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韧带损伤MR诊断

合集下载

急性膝关节外伤诊断中MR扫描技术与CT的对照

急性膝关节外伤诊断中MR扫描技术与CT的对照

急性膝关节外伤诊断中MR扫描技术与CT的对照急性膝关节外伤是指由于外力作用或意外事故造成的膝关节损伤,是临床常见的急诊情况。

对于急性膝关节外伤的诊断,影像学检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CT扫描和MR扫描,它们在诊断膝关节外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急性膝关节外伤诊断中MR扫描技术与CT的对照进行详细介绍,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两种检查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一、MR扫描MR(Magnetic Resonance)扫描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来获取高质量的影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软组织结构,对关节软骨、韧带、滑膜等结构有良好的显示效果。

在急性膝关节外伤的诊断中,MR扫描常用于评估韧带损伤、半月板撕裂、软骨损伤等情况。

1. 对韧带损伤的显示优势MR扫描对于韧带损伤的显示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正常情况下,韧带是呈低信号的;而在受伤之后,韧带的信号会改变,表现为高信号,从而可以清晰地显示出韧带的损伤情况。

通过MR扫描可以准确评估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和外侧副韧带等结构的完整性和损伤程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2. 对半月板撕裂的显示优势半月板是位于膝关节内侧和外侧的软骨组织,对于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起到关键作用。

在急性膝关节外伤中,半月板的撕裂是常见的情况。

MR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半月板的形态和结构,对半月板的撕裂、变性、变性等情况有着非常好的显示效果。

通过MR扫描可以准确评估半月板的损伤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MR扫描在显示软骨损伤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由于MR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软组织结构,因此对于软骨损伤的检测比CT等其他影像学检查更为敏感。

通过MR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软骨的完整性和损伤程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二、CT扫描CT(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是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来获取人体各个部位的断层影像,可以清晰地显示骨骼结构和钙化等病变。

膝关节损伤的MRI诊断

膝关节损伤的MRI诊断
防止髌骨外脱位的支持结构有:内侧支持 带、髌股韧带、股内斜肌,其中髌股韧带 是主要的防止髌骨外脱位的韧带。
浅层股内斜肌, 深层为髌股韧带
浅层为髌股韧带, 深层为内侧支持带
收肌结节和髌股 韧带起点
内侧髌股韧带起于股内侧 髁的收肌结节,向前止于 髌骨内侧缘的上2/3。
内侧支持带的撕裂以髌骨附着点的撕裂 最多见,约占80%左右,约30%左右是 其中间部分。
膝关节损伤的MRI诊断
武汉协和医院放射科 杨炼
膝关节的标准配置
膝关节损伤
•骨结构损伤
•软性结构损伤
半月板 韧带 肌腱 关节软骨 关节周围其他组织
常见膝关节疼痛原因
一、膝关节损伤 1.脂肪垫劳损:外伤或长期摩擦引起脂肪垫充血、肥厚、炎症, 与髌韧带粘连 2.膝关节韧带损伤:内侧副韧带及前交叉韧带多见 3.半月板损伤:运动员的常见损伤,明显膝部撕裂感 4.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大量积液、关节粘连,滑膜有摩擦发 涩的声响 5.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包括关节软骨的损伤,中老年,女性居 多 二、腰椎或髋部疾病
膝关节MRI检查方法
一、常规序列
SE或FSE序列的T1WI、T2WI FSE T2脂肪抑制序列 STIR
二、成像平面的选择
矢状面 T1WI、T2WI、STIR 冠状面 T2脂肪抑制序列、STIR 横断面 T1WI、 T2脂肪抑制序列
膝关节MRI检查方法
三、层厚
层厚不应超过4mm
四、膝关节位置摆放
膝关节取自然伸直中立位 观察半月板、关节软骨采用冠状面和正矢状面 观察交叉韧带采用10-15°斜矢状面
膝关节正常MRI解剖
骨髓信号基本同脂肪组织 正常肌腱、半月板和韧带:通常呈低信号 关节软骨在各种序列中的信号各不相同 正常滑膜因菲薄的缘故常不显示 正常膝关节的关节液很少

