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与人生期末论文(2000字)
唐诗宋词论文

古诗词鉴赏论文:aiqingshi在中国,凡是稍通文墨的人,没有不喜欢唐诗的。
唐诗的魅力在哪儿?我觉得艺术之美是诗词最吸引人的地方。
以最切近而又最神秘的方式伴随着人类精神的历史,以最明显的表象和最莫测的本质挑战着人的智慧,以最崇高的承诺和最艰苦的承受塑造着人的心灵,因一个字麾集无数天才的激情:美。
唐诗宋词便是这历史长河沉淀出来最美的结晶,是美的化身。
诗歌中的色彩之美极大的吸引着我们的眼球,激发起我们的联想,带给我们一个色彩鲜明的的美丽世界。
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情绪体验。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斩醅酒,红泥小人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一首相饮的小诗,其诱人之处,正在于“绿”酒、“红”炉两种色彩的和谐配合,在天寒欲雪的背景下,产生了一种亲切而温暖的情味,仿佛在向客人含笑招手。
构成了一幅和谐温馨的画面。
色彩的组合给唐宋诗词带来了浓郁的画意和鲜明的节奏。
“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在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正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诗人爱用鲜明的对比色,来增加感情色彩的浓度。
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美,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的姿色风韵,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十分绚丽,诗人的情感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
这种“着色的情感”,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仿佛可以使人触摸,增强了诗歌意境的感染力,也给我们一幅鲜明美丽的图画。
还有一种色彩的暗地对比,初看似不觉得,一加玩味,就感到富有含蓄的画意美。
杜甫的“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上句明言“黑”,下句暗点“红”;四野黑云中闪烁着一星渔火,以黑衬红,所以感到特别明亮。
钱起的“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两句都未明写色彩,而雨后之竹含“翠”,夕阳在山见“红”,仍暗寓鲜明的色彩对比。
唐宋诗词研究论文素材

唐宋诗词研究论文素材
1. 引言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和词人。
诗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旨在研究唐宋诗词的特点和意义,探讨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 唐诗的特点
唐代诗歌以创作广泛、风格多样而闻名。
在唐代,杜甫、李白等诗人以其思想深刻、感情真挚的作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的作品以舒展豪放和豪迈激昂的风格为主,同时融合了儒家的思想和佛教的禅意。
3. 宋词的特点
宋代词的特点是表达细腻、缠绵悱恻的情感。
词以婉约清新的风格著称,常常反映了女性的柔情和宫廷生活的细腻情感。
辛弃疾、李清照等词人通过他们的作品,展示了他们对人生和爱情的思考和感悟。
4. 唐宋诗词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唐宋诗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唐宋诗词为后世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诗的雄浑豪放和宋词的细腻婉约成为后来文人在创作诗歌时所追求的理想。
其次,唐宋诗词为后世散文的发展提
供了重要的素材。
诗意的表达和感情的描写在后来的散文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5. 结论
唐宋诗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不仅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唐宋诗词的特点和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并在当今时代中以其为启迪,创作出更加优秀的文学作品。
(字数:312)。
关于唐诗宋词论文

关于唐诗宋词论文说起唐朝,谈及唐诗,不能不提及李白《行路难》中的妙句:“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中飘出豪迈和浪漫。
唐朝流逝了,唐诗也就不可避免地退出了文化舞台,紧接着便是宋词,以词为主的宋朝,于是涌现出了大量的词人,像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我最欣赏的还是岳飞和他的《满江红》。
词中岳飞的爱国之情让我大为感动,那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时常让我吟叹不已。
