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腔静脉滤器安放步骤

合集下载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取出术规范(优质荟萃)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取出术规范(优质荟萃)

参照一类
3
概述
方面,由于下腔静脉滤器长期置入而导致下腔静脉 阻塞等并发症也逐渐引起临床的关注。目前滤分为 临时滤器、永久性滤器和可取出滤器3类。
参Hale Waihona Puke 一类4参照一类5
一、IVCF置入、取出的适应证与禁忌症
(一)、IVCF置入的适应证 1、绝对适应证:(1)已经发生肺动脉栓塞或下
腔静脉、髂股腘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有下列情况之 一者。(A)存在抗凝治疗禁忌证者。(B)在抗凝 治疗过程中发生出血等并发症者。(C)经充分抗 凝治疗后仍复发肺动脉栓塞和各种原因不能达到充 分抗凝者。(2)肺动脉栓塞,同时存在下肢深静 脉血栓形成者。(3)髂、股静脉或下腔静脉有游 离血栓或大量血栓。(4)、诊断为易栓症且反复 发生肺动脉栓塞者。(5)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成,欲行导管溶栓或血栓清除者。
(二)、IVCF置入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慢性下腔静脉血栓,下腔静脉重 度狭窄
参照一类
7
一、IVCF置入、取出的适应证与禁忌症
2、相对禁忌证:(1)严重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病 情凶险,已生命垂危者。(2)伴有菌血症或毒血 症者。(3)未成年人。(4)下腔静脉直径大于或 等于备用滤器的最大直径者。
(三)、IVCF取出适应证
内静脉置入,置入方法类似2节Z形支架,置入2周 内可经右侧颈内静脉取出。D、Aegisy(腔静脉滤器) 可取出滤器,可经两侧股静脉置入,置入后两周内 可经股静脉取出,取出方法同OEF。
1、临时性滤器或可取出滤器。
2、滤器置入术后时间未超过说明书规定的期限。
3、造影证实腘、股、髂静脉及下腔静脉内无游离 漂浮血栓和新鲜血栓或经治疗后上述血管内血栓消 失。
参照一类
8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
栓脱落)。 • 4.下腔静脉近心端闭塞(如Budd-Chiari综合征)。
操作步骤
• 1.穿刺股静脉或颈静脉,放置血管鞘。 • 2.行下腔静脉造影,判断下腔静脉直径及有无下腔静脉
血栓,定位肾静脉水平。将带有滤器的导送装置送入下腔 静脉合适位置,经股静脉途径者,鞘管头端应在肾静脉下 方1cm以下,经颈静脉途径者,鞘管头端应在肾静脉以下 6cm,以免滤器影响肾静脉。如肾静脉开口下方的下腔静 脉内有血栓存在,必要时也可将滤器放置在肾静脉开口上 方。 • 3.后撤外鞘放置滤器。再次行下腔静脉造影,明确滤器 位置及下腔静脉血流情况。 • 4.撤除滤器导送鞘,拔除血管鞘,穿刺部位压迫止血,
血性并发症的危险 • (5)髂-股静脉或下腔静脉血栓一端游离漂浮者。有研究
发现大约有27%~60%的PE是与一端漂浮血栓相关的, 因此是预防性放置VCF的适应证。但是Pacouret等学者的 研究也提示一端游离于静脉腔内的血栓其脱落的几率与完 全固定的血栓无明显差别。
禁忌症
• 1.尚未发育成熟的儿童。 • 2.下腔静脉直径超过35mm。 • 3.无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路径者(滤器导送时可能导致血
•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是导 致肺动脉栓塞的最主要原因,60%~70%的DVT合并发生 PE;同时90%~95%肺动脉栓子来源于DVT。因此有学 者认为PE和DVT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由于PE的高发 病率、高病死率、致残率与DVT的高度相关性,如何预防 PE被许多学者重视。目前抗凝治疗被认为是治疗DVT和预 防PE的有效方法;但是对有抗凝禁忌、抗凝治疗期间出现 严重并发症的抗凝失败者,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VCF)是唯一有效的预防致命性PE的方法。