【医学科普】膝关节各种韧带损伤的MRI表现

【医学科普】膝关节各种韧带损伤的MRI表现

【医学科普】膝关节各种韧带损伤的MRI表现一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损伤MRI分为三级•Ⅰ级损伤即早期退变或变性•Ⅱ级损伤即严重变性,是Ⅰ级损伤的继续•Ⅲ级损伤即撕裂(Menisci Tear)斜行撕裂、水平撕裂、垂直撕裂、放射状撕裂、纵形撕裂、桶柄状撕裂(BuckethandleTear)、复杂撕裂、半月板关节囊分离盘状半月板(Discoid Meniscus)MRI-sag: 5mm层厚扫描时有3个或以上层面显示半月板前后角相连,形成蝴蝶结样改变Cor-半月板最窄处宽度大于14-15mm,外侧缘高于对侧2mm以上二交叉韧带损伤交叉韧带:正常ACL起于髁间嵴前区,向上后外止于股骨外髁内侧面;PCL起于髁间后区,向上前内,止于股骨内髁外侧面,下图是前交叉韧带损伤MRI表现。

•前交叉韧带损伤有完全撕裂和部分撕裂•MRI上区分部分和完全撕裂困难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直接征象为•前交叉韧带连续性中断•前交叉韧带扭曲呈波浪状•前交叉韧带内形成假瘤,在T1WI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并且见不到完整的纤维束•T2WI上前交叉韧带内呈现弥漫性高信号后交叉韧带断裂的征象•后交叉韧带连续性中断,残余的韧带退缩、扭曲•MRI上未显示后交叉韧带•在T1WI、T2WI上呈不规则的高信号•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有撕脱的骨碎片和后交叉韧带相连而韧带的连续性未见中断三侧副韧带损伤正常解剖•内侧副韧带起自股骨内侧收肌结节之下,止于胫骨的内侧,相当于胫骨粗隆水平,长度约 11cm,宽度约1.5cm•外侧副韧带起自股骨外上髁上方,止于腓骨头下方,呈一个圆索条状结构,长约5-7cm影像学表现•MRI上正常副韧带在任何序列均为低信号•检查多采用冠状面和横轴面检查•侧副韧带损伤MRI上表现为韧带内长T2高信号•完全断裂表现为韧带连续性中断或韧带增粗、肿胀、韧带内弥漫性高信号四髌骨韧带损伤正常解剖•为股四头肌的延续部•是全身最强大的韧带之一•位于膝关节囊的正前方•起自髌尖及其后方的粗面,向下止于胫骨粗隆,长约8cm影像学表现•MRI上任何序列均表现为低信号•矢状面和横轴面显示好•部分撕裂时MRI上表现为韧带内高信号•完全撕裂时表现为韧带断裂,髌骨上移,韧带呈波浪状改变五股四头肌腱来源:骨今中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低场MRI在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

