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eplan电气原理图的绘制四

合集下载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


内容讲解
一、什么是电气安装接线图
电气安装接线图是一种根据电气设备和电器元件的实 际位置和安装情况绘制的反映电气设备或元件连接关系的
简图。它只用来表示电气设备和电器元件的位置、配线方
式和接线方式,而不明显表示电气动作原理和电气元器件 之间的控制关系。
内容讲解
二、电气安装接线图的作用
电气安装接线图是电气施工的主要图 样。它常与电气原理图配合,主要用于安
电气安装接线图
XXXXX XXXXX
授课流程
1
授课 流程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线图的绘制规则 理解电气安装接 线图及其作用
重点、难点
1、电气安装接线图的 作用 2、电气安装接线图的 绘制
电气安装接线图的绘制
内容讲解

二 三
什么是电气安装接线图 电气安装接线图的作用 电气安装接线图的绘制原则 示 例
装接线、线路的检查和故障处理。
内容讲解
三、电气安装接线图的绘制原则
接线图中一般应示出如下内容:电气设备和电器元件的相对位置、文字 符号、端子号、导线号、导线类型、导线截面积、屏蔽和导线绞合等。
所有的电气设备和电器元件都应按其所在的实际位置绘制在图纸上,且同一电器 的各元件应根据其实际结构,使用与电路图相同的图形符号画在一起,并用点画 线框上,其文字符号以及接线端子的编号应与电路图中的标注相一致,以便对照 检查接线。 接线图中的导线有单根导线、导线组(或线扎)、电缆等之分,可用连续线或中断 线表示。凡导线走向相同的可以合并,用线束来表示,到达接线端子板或电器元件 的连接点时再分别画出。用线束表示导线组、电缆时,可用加粗的线条表示,在不 引起误解的情况下,也可采用部分加粗。另外,导线及管子的型号、根数和规格应 标注清楚。

eplan 教程

eplan 教程

eplan 教程
EPLAN教程:快速入门
第一步:安装EPLAN软件
1. 在EPLAN官方网站下载安装程序。

2. 执行安装程序并按照提示完成安装。

3. 重启计算机以使EPLAN生效。

第二步:创建新项目
1. 打开EPLAN软件。

2. 点击“文件”菜单,选择“新建项目”。

3. 输入项目名称和路径,点击“确定”按钮。

4. 在“选择项目设置”对话框中,选择适合您项目的设置,点击“确定”。

第三步:添加设备
1. 在EPLAN软件中打开项目。

2. 在项目管理器中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导入设备”。

3. 选择设备目录中的设备文件,点击“打开”按钮。

第四步:绘制电路图
1. 在项目管理器中选择具体的设备文件。

2. 右键点击设备文件,选择“插入页面”。

3. 在绘图区域中绘制电路图。

第五步:连接设备
1. 选择绘制电路图中的两个设备。

2. 点击“连接”工具栏按钮,连接两个设备。

第六步:生成报告
1. 点击“报告”菜单,选择需要生成的报告类型。

2.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相关选项,点击“确定”按钮。

第七步:输出工程文件
1. 点击“文件”菜单,选择“输出”。

2. 在输出对话框中选择输出格式和路径,点击“确定”按钮。

这是一个简单的EPLAN快速入门教程,希望能帮助你开始使
用EPLAN软件。

请注意,EPLAN具有更多高级功能和工具,可以根据您的需求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电气原理图绘制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电气原理图绘制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电气原理图绘制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电气原理图绘制的基本步骤是:首先进行认真构思,对所要绘制的步骤及表达的内容和布局做的心中有数;然后对整个图面进行布局,把所要表达的全部内容(不能遗漏),按其正确位置、主次及繁简划定实际所占画面大小;第三,确定基准线,包括水平基准线和垂直基准线;第四,按自左至右、自上而下、先主后次、先一次后二次、先图形后文字的顺序画底稿线(包括文字分行分格线);第五,经认真、详细检查,确认无误无漏后描深图形,注写文字;最后,认真、详细检查确认,在标题栏签字等。

电气原理图绘制的注意事项是
1.电气控制线路根据电路通过的电流大小可分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

