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地理常识
地形图基本常识

地形图基本知识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646 更新时间:2007-7-31 11:52:12(1)地形图基本知识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军事地形学的基本知识,主要学习五个方面:(2)一是基本概念;二是地形图比例尺及图上距离的量算;三是点的坐标及其量读;四是方位角、偏角的量读及换算;五是地貌的表示、识别与判读。
下面我们学习第一个问题。
(3)一、基本概念(4)地图是按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在平面上表示地球上的若干现象的图(地图,是地球表面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缩写图)。
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完整的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根据不同用图的目的和用图层次的需要,对所表示的内容进行了有原则的取舍及综合。
(5)地形是地球表面自然起伏的形态和分布在地面上人工或自然形成的固定物体的总称。
前者称为地貌,如山地、丘陵、平原;后者称为地物,如道路、房屋、河流和森林等。
所以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
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即比例尺大于1:1000000的普通地图称为地形图。
我国军用系列比例尺地形图有七种,即: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1:250000、1:500000、1:1000000地形图。
(6)地图按其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7)普通地图是综合反映地表物体和自然、社会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
它以相对均衡的详细程度表示自然地理要素(地貌、土质、水系、植被)和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道路网、行政区划分)。
它广泛地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军队作战训练和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而且还可以作为编制专题地图的地理底图。
(8)专题地图,又称“专门地图”或“主题地图”,简称专题图。
它是根据专业方面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
如军事交通图、军事部署图、野战医院分布图等。
(9)二、地形图比例尺及图上距离的量算(10)(一)、地形图比例尺1、定义地形图比例尺是图上线段长与实地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
国土安全知识点

国土安全知识点一、知识概述《国土安全知识点》①基本定义:国土安全呢,简单说就是一个国家的领土完整、主权不受侵犯。
包括陆地、海洋、天空这些领域。
比如说咱们国家的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那是一点都不能少,海洋的岛屿、海域啥的也都是咱们国土的一部分,像钓鱼岛,那就是咱们中国的固有领土,绝不容许别人侵犯主权或者搞小动作。
②重要程度:在国家安全里这可是非常关键的一块,就像房子的地基一样。
要是国土安全出了问题,其他方面的安全就好像盖在松散地基上的房子一样,晃动得厉害。
一个国家要是领土被侵占了一部分,那这个国家的资源、人民都会受到影响。
③前置知识:需要知道国家主权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国家管辖权。
比如说国家对自己领土上的人和事有管辖权,这是基本的国家主权体现。
还需要有一点地理常识,比如哪些地方是山脉、哪些是河流将咱的国土划分开来,哪些是我国的临海等等。
④应用价值: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
如果国土安全,我们可以安稳地建设自己的家园,发展工业、农业、文化啥的。
你想,要是边境老是打仗,百姓哪有心思搞发展。
像中国和周边一些国家签订边境条约,确保了和邻国边界的稳定和平,两边的老百姓就能安心做生意,互相交流。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国土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属于基石部分。
国家安全体系像一张大网,国土安全就是这个大网支撑起来的框架。
②关联知识:跟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环境安全等都有关系。
如果国土被入侵,军事上肯定要抵抗保卫啊;国土的状态也影响经济发展,像一些有丰富资源的地方如果出问题,经济会受影响;环境就更不用说了,领土上的环境要是被破坏,也是国土安全问题的一部分,治理不好还可能威胁到人民健康。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国土安全概念理解不难,但涉及到好多具体的边境争端、海洋权益等问题就比较复杂了。
比如说南海诸岛的权益维护,牵扯到历史、国际法、外交、自然资源开发等多个方面。
- 关键点:明确国家领土范围和主权的边界,在处理与其他国家相关事务时坚守底线,同时又要具备外交智慧来和平解决问题。
常识题本解析2