低场MRI在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
低场 MR 在膝关节损伤 的诊断价值 I
张有祥
( 阳泉市第 三人民医院, 山西 阳泉 0 5 0 ) 4 0 0
【 要 】目的 摘
探讨低 场 MRI . 在膝 关节损伤 的诊 断价值。方法
5 例膝 关节创伤 患者均行 x线平 片和 9
MRI 查 , . 查序 列包括 T IT Iw F 2 I . 检 MRI 检 、 , 、 T* . W 分析膝 关节损伤的 MP 表现 。结果 本组 5 例 x 线平 , J 9
号 ;I I度表 现为半月板 出现水平状高信 号 , 向半 月板囊缘 内 可 延伸 , 不达关节缘 ;I 但 I度表现 为半月板 内异常高 信号累及半 I 月板 的关节缘 。 I 和 Ⅱ度损伤 为半 月板 退变 , 度 Ⅲ度损伤 为半 月板撕 裂 , 其远端达关节面是诊断半月板撕裂 的重要依据 。半
障碍 、 屉试验( 抽 包括 Lcm n a a 试验 ) h 阳性等 。全部 患者 均在 x
线平片检查 阴性 ( 阳性 病例本组 未选 用 ) 而经 MR 检查 确诊关 I 节损伤 。5例患者接受膝关节韧 带断裂手术治疗 ,4例患者接 5
作者简 介 : 张有 祥, , 7 , 男 4 岁 本科 , 业于 山西职工 医学院 , 毕 副主
任 医 师。 E mal y 6 0 1 — iz x 2 7 8@sn . m : iac o
普通 X线摄片检查是膝关节创伤的首选 检查 方法 , 但常规
x线检查 只对 骨折 、 脱位显示较好 , 对软骨 、 韧带 、 肉 、 肌 半月板
损伤不能显示。MR 属于无创性检查 , I 对于软骨 、 韧带 、 肉的 肌
i 8 c s s n 4 a e .Al t e c s s h d df r n e r e a t u a f so .Co cu i n l h a e a i e e t d g e r c l e u in i r n l so MRI i s p ro o d a n ss k e s u e ir t i g o i n e

半月板和韧带MR诊断

半月板和韧带MR诊断

膝关节横断面MRI解剖
01
是三维影像首选的方位,也是为
02
了便于MRI与CT比较 可准确地展现髌骨内外侧关节面
03
膝关节半月板病变
半月板病变包括撕裂、变性、盘状和囊肿,是膝关 节最为好发的病变之一
X线和CT诊断须引入造影剂至关节腔内以勾勒半月 板结构,其诊断准确率很大程度仰赖于造影质量
半月板纵向水平撕裂
内侧半月板后角水平状撕裂
纵向水平撕裂
外侧半月板前角水平状撕裂
纵向垂直撕裂 内侧半月板体部后角垂直撕裂
外侧半月板环状垂直撕裂,倾向桶柄状。矢状面T2*(图A)和关节腔Gd-DTPA造影T1WI(图B)揭示半月板分割成三段 桶柄状撕裂
冠状面像上盘状半月板中部宽度显著增宽,与同侧胫骨关节面宽度的比率(板/胫比率)超过50%。板/胫比率在51%-75%间为小盘状半月板,大于75%的为大盘状半月板。
膝关节MRI检查最早应用于半月板撕裂的诊断,已 体现出很高的使用价值并广泛为临床接受
半月板变性和撕裂表现
正常半月板呈均匀的低信号结构 半月板变性和撕裂时,变性和撕裂部位T1WI和PD 像信号升高,T2WI像的信号则有所减低或无改变 半月板内MRI高信号影的大小、形态以及是否延及 半月板上下缘等各种变化类型与半月板病理改变 密切相关
内 容
我长大啦!
CLICK TO ADD TITLE
膝关节正常MRI表现 膝关节半月板病变 韧带撕裂
膝关节正常MRI表现
我长大啦!
CLICK TO ADD TITLE
正常膝关节的密实骨、肌腱、半月板 和韧带的MRI影像通常呈无信号表现 关节软骨在各种序列中的信号各不相同
膝关节矢状面MRI解剖
外侧盘状半月板伴前角变性。外侧厚板型盘状半月板显示前角信号升高,但未延及上下关节面。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MR诊断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MR诊断

