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贞观之治
第2课贞观之治

无字碑
武则天
1、比较唐太宗和武则天的统治有 哪些共同点?
2、从两位皇帝的做法以及影响给 我们什么启示?
第二组 唐太宗统治期间为什么能出现贞观 之治的局面? 第六组 为什么武则天的碑上没有字? 第七组 比较唐太宗和武则天的统治有哪些 共同点?
1、唐朝的开国皇帝是 (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武则 2、唐太宗时最著名的谏臣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姚崇 D、魏征 3、唐太宗时期重用多谋善断的大臣为宰相,他们是 ( ) A、房玄龄、杜如晦 B、房玄龄、姚崇 C、杜如晦、宋璟 D、姚崇、宋璟 4、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 雪》中有“唐宗宋祖” 之句,“唐宗”指的是( ) A、李世民 B、李渊 C、李白 D、李密
(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 人烟断绝,鸡犬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 死刑才二十九人。 —《资治通鉴》 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贞观年间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 社会治安好。
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什么?
19(1)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病;作用:节约开支, 减轻人民负担。
(2)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粮食丰收,经济繁荣。
20(1)武则天;(2)周;(3)继续推行 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 (4)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1(1)相同点:都是有作为的皇帝,重用人才, 调整政策,使国家发展。
君,舟也;人,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
贞观之治出现原因:
①吸取隋亡教训;
②重视发展生产;
③减轻农民赋税劳役 ⑤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④注意节俭;
贞观之治的表现: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 发展,国力加强,史称“贞观之治”。
房 玄 龄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贞观之治

总结词
监察制度的建立与强化
详细描述
唐太宗建立了独立的监察机构,强化了对 官员的监督和考核,有效地遏制了腐败现 象的发生。
社会经济的繁荣
总结词
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详细描述
唐太宗重视农业发展,推行均田制,鼓励垦荒 ,减轻农民负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贞观之治期间,唐朝政治 稳定,社会秩序良好,为 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 境。
经济繁荣
在贞观之治时期,唐朝经 济达到了巅峰,农业、手 工业、商业都取得了巨大 的进步。
文化兴盛
贞观之治时期,唐朝文化 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 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基础
贞观之治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成熟和稳定,为后来的朝代提供了宝 贵的经验。
启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应积极适应变化,勇 于改革和创新,以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贞观之治的过程
太宗皇帝的治国理念
总结词
以人为本,以德治国
01
总结词
重视人才,选拔贤能
03
总结词
强化中央集权,推行法治
05
02
详细描述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强调以民为本,推 行德政,通过减轻赋税、减轻刑罚等措施, 赢得了民心。
04
详细描述
唐太宗重视人才,通过科举制度选拔 贤能,鼓励士人投身政治,提高了官 员的素质。
启示
政府应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法律体系,并加强司法独立和 监督,确保法律的公正执行。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试讲稿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试讲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你们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试讲题目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在讲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
一、激趣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大家请坐!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唐太宗李世民吗?他有哪些历史贡献?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二、“贞观之治”:
师:(课件出示“贞观之治”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哪位君主开创了“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形成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客观,很到位;
三、“开元盛世”:
师:课件出示“开元之治”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哪位君主开创了“开元之治”?
谁为“开元之治”奠定了基础?开元盛世形成的历史原因。
第2课 “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 (627—649年),政治比较 清明,经济发展,国力逐 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 晦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 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 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 失。” ——唐太宗
魏征
武则天(624~705)
从皇后到皇帝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第2课
贞观之治
时间?
618年
长安
都城?
建立者? 李渊
李渊
李世民在统一全国中功 业超过李建成和李元吉,但 身为次子,不能继承皇位; 太子李建成亦知李世民终不 肯为人下。于是以李世民为 一方,以李建成、李元吉为 另一方,展开了争皇位继承 权斗争。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 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 建成、李元吉,逼唐高祖李 渊退位,自己称帝,是为唐 太宗。
三、如何评价女皇武则天?
持基本肯定态度,主要两点: 一、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二、她注重经济,重用人才。统治期间,社 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 评价人物:用生产力标准,历史人物措施,能 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历史进步,就要 肯定。
无字碑
第二课--贞观之治