唐诗和宋词,可谓中国古代文化的“双璧”。
一首唐诗或一首宋词,细细品读,总能让我感受到一种难言的美感。
品读唐诗品味宋词它让我恋上了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浪漫,喜欢上了李清照“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雅趣……我手头上有三本《唐诗三百首》,其中两本还是近两年刚出炉的精品,雪白的纸张,新颖的装帧,精美的印刷……然而我却是不大去触摸的。
因为它们夺目的外表让我觉得少了一份唐诗的凝重与古雅。
与之相较,我更喜欢中华书局1957年版的旧本。
褐黄的纸张,竖排的版本,带着一种古装书的气息,显得简朴而厚重。
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作者面广,流派纷呈,体裁众多,因而就多方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复杂感情。
唐诗可以让我透过书页窥见长安城那车水马龙、如真似幻的繁华,看见未央宫中长裙如风,摇曳生姿的宫女。
一首唐诗就像一幅工笔的花鸟,写意的山水,散透的人物画卷,灵气而耐看,将气质的华丽隐于朴素的文字之后,简单的表达,勾勒的却是耐人寻味的意境。
物换星移,世事变迁,历史一去不返,时间在销蚀着一切,盛唐的遗迹渐渐地消亡了,不变的只有华美的诗句。
卷帙浩繁的唐诗就成了那个时代的缩影,当它被写在纸面上,便有了不朽的生命,可以连接古今,诉说兴衰。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可以在忙中偷闲之时,独处僻静之角,捧一本《唐诗三百首》,在清茗的氤氲烟气和书香之中,倾听那自远古而来却清晰的声音,让心也随同它飞越大川深谷。
我们可以看到唐诗在浔阳江头琵琶女伤感的眼睛中停留,在霓裳羽衣舞的奢华中掠过,在哀鸿遍野的战场上空徘徊,在妙绝天下的名山大川中漫步……唐诗是历史的沉淀,时代的产物。
选修课唐诗宋词鉴赏期末论文

唐诗宋词---我的良师雅友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常听语文老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偷。
这句话不仅使我从小就爱上了唐诗宋词,而且它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中。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唐诗宋词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所以就对唐诗宋词更加情有独钟了。
进入大学之后,我依旧选择了唐诗宋词鉴赏这门选修课,因为我一直深信,人的一生如爱上了唐诗宋词,那就好比交上了一位高品位的良师雅友,人生就会更华美光彩。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自己和唐诗宋词相伴的日子越来越多,就会越发感觉自己离不开这位良师雅友了。
我们从小就开始接触语文,从当初的识字断句,到后来的阅读写作,语文课一直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一部分。
还记得初中高中写作文拟制标题的时候,唐诗宋词帮了我很大的忙。
当有时候作文标题一下子想不出来时,脑袋里突然冒出一句唐诗宋词,灵感顿生,标题涌出。
每当那个时候我都非常感谢唐、宋的李白、杜甫、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他们,是他们给了我灵感,让我得以文思泉涌。
唐诗宋词是千年的佳酿,品之令人陶醉;是清澈的甘泉,饮之令人心旷神怡;是天籁之响,闻之令人豁然开朗;是禁得住岁月考验的永远时尚的长卷,览之能启迪人们无限的才情。
读唐诗宋词,让我明晓了亲情的温暖、友情的珍贵、爱情的无悔。
走进唐诗宋词,孤独是一种意境,寂寞是一种享受,惆怅也不失一种潇洒。
走进唐诗宋词,我们能体味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母爱情怀;能品味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离别情愁;能领味到“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游子思乡之情。
走进唐诗宋词去感受珍视朋友情谊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去感动送别惆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去感悟朋友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走进唐诗宋词去领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无悔;去领悟“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愁情苦涩......“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一读到李清照就想起爱情,诗词里面假如少了李清照,必然会有一页黯然无光。
唐宋诗词与人生论文 唐宋诗词与爱情、亲情

唐宋诗词与爱情、亲情虽然是理科生,但我一直很喜欢唐宋诗词。
我们一般都讲“唐诗宋词”,它是指文学史上以朝代来命名的两种文学样式。
如果我们光说唐诗的话,宋诗就被忽略了,实际上现存的宋诗数量是唐诗的五倍,宋代还有像苏东坡和陆游这样伟大的诗人。
所以,我们说,宋诗里面也有很多好的作品。
我喜欢唐宋诗词,是因为它们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精品。
