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理解错的成语
容易理解出错的成语

容易出错的成语容易出错的成语(1)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例如“洛阳纸贵”本来是比喻著作风行一时;“感同身受”应该是指心里感激得就像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
这些词容易望文生义。
其他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还有“火中取栗、从长计议、耳提面命、不足为训、可圈可点、三人成虎、不刊之论、文不加点、海外奇谈、曾几何时、首当其冲、屡试不爽、不忍卒读、危言危行、如履薄冰、胸无城府、要言不烦、不赞一词、妙语解颐、明日黄花、持之有故、罪不容诛、久假不归、坐地分赃、登堂入室、如坐春风、不名一钱、目无全牛、差强人意、万人空巷、振聋发聩、涣然冰释、细大不捐、不绝如缕”等。
(2)容易混淆的近义成语。
例如“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与“不以为意”(不当一回事,满不在乎的意思)、“不负众望”(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与“不孚众望”(不能让大家信服)。
其他容易混淆的词语还有:“鱼龙混杂”与“鱼目混珠”、“颇有微言”与“颇有微词”;“一蹴而就”与“一挥而就”、“骇人听闻”与“耸人听闻”、“不胜其烦”与“不厌其烦”、“应接不暇”与“目不暇接”、“无可非议”与“无可厚非”、“一泻千里”与“一日千里”、“不容置疑”与“不容置喙”等。
(3)感情色彩鲜明的成语。
常见的褒义成语有“凤毛麟角、有口皆碑、蔚然成风、耳提面命、无微不至、自食其力、深思熟虑、争先恐后、重整旗鼓、同心同德、叹为观止”等。
常见的贬义成语有“无所不为、半斤八两、自食其果、夸夸其谈、处心积虑、倾巢而出、罄竹难书、趋之若鹜、弹冠相庆、八面玲珑、变本加厉、抱残守缺、闭门造车、不可一世、暴虎冯河、捕风捉影、别有用心、蠢蠢欲动、大放厥词、翻云覆雨、飞扬跋扈、粉墨登场”等。
中性成语有“侃侃而谈、名噪一时、耿耿于怀”等。
尤其要注意褒贬两可的成语如“登峰造极、按部就班、标新立异、粉墨登场、左右逢源”等的辨别和使用。
(4)有固定陈述对象的成语。
例如“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它的陈述对象是“技艺”;“妙手回春”是称赞医生医道高明。
容易理解错意思的成语

容易理解错意思的成语以下是 8 条容易理解错意思的成语及例子:1. “首当其冲”例子:哎呀,很多人都以为“首当其冲”是第一个冲上去的意思呢!其实不是哦!比如咱说“洪水来了,这个村子首当其冲”,可不是说村子第一个去冲洪水呀,而是说它最先遭受到灾害呀!你说神奇不神奇?2. “目无全牛”例子:嘿,可别把“目无全牛”理解成眼里没有完整的牛啦!这可不是说这人眼瞎呀!像那个厉害的屠夫,人家技术高超,解牛的时候那叫一个熟练,眼里看到的都不是整头牛啦,而是牛的各个部位,这才叫目无全牛呢!你要是理解错了,那可闹笑话咯!3. “差强人意”例子:哇塞,“差强人意”可不是说很不满意呀!你想想看,说“这次的结果差强人意”,那就是还勉强能让人满意呀,可不是差得让人不如意呢!这要是搞错了,那不是把意思全弄反啦?4. “万人空巷”例子:哎呀呀,“万人空巷”可不是说巷子里一个人都没有冷冷清清呀!反而是说人都跑出去了,热闹着呢!就好比有个盛大的活动,大家都跑出去看,导致巷子里都空了,这才是万人空巷呀!是不是恍然大悟啦?5. “美轮美奂”例子:嘿,“美轮美奂”一般可不能用来形容人漂亮呀!它主要是说建筑呀、景色呀这些特别好看,特别华丽!像宫殿那样的,才能说美轮美奂呢。
要是说“她长得美轮美奂”,那不是闹笑话了嘛!6. “空穴来风”例子:咦,“空穴来风”可不是说没有根据的呀!它其实是说有缘由才会有风呢,是有一定根据的呀!别再搞错啦!不然别人说话的时候你理解错了,那多尴尬呀!7. “七月流火”例子:哇,很多人觉得“七月流火”是说七月特别热呢,错啦错啦!它其实是说天气开始变凉啦!就像秋天快来了,火热的感觉慢慢退去了一样,是不是很有意思呀?8. “下里巴人”例子:哼,“下里巴人”可不是骂人呀!它是说比较通俗的艺术呀!像咱普通老百姓喜欢的那些,可不能随随便便就用这个成语去说别人哦!咱得搞清楚意思呀,不然可要闹笑话咯!总之,这些成语的意思是不是很容易搞错呀,以后可都要记住正确的理解哦,别再闹笑话啦!。
48个最容易会错意的成语

