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第一章读后感8
《红岩》第一章读后感8

《红岩》第一章读后感最近,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
《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
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从不畏惧;刘思扬出身豪门却参与革命;成瑶在共产党的熏陶下,渐渐成长,懂得处理各种事;渣滓洞的难友们,相互帮助,智斗敌人;白公馆的人们战胜敌人,迎来新中国。
在红岩里,我最钦佩江雪琴江姐。
红岩开头不久,江姐的钢铁形象就已经在我心中树立起来。
当她知道丈夫牺牲了,她不像普通女性一样面对残酷的现实变得不堪一击,擦干了泪水,重新站起来了,因为她知道共产党托付给她的命令还没完成,要舍小家为大家。
而在渣滓洞监狱的生活过程中,她还是穿着那蓝色的旗袍,始终以干净的面貌迎接大家。
当敌人拷问她时,她不透露党的任何秘密,当敌人用竹签钉她的手指,她坚强地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
"最后江姐将要牺牲,她也让大家不要哭。
面对这些敬佩的同志,国民党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一分一毫。
现实生活中,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
我只要遇到小小的挫折,就会想到放弃。
读了红岩之后,我知道了越是充满困难的路我们越要走,越是艰巨的任务我们更要坚定不移。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
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
"这是红岩中新中国成立一个黎明的描写。
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更因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永远不忘那些伟大的战士,将他们铭记在心!。
红岩第一章的读后感

红岩第一章的读后感《红岩第一章》是一本以抗战时期为背景的青少年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谢晋平的成长经历,描绘了充满艰辛和挑战的革命岁月。
读完本书,我深受启发和感动,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我的读后感。
一、历史的洪流《红岩第一章》以抗日战争期间重庆革命根据地为背景,再现了当时中国遭受外敌入侵的艰难历程。
在这个背景下,人民迎来了解放前夜,伟大的中国革命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光辉展示。
通过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自由所展现的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但是,我们在面对历史时,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东西上,更应该关注历史背后的深层原因和本质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历史,领会历史发展的潮流和历史的深层次内涵。
二、个人的成长小说的主人公谢晋平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但他内心深处却充满了对民族独立和自由的追求。
在面对学习、生活、情感方面的障碍时,他毫不退缩,勇敢地面对并克服了自己的困难。
在党组织的培养下,他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共产主义战士。
通过谢晋平的成长历程,我认为,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仅是个人自身的事情,还与社会环境、家庭背景以及政治背景等多种因素有关。
只有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才能真正地获得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和动力。
而成长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为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三、理想的追求作为一部青少年小说,《红岩第一章》着重表现了主人公谢晋平在理想方面的追求。
在这个时代,这种理想主义精神深深地扎根于年轻一代的心中。
谢晋平在成长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始终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仰。
在一个充满危机和变故的世界中,理想成为了年轻人内心的正义、责任和担当。
可见,在我们的生活中,理想具有巨大的力量和意义,它可以激励我们不断地追求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对于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和担当。
总之,《红岩第一章》是一部充满温暖的小说,它让我深受触动和启示。
红岩每章心得体会(优秀4篇)

红岩每章心得体会(优秀4篇)红岩每章心得体会篇1红岩每章心得体会:第一章:红色之旅这一章主要讲述了红岩村的历史和革命家们在此地生活和战斗的故事。
我从中感受到了作者对这段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同时也引发了我对革命历史的兴趣。
在阅读过程中,我了解到了许多革命家的生平和他们为民族独立事业所做的贡献,让我对他们充满了敬意。
第二章:革命烽火这一章主要描写了革命斗争的烽火岁月,展现了革命家们的英勇无畏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我从中感受到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和信仰,也让我对那段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革命家们的艰难困苦和无助,但他们依然坚定地走在革命道路上,为人民谋幸福。
第三章:革命者的家园这一章描写了革命者们在胜利后建立家园的情景。
我从中看到了革命者们的喜悦和忧虑,他们为建设新家园而努力奋斗。
在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了革命者们的团结协作和无私奉献精神,让我对他们充满了敬意。
第四章:革命的胜利这一章讲述了革命的胜利和人民的欢庆。
我从中感受到了作者对革命胜利的喜悦和庆祝,也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阅读过程中,我了解到了革命胜利背后的艰辛和付出,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总体来说,红岩这本书让我对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让我对革命家们的英勇无畏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充满了敬意。
我相信这本书对于喜欢历史和追求真理的人来说,将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红岩每章心得体会篇2《红岩》是一部经典的现代文学作品,它讲述了中国革命时期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故事。
如果你想要一份红岩每章心得体会,可以按照章节分别进行分析。
第一章:新来的伙伴在这一章中,江姐作为一名资本家子女,成为了共产党员,并参与了重庆地下党的活动。
江姐勇敢、坚定,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她在第一章中展现出了很强的领导才能。
同时,江姐也展现出了对同志的关心和爱护,她对其他同志的关心和照顾,让人感受到了她作为一个领导者的责任和担当。
《红岩》每一章的读后感悟

