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波器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示波器的基本原理

示波器的基本原理

示波器的基本原理示波器是一种用于检测和测量电信号的仪器,它能够显示信号的波形和特征。

示波器的基本原理涉及信号采集、显示和控制三个方面。

1.信号采集示波器通过探头和输入电路采集待测信号。

探头将待测信号转换为示波器可以处理的电压信号。

输入电路则对信号进行预处理,包括输入阻抗匹配、放大、滤波等。

探头是示波器采集信号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用的探头有被动探头和主动探头。

被动探头直接连接待测信号源和示波器的输入端,适用于较低频率的信号测量。

主动探头通过探头前置放大器对信号进行处理,可以适应更高频率范围内的信号测量。

2.信号显示示波器显示部分是示波器的核心。

主要包括水平系统、垂直系统和显示系统。

水平系统控制示波器的扫描速率和扫描位置。

通常采用水平触发电路,通过触发信号来控制横向扫描周期和起始位置,以确定波形在显示屏上的位置。

垂直系统处理和放大采集到的信号,并将信号转化为屏幕上的波形。

垂直系统包括输入放大器、增益调节器、触发电路等。

其中,触发电路确定何时开始扫描下一个波形周期,以确保波形的稳定。

显示系统将经过处理的信号显示在屏幕上。

示波器显示屏通常为阴极射线管(CRT)或者液晶显示器,根据信号的变化显示出相应的波形。

3.示波器控制示波器的控制部分包括触发控制、波形显示和测量控制。

触发控制决定了波形在屏幕上的稳定显示。

触发控制通过设定触发电平、触发方式和触发源等参数,使得示波器能够在特定的信号条件下开始扫描和显示波形。

波形显示功能包括波形移动、放大、缩小、静态显示等。

这些功能通过控制示波器的水平和垂直扫描参数来实现。

测量控制用于对信号进行各种测量。

示波器可以测量波形的幅值、周期、频率、相位差、占空比等参数。

测量控制功能还可以通过数学处理功能对信号进行滤波、积分、微分等操作,以获取更多的信号特征。

总结:示波器基于信号采集、显示和控制三个基本原理,能够将电信号转化为可见的波形,并提供丰富的测量功能。

通过探头将待测信号转换为示波器可以处理的电压信号,然后进行信号调节和放大,最后通过水平和垂直控制实现波形在屏幕上的稳定显示。

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示波器是一种可以显示电子信号波形的仪器。

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被测信号通过探头输入示波器,经过放大、滤波、数字化等处理后,通过显示装置显示出波形图像。

示波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信号输入:被测信号通过信号源或被测对象的探头输入示波器的输入端口。

2. 信号放大:示波器会对输入的信号进行放大,以便更好地显示和分析波形。

放大电路可以调整放大倍数,使得不同幅度的信号都能够显示在合适的范围内。

3. 信号滤波:示波器会对输入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去除掉可能干扰波形显示的杂散信号。

常见的滤波方式包括低通滤波、带通滤波等。

4. 信号采样:经过放大和滤波后的信号会被示波器进行采样处理,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采样率越高,采样得到的波形越准确。

5. 数字信号处理:示波器会对采样得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如幅值测量、频谱分析等。

这些功能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波形特性。

6. 显示波形:经过处理的信号最终会通过示波器的显示装置以
图形的形式显示出来。

用户可以观察到信号的波形、周期、幅值等参数。

总之,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信号输入、放大、滤波、采样和数字处理等步骤,将被测信号转换成波形图像显示出来,以便用户对信号进行观察、分析和测量。

示波器的基本原理

示波器的基本原理

示波器的基本原理示波器是一种用于观察电信号波形的仪器,它能够将电信号转化为可视化的波形图形。

示波器的基本原理包括信号采集、信号处理和波形显示三个部分。

示波器通过信号采集部分获取待测信号。

通常,示波器会通过探头将待测信号连接到示波器的输入端。

探头中的电阻和电容会对信号进行适当的衰减和滤波,以确保信号能够在示波器中得到准确的表示。

在示波器内部,待测信号会经过一个放大器,将信号增益放大到适当的范围,以便后续的处理。

接下来,示波器会对信号进行处理。

在示波器内部,信号会经过一个模数转换器(ADC),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ADC会对信号进行采样并量化,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

