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基异丙醇胺标准
中石化集团公司标准08版《醇胺类脱硫剂技术要求》

B.4.1 分析天平:准确至 0.0001g B.4.2 滴定管:25mL B.4.3 锥形瓶:250 mL
B.5 试剂与材料
B.5.1 指示剂: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配制方法:称取 0.075g 溴甲酚绿和 0.05g 甲基红, 混合后溶解于 100mL 的 95%乙醇中,摇匀,即得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 B.5.2 无水碳酸钠:分析纯,作为基准试剂; B.5.3 硫酸:分析纯,稀释至 0.1mol/L;
119.2 – MDEA 的摩尔质量,g/mol
1000 – L 与 mL 的换算系数
B.8 报告
取重复测定 2 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保留 2 位小数。
B.9 精密度
重复性:同一操作者在同一实验室重复测定 2 次结果之差不大于其算术平均值的 0.5%。
6
2
Q/SH 0210—200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醇胺类脱硫剂光谱特征测定法
A.1 范围
A.1.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醇胺类脱硫剂的醇胺类型。 A.1.2 本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确认醇胺类脱硫剂的主成分是MDEA(N-甲基二乙醇胺)。 A.1.3 本方法涉及某些有危险的材料、操作和设备,但并未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提出建议。 因此,用户在使用本方法之前有必要建立适当的安全防范措施,并确定适当的管理制度。
醇胺类脱硫剂技术要求
Q/SH 0210—2008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有机醇胺为主要成分制成的醇胺类脱硫剂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 装、运输、贮存和安全。
本标准所属产品适用于脱除液化石油气、炼厂气或天然气中的硫化氢。 本标准适用于醇胺类脱硫剂的准入、采购、质量监督检验、入库验收和性能评价。
GB50325TVOC检测

Ai × mn× Ri ωi= An × m ωi 样品中化合物i的质量分数,g/g mn 内标物的质量,g 样品的质量,g m 内标物的峰面积 An Ai
化合物i的峰面积
3.4 结果计算
Σωi ×ρ ×1000 VOC = ω 1- ρ × ρw
VOC 涂料产品中VOC含量 含量,g/L 涂料产品中 含量 样品中水的质量分数, 样品中水的质量分数,g/g 水的密度, 水的密度, g/ mL 样品密度, 样品密度, g/ mL
V0
C
空气中甲苯浓度,mg/m3
空气中TVOC含量:
n
CTVOC= Σ Ci
i=1
CTVOC=
空气TVOC浓度,mg/m3
注:未识别峰以甲苯计
v=
m0 m1 m2 V
m1-m2 m1-m0
×100
皿质量,g 皿和样品质量,g
皿和剩余物质量,g
样品挥发物含量,%
→热解吸→
3.3 建标线,建回归方程 根据各组分含量分别绘制标准曲线
→建回归方程→确定计算因子
☆以峰面积为纵坐标,以各组分质量 为横坐标,分别绘制标准曲线。 峰 面 积
0.4 0.2 0.6 0.8 1.0
质量
建回归方程
H= aC + b H a
C
峰面积, 斜率 甲苯质量,µg 截距
b
Bs = Bs
4 结果计算 (m-m1)ρ ×1000 VOC = m
VOC 样品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g/L 样品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加热前样品质量, 加热前样品质量,g 加热后样品质量, 加热后样品质量,g
m m1 ρ
样品密度, 样品密度, g/ mL
三、空气中TVOC的检测 1、方法 、 TENAS吸附 吸附 谱仪测定 GB 50325-2001 附录 附录E
异丙醇胺检验标准(一)

