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冷战课件(共26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冷战课件 (共38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冷战课件  (共38张PPT)
(手段不一,目的一致)
二、德国的分裂
1.纳粹德国法西斯政权垮台以 后,德国领土及首都柏林被哪 几个国家分区占领?
苏、美、英、法
哪个会议作出的规定?
雅尔塔会议
德国分裂
2.什么原因导致苏联与美、 英、法在处理德国问题上 的分歧越来越大?
杜鲁门主义出台
3.柏林危机
(1)危机出现: 1948年2月,美、 英、法三国计划将占领区合并,准 备发行货币,筹建政权,引起苏联 的抗议。1948年6月,苏联切断西占 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停止向 西柏林供应煤、电、食品等生活物 资,美、英立即对苏占区实行反封 锁。“柏林危机”爆发。
三、北约与华约对峙
(3)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 ——北约、华约建立
背景:
美国把欧洲看作全球战略 的重点和遏制苏联扩张的第 一线,而尚未复苏的西欧各 国也需要美国的援助。
时间、操纵国:1949年 美国
成员国及总部:
美、英、法等12个国家 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北大西洋公约的内容:
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 缔约国将作出集体反应;各缔约国决 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
(2)危机的解除 苏 联 没 有
封锁空中通道,美、英通过空 运向西柏林供应物资。美国也 没有采取武力手段解除苏联对 水陆交通的封锁。双方都留有 余地。11个月后(1949年5月12 日)美、苏通过秘密谈判达成 协议,双方同时解除封锁。
4.德国的分裂
(1)1949年9月,美、英、
法占领区成立德意志联邦 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
冷 主因
国家战略
社会制度

政治上:出台“ 杜鲁门主义 ” 开始标志
美 国
经济上:实施“ 马歇尔计划 ”
表现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6课冷战课件 (共35张PPT)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6课冷战课件  (共35张PPT)

• 丘吉尔说: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 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战时, 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 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
时4、,各美种苏不国同家的利战害略关的系对往--立往-斯和会大社使林同会·盟制1分9度4裂5的于。雅巨尔大塔差 “异只,要使资双本方主的义制对度抗存、在冲,突战不争断就不加可剧避。免,和平是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 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 线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 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高压控制下。”
——1946年3月英国首相 丘吉尔《和平砥柱》
“铁幕演说” 美苏冷战的序幕。
冷战政策表现 --政治:杜鲁门主义出台
不会有的。苏联人民必须对战争有所准备。” ——斯大林
美国认为它的民主制度和自由观念是最优越的, 全世界都应该实行和它一样的制度。美国还认定社会 主义国家都具有侵略性。苏联认为战争是资本主义垄 断和竞争的产物,美国作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自然也是苏联潜在的防御对象。
一.冷战的含义: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 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
A 主义的渗入”。这表明 (
)
A.美国欲推行霸权主义
B.美国要无私地援助欧洲
C.美国要改善与苏联的关系
D. 美国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6.观察左图,结合“二战”后 初期的有关史实回答:
(1)你认为,画面中的“医生” 和“病人”分别指代什么?
“医生”指代美国; “病人”指代“二战”后的西欧。
北约标志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冷战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冷战共26张PPT

越南战争(1961—1975年)
星球大战
美苏争霸给世界带来了 哪些影响?
①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带来了动荡不安和 局部战争。 ②给两国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
③但双方势均力敌,互相牵制,避免了新 的世界大战爆发。
合作合探作究探究
二战后,美苏争霸,军备竞赛不仅严重威胁 世界和平,而且对本国经济也产生不利影响, 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杜鲁门
冷战表现——经济: 1947年马歇尔计划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 济健全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 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 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 是赠予,10%是贷款。
合作合探作究探究
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


