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4109-2013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
NB 47013与SY 4109-2013超声部分学习对比

2 当缺欠反射波峰值起伏变化,有多个高点,且位于Ⅱ区或Ⅱ区以上时,应 使波幅降低到荧光屏满刻度的80%,用端点6dB法测其指示长度;
3 当缺欠反射波峰位于Ⅰ区,如认为有必要记录时,应将探头左右移动,使 波峰降到评定线,以此测定缺欠的指示长度。
SY/T4109-2013标准超声部分学习
6.8.5 检测横向缺欠时,应将波幅曲线灵敏度均提高6dB。检测时,可在焊接接 头两侧边缘使探头与焊接接头中心线成10°~20°作两个方向的斜平行扫查。
• 新增条款; • 操作起来可能有难度。
SY/T4109-2013标准超声部分学习
6.8.10 应根据缺欠最大反射波幅确定缺欠指示长度。缺欠最大反射波幅以 SL±△dB的方式表示,△为缺欠最大反射波幅与SL的dB差。缺欠最大波幅的测量 应符合下列规定:
SY/T4109-2013标准超声部分学习
• 2005版标准分为开口和非开口缺陷。
SY/T4109-2013标准超声部分学习
SY/T4109-2013标准超声部分学习
石油天然气钢质T4109-2013标准超声部分学习
总则
• 超声检测适用于壁厚为5mm~50mm,管径大于等于 57mm的碳素钢、低合金钢等金属材料的管道环向对 接接头超声波检测与质量分级。不适用于弯头与直 管、带颈法兰与直管、回弯头与直管对接接头的超 声波检测。 • 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无损检测与焊缝质量分级除 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 定。
SY/T4109-2013标准超声部分学习
6.2.3 采用横波斜探头检测时,探头K值(折射角)及前沿的选择应符合表6.2.3 的规定。检测根部缺欠时,不宜使用折射角为60°的探头。
无损检测检查重点检查或一般内容(中石化质量监督)表格

④方案审批手续齐全;
相关标准和设计文件
重点检查
1.22无损检测
1.22.5检测设备及设施
检测设备应由专人管理并建立台账;
检测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并按要求进行检定或校验(校准);
③检测材料应符合标准要求;
④应有独立的暗室,干、湿分区管理,并有温控设施;
⑤有专门的评片区域,光线应相对暗淡柔和;
试块、探测面选择正确;
探头移动区符合要求;
⑥扫查方式、扫查速度符合标准要求;
⑦缺陷的定量、定位准确,焊缝评级正确;
⑧检测比例:符合设计及项目要求;
《SY/T4109-2013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及其它相关标准
一般检查
磁粉检测: 被检部位表面质量符合要求;
检测、磁化方法选择正确;
标准试片选择正确、检测灵敏度达到标准要求;
《SY/T4109-2013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
《TSGZ7003-2004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一般检查
1.22.6无损检测指令
指令格式和内容符合标准要求,填写齐全;
②执行标准、合格级别、检测比例、检测方法、检测部位、检测时机等符合标准、设计规定;
③相关单位签字齐全、有效;
相关标准和项目要求
一般检查
1.22.7无损检测工艺卡
针对被检工件的特点编制工艺卡;
工艺卡内容应符合检测标准要求;
③工艺卡应能有效指导检测工作;
④工艺卡编制、审核人员签字齐全、有效;
《SY/T4109-2013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及其它相关标准
重点检查
1.22.8执行检测工艺纪律情况
射线检测: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SY-T4109-2013

编号 SGB—1 SGB—2 SGB—3 SGB—4
SGB—5
SGB—6
200
平面
>360~600
>600
SRB对比试块
说明:Φ---被检管线外径; T---被检管线公称壁厚; h---内壁环状矩形槽的槽深; h=10%T且h≤1.5mm。
声能损失
仪器性能的调节
直探头测定,垂直线性,水平线性 斜探头测定,入射点,前沿距离,分辨力,折射角, 灵敏度余量
检测准备
检测面 探头移动区应清除飞溅、锈蚀、油污及其他外部 杂质,检测表面应修磨平整光滑,其表面粗糙度不应 超过6.3μm。焊缝及检测面应经外观检查合格方可进行 检测。
探头移动要求
探头移动区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一次反射法检测时,探头移动区不应小于1.25P, P应按式(6.7.3)计算: P=2KT (6.7.3) 式中:P—跨距(mm); T—板厚(mm); K—声束在工件中的折射角β的正切值(tanβ)。 2.采用直射法检测时,探头移动区不应小于0.75P。
扫查方法
应采用单面双侧直射法和反射波法检测。 扫查灵敏度不应低于评定线灵敏度。 扫查速度不应大于150mm/s,当采用自动报警装臵扫 查时不受此限制;在平行扫查方向上,每个探头的 扫查路径应重叠,其范围至少为探头(压电晶片) 垂直于扫查方向尺寸的10%。
为探测纵向缺欠,探头应垂直焊缝中心线做矩形或 锯齿形扫查,探头前后移动范围应保证能扫查到全 部焊缝截面及热影响区,在保持探头垂直焊缝作前 后移动的同时,应作10°~15°的左右扫查。为观察 缺陷动态波形和区分缺陷信号或伪缺陷信号,确定 缺陷的位臵、方向和形状,可采用前后、左右、转 角、环绕等四种探头基本扫查方式。 检测横向缺欠时,应将波幅曲线灵敏度均提高6dB。 检测时,可在焊接接头两侧边缘使探头与焊接接头 中心线成10°~20°作两个方向的斜平行扫查。
浅析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的无损检测

