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错率最高的成语

合集下载

“不以为然”误用例说

“不以为然”误用例说

“不以为然”误用例说文章标题:“不以为然”误用例说“不以为然”误用例说——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张连军“不以为然”是一个常用成语,同时也是一个出错率较高的成语之一,在人们的日常交际过程中,在众多传媒不断传播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和看到因不解其义而错用该词的情景,因而,有将这个常用成语加以分析并讲明其正确用法的必要。

请先看下面这些抄录的原句:①北约的决策者们还假惺惺的打出“人道主义”的旗号,说什么只要一个国家内部发生“侵犯人权”的问题,北约就有权干预,即使这种干预破坏了当事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也不以为然。

(1999年4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第6版《新华社述评》)。

②格纳季说:“中国使馆遭受袭击后,北约主要成员国的态度非常傲慢,非常不以为然,‘误炸’的解释令人文章来自-难以接受。

”(1999年5月18日《中国青年报》第3版《罪恶的战争必须早日结束》)。

③美国总统布什12日对于伊拉克国民议会当天建议政府拒绝接受联合国安理会上周通过的伊拉克问题决议表示不以为然,重申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必须履行联合国决议,否则美国将率领盟国解除伊拉克的武装。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新华社2002年11月13日)。

④中韩不满参拜神社,日相小泉不为以然。

(2002年4月23日《联合早报》)。

……………例①—④中的成语“不以为然”都属误用。

其错用的原因是与成语“不以为意”混为一谈,关于这一点只要我们弄文章来自-清楚二者的含义便会一目了然。

让我们先了解这两个成语的含义:“不以为然”的含义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见《现代汉语词典》第109页。

)“不以为意”的含义是“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见《现代汉语词典》第109页。

)结合成语的含义,我们再仔细分析以上所抄录的句子的语境,其误用是显而易见的:例①—④中的“不以为然”都表示“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语境中用“不以为然”反映强权政治的霸道行径可谓是切中要害,一针见血;如果把它们解释成“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的话,上下文的意思就会令人费解。

出错率较高的成语

出错率较高的成语

出错率较高的成语【包罗万象】形容内容庞杂,无所不有。

该词易犯“大词小用”的毛病。

误例:工人俱乐部里,象棋、扑克、乒乓球、电视机、书报、画片,包罗万象。

【遍体鳞伤】浑身都是伤痕。

已包含“浑身”的意思,不能再说“浑身遍体鳞伤”。

误例:他被敌人抓住后,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别无长物】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不能理解成“自己没有什么长处”。

误例: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不耻下问】不可用于与自己相当和比自己高明的人。

误例:在学校上课要认真听讲,有疑难要不耻下问,老师一定会耐心解答。

【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误例: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指的是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对角色的把握恰如其分。

这是一个赞扬演员演技好的褒义词。

常被误用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

误例:离6月1日“限塑令”执行的日子越来越近,省城多家超市也早已推出了环保袋。

但记者近日采访时发现,超市的环保袋销售一直不瘟不火。

【不绝如缕】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

误例: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中生学习【惨淡经营】表示为某事非常劳苦,形容苦费心思于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或事业。

词中的“惨淡”很容易被误解为“萧条、不景气”,错认为是经营艰难,生意清淡。

误例:去年美国国内航班,平均每天有一万件行李丢失,航空公司对此的解释是,惨淡经营,人手不足。

【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易望文生义,误解为“大海和农田”。

误例: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侧目而视】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

易误解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起人”。

误例:有些人工作中刚取得一点儿成绩就对别人侧目而视,骄傲自满。

初中语文易错的成语

初中语文易错的成语

初中语文各类考试出错率最高的150个成语(附错误实例)【包罗万象】形容内容庞杂,无所不有。

该词易犯“大词小用”的毛病。

误例:工人俱乐部里,象棋、扑克、乒乓球、电视机、书报、画片,包罗万象。

【遍体鳞伤】浑身都是伤痕。

已包含“浑身”的意思,不能再说“浑身遍体鳞伤”。

误例:他被敌人抓住后,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别无长物】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不能理解成“自己没有什么长处”。

误例: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不耻下问】不可用于与自己相当和比自己高明的人。

误例:在学校上课要认真听讲,有疑难要不耻下问,老师一定会耐心解答。

【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误例: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与“不翼而飞”表示东西丢失不同。

误例:汉代陵寝的一些石雕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洗礼,多数都已损坏,有些甚至不胫而走,最终出现在国外的文物拍卖市场上。