常识督学解析国情地理1.下列关于国家主权以及国防地理表述不正确的是()A.主权是联合国赋予国家最基本的权利B.一国的领海和领空都是其领土的组成部分C.我国南海四大群岛分别是东沙、西沙、中沙、南沙D.我国与越南、缅甸、吉尔吉斯斯坦等十几个国家相邻【解析】A。
主权是国家最主要、最基本的权利,是国家所固有的,并非由国际法所赋予。
国际法中的国家主权原则只是对这一权利予以确认和保护。
主权作为国家的固有权利,表现为三个方面:对内的最高权、对外的独立权和防止侵略的自卫权。
所谓对内最高权,是指国家行使最高统治权,国内的一切中央和地方的行政、立法和司法机关都必须服从国家的管辖;还指国家的属人优越权和属地优越权。
2.关于我国的地理环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领土总面积居世界第3 位B.领土最东端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C.南北跨越纬度近50 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寒带D.我国与14 个国家接壤【解析】C。
中国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排世界第三。
中国与14 个国家接壤:东为朝鲜,东北为俄罗斯,北为蒙古,西北为哈萨克斯坦,西为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西南为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南为缅甸、老挝、越南。
中国最东端在黑龙江省抚远县以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约135°N)耶字界碑东角,最西端约在东经73 度40 分,位置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最北端在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主线(约53°N),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约4°N),南北跨了近50个纬度,但中国没有寒带。
隔海相望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我国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与邻国都有分界线,最西部的分界线的A.西藏喜马拉雅山脉B.新疆天山山脉C.新疆祁连山脉D.新疆帕米尔高原【解析】D。
4.与我国接壤的金砖国家有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解析】B。
国防地理常识

国防地理常识1、什么是领土?答:领土,指在一国主权管辖下的区域,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他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
2、什么是陆地?答:一国的陆地是指国家疆界以内的全部陆地,包括大陆和岛屿,处于国家主权的完全管辖之下。
3、什么是领海?答:指沿海国主权所及于的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接的一定范围的海域。
群岛国的领海是群岛水域以外邻接的一定范围的海域,沿海国主权及于领海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
4、领海的宽度是如何确定的?答:领海宽度,可按本国的地理特点、经济发展和安全需要,并照顾到邻国正当利益和国际航行便利,在12海里限度内确定。
5、什么是底土?答:底土亦称之为地下领土,包括领陆的底土、内水和领海的水床和底土,国家对其资源拥有主权,对在底土上进行的开发和利用事业行使完全的管辖权。
6、什么是领空?答:领空是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等的上空,是一国领土的组成部分,完全受国家的主权管辖。
7、什么是国家边界?国家边界有几种?答:国家边界,是国家领土范围周边的界限,是划分国家之间陆地的界线,也是确定国家领海与公海、国家领空和外层空间的界线。
8、国家边界有几种?答:有陆地边界、水域边界(界河、界湖等)、海上边界(领海的外沿)、空中边界等。
9、从地图上看,国家边界是一条蜿蜒曲折的线,事实上它是沿这条线伸展的垂直面,这个面与地表水面相交时,才表现为一条线,这条线可以是有形的、真实的,也可以是想象的、无形的,请问其自然物和人工物的标志各包括哪些?无形的,想象的又怎样划分国界?答:自然物标志有河流、湖泊、岩石、山脉、沙漠、森林等;人工物有界石、栅栏、墙垣、壕沟、道路、运河、水上浮标等;无形的、想象的有以经纬度分界的国界等。
10、国家的边界是怎样确定的?答:国家的边界可以是由于习惯形成的,也可以是根据条约划定的。
11、传统习惯的国家领土的取得和变更有哪些方式?答:先占、添附、割让、征服、时效12、现代国际法的领土变更有哪些方式?答:自决、恢复、自愿。
[整理版]军事实际基础常识
![[整理版]军事实际基础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b11b2de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4.png)
我国的国防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为了保卫国家主权和安全以及领土完整的自卫性国防。
国防的含义:国防,即国家的防务,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①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保证②是综合国力的对抗与较量;③多种形式的斗争和角逐;④多层次的目标体系⑤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更加紧密⑥国防教育的普及和开展。
