龙舟,挂蒿草,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 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 。
《端午主题班会》ppt课件(图文)

屈原的诗歌
《离骚》、《九歌》等作品展现了屈原的才华和思想,他的 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端午节相关的诗词欣赏
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 纪念屈原。人们在端午节时会赛龙舟 、吃粽子、挂艾叶、饮雄黄酒等,以 表达对屈原的怀念和敬仰。
端午节诗词欣赏
《乙卯重五诗》、《端午》等作品描 绘了端午节的习俗和场景,表达了人 们对屈原的怀念和敬仰之情。这些诗 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中国文学 史上的经典之作。
02
组织同学们参与端午节的相关活 动,如包粽子、赛龙舟等,增强 同学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PPT课件向同学们介 绍端午节的起源、习俗、饮食等方面的文化知识,让同学们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践行端午节的文化传统,如悬挂艾叶、佩戴香囊等,让传统 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防溺水安全提示
总结词:提醒学生在端午节期
间注意防溺水安全,避免发生
意外事故。
01
详细描述
02
不要到无安全设施和无人看护
的水域游泳或玩耍。
03
学会基本的自救技能,如保持 冷静、呼救、寻求帮助等。
04
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和教
育,确保孩子了解防溺水知识
。
05
注意河流、池塘、水井等水源
的安全性,避免接触危险水域
05
端午节的安全与健康提示
食品安全提示
总结词:了解端午节食品安全的注意事项,预 防食物中毒和肠胃不适。
01
选择新鲜、卫生的食材,避免食用过期变 质的食品。
03
02
《离骚》、《九歌》等作品展现了屈原的才华和思想,他的 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端午节相关的诗词欣赏
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 纪念屈原。人们在端午节时会赛龙舟 、吃粽子、挂艾叶、饮雄黄酒等,以 表达对屈原的怀念和敬仰。
端午节诗词欣赏
《乙卯重五诗》、《端午》等作品描 绘了端午节的习俗和场景,表达了人 们对屈原的怀念和敬仰之情。这些诗 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中国文学 史上的经典之作。
02
组织同学们参与端午节的相关活 动,如包粽子、赛龙舟等,增强 同学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PPT课件向同学们介 绍端午节的起源、习俗、饮食等方面的文化知识,让同学们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践行端午节的文化传统,如悬挂艾叶、佩戴香囊等,让传统 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防溺水安全提示
总结词:提醒学生在端午节期
间注意防溺水安全,避免发生
意外事故。
01
详细描述
02
不要到无安全设施和无人看护
的水域游泳或玩耍。
03
学会基本的自救技能,如保持 冷静、呼救、寻求帮助等。
04
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和教
育,确保孩子了解防溺水知识
。
05
注意河流、池塘、水井等水源
的安全性,避免接触危险水域
05
端午节的安全与健康提示
食品安全提示
总结词:了解端午节食品安全的注意事项,预 防食物中毒和肠胃不适。
01
选择新鲜、卫生的食材,避免食用过期变 质的食品。
03
02
《端午主题班会》ppt课件(图文)

端午节的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民间习俗到成为国家法定节 日,端午节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演 变。
02
端午节的习俗
赛龙舟
01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富激 情和活力的习俗之一。
02
人们通过划龙舟比赛, 展示团结协作和拼搏进 取的精神。
03
赛龙舟活动通常在江河 湖海等水域举行,吸引 大量观众前来观看。
04
在端午节期间,各地会 举办各种级别的龙舟比 赛,为节日增添浓厚的 氛围。
屈原在流放中写下了 《离骚》等诗篇,表 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 情。
白蛇传的故事
《白蛇传》讲述了白蛇精与许仙 的爱情故事。
白蛇精为了报恩,化为人形与许 仙结为夫妻。
但他们的爱情受到了天庭的阻挠 ,最终白蛇被压在雷峰塔下。
其他端午节传说和故事
01
02
03
赛龙舟
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在端 午节这天举行龙舟比赛。
03
端午节的文化意义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01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通过 讲述屈原的故事,弘扬其忧国忧 民、以身许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02
端午节习俗如赛龙舟、包粽子等 ,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和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国家认同 感和民族自豪感。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过班 会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起 源、习俗和传统文化内涵。
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屈原投江
据传,屈原在楚国被陷害后投江自尽 ,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每年农历五 月初五划龙舟、吃粽子。
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除了屈原投江外,还有伍子胥、白蛇 传说等与端午节起源相关的故事。
端午节的起源历史
端午节起源时间
端午节的传承与创新
端午节主题班会ppt