【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

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误例: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么,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

有人将此词与“一发而不可收”揉到一起用,变褒为贬。

一发而不可收,形容对发生的气势难以控制。

误例:自2001年全国书画大展上获奖以后,这位年轻画家由专攻传统国画转而大搞新技法创新,佳作频出,一发而不可收拾。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误例:这些办事的规矩,在我们看来早已习惯成自然了,可对那些初到中国的外国朋友来说简直是不可理喻的。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指的是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对角色的把握恰如其分。

这是一个赞扬演员演技好的褒义词。

常被误用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

误例:离6月1日“限塑令”执行的日子越来越近,省城多家超市也早已推出了环保袋。

部编小升初语文出错频率最高100个字和200个成语

部编小升初语文出错频率最高100个字和200个成语

语文考试中出错频率最高100个字和200个易出错的成语(1)出错频率最高的100个汉字(括号中为错别字)自暴自弃(抱)针砭(贬)辐射(幅)安装(按)黄粱美梦(梁)重叠(迭)精粹(萃)度假村(渡)一副对联(幅)震撼(憾)凑合(和)言简意赅(骇)草菅人命(管)打蜡(腊)啰唆(罗)候车室(侯)矫揉造作(娇)脉搏(博)即使(既)挖墙脚(角)脍炙人口(烩)妨碍(防)瞭望(了)蓝天白云(兰)萎靡不振(糜)杀戮(戳)痉挛(孪)老两口(俩)罄竹难书(磬)沉湎(缅)修葺(茸)大拇指(姆)鬼鬼祟祟(崇)欣赏(尝)追溯(朔)入场券(卷)趋之若鹜(骛)迁徙(徒)宣(渲)泄瘙(搔)痒病洁白无瑕(暇)九霄(宵)寒暄(喧)犹如猛虎下山(尤)滥竽充数(芋)赃款(脏)赝品(膺)炙手可热(灸)床笫之私(第)蛰伏(蜇)蘸水(醮)恣意妄为(姿)甘拜下风(败)松弛(驰)水龙头(笼)美轮美奂(仑)一筹莫展(愁)竣工(峻)舶来品(泊)川流不息(穿)天翻地覆(复)气概(慨)明信片(名)一鼓作气(股)悬梁刺股(骨)粗犷(旷)坐(做)月子食不果腹(裹)迫不及待(急)平添(凭)竭泽而渔(鱼)一诺千金(斤)一如既往(继)青睐(亲)额手称庆(首)不胫而走(径)不落窠臼(巢)发轫(韧)谈笑风生(声)死皮赖脸(癞)鼎力相助(立)旋律(弦)蛛丝马迹(蚂)再接再厉(励)墨守成规(默)装帧(祯)声名鹊起(雀)呕心沥血(沤)出其不意(奇)坐镇(阵)有恃无恐(持)人情世故(事)金榜题名(提)九州(洲)不能自已(己)走投无路(头)饮鸩止渴(鸠)编纂(篡)旁征博引(证)世外桃源(园)(2)容易出错的200个成语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47个易出错的成语

47个易出错的成语

47个易出错的成语以下是一些出错率高的成语及其释义:1.风马牛不相及:形容毫无关联或关系疏远的人或事物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或关系。

2.空穴来风:原意是出现了一个没有实际作用或实际需要的空位,后来比喻出现了问题或空隙,给人提供了可乘之机。

3.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常用于比喻首先遭受损失或遇到不幸。

4.首鼠两端:形容行为反复无常,没有坚定的立场和态度。

5.望其项背:能够看到别人的颈项和脊背,常用来表示能够达到或超过别人的水平或程度。

6.溢美之词:过分夸张的溢美之言,常用于形容言过其实的奉承话。

7.饮鸩止渴:用毒酒解渴,比喻只顾眼前解决困难而不顾后果,常用于形容采取极不明智的行为。

8.缘木求鱼: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方法错误,不可能达到目的。

9.雨后春笋:形容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10.半斤八两:形容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

11.抱薪救火:比喻采取错误的行动,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12.杯水车薪:比喻力量微小,不足以解决问题。

