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六章大众社会心理现象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9年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卷六)

2019年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卷六)

2019年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卷六)1. 下列不属于自我扩张型的自我意识是( )。

A.对现实自我的评价过高,虚假的理想自我占优势B.悦纳自我过分,盲目自信、妄自尊大C忘记了客观社会现实对自己的约束D.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缺乏稳定性、确定性参考答案:D2.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 )为基础的。

A.人际沟通B.情景判断C社会知觉D.人际知觉参考答案:C3.由于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这是( )A.角色冲突B.角色不清C角色中断D.角色失败参考答案:C4.詹姆斯(1890)关于自尊的经典公式是( )。

A.自尊=自信/抱负B.自尊=成功/抱负C.自尊=抱负/成功D.自尊=成功/自信参考答案:B5.以国歌、国旗及领袖作为国家的象征是爱国意识的( )阶段。

A.抽象国家观念B.国家形象C国家组织体系D.具体国家观念参考答案:B6.把“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称为( )。

A.自我教化B.个体内化C社会内化D社会教化参考答案:D7.波普把“个体对自己外表的观点和看法”称为( )。

A.社会方面的自尊8.学业自我效能方面的自尊C身体意象方面的自尊D.整体自尊参考答案:C9.以下选项中,( )是社会心理学发展中的主要实验研究。

A.勒温关于从众问题的研究B.霍夫兰关于服从问题的实验C勒温关于群体动力问题的研究D.拉特纳关于劝导与态度改变的研究参考答案:C10社会心理学的经验描述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 )。

A.19世纪末B.20世纪末C.19世纪初D.20世纪初参考答案:D11.关于访谈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要取得访谈的成功,访谈者必须在双方的人际沟通中创造信任的氛围,取得被访者的积极配合B.访谈法也是直接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C如果被访者拒绝访谈,访谈者应不再对其进行纠缠D.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被访者双方互相影响的过程参考答案:C12.美国学者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和改变的三阶段是( )。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一、填空题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2. 弗洛伊德强调心理动力对行为的驱动,认为个体天生拥有两种本能驱动力,一种是(生之本能性驱力),一种是(死之本能攻击驱力)。

3. 由于中国人爱面子,怕丢脸,怕遭人议论却又乐于议论别人,由这一套“议论系统”引发出了严重的社会焦虑,主要表现为(情爱焦虑)、(性焦虑)、(地位焦虑)、(缺点暴露的焦虑)、表现的焦虑。

4.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有技巧是(欺瞒)5. 自我知觉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内容有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和(自尊)构成6. 集群行为产生的整个过程中,有两个重要心理机制,一是(情绪感染),二是(模仿)。

7.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是(情感上亲疏)和(地位上尊卑)8. 社会态度的构成成分是(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9. 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是(他人的反馈)、(反射性评价)、(根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社会比较)10.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是(个人心理)、(群体心理)、(大众心理)、(民族心理)。

基于理性的算计,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去攻击别人是一种(工具性)侵犯行为11. 群体认同感是一种(群体成员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认知与评价保持一致)的情感12. 社会感情是由(情绪)和(情感)构成13.群体心理效应主要表现在(群体归属感)、(群体认同感)、(社会支持)14.完形学派的未完成事件是指(涵盖悔恨、愤怒、痛苦、焦虑、悲伤、罪恶、遗弃感等未表达出来的感受)15. 在人际交往中,所谓自我表露是指(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暴露给对方)16. 要探索自己曾有的各种情绪,可以通过在一个安全的空间自言自语、(以艺术作为发泄媒介)、(回到过去)17. 利他行为是(不带个人私利地关注他人幸福的行为或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18. 华人学者杨国枢、余安邦根据中国文化的特点,把成就动机分为(社会取向成就动机)和(个我取向成就动机)19. 在形成印象过程中,人们一般根据三个基本维度,分别为(评价维度)、(活动水平维度)、(力量维度)20. 社会感情是(伴随着整个社会心理过程产生的主观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是由(情绪)和(情感)构成21. 青少年时期的情绪具有(突出的不成熟)、(不稳定)的特点22. 爱屋及乌是感情的(迁移)功能23. 情商这一概念是由(丹尼尔•戈尔曼)提出的,它一般包括(了解自我)、(驾驭情感的能力)、(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的五种能力。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经常会被他人的行为和观点所影响。

以下哪个概念用来描述这种现象?a) 自尊b) 孤立c) 社会影响d) 内隐性个性答案:c) 社会影响2. 当一个人出现错误时,其他人常常会通过怀疑自己的观点来降低不确定性。