2020/7/31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 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 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 英国20人20/7也/31 有仿效中国人的做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2020/7/31
2020/7/31
2020/7/31
端午节诗选
端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020/7/31
中华传统文化 之 端午节
端午节诗选
2020/7/31
2020/7/31
1.屈原是我国春秋时期哪国人?( B) (A)秦国(B)楚国(C)魏国 2.端午节是我国2000多年的旧习俗,要吃哪些食品?( B) (A)馒头(B)粽子(C)樱桃(D)栗子(d)雄黄酒
2020/7/31
为了风雨中的祖国 你奉献出满腔赤诚 在黑雾弥漫的朝廷里 谁理解你的正直,你的忠贞? 群鸦聒噪 而白鹤孤立 你是纯真的诗人呵 决不肯唯唯诺诺 你的道路像一颗流星 陨落于大海 一道眩目的霞光 从汨罗江上腾空而起 穿过漫漫的长空 永远在人民心中闪耀 在历史的波涛起伏的长河上 划过多少纪念你的龙舟 有多少旗幡为你招魂呀!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的习俗
•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 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
有以下几种形式:
•
赛龙舟
•
吃粽子
•
佩香囊
•
悬艾叶、菖蒲
•
采药(采百草)
2020/7/31
中华传统文化 之 端午节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 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 掉屈原的尸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 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 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 英国20人20/7也/31 有仿效中国人的做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2020/7/31
2020/7/31
2020/7/31
端午节诗选
端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020/7/31
中华传统文化 之 端午节
端午节诗选
2020/7/31
2020/7/31
1.屈原是我国春秋时期哪国人?( B) (A)秦国(B)楚国(C)魏国 2.端午节是我国2000多年的旧习俗,要吃哪些食品?( B) (A)馒头(B)粽子(C)樱桃(D)栗子(d)雄黄酒
2020/7/31
为了风雨中的祖国 你奉献出满腔赤诚 在黑雾弥漫的朝廷里 谁理解你的正直,你的忠贞? 群鸦聒噪 而白鹤孤立 你是纯真的诗人呵 决不肯唯唯诺诺 你的道路像一颗流星 陨落于大海 一道眩目的霞光 从汨罗江上腾空而起 穿过漫漫的长空 永远在人民心中闪耀 在历史的波涛起伏的长河上 划过多少纪念你的龙舟 有多少旗幡为你招魂呀!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的习俗
•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 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
有以下几种形式:
•
赛龙舟
•
吃粽子
•
佩香囊
•
悬艾叶、菖蒲
•
采药(采百草)
2020/7/31
中华传统文化 之 端午节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 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 掉屈原的尸体。
端午节-主题班会 课件(共21张ppt)

17
• 但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 且吴越之地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 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 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 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端午 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 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8
•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 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 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 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 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 怀。但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且 吴越之地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 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 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 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 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
知道了关于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 许多知识后
2
起源
• 据《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 五,盖端字之转音也。“端”字有“初始” 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 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 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
3
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
• 有传说端午节是为了 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 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 殉国。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 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 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0
知识大问答
11
•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
),又称
( )、( )、( )等。端
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 )的传统
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 )
国大夫( )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
民俗文化共享,( )之名人尽皆知,追
• 但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 且吴越之地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 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 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 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端午 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 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8
•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 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 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 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 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 怀。但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且 吴越之地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 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 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 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 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
知道了关于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 许多知识后
2
起源
• 据《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 五,盖端字之转音也。“端”字有“初始” 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 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 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
3
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
• 有传说端午节是为了 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 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 殉国。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 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 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0
知识大问答
11
•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
),又称
( )、( )、( )等。端
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 )的传统
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 )
国大夫( )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
民俗文化共享,( )之名人尽皆知,追
端午节主题班会精品PPT课件