13.鞭长莫及:比喻力量达不到或影响不到。

14.闭门造车:比喻不考虑实际情况,凭主观想象办事。

15.暴虎冯河:比喻冒险行动,鲁莽行事。

16.画蛇添足:比喻多此一举,反而坏事。

17.鸠占鹊巢: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或占据别人的位置。

18.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短浅,不能容纳更广泛的世界观。

19.九牛一毛:比喻数量极多,个别的数量在其中显得微不足道。

20.刻舟求剑:比喻固守陈规,思维僵化,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

21.门可罗雀:形容事业由盛而衰,宾客稀少之况。

22.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23.守株待兔:比喻墨守成规,追求侥幸,不思进取。

24.画龙点睛:比喻在事物的关键部位上动一小手,就使事物的面貌大为提高。

25.目不识丁:形容人不识字或没有学问。

26.浅尝辄止:比喻做事情不深入,不坚持。

27.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有周密的准备和安排。

【“不以为然”误用例说】不以为然的说

【“不以为然”误用例说】不以为然的说

【“不以为然”误用例说】不以为然的说“不以为然”误用例说——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张连军“不以为然”是一个常用成语,同时也是一个出错率较高的成语之一,在人们的日常交际过程中,在众多传媒不断传播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和看到因不解其义而错用该词的情景,因而,有将这个常用成语加以分析并讲明其正确用法的必要。

请先看下面这些抄录的原句:①北约的决策者们还假惺惺的打出“人道主义”的旗号,说什么只要一个国家内部发生“侵犯人权”的问题,北约就有权干预,即使这种干预破坏了当事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也不以为然。

(1999年4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第6版《新华社述评》)。

②格纳季说:“中国使馆遭受袭击后,北约主要成员国的态度非常傲慢,非常不以为然,‘误炸’的解释令人文章来自-难以接受。

”(1999年5月18日《中国青年报》第3版《罪恶的战争必须早日结束》)。

③美国总统布什12日对于伊拉克国民议会当天建议政府拒绝接受联合国安理会上周通过的伊拉克问题决议表示不以为然,重申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必须履行联合国决议,否则美国将率领盟国解除伊拉克的武装。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新华社2002年11月13日)。

④中韩不满参拜神社,日相小泉不为以然。

(2002年4月23日《联合早报》)。

例①—④中的成语“不以为然”都属误用。

其错用的原因是与成语“不以为意”混为一谈,关于这一点只要我们弄文章来自-清楚二者的含义便会一目了然。

让我们先了解这两个成语的含义:“不以为然”的含义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见《现代汉语词典》第109页。

)“不以为意”的含义是“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见《现代汉语词典》第109页。

)结合成语的含义,我们再仔细分析以上所抄录的句子的语境,其误用是显而易见的:例①—④中的“不以为然”都表示“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语境中用“不以为然”反映强权政治的霸道行径可谓是切中要害,一针见血;如果把它们解释成“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的话,上下文的意思就会令人费解。

出错率最高的字词

出错率最高的字词

挖墙脚再接再厉萎靡不振迁徙
一诺千金老两口沉湎打蜡
不胫而走黄粱美梦明信片蒜薹
坐月子寥廓墨守成规诵读
不落窠臼艾滋病大拇指人才
脍炙人口杀戮呕心沥血坐落
洁白无瑕痉挛平添雾凇
死皮赖脸美轮美奂出其不意精简
蓝天白云啰唆修葺增值
鼎力相助蛛丝马迹青睐蹚浑水
罄竹难书一如既往旋律装帧
入场券鬼鬼祟祟赝品发轫
声名鹊起金榜题名宣泄夜宵
笑眯眯走投无路寒暄元宵
长年累月趋之若鹜竭泽而渔九霄
公之于众终生事业滥竽充数荧屏
谈笑风生终身受益世外桃源急躁
28.人情事(世)故64.名不符(副)实100.脏(赃)款146.坐阵(镇)
29.有持(恃)无恐65.不能自己(已)101.回(迥)然不同147.就序(绪)
30.额首(手)称庆66.姿(恣)意妄为102.弹(殚)精竭虑148.九洲(州)
31.旁证(征)博引67.雄奇俊(峻)拔103.张惶(皇)失措149.俏(悄)然
32.饮鸠(鸩)止渴68.身体姿式(势)104.泰(淡)然处之150.峻(竣)工
33.打破记(纪)录69.了了(寥寥)无几105.床第(笫)之私151.编篡(纂)
34.名符(副)其实70.尤(犹)如猛虎下山106.老声(生)常谈152.格(恪)守
35.灸(炙)手可热71.维(惟)妙维(惟)肖107.开天劈(辟)地153.蜇(蛰)伏
36.宁缺勿(毋)滥72.可望不可及(即) 108.一杯(抔)黄土154.表帅(率)。