• A、唐高祖李渊 B、唐太宗李世民
• C、武则天
D、唐玄宗李隆基
• 3、唐太宗虚心纳谏旳根本目旳是( )
• A、笼络人才
B、维护封建统治
• C、做一代名君 D、降低决策失误
• 4、“贞观之治”局面出现旳主要原因是 ()
• ①唐太宗吸收隋亡教训,减轻人们承担 ② 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知人善任,唯 才是举③开通运河,增进南北经济交流
,有人称
“房谋杜断”旳
和 比较清等明。
发展较快
• 5、唐逐太渐宗加统强治期间,政贞治观之治 ,经济
,
国力武则天 ,被誉为
。
农业生产
• 选6、拔贤才 当政期间,继续实施唐太宗发展
、
•
旳政策,国政家启开经元济,和治国宏力贞得观到进一步增强,人们
将她旳统治称为“
”。
一、唐朝旳建立
公元623年
李渊建立唐朝 定都长安 庙号唐高祖。
派兵还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 走廊,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注重发展生产,减轻农民旳赋 税徭役
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旳最高行 政和军事机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举 办太学
注重人才培养,扩充国学规 模,增长学员民族
民族
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 进唐蕃友好
三、女皇武则天(690~705)
1、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2、破格重用有才干旳人 3、使唐朝国力不断增强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狄仁杰
生于唐贞观四年(630年),卒于 武则天久视元年(723年),字怀 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 人。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旳 封建政治家。
姚崇
武则天时策对契丹有方,超 拔为夏官侍郎,后为宰相, 玄宗开元初重为相,封梁国 公。明于吏道,敢于进谏, 反对滥造佛寺道观,不少僧 侣所以还俗,又提倡焚埋法 来灭蝗等。后引宋璟自代, 史称“姚宋” 。
第2课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看课本,思考: 1.隋朝灭亡的原因及时间是什么? 2.唐朝建立的简单情况(包括建立 时间、建立者、都城) 3.唐高祖退位以后,由谁当皇帝? 年号是什么?
一、唐朝的建立
1、隋朝灭亡的标志: 618 年,隋炀帝 在 江都 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2、唐朝建立: 618 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 贵族 李渊 ,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3、李渊即 唐高祖 ,退位后,传位李世民,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年号 贞观 。
小结
唐高祖 (李渊)
建立唐朝
唐太宗 (李世民)
“贞观之治”
女皇武则天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பைடு நூலகம்
1、促使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的最主 要因素是( C ) A.居安思危 B.知人善任 C.隋亡之鉴 D.虚心纳谏 2、下列唐太宗实施的措施中,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的 是(A) ①重视农业发展,减轻农民赋税劳役 ② “戒奢从简” ③合并州县④任用贤能,虚心纳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 被农民起义推翻。隋朝的历史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 代?(A)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唐太宗李世民像
唐太宗李世民是是中国古 代一位有作为的地主阶级政治 家,他是李渊的第二个儿子, 公元627年到649年在位。617 年,李世民随父亲在晋阳起兵。 成为统一战争中的主要统帅。 626年,他发动“玄武门之 变” 。在他的统治期间,居安 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 政治远见,使唐朝成为一个强 盛的封建国家,出现了“贞观 之治”的繁荣局面。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 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
2023年第二课 “贞观之治”教学设计范文(精选4篇)

2023年第二课“贞观之治”教学设计范文(精选4篇)第二课“贞观之治”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隋末农民起义,唐朝建立,唐太宗即位和善于用人、纳谏等内容,培养和提高客观、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培养和提高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对“贞观之治”原因的分析,认识“贞观之治”的实质,逐步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了解和收集有关隋朝灭亡、唐朝建立和太宗即位的有关资料,探讨“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围绕唐太宗用人和纳谏、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实质等问题开展讨论;以唐太宗和“贞观之治”为题展开辩论,最终对唐太宗这一重要历史人物和“贞观之治”这一重要历史现象做出自己的评价,从而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隋炀帝残暴致隋迅速败亡;唐太宗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调整统治政策与民休息,遂成“贞观之治”。
两相比较,凸显以德治民、以德治国的重要性。
认识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的所作所为,虽然是为巩固其统治服务的,但合乎潮流,顺乎民意;“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统治比较好的历史时期,它为唐代的强盛和中华文明辉煌灿烂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贞观新政”教学难点: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以及如何看待“贞观之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唐王朝的建立1、隋朝灭亡隋炀帝继位后,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终于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农民起义沉重打击隋王朝,各地地方官吏如李渊等人乘乱起兵,隋帝国迅速瓦解。
至此,隋朝灭亡的原因一目了然。
2、唐朝建立在隋朝统治摇摇欲坠之际,隋朝唐国公、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力量迅速壮大。
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本目从两个方面对唐太宗李世民做了介绍:一方面,他是通过杀兄逼父的非正常渠道登上皇帝宝座的,关于这一点教材明确写道:“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个儿子”,虽然“在唐王朝的建立和统一战争中功勋卓著”,但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王位承袭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按正常渠道李世民将与帝位无缘。
七年级历史第2课贞观之治优秀课件