异丙醇胺检验标准(一)
异丙醇胺检验标准
概述
异丙醇胺是一种常用的纤维素溶解剂和表面活性剂,在制造化妆品、塑料和染料等方面广泛应用。
由于其化学性质的复杂性和危险性,需要进行标准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检验要求
外观检验
外观应为无色透明液体,不得有杂质和沉淀。
组分检验
异丙醇胺的纯度应在99.5%以上,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验其组分含量。
杂质检验
应检测异丙醇胺中的苯、丙酮、甲醇、氯仿、四氯化碳等杂质成分,并且质量分数应在规定的范围内。
酸度检验
应检测异丙醇胺的酸度,酸度应在0.1%以下。
水份检验
应检测异丙醇胺的水分含量,水分含量应在0.2%以下。
检验方法
异丙醇胺的检验应遵循国家标准GB/T 9722-2006《异丙醇胺》的检验方法要求,包括外观检验、组分检验、杂质检验、酸度检验和水份检验等5项检验内容。
结论
异丙醇胺标准检验的目的在于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并且检验结果应达到规定精度和准确度,以保障使用效果和使用安全。
注意事项
•异丙醇胺在使用和储存时,应严格按照规定操作,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需要穿戴防护用品;
•检验时,需按照检验方法操作,防止误差产生;
•异丙醇胺应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存。
总结
异丙醇胺检验标准的出台,为保障消费者的安全提供了出色的保障措施。
企业应该加强内部管理,确保生产合格的异丙醇胺,落实检验记录,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检验。
只有如此,才能在市场上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N-(3-二甲氨基丙基)-N,N,二异丙醇胺“多用途”低气味凝胶催化剂DPA MSDS

食入
: 立即就医。 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 用水冲洗口腔。 如有假牙请摘掉。 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休息,保持利于呼吸的体位。 如物质已被吞下且患者保持清醒,可饮少量水。 如患者感到恶心就应停止, 因为呕吐会有危险。 禁止催吐,除非有专业医疗人士指导。 如发生呕吐, 应保持头部朝下以避免呕吐物进入肺部。 化学烧伤必须立即由医生治疗。 切勿给失去意识者任何口服物。 如失去知觉,应置于康复位置并立即寻求医疗救治 。 保持呼吸道畅通。 解开过紧的衣服,如领口、领带、皮带或腰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JEFFCAT® DPA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产品名称
: JEFFCAT® DPA
物质/制程的使用
: 聚氨酯类的组分
供应商 紧急电话号码(24h/7day)
: 亨斯迈化工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中国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新灵路 118号1205室 邮政编码 200131 电话号码:+86(分)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灭火介质 合适的 不适用的
化学品产生的具体危险
: 使用适合扑灭周围火灾的灭火剂。 : 没有已知信息。 : 在燃烧或加热情况下,会发生压力增加与容器爆裂。
有害的热分解产物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 消防人员特殊防护设备
: 分解产物可能包括如下物质: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
: 接触化学物质后,在饭前、吸烟前、入厕前和工作结束后要彻底清洗手、前臂和脸。 采用适当的技术移除可能已遭污染的衣物。 污染的衣物重新使用前需清洗。 确保洗眼台和安全淋浴室靠近工作处。
: 若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是必要的, 请使用符合标准的合适的带有空气净化装置或空气供给装置的呼吸器具。 选择呼吸器必须根据已知或预期的暴露级别、 产品的危险以及所选呼吸器的安全工作极限。
药典溶剂残留标准

三氯醋酸
三氟醋酸
第二类溶剂(应该限制使用)
乙腈
氯苯
三氯甲烷
环己烷
1,2-二氯乙烯
二氯甲烷
1,2-二甲氧基乙烷
N,N-二甲基乙酰胺
N,N-二甲基甲酰胺
二氧六环
2-乙氧基乙醇
乙二醇
甲酰胺
正己烷
甲醇
2-甲氧基乙醇
甲基丁基酮
甲基环己烷
N-甲基吡咯烷酮
硝基甲烷
吡啶
四氢噻吩
四氢化萘
四氢呋喃
甲苯
1,1,2-三氯乙烯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溶剂名称
限度%
溶剂名称
限度%
第一类溶剂(应该避免使用)
苯
四氯化碳
1,2-二氯乙烷
1,1-二氯乙烯
1,1,1-三氯乙烷
0.0002
0.0004
0.0005
0.0008
0.15
第四类溶剂(尚无足够毒理学资料)
1,1-二异氧基丙烷
1,1-二甲氧基甲烷
2,2-二甲氧基丙烷
异辛烷
异丙醚
甲氧异丙基酮
甲氧四氢呋喃
醋酸
丙酮
甲氧基苯
正丁醇
仲丁醇
乙酸丁酯
叔丁基甲基醚
异丙基苯
二甲亚砜
乙醇
乙酸乙酯
乙醚
甲酸乙酯
甲酸
正庚烷
乙酸异丁酯
乙酸异丙酯
乙酸甲酯
3-甲基-1-丁醇
丁酮
甲基异丁基酮
异丁酮
异丁醇
n,n-二甲基-1,3-丙二胺测定标准

