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电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第二讲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析版)

第二讲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一、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公式⎩⎪⎨⎪⎧I =E R +r 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E =U 外+U 内适用于任何电路2.路端电压U 与电流I 的关系 (1)关系式:U =E -Ir . (2)U -I 图象如图所示.①当电路断路即I =0时,纵坐标的截距为电源电动势. ②当外电路电压为U =0时,横坐标的截距为短路电流. ③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为电源的内阻. 二、电路动态变化的分析1.电路动态分析类问题是指由于断开或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滑片的滑动等造成电路结构发生了变化,一处变化又引起了一系列的变化.2.电路动态分析的方法(1)程序法:电路结构的变化→R 的变化→R 总的变化→I 总的变化→U 端的变化→固定支路⎩⎪⎨⎪⎧并联分流I串联分压U →变化支路. (2)极限法:即因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动引起的电路变化问题,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分别滑至两个极端去讨论.(3)判定总电阻变化情况的规律①当外电路的任何一个电阻增大(或减小)时,电路的总电阻一定增大(或减小).②若开关的通、断使串联的用电器增多时,电路的总电阻增大;若开关的通、断使并联的支路增多时,电路的总电阻减小.③在如图所示分压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可视为由两段电阻构成,其中一段R 并与灯泡并联,另一段R 串与并联部分串联.A 、B 两端的总电阻与R 串的变化趋势一致.三、电路中的功率及效率问题1.电源的总功率(1)任意电路:P 总=EI =U 外I +U 内I =P 出+P 内.(2)纯电阻电路:P 总=I 2(R +r )=rR E+2.2.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P 内=I 2r =U 内I =P 总-P 出. 3.电源的输出功率(1)任意电路:P 出=UI =EI -I 2r =P 总-P 内.(2)纯电阻电路:P 出=I 2R =r Rr R Er R R E 4)(222+-=+ (3)输出功率随R 的变化关系①当R =r 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为rE P M 42=②当R >r 时,随着R 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越小. ③当R <r 时,随着R 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越大.④当P 出<P m 时,每个输出功率对应两个可能的外电阻R 1和R 2,且R 1R 2=r 2. ⑤P 出与R 的关系如图所示.4.电源的效率(1)任意电路:η=总出P P ×100%=EU×100%.(2)纯电阻电路:η=rR R+×100% 因此在纯电阻电路中R 越大,η越大;当R =r 时,电源有最大输出功率,效率仅为50%. 特别提醒 当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时,效率并不是最大,只有50%;当R →∞时,η→100%,但此时P 出→0,无实际意义.【例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R 2均为定值电阻,且R 1=100Ω,R 2阻值未知,R 3是一滑动变阻器,当其滑片从左端滑至右端时,测得电源的路端电压随总电流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其中A 、B 两点是滑片在变阻器的两个不同端点得到的。
高中物理必修三 第四章 第二节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0.1
返回
Part 3
课时对点练
基础对点练
考点一 电源的电动势 1.(多选)对于电动势的定义式E=W的理解,正确的是
q A.E与W成正比 B.E与q成反比
√C.E的大小与W、q无关 √D.W表示非静电力做的功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10 V,内电阻r=1 Ω, 试求当外电阻分别是3 Ω、4 Ω、9 Ω时所对应的 路端电压.通过数据计算,你发现了怎样的规律?
答案 外电压分别为7.5 V、8 V、9 V.随着外电阻电路欧姆定律写出路端电压U与干路电流I之间的关系式, 并画出U-I图像. 答案 由E=U+U内及U内=Ir得 U=E-Ir,U-I图像如图所示.
三、研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内容:闭合电路中的电流与电源的 电动势成正比,与内__、__外__电__路__的__电__阻__ 之和 成反比. E 2.表达式:I= R+r . 3.另外两种表达形式:(1)E=U外+ U内 ; (2)E=IR+ Ir .
四、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1.路端电压的表达式:U= E-Ir .