语文考试中出错频率最高100个字和200个成语

语文考试中出错频率最高100个字和200个成语

语文考试中出错频率最高100个字和200个成语(1)出错频率最高的100个汉字(括号中为错别字)自暴自弃(抱)针砭(贬)辐射(幅)安装(按)黄粱美梦(梁)重叠(迭)精粹(萃)度假村(渡)一副对联(幅)震撼(憾)凑合(和)言简意赅(骇)草菅人命(管)打蜡(腊)啰唆(罗)候车室(侯)矫揉造作(娇)脉搏(博)即使(既)挖墙脚(角)脍炙人口(烩)妨碍(防)瞭望(了)蓝天白云(兰)萎靡不振(糜)杀戮(戳)痉挛(孪)老两口(俩)罄竹难书(磬)沉湎(缅)修葺(茸)大拇指(姆)鬼鬼祟祟(崇)欣赏(尝)追溯(朔)入场券(卷)趋之若鹜(骛)迁徙(徒)宣(渲)泄瘙(搔)痒病洁白无瑕(暇)九霄(宵)寒暄(喧)犹如猛虎下山(尤)滥竽充数(芋)赃款(脏)赝品(膺)炙手可热(灸)床笫之私(第)蛰伏(蜇)蘸水(醮)恣意妄为(姿)甘拜下风(败)松弛(驰)水龙头(笼)美轮美奂(仑)一筹莫展(愁)竣工(峻)舶来品(泊)川流不息(穿)天翻地覆(复)气概(慨)明信片(名)一鼓作气(股)悬梁刺股(骨)粗犷(旷)坐(做)月子食不果腹(裹)迫不及待(急)平添(凭)竭泽而渔(鱼)一诺千金(斤)一如既往(继)青睐(亲)额手称庆(首)不胫而走(径)不落窠臼(巢)发轫(韧)谈笑风生(声)死皮赖脸(癞)鼎力相助(立)旋律(弦)蛛丝马迹(蚂)再接再厉(励)墨守成规(默)装帧(祯)声名鹊起(雀)呕心沥血(沤)出其不意(奇)坐镇(阵)有恃无恐(持)人情世故(事)金榜题名(提)九州(洲)不能自已(己)走投无路(头)饮鸩止渴(鸠)编纂(篡)旁征博引(证)世外桃源(园)(2)容易出错的200个成语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首先受到灾难也作“身当其冲”。

【点评】这个成语应该是躺枪最多的,许多电视节目、杂志书籍…都在乱用将其勿以为是第一个做……事的人。

2.万人空巷:人多聚集在一起,使街巷都空了。

形容某些事物把所有人吸引来的胜况。

【点评】如果单凭字面理解,许多人都会误以为是形容人少冷清。

3.空穴来风:指某一传言并非毫无起因。

比喻流言乘虚而入。

【点评】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明白…
4.七月流火:比喻天气逐渐转凉。

【点评】很多人都认为是形容天气炎热。

(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诗经》: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5.可圈可点:形容文章写得极其精妙令人叹服。

【点评】误解为文章写得差,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6.下里巴人:古代的一种曲调,常用来指庸俗的作品与阳春白雪相对(注意:不能用来形容人。

比如:这个人穿得土里土气,简直是个下里巴人)。

【点评】许多人误解成形容人的成语了。

7.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

【点评】常误用为不放在心上(躺枪多次)。

8.不刊之论:比喻非常妙的文章。

【点评】许多人都以为是不能刊登的文章。

9.危言危行:正直的话和正直的行为。

【点评】理解成了危险的的言行。

10.不忍卒读:形容文章写得极佳,不忍心一口气看完。

【点评】文章写得太差,不愿意看。

11.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学习的准则或榜样。

【点评】经常用成不值得教训,你中枪了么?
12.不胜其烦:指事物杂乱,不能忍受忍受。

是个贬义词。

【点评】把不胜其烦当成了不厌其烦。

然后它俩恰好是反义词…13.不肖子孙:不像父辈的不贤子孙,指不能继承先人事业的后辈。

【点评】不肖不等于不孝。

14.文不加点:形容文章一气呵成,文笔流畅。

【点评】理解成文章不加标点符号的孩子自己面壁去。

15.名噪一时:指在当地很有名气。

【点评】一时出名…这个词语乱用程度堪比首当其冲…
16.差强人意:勉强能使人满意。

【点评】很多童鞋固执地以为它是使人不满意的意思…
17.讳莫如深:指某件事隐藏得很深。

【点评】看过神断狄仁杰的应该知道如燕说:这话可使我讳莫如深了…
18.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点评】很容易理解成脾气差或天气多变。