综合国力的灵魂是民族凝聚力基础经济实力支柱国防实力国防法规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法律依据,是调整规范国家在国防领域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坚持依法治军,是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是新时期部队做好战争准备,打赢战争的根本保障。
兵役法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军队和其它武装组织或在军队接受军事训练的法律。
公民服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有四种:服现役、服预备役、学生军训、拥军优属。
国防后备力量是国家经过动员后所有可以直接参加和支援战争的人力。
包括预备役部队、民兵和其它服预备役的人员以及经过军训的大中学校的学生。
国防后备力量的作用:①建立强大的后备力量,才能保持一定的国防威慑力;②建立强大的后备力量,才能保证雄厚的兵源;③建立强大的后备力量,才能进行现代人民战争。
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基本方针是“控制数量、提高质量、抓好重点、打好基础”国防建设目标:①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是统一的整体,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
②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③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党和人民赋予人民军队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的历史使命,也是基于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快速发展提出来的。
④“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是我国一贯坚持的重要方针。
⑤坚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国防生应知必会常识题库

99.军人享有受公民的基本权利、军人特殊的权利。
100.军人享有伤亡保险、退役养老保险、退役医疗保险的权利。
101.军人退出现役后,符合规定条件的,当地政府给予安置相应的工作。
102.普通公民所享有的权利,军人不可能完全享有,有些权利受到限制。
国防生应知必会常识题库(1)-基础知识部分
1.我国国土面积96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居世界第3 位。
2. 孙子兵法 代表了世界古代军事理论发展的最高水平,至今仍被西点军校列为必读书目。
3.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工人 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51.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底,人民解放军先后组织了 辽沈 , 淮海 , 平津 三大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0余万人,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增加到400万人。
52.我军坚持军事外交服务于 国家外交 大局,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军事关系。
53.人民解放军实行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下的 总参谋部 、 总政治部 、 总后勤部 、 总装备部 体制。
47.1957年 空军 和 防空军 合并,实行空防合一体制。
48.团由营编成,通常隶属于师,为基本 战术 部队。
49. 空军 成立于1949年11月11日。
50.第二炮兵作战指挥权高度集中,实行中央军委、第二炮兵、导弹基地、 导弹旅 的指挥体制,部队行动必须极端严格、极端准确地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执行。
25.我国4个直辖市,分别为 北京 、 天津 、 上海 、重庆 。
26.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的伟大民族精神。
军事理论-中国国防概述

第一节、国防概述
第一节、国防概述
(二)国防的要素
1海里=1.85公里 1平方公里小岛的经济专属区=
Πr2 =3.1=412×52600200海里2 =232360平方公里
领空 100公里 80公里 30公里
第一节、国防概述
(二)国防的要素
3.国防的职能
(4).维护国家的安全
国家安全是对国家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的状态的 一种界定。
扩张型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三)国防的基本类型
扩张型
美国在世界各地建有300多个军 事基地。军事力量 “前沿存在”, 侵犯他国主权和领土,干涉其内政。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三)国防的基本类型
扩张型 自卫型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三)国防的基本类型
扩张型 自卫型 联盟型
美国
一元体
联
(2).保卫国家的统一 国家的统一是指由一个中央政府对领土内