以下哪个理论解释了这种现象?a) 社会认知理论b) 自我确认理论c) 干预理论d) 应对机制理论答案:a) 社会认知理论3. 集体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是「走群体思维」,其中个体决策被群体的共同观点所影响。

以下哪个概念最能描述这种现象?a) 社会影响力b) 群体思维c) 自我反省d) 市场导向答案:b) 群体思维4. 在社会心理学中,「认知失调理论」指的是当个体的行为与其价值观念发生冲突时所产生的心理不适。

以下哪个术语描述了一个自我调整的过程,以减少认知失调?a) 显著性评价b) 授权分配c) 自我感知理论d) 一致性理论答案:d) 一致性理论第二部分:简答题1. 解释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

社会认知理论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认知和评估的过程。

其核心概念包括自我概念、他人概念和自我知觉。

自我概念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特征和属性的认知,包括个体对自己能力和形象的看法。

他人概念指的是个体对他人特征和属性的认知,包括对他人的印象和评价。

自我知觉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行为、态度和情感的感知和理解。

2. 论述群体思维对个体决策的影响。

群体思维是指在群体中,个体的决策和意见会受到群体共识的影响。

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放弃自己的观点,而采纳群体的共同观点。

这种影响往往是基于个体对群体社会认同的需要,以及对群体观点的认可。

群体思维对个体决策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偏差:个体在群体中往往接触到比较一致的信息,而忽视了与群体观点不一致的信息。

- 规范性压力:个体在群体中面临来自其他成员的期望和压力,并可能会因此调整自己的观点和决策。

- 决策风险:个体在群体中可能会放弃个人对决策的质疑和评估,而出于避免群体冲突的需要,倾向于采纳群体观点。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A. 个体心理过程B. 群体心理过程C. 社会影响下的个体心理过程D. 社会结构2.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演绎法3. 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是指:A.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B. 个体在群体中保持独立思考C. 个体在群体中形成自己的意见D. 个体在群体中模仿他人行为4. 社会促进效应通常发生在:A. 个体单独完成任务时B. 个体在群体中完成任务时C. 群体成员相互竞争时D. 群体成员相互合作时5.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包括:A. 自我认知B. 自我评价C. 自我意识D. 所有以上选项6.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A. 个人特质B. 社会角色C. 社会群体成员身份D. 社会地位7.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影响的结果?A. 服从B. 从众C. 群体思维D. 独立思考8. 社会支持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提供物质帮助B. 提供情感支持C. 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D. 所有以上选项9.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A. 观察学习B. 直接经验C. 推理学习D. 模仿学习10. 下列哪项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A. 研究方法的选择B. 研究结果的解释C. 研究对象的隐私保护D. 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答案:1. C2. D3. A4. B5. D6. C7. D8. D9. A 10. 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莱昂·费斯汀格提出的,主要内容包括当个体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认知(信念、态度或行为)时,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感。

为了减少这种不适,个体会尝试改变其认知,使之一致,或者通过增加新的认知来解释原有的矛盾,以达到认知的平衡。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个体心理过程B. 社会行为模式C. 个体与社会互动D. 社会结构分析答案:C2.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从众B. 群体思维C. 认知失调D. 神经传导答案:D3. 社会影响的类型包括哪些?A. 服从、顺从、认同B. 顺从、认同、内化C. 服从、顺从、内化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C4. 米尔格拉姆实验主要研究了什么现象?A. 服从权威B. 群体压力C. 社会支持D. 认知失调答案:A5.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什么?A. 群体中的个体表现比单独时更好B. 群体中的个体表现比单独时更差C. 群体中的个体表现与单独时相同D. 群体中的个体表现不稳定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归因偏差。

答案:自我归因偏差是指个体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内在特质,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

这种偏差反映了个体在自我评价时的自我服务倾向,有助于维护自尊和自我形象。

7. 描述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和认知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学习得来的。

这种学习过程包括注意、记忆、模仿和动机四个阶段。

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模式,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

8. 解释什么是群体极化现象。

答案:群体极化现象是指在群体讨论中,成员的初始态度或观点往往会变得更加极端。

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群体内部的一致性压力、信息影响以及社会比较等因素所导致。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从众现象的心理机制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答案:从众现象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独立判断,采取与群体一致的行为或观点。

其心理机制包括规范影响、信息影响和认同影响。

从众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表现为减少认知负担、降低决策风险,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个体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甚至可能导致不道德或不理性的群体行为。