19.三人成虎:谣言或流言一传再传使人信以为真。

【点评】经常以为是团结力量大。

20.口无择言:说话无需选择,说话都是正确的。

【点评】这个躺枪的应该很多…经常理解为在某些场合说错话不经大脑思考张嘴就说。

21.心宽体胖:形容一个人心胸开阔有气度。

【点评】想成放宽心胸就会变胖的同学请立刻到你语文老师那里报道。

22.久假不归:借东西不还。

【点评】想放假想多了吧,还想不回去了…
23.不愠不火:形容戏曲不沉闷不急促。

【点评】已经被拿来当温润君子的代名词了…
24.深孚众望:深受众人的信任。

【点评】电视剧看多了:臣定当不负众望。

25.胼手胝足:形容辛勤劳动。

【点评】这不是手足情深…
26.呼之欲出:泛指文艺作品描写刻画十分生动。

【点评】我已经不想说了.…叫他他就来了…
27.不尴不尬:形容处境为难,不容易处理。

【点评】我知道很多人会理解成不尴尬。

28.不经之谈:不合理没有根据的话。

【点评】不经意说的话…
29.不衫不履:形容性情洒脱,不拘小节。

【点评】形容一个乞丐穷苦潦倒用不衫不履的话,你的语文老师都要哭了。

30.不绝如缕:比喻技艺或其他方面的继承人稀少,还比喻声音极轻微…
【点评】说街上的人群来来往往不绝如缕的朋友们注意了啊…
31.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无法阻挡的气势。

【点评】当成形容房屋高大雄伟的同学自己面壁去吧。

32.添砖加瓦:比喻为集体事业贡献微薄的力量。

【点评】不要认为是添油加醋…
33.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

【点评】不要一看到黄花就想到年老色衰…
34.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修建得精美宏伟。

【点评】如果你跟一个人有仇的话,你就说他长得美轮美奂吧。

35.灯火阑珊:指灯火稀疏人烟稀少,比较冷清的地方。

【点评】错误以为是灯火通明的意思。

36.目无全牛:比喻技术达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点评】嗯,容易用作贬义词,认为是“目中无人”的近义词。

37.长此以往:长期这样下去(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词是贬义词,多用于不好的结果)。

【点评】不能用作褒义词或中性词。

38.司马青衫:比喻因情形遭遇相似而表示同情。

【点评】容易错误形容极度悲伤。

39.数典忘祖:比喻对本国历史的无知。

【点评】不要误认为是忘了自己的先人。

40.汗牛充栋:形容藏书之多。

【点评】只能用来形容书多。

41.娑婆世界:一层意思是说“娑婆世界”的众生罪业深重,必须忍受种种烦恼苦难,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译为“忍土”,被称为“五浊世间”,是“极乐世界”“净土”的对立面,这里容易产生各种罪孽,因此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另一层意思,指释迦牟尼等佛菩萨很能忍受劳累,在污浊的“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众生,表现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

【点评】我看到有人用成“婆娑世界”....佛祖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42.弹冠相庆: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

多用作贬义。

【点评】只理解为“因高兴而庆贺”,显然不当。

43.身无长处: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泛指贫穷。

【点评】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44.始作俑者:贬义词,起初是指用于俑殉葬的人,比喻首开恶例的人。

【点评】如今摇身一变,竟成了“第一个人”。

45.无所不为:贬义词,意思是“什么坏事都做”。

【点评】该词常被人理解为褒义词,意思是“什么都敢做”。

46.海外奇谈:指没有根据的、希奇古怪的谈论或传说。

【点评】认为是从其他国家来的新奇事物的孩纸请自行面壁。

47.作舍道边:在路边造房子,与过路人商量。

比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难于成功
【点评】望文生义的话很容易误认为是在路边造房子。

48.师出无名:没有理由而出兵打仗。

泛指做某件事缺乏正当理由【点评】字面理解就是跟没有名气的老师学习。

49.多事之秋:事故或事变多的时候,多用来形容动荡不安的政局【点评】不要单纯认为指事情杂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