一切居民和事务完整的管辖权,不允许另立 政府或分割国家的管辖权。
台湾问题
第一节、国防概述
(二)国防的要素
国防的职能
(3).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领土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 是国家行使其主权的空间。
领土包括领陆、领水(内水,领海)、 领空。
1.古代的兵制建设
三、中国国防历史
(一)中国古代国防
1.古代的兵制建设
三、中国国防历史
(一)中国古代国防
1.古代的兵制建设
三、中国国防历史
(一)中国古代国防
1.古代的兵制建设
朝代
夏代 前21-16 世纪400年
兵役制度
服役 年龄 军队编成
地理历史军事知识点总结

地理历史军事知识点总结地理知识点:一、大陆漂移理论:大陆漂移理论是指地球上的大陆板块在地壳运动中发生相对移动的现象。
这一理论由德国地质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20世纪初提出,经过多年研究和验证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大陆漂移理论对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等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人文环境包括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因素。
人类活动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同时又通过开发利用地理环境来改变和影响地球表面的格局和动态。
三、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海啸、火山爆发、洪涝、飓风等。
这些自然灾害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和伤害。
因此,预防自然灾害、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防灾减灾工作包括科学监测、预警预报、建设防护设施、培训人员等各个方面。
历史知识点:一、古代文明:古代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阶段,其中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等。
这些古代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有着辉煌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世界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古代的波斯战争、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近代的世界大战等。
这些重大事件对世界格局、文明交流、国际关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节点。
三、近现代的民族独立与革命运动:近现代的民族独立与革命运动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印度的独立运动、中国的辛亥革命、非洲国家的解放运动等。
这些运动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促进了各国人民的解放和发展。
军事知识点:一、古代战争:古代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古埃及的军事征服、古希腊的城邦战争、古罗马的帝国扩张等。
古代战争对军事战略、战术、武器装备等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防地理常识1、什么是领土?答:领土,指在一国主权管辖下的区域,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他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
2、什么是陆地?答:一国的陆地是指国家疆界以内的全部陆地,包括大陆和岛屿,处于国家主权的完全管辖之下。
3、什么是领海?答:指沿海国主权所及于的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接的一定范围的海域。
群岛国的领海是群岛水域以外邻接的一定范围的海域,沿海国主权及于领海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
4、领海的宽度是如何确定的?答:领海宽度,可按本国的地理特点、经济发展和安全需要,并照顾到邻国正当利益和国际航行便利,在12海里限度内确定。
5、什么是底土?答:底土亦称之为地下领土,包括领陆的底土、内水和领海的水床和底土,国家对其资源拥有主权,对在底土上进行的开发和利用事业行使完全的管辖权。
6、什么是领空?答:领空是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等的上空,是一国领土的组成部分,完全受国家的主权管辖。
7、什么是国家边界?国家边界有几种?答:国家边界,是国家领土范围周边的界限,是划分国家之间陆地的界线,也是确定国家领海与公海、国家领空和外层空间的界线。
8、国家边界有几种?答:有陆地边界、水域边界(界河、界湖等)、海上边界(领海的外沿)、空中边界等。
9、从地图上看,国家边界是一条蜿蜒曲折的线,事实上它是沿这条线伸展的垂直面,这个面与地表水面相交时,才表现为一条线,这条线可以是有形的、真实的,也可以是想象的、无形的,请问其自然物和人工物的标志各包括哪些?无形的,想象的又怎样划分国界?答:自然物标志有河流、湖泊、岩石、山脉、沙漠、森林等;人工物有界石、栅栏、墙垣、壕沟、道路、运河、水上浮标等;无形的、想象的有以经纬度分界的国界等。