我们都知道,汉字最大的特点和优点是简练。
同样的意思用其他国家的语言来表达会比较冗长,而我们可以用简洁的中文把复杂的意思清晰地表达出来。
譬如说,有一个同学邀请我参加一场晚会的节目表演,我自认为不能胜任,就委婉地拒绝了,同时表达我的感谢之情。
英文可能会说:“Thank you for asking me to join in the party , but I am sorry. I think the job is too difficult for me .”这样长长的句子用中文来说只需要五个字:“干不了,谢谢。
”而中文简练的特点在唐宋诗词里表现的就更加明显了。
我们看,诗中最短的五言绝句是四句话,二十个字就是一个完整的诗篇。
词中最短的叫做十六字令,或者叫做《苍梧谣》。
它就更短了,只是区区十六个字就组成了又一个完整的作品。
在日本,最短的诗叫做俳句,还要十七个字。
仅仅一字之差,我们却看到了中文不可被逾越的优势。
当然,简练并不是汉字唯一的优点。
唐宋诗词还有一个优势是,它能用一种优美的形式、典雅的语言,把人物的喜怒哀乐完美地表达出来。
我们现代人,假如多读一些唐宋诗词,整个人的气质就会大不相同了。
像我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那些学姐学长一看到我们,就可以分辨出来我们高中是念理科的还是读文科的。
几乎所有读文科、常常接触诗词的人,身上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儒雅的感觉,特别能在语言文字上体现出来。
上个月,我们系要出版一本杂志,我作为审稿人员,一看文章开头,就能够断定作者是否经常接受文学方面的熏陶。
念理科的人写出来的大多是议论文,通常是惜字如金,文章的条理十分清晰,逻辑关系也是一环扣着一环,相当紧密。
唐宋诗词中的人生智慧

唐宋诗词中的人生智慧唐宋诗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
它们通过对自然、人生、情感的描绘,传达了深邃的思想和启示。
本文将探讨唐宋诗词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
第一部分:对自然的感悟及人生启示唐宋诗词常以自然景物为表达对象,透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描写,表现出人们对人生的思考和领悟。
诗人们把自然与人生相融合,从而启示我们如何应对困境和领略生活的美好。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对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哲理。
这告诉我们要珍惜时光,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
第二部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及人生启示唐宋诗词中还蕴含着丰富的对人生境遇的思考,通过对人生的磨难和命运的思考,传达了对生命的独特见解和启示。
杜甫的《登高》中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种以景物作为对人生命运的借喻,告诉人们应如何从容面对困境和逆境。
第三部分:对情感的抒发及人生启示唐宋诗词以其精妙的表达和抒情手法,描绘了丰富的情感世界。
情感抒发不仅是个人的体验,更是每个人心灵的寄托和对人生的思考。
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通过对秋夜的描摹和对夜色中的点点流萤的抒发,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对生活的珍惜。
这启示了我们要懂得感恩,珍惜眼前的美好与幸福。
第四部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及人生启示唐宋诗词中的人生智慧还表现在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上。
诗人们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叹息,赋予了我们应对人生的态度和智慧。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通过对逝去的事物的怅然叹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洞察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这告诉我们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结论唐宋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涉及了对自然、人生境遇、情感以及人生态度的思考和启示。
通过欣赏和品味这些诗词,我们能够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智慧启示,指导我们更加智慧地生活并面对各种挑战。
诗词之美议论文(精选11篇)

诗词之美议论文(精选11篇)诗词之美议论文篇1在这纷争的红尘中,在这喧嚣的人世间,诗词犹如一位世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点缀生命之美。
唐人之豪放不羁、宋人之灵秀内敛,全然显露在诗词中。