《红岩》每一章的读后感悟《红岩》是贺敬之所著的一部革命题材小说,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个传奇故事,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一页。
本书透过主人公焦裕禄的成长经历,展现了工农革命和革命英雄的崇高形象。
在这篇读后感悟中,将对《红岩》每一章进行解读与思考。
第一章:锻刀炼剑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焦裕禄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
寒窗苦读,习武促成长,父母的无尽悲痛,都使焦裕禄不断地成长和坚强。
特别是那句“母亲,我要去为人民做事”,一下子就把焦裕禄的精神面貌和家庭背景展现出来了。
这让我想到了许多现代社会的优秀青年,他们秉承家庭的爱与责任,放弃了很多看似光鲜的机会,选择做一名为社会贡献的人。
第二章:初到小学堂这一章描写了焦裕禄走出山村,到小学堂接受启蒙教育的场面。
他在学校中天赋异禀,勤奋用功,在课堂和寝室担任班长,受到了师生的好评。
在这里,他认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人民的解放事业感到责任重大。
这一章充分体现了民族教育对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它告诉我们,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让年轻人正确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读完这一章,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背后的力量。
第三章:接头暗访这一章把焦裕禄介绍给了少数民族的生活情况、社会矛盾和煤炭垄断巨头红星煤矿的经营情况,也为后文的主题和情节铺垫做了深入讲解,使人“恍然大悟”。
这一章我难以忘怀的是焦裕禄在看守所里识破了说谎的罪犯。
在他的严密调查和细致思考之下,为民众揭开了虚假的底细,也为社会稳定打下了基础。
这种理念,对于我们在面对困境时,掌握相对更加重要的一种思考:真正地思考现象背后的规律,并从指导思想中贯彻执行。
第四章:一冠三军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焦裕禄参加抗战的生活与经历。
焦裕禄跟着红军抗日抗战,一起经历了战争的挫折与苦难,也是他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过程。
焦裕禄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军事领导者,更是一名优秀的党和军队的员工。
这一章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当我们真正站在国家的高度上,看到的就不仅仅是个人的利益,而是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富强。
红岩第一章阅读感悟

红岩第一章阅读感悟
《红岩》第一章啊,那可真是让我思绪万千!
一开篇,就仿佛把我拉进了那个动荡又充满危险的年代。
我就好像跟着那些人物一起,走在重庆的街头巷尾,感受着那紧张的气氛。
你说那雾都重庆,就像一个巨大的谜团,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忍不住想要去揭开。
那些革命者们,他们多勇敢啊!面对敌人的威胁和迫害,他们毫不退缩。
这就好比是在黑暗中前行的勇士,举着微弱的火把,却有着无比坚定的信念。
他们的每一个决定,每一次行动,都像是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多幸福啊!可我们不能忘记这些先辈们的付出。
他们就像是一颗颗火种,在黑暗中燃烧自己,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红岩第一章里的那些场景,那些人物,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那些敌人,那叫一个狡猾啊!就跟狐狸似的,到处设陷阱。
可咱们的革命者们也不是吃素的呀,他们机智地应对,巧妙地周旋。
这就像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猫鼠游戏,只不过,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正义的一方。
我有时候就想啊,如果我处在那个年代,我能像他们一样勇敢吗?能为了理想和信念不顾一切吗?这真的很难说啊!但我知道,我们应该从他们的故事里汲取力量,让自己变得更坚强。
红岩第一章,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门,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热血与悲壮。
它让我们明白,现在的和平与幸福是多么来之不易。
我们要珍惜这一切,要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不是吗?我们不能辜负那些先烈们的期望啊!这就是我读红岩第一章的感悟,你们呢?是不是也和我有一样的感受呢?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红岩第一章读后感慧-资料类