社会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请判断该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正确。

2.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与单独时的行为可能存在差异。

以下哪个选项是这种现象的典型表现?A. 去个性化B. 社会促进C. 社会抑制D. 社会影响答案:A。

3.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如何解释和理解社会事件和他人行为?A. 通过直觉B. 通过社会学习C. 通过情感反应D. 通过本能反应答案:B。

4. 请列举至少三种社会心理学中常见的偏见类型。

答案:种族偏见、性别偏见、年龄偏见。

5. 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主要探讨什么内容?答案:归因理论主要探讨个体如何解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

6. 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是指什么?答案:从众现象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自己的行为或信念以与群体保持一致。

7. 社会心理学中,如何定义“自我服务偏差”?答案:自我服务偏差是指个体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

8. 请解释社会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

答案:旁观者效应是指在紧急情况下,当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体帮助他人的可能性降低的现象。

9. 在社会心理学中,“认知失调”是指什么?答案: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冲突的认知(如信念、态度或行为)时所产生的心理不适。

10.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是基于什么?答案: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是基于成本与收益的权衡。

11. 请描述“权威服从”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含义。

答案:权威服从是指个体在权威人物的命令下,即使命令与自己的道德或价值观相冲突,也会执行命令的现象。

12. 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是指什么?答案:群体极化是指群体讨论后,成员的观点倾向于变得更极端。

13. 请解释“社会认同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作用。

答案: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部分来源于他们所属群体的成员身份,这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态度。

社会心理学习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习题答案

社会⼼理学习题答案《社会⼼理学》1、什么是社会⼼理学?P86-87社会⼼理学是⼼理学中偏向社会性的分⽀领域,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理与社会⾏为及其规律的⼀门科学。

2、社会⼼理学的发展划分为哪三个阶段?P90-91(1)社会⼼理学的孕育时期:从古代——19世纪上半叶。

(2)社会⼼理学的形成时期: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社会⼼理学形成的标志:1908年,英国的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的爱德华·罗斯,写出的同名教科书《社会⼼理学》的出版。

此阶段,社会⼼理学形成的三⼤理论来源:A、德国的民族⼼理学;代表⼈物——冯特:研究民族⽂化,即语⾔、神话等B、法国的群众⼼理学;代表⼈物——塔尔德和黎朋:暗⽰和模仿的理论C、英国的本能⼼理学;代表⼈物——麦独孤:认为⼈有12种本能(3)社会⼼理学的确⽴时期:20世纪20年代——现在。

此阶段,社会⼼理学有三种研究⾓度:A、实验社会⼼理学;代表⼈物——奥尔波特,1924年,《社会⼼理学》⼀书,标志着实验社会⼼理学的诞⽣。

B、社会学⾓度的社会⼼理学;代表⼈物——乔治⽶德,符号互动论C、⽂化⼈类学⾓度的社会⼼理学。

3、社会⼼理学诞⽣的标志是什么?P90社会⼼理学诞⽣的标志是1908年,英国的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的爱德华·罗斯,写出的同名教科书《社会⼼理学》的出版。

4、为社会⼼理学诞⽣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的理论是哪些?P90-91社会⼼理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的民族⼼理学、法国的群众⼼理学和英国的本能⼼理学。

5、社会⼼理学确⽴的标志是什么?P911924年,奥尔波特的《社会⼼理学》⼀书,标志着社会⼼理学的确⽴。

6、什么是社会认知?它有哪些特点?P100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的⼼理状态、⾏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认知的特点:(1)直接性(2)整体性(3)选择性(4)防御性(5)惯性7、社会认知有哪些途径?P101社会认知的途径:(1)⾯部表情(2)⾝段表情(3)⾔语表情(4)⼈际距离8、什么是⾃我知觉?P102⾃我知觉即认识⾃⼰,是个⼈了解⾃⼰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题目与答案

社会心理学题目与答案

社会心理学题目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根据霍兰德的观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在( ) 。

A、社会哲学阶段B、哲学思辨阶段C、经验描述阶段D、实证分析阶段参考答案:C2、社会行为公式B=f (P,E) 中,B指( ) 。

A、行为B、个体所处的情境C、个体D、函数关系参考答案:A3、社会行为公式B=f (P,E) 中,P指( ) 。

A、行为B、个体所处的情境C、个体D、函数关系参考答案:C4、社会心理学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 ) 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A、观察B、实验C、思辩D、归纳参考答案:A5、勒温认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必须同时考虑人和其( ) 。