615
武周 末年
开元 唐朝户数增长表
末年
忆昔----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yì)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sù)米白,
公私仓廪(lǐn )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
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wán)鲁缟(gǎo)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
1、材料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 期。
2、由材料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 3、除了“开元盛世〞,隋唐时期还出现了哪些著 名盛世、治世局面?
原因何在?
唐朝的建立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称谓
玄武门之变
唐高祖窦皇后四子62表6年,李世民 发动“玄武门
长子 李建成 太子 5之89变-6〞26,杀死 次子 李世民 秦王 5太 齐98子 王-6李李49建元成吉和, 三子 李元霸 早夭 迫使李渊让位。
四子 李元吉 齐王 603-626
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之治〞
武那么天〔624—705〕,唐高宗李治皇后,后为周那么天皇帝。是中 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67岁称帝,82岁去世。
归纳武那么天的功过是非。
功:武那么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 的女皇帝,她颇具政治才能,打 击贵族势力 ,招揽人才,开展 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徭役赋税 等。使唐朝的社会经济文化继续 向前开展。历史上称为“贞观遗 风过〞:或心“狠武手周辣,之滥治杀〞无.辜,重
唐高祖〔李渊〕开国→唐太宗〔李世民〕奠基→ 武那么天开展→唐玄宗〔李隆基〕盛世。
开元初,上(唐玄宗)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 天下大理。……四方丰稔,百姓乐业。户计一千余万,米每 斗三钱。丁壮之夫,不识兵器。路不拾遗,行不赍(带) 粮。……人物欣然。
——《唐语林》卷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启开元,治 宏贞观
板书设计
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
女皇武则天
建立唐朝
“贞观之治”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百家讲坛》主讲人孟宪实副教授曾作客 《扬州讲坛》,主讲“唐太宗的治国艺 术”。下列选项中,不可能出现在他讲话 内容的是 A.唐太宗居安思危,以民为本 B.唐太宗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C.唐太宗推翻隋朝,建立唐朝 D.唐太宗精简机构,合并州县
2、小龙在图书馆借了一本,《贞观政要》。 在这本书中,他可以查到下列哪位皇帝在 位期间的“治世”史实?( ) A.秦始皇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明太祖
3、当代史学家郭沫若称赞一位封建皇帝的统 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封建皇 帝是 (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贞观之治”的原因:
(1)拥有开明的治国思想
(2)实行正确的统治政策
唐太宗的统治措施有哪些?
• 1、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 役; • 2、注意“戒奢从简”; • 3、下令合并州县; • 4、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房玄龄
房谋杜断
杜如晦
魏征
夫以铜为镜,可以 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 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尝此三镜以防已 过。今魏征殂逝, 逐亡一镜矣。 ——唐太宗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 1、隋朝灭亡的时间和标志。 • 2、唐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 城。
唐朝的建立
李虎 独孤信 杨忠
唐 高 祖 李 渊
李 独孤 昞 夫人
隋 独孤 文 皇后 帝 隋 炀 帝
唐 高 祖 唐 太 宗
窦 皇 后
隋唐皇室血缘关系图
知识填空
• 1、隋朝灭亡的标志:( )年,隋炀 帝在( )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 2、唐朝建立:( )年,在太原起兵 反隋的贵族( ),进入长安,建立 唐朝。 • 3、李渊即( )祖,定都( )。 • 4、唐高祖退位后,传位李世民,李世 民就是( ),年号( )。
长孙皇后
最贤慧的女人
我听说主明臣直, 魏征敢于直言,是 因为陛下是明君, 我怎能不祝贺呢?
• (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 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 道路萧条。 • (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 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东至于 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 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 1、执政过程: • 2、在位措施: • 3、如何评价:
• 1、隋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 2、隋文帝改革的内容。 • 3、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时间、中 心及南北两至点、作用或意义。
• 他营建东都洛阳、开 通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他改革官制创立科举 制度,但他又残暴荒 淫,挥霍无度。他其 罪也彰,其功也卓。 他就是隋炀帝。他的 暴政最终导致了隋朝 的灭亡。
唐 太 宗 李 世 民
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
高祖窦皇后四子
长子 次子 三子 四子
李建成 李世民 李玄霸 李元吉
太子 秦王 齐王
589-626 598-649 早夭 603-626
1、“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唐太宗 为什么这么说?