医院介入科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操作诊疗常规

医院介入科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操作诊疗常规

医院介入科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操作诊疗常规下腔静脉滤过器(IVCF)是为预防下腔静脉系统栓子脱落引起肺动脉栓塞而设计的一种装置。

肺动脉栓塞通常发生于体循环静脉血栓形成之后,血栓脱落,随会心血流迁徙至肺动脉,导致肺动脉栓塞,并可因缺氧,坏死而形成肺梗死。

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为突发胸痛、呼吸困难与发绀,严重病例可出现休克,其病死率为30%。

(一)适应症1.绝对适应症(1)肺动脉栓塞或下腔、髂、股、腘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有下述情况之一者:①禁忌抗凝治疗;②出现抗凝治疗的并发症;③抗凝治疗失败(充分的抗凝治疗扔复发肺栓塞和不能达到充分抗凝者)。

(2)肺动脉栓塞,同时存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者。

(3)髂、股静脉或下腔静脉内有游离的血栓或大量血栓。

(4)严重心肺疾病(肺心病并肺动脉高压)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者。

(5)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欲行介入性溶栓和血栓清除者。

2.相对适应症(1)严重创伤,伴有或可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包括:①闭合性颅脑损伤;②脊髓损伤;③下肢多发长骨或骨盆骨折等。

(2)临界行心肺功能储备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慢性肺动脉高压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4)高危险因素患者,如肢体长期制动、重症监护患者。

(5)老龄、长期卧床伴高凝血状态。

(二)禁忌症1.绝对禁忌症完全的、慢性的下腔静脉血栓,下腔静脉重度狭窄者。

2.相对禁忌症(1)广泛或严重的肺栓塞,病情凶险,已生命垂危者;(2)伴有不能纠正的凝血障碍;(3)伴有菌血症或毒血症。

三、术前准备1.凝血酶功能测定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

作肝肾功能生化检测。

2.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滤器置入输的指征、操作过程、并发症及其处理,签订手术知情同意书。

3.下腔静脉滤器及输送装置。

4.心电监护仪、氧气、吸引器调试备用。

5.肝素钠注射液(12500IU/支)1~2支,对比剂50~100ml,溶栓剂如尿激酶25万~100万IU。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和取出术规范化指南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和取出术规范化指南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和取出术规范的专家共识【摘要】 在回顾历史、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和取出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对围手术期处理、操作步骤、并发症防治作了归纳总结和说明. 强调尽量使用临时性滤器和可取出滤器,以降低由于滤器长期置入而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率。

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 IVCF)是为预防下腔静脉系统栓子脱落引起肺动脉栓塞而设计的一种装置。

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为突发胸痛、 胸闷、呼吸困难与发绀,严重患者可出现休克,其病死率为30%. 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是患者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

在美国,肺动脉栓塞的年发病数为 60 万,病死率为 25% ~ 30%(15 ~ 20 万/ 年). 在我国,随着血栓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迅速增加,肺动脉栓塞的发病率亦不断上升。

北京阜外医院连续 900 例尸体检查资料证实,肺段以上肺动脉栓塞占心血管疾病的 11%.肺动脉栓塞的栓子 75% ~ 90%来源于下肢深静脉和盆腔静脉丛内的血栓。

既往为了预防或减少肺动脉栓塞的发生,常用结扎下腔静脉或用缝线在下腔静脉(IVC)内编织滤过网的方法,以阻挡 IVC系统脱落的血栓。

最初用于临床的滤器是 1967 年推出的 Mobin-Uddin 伞形滤器系统, 需经静脉切开置入.经过 40 多年的不断改进,滤器的品种增多,滤过效果提高,明显降低了肺动脉栓塞的发生率。