采样率是示波器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它表示每秒钟对信号进行采样的次数。

采样率越高,示波器对信号的还原能力就越好。

除了采样率,示波器还可以设置触发条件,以确保波形在特定条件下被触发显示。

示波器会将处理后的数字信号转换为可视化的波形图形。

数字信号会经过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示波器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多种显示模式的切换,如时域显示、频域显示、矢量显示等。

时域显示是最常见的一种显示模式,它将信号的幅度随时间变化的波形以图形的方式展示出来。

频域显示则是通过对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将信号的频谱表示出来。

矢量显示则是将信号的相位和幅度以矢量的形式表示出来。

除了基本的波形显示功能,现代示波器还具有许多附加功能,如自动测量、存储和回放波形、多通道显示等。

自动测量功能可以通过示波器自动测量波形的各种参数,如峰峰值、均值、频率等。

存储和回放波形功能可以将示波器中的波形保存到内存或外部存储器中,并可以随时回放和分析。

多通道显示功能可以同时显示多个通道的波形,方便对比和分析多个信号源之间的关系。

示波器是一种基于信号采集、处理和波形显示的仪器。

它通过将电信号转换为可视化的波形图形,使我们能够直观地观察和分析电信号的特征。

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示波器基本工作原理的解释如下:
示波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电信号波形的仪器,它通过将电信号转换成可视化的图形来帮助分析和诊断电路中的问题。

示波器通过以下几个基本部分来工作:
1. 输入电路:示波器的输入电路用于接收待测信号。

它通常包括电压衰减电路、带宽限制电路和耦合方式选择电路等。

这些电路的主要作用是将输入信号转换为适合示波器进一步处理的形式。

2. 水平系统:示波器的水平系统用于控制水平扫描。

它包括时间基准电路和水平位移电路。

时间基准电路确定示波器的扫描速度,而水平位移电路则用于调整信号在屏幕上的水平位置。

3. 垂直系统:示波器的垂直系统用于放大输入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可视化的图形。

垂直系统通常包括放大器、直流耦合电路、交流耦合电路和阻抗匹配电路等。

放大器用于放大输入信号的幅度,而耦合电路则可选择直流或交流耦合方式。

阻抗匹配电路用于匹配信号源与示波器之间的阻抗,以保证信号的准确测量。

4. 屏幕:示波器的屏幕用于显示图形。

示波器通常采用阴极射线管(CRT)作为显示器,通过控制电子束的扫描来显示图形。

输入信号经过水平和垂直系统的处理后,被转换成电子束的控制信号,进而在屏幕上显示出波形图。

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输入信号转换为可视化的图形,通过观察波形的形状、幅度、频率等特征,来分析信号的性质和电路的工作状态。

不同类型的示波器在硬件和软件上可能略有差异,但基本的工作原理通常是类似的。

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示波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测试仪器,用于观察电信号的波形。

它可以显示出电路中的电压、电流、频率等信息,是电子工程师、电子爱好者必备的工具之一。

本文将介绍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示波器的构成、示波器的显示原理、示波器的控制原理等方面。

一、示波器的构成示波器由示波管、水平和垂直放大器、触发器、扫描电路、时间基准、控制电路等组成。

其中,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它能将电信号转换成可视化的波形图。

水平和垂直放大器是用于放大电信号的电路,触发器是用于控制波形图的起始位置的电路,扫描电路是用于控制波形图的水平扫描的电路,时间基准是用于控制波形图的时间轴的电路,控制电路是用于控制示波器各个部件的电路。

二、示波器的显示原理示波器的显示原理是利用示波管的电子束扫描屏幕的方式来显示波形图。

示波管内部有一个阴极和一个阳极,当阴极加上高压时,会产生一个电子束,电子束由水平和垂直放大器控制,扫描电路控制电子束的水平扫描,时间基准控制电子束的时间轴,当电子束扫描到荧光屏上时,屏幕上就会显示出电信号的波形图。

三、示波器的控制原理示波器的控制原理是通过各个控制电路的协调工作来控制示波器的各个部件。

水平和垂直放大器的控制电路可以调节电信号的放大倍数,触发器的控制电路可以控制波形图的起始位置,扫描电路的控制电路可以控制波形图的水平扫描速度和扫描范围,时间基准的控制电路可以控制波形图的时间轴。