48个最容易会错意的成语48个最容易会错意的成语中国成语,历史悠久,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们难免望⽂⽣义,⽣吞活剥,结果,弄得这些词汇⼤⼤背离了原始意义,甚⾄驴唇不对马嘴,乃⾄出现成群结队的“拦路典故”、“傻⽠成语”。
这⾥有48个最容易⽤错的“拦路成语”,不知道亲爱的读者朋友,你都⽤对了吗?1. 万⼈空巷【解释】:家家户户的⼈都从巷⾥出来了。
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例】:喜讯传来,⾸都万⼈空巷,⼈们兴⾼采烈⾛上街头,在⼴场举⾏庆祝游⾏。
【误⽤】:常被误⽤作街巷空空⽆⼈之意。
2. 登堂⼊室【解释】:⽐喻学问、技能由浅⼊深、循序渐进,达到更⾼⽔平,也作“升堂⼊室”。
【⽰例】:努⼒钻研,终会有登堂⼊室的⼀天。
【误⽤】:常被误⽤为“进⼊屋⼦”。
3. 望其项背【解释】:能够望见别⼈的颈项和背脊,表⽰赶得上或⽐得上。
多⽤于否定式。
【⽰例】:⾯对五四时期的伟⼤作家,现在的很多所谓的作家,实难望其项背。
【误⽤】:常被误认为是“赶不上”。
4. ⽬⽆全⽜【解释】:眼中没有完整的⽜,只有⽜的筋⾻结构。
形容技艺已达到⾮常纯熟的地步。
【⽰例】:对待⼯作要精益求精,达到得⼼应⼿、⽬⽆全⽜的程度才是精英。
【误⽤】:常被误⽤为没有全局观念。
5. 七⽉流⽕【解释】:⽕,星名,指⼤⽕星,即⼼宿。
出⾃《诗·豳风·七⽉》:“ 七⽉流⽕,九⽉授⾐。
”指农历七⽉,⼤⽕星西⾏,天⽓转凉。
【⽰例】:七⽉流⽕,夏去秋来,寒天将⾄。
【误⽤】:常被理解为七⽉骄阳似⽕。
6. 罪不容诛【解释】:罪⼤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例】:此⼈犯罪⼿段⼗分残忍、情节⾮常恶劣,社会危害极⼤,罪不容诛。
【误⽤】:常被误解为罪⾏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7. ⾸当其冲【解释】: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例】:平原的游击根据地将⾸当其冲。
【误⽤】:常被误⽤替代“⾸先”。
8. 危⾔危⾏【解释】:危:正直。
指的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例】:《论语·宪问》:“邦有道,危⾔危⾏,邦⽆道,危⾏⾔孙。
盘点最容易看错的十大成语

行测:盘点最容易看错的十大成语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型非常多,需要大家全面复习,特别是言语理解部分,更是会涉及到一些公务员考试没有的题型,比如病句,成语误用等等。
成语部分,由于每个成语都有来源和出处,而成语中的很多字词又随着时间的流失,原来的意思已经发生了改变,所以切记不可望文生义,在平日复习的时候遇到成语部分一定要通过查字典确定意思,加以积累。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列举10个常考的易错成语,大家一定要掌握。
1、空穴来风:传闻有一定根据。
错误用法:在“空穴来风”前加“不是”进行否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正好意思相反错例:薄熙来贪污受贿一事并不是空穴来风2、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错误用法:常被人理解为“不能使人满意”错例:他对这方面一窍不通,做出的结果肯定差强人意3、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错误用法:常被理解为首先冲上去的,或者最为重要的错例:今天是她唯一妹妹结婚,作为亲姐姐她肯定首当其冲忙碌开来4、望其项背:可以赶上。
只用否定形式。
错误用法:与望尘莫及混用,认为是赶得上错例:美国经济飞速发展,让其他国家只能望其项背5、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使人不敢靠近。
含贬义错误用法:常误用为形容某事或者某人很红。
错例:无线网络的兴起,让平板电脑变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6、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错误用法:常误用为不值得成为教训错例:年轻人犯点小错误是正常的,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都不足为训7、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错误用法:形容不能刊登的言论错例:这篇文章见识浅陋,属于不刊之论,总编决定不予发表。
8、明日黄花:过时或过气的事物错误用法:常被误用为“将来的栋梁”而修饰孩子错例:孩子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
9、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错误用法:写文章不加标点错例: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10、罪不容诛:判死型还抵不了他的罪恶。
形容罪大恶极错误用法: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错例:法官认为他虽然杀死了张某,但是属于正当防卫,罪不容诛。
容易让人误解的成语

