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论文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摘要:土木工程材料课是土建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直接构成土木工程实体的各种材料的组成、生产、技术标准、性质、使用及检测等知识。
材料是土木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和质量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论文土木工程材料课是土建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直接构成土木工程实体的各种材料的组成、生产、技术标准、性质、使用及检测等知识。
材料是土木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和质量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从事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正确的选择和合理使用土木工程材料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的工程材料种类繁多、内容庞杂,且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
同时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
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土建类专业人才,我校土木工程教学团队通过细化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模式,整合教学内容、重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以及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构建“一主线、三层次、立体化”的理论课程教学模式“一主线”是在讲授各种材料时,既突出重点(以水泥、混凝土、钢材、沥青作为教学重点),又体现“一主线”的模式。
“一主线”是按照“生产原料→生产工艺→材料组成、结构→性能→应用”讲解各类材料的基本知识,授课条理分明,学生学习思路清晰,从而培养了学生正确学习的有效方法和分析归纳能力。
“三层次”是在课堂教学中把每个知识点分为逐层深入的三个层次———基础知识、观察和讨论、工程案例,并使每一个知识点达到基础性、扩展性和创造性的有机结合。
土木工程专业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探讨

土木工程专业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探讨土木工程专业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探讨前言在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土木工程材料是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质及材料常见性能检验的试验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等,能够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与使用材料,为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材料问题提供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试验技能,也为学生学习其它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土木工程材料所涉及的材料种类繁多,各种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以及用途又都有差异。
因此,具有涉及面广,知识点多且散;理论性和实践性强,逻辑性差,经验内容多;文字内容多,归纳性差等特点[1]。
授课时,只注重讲解各种材料自身的性能与应用,会削弱知识间的联系,导致学生掌握许多知识点却不知道如何使用已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无法取得既定的教学目标,更无法让学生明白该课程与他们日后学习的专业课程有何联系。
因此,如何合理的安排教学,将该课程与土木工程专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去学习该课程并取得既定的教学目标是每一位授课教师需要探讨的问题。
本论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等方面来探讨该问题。
一、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内容的确定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学时为32学时,学时有限但教学内容多,需根据土木工程专业需要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确定重点讲授内容、一般讲授内容和自学内容等。
土木工程专业有建筑工程和道路桥梁工程两个方向,在这两个方向中,常用的建筑材料主要为石灰、石膏、水泥、砂浆、混凝土、钢材、沥青等,故而选择上述建筑材料作为教学内容。
上述各种建筑材料又包含很多品种,在讲授时以工程中用途广泛且用量大的建筑材料为主要授課内容,例如以建筑石膏、通用硅酸盐水泥、砌筑砂浆、普通水泥混凝土、石油沥青等材料为主。
工程中用量不大的建筑材料作为一般授课内容或自学内容,例如高强石膏、其他品种水泥、其他品种水泥混凝土、抹面砂浆、煤沥青等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摘要]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需要对课程教学进行优化和改革。
应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并根据材料的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紧紧围绕实际工程应用,突出材料基本性能与工程应用特性的教学;善于运用不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土建类及相关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为学生介绍常见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掌握常见土木工程材料基础知识能够使学生在以后的结构设计、工程施工等课程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撑。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内容繁多庞杂,同时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学生分不清主次,针对学生学习时易感枯燥、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为提高这门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并掌握好本课程,本文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1]。
一、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把握好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关键。
为此我们必须在教材的基础上,理顺我们要交接的内容,并依据大纲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深化和适当的扩展[2]。
1. 基于专业特点、突出重点内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课时少,实践性强,但课程中需要介绍的建筑材料品种却繁多,涉及面广,内容庞杂,且各材料自成体系,致使章节间联系性不紧密;授课时必须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使教学重点与专业相结合同时有所侧重,如针对道路工程专业可以突出沥青与沥青混凝土的教学内容,针对水利工程专业则可以突出水泥混凝土(尤其是水工混凝土)的教学内容,而针对机械等专业则可突出钢材方面的教学内容。