例4 (多选)如图所示为某一电源的U-I图线,由图可知
√A.电源电动势为2 V
B.电源内电阻为13 Ω C.电源短路时电流为6 A
√D.电路路端电压为1 V时,电路中电流为5 A
在电源的U-I图线中,纵轴截距表示电源电动势, A正确; 横轴截距表示短路电流,C错误; U-I 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电阻,则 r=2-60.8 Ω=0.2 Ω, B 错误;
二、电动势
1.非静电力:电源提供的把正电荷由负极搬运到正极的力. 2.电源: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3.电动势: (1)概念:电动势是描述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 电能 的本领的物理量.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识点、规律总结

一、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电动势 (1)电源: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_其__他__形__式___的能转化成__电__能__的装置. (2)电动势:非静电力搬运电荷所做的功与搬运的电荷量的比值,E=Wq . (3)电动势的物理含义:电动势表示电源_把__其__他__形__式__的__能__转__化__成__电__势__能___本领的大 小,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2.内阻:电源内部导体的电阻.
电源 U-I 图象
电阻 U-I 图象
图线上每一点坐标的乘积 UI
表示电源的输出功率
表示电阻消耗的功率
图线上每一点对应
表示外电阻的大小,不同点对应 每 一 点 对 应 的 比 值 均 等
的 U、I 比值
的外电阻大小不同
大,表示此电阻的大小
图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内电阻 r
图线的斜率的大小
的大小(注意坐标数值是否从零
即:
U串↓
U并↑
I串↓ ←R↑→I并↑
P串↓
P并↑
(3)极限法 因变阻器滑片滑动引起电路变化的问题,可将变阻器的滑片分别滑至两个极端,让 电阻最大或电阻为零去讨论.
第 1 维度:常规电路的动态分析 (1) 当外电路的任何一个电阻增大(或减小)时,电路的总电阻一定增大(或减小). (2) 若开关的通、断使串联的用电器增多时,电路的总电阻增大;若开关的通、断 使并联的支路增多时,电路的总电阻减小.
第 3 维度:含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等的动态电路 电路中有光敏电阻、热敏电阻且阻值发生变化时,电路中各个部分的电流、电压和 功率都会随之发生变化.对含有敏感元件的电路,弄清楚敏感元件的特性是解题的关键.
考点二 闭合电路的功率及效率问题
2025年高三一轮复习物理课件第十章电路及其应用电能第2讲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第2讲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角度 3 功率的 P-I 图像分析
电源的三种功率及其图像(只讨论纯电阻电路)
电源的总
功率
电源的输
出功率
电源内部
消耗的功
率
14
第2讲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5
在同一 P-I 坐标系中,分别画出了某闭合电路中,直流电源的总功率 PE、电源内部
2
E=I 总 r+U1+U3,即 E=1.5 A×r+2 V+2 V;当电流表示数为 0.2 A 时,R1 两端的电压 U1'=
1 '
I1'R1=0.2×4 V=0.8 V,回路的总电流 I 总'=I1'+ =0.6 A,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E=I 总'r
2
+U1'+U3',即 E=0.6 A×r+0.8 V+5 V,联立解得 E=7.0 V,r=2.0 Ω。
不是最大值,A 项错误;当 I=3.0 A 时,电源的供电效率 η= ×100%=0,B 项错误;当 I=
3.0 A 时,PR=0,说明外电路短路,根据 PE=EI 知电源的电动势 E=3.0 V,内阻 r= =1.0 Ω,
C 项正确,D 项错误。
第2讲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名称
两个 U-I 图像及各要素的物理意义
确定电流表量程选取的是 0~0.6 A,电压表量程选取的是 0~15 V,所以第 2 次电流表的
1
1
3
3
示数为 ×0.6 A=0.2 A,电压表的示数为 ×15 V=5 V。当电流表示数为 0.5 A 时,R1 两端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三、路端电压跟负载旳关系
s
路端电压:U E Ir A R
R为负载:能够变化。
EVr
R增大
I减小 动态变化
内电压U内=Ir减小 外电压U外=E-Ir增大
外电压减小
内电压增大
R减小 I增大
11
例1:如图所示电路,当滑动变阻器 旳滑片P向上移动时,判断电路中旳 电压表、电流表旳示数怎样变化?已 知各电表都为理想电表。
19
五、电源旳外特征曲线(U-I图象)
(1)图象旳函数体现:U E Ir
(2)图象旳物理意义:
①在纵轴上旳截距表达电
源旳电动势E。
②在横轴上旳截距表达电 源旳短路电流:I短=E/r。 ③图象斜率旳绝对值表达 电源旳内阻,内阻越大, 图线倾斜得越厉害。
E
B U E Ir
A
α E/r
rA>rB 20
内电路与外电路中 旳总电流是相同旳。
+-
+
3
3、电路中旳电势变化情况
(1)在外电路中,沿电流方向电势降 低。
a
+-
d
c
b
(2)在内电路中,一方面,
存在内阻,沿电流方向电势降低;另一
方面,沿电流方向存在电势“跃升”。
4
思索与讨论:
1、若外电路中旳用电器都是纯电阻R,在时
间t内外电路中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内能?