容易让人误解的成语
容易让人误解的成语有:
1.三人成虎:原意是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
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
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2.美轮美奂:原意是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
漂亮。
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3.炙手可热:原意是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4.登堂入室:原意是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很
高的水平。
常被误解为“进入房屋等具体行为”。
5.高屋建瓴:原意是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
其中“建”不是建造的
意思,而是倾倒的意思,即本意是站在高处向下倒水。
6.空谷传音:在寂静的山谷中听到人的脚步声。
比喻难得的言论、
音信或事物。
常被误解为“传播声音”。
除了上述成语外,还有一些成语也容易被误解,比如“不孚众望”容易被误解为“不负众望”,“不名一文”容易被误解为“名扬天下”,“不忍卒读”容易被误解为“不堪卒读”,等等。
因此,在理解和使用成语时,需要注意其本意和用法,以免产生误解。
容易误解成语31个

这些成语,你误解过它们吗?成语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固定短语。
但由于很多都是由古代的典籍或典故浓缩而成的,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如果不了解其源头或背景,望文生义,想当然,就很容易理解错或用错。
下面这些成语,就经常在媒体上和同学们的作文中以误用的身份出现,在高考语文试题的成语测试题中,也经常考查这种用错的情况,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你都能正确理解和正确运用吗?如果不能,请记准它们的正确含义,并加以运用。
1、安土重迁往往被误解为喜欢和重视迁移。
正确含义是: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
(土:故土;重:重视,不随便。
)语出《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举例:自古道:“安土重迁。
”说了离乡背井,那一个不怕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2、目无全牛往往被误解为不顾大局。
正确含义是: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比喻技艺高超。
也比喻洞察事理,办事精熟。
语出《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举例:老师傅的技艺炉火纯青,复杂的工艺流程对他来说已目无全牛。
3、差强人意往往被误解为因为差而难以令人满意。
正确含义是:1还能振奋人们的意志。
2大致上还能够令人满意。
(差:尚,稍微;强:振奋。
)语出《后汉书•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举例:我得了这一封信,似乎还差强人意。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六回)4、开门揖盗往往被误解为打开门缉拿盗贼。
正确含义是:打开门请强盗进来。
比喻引进坏人,招致祸患。
(揖:拱手行礼。
非“缉”。
)语出《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举例:失守城池,要按军法;况又有禀帖到杨太守差我保守,我是你徒弟,开门揖盗,岂不是私通叛寇?(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回)5、文不加点往往被误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
一些容易错误理解的成语

一些容易错误理解的成语
一言九鼎:表示说话份量很重。
常用来表示守信用,不合适。
鼎力相助:只用于对他人,不能说自己,不谦虚。
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
常被错用于不假思索的干事。
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有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
现常用来表示毫无根据,意思理解。
不当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是贬义。
现多被用来形容一些火热畅销的事物。
侃侃而谈:本意为刚直之意,理直气壮。
现在人们常用此语形容聊天聊的热火朝天,不当。
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恰到好处。
常被人用来表示某事不够红火,不够火爆,不够好,表达不当。
抛砖引玉:谦辞,用于自己,不能用于别人。
始作俑者:指第一个干坏事的人。
不能用于普通人。
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
不能只理解不加标点。
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
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容易误解的成语