四、示波器的应用示波器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工程等领域。

在电子工程中,示波器常用于测试电路的性能、观察信号的变化等。

在通信工程中,示波器常用于测试通信信号的频率、幅度、相位等。

在计算机工程中,示波器常用于测试计算机内部的信号、观察计算机的工作状态等。

总之,示波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子测试仪器,它能够帮助我们观察电信号的波形图,从而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掌握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对于电子工程师、电子爱好者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示波器的原理及使用

示波器的原理及使用

示波器的原理及使用
示波器是一种用来测量电压、电流和其他电信号的仪器。

它具有一个触发电路,可用来稳定地显示波形信号。

以下是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

原理:
1. 示波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电子束在屏幕上的运动来显示输入信号的波形。

电子束通过垂直和水平偏转系统控制,然后在屏幕上显示出相应的波形。

2. 示波器将输入信号分为若干离散的时间间隔,并将每个间隔的电压值转换为电子束的垂直位置。

水平控制系统则将这些离散的时间间隔在水平方向上显示出来,形成一个波形图像。

使用:
1. 连接电路:首先,将待测的电路连接到示波器的输入端。

可以使用探头将电路与示波器连接,以避免对待测电路造成干扰。

2. 调整控制:通过触发电路和示波器面板上的控制旋钮,可以调整示波器的各种参数,如时间和电压刻度、扫描速率等,以获得所需的波形显示。

3. 观察波形:一旦示波器设置正确,波形将在示波器屏幕上显示出来。

可以观察波形的振幅、频率、相位等特性,进而分析电路的性能和问题。

4. 测量:示波器还可以进行一些测量,如测量波形的峰峰值、平均值、频率等。

它还可以进行波形的比较和数学运算,如求积分、微分等。

总结:
示波器通过控制电子束在屏幕上的运动来显示输入信号的波形。

使用示波器可以连接待测电路、调整控制参数、观察和测量波形等,以便分析电路的性能和问题。

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教程

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教程

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教程示波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领域的测量仪器,它能够对电信号进行观测和分析。

本文将为您介绍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教程。

1. 示波器的原理示波器基于振动的原理,通过将电信号转化为图形显示,使人们能够直观地了解信号的特性。

示波器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1.1 垂直放大器垂直放大器负责对信号进行放大,使其能够在显示屏上清晰可见。

通过调节放大倍数,我们可以改变显示信号的幅度。

1.2 水平放大器水平放大器用于调节示波器的时间基准,即在显示屏上横向延展信号。

通过调节水平放大倍数,我们可以改变信号在时间轴上的显示速度。

1.3 示波管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它能够将电信号转化为图像显示在屏幕上。

示波管通过电子束在荧光屏上绘制出波形图。

2. 示波器的使用教程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正确地使用示波器来观测和分析电信号。

2.1 连接电路首先,将待测电路与示波器正确连接。

应确保电路与示波器的地线连接良好,以避免干扰。

2.2 调整垂直放大倍数根据信号的幅度范围进行调整。

如果信号幅度过大或过小,会导致波形显示不清晰或超出显示范围。

2.3 调整水平放大倍数根据信号的频率进行调整。

当频率较高时,适当增大水平放大倍数,以确保波形显示完整。

2.4 观测波形调整示波器的触发方式和触发电平,使波形能够稳定地显示在屏幕上。

观测波形时,应注意波形的形状、周期、幅值等特征。

2.5 进行信号分析利用示波器的触发、光标、测量等功能,可以对信号进行进一步分析。

通过触发功能,我们可以准确地捕捉特定事件发生的瞬间;通过光标功能,我们可以测量波形的时间间隔、幅值等参数。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教程。

在实际应用中,正确地使用示波器能够帮助我们观测和分析电信号,为电子工程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技巧,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在使用示波器时,还应注意安全操作,防止电路短路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示波器工作原理

示波器工作原理

示波器工作原理
示波器是一种用于观察和测量电子信号的仪器。

它基于示波管的原理工作,使用电子束在荧光屏上绘制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图。

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信号输入:将待观察的电子信号通过电缆或探头输入到示波器的输入端。