另一方面, 由于滤器长期置入而导致的下腔静脉阻塞等并发症亦逐渐引起临床上的关注[17-21]。

目前,滤器一般可分为临时性滤器、永久性滤器、可取出滤器(又称临时永久两用滤器)3 类。

1IVCF 置入、取出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1IVCF 置入术的适应证1.1.1绝对适应证:1.1.1.1 已经发生肺动脉栓塞或下腔、 髂股腘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有下述情况之一者:存在抗凝治疗禁忌证者;抗凝治疗过程中发生出血等并发症;充分的抗凝治疗后仍复发肺动脉栓塞和各种原因不能达到充分抗凝者.1.1.1.2肺动脉栓塞, 同时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1.1.1.3髂、 股静脉或下腔静脉内有游离血栓或大量血栓。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PPT课件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PPT课件
18
滤器“逮捕”血栓
19
Opte Ease 滤器植入过程
20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的常见并发症
下腔静脉阻塞 肺栓塞和肺栓塞复发 滤器变形 滤器移位、迁徙至右心和肺动脉 滤器支脚穿透血管壁 滤器折断 穿刺点出血 穿刺点血栓形成 感染
21
2018年07月05号我院成功实施一例严 重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腔静脉滤器植入+
操作过程、并发症及其处理,签手术 知情同意书 术前30分钟肌注安定10mg
12
七、器械和药品准备
介入手术包一个 5F~6F猪尾导管、溶栓导管、标准导丝及交换导
丝各一根 5F~6F导管鞘一套 下腔静脉滤过器及输送装置2~3种 机械性血栓清除装置如ATD、Oasis一套 心电监护仪、氧气、氮气、吸引器调试备用 肝素12500IU1~2支,造影剂50~100ml,溶栓
者,可于上腔静脉内置入滤器
9
五、滤器植入禁忌证
下腔静脉直径过大或过小,与滤器设 计值不符
经股静脉途径植入时,股静脉、髂静 脉或下腔静脉内有血栓
经颈静脉途径植入时,颈内静脉、头 臂静脉干、上腔静脉内有血栓
孕妇,X线辐射影响胎儿 广泛或严重的肺栓塞,病情凶险,生
命垂危者
10
六、滤器植入患者准备
剂如尿激酶25万~100万IU 各种急救药品
13
八、滤器置入前准备IVC造影
下腔静脉造影,以了解下腔静脉管径、有无弯曲、 有无血栓,并确定双肾静脉开口的位置,作好标 记
肾静脉水平或其下4cm下腔静脉内存在血栓时, 滤器则应置放在肾静脉水平之上
双侧髂股静脉均有血栓或下腔静脉内存在血栓时, 应从一侧颈内静脉(常经右侧)或肘前静脉置入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与取出术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与取出术

并发症及其处理
四、下腔静脉穿孔
滤器穿透血管壁导致下腔静脉穿孔的原因较复杂,通常与腹主动脉搏动、选用的 滤器直径过大或张力过高、滤器倾斜、呼吸运动等有关。伞形滤器的支脚、伞形滤 器和梭形滤器的取出钩均可穿透血管壁。发现伞形可回收滤器支撑脚穿透血管壁且 伴有出血和血肿时,宜停用溶栓治疗,调整或暂停抗凝,待凝血功能接近正常值后 用腔内介入的方法取出滤器。
对比剂有无滞留,评估下腔静脉壁有无损伤。
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滤器。应尽量选择临时性或可回收滤器,以降低由于滤器长期 置入而引起的并发症。伞形可回收滤器适用于需滤器保护的窗口期为数天至数 十天者,而梭形滤器的窗口期为数天至2周内。另一方面,永久性滤器由于其结 构设计的特点,置入下腔静脉后不易移位、下腔静脉长期通畅率较高,适用于 难治性易栓症、高龄患者和部分晚期肿瘤患者。
并发症及其处理
一、滤器倾斜,取出困难处理方法
1.角度纠正法: 设法使滤器取出钩离开下腔静脉壁、回到腔内,再以圈套器取出滤器。 (1)插入硬导丝经过滤器; (2)插入导丝、导管经过滤器; (3)插入并扩张球囊导管,使取出钩离开管壁、回到腔内; (4)圈套器/回收鞘塑形,插入后撑住取出钩贴近的下腔静脉壁,使取出钩回到腔内; (5)使用活检钳夹住滤器取出钩,稍许分离,使取出钩回到腔内。
静脉滤器取出术禁忌症
永久性滤器置入后。 可取出滤器置入时间已超过说明书所规定的期限。 造影证实腘、股、髂静脉和下腔静脉内仍有游离漂浮的血栓或较多新鲜血栓。 已有肺动脉栓塞或肺动脉栓塞高危患者(如易栓症)。
术前准备
一、影像学检查 : 1.下肢静脉超声检查,了解下肢DVT的范围、性质和程度。 2.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明确PE的有无及范围。如双下肢肿胀,可考虑做下腔静脉和肺 动脉一体化CTA。 3.顺行性静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下肢DVT及阻塞情况。 4.心脏彩色Doppler超声检查,以了解肺动脉和右心的形态、有无血栓及右心功能和肺动脉压力。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2.凝血功能测定。 3.肝肾功能生化检测。 三、器械准备 四、签署知情同意书 :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滤器置入术的指征、操作过程、所用耗材及费用、并 发症及其处理,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推荐)下腔静脉滤器安放步骤