红岩第一章读后感慧-资料类《红岩第一章读后感》读完《红岩》的第一章,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一章就像是一个钩子,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心,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了解后续的故事。
第一章为我们展现了那个动荡不安、充满危险与阴谋的时代背景。
在国民党统治的重庆,黑暗笼罩着每一个角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而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们,却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为了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书中对人物的细致刻画。
甫志高这个人物,一开始给人的感觉是充满热情和积极向上的。
他渴望为党做出更多的贡献,积极地扩大书店的规模。
然而,他的急切和缺乏警惕性,却为后续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这种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让我觉得特别真实,就好像他不是一个书中的角色,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就在我们身边的人。
还有余新江,他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共产党人的坚定和勇敢。
他在工厂里组织工人运动,面对敌人的威胁毫不退缩。
他身上那种为了正义勇往直前的精神,让我不禁为之动容。
在这一章里,作者对环境的描写也十分出色。
那阴暗潮湿的街道、充满特务眼线的茶馆,还有看似平静却暗藏玄机的书店,都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种紧张和压抑的氛围。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一次经历。
那时候,我参加了一个志愿者活动,去一个偏远的山区帮助那里的孩子们。
我们乘坐的大巴车在蜿蜒的山路上颠簸前行,周围是陡峭的山峰和深不见底的山谷。
一路上,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生怕出什么意外。
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那是一个简陋的小山村,学校的房子看起来摇摇欲坠。
孩子们穿着破旧的衣服,但他们的眼睛里却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我们开始给他们上课、分发学习用品,他们那种开心和满足的笑容,让我觉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然而,在活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突然下起了暴雨。
原本就不结实的教室开始漏雨,我们不得不手忙脚乱地找东西来接水,保护孩子们的书本不被淋湿。
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环境的艰难和我们所面临的挑战。
但是,就像《红岩》中的共产党人一样,我们没有退缩。
《红岩》第一章的读后感

《红岩》第一章的读后感《红岩》是一部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主义战士不屈不挠精神、红色革命情怀的经典文学作品。
它记录了一段血雨腥风的岁月,以青春和鲜血铸就了壮丽的革命史诗。
在阅读《红岩》第一章时,我深深被主人公林徽因的坚韧和勇敢的精神所打动。
她是一个为了革命事业坚忍不拔,对于梦想始终不言败的女性形象。
她追求真理的精神,贯穿了整个《红岩》的故事。
在林徽因眼中,看到了对于未来无限向往,对于自由与平等的渴望。
她那种无畏无惧的精神,发人深省,也让我们从中汲取到了无限的力量。
《红岩》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可贵的精神——坚忍不拔,不屈不挠。
他们的革命之路上被坎坷,但是他们从来不曾动摇。
在许多艰难的时刻,他们都会奋发起来,奋力前行。
他们将十年党史和自己的经历融合在一起,将革命理想高高挂起,从而实现了自己的精神升华。
我认为,《红岩》对于现代青年的意义非常重大。
面对种种困难,很多人总是选择逃避和放弃。
这部小说告诉我们,尽管前路充满荆棘,但只要我们坚韧不拔,不断向前,就能够迎来属于自己的成功。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青年人中的压力和不安倍增,各种社会问题,包括就业、教育、婚姻等等,也让年轻人无所适从。
这时,读到《红岩》这样的书籍,我们就能够借鉴他们的精神,从中汲取属于自己的动力和经验。
在我的阅读过程中,我更加强烈地感到,只有坚定的信仰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才能够支撑人类的前进和发展。
《红岩》是一部怀揣着美好梦想、为实现中国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作品。
这部小说让我想起了毛泽东的名言:“理想信念是人一切行为的灵魂”。
综上所述,读了《红岩》第一章,我更加感受到了这部作品对于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也更加体会到其所传递出来的精神力量,这正是我们不断前行的源动力。
今天,我们要坚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心怀坚定的信仰,继承苏区精神,培育出更多像林徽因这样的中国人。
红岩1-8章观后感