喜欢李白诗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虽说是借酒消愁,以醉求乐,但这何尝不是件好事呢?把酒言欢,忘去世间一切,哪怕天子呼来亦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啊!可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酒醉亦是可以忘却一切,可是醒来后又该如何啊!李白纵然可以用酒麻痹自己,可终究逃脱不了这尘世中的一切渴望自由、渴望个性解放的李白这一生都只能把自己所有的期盼给予诗中罢了!“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这般没有权贵、没有黑暗统治的神仙世界恐怕只能在李白的想象中存在。
李白豪放不羁,他的诗更是继承了屈原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可宋词又有那般逊色于唐诗?在那个北宋缺将南宋缺相的宋朝,文人才子代代出,婉约派的柳永、晏殊、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
哪一个在文学史上不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啊!李清照《醉花阴》中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竟让在莱州担任知府的丈夫起来一较高下之心,他闭门谢客,不吃饭不睡觉,三天写了五十首词,再将妻子的那首《醉花阴》混在其中,交给文友陆德夫来评价,谁知文友一看既只对李清照那句人比黄花瘦拍手称号,认为这句中相思之苦,忧愁之深可以成千古名句。
这句评价果真灵验。
写到这里,不禁想问一下大家,大家知道“三苏”是哪“三苏”吗?相信喜欢文学的同学都知道吧!没错,“三苏”就是指苏洵、苏轼、苏辙,这三位都是宋朝大名鼎鼎的才子,而我要写的人物就是苏轼。
苏轼在宋代是最为杰出的大文学家之一,他的诗、文、词、赋样样出色,是极富盛名的全能作家。
可能是苏轼太过优秀了罢,连上天都嫉妒他,让他在那北宋变法时期出生。
由于政见原因,苏轼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激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废除已经施行的新法,因而受到支持旧法和新法的两方人马排斥,开始了他坎坷的仕途生涯。
北京交通大学 唐宋诗词鉴赏期末论文 张倩倩

唐宋诗词鉴赏《代悲白头翁》赏析与感想姓名:张倩倩学号:10242022班级:工商1001代悲白头翁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催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昔日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轻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婉转蛾眉能几十,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自从上了这节唐宋诗词鉴赏课,我学到了不少有名的诗。
其中,我对《代悲白头翁》的感触最深刻。
在这首诗中,我看到了对青春消逝如此迅速的感叹,足以哀感玩艳,让每一个醉生梦死,游戏人生的浪子惊醒,足以让每一个虚度年华的过客想一想自己的人生应当如何去安排才不会后悔和遗憾。
最让我感动的是这首《代悲白头吟》。
可以说,这首诗是感叹人生短暂,促人奋进的最经典的诗歌。
美貌的女子看到落花在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的时候,谁还会在这呢?“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每年花都是相似的,而人呢?一年一年变老。
诗歌借白头翁的典故来警戒世人,不要虚度年华。
白头翁本来是很漂亮的鸟儿,可是它虚度年华,直到老时才有悔悟,头发花白,可为时已晚矣。
那些王孙贵族,在落花前轻歌妙舞,殊不知,他们终有一天也会像这落花一般,转眼黑发变成白发。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迅速兴起。
当今时代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从大处讲,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必须努力学习科学知识。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适者生存,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比比皆是,从小处讲,为自己也必须努力学习。
反观周围,同学们不是天天泡网吧,就是谈恋爱。
我不是说泡网吧,谈恋爱不好,只是不应沉迷其中。
天天泡网吧的同学,我想肯定有很多人劝说过他们,有的人改掉乐坏习惯,而有的人继续沉沦,他们为自己的将来考虑过吗?曾经我也爱玩,小学,初中时我喜欢打牌,父母亲戚教育我说,等我考上重点高中后给我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核答题纸
(20 10 —2011 学年第 2 学期)
课号:课程名称:唐宋诗词与人生改卷教师:
学号:姓名:得分:
·追求
记得,高中老师对我们讲过,求学的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时候觉得挺有意境,后来才知道,这是近代词人王国维借用宋词中的句子,对人生的发展作过生动形象的比喻的三个境界,想想,还真是恰到好处。
就越发的喜欢和肯定了。
也许这就是诗词带来的完美境界。
这里的三种境界,不是指成功的三种水平,而是指发展的三个阶段。