n mb r o reae lg me tS e d n n eto ie wee .Co l in MR s he fn s sah ls x i ig u e f eu it ia n ’ tn o isrin st r 9 s ncuso s i t et c tee s e a nn i m meh d n f d n r eae l a n ’ ta ma n ta s eoe o e ain to i n ig cu it i me tS r u s a d e r b fr p rto . i g
i d n e u i t lg fn i g r ea e ia e t S r u .M e h ds Al 6 ra ma i p t n s n n e x mi e b MR t s g t , m n ’ t ma a t o l 5 t u t c ai t e i k e e a n d y wih a it l a
( 东 省 潮 , 市 中心 医 院 , 东 潮 州 5 10 ) 广 k l 1 广 200
摘 要 目 的 分 析 膝 关 节 交 叉 韧 带 损 伤 的 MR 表 现 .并 探 讨 其 应 用 价 值 。 方 法 选 择 5 6例 膝 关 节 外 伤 病
人 , 用 包 括 矢 状 、 状及 放 射状 等 多个 方 向及 TWI聊 采 冠 。 、 的 发 生 例 次 及 不 同损 伤程 度 交 叉韧 带 的表 现 。结 果 及 F E 等 多个 成 像 序 列 进 行 成 像 , 察 不 同部 位 病 变 F 观
中 图分 类 号 : 1 .2 文 献 标 识码 : R8 44 A
M R r ig o n ejitScu it ia n ’ mdn . fk e o ’ r cael me tS  ̄ n g

高场磁共振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

高场磁共振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
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物 , 圆形或 卵圆形 , 质地坚韧 。 本组 3例
肿瘤均为低 回声 , 肿瘤 内均有血流信号 , 后方 回声均 增强 ,1 例为血流信号丰富 , 2例可见瘤体与神经相连 , 神经鞘膜瘤易
发生囊性变性及出血 . 肿块内部常出现液性 无回声区 , 可作 为神经鞘膜瘤声像图表现的特征之- -[ 。
『 4 ] 李镇超 , 荣德.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对肢 体局部肿物定性 诊断 的应用研究 冲 国超声 医学杂志 . 2 0 1 0 , 2 6 ( 9 ) : 1 1 2 6 — 1 1 2 8 .
5 ] 俞清 . 袁锦芳 , 齐清 , 等. 超声 对颈部 神经鞘 瘤诊 断及鉴别诊断 的价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 2 0 0 3 . 1 9 ( 1 ) : 2 7 — 2 8 . 6 ] 吴在德 , 吴肇汉. 外科学 . 6 版. 北京: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2 0 0 3 :
影, C D F I 显示其 内无血流信号 。 2 . 2 . 5 腱鞘囊肿 : 发生于手 、 腕 和足部 的肌腱周 围和关 节 , 腱
鞘囊肿 常突 出于表面 , 位置 固定 , 质硬如石头 。 声像为位于肌
腱旁呈圆形或椭圆形无 回声区 , 边界清 , 壁光滑 , 后方 回声增
强. C D F I 显示其 内无血流信号。 2 . 2 . 6 坐骨结节滑液囊肿 : 声像 网特征为位于 坐骨结节 处椭 圆形无 回声肿块 ,特征为 内可见 网状或蜂窝状强 回声分 隔 ,
3 讨 论
体表 肿块可起 源于皮肤 、 皮肤 附件 及皮下组 织等[ 6 ] ,由
于超 声检查操作 简便易行 ,对浅表软组 织具有特殊 的分辨
力, 可根据肿物 的形态 、 回声 、 位置等鉴别肿物 的性 质 , 使其

细说膝关节损伤诊断的核磁共振(MRI)检查

细说膝关节损伤诊断的核磁共振(MRI)检查

细说膝关节损伤诊断的核磁共振(MRI)检查膝关节损伤的范围比较广,通常我们把外伤、退变导致膝关节局部的疼痛、肿胀,伸直、屈曲、旋转等功能受限叫做膝关节损伤,包括韧带损伤、软骨损伤、半月板损伤、肌肉损伤和骨性损伤等。

膝关节损伤属于临床骨科中常见的一种损伤性疾病,这是因为膝关节在人体关节中的构造复杂、承受的力量强、活动度较大,稍有运动不当或者是突然受外力就很容易出现损伤,损伤之后要及时有效的进行医疗干预,如果治疗的不够及时,就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治疗的前提是尽早做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了解损伤的类型及程度。