10、国家的边界是怎样确定的?答:国家的边界可以是由于习惯形成的,也可以是根据条约划定的。
11、传统习惯的国家领土的取得和变更有哪些方式?答:先占、添附、割让、征服、时效12、现代国际法的领土变更有哪些方式?答:自决、恢复、自愿。
13、什么是国家领土取得的先占方式?答:领土取得的先占是国家占领不在其它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土地。
14、什么是领土取得的添附方式?答:领土取得的添附方式是指土地由于自然或人为作用发生增长使国家的领土得以扩大。
15、什么是领土取得的割让方式?答:领土取得的割让方式是指一国根据条约将本国领土转移给其他国家。
16、什么是领土取得的征服方式?答:领土取得的征服方式是指以武力占领它国领土。
17、什么是领土取得的时效方式?答:领土取得的时效方式是指一国占领别国领土,在经过一定时间没有受到被占国的反对。
18、什么是领土变更的自决方式?答:领土变更的自决方式是基于民族自决权的公民投票方式。
19、什么是领土变更的恢复方式?答:领土变更的恢复方式是为恢复国家的历史性权利而收复先前被别国非法占有的领土。
20、什么是领土变更的自愿方式?答:领土变更的自愿方式是国家之间根据平等自愿的原则进行的领土变更。
21、1982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划定领海的宽度是怎样规定的?答:海洋法第三条规定,“每一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直至从按照本公约确定的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的界限为止。
22、划定领海基线的方式有几种?答:①正常基线,即沿岸低潮线。
②直线基线,即连接岛岸基点的直线。
③混合基线,即兼采上述两种方法划定的基线。
23、划定领海的外部界限的方法有几种?答:①交圆法。
②共同正切线法。
③平行线法。
24、相邻或相向国家之间如何划定领海界限?答:一般应在两国领海基线之间的中间线上划定领海公界线,但如涉及历史性权利或其他问题,则应通过协商解决。
25、划定领空高度。
主要有几种理论?答:①地心引力理论;②空气空间理论;③卫星轨道理论;④有效控制理论;⑤功能理论。
26、什么是划定领空高度的地心引力理论?答:地心引力理论,有的认为领空高度应限定为地球引力的终点(约距地球150万公里),有的认为应定在地球和其他天体引力所均衡的一点(约距地球25.9万公里)。
27、什么是划定领空高度的空气空间理论?答:空气空间理论,即以地球大气层的最外缘为准,但地球大气层与外层空间无明确的界面,这一理论难以落实。
28、什么是划定领空高度的有效控制理论?答:有效控制理论,即以国家的防御能力划定,有很大的不统一和不稳定性。
29、什么是划定领空高度的功能理论?答:功能理论,即按航空、航天器的不同功能分别确定。
30、什么是划定领空高度的卫星轨道理论?答:卫星轨道理论,即地球卫星能够进入的最低轨道高度,这一高度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将会发生变化。
卫星轨道理论目前来看有被较多国家接受的趋势。
31、我国的陆地国土有多大?答: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 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 /15,亚洲面积的1/4.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居第三。
我国陆地面积相当于40个英国,或17个法国,或26个日本。
32、我国领土东西南北端点各是哪里?答:最东端约在东经135 度05分,位置在黑龙江省抚远县以东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处的耶字界碑东角,最西端约在东经73度40分,位置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
北起北纬53度30分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江心,南至北纬4 度附近南沙群岛南缘的曾母暗沙。
33、我国领土东西南北跨度各是多少?答:东西跨经度62度,长达5200公里,时差4 小时以上;南北约跨度49度,相距约5500公里。
34、请说出我国近海的位置和范围?答:中国近海位于亚洲大陆东南,太平洋西岸,是西北太平洋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范围指中国大陆、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以东,朝鲜半岛、日本、硫球群岛、非律宾群岛和加里曼丹岛以西。
35、我国的近海由哪些海域组成?面积是多少?答:中国近海由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以东部分太平洋海域组成,海域总面积470 余万平方公里。
36、中国政府于1958年9 月4 日宣布的我国领海宽度是多少?答:是12海里。
37、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有哪些?答:陆地、领水及其底土和领空等。
38、国家对陆地有哪些主权?答:国家对陆地上的一切人和物享有管辖权,外国人和外国飞机、船舶以及其它交通器,未经允许不得进入该国领陆。
39、国家对领水有哪些主权?答:领水中的内水处于国家主权的完全管辖之下;领海虽也是在主权管辖之下,但其法律地位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如外国非军用船舶可以在不损害该国的和平、安全和良好秩序的条件下,无事先通知沿海国或取得许可而在该国领海通过,即享受“无害通过权。
”40、国家对底土的主权有哪些?答:国家对领陆、领水的底土的自然资源拥有主权,对于底土的开发和利用行使完全的管辖权,如开矿、修筑隧道、铺设电缆和进行科研活动等。