在此添加标题或目录索引 在此添加标题或目录索引
添加标题单击此处添加对图片的说明文字单击此处添加对图片的说明文字单击此处添加对图片的说明文字.
添加标题单击此处添加对图片的说明文字单击此处添加对图片的说明文字.
概述性文字观点
概述性文字观点
第三章
添加标题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相关的文字内容点击添加相关的文字内容点击添加相关的文字内容
吃 五 黄
汉族民间风时风俗。流行于杭州等地。农历五月,杭州人称五黄月,因有五种带“黄”音的食物上市而得名。端午那天,杭州人必须吃雄黄酒(以雄黄和烧酒调和,削菖蒲根加入,饮少许)、黄鱼、黄瓜、咸甲鸭蛋黄以及用黄豆饭裹的粽子,称为“吃五黄”。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捶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0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02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在此添加标题或目录索引 在此添加标题或目录索引
在此添加标题或目录索引 在此添加标题或目录索引
在此添加标题或目录索引 在此添加标题或目录索引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或者复制您的文本粘贴到此处,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或者复制您的文本粘贴到此处。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或者复制您的文本粘贴到此处,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或者复制您的文本粘贴到此处。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或者复制您的文本粘贴到此处,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或者复制您的文本粘贴到此处。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或者复制您的文本粘贴到此处,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或者复制您的文本粘贴到此处。
添加标题单击此处添加对图片的说明文字单击此处添加对图片的说明文字单击此处添加对图片的说明文字.
添加标题单击此处添加对图片的说明文字单击此处添加对图片的说明文字.
概述性文字观点
概述性文字观点
第三章
添加标题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相关的文字内容点击添加相关的文字内容点击添加相关的文字内容
吃 五 黄
汉族民间风时风俗。流行于杭州等地。农历五月,杭州人称五黄月,因有五种带“黄”音的食物上市而得名。端午那天,杭州人必须吃雄黄酒(以雄黄和烧酒调和,削菖蒲根加入,饮少许)、黄鱼、黄瓜、咸甲鸭蛋黄以及用黄豆饭裹的粽子,称为“吃五黄”。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捶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0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02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在此添加标题或目录索引 在此添加标题或目录索引
在此添加标题或目录索引 在此添加标题或目录索引
在此添加标题或目录索引 在此添加标题或目录索引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或者复制您的文本粘贴到此处,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或者复制您的文本粘贴到此处。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或者复制您的文本粘贴到此处,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或者复制您的文本粘贴到此处。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或者复制您的文本粘贴到此处,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或者复制您的文本粘贴到此处。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或者复制您的文本粘贴到此处,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或者复制您的文本粘贴到此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划龙舟是屈原故里最大 的群众性集会,锣声一响
《招魂曲》一唱,随着"我 划 哥回”的声声呼唤,四乡八 龙 里的人们便聚集到了西陵峡 舟
两岸,用划龙舟这种最古老 最隆重的方式纪念屈原。
龙 舟 需 经 过 “开 光仪 式 ”才 可 使 用, 船上的选手在隆隆 的鼓声中,以划一 的动作奋力往前划 。
河道终点处中插 有锦标,看哪一队 最先夺得锦标即为 胜队,而胜负往往 仅 在 一 瞬间 。
9.在中国端午节吃粽子最广泛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其次,吃粽子还表示( A) (A)幸福吉祥(B)阴阳相合(C)避邪驱瘟(D)治病防身
10.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人们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被称为( B) (A)粽子(B)角黍(C)米果(D)香黍
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多吃粽子哦
2020/6/18
2020/6/18
挂艾草
端午节的诗词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六幺令•天中节 (宋•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1.爱国诗人屈原是我国春秋时期哪国人?( B) (A)秦国(B)楚国(C)魏国
2.端午节是我国2000多年的旧习俗,要吃哪些食品?( B ) (A)馒头(B)粽子(C)樱桃(D)栗子(d)雄黄酒
3.古人流行端午日涂饮雄黄酒的意义是(B ) (A)幸福吉祥 (B)祛瘟解毒 (C)避邪驱瘟(D)纪念白蛇
端午的传统习俗
2020/6/18
祭神、划龙 舟、吃粽子、挂 菖蒲,这些活动 从古到今都没有 改变。
赛龙舟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 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 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 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 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包粽子罗
2020/6/18
粽子的的制作方法
17
可以 吃粽 子罗
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 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 “饮了雄黄酒,病 魔都远走”。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 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 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 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 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 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 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 防病,虫豸不叮。
7.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 人划船追赶拯救。其实,“龙舟竞渡”早在( A)就有了。 (A)春秋时期 (B)商周时期 (C)战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8.( B)年开始,以后每年都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A)1979 (B)1980 (C)1982 (D)1985
龙舟赛
吃粽子
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
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
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
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粽子的由来
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 主要有两种粽子用菰叶(茭白叶)包 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 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到晋代,端午吃粽子成为全国性 风俗,“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 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称“益智粽”。
4.端午节有为小孩佩香囊的习惯,大人在香囊内放朱砂、雄黄、香 药等代表的意义是( A ) (A)避邪驱瘟(B)一种装饰(C)治病防身(D)吉祥如意
5.你知道最早的粽子是产于哪个时期吗?( B) (A)晋代 (B)春秋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商周时期
6.最早的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特产,而是在什么时期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A) (A)晋代 (B)春秋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商周时期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
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今天的端午节
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仍是一个 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从2008年起为国 家法定节假日,放一天假。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 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9
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 额头的习俗,可驱避毒虫。
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
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 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 似虎的额纹,虎为兽中之王, 因以代虎)以镇邪。
20
戴 香 包
长命缕
22
在端午节, 家家都以菖蒲、 艾叶、榴花、蒜 头、龙船花,制 成人形称为艾人 。将艾叶悬于堂 中,剪为虎形或 剪彩为小虎,用 菖蒲作剑,插于 门楣,有驱魔祛 鬼之神效。
端 午 节 的 来 历
2020/6Βιβλιοθήκη 18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
据说,屈原于五 月初五爱国壮志难酬, 自投汨罗江,死后为 蛟龙所困,世人哀之, 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 子于水中,以驱蛟龙。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 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 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 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 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 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 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中国端午节传统 文化
——XXX班主题班会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
端 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
午
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 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
节 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
介
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 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绍 “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
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 。
吃粽子 赛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