2. 垂直放大:输入信号经过放大电路,使得较小的信号能够被放大到适合观察的范围内。

3. 水平偏移和放大:示波器还可以对信号进行水平方向上的偏移和放大,以便更好地观察信号的细节。

4. 示波管控制:示波器使用电子束在荧光屏上绘制波形,电子束受到水平和垂直两个偏转系统的控制。

5. 示波管显示:电子束在荧光屏上扫描,通过不同的信号值和电子束的亮度调节,在荧光屏上显示出随时间变化的波形。

6. 观察和测量:通过观察荧光屏上绘制的波形图,可以判断信号的频率、幅度、周期等特性,并进行有关的测量。

需要注意的是,示波器的工作原理与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和电
压范围有关。

示波器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输入通道和测量功能,以满足各种测量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示波器基本原理 (2)1、1 模拟示波器 (2)1、1、1示波管 (2)1、1、2模拟示波器方框图 (3)1、2 数字存储示波器(DSO) (4)第二章示波器的使用 (5)2、1示波器的各个系统和控制 (5)2、2示波器的正确使用 (7)第三章模拟示波器的校准 (9)第四章数字存储示波器的使用和校准 (13)4、1 TDS220的结构 (13)4、2 TDS220的常规检查 (14)4、3 TDS220的校准过程 (16)第一章 示波器基本原理示波器是一种图形显示设备,它能够直接观测和真实显示被测信号,是观察电路实验现象、分析实验中的问题、测量实验结果必不可少的重要仪器,它可分为模拟和数字类型。

下面就分模拟和数字部分对示波器的基本原理进行简单介绍。

1、1 模拟示波器模拟示波器是第一代示波器产品,拥有极佳的"波形更新率"(约每秒超过二十万次),它仅仅在扫描的回扫时间及闭锁(Hold off )时间内不显示信号,因此又称为模拟实时示波器(Analog Real Time Oscilloscope )。

由于模拟示波器是数字示波器在的基础,我们先来看模拟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1、1、1示波管模拟示波器的心脏是阴极射线管(CRT ),示波管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组成,它们被密封在真空的玻璃壳内,如图1-1所示。

电子枪向屏幕发射电子,发射的电子经聚焦形成电子束,并打在荧光屏上,荧光屏的内表面涂有荧光物质,这样电子束打中的点就发出光来。

电子在从电子枪到屏幕的途中要经过偏转系统,在偏转系统上施加电压就可以使光点在屏幕上移动。

偏转系统由水平(X )偏转板和垂直(Y )偏转板组成。

这种偏转方式称为静电偏转。

将输入信号加到Y 轴偏转板上,而示波器自己使电子束沿X 轴方向扫描。

这样就使得光点在屏幕上描绘出输入信号的波形。

这样扫出的信号波形称为波形轨迹1、1、2模拟示波器方框图从上一小节可以看出,只要控制X 轴偏转板和Y 轴偏转板上的电压,就能控制示波管显示的图形形状。

因此,只要在示波管的X 轴偏转板上加一个与时间变量成正比的电压,在y 轴加上被测信号(经过比例放大或者缩小),示波管屏幕上就会显示出被测信号随时间变化的图形。

电信号中,在一段时间内与时间变量成正比的信号是锯齿波。

因此,往往给X 轴加上锯齿波。

示波器的基本组成框图如图1-2所示,它主要由示波管、Y 轴系统、X 轴系统三部分组成。

此外还包括电源电路,它产生电路中需要的多种电源。

示波器中还往往有一个精确稳定的方波信号发生器,供校验示波器用。

被测信号通过探头到达示波器的垂直系统,经衰减器适当衰减后送至垂直放大器,放大后产生足够大的信号,加到示波管的Y 轴偏转板上,控制亮点在屏幕中的上下移动。

为了在屏幕上显示出完整的稳定波形,将Y 轴的被测信号引入X轴系统的触发系统,启动或触发水平扫描,产生锯齿波扫形的描电压。

扫描电压经X轴放大器放大,加到示波管的X轴偏转板上,控制亮点在屏幕中的左右移动。

以上就是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1、2 数字存储示波器(DSO)与模拟示波器不同,数字示波器通过模数转换器(ADC)把被测电压转换为数字信息。