社会主义阵营苏

资本主义国阵营 对


民 德

华约
波兰


北约
国 瑞士
德 国
冷战开始的标志:
西班牙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阿 尔 巴 尼 亚
土耳其
美苏冷战什么时候结束?
结束标志: 1991年苏联解体
冷战结束 两极格局结束
冷战期间,美苏对抗,高潮迭起,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美苏争霸。
古巴导弹危机(1962)
3. 杜鲁门主义出台 ,导致苏联与美、英、法在
处理德国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
合作探4.究柏林危机
美国援助欧洲的物资 通过飞机将援助物资空运到西柏林
合作合探作究探究
5.德国的分裂
169.5千米 的柏林墙
(1)1949年9月,美、英、 法占领区成立德意志联邦共 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 “西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6课 冷战课件(27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6课 冷战课件(27张)
马歇尔计划的真实目的是 什么?
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德国的分裂
下四 的国 德分 国区
占 领
德国的分裂
柏林危机
美国援助欧洲的物资
通过飞机将援助物资 空运到西柏林
德国的分裂
影响:
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169.5千米的柏林墙
北约与华约对峙
军事: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的成立
1949年5月,美、英、法 等12个国家 在华盛顿签 订了《北大西洋公约》, 成立了一个以美国为首 的军事联盟,即北大西 洋公约组织,简称“北 约”。
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北约总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北约与华约对峙
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时间: 1955年 地点: 波兰华沙 国家: 7个社会主义国家 内容: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
其他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进行援助。
华约标志
北约与华约对峙
冰岛 中立国 北约成员国 华约成员国
威挪
英 国
法 资本主义阵营 国
双方的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本课小结
含义 二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 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序幕 丘吉尔铁幕演说
பைடு நூலகம்
冷 开始 “杜鲁门主义”出台

美 政治上:1947出台“杜鲁门主义”
国 经济上:1947实施“马歇尔计划”
表现
军事上:1949成立“北约” 美苏两极格

局最终形成
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的美国总统是
A.罗斯福
B.杜鲁门
C.肯尼迪
D.尼克松
3.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 “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 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 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政治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16课冷战 (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16课冷战  (共26张PPT)

复兴欧洲经济,加强美国对西欧的 控制,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用膏药援救死者》
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 个胡桃的两半。”谈谈你的理解。
表明二者的本质目的是一 样的。即遏制苏联等社会 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 世界,确立美国的霸主地 位。
1949年-1961年8月12日大约有269万 东德人通过东、西柏林的81个通道纷 纷逃向西部,占当时东德人口的1/6。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决定封锁西柏 林四周的边界,随后关闭勃兰登堡门, 在分界线上建筑了隔离设施,总长达 154公里,通称“柏林墙”。 它的外围是一道3.5米高的通电铁 丝网,铁丝网与柏林墙之间有50米宽 的空地,在这长160多公里、宽50米的 无人地带设有300个观察炮楼、22个暗 堡,数千个电子眼和250只警犬。柏林 墙高4米,宽50公分,墙的上端还焊接 着光滑的圆形铁筒,使人无法攀登。
探究:根据北约的有关规定,说说北约组织的最突 出特点是什么? 集体防御,美国和加拿大联合西欧一些国家共同与 苏联抗衡。
政治上: 冷 战 的 表 现
杜鲁门主义
(冷战开始的标志) 经济上:
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
成立北约组织
冷战时期苏联宣传画: 苏联人对美国人说 “你最好别惹我!”
针对西德加入北约, 苏联采取了什么对 策?
德国的分裂
北约组织的建立 时间: 1949年 地点: 美国华盛顿
设在布鲁塞尔的北约盟军总部 国家: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
《北大西洋公约》的签订 标志:
北约标志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条约》规定: “对欧洲或北美之一一个或数个 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 约国全体之攻击”“缔约国可采 取包括武力在内的行动”。
苏联的状况 二战后,苏联的西部边界大大地向西推移 ,还在东欧国家建立起与苏联类似的社会 制度。苏联认为战争是资本主义垄断和竞 争的产物,美国作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 家,自然也是苏联潜在的防御对象。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冷战课件(共27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冷战课件(共27张PPT)
冷战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
条件投降书,苏联人民举国欢庆。
而当时担任美国驻苏参赞的凯南
却对身边的记者说:“人们在欢
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
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二战
第16课 冷战
VS
一、冷战的发生
1、冷战的含义: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 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 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军事:(1)北约建立
1949年4月,美 国联合加拿大、英 国、法国、意大利 等国,成立了一个 以美国为首的军事 联盟,即北大西洋 公约组织。
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北大西洋公约》宣称:“各缔约国同意 对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整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 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各缔约国可 采取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
布鲁塞尔的北约盟军总部
1955年,吸收联邦德国加入
军事:(2)华约的成立
1955年,苏联、 保加利亚、匈牙 利、波兰等7国华 沙条约组织,简 称“华约”
华约标志
影响: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冰岛
中立国
北约成员国