主电路包括从电源到电动机的电路,是强电流通过的部分,用粗线条画在原理图的左边。

控制电路是通过弱电流的电路,一般由按钮、电器元件的线圈、接触器的辅助触点、继电器的触点等组成,用细线条画在原理图的右边。

2.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元件的图形、文字符号必须采用国家规定的统一标准。

3.采用电器元件展开图的画法。

同一电器元件的各部件可以不画在一起,但需用同一文字符号标出.若有多个同一种类的电器元件,可在文字符号后加上数字序号,如KM1和KM2等。

4.所有按钮、触点均按没有外力作用和没有通电时的原始状态画
出。

5.控制电路的分支线路,原则上按照动作的先后顺序排列,两线交叉连接时的电气连接点需用黑点标出。

智能电气设计EPLAN 项目四 项目导出

智能电气设计EPLAN 项目四 项目导出
模型视图是装备安装表面的标准视图或视图,它们用于显示目的和创建绘图。可以使用 EPLAN标准平台功能在模型视图中绘制箱柜生产的附加信息,例如尺寸、文本等。
模型视图是通过指定两点来定义的。当创建标准视图时,显示3D视图的整个内容并缩放 到模型视图中。在装备的安装表面的模型视图中,只有配备的安装表面和放置在其上的元件 被适合缩放。模型视图可以插入任何页类型中。
图4-4-12 8
01 组件和连接的所有标识性和描述性信息都可用于制造数据导出/标签 02 可以用用户自定义的配置保存制造数据导出/标签输出设置,以便于再次使用
03 供货范围内包括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调整的预定义配置
04 可选择输出语言
输出形式可以是*.txt和Excel文件。在每个配置中指定一个Excel模板,这样在输出后就能立即打开Excel, 新文件就能马上加载到Excel。这样就可以在Excel表格中准备适合某一特定输出的表格。
封面
目录
1
技能操作
一、封面生成
图4-4-2
图4-4-3
图4-4-4 2
技能操作
一、封面生成
图4-4-5 3
技能操作
二、目录生成
图4-4-6 4
技能操作
三、目录标题栏修改
图4-4-7
图4-4-9
图4-4-8 5
技能操作
生成目录
图4-4-10 6
技能操作
生成目录
图4-4-11 7
技能操作
生成目录
项目四 项目导出
任务二 创建模型视图
任务描述
在任务一的基础上,完成“物流传输系统”相关模型视图的创建。
具体要求
创建配电柜3D模型视图
创建安装板钻孔视图

电气原理图绘制步骤

电气原理图绘制步骤

电气原理图绘制步骤
(1)设置SCH编辑器的工作参数(也可以采用系统内缺省参数)。

(2)选择图纸的幅面、标题栏式样、图纸的放置方向(横向或纵向)。

(3)放大绘图区,直到绘图区域呈现大小适中的栅格线为止。

(4)在工作区域放置元器件:先放置核心元器件的电气符号图形,再放置其他调整元器件位置。

(5)修改和调整元器件的标号、型号及其字体大小与位置等。

(6)连线,放置电气节点、网络标号及I/O端口。

(7)放置电源及地线符号。

(8)运行电气设计规则检查(ERC),寻找可能存在的设计缺陷。

(9)加注释信息。

(10)生成网络表文件(或直接执行PCB更新命令)。

(11)打印。

eplan使用方法

eplan使用方法

eplan使用方法EPLAN使用方法EPLAN是一款专业的电气工程设计软件,它能够帮助工程师们高效地进行电气图纸的绘制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EPLAN的使用方法,帮助读者快速上手该软件。

一、EPLAN的安装和注册1. 下载EPLAN软件安装包,并按照安装向导进行软件的安装。

2. 安装完成后,打开EPLAN软件,点击注册按钮进行注册。

根据提示填写注册信息,并获取注册码。

3. 输入注册码后,点击确定完成注册过程。

二、创建新项目1. 在EPLAN软件中,点击“新建项目”按钮,弹出新建项目向导。

2. 在向导中设置项目名称、路径和图纸格式等信息,点击下一步。

3. 设置项目的电气特性、电压等级和电路图符号库,并点击下一步。

4. 设置项目的默认设置,如图纸编号规则、尺寸标准等,点击完成。

三、绘制电路图1. 在EPLAN软件中,选择“绘图”功能模块,打开电路图绘制界面。

2. 在左侧的图库面板中选择所需的电气符号,通过拖拽的方式将其拖到绘图区域。

3. 通过连接线工具连接各个符号,形成电路图。

4. 可以通过修改符号属性、添加文本注释等方式对电路图进行进一步的编辑和美化。

四、添加设备和线缆信息1. 在绘制电路图的过程中,可以逐步添加设备和线缆信息。

2. 选择“设备管理”功能模块,打开设备管理界面。

3. 在设备管理界面中,添加设备和线缆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数量等。

4. 将设备和线缆信息与电路图进行关联,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五、生成报告和文档1. 在EPLAN软件中,选择“报告”功能模块,打开报告生成界面。