与模拟示波器相比,DSO增加了数字环节,数字环节加强了触发能力,增加了自动测量功能,并且能够存储捕获的信号。

在显示方面,采用液晶显示器,解决了带宽对CRT的限制,并在显示器的寿命方面有很大提高。

因此,DSO从根本上解决了模拟示波器的缺陷,为工程师提供了新的、高效率的测量工具。

其简化结构如图1-3所示。

与模拟示波器一样,DSO 第一部分(输入)是垂直放大器。

紧接着,示波器将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对信号电压进行采样。

然后用一个模/数变换器(ADC)对这些瞬时值或采样值进行变换从而生成代表每一个采样电压的二进制字,这个过程称为数字化。

水平系统的采样时钟决定ADC采样速率,表示为样值每秒(S/s)。

来自ADC的采样值存储在存储器中,贮存的数据用来在示波器的屏幕上重建信号波形。

DSO信号通道中包括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处理信号,调整显示运行,管理前面板调节装置,等等。

信号通过显存,最后显示到示波器屏幕中。

第二章示波器的使用本章讨论示波器的使用,主要包括示波器的控制及使用示波器应注意的问题。

2、1示波器的各个系统和控制示波器包含四个不同的基本系统:垂直系统、水平系统、触发系统和显示系统。

实际上,控制面板就分为垂直、水平、触发控制和其它功能控制四部分。

理解每一个系统的含义,有助于您更有效地应用示波器,完成特定的测量任务。

本小节将简要描述模拟和数字示波器的基本的系统和调节控制。

1、垂直系统和控制波形垂直的位置和标度由垂直控制部分调控。

垂直控制还能设置耦合方式和其他的信号条件,通用垂直控制包括:●端接设备用于选择输入阻抗:1M 欧或50 欧(如图2-1所示)●耦合方式用于选择输入耦合方式(如图2-1所示):DC 直流AC 交流GND 地线●带宽限制设置示波器的通道带宽:20 MHz或全带宽●位置控制波形的上下移动●通道开/关●垂直灵敏度1-2-5可变2、水平系统和控制示波器的水平系统与输入信号有更多的直接联系,水平控制用来表示波形水平方向的位置和标度。

通用的水平控制包括:●主时基●延迟时基●XY 模式●水平灵敏度标度1-2-5可变●采样速率●触发位置●缩放3、触发系统和控制通用触发控制包括:●触发电平和斜率斜率控制决定触发点是位于信号的上升沿还是下降沿电平控制决定触发点在边缘的何处发生。

●触发源可以触发扫描的触发源如下:任何输入通道、不同于输入通道的外部源、电源信号●触发模式触发模式决定示波器是否按照信号的条件描绘波形,通用触发模式包括正常和自动。

●触发耦合就象在垂直系统中选择AC或DC那样,可以为触发信号选择各种耦合方式。

除AC和DC 耦合之外,还有高频抑制、低频抑制和噪声抑制等触发耦合方式。

这些特殊的设置对消除触发噪声很有用处,噪声的消除可以避免错误的触发。

●触发释抑有时,为了使示波器能在信号的正确部分触发并不容易。

许多示波器采用专门特性,简化了任务。

触发器释抑时间是发生正确触发后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示波器不能触发。

当触发源是复杂波形的时候,该特性能发挥作用4、显示系统和控制模拟示波器和数字示波器的显示系统很不相同。

通用的控制如下:●亮度控制●聚焦控制●许多DSO 和DPO 有调色板,可以选择轨迹颜色以及不同亮度级的颜色。

●显示部分的其他控制包括调整栅格灯的亮度、任何屏幕信息的开关2、2示波器的正确使用下面介绍一些使用示波器应注意的事项。

1、根据被测波形选择合适的示波器首先要考虑示波器的频带宽度,带宽一般定义为正弦输入信号幅度衰减到-3dB时的频率,即70.7%,带宽决定示波器对信号的基本测量能力。