华约成员国





联 邦
民 德






瑞士
苏联
西班牙



尼 亚
土耳其
四、冷战结束
想一想:
美国为什么要 实行冷战而没有采 取军事行动呢?
⒉冷战的原因:
材料一:战后美国实力简表
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黄金储 经济 备量占世界3/4,工业生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
2/3。 1945年,武装部队总人数达到1200多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 冷战课件(26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 冷战课件(26张)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第16课 冷战
同对 盟手
冷战的含义:
冷战双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
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冷战方式


背景
材料一:
经济
工业产量占2/3 出口贸易占1/3 黄金储备占3/4
军事
军队人数1200多万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在全球有500多个军事基地
(2)马歇尔计划实施 ①提出 ②目的 ③评价
3.表现 (3)德国的分裂
①背景 柏林危机 ②正式分裂
③影响 ①北约成立
(4)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②华约成立
③华约和北约建立影响
课堂检测
1.二战后,美国提出的“冷战”是(

A.从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全面与苏联对抗
B.欧洲用经济手段,亚洲用军事手段对抗形式
课堂检测
4.下列各项属于美苏争霸中美国所为的是(

①在古巴部署导弹 ②出兵越南 ③出兵阿富汗 ④出兵朝鲜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5.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苏联在世界范围的争霸中,最突出的事件是


A.美苏冷战的开始
B.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C.古巴导弹危机
D.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
材料二: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战争
就不可避免,和平是不会有的。苏 联人民必须对战争有所准备。”
——斯大林
原因
二战后,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称霸世界。 战后,强大起来的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障碍。
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二战刚结束,人民厌战,和平成为时代潮流,双方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冷战课件 (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冷战课件 (共27张PPT)

5 冷战的结束
苏联解体
1991 年 12 月 25 日,苏联 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 降下,俄罗斯国旗缓缓 升起。苏联正式解体。
冷战结束
苏联解体
两极格局结束
美苏冷战的标志性建筑
柏林墙
1989年11月开放
6、冷战的产物-德国的分裂
背景:(1)纳粹德国法西斯政权垮
台以后,德国领土及首都柏林被苏、美
、英、法分区占领
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 苏联针对“北约”的应对措施:
成立了“华约”
华沙条约组织
简称华约
时间:
1955年
成员国: 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
内容: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
其他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进行援助。 实际控制华约组织的国家: 华约建立影响:
苏联
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
北约和华约的性质?
都是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华约成立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美苏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 两极格局中的两极分别指美国和苏联, 代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
冰岛 中立国 北约成员国 华约成员国
挪 威
丹 麦
英 国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苏 联
波 兰
法 国 瑞士
联 民 邦 德 德 国
1949 年 西班牙 土 耳 其 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 格局形成。
,控制西欧。
黄 鼠 狼 —法国总理皮拉尔迪 给 鸡 马歇尔计划的真实目的 拜 年 的 控制西欧, 结 遏制苏联, 果
“我们每接受一笔援 助,我们的独立便减 少一分。”
称霸世界。
冷战时期苏联宣传画: 苏联人对美国人说 “你最好别惹我!”
针对美国的冷战政策, 苏联在经济上采取了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4.观察左图,结合“二战”后 初期的有关史实回答:
(1)你认为,画面中的“医生”和 “病人”分别指代什么?
“医生”指代美国; “病人”指代“二战”后的西欧。
(2)“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方”? 马歇尔计划(或欧洲复兴计划)
(3)“药方”的作用是什么?
《用膏药援救死者》 复兴欧洲经济,加强美国对西欧 的控制,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4、1948年,在运往希腊的物资上都印有以美国国旗 为基础,形状如同盾牌般的纹章标志,正中写有“为 了欧洲的复兴,由美国所援助”的标语。这一现象与 下列哪一事件直接相关?( C )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约组织的建立
5、以美苏为首的两极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一、冷战的发生
原因 (1)美、苏两国的国家战略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 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2)美苏势均力敌 (3)战后人心思定,追求和平是主流 序幕 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一、冷战的表现
1.政治方面:出台杜鲁门主义
(1)时间: 1947年3月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2)内容: 杜鲁门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 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
时间: 1955年 地点: 波兰华沙 国家: 7个社会主义国家 内容: 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
受到武装攻击,其他 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 进行援助。
华约标志
北约与华约对峙
冰岛 中立国 北约成员国 华约成员国
威挪
英 国
法 资本主义阵营 国