(推荐)下腔静脉滤器安放步骤

下腔静脉滤器安放步骤(2006-09-21 23:22:18)1.选取穿刺部位:对一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取对侧(即健侧)股静脉穿刺;对双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经右侧颈静脉或左侧锁骨下静脉穿刺。

2. 2.麻醉:以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局麻。

3. 3.在股动脉内侧Seildinger法穿刺置股静脉,置入导丝,透视证实导丝位于脊柱右侧,置血管鞘(一般采用6F)。

4. 4.定位肾静脉:用导丝带右冠或眼镜蛇导管入下腔,在腰1-2椎体间盘附近钩取肾静脉,并造影证实,定位最低的肾静脉下缘的位置,其下方1-2cm就是滤器上缘应当到达的位置,标记此位点。

5. 5.定位肾静脉后不要动床,以免定位点偏移!6. 6.撤除右冠导管,保留导丝,撤除血管鞘,沿导丝放入滤器套装内的长鞘,长鞘顶端有标记,在透视下将长鞘送至标记点或标记点上方,固定长鞘,拔除长鞘内的扩张导管和导丝,长鞘接注射器,回抽有血,推注肝素水以防鞘内血栓形成。

7. 7.将滤器推入鞘内(滤器容器有方向标记,注意正确连接),用推送杆推送滤器,至滤器上缘到达标记点,固定推送杆,回撤长鞘至滤器完全释放,将长鞘退至滤器下方约3~4cm的位置,拔除推送杆,经长鞘快速推注约20ml造影剂,证实滤器放置位置无误。

8. 8.拔除长鞘,局部压迫后,加压包扎(如股动脉未受损伤无须压沙袋)24hr。

下腔静脉滤器安放简化步骤(2006-09-21 23:24:07)1.选取穿刺部位:对一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取对侧(即健侧)股静脉穿刺;对双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经右侧颈静脉或左侧锁骨下静脉穿刺。

2. 2. 麻醉:以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局麻。

3. 3.在股动脉内侧Seildinger法穿刺置股静脉,置入导丝,透视证实导丝位于脊柱右侧,置长鞘,将长鞘送至腰3或腰4椎体处,拔除长鞘内的扩张导管和导丝,长鞘接注射器,回抽有血,快速推注20~30ml造影剂,通过造影剂流空现象定位双侧肾静脉位置,在最低的肾静脉下缘下方1-2cm就是滤器上缘应当到达的位置,标记此位点。

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的原理

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的原理

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的原理腔静脉滤器是一种用于防止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的器械。

下腔静脉滤器通常被放置在下腔静脉的近心端,可阻挡来自下肢静脉的血栓栓块进入肺动脉并引发肺栓塞。

本文将详细介绍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的目的是防止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deep vein thrombosis,DVT)并发症,尤其是肺栓塞。

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人体器官供血不足、肺动脉高压等病情恶化。

下腔静脉滤器的主要作用是阻挡血栓进入肺动脉,从而减少肺栓塞的风险。

下腔静脉滤器通常由金属或合金制成,具有类似雨伞的结构。

它的近心端为一个中心柱,远端为多根金属丝或合金丝的分支。

滤器可通过侧支发夹或经静脉穿刺的方式放置在下腔静脉内。

下腔静脉滤器的放置过程需要进一步了解。

在放置滤器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相关疾病和药物使用情况。

此外,医生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血液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和下肢静脉造影等。