2. 选择需要生成的报告类型,如设备清单、线缆列表等。

3. 根据需要设置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并点击生成报告。

4. 生成的报告可以保存为PDF或其他格式,方便与团队成员共享和交流。

六、项目管理和版本控制1. 在EPLAN软件中,选择“项目管理”功能模块,打开项目管理界面。

2. 在项目管理界面中,可以对项目进行版本控制、文件管理和协作管理等操作。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

二、电气原理图
按钮(常闭) SB1
交流接 触器 KM
7 电气原理图绘制原则
按钮(常开) SB
原则三 电器状态
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的可动 部分均按没有通电或没有外力作用 时的状态画出。 对于继电器、接触器的触点,按 其线圈不通电时的状态画出。 对于控制器按手柄处于零位时的 状态画出; 对于按钮、行程开关等触点按未 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 对于热继电器,触点按未发生过 载动作时的状态画出。
二、电气原理图
主电路
7 电气原理图绘制原则
辅助电路
原则一 图面布局
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布局, 应根据便于阅读原则安排。 主电路在图面左侧;辅助电路 在图面右侧;耗能元件画在电路的 最下端。 电源电路绘成水平线,受电的 动力装置及其电器支路与电源电路 垂直。 无论主电路还是辅助电路,均 按功能布置,尽可能按动作顺序从 上到下,从左到右排列。
二、电气原理图
5 电气原理图标准
电气图绘制必须遵守国家标准局颁布的最新电气制图标准。目前主要有: GB/GT4728—1996~2000《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 GB7159— 1987《电气技术中的文字符号制定通则》 GB4026—1992《电器设备接线端子和特定导线线端的识别及应用字母数字 系统通则》 GB/T6988.3-1997《电气制图、接线图和接线表》 GB/T6988.1~4—2002《电气技术文件的编制》
《电气控制与PLC》
电气图样的绘制
一、电气控制系统图
1 电气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由许多电气元件按一定要求联接而成的系统。
2 电气控制系统图
电气控制系统图: 为了便于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安 装、调整、使用和维修,需要将电气控制系统中各电气元件及其 联接线路,用一定的图形表达出来,这种图就是电气控制系统图。

eplan图框的绘制(完美版)

eplan图框的绘制(完美版)

EPLAN图框绘制1.新建图框点击工具栏中的工具-主数据-图框-新建图1 新建图框输入图框名称-保存(最好保存在EPLAN默认数据库中)。

2.属性设置新建图框后,则开始编辑图框属性(重要)。

在不熟悉图框属性的情况下,按照以下属性进行定义(点击黄色图标新建属性);图2 定义属性定义完毕后确定,开始绘制图框。

3.放置图框EPLAN插入一个任意长方形,双击编辑属性;图3 定义图框大小外图框属性:起点:0mm,0mm 终点:420mm,297mm内图框属性:起点:5mm,5mm 终点:415mm,292mm定义完毕后效果如下图:图4 效果图定义图框文本4.定义栅格接下来为插入文本做准备,定义栅格目的是为了放置文本时能保证精确的位置。

定义列间距:420/10=42,定义行:297/6=49.5栅格间距均除以2(位置文本放中间位置);则应该定义栅格A为:21mm;栅格B为;24.75点击工具栏中的选项-设置。

图1 栅格设置在设置界面中选择用户-图形的编辑-2D-下拉到标准栅格尺寸填入上述栅格A,B的大小(21、24.75)5.插入位置文本插入列号:选择栅格A,点击工具栏中的插入-特殊文本-列文本-放置图2 插入列文本放置位置如下图:图3 插入列效果图插入行号:如上述步骤,选择栅格B,点击工具栏中的插入-特殊文本-行文本-放置效果图:图4 插入行效果图由于栅格大小问题,导致放置的文本不在两框中间,则应把栅格数据还原,然后选择较小栅格,调整其位置于两框中间。