随着信号频率的增加,示波器对信号的准确显示能力将下降,如果没有足够的带宽,示波器将无法分辨高频变化。

幅度将出现失真,边缘将会消失,细节数据将被丢失。

如果没有足够的带宽,得到的关于信号的所有特性,响铃和振鸣等都毫无意义。

一个决定您所需要的示波器带宽有效的经验法则是“5倍准则”;即将您要测量的信号最高频率分量乘以5。

这将会使您在测量中获得高于2%的精度。

在某些应用场合,您不知道你的感兴趣的信号带宽,但是您知道它的最快上升时间,大多数字示波器的频率响应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带宽和仪器的上升时间:Bw=0.35/信号的最快上升时间。

2、正确合理地使用探头探头实际上也是电路的一部分,引入阻性、容性和感性负载,这些负载不可避免地改变测量参数。

一般,探头和示波器都应配套使用,不能互换。

低电容探头应定期校正,以得到最佳补偿。

3、使用数字存储示波器时,如果环境温度变化范围超过5度,必须重新执行自校准程序。

4、注意用光点聚焦而不要用扫描线聚焦,因为后者不能保证电子束在X、Y方向都能很好地聚拢。

屏幕上光点不要长期停留在一点,辉度也不要过亮。

第三章 模拟示波器的校准模拟示波器使用一段时间后,您就会发现示波器慢慢的变得不准,如幅度、时基等出现误差。

示波器需要定期校准,校准主要包括垂直灵敏度(幅度)校正,过冲校正,水平灵敏度(时基)校正,平坦度校正和校准信号的校正。

(垂直灵敏度(幅度),过冲和平坦度的校正电阻在通道板上;水平灵敏度(时基)校正在时基板上;校准信号则在另外的一块小板上。

)本章就以CS —4125为例说明示波器的校准,并简单阐明校准的原理。

一、垂直灵敏度(幅度)校正垂直偏转系统对输入信号进行比例变换,使之能在屏幕上表现出来。

示波器可以显示峰峰值电压为几毫伏到几十伏的信号。

因此必须把不同幅度的信号进行变换以适应屏幕的显示范围,这样就可以按照标尺刻度对波形进行测量。

为此就要求对大信号进行衰减、对小信号进行放大。

示波器的灵敏度或衰减器控制就是为此而设置的。

灵敏度是以每格的伏特数来衡量的,在多数的示波器上,灵敏度控制都是按1-2-5的序列步进变化的,为10mV/格、20mV/格、50mV/、100mV/格等等。

若灵敏度设置为1V/格,输入峰-峰值为6V 的方波应显示为6格。

如超过6格或不足6格,就要对示波器放大器的增益进行调节了。

调整放大器的反馈电阻就可以改变通道的增益,通道的增益调节电阻就在通道板上,一般为标示为CH1(CH2)GAIN (VR103,VR105),如图3-1所示。

二、过冲校正当输入信号过大时,就要加上衰减器对信号进行衰减。

衰减器由阻容分压网络组成,如图3-2所示。

当R1×C1=R2×C2时,V o /V i =Z 2/(Z 1+Z 2)=R 2/(R 1+R 2),分压比与频率无关,称为最佳补偿。

若C1过大,就会出现过冲,称为过补偿;若C1过小,则补偿不足,高频信号衰减过大,这时带宽就上不去了,如图3-3所示。

因此必须调节补偿电容C1以得到最佳补偿, C1一般都在通道板上靠近输入接头的地方(TC102,TC104)。

三、平坦度校准信号经接头输入后,高频部分和低频部分分两路走,如图3-4所示,若高低频增益不一致,波形就不平坦了(图3-5)。

这时,可对通道板上的可调电阻AC GAIN 进行调整,它是一个反馈电阻,通过改变它就可改变直流增益,从而使波形平坦(VR104)。

四、水平灵敏度(时基)校正示波器的X 轴代表时间,其水平偏转必须和时间成正比。

如果在X 偏转板上加一个随时间而线性变化的电压,即加一个锯齿波电压,那么光点在X 方向的变化就反映了时间的变化。

光点在锯齿波作用下扫动的过程称为扫描,能实现扫描的锯齿波电压叫扫描电压。

通常用扫描发生器环来产生锯齿波形的扫描信号,扫描发生器环又叫时基电路,常由积分器、扫描门及比较和释抑电路组成,如图3-6所示。

扫描门又叫时基闸门,是用来产生门控信号的,它控制着积分器的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