n,n-二甲基-1,3-丙二胺测定标准?
答:n,n-二甲基-1,3-丙二胺测定标准有多种,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见的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n,n-二甲基-1,3-丙二胺,需要用到高效液相色谱仪、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超声波清洗器、电子天平、离心机、容量瓶、移液管等设备和试剂。
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包括样品制备、色谱条件选择、标准曲线绘制、样品测定等步骤。
通过比较标准品和样品的峰面积或峰高,可以确定样品中n,n-二甲基-1,3-丙二胺的含量。
除了高效液相色谱法,还有其他一些检测方法,如气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等,这些方法也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专业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另外,不同国家和地区对n,n-二甲基-1,3-丙二胺的测定标准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遵循当地的法规和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2010年版)的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2010年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0.12.14•【文号】国食药监许[2010]479号•【施行日期】2010.12.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2010年版)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47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各有关单位:为加强对化妆品原料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命名,在卫生部发布的《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2007年版)的基础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对美国化妆品盥洗用品及香水协会2008年出版的《国际化妆品原料字典和手册(第十二版)》[International Cosmetic Ingredient Dictionary and Handbook Twelfth Edition(2008)]中所收录的原料命名进行了翻译,完成了《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2010年版)(以下简称《目录》),现予印发。
同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生产企业在化妆品标签说明书上进行化妆品成分标识时,凡标识目录中已有的原料,应当使用《目录》中规定的标准中文名称。
二、从2011年4月1日起,生产企业在申报化妆品行政许可时,申报材料中涉及的化妆品原料名称属《目录》中已有的原料,应提供《目录》中规定的标准中文名称。
三、《目录》未对收录的原料进行安全性评价,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使用原料,并对所使用原料的安全性负责。
四、对《目录》中收录和未收录的化妆品新原料,应当按照《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相关规定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附件: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2010年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一○年十二月十四日附件: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2010年版)前言为加强对化妆品原料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命名,在卫生部发布的《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2007年版)的基础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对美国化妆品盥洗用品及香水协会2008年出版的《国际化妆品原料字典和手册(第十二版)》[International Cosmetic Ingredient Dictionary and Handbook Twelfth Edition(2008)](以下简称《字典》)中所收录的原料命名进行了翻译,完成了《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2010年版)(以下简称《目录》)。
天然气脱硫技术工艺