浅析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的无损检测发表时间:2019-07-31T09:36:03.95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8期作者:李亚君1 童建军2 [导读] 石油天然气已经越发的成为我国的重要生产生活资源,小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大到企业的生产乃至国防建设,都离不开石油及天然气这些重要资源的供给。
新疆广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1;新疆天维无损检测有限公司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2 摘要:石油天然气已经越发的成为我国的重要生产生活资源,小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大到企业的生产乃至国防建设,都离不开石油及天然气这些重要资源的供给。
在国际标准中,通常都是钢制管道,但是如何保证钢制管道的无损及安全有效的运行呢,这着实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待我们不断完善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天然气;设备;设计;标准体系;探讨一、前言作为石油天然气行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天然气气田及管道建设,在近20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技术标准和规范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对石油工业标准体系及相关标准开展研究和修订,必将促使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规范进一步适应与国际接轨,满足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市场发展的要求。
二、研究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体系的意义和建议2.1标准、规范对工程建设的作用,在于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所需的技术水平,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能起到节省投资的作用;如果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专业缺少了某一项标准、规范,设计人员就必须在设计中编制适用于该项工程的标准、规范,否则其工程质量就难于保证;由于设计人员在编制该项工程专用标准、规范时,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可能会提出过高的技术要求和检验项目,不单使制造施工工期加长,而且会加大工程投资。
由此可见编制一项通用的行业或国家标准、规范的重要性。
标准、规范从立项到编制、审批、正式实施,都应该是受控于行业标准体系中,之所以在工程设计、施工中会出现缺少某一项标准、规范或是标准、规范在内容或技术要求上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或是相关的两个标准在某一条技术要求上发生矛盾,往往是由于标准体系不够健全,忽略了某些标准的立项,或是标准体系对其中的标准编制的目的和要求有问题所致,所以研究标准体系是在更高层次上来把握标准的立项和编制,是从宏观上从全局规划行业的标准、规范。
长输油气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测缺陷判析

长输油气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测缺陷判析本文着重论述了执行SY/T4109-2013《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标准对长输油气管道对接焊缝进行射线检测在底片评定方面的实际应用,介绍了作者长期从事长输油气管道焊缝射线检测的一些实践经验和技术见解,通过实践应用,文中针对长输油气管道对接焊缝常见缺陷的产生原因、多发部位、影像的判断分析和评判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论述。
标签:标准;射线检测;检测技术;缺欠评定;应用随着近几年工业的高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迅速增长,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建设速度很快,并向着大口径、大壁厚、高钢级和高压力方向发展,管线的焊接质量要求更加严格,同时也对长输管道的无损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石油天然气长输钢制管道的运行环境和野外施工条件以及管壁较薄的特点决定了长输管道的无损检测与常用承压设备存在不同之处。
油气长输管道射线检测执行的SY/T4109-2013《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标准在底片评定及验收标准上与NB/T47013-2015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别,现就长输管道射线检测的常见缺陷,简单介绍缺陷的评定和影像分析。
1.气孔的评定气孔是管道焊缝中最常见的缺陷。
出现在焊缝的各个部位,层间和盖面层较多。
呈单个、链状、密集气孔出现,主要原因是焊条烘干不彻底或表面污物清理不净,电弧长短、操作技巧和施焊现场风力的影响也很大,特别是采用半自动焊时,如焊接参数调节不好出现气孔的几率较大。
2.夹渣的评定夹渣出现在焊缝的各个部位,在底片上有点状和条状,点状夹渣的外形无规则,轮廓清晰,有棱角,黑度淡而均匀,主要是药皮成渣后残留在焊道和母材或焊道和焊道之间。
条状夹渣在底片上呈现出不规则的、两端棱角、大多沿焊缝方向延伸的条状的宽窄不一的黑色影像,影像的轮廓较清晰,黑度不均。
主要原因是焊接电流过小,运条速度过快、清渣不净致使熔渣或夹杂物来不及浮出形成的。
SY/T4109-2015标准中条渣的评定按缺欠的宽度、单个长度和总长度三个方面来评定:(1)对单个条渣的宽度进行严格控制,宽度不得大于2mm,一旦超宽缺欠则直接评为IV级。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SY-T4109ppt课件