容易误解的成语1. 空穴来风:穴:孔、洞;来:招致。
有了洞穴才进风。
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2. 三人成虎:三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
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3. 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
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4. 炙手可热:贬义,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5. 侃侃而谈: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6. 首当其冲: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7.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8. 鼎力相助:鼎力:大力,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
9. 集思广益:集:集中;思:思考,意见;广:扩大。
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10.首鼠两端:首鼠:鼠性多疑,出洞时一进一退,不能自决;两端:拿不定主意。
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又动摇不定。
11.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
12.脱颖而出:颖:尖子。
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
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13.蓬荜生辉:谦敬之辞,对方的来访或赠送的字画使自己的寒门增添光辉。
14.不可收拾:收拾:整顿、整理。
指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不可救药的地步。
15.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
奇:奇兵,奇计;制:制服。
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
16.意气用事:意气:主观偏激的情绪;用事:行事。
缺乏理智,只凭一时的想法和情绪办事。
17.不知所云:云:说。
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批评别人说话不好。
18.义无反顾:义:道义;反顾:向后看。
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19.不可理喻:喻:开导,晓喻。
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20.望其项背:项:颈的后部。
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
比喻赶得上。
21.差强人意:差:尚,略;强:振奋。
勉强使人满意。
22.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
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空穴来风。
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指传闻有
一定根据。
经常被误用来表示毫无根据的事情。
【出处】:战国•楚•宋玉《风
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
2、七月流火。
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七月流火"是说在夏历七月,天气
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
现在常被误用来形
容七月的天气十分炎热,闹出望文生义的笑话。
【出处】:"七月流火"语出《诗
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3、美轮美奂。
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可近年来报纸电视上凡形容美
好事物皆用此语,大错特错了。
【出处】:《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
晋大夫发焉。
张老曰:"美哉*焉,美哉奂焉。
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
4、目无全牛。
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极度纯熟的境地。
易误作
缺乏整体观念。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养生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
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 5.首鼠两端。
意思是迟疑不决,拿不定主意。
经常被误用来形容一个
人言行前后不一致。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
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儒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
端。
"
6.首当其冲。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
经常被误用为冲锋在前。
【出处】:《汉书•五行志下》:"郑当其冲,不能修德。
"
7、望其项背。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
用于否定式:如难以望其项背、不能望其项背等)。
现在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
"表示"赶不上",这是错误的。
【出处】:清•汪琬《与周处士书》:"言论之超
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也。
"
8、差强人意。
意思是大体上使人满意。
经常被误用为不能使人满意。
【出处】:《后汉书•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
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 9、鬼斧神工。
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技巧高超,象是鬼神制作
出来的,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常被误用来形容壮观的自然景物。
【出处】:
清•屈大均《端州访研歌和诸公》:"年来岩底采无余,鬼斧神工多得髓。
"
10、始作俑者。
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现在常被误用为第一个做某一件事或某一项任务的人。
【出处】:《孟子•梁惠
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 11、炙手可热。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经常被误用来形容
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出处】:唐•杜甫《丽人行》:"炙手
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
12、一言九鼎。
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
一句话抵
得上九鼎重。
比喻说话有份量,能起很大作用。
经常被误用来表示守信用。
【出
处】: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毛先
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胜不敢复相士。
"
13、不足为训。
意思是不值得作为典范或法则。
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
不值得教训某人。
【出处】:明•胡应麟《诗薮》:"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
奇,不足为训。
此词与教训无14、万人空巷。
并不是指街上空无一人,而是说
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来到大街上,街上人山人海,兄容欢迎、庆祝等盛况。
现在
常被误用来表示街上空无一人。
【出处】:宋•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诗:
"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
15、久假不归。
假,借用;归,归还。
长期的借用不归还。
现在常被
误用来表示长期请假不回来工作。
【出处】:《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
恶知其非有也?" 16、奉为圭臬。
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
把某些事物、言论奉为准则。
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将某人奉为某领域的创始人或先行者。
【出处】:清•钱大
昕《六书音韵表序》:"此书出,将使海内说经之家奉为圭皋,而因文字音声以
求训诂古义之兴有日矣,讵独以存古音布局哉。
"
17、百身何赎。
意思为自身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
比喻对死者极其沉
痛的哀悼。
现在常被误用来死一百个人也不足以换得死者。
【出处】:《诗经•
秦风•黄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
18、石破天惊。
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现在常被误用来形容各种惊
人消息。
【出处】:唐李贺诗《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
秋雨。
" 19、不孚众望。
孚:信服。
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贬
义。
现在常被误用来形容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20、方兴未艾。
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
事物正在发展,没有
停止。
多形容形势或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事物刚刚兴起远未
形成气候。
【出处】: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天下非有豪猾不可
制之奸,虏人非有方兴未艾之势,而何必用此哉!
评价答案
好:4471
一般:346
不好:460
原创:1197
非原创:472
以上内容来源于:搜搜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