二、核磁共振(MRI)检查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运用的优势膝关节是人体中较复杂的一个关节,如果受到外力冲击,就很容易受到损伤,当前膝关节损伤率也是在不断的提升。

常规X线摄影和CT检查能够对患者膝关节损伤造成的错位性骨折及脱位可以诊断,X线摄影可粗略筛查有无错位性骨折、脱位,而通过CT检查就可以进一步明确骨折的类型、断端错位程度、关节腔内细微骨折及膝关节腔有无积液。

然而,这以上两种检查方法也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1.X线和CT检查所使用的射线具有辐射性,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2.不能够正确的判断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损伤以及隐匿性骨损伤。

关节镜这种检查方法是对膝关节损伤进行检查的金标准,然而属于侵入性操作,会给患者带去一定的损伤,操作上有较大的难度,还存在观察盲区,如损伤最好发的内侧半月板的后角不易被观察到。

所以,要想对膝关节损伤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减少对患者的损伤,就最好使用磁共振检查,尤其是有症状没有明显骨折的患者。

该方法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包括:准确率高、组织分辨率高以及没有辐射,依靠薄层、多参数成像的技术优势,可以让医生清楚的了解膝关节的半月板、软骨、韧带、滑膜结构,对病变形态进行三维重建,通过高空间分辨率实现多角度成像,可以给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影像信息,从而帮助临床医生能够正确的判断以及定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同时可以合并有髌股韧带的损伤,损伤的 比例约为50%。
• 可合并有股内侧肌的肿胀、出血和撕裂。
• 约有50左右是上述多个部位的韧带和肌腱 撕裂。
内侧支持带撕裂
内侧支持带撕裂
髂胫束的损伤
• 正常髂胫束:髂胫束为股部阔筋膜的一部分,其上端借臀 肌筋膜连于髂嵴,经股外侧肌表面向下止于胫骨外侧。
• 内侧副韧带的功能主要是防止膝关节外翻。当前交叉韧带 功能有缺陷时,内侧副韧带浅层和内侧半月板具有阻止胫 骨前移的作用。
• 外侧副韧带又称为腓侧副韧带,起自股骨外上髁上方,止 于腓骨小头下方,呈一个圆索状结构,长约5-7cm。
• 外侧副韧带在膝关节屈曲时呈松弛状态,其余位置均保持 紧张。功能是防止膝关节内翻,并于膝后外侧结构一起防 止膝关节的内翻和外旋。
Ⅱ级
Ⅱ 级撕裂