(2)第一种情况下旳电源旳 总功率,电源旳输出功率, 以及电源旳热功率和电源 旳效率?
18
2、如图R为电阻箱,V为理想电压表,当电 阻箱读数为R1=2Ω时,电压表读数为U1=4V ;当电阻箱读数为R2=5Ω时,电压表读数 为U2=5V,求: (1)电源旳电动势E和内阻r? (2)当电阻箱R读数为多 少时,电源旳输出功率最 大?最大值Pm为多少?
2025高考物理总复习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第2讲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命题点1 闭合电路的有关计算 1. [江苏高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2 Ω.断开S后,电压表的读数为3 V;闭合 S后,电压表的读数为2 V,则电源的内阻r为( A )
A. 1 Ω
B. 2 Ω
C. 3 Ω
D. 4 Ω
[解析] 当断开S时,电压表的读数等于电源的电动势,即E=3 V;当闭合S时,有
返回目录
第2讲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方法点拨 动态分析常用方法
1. 程序法:遵循“局部—整体—局部”的思路. (1)分析步骤(如图):
(2)分析时:串联电路注意分析电压关系,并联电路注意分析电流关系.
返回目录
第2讲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 结论法:“串反并同”,应用条件为电源内阻不为零. (1)所谓“串反”,即某一电阻的阻值增大时,与它串联或间接串联的电阻中的电 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减小,反之则增大. (2)所谓“并同”,即某一电阻的阻值增大时,与它并联或间接并联的电阻中的电 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增大,反之则减小. 3. 极限法 因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动引起电路变化的问题,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滑至两个 极端,让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或为零,然后进行讨论.
返回目录
第2讲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解析] 由题意知,当环境中一氧化碳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R增大,电路中总电阻 增大,则总电流I减小,内电路电压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U3=E-Ir、U2 =E-I(r+R3)、U1=E-I(r+R3+R2),则电压表V1、V2、V3的示数均增大,选项C 正确,A错误;总电流I减小,即电流表A2的示数减小,又电压表V1的示数增大,则 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增大,故通过电阻R的电流减小,则电流表A1的示数减小, 选项D正确,B错误.