2. 紧跟发展趋势,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对当前大量使用的传统材料,要介绍其用于生产的、成熟的理论和经验。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结课论文(3篇)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结课论文(3篇)第一篇: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及内容摘要:从土木工程材料的重要性入手,从强调课程的重要性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两个方面探讨了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从材料的特性及质量控制、常用材料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新型材料的介绍三个方面介绍了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内容,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前言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及其他相近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主要讲授建筑施工中用到的材料的特性、分类、制备方法、使用方法以及质量检测与控制等内容。
它几乎涉及实际工程材料中的全部,包括气硬性胶凝材料石灰、水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钢材、沥青、木材、石材等。
它是诸如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造价、混凝土结构原理等其他课程的基础课,课程的学习可以为从事土木工程施工的技术人员提供相关材料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达到可以合理使用建筑材料,并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事实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材料的控制与使用对工程造价、施工进度、质量控制等环节,乃至整个工程有重要的意义。
特别作为专科院校或独立本科院校的同学来说,他们中的大部分毕业后会直接走向工作岗位,从事与工程施工有关的工作。
因此,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而言,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内容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处理实际工作岗位问题的能力。
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讲授远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方面与课程特点有关,比如教学内容繁杂、逻辑性差、教材陈旧等。
另一方面与授课方法与授课内容有直接的关系。
教师如何更好地讲授“土木工程材料”以便让学生切实掌握施工中涉及到的材料方面的知识是每个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本文就“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内容的讲授谈一些自已的认识和体会,以期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1教学方法1.1强调课程的重要性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普遍对材料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他们将大量的时间花在材料力学、钢结构等课程上,而对材料课程仅是应付考试的态度。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分析与探索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分析与探索摘要: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本文围绕土木工程材料的课程特点,同时结合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土木工程材料的教学效果进行探讨,与大家商榷。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特点教学方法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中,《土木工程材料》是该专业开课较早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用途、使用方法以及检测和质量控制方法,为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中提供合理选择、正确使用材料的基本知识,同时能够与后续课程密切配合,为后续课程如结构、施工技术、工程预算等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材料基本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结合工程实际,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材料,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因此,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将带来较大的受益面。
1 课程特点(1)内容庞杂,“中药铺”。
土木工程材料所研究的内容就像一个“中药铺”,涉及面广、种类繁多,且每一种材料的内容杂乱,各章基本没有联系,缺乏系统性。
(2)应用性强,逻辑性差。
但各类材料均与工程实践经验密切相关,工程应用性强,经验性内容多,概念多、专业术语多、逻辑性较差,看似简单易懂,没有深奥的理论,实则不宜把握。
(3)一听就懂,一考就不会。
上述课程特点使得学生普遍感到该课程枯燥,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差,易使学生对课程理解不深,应用不灵活,最终导致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方面知识和能力的欠缺,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2 教学方法探讨(1)讲好绪论第一堂课,激发学生积极性。
心理学上有个原理叫首因效应。
绪论课作为课程教学的第一堂课是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学生对教师的印象,关系到学生对这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关系到学生对教师能否讲好这门课的信心,以及关系到后续课程内容的教学效果[1]。
所以,教师应充分做好准备,讲好第一堂绪论课。
在绪论课中,一开场从赵州桥的石拱,到万里长城的条石、青砖;从台北101大楼、埃菲尔铁塔设计的独特性,到国家大剧院、金茂大厦所用材料和施工技术的变化上;从世界知名的高层建筑,到世界奇特的建筑形式,以及给出的建筑奇观的视频,大量的实例、图片、音像和数字会使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和认识,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视, 学 习不得要领 , 尤其是 对概念性 的东 西掌握不牢 。为提 高这 门 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 使学生 能更好地学 习并掌握好本课程 , 本 文 着重从 以下方面对《 土木工程材料》 课程 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