级 撕 裂
内侧副韧带的Ⅲ 级撕裂
MRI表现
韧带的连续性中断,在T2加权(或STIR、FS )上呈弥漫性高信号。
伴有内侧副韧带附着点的撕脱骨折时,可 见局部骨皮质连续性中断,有大小不一的 T1加权、T2加权均为高信号的骨片和韧带相 连,
内侧副韧带远端的撕裂或撕脱可显示为波 浪状改变。
MRI表现
T1加权表现为皮下的低信号。 T2加权、STIR、FS呈高信号。 内侧副韧带的形态未见改变,为平
行于骨皮质的带状低信号影。
内侧副韧带的Ⅱ 级撕裂 MRI表现
部分纤维断裂,在T2加权(或STIR、FS) 呈高信号。
水肿和出血使韧带和周围脂肪分界不清 韧带可有移位,不再平行于骨皮质。
其余部分纤维完整
后交叉韧带部分撕裂
双 交 叉 韧 带 撕 裂
内侧副韧带撕裂
生物力学基础 胫骨相对于股骨的外翻,通常有 胫骨外侧平台和股骨外侧髁的损 伤。
正常内侧副韧带
内侧副韧带撕裂临床分级
Ⅰ级:很小的撕裂,无膝关节不稳定 。
Ⅱ级:部分撕裂,出现膝关节的不稳 定。
Ⅲ级:完全断裂,出现显著的不稳定 。
内侧副韧带的Ⅲ 级撕裂
内侧副韧带的Ⅲ 级撕裂
波浪状改变
内侧副韧带的Ⅲ 级撕裂
内侧副韧带的Ⅲ 级撕裂
O‘Donoghue三联征
(内侧副韧带的不同程度撕裂+前交叉韧 带撕裂+内侧半月板撕裂)
外侧副 韧 带 撕裂
正常外侧副韧带的MR表现
• 由于外侧副韧带较细小,不是每个膝关节 扫描图像上都能清晰显示外侧副韧带。
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
MRI直接征象
1.前交叉韧带信号增高 2.前交叉韧带走向异常(扭曲),
和胫骨的交角变小 3.前交叉韧带连续性中断 4.出现假瘤征、空虚征
假瘤
扭曲和空虚
正常
交角变小
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
MRI间接征象
1. 膝关节外侧部骨挫伤或骨软骨骨折, 即外侧胫骨平台和股骨外侧髁的挫伤 或骨、软骨骨折。
• 防止髌骨外脱位的支持结构有:内侧支持带 、髌股韧带、股内斜肌,其中髌股韧带是主 要的防止髌骨外脱位的韧带。
浅层股内斜肌,深 层为髌股韧带
浅层为髌股韧带,深 层为内侧支持带
收肌结节和髌股韧 带起点
内侧髌股韧带起于股内侧 髁的收肌结节,向前止于 髌骨内侧缘的上2/3。
• 内侧支持带的撕裂以髌骨附着点的撕裂最 多见,约占80%左右,约30%左右是其中 间部分。
MRI检查的目的
虽然临床体检对ACL完全撕裂的诊断准确率 很高,但手术前的MR检查是必需的。
• 进一步证实临床的诊断 • 确定撕裂的程度 • 发现其他合并的损伤
撕裂的程度
完全撕裂 部分撕裂
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
• 最好的观察层面是:斜矢状面,同时需要 结合横断面和冠状面。
• 最常见的撕裂部位是中部、其次是股骨髁 附着点,最少见部位是胫骨附着点。
外侧副韧带I度撕裂
外侧副韧带II度撕裂
外侧副韧带III度撕裂
内侧支持带撕裂
主要原因-髌骨脱位
• 髌骨脱位是一种常见的损伤,其损伤是短暂 性的,病人不一定意识到,二而在体检时由 于肿胀和疼痛而影响检查,因此有50%-70% 的患者在初次就诊时不能获得诊断。
• MR检查有助于髌骨脱位所引起的所有改变的 发现。
主要内容
• 正常解剖、功能 • 正常MR表现 • 前后交叉韧带撕裂 • 内外侧副韧带撕裂 • 内侧支持带撕裂 • 髂胫束撕裂 • 髌韧带撕裂
正常韧带解剖
• 前交叉韧带 起自胫骨髁间隆起的前方,向后上 外呈散开状止于股骨外髁的内下方。
• 后交叉韧带起自胫骨髁间隆起的后方,向前上 内止于股骨内髁的外侧面。
2. 后交叉韧带角度异常。 3. 胫骨前移(大于7mm)。 4. 半月板和其他韧带的撕裂。
轴移性骨挫伤 二者同时出现-ACL损伤机率大
Segond骨折:75-100% 合并ACL损伤
前交叉韧带部分撕裂
MRI表现 韧带内的信号增高但仍然见到有