2024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一部分知识点梳理第九章第2讲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第2讲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整合教材·夯实必备知识一、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必修三第十二章第2节)1.电动势(1)非静电力所做的功与所移动的电荷量之比叫电动势。
(2)物理含义:电动势表示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势能本领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2.内电阻:电源内部导体的电阻。
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必修三第十二章第2节)1.内容:闭合电路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2.公式:I=ER+r提醒: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3.其他表达形式E=U+U内或E=U外+Ir。
外提醒:适用于任意电路。
4.电源的U-I图像:(1)图像:根据U=E-Ir,图像如图所示,(2)含义:①纵轴截距:表示电路断路时的路端电压U=E。
②横轴截距:表示电路短路时的电流I=I0。
③斜率绝对值:表示电源内电阻r=EI0。
三、闭合电路的功率及效率问题(必修三第十二章第2节)1.电源的总功率(1)任意电路:P总=IE=IU外+IU内=P出+P内。
(2)纯电阻电路:P总=I2(R+r)=E 2R+r。
2.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P内=I2r=IU内=P总-P出。
3.电源的输出功率(1)任意电路:P出=IU=IE-I2r=P总-P内。
(2)纯电阻电路:P出=I2R=E 2R(R+r)2。
4.电源的效率(1)任意电路:η=P出P总×100%=UE×100%。
(2)纯电阻电路:η=RR+r×100%。
【质疑辨析】角度1 电动势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电动势的大小反映了电源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本领强弱。
(×)(2)电动势就是电源的路端电压。
(×)(3)电源的重要参数是电动势和内阻。
电动势由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决定,与电源的体积无关,与外电路无关。
(√)(4)在电源电动势及内阻恒定的闭合电路中,外电阻越大,路端电压越大。
(√)角度2电路中的功率(5)外电阻越大,电源的输出功率越大。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闭合电路动态分析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将开关S由 断开变为闭合后,分析流经各个 电阻的电流及它们两端电压的变 化。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不变。
R1
S
R2 R3
E r R4
闭合电路动态分析
A
R
R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将电阻R0 的滑片向下滑,分析电压表与电
V
R0
流表示数的变化。电源的电动势
及内阻不变。
R
R
外电阻越大,电流越小,外电压越大; 效率越大。
输出功率最大时:
当R
r时,I
E 2r
,U
E 2
,P出
E2 4r
;
50%
常见几种功率的分析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左右滑动 时,分析电源输出功率,R1的 功率,R2的功率的变化。
R1
R2 P
Er
1、定值电阻功率最大的条件: P=I2R 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最大
当R 时,P出 0;断路
当R
r时,P出
E2 4r
;输出功率最大
三个关系的区别与联系
P出 EI I 2r
所有电路
P出
E r
U
1U 2 r
所有电路
P出
E2 (R r)2
4r
R
纯电阻电路
在纯电阻电路中,三个特殊状态的联系:
当R
0时,I
E r
,U
0,P出
0;
短路
当R 时,I 0,U E,P出 0; 断路
3、规律: 当U 0时,P出 0; 短路
当U E时,P出 0; 断路
当U
E 2
时,P出
E2 4r
;输出功率最大
三、输出功率与电阻关系 P出 — 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电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识排查电阻的串联、并联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路图基本特点电压U=U1+U2+U3U=U1=U2=U3电流I=I1=I2=I3I=I1+I2+I3总电阻R总=R1+R2+R31R总=1R1+1R2+1R3功率分配P1R1=P2R2=…=P nR nP1R1=P2R2=…=P n R n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1.基本概念、规律2.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一般情况U=IR=ER+rR=E1+rR,当R增大时,U增大特殊情况当外电路断路时,I=0,U=E;当外电路短路时,I短=Er,U=0(1)关系式:U=E-Ir。