41、国家对领空的主权有哪些?答:领空完全受国家的主权支配,除条约规定者外,外国飞行器未经许可不得进入该地面国的领空。
42、我国的陆地边界和海岸线有多长?答:我国的陆地边界全长约2.2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长1.84万公里,另有岛岸1.4 万余公里,海岸线总长超过3.2 万公里,为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
43、我国目前陆地邻国有几个?都是哪些国家?答:我国的陆地邻国共15个,东北与朝鲜接壤,东北、西北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邻,正北方是蒙古国,西部毗邻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与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相接,南面有缅甸、老挝和越南。
44、1858年至1915年沙俄侵占我国多少领土?答:1858年至1915年,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去中国领土150 多万平方公里,并违约侵占了数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45、十月革命胜利后,前苏联政府就沙俄割让侵占中国领土问题表示过什么立场?答:十月革命后,前苏联政府曾多次发表宣言表示:“以前俄国政府历次同中国订立的一切条约全部无效,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
”但前苏联政府并没有将这些诺言付诸实施,边界问题一直未解决。
46、中国同前苏联边界问题是怎么回事?答:中国同前苏联的边界问题从1858年至1915年沙俄帝国强加给中国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形成的。
在这段时间内,沙俄共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去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并违约侵占了数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十月革命胜利胜利后,前苏联政府曾多次发表宣言表示,“以前俄国政府历次同中国订立的一切条约全部无效,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
”但前苏联政府并没有将这些诺言付诸实施,边界问题一直未能解决。
中国与前苏联边界全长7300余公里,分东西两段,东段长4200公里,西段长3100公里,其中帕米尔地区420 公里为未定界。
47、在中苏边界地区前苏联占领我国多少领土?答:在整个边界地区,前苏联共占领我国领土3.5 万余平方公里,其中东段1000余平方公里,主要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中的600 多个岛屿;西段共19 块争议区,约3.4 万平方公里,占争议区总面积的97%。
我国与前苏联政府经过长时间的会谈,于1988年就中国与前苏联边界东段大部分地区的边界走向取得了一至意见。
但整个边界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48、南中国海海域面积是多少?答:南中国海海域面积共350 余万平方公里,其中按海洋法规定应属于我国管辖的约为210 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海洋国土面积的2/3.49、南海诸岛都包括哪些岛屿?现状如何?答:南海诸岛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
其中,东沙群岛由台湾国民党军驻守,西沙群岛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防,中沙群岛已淹没于水中,南沙群岛问题比较复杂。
50、南沙群岛情况是怎样的?答:南沙群岛有230 多个岛、礁、沙、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该海域不仅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渔场,地下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其他资源。
目前,台湾军队控制太平岛,我军驻守6个礁盘,有些主要岛、礁被别国占领,至今问题尚未解决。
51、请你说出“不沉的航空母舰”一词的来历?答:“不沉的航空母舰”原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对战略地位重要的英国这个岛国的一种比喻性称呼。
后来,这个名称被应用到一些处于重要战略地位的岛屿或其他地区。
52、为什么美国过去把台湾称为“不沉的航空母舰”?答: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东海和南海的交界处,是中国大陆东部地区的屏障,对美国来说,台湾是其西太平洋战略防线的中枢,连接东北亚和东南亚,扼巴士海峡与台湾海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为推行其争霸全球的战略,当时,以“援蒋反共”为名,长期在台湾驻军,将台湾当作遏制中国的“岛屿锁链”。
1950年侵朝美军司令麦克阿瑟公然声称,台湾是美国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
53、什么是战区?答:战区是为实施战略计划、执行战略任务而划分的作战区域。
它具有相对独立的作战体系。
有时也泛指进行作战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