以下是下腔静脉滤器的放置过程:1.术前准备:患者应采取洗净皮肤并保持清洁通畅。

麻醉医生进行术前评估,并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如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放置滤器的手术地点通常在患者的腹股沟区域。

2.静脉进路建立:医生会在腹股沟区域找到适合放置导丝的静脉,通常是股静脉。

医生会使用导丝及导管将器械送达到目标位置。

3.滤器放置:一旦医生进入下腔静脉,他们会使用导丝将滤器送至目标位置。

滤器的金属支架会自行展开,形成类似雨伞的结构,使其牢固地附着在下腔静脉内。

4.术后处理:一旦滤器放置到位,医生会通过逆行选择性肾静脉造影(retrograde selective renal venography)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来确保滤器位置正确,并且没有出现意外并发症。

术后,医生会选择适当的抗凝治疗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

下腔静脉滤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它的特殊结构和位置。

一方面,滤器的金属丝支架可以阻挡直径大于某个尺寸的血栓栓块进入肺动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下腔静脉滤器安放步骤
(2006-09-21 23:22:18)
1.选取穿刺部位:对一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取对侧(即健侧)股静脉穿刺;对双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经右侧颈静脉或左侧锁骨下静脉穿刺。

2. 2.麻醉:以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局麻。

3. 3.在股动脉内侧Seildinger法穿刺置股静脉,置入导丝,透视证实导丝位于脊柱右侧,置血管鞘(一般采用6F)。

4. 4.定位肾静脉:用导丝带右冠或眼镜蛇导管入下腔,在腰1-2椎体间盘附近钩取肾静脉,并造影证实,定位最低的肾静脉下缘的位置,其下方1-2cm就是滤器上缘应当到达的位置,标记此位点。

5. 5.定位肾静脉后不要动床,以免定位点偏移!
6. 6.撤除右冠导管,保留导丝,撤除血管鞘,沿导丝放入滤器套装内的长鞘,长鞘顶端有标记,在透视下将长鞘送至标记点或标记点上方,固定长鞘,拔除长鞘内的扩张导管和导丝,长鞘接
注射器,回抽有血,推注肝素水以防鞘内血栓形成。

7.7.将滤器推入鞘内(滤器容器有方向标记,注意正确连接),用推送杆推送滤器,至滤器上缘到达标记点,固定推送杆,回撤长鞘至滤器完全释放,将长鞘退至滤器下方约3~4cm的位置,拔除推送杆,经长鞘快速推注约20ml造影剂,证实滤器放置位置无误。

8.8.拔除长鞘,局部压迫后,加压包扎(如股动脉未受损伤无须压沙袋)24hr。

下腔静脉滤器安放简化步骤
(2006-09-21 23:24:07)
1.选取穿刺部位:对一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取对侧(即健侧)股静脉穿刺;对双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经右侧颈静脉或左侧锁骨下静脉穿刺。

2. 2. 麻醉:以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局麻。

3. 3.在股动脉内侧Seildinger法穿刺置股静脉,置入导丝,透视证实导丝位于脊柱右侧,置长鞘,将长鞘送至腰3或腰4椎体处,拔除长鞘内的扩张导管和导丝,长鞘接注射器,回抽有血,快速推注20~30ml造影剂,通过造影剂流空现象定位双侧肾静脉位置,在最低的肾静脉下缘下方1-2cm就是滤器上缘应当到达的位置,标记此位点。

固定造影床!!
4. 4.用导丝带扩张子插入长鞘,在透视下将长鞘送至标记点或
标记点上方,固定长鞘,拔除长鞘内的扩张导管和导丝,长鞘接注射器,回抽有血,推注肝素水以防鞘内血栓形成。

5. 5.将滤器推入鞘内(滤器容器有方向标记,注意正确连接),用推送杆推送滤器,至滤器上缘到达标记点,固定推送杆,回撤长鞘至滤器完全释放,将长鞘退至滤器下方约3~4cm的位置,拔除推送杆,经长鞘快速推注约20ml造影剂,证实滤器放置位置无误。

6. 6 拔除长鞘,局部压迫后,加压包扎(如股动脉未受损伤无须压沙袋)24hr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