(2)用图象表示如图1所示,其中纵轴截距为电动势,横轴截距为短路电流,斜率的绝对值为内阻。
图1小题速练1.思考判断(1)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电动势成正比,跟整个电路的电阻成反比()(2)当外电阻增大时,路端电压也增大()(3)闭合电路中的短路电流无限大()(4)电动势的单位跟电压的单位一致,所以电动势就是两极间的电压()(5)电动势就等于电源两极间的电压()(6)闭合电路中外电阻越大,路端电压越小()(7)在闭合电路中,外电阻越大,电源的输出功率越大()(8)电源的输出功率越大,电源的效率越高()答案(1)√(2)√(3)×(4)×(5)×(6)×(7)×(8)×2.[人教选修3-1·P63·T1]一个电源接8 Ω 电阻时,通过电源的电流为0.15 A,接13 Ω电阻时,通过电源的电流为0.10 A,则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A.2 V 1.5 ΩB.1.5 V 2 ΩC.2 V 2 ΩD.1.5 V 1.5 Ω解析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I1(R1+r),E=I2(R2+r)代入数据联立得r=2 Ω,E=1.5 V。
答案 B3.[人教选修3-1·P52·T4改编]如图2是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当使用a、b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0 V,当使用a、c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00 V。
已知电流表的内阻R g为500 Ω,满偏电流I g为1 mA,则电阻R1、R2的值()图2A.9 500 Ω90 000 ΩB.90 000 Ω9 500 ΩC.9 500 Ω9 000 ΩD.9 000 Ω9 500 Ω解析接a、b时,由串联电路特点有R总=R1+R g=U1I g得R1=U1I g-R g=9 500 Ω。
接a、c时,同理有R总′=R1+R2+R g=U2I g 得R2=U2I g-R g-R1=90 000 Ω。
答案 A串联和并联电路1.几个有用的结论(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电路中任意一个电阻,电路中任意一个电阻变大时,总电阻变大。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电路中任意一个电阻,任意一个电阻变大时,总电阻变大。
(3)某电路中无论电阻怎样连接,该电路消耗的电功率P总等于各个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之和。
2.电表的改装(1)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电路结构图3(2)电压表的分压原理:U=U g+U R,U gR g=U RR=I g,R =U R I g=U -U g I g。
(3)电流表的分流原理:I =I g +I R ,U =I g R g =I R R , R =I g R g I R=I g R g I -I g 。
【典例】 有两个相同的灵敏电流计,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满偏电流)为I g = 1 mA ,表头电阻R g =20 Ω,若改装成一个量程为0~3 V 的电压表和一个量程为0~0.6 A 的电流表应分别( )A.串联一个2 980 Ω的电阻和并联一个0.033 Ω的电阻B.并联一个2 990 Ω的电阻和串联一个0.033 Ω的电阻C.串联一个2 970 Ω的电阻和并联一个0.05 Ω的电阻D.并联一个2 970 Ω的电阻和串联一个0.05 Ω的电阻解析 若改装成一个量程为0~3 V 的电压表需串联一个分压电阻,由U =I g (R +R g )得,所串联的分压电阻阻值R =2 980 Ω。
若改装成一个量程为0~0.6 A 的电流表需并联一个分流电阻,由I g R g =(I -I g )R 得,所并联的分流电阻阻值R ≈0.033 Ω。
故A 选项正确。
答案 A1.如图4所示,有三个电阻,已知R 1∶R 2∶R 3=1∶3∶6,则电路工作时,电压U 1∶U 2为( )图4A.1∶6B.1∶9C.1∶3D.1∶2解析 由题图可知R 2与R 3并联后再与R 1串联,U 1为R 1两端电压,U 2为并联部分电压,由电阻关系知R 2=3R 1,R 3=6R 1,R 2与R 3并联总电阻R 23=3R 1·6R 13R 1+6R 1=2R 1,根据串联电路电压分配规律有U 1∶U 2=R 1∶R 23=1∶2。
答案 D2.用两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了两个量程不同的大量程电流表A 1、A 2,若把A 1、A 2分别采用串联或并联的方式接入电路,如图5所示,则闭合开关后,下列有关电表的示数和电表指针偏转角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5A.图(a)中的A 1、A 2的示数相同B.图(a)中的A 1、A 2的指针偏角相同C.图(b)中的A 1、A 2的示数和偏角都不同D.图(b)中的A 1、A 2的指针偏角相同解析 大量程电流表是小量程电流表并联一适当小的分流电阻改装而成的。
当A 1、A 2并联时,由于A 1、A 2的电阻不同,通过A 1、A 2的电流不等,A 1、A 2的示数不同。
但通过每个小量程电流表的电流相同,故指针偏角相同,A 错误,B 正确;当A 1、A 2串联时,通过A 1、A 2的电流相同,故示数相同,但A 1、A 2的量程不同,故指针偏角不同,C 、D 错误。