A、情绪状态B、过去的经验C、个性特征D、所处的情境参考答案:D6、社会行为是由( ) 引起,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A、社会因素B、现实生活C、周围环境D、即时情境参考答案:A7、社会行为公式B=f (P,E) 中,E的含义是( ) 。

A、行为B、函数关系C、个体D、个体所处的情境参考答案:D8、麦独孤(W.McDougall) 用( ) 来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

、A、认知过程B、学习C、社会影响D、本能参考答案:D9、社会学习论的理论根源是( ) 。

A、心理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理论D、人本主义参考答案:B10、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关系最不密切的概念是( ) 。

A、存在主义B、自我实现C、人的尊严D、观察学习参考答案:D11、性别表示男女在( ) 。

A、生物学方面的差异B、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C、社会学方面的差异D、行为方式方面的差异参考答案:B12、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称为( ) 。

A、反思自我B、客我C、社会自我D、镜我参考答案:D13、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这是( ) 的观点。

A、C ·罗杰斯B、M ·米德C、W ·詹姆士D、K ·勒温参考答案:C14、不属于社会化的载体的是(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单选题: 1 A; 2 B; 3 C; 4 A; 5 C; 6 C; 7 D; 8 B; 9 A;10 D; 11 B;12 C;13 D ; 14 A 多选题: 1 BC; 2 ABDE; 3 ABCDE
■■

练习题(单选题)
10,关于流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流行受社会文化制约 B流行靠大众传播工具的宣传 C流行要有经济基础 D对社会有害的事物流行不起来
答案:
11,流言的形成,主要是人们在( )的偏差所致。 A感知 B记忆 C思维 D情感 答案:

练习题(单选题)
12,“上有好者,下必甚焉”表明流行的( )。 A相对新奇性 B极端性 C权威带动性 D周期性 答案: 13,以下哪种情况下容易表现出从众行为: A地位较高者 B自信心高者 C女性 D社会赞誉需要较高者 答案: 14,“卡车竞赛”和“囚徒难题”都揭示出人有( )。 A竞争倾向 B协作倾向 C独立倾向 D利己倾向

练习题(单选题)
4,流言和谣言都缺乏明确而可靠的事实根据,又都能广泛流传。但两 者 最大的不同是在( )方面。 A动机意图 B客观后果 C传播信息 D传播对象 答案:
5,“此地无银三百两”是一种( ) 。 A 间接暗示 B直接暗示 C反暗示 答案:
D自我暗示
6,一些细微的行为表现可以流露出个体的内心心理,搓手或拽衣领表 示的意义是( )。 A制止或否定 B无可奈何 C紧张 D自责 答案:
第六章 大众社会心理现象
一,模仿和流行 二,模仿、流行、舆论、流言、暗示 2,流行的特征,流行的心理因素 3,舆论的作用 4,流言的特征、传播的一般趋势 5,信息在传播中失真的情况 5,暗示的种类,影响暗示效果的因素 ■
练习题(单选题)
1,在非控制条件下,个体自主地仿照他人的行为进行活动的过程称为 ( )。 A模仿 B暗示 C流行 D从众 答案: 2,研究表明,以往妇女时装流行的变化大约5-25年会出现一个周期, 当代妇女这方面仍有周期性变化,尽管周期缩短。这是流行的( ) 特点。 A时效性 B循环性 C文化差异 D性别差异 答案: 3,关于流行的看法,下面的各种看法中错误的是( )。 A流行受文化制约 B流行靠大众传播 C危害社会事物不会流行 D流行要有经济基础 答案:
答案:

练习题(多选题)
1,防止并阻断流言的举措主要有( )。 A加强纪律约束 B提高公众心理成熟度 C信息公开透明 D制定规章制度 E建立奖惩机制
答案:
2,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暗示主要有( )几种。 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 C他人暗示 D反暗示 E自我暗示 答案: 3,流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因为它能够满足人们的( )需要。 A从众 B模仿 C求新欲望 D自我显示 E自我防御 答案:

练习题(单选题)
7,拍脑袋是一种常见的动作,它所表示的意义通常是( )。 A 制止或否定 B 无可奈何 C 紧张 D 自责 答案: 8,暗示的信息来自本人,这样的暗示叫( )。 A 直接暗示 B 自我暗示 C 间接暗示 D 反暗示 答案: 9,下列关于流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流言就是谣言 B 流言往往表达着人们的愿望 C 流言具有连锁性 D 流言的传播呈S型 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