一
学方式和手段 , 要求学生课前复习, 课后预习 , 教师在讲课 时要适 当
穿插提 问、 设疑等促使学生积极 主动的思考 , 同时多 多采用工程 案 例, 以具体 的工程案例 为引例 , 引发学 生进行讨论 , 发表 意见 , 从 而 加深学生对材料性 能的理解 和应用 , 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 ( 四) 改善教 学手段 , 增 强教 学的直观性 、 趣味性 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非常快 , 新材料 、 新 技术 、 新工艺 、 新产 品 等层 出不穷 , 而 教材在 反映这些 新技术 、 新标 准上有 一定滞 后性 。 同时 , 该课 程属于实践 比较强 的课 程 , 但实验学 时有 限 , 大 部分测 试方法 、 测试手 段需课 内讲解 , 所需时间长 、 表达不直观 , 学生难 以 透彻理解 。因此 , 老 师要从有关各种期 刊等获取有关 的信 息 , 及 时 掌握最新标准 , 同时利用互联 网获 取相关信 息和政策 , 各种材料 的 最新发展动态 , 作 为教材 内容 的补充 , 克服教材的局限性 。同时利 用 现代 化的教学 手段 等直观教学 方式 , 在课堂上通 过动画演示 和 播放 实验录像让 学生充分 了解实 验过程 和操作 方法 , 达到 除满足
《 土木工程材料 》 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杨 欢
( 河 南城 建学院 4 6 7 0 3 6 )
【 摘 要】 《 土木 工程材料 》 课 程 是 土建 类及 相 关 专业 一 门重要 的专 业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论文(2)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论文(2)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论文篇2浅谈碳纤维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摘要: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作为一种新型材料,有着优良的物理特力学性能。
近年来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综述了CFRP 的发展历程及主要研究成果。
关键词:碳纤维材料特性土木工程1、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的发展历程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FRP(Fiber Reinforced Polymer)问世于20世纪40年代。
CFRP最开始由美国制造。
1950年,美国空军基地在2 000℃高温下牵引人造丝得到CFRP。
1959年美国联合碳化公司以粘胶纤维为原丝制成纤维素基CFRP;1962年,日本碳素公司实现低模量聚丙烯腈基CFRP的工业化生产;1963年英国航空材料研究所开发出高模量聚丙烯腈基CFRP;1965年日本群马大学试制造出沥青或木质素为原料的通用型CFRP;1969年,日本大谷杉郎从特殊的共聚PAN中生产出高强、高弹模的芳香族聚酰胺纤维;1970年,日本吴羽化学公司实现沥青基纤维的工业规模生产;1972年,美国杜邦公司生产出密度1.2~1.5 t/m3强度达3 000 MPa的Aramid(阿拉米德) CFRP;1980年美国金刚砂公司研制出酚醛纤维为原丝的活性碳纤维并投放市场;1996年全世界碳纤维总生产量已达17 000 t,其中聚丙烯腈基纤维占85%,其余是沥青基纤维。
2002年世界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生产能力约为3.1万t,其中75%是小丝束碳纤维,25%是大丝束碳纤维。
碳纤维材料主要由日本生产,美国其次.其他国家产量很少。
2、碳纤维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2.1 国外的应用研究状况CFRP材料首先应用于航天工业,这项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已趋于成熟。
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
但当时试验结果不理想,而且价格很高,所以在其后的二十多年里,FRP材料在土木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
浅谈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和效果评价论文

浅谈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和效果评价论文浅谈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和效果评价论文为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文献分析,对南昌大学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并获得了省级和校级教改课题的支持。
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三个方面阐述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情况,并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价。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土木工程材料种类繁多,各类自成体系,教学内容大多数是叙述性和分析性内容;同时,土工工程材料发展迅速,新材料层出不穷,以致学生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学习中难以抓住重点,出现什么都学、什么都学不好的情况。
为了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笔者从教材编写、授课内容编排、课时分配等三个方面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一)教材编写2013年,南昌大学与其他兄弟院校编写出版了教材《土木工程材料》[12]。
新编教材充分考虑到现有教材的不足,强化混凝土章节内容,增加了轻质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纤维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活性粉末混凝土等新型混凝土的相关知识;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弱化部分章节,将石材、木材、合成高分子材料等章节内容进行相应删减;紧跟土木工程材料发展趋势,增加建筑节能材料章节;设置案例,在各章节中多设案例,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与实践相结合。
(二)授课内容编排根据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特点,对授课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力求做到以下几点:突出重点内容,授课时以水泥、混凝土、沥青、沥青混合料为主要重点,以土木工程材料基本性质、气硬性胶凝材料、建筑钢材、新型墙体材料、建筑节能材料为次要重点,同时兼顾建筑功能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砂浆、石材、木材等;体现专业特点,注意授课内容与不同专业方向的有机融合,土木工程工民建方向专业重点突出水泥与混凝土的内容,土木工程道桥方向专业则要求掌握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则要求详细讲解大体积混凝土及其施工;紧跟土木工程材料发展趋势,更新教学内容,授课时将土木工程新材料(如新型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新技术(如隧道盾构技术、大型混凝土构件预制技术)以及教师自身科研课题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中;结合工程应用,将国内外典型工程(如新型混凝土技术在三峡大坝、杭州湾跨海大桥应用)融入课堂教学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探讨摘要:分析了《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的特点和重要性,结合《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本身的特点,指出《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实践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探讨一下改善的方法。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土木工程材料》作为大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各院校的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交通土建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矿井工程等专业中均有开设。