6.图框的收尾行、列文本均放置好后,再用直线画出一些轮廓,如图7.标题栏的绘制标题栏的绘制主要为版块的绘制及特殊文本的放置,其中版块的绘制只需使用绘图栏进行编辑即可。

而特殊文本的放置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的进行放置,具体操作如下;例:插入页码工具栏-插入-特殊文本-页属性在位置代号一栏中点击,找到页号一栏,点击确定-放置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eplan电气原理图的绘制四
实验四电气原理图的绘制四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窗口宏、符号宏、页宏的使用。

2、学会部件库的添加、符号插入和设置的高级方法。

3、学会部件的使用与部件的生成方法。

4、学会关联参考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本实验设计的电气原理图是一个简单的控制系统,所涉及的基本单元有:电源电路、电机控制电路、PLC输入电路、PLC输出电路等。

最终图纸如下所示:
图1 第一页原理图
图2 第二页原理图
图3 第三页原理图
图4 第四页原理图
三、实验设备
1、PC机一台;
2、正版eplan软件一套。

四、实验步骤
参考实验指导书附录部分。

五、实验报告
1、详述该电气原理图的绘制过程。

2、详述各功能部件参数设置的详细过程。

3、说明页宏的使用方法。

4、说明部件与符号的差别,说明如何生成新部件。

5、生成所需要的报表和pdf文件。

6、说明关联参考的特点及用途。

附录:实验步骤
1、新建项目,以学号命名。

在该项目中右键选择“插入页宏”,选择实验三所保存的页宏文件。

可直接在本项目中插入由实验三已绘制完成的控制系统电源部分的电气原理图。

2、新建原理图第二页,插入中断点、线束连接点(角、十字接头)、T接点、角点;马达保护开关(Q1、Q2)、触点(K1、K2)、端子(X3)、母线连接点、马达(M1、M2)等,形成原理图如图5所示。

图5
3、新建原理图第三页。

插入PLC盒子,PLC卡电源(0L+、1M)、PLC连接点(数字输入)(E0.0~ E0.4)、端子X4。

在盒子中可插入型号说明性文本,如CPU 226CN。

如图6所示。

图6
4、对应于E0.0~ E0.4,分别插入辅助常开触点K3(修改连接点代号为5¶9)、接近开关B1、按钮S1、接近开关B2、按钮S2。

插入中断点、T接点,分别向PLC卡电源0L+、1M提供电源L+、L-,向接近开关、按钮提供电源L1+、L-。

最终形成第三页原理图。

如图7所示。

图7
5、在系统菜单栏选择“工具”——“部件”——“管理”,打开部件管理窗口。

在“部件”——“电气工程”——“零部件”——“继电器,接触器”中,右键选择“新建”,会生成一个新的部件。

6、选中新生成的部件,在“常规”选项卡下,“部件编号”对话框中输入“Schneider.RXM4AB1BD”。

在“功能模板”选项卡下,分别填写如图8所示对应内容。

图8
(注:如果需要在新的计算机中使用自行设计的部件,必须将修改后的部件库拷贝到新机器中对应文件夹后才能使用。


7、新建原理图第四页。

与步骤3类似,插入PLC盒子,PLC卡电源(0L+、0M)、PLC连接点(数字输出)(A0.0~ A0.4)、端子X5。

如图9所示。

图9
8、对应于A0.0~ A0.4,分别插入线圈K1、K2、K3(修改连接点代号为13¶14)、灯H1、蜂鸣器H2(H1、H2均从符号库“信号设备、可视的和发声的”中选择)。

插入中断点、T接点,分别向PLC卡电源0L+、0M提供电源L+、L-,向线圈、
灯、蜂鸣器提供电源L-。

9、对于线圈K1、K2、K3,需要指定其部件号,才能产生触点映像和关联参考。

操作步骤如图10所示。

将K1、K2的部件按照图10所示选择,将K3选择为由步骤6所新建立的部件Schneider.RXM4AB1BD。

图10
10、最终生成如图11所示的第四页原理图。

图11
11、生成所需要的报表和pdf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