检测外径为57㎜~140㎜的对接环焊缝时,探头的接 触面应与管子外表面紧密接触,其边缘与管子外表 面的间隙不应大于0.5mm。
9
检测准备
检测面 探头移动区应清除飞溅、锈蚀、油污及其他外部
杂质,检测表面应修磨平整光滑,其表面粗糙度不应 超过6.3μm。焊缝及检测面应经外观检查合格方可进行 检测。
17
适用管外径范围Φ mm
57~89 >89~140 >140~210 >210~360 >360~600
>600
SRB对比试块
说明:Φ---被检管线外径; T---被检管线公称壁厚; h---内壁环状矩形槽的槽深; h=10%T且h≤1.5mm。
18
声能损失
19
仪器性能的调节
直探头测定,垂直线性,水平线性 斜探头测定,入射点,前沿距离,分辨力,折射角,
检测横向缺欠时,应将波幅曲线灵敏度均提高6dB。 检测时,可在焊接接头两侧边缘使探头与焊接接头 中心线成10°~20°作两个方向的斜平行扫查。
13
2、前后、左右、转角、环绕扫查 ▪前后扫查:确定缺陷水平距离和深度 ▪左右扫查:测定缺陷指示长度
▪转角扫查:确定缺陷取向 ▪环绕扫查:确定缺陷形状
14
10
探头移动要求
探头移动区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一次反射法检测时,探头移动区不应小于1.25P, P应按式(6.7.3)计算:
P=2KT
(6.7.3)
式中:P—跨距(mm);
T—板厚(mm);
K—声束在工件中的折射角β的正切值(tanβ)。
2.采用直射法检测时,探头移动区不应小于0.75P。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最终版)

一、概述1 SY/T4109-2005编制背景和简要经过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的发展,管道无损检测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同时管道工程施工技术,特别是管道焊接技术的发展,对无损检测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确保工程质量,进一步完善无损检测标准,根据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关于下达2001年石油天然气、石油化工行业标准、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国石化政发(2000)410号)文件要求,由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盘锦北方无损检测公司负责对SY4056-93《石油天然气管道对接焊缝射线照相及质量分级》、SY4065-93《石油天然气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SY/T 0444-98《常压钢制焊接储罐及管道磁粉检测技术标准》及SY/T 0443-98《常压钢制焊接储罐及管道渗透检测技术标准》进行了整合修订,修订后标准名称为《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编制人员遵照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在全面总结和吸纳多年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经验和技术,充分考虑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工程施工实际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参照采用国外有关先进标准,并多次以发函或会议形式征求相关方意见,经反复修改形成送审稿,于2004年12月在海南三亚通过了由石油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施工分标委组织的标准审查会的审查。
2 SY/T4109-2005修订的指导思想(1)目前石油天然气管道(含集输管道及其站场),特别是油气长输管道正向着大口径、大壁厚、高钢级及高压力方向发展,而与之相配套的先进的焊接和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也在广泛采用。
作为无损检测标准,必须适应和满足这种变化。
另外,管道施工建设不仅要占领国内市场,而且还要走向世界。
因此,与国外标准接轨也是本次标准修订应考虑的的一个重要因素。
(2)在检测工艺方面,应总结我国石油天然气企业在国内外长输管道施工检测的成功经验,积极吸纳国内外相关标准的长处来修订。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最终版]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3aacebf121dd36a32d8277.png)
一、概述1 SY/T4109-2005编制背景和简要经过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的发展,管道无损检测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同时管道工程施工技术,特别是管道焊接技术的发展,对无损检测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确保工程质量,进一步完善无损检测标准,根据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关于下达2001年石油天然气、石油化工行业标准、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国石化政发(2000)410号)文件要求,由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盘锦北方无损检测公司负责对SY4056-93《石油天然气管道对接焊缝射线照相及质量分级》、SY4065-93《石油天然气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SY/T 0444-98《常压钢制焊接储罐及管道磁粉检测技术标准》及SY/T 0443-98《常压钢制焊接储罐及管道渗透检测技术标准》进行了整合修订,修订后标准名称为《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编制人员遵照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在全面总结和吸纳多年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经验和技术,充分考虑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工程施工实际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参照采用国外有关先进标准,并多次以发函或会议形式征求相关方意见,经反复修改形成送审稿,于2004年12月在海南三亚通过了由石油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施工分标委组织的标准审查会的审查。
2 SY/T4109-2005修订的指导思想(1)目前石油天然气管道(含集输管道及其站场),特别是油气长输管道正向着大口径、大壁厚、高钢级及高压力方向发展,而与之相配套的先进的焊接和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也在广泛采用。
作为无损检测标准,必须适应和满足这种变化。
另外,管道施工建设不仅要占领国内市场,而且还要走向世界。
因此,与国外标准接轨也是本次标准修订应考虑的的一个重要因素。
(2)在检测工艺方面,应总结我国石油天然气企业在国内外长输管道施工检测的成功经验,积极吸纳国内外相关标准的长处来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