答案 B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动态分析电路动态分析的方法(1)程序法:电路结构的变化→R 的变化→R 总的变化→I 总的变化→U 端的变化→固定支路⎩⎨⎧并联分流I 串联分压U →支路的变化。
(2)极限法:即因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动引起的电路变化问题,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分别滑至两个极端去讨论。
【典例】 (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如图6所示电路中,L 1、L 2为两只完全相同、阻值恒定的灯泡,R 为光敏电阻(光照越强,阻值越小)。
闭合电键S 后,随着光照强度逐渐增强()图6A.L1逐渐变暗,L2逐渐变亮B.L1逐渐变亮,L2逐渐变暗C.电源内电路消耗的功率逐渐减小D.光敏电阻R和L1消耗的总功率逐渐增大解析当光照增强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减小,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总电流增大,则L2逐渐变亮,U内=Ir增大,由U=E-Ir 可知,路端电压减小,L2两端的电压增大,则L1两端的电压减小,故L1逐渐变暗,故选项A正确,B错误;电路中总电流增大,由P=I2r知电源内电路消耗功率逐渐增大,故选项C错误;将L2看成电源内电路的一部分,光敏电阻R和L1消耗的总功率是等效电源的输出功率,由于等效电源的内阻大于外电阻,所以当光敏电阻的阻值减小,即外电阻减小时,等效电源的内、外电阻相差更大,输出功率减小,则光敏电阻R和L1消耗的总功率逐渐减小,故选项D错误。
答案 A1.如图7所示的电路,闭合电键S,待电路中的电流稳定后,减小R的阻值,则()图7A.电流表的示数减小B.电压表的示数减小C.电阻R2两端的电压减小D.路端电压增大解析题图中的电路结构是R1与R先并联,再与R2串联,故R↓→R总↓→I干↑→U内↑→U外↓。
R2两端电压U2=I干R2,U2增大,所以R与R1的并联电压减小,读数减小,A、C、D错误,B正确。
答案 B2.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6 Ω,R2=3 Ω,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9 A,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8 A。
已知电表为理想电表,求:电源电动势为E和内阻r。
图8解析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S断开时,电流表所示电流为整个电路的总电流,所以I=ER1+r,S闭合后,电阻R1、R2并联,电流表所示电流为流经R1的电流,此时电路中的总电流I′=ER并+r ,电流表电流大小为I′3,R并=2 Ω,联立方程,代入数据得E=5.76 V,r=0.4 Ω。
答案 5.76 V0.4 Ω3.如图9所示的电路中,闭合S1、S2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9A.将滑片P向下调节,稳定后灯L变暗B.将滑片P向下调节,稳定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C.将滑片P向上调节,稳定后电容器的带电量增加D.稳定后将S2打开,灯L变暗,电流表示数增大解析将滑片P向下调节,连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阻值减小,电路中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 L+R+r可知,电流I增大,路端电压U端=E-Ir 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增大,灯L变亮,选项A、B错误;将滑片P向上调节,总电流减小,路端电压U端增大,灯L的电压U L减小,电容器电压U C增大(U C=U端-U L),由Q=CU C得带电量增加,选项C正确;将S2打开,对电路无影响,选项D错误。
答案 C电源的功率和效率问题电源的功率和效率电源总功率任意电路:P总=EI=P出+P内纯电阻电路:P总=I2(R+r)=E2R+r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P内=I2r=P总-P出电源的输出功率任意电路:P出=UI=P总-P内纯电阻电路:P出=I2R=E2R(R+r)2P出与外电阻R的关系电源的效率任意电路:η=P出P总×100%=UE×100%纯电阻电路:η=RR+r×100%=0.5 Ω,则当保护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最大时,这个电阻箱R的读数和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的最大值为()图10A.1 Ω 4 WB.1 Ω 8 WC.0 8 WD.0.5 Ω 8 W解析 保护电阻消耗的功率为P 0=E 2R 0(r +R +R 0)2,因R 0和r 是常量,而R 是变量,所以R 最小时,P 0最大,即R =0时,P 0max =E 2R 0(r +R 0)2=62×0.51.52 W =8 W 。
故选项C 正确。
答案 C【拓展延伸1】 若【典例】中的条件不变,则当电阻箱R 的读数为多少时,电阻箱R 消耗的功率P R 最大且这个最大值为( ) A.1 Ω 6 W B.0.5 Ω 8 W C.1 Ω 1.5 WD.1.5 Ω 6 W解析 这时要把保护电阻R 0与电源内阻r 看成整体,等效为电源内阻(r +R 0),据以上结论,当R =r +R 0=(1+0.5) Ω=1.5 Ω时,P R max =E 24(r +R 0)=624×1.5 W=6 W 。
故选项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