红岩1-8章观后感《红岩1 - 8章观后感》篇一读了《红岩》的1 - 8章,就像被卷入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风暴之中,那感觉,真叫一个“刺激”又“揪心”。
刚翻开书的时候,我还在想,这书会不会很枯燥呢?毕竟是讲革命时期的事儿。
可是,没读几页,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书中描写的场景,就像电影一样在我眼前放映。
比如说,那阴森的监狱,我感觉就像一个张着大口的怪兽,随时准备吞噬那些勇敢的革命者。
墙壁湿漉漉的,散发着一股腐臭的味道,昏暗的灯光忽闪忽闪的,仿佛在预示着什么不祥。
这里面的人物啊,个个都像闪闪发光的星星。
像许云峰,那简直就是智慧和勇敢的化身。
他被敌人抓住的时候,那镇定自若的样子,我就想,“大哥,你咋这么牛呢?”他的眼神坚定得就像能穿透那监狱的墙壁,看到胜利的曙光。
我想啊,要是我处在他那个境地,可能早就吓得尿裤子了。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犯了个小错,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批评,我那腿都软得像面条一样,直打哆嗦。
和许云峰比起来,我可真是个胆小鬼。
还有江姐,当她看到丈夫的头颅被挂在城楼上的时候,她内心的悲痛肯定像汹涌的潮水一样。
但是她硬是把悲痛化作了力量,这得多强大的内心啊!我不禁想到,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候遇到一点小事就哭天抹泪的。
就像上次我养的小金鱼死了,我还伤心了好几天呢。
和江姐遭受的巨大痛苦相比,我这算个啥呀,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在这几章里,敌人的残忍也让我气得牙痒痒。
他们折磨革命者的手段,简直不是人干的事儿。
这让我想到,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们有时候还在抱怨生活的不如意,却不知道这和平是多少像许云峰、江姐这样的英雄用生命换来的。
这1 - 8章读完,我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有对革命者的敬佩,有对敌人的痛恨,还有对自己的反思。
我就想问自己,要是我生活在那个年代,我能像他们一样勇敢吗?也许不能吧,但他们的精神却像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路,让我知道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要勇敢,要坚强。
我想,这就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吧,它不仅仅是在讲述历史,更是在给我们这些后人传递一种力量,一种永远都不能被磨灭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岩》第一章读后感
最近,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
《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
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从不畏惧;刘思扬出身豪门却参与革命;成瑶在共产党的熏陶下,渐渐成长,懂得处理各种事;渣滓洞的难友们,相互帮助,智斗敌人;白公馆的人们战胜敌人,迎来新中国。
在红岩里,我最钦佩江雪琴江姐。
红岩开头不久,江姐的钢铁形象就已经在我心中树立起来。
当她知道丈夫牺牲了,她不像普通女性一样面对残酷的现实变得不堪一击,擦干了泪水,重新站起来了,因为她知道共产党托付给她的命令还没完成,要舍小家为大家。
而在渣滓洞监狱的生活过程中,她还是穿着那蓝色的旗袍,始终以干净的面貌迎接大家。
当敌人拷问她时,她不透露党的任何秘密,当敌人用竹签钉她的手指,她坚强地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
"最后江姐将要牺牲,她也让大家不要哭。
面对这些敬佩的同志,国民党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一分一毫。
现实生活中,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
我只要遇到小小的挫折,就会
想到放弃。
读了红岩之后,我知道了越是充满困难的路我们越要走,越是艰巨的任务我们更要坚定不移。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
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
"这是红岩中新中国成立一个黎明的描写。
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更因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永远不忘那些伟大的战士,将他们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