我院也将《土木工程材料》作为土木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要求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土木工程材料中几种常用的材料的性质、用途、制备和使用方法以及检测和质量控制方法,了解材料性质与材料结构的关系以及性能改善的途径,为以后的专业课如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及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等有关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我通过自己授课和亲自带学生做实验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在教学过程中除按照课本教授学生知识外还需要注重一下四点:
一、在授课过程中补充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我院使用的是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土木工程材料》教材,此教材内容丰富全面,但由于本书以文字性叙述与简单图标为主,所以上课时需要向学生补充一些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增加学生对相
关知识的感性认识。
比如讲到混凝土的部分时我加入了混凝土浇筑
现场的视频,在钢筋部分时我将在钢筋绑扎现场的照片补充给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给学生了感性的认识。
丰富讲课能容,活跃课堂气氛让专业课变的不再那么枯燥。
在授课过程中提高与学生的互动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
二、增加相关的新知识
近年来新材料的出现和规范的变更出现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新知识,我通过翻规范上网查资料学习相关的知识后在课堂上补充给学生,如现在混凝土外加剂在工程中被越来越多的使用,我便通过上网和咨询相关专业工程师等方法了解了时下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剂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通过其在实际工程中的使用和使用后的效果显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也增强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对新兴材料的认识和兴趣。
三、注意联系实际工程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叙述概念性知识较多,如果采取常规平铺直叙的方式教学很难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所以我在教学工程中加入了一些相关的实际工程中对材料的使用和质量问题的正面与反面例子。
如我会注意在网上搜集一些国内外使用新材料后缩短了工期与降低费用的工程;或因材料问题引起工程质量事故的工程,向学生讲明其产生事故的原因危害已经处理的办法。
在相应课程时补充给学生,以期提醒学生材料的重要性,让他们在学习中和以后的工作中都提高对材料问题的注意。
四、重视实验课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我校安排学生在大二下学期学习,在此之前学生上的大都是高数英语等基础性的学科,而《土木工程材料》中有大量的实验课程需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或观察老师的实验过
程来完成,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都有比较高的要求。
以前的课程中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而实验课中要求确实要提前预习实验过程,试验中要求自己动手,实验过后又要自己收集整理实验成果,这就要求学生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互动。
实验前老师要督促学生做好预习了解实验的过程和原理。
来到实验室后要仔细的向学生讲解实验的过程和仪器的操作,特别是一些容易损坏或是可能伤人毁物的仪器更是要仔细跟学生讲解操作方法并督促他们提
高安全意识,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要来回巡视解答学生的疑问,并注意指出一些错误的操作,以避免损坏仪器和实验失败。
试验完成后要组织学生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并指导学生对一些不合理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学生重做实验。
并培养学生客观公正对待实验结果的习惯,严禁学生为追求正确的结果或其他原因对实验结果弄虚作假,为学生将来有严谨的工作作风打下基础。
我院对学生的材料实验课也相当重视,为学生采购了水泥净浆搅拌机、水泥胶砂振实台、标准恒温恒湿养护箱、抗折仪、压力机等实验器材,并组织这方面的专家为学生编写了实验指导书,在学生的积极配合下顺利的完成了砂石视密度、水泥、混凝土砂浆等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结
《土木工程材料》作为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学生以后学习其他专业课和从事相关专业的学习都是相当重要意是。
如何在相对较少的课时中向学生教授教材上大量的知识点并完成大纲要求的实验是每个教授土木材料课程的老师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本人针对自己教学过程和与其他老师交流后总结了以上四点经验。
希望通过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土木工程材料》这门学科可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柳俊哲主编. 《土木工程材料》. 科学出版社,2009第二版
[2]佘跃心, 袁启旺.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研究.《高等建筑教育》,2008
[3]柯昌君,刘秀伟.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案例教学法探索.《贵阳学院院报》(自然科学版),2006
[4]吴芳,杨长辉.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高等建筑教育》,2006.
[5]杨医博,梁松.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与实践.《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作者简介:赵敏女(1981-)山东潍坊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土木工程材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