连续性是完整的纤维束 前交叉韧带变细 在某个序列中见前交叉韧带撕裂
• 后交叉韧带由前外侧股和后内侧股所组成。
• 前外侧股较大,在膝关节屈曲时绷紧,伸直时松弛。后 内侧股较细,在膝关节屈曲时松弛,而在伸直时绷紧。
• 后交叉韧带的功能是防止胫骨向后移位。
• 内侧副韧带又称为胫侧副韧带,由深浅两层组成。
• 浅层是通常所称的内侧副韧带,由平行的和斜行的纤维所 组成,长度约11cm,宽度约1.5cm,起自股骨内侧收肌结 节之下,止于胫骨的内侧,相当于胫骨结节水平;深层为 浅层下方的关节囊增厚所致。
部分撕裂
完全撕裂
髌韧带撕裂
正常髌韧带
跳跃膝jumper's knee
髌韧带部分撕裂
髌韧带完全撕裂
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的关键
• 知道各个韧带的解剖部位和走向。 • 有无明确的外伤史。 • 出现信号异常 • 有/或无连续性中断是完全撕裂和部
分撕裂的分水岭。 • 在二个或二个以上扫描方向中观察
后交叉韧带完全撕裂
后 交 叉 韧 带 完 全 撕 裂
后交叉韧带完全撕裂
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的撕脱较常见,表现为胫骨平台后部有线形的T1加权低 信号,T2加权,STIR高信号的骨折线,撕脱的碎片和后交叉韧带相连而韧带的 连续性未见中断
后交叉韧带部分撕裂的
MRI表现
• 有外伤史,而无完全撕裂的MRI表现 • 后交叉韧带内有信号异常改变 • MRI示后交叉韧带部分纤维连续性中断而
内侧副韧带撕裂 MRI分级
Ⅰ级:皮下水肿(韧带挫伤)
Ⅱ级:韧带部分撕裂,表现为韧带 的信号增高,邻近的见水肿。
Ⅲ级:韧带的连续性中断,邻近可 见弥漫性水肿。
内侧副韧带撕裂MRI表现
内侧副韧带撕裂的发生部位: 近端多见,尤其以其股骨附着
点处撕裂最多见, 韧• 外侧副韧带起于股骨的外上髁,止于腓骨小 头,在其位于关节间隙的水平有腘肌腱将其 与外侧半月板隔开。后外方有弓型韧带,起 至腓骨头,上行分为二束,外束与腘肌腱融 合止于股骨外侧髁,内束覆盖于腘肌之后上 部,止于胫骨后面。
功能
• 前交叉韧带可以分为二个功能不同的纤维束:前内 侧股和后外侧股。
• 前交叉韧带的功能是防止胫骨向前移动,并与侧副韧带 、关节囊后方增厚部一起限制膝部过伸。在小腿固定的 情况下,防止股骨内旋。前交叉韧带在膝关节任何位置 都保持紧张状态,以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
的间接征象而在另一个序列中见完 整的前交叉韧带。
前交叉韧带部分撕裂
后交叉韧带 撕裂
生物力学基础 •胫骨相对于股骨的过伸、外旋和 后移。
撕裂的程度
完全撕裂 部分撕裂
后交叉韧带完全撕裂
MRI 表现
后 交 叉 韧 带 连 续 性 中 断 , 残 余 的 交叉韧带退缩、扭曲。
后交叉韧带缺如,多见于慢性损 伤后吸收。
• 前、后交叉韧带之间相互交叉。膝关节的滑膜 在交叉韧带处,自后向前绕经交叉韧带下形成 反折,将膝关节后方隔开,因此膝关节囊内、 外侧仅在前方相交通。
• 内侧副韧带上起自股骨内上髁的内后方深层 ,形态扁而宽,下至胫骨内侧平台的关节线 下缘。其又可分为深、浅两层,深层即为上 述的内侧关节囊的中部,而一般意义上的内 侧副韧带是指浅层。

正常韧带的MR解剖
• 了解各个韧带的走向。 • 正常韧带在各个序列中均为
低信号。
正常ACL
Blumensaat angle (-13°)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ngle(135°)
前交叉韧带撕裂
生物力学基础
•ACL撕裂的机制较复杂,主要是突然减速、过伸、 胫骨前移、外旋和外展、相对于股骨内旋。 •可同时合并关节其他结构的损伤:内侧副韧带撕裂、 内侧半月板撕裂、胫骨 后外侧平台骨折、胫骨 后内 侧平台骨折、股骨外侧髁挫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