在王国维看来,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创业,要想做得杰出,首先必须站得高,看得远,树立远大的目标。
这是第一阶段。
但实现远大的目标不可能一帆风顺,总要经历一番挫折和磨难,因而还必须经历一个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奋斗过程。
这是第二阶段。
经过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奋斗后,我们或许还不知道成功在哪里,但事实上成功往往已在你眼前,让你突然有一天会为此感到惊喜。
如此看来,成功其实就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自然而然将人带向成功,也就是说成功不只是一个目的。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刘希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洛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一句句,一声声对人生的慨叹,引人深思,让人感慨。
人的一生,短短数十载,其间又要经历仕途坎坷、病痛折磨、悲欢离合……对于人生,追求则是人生意义的存在。
而追求的意志在唐诗宋词中寻觅得到。
唐诗中慷慨激昂的诗句,既教化了世人、也勉励了来者。
唐太宗李世民的“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唐明皇李隆基的“长怀问鼎气,夙负拔山雄”,表达了封建帝王一统江山的雄心壮志;杨炯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岑参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戴叔伦的“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表达边城将士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特别是韦应物的“甘从锋刃毙,莫夺坚贞志”,写的是安史之乱初期,张巡率领将士死守睢阳,为大唐军队的部署和调整赢得了时间,最后以身殉国的悲壮故事。
李贺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道出了豪迈的胸襟;李白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写出了磅礴的豪气。
至若李白的“大略驾群才”、“登高壮观天地间”,亦为满怀豪情之写照。
“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宋词中王渥词的“万里天河,更须一洗,中原兵马”抒发了自己的远大理想。
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塑造叱咤风云的英雄形象,隐喻自己浓厚爱国情。
辛弃疾的“整顿乾坤,廓洗宇宙”,“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壮烈呼声,保卫北宋的决心。
还有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浩然正气,傲然风骨雄壮气魄的承载。
这些都与他们在生活追求的写照,其中的情感与精神,依旧是现代人无法譬拟。
·爱情
中国的文学历史悠久,中国文学中的爱情也由来已久,中国文学中的爱情观也更耐人寻味。
所以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爱情观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古人的爱情一般表达的含蓄,恋爱是还是谈出来的,谈即是说,也就是表达。
像《长生殿》的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江城子》的苏轼与妻子王弗的爱情“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陆游的《钗头凤》中他与唐婉的爱情“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等等虽然是悲剧却让人比那些描写美好爱情的作品更耐人寻味。
古人不含蓄地对爱情的表达,似乎觉得现代人还差一些。
例如唐朝时的一首《菩萨蛮》是这样写的,“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平面上秤砣浮,直到黄河彻底枯。
白日叁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这样的坚定的心,想想,青山怎会烂?黄河岂能枯?北斗怎会回南面?三更天怎会有日头出现?似乎又觉得现代人成天发誓“海枯石烂心不变”,似乎真是古人说剩了一千年多年的话了…唐诗宋词的表达,不只是高雅。
总让人爱不释手,总能能触动人心中那块最柔软的部分,更能让人联想自己的经历而感受更深。
对于爱情,我虽然太多深切体会,但我觉得爱情的本质不只是两情专一相悦,至少,它还需要一个保障,不只是物质的保障,还需要社会的保障。
最重要的,像老师说的,忠诚,专一,才能体现爱情的真正的价值。
追求和爱情,似乎追求也涵盖的爱的一方面,唐宋诗词不仅仅教会我们这些,它是我国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蕴含了我国古代的文化的精髓,是古人留予我们后人一笔精神财富,能提高自我品味与修养。
当代大学生更应该注重这样的修养。
读唐宋诗词,修得一份涵养,一份智慧,一份态度。
(200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