联民
波兰
邦德


瑞士
苏联
社会主义阵营
西班牙
阿 尔


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标亚 志着以美苏土为耳首的其两
极对峙格局的最终形成。
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对抗事例
古巴导弹危机(1962) 越南战争(1961— 1975年)
星球大战--反弹道导弹军事战略计划
本课小结
含义 二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 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序幕 丘吉尔铁幕演说
冷 开始 “杜鲁门主义”出台

美 政治上:1947出台“杜鲁门主义”
第16课 冷战
一、冷战的发生
冷战的原因:
(1)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并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和以美国 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际贸易体系,称霸欲望十分强烈 (2)苏联:①二战后,苏联的西部边界向西推移。苏联还在东欧国家建立起与其 类似的社会主义制度;②苏联认为战争是资本主义垄断和竞争的产物,美国作为 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苏联潜在的防御对象
苏联 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 统治的力量。
(3)影响:
一、冷战的表现 2.经济方面: 实施马歇尔计划
(欧洲复兴计划)
1948---1950年,共有16个国家 (基本为西欧国家)接受了美国 10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 是赠予,10%是货款,因此丘吉 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 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2、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它存在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 度之间,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世界相对的和平。 这场特殊的战争开始于(A )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北约组织成立 D.华约组织成立
3、二战后,美国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的霸权主义 措施是 ( A ) 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 C、铁幕演说 D、北约的成立
“我们每接受一笔货款,我们 的独立便减少一分。”
---法国总理皮拉尔迪
实质:遏制共产主义; 控制西欧,称霸世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 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 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 度存在。——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可采取包括武力在
内的行动” 。
二、德国的分裂
四国分区占领下的德 国
二、德国的分裂
1.1949年9月,在美、英、 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 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 或“西德”。
2.1949年10月,在苏占区 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又称“民主德国”或“东 德”。
东 西德 德
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思考1、材料中“合理经济的再生”指的什么? 指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复兴。
思考2、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的目的是什么?马歇尔计划 有什么影响?
目的: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影响: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 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重要步骤。
思考3.马歇尔计 划的实质是什么?
控制西欧 遏制苏联 称霸世界
思考:冷战中两极格局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阿富汗战争旷日持久,历时九年多,给阿、苏两 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阿富汗有130多万人丧生;苏联在 战争中累计伤亡5万余人,耗资450亿卢布 。
使世界动荡不安,威胁了世界和平。
材料二:在争霸对峙过程中,美苏两国在紧张的战争边缘 选择妥协,并逐渐走向缓和,因此从另一角度看,两国关 系的缓和也成为稳定世界局势的因素。
美苏势均力敌,互相牵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材料三: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 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 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推动了科技发展。
达标检测·巩固新知 1、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 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 入”。这表明( A ) A.美国欲推行霸权主义 B.美国要无私地援助欧洲 C.美国要改善与苏联的关系 D.美国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三、北约与华约对峙
1.北约的成立
军事: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49年5月,美、英、法 等12个国家 在华盛顿签订 了《北大西洋公约》,成 立了一个以美国为首的军 事联盟,即北大西洋公约 组织,简称“北约”。
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北约总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三、北约与华约对峙
2.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一、冷战的表现 3.军事方面: 成立北约
时间:1949年5月
地点:美国华盛顿
参加国: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 《北大西洋公约组
标志: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织条约》规定:
目的:为了加强对西方国家的控制 性质:资本主义的军事防御组织
“对欧洲或北美之 一一个或数个缔约 国的武装攻击,应
视为对缔约国全体
之攻击” “缔约国
国 经济上:1947实施“马歇尔计划”
表现
军事上:1949成立“北约” 美苏两极格

局最终形成
联 军事上:1955成立“华约”
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标志: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建立
启示:
⒈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但霸权主义依然 存在,是威胁人类进步和安全的重要因素。 2“北约““华约”、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和法西 斯轴心国集团的性质都是帝国主义的政治军事集团。
(C
)
A、丘吉耳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和华约组织的成立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