天然气脱硫技术工艺天然气含硫对系统环境影响很大,这就要求加大研究和开发节能、高效、环保的新型工艺技术,用于天然气净化等领域。
随着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天然气处理所需的各种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天然气脱硫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合乎标准的净化气。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天然气国家标准要求:一类气硫化氢≤6mg/m3,总硫≤100mg/m3;二类气硫化氢≤20mg/m3,总硫≤200mg/m3;而且是强制性标准。
另一方面国家环保局制定了GB16297-1996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对二氧化硫排放除限定排放速率外,还对排放浓度做了严格的规定:新污染源二氧化硫≤960mg/m3,现有污染源二氧化硫≤1200mg/m3,另外,由于天然气气质的变化,部分净化厂的适应性问题也很突出,需逐一加以改造。
由此可见国内天然气脱硫面领着十分繁重的任务,需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开发出新型集成式脱硫新技术。
一、醇胺法是目前天然气脱硫中使用最多的方法。
该方法脱除硫化氢等酸气的过程主要为化学过程所控制,因此在低操作压力下,比物理溶剂或混合溶剂更适用。
常用的醇胺类溶剂有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二异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等。
一乙醇胺工艺:原料气从吸收塔底部进入,与从塔顶部进入的贫胺溶液逆流接触脱硫净化后,从吸收塔顶部引出,离开吸收塔的富胺溶液,通过换热器与贫胺溶液换热得到加热,然后在再生塔中再生,脱除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再生酸气进入克劳斯装置进行硫回收,贫胺经冷却泵进入吸收塔。
一乙醇胺既可以脱除硫化氢又可以脱除二氧化碳,一般认为在两种酸气之间没有选择性。
一乙醇胺与其他醇胺相比碱性较强,与酸气反应较迅速,其分子质量也最低,故在单位质量或体积的基础上,它具有最大的酸气负荷。
优缺点:1.化学性能稳定,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溶液降解蒸汽气提即可与酸气组分分离。
2.使用范围广,无论装置操作压力高低、酸气含量多少、原料气中硫化氢二氧化碳大小,该法均能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子涵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N·N-二甲基异丙醇胺
上海子涵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320418SZH 118-2010《N·N-二甲基异丙醇胺》。
本标准与上次版本标准主要差异:
本标准的结构与编写遵循GB/T1.1-2009的规定。
本标准由上海子涵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萍、贲立红、苏芳、殷勇。
本标准于2010年10月首次发布。
N·N-二甲基异丙醇胺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N·N-二甲基异丙醇胺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主要由环氧丙烷与二甲胺反应而制得N·N-二甲基异丙醇胺。
本产品主要用作有机合成原料,用于合成医药异丙嗪的中间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 267-1988 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法(开口杯法)
GB/T 617-2006 化学试剂熔点范围测定通用方法
GB/T 4472-1984 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测定通则
GB/T 6324.1-2004 有机化工产品试验方法第1部分:液体有机化工产品水混溶性试验
GB/T 6680-2003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3 要求
N·N-二甲基异丙醇胺质量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质量指标
项目指标
外观无色至浅黄色液体
熔点,℃≤-20
密度 (20℃) g/cm30.83~0.86
闪点,℃≥32
溶解性与水互溶
4 试验方法
4.1 外观
目测。
4.2 熔点的测定
按GB/T 617规定进行。
4.3 相对密度的测定
按GB/T 4472中密度计法规定进行。
4.4闪点的测定
按GB/T 267规定进行。
4.5溶解性的测定
按GB/T 6324.1规定进行。
5 检验规则
5.1产品应经公司的质量监督部门按本标准要求检验合格后,并附有产品检验合格证方可出厂。
5.2每批发货数量不大于50t,如大于50t,则按二个批号取样,以此类推,取样按GB/T 6680规定,抽样量应不少于1000 ml,分别装入两个清洁、干燥,密封良好的磨口瓶中,瓶上标签应注明生产厂名、产品名称、取样日期、批号、取样人姓名,分别供检验和留样。
5.3检验结果中如有项目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从同批产品的双倍包装桶中重新取样复验,如仍有不合格项,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6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6.1 标志
产品包装上应有明显的标志,标志内容包括:生产厂名、厂址、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净含量、质量合格标识、标准编号、贮存有效期及符合GB 190中“易燃液体”标志。
6.2 包装
产品采用镀锌铁桶或塑料桶包装,每桶净含量170kg,其它包装形式可按供需合同约定。
6.3 运输
产品运输时应将桶盖密封,防止碰撞、日晒、雨淋、远离热源、隔离火源。
6.4贮存
产品贮存在干燥、清洁、阴凉和通风的仓库内,远离热源、隔离火源,在上